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冯印谱,山西万荣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高级记者。曾任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三晋都市报社长兼总编辑。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研究生班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中北大学客座教授。著述颇丰,包括新闻论著、杂文集、纪实文学、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
原题
那些年
农村工作队的“西洋景”
作者 | 冯印谱
给工厂、农村、学校派出“工作队”指导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驾轻就熟、屡试不爽的政治工作方式之一。土改时期,广大农村派有“土改工作队”,领导农民斗地主、分田地;“四清”运动,广大农村派有“工作队”,解决农村的干群矛盾和经济问题;“文革”初期,有派往高校的“工作组”,解决高校领导跟学生之间的问题,结果引发了最高领袖毛泽东和刘少奇之间的严重分歧,毛泽东以雷霆之怒,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张大字报》,成为“文革”爆发的一根导火索。
上世纪70年代,上级派驻我们村的“工作队”一茬接一茬。我们村有12个生产队,4000多口人,但是政治运动开展得不那么轰轰烈烈,“农业学大寨”运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粮棉油产量一直排在全公社末尾。这种状况,亟需派驻“工作队”加以解决,抓革命,促生产。当时的“工作队”号称“三级工作队”,即由公社、县、地区各自抽调干部组成,每一任“工作队”队长均由地委选派的干部担任。
实事求是讲,那时的机关干部下乡,还是挺“革命化”的。每任“工作队”有四五名干部,分别居住在社员家中。大队干部为他们选择的住户,都是村里成分好、人口不多、孩子又少、收拾得干净利落的社员家庭。每位工作队员独居一间屋子,冬天烧有火炉取暖。吃饭,则由每户社员轮流管饭。当时社员们生活十分困苦,有时连粗粮也吃不饱。但是,轮到管饭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拿出白面,变着花样做给工作队员吃。一日三餐,除了白面馒头和面条,不少人家还会做烙饼、煎饼、包包子、包饺子。每个工作队员在社员家吃一天饭,会留下1斤粮票和5角钱。特别是粮票,社员们见了可稀罕哩,仔细积攒下来,万一遇事进城,就能上饭店买饭吃。
“工作队”驻村,主要任务一是调整大队党支部、革委会领导班子,包括生产队干部;二是带领群众抓革命促生产。第一项任务比较容易,对大队原班子成员该留的留,该撤的撤,稍微做些调整补充就可以了。而抓革命促生产就不那么简单了,尤其是促生产,提高粮棉产量,不是一下子就能促上去的。粮棉产量低,社员没粮吃,没钱花,要害问题就是“大锅饭”的体制问题。“工作队”那有眼光和胆量正视这个问题,或者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个问题,只一味强调大搞农业学大寨运动,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花拳绣脚”,南辕北辙。
其实,“工作队”也有自己的难处。虽说长年驻在村里,但对于农村的复杂情况并不一定深入了解。干群中间,既有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又有历次政治运动遗留下来的恩恩怨怨,还有为谋取各自私利构建的人际关系。经过“工作队”调整的大队新领导班子,当然唯马首是瞻,事事必向“工作队”请示汇报,“工作队”成了他们开展工作的靠山。平日里,各生产队长跟社员之间发生矛盾、吵嘴、打架,甚至某个社员夫妻闹架、婆媳不和,也会直接找“工作队”告状。“工作队”管的具体事情越多,越是陷入各种纠纷中去,难以自拔。
驻我们村的两位“工作队”队长给我留下较深印象。
一位人们喊他康局长,是运城地区公安局的,身材不高,胖乎乎的,穿一件黄色军大衣,表情严肃,凡人不答话。他居住的社员家离我家很近,大概是因为身材胖硕的缘故,每天喜欢上我家的厕所。我家的土厕所紧临街道,比别人家厕所宽敞点。经常看见康局长在巷道转悠,但从没看见他上地劳动,也没听过他在大会上讲话。可能是他资格老,级别高,办事比较公道,康局长在群众中威望挺高,人们格外尊重他。他上各家吃派饭,家庭主妇们尽量做可口的饭菜。康局长说:“丁樊村老百姓真好,每天都是烙饼煎饼,煎饼烙饼!”似乎有点吃腻了。他哪里知道,晋南虽然是小麦产区,但旱地产量低,上交公粮多,普通社员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烙饼煎饼!
另一位队长也来自运城地区公安局,接替康局长,人们喊他李主任,级别可能比康局长低点。李主任是外省人,说话口音比较硬,不大好懂。他个头稍高点,也穿一件黄色军大衣。有天黄昏,李主任去公社开会回来晚了,在巷道碰见我,询问管他饭的社员家住在哪里。这户社员家十分偏僻,我担心李主任黑乎乎找不见,主动领他去。到了管饭社员家,主妇已经做好饭菜,是白面面条。等了一阵,男社员还没下地回来,主妇就让李主任一人先吃,李主任也不客气,端起饭碗埋头吃了两大碗,放下钱和粮票,起身就走。我又把他领回村中央。饭前饭后,李主任没跟管饭的主妇和我多说一句话。
作为“工作队”队长,李主任在村中央的大槐树下面主持过一次批判大会。好像是在林彪事件之后,上面传达文件说,林彪企图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假如林彪的阴谋得逞,劳动人民就会重吃二遍苦,重受二茬罪。所以,批判林彪的反革命路线,必须联系实际。那天晚上,会场上放了一张单桌,李主任独自坐在桌子后面。会议开始,村里一户地主家庭的小老婆被叫出来,站在桌子前面。老太太的地主分子丈夫早多年就去世了。李主任首先讲了一通揭批野心家林彪的伟大意义,因为口音重,参会社员听得似懂非懂。接着,李主任又叫上来一位老贫农,坐在他身边,做批判发言。
这位老贫农是村里最朴实厚道的老人,诚实到人们可以忽略他的存在。李主任之所以选中他,是因为打听到旧社会老人给本村这家地主扛过长工。贫农老汉坐在明晃晃的电灯下,面对黑压压的人群,很不习惯,憋屈了半天,他说道:“旧社会,我给她家熬活(扛长工)。那时候,主家对咱还真不赖,吃的熟的,拿的生的。假如不是人家给咱活干,家里哪么多孩子咋养活呢?”
社员们一阵哄笑,李主任感觉不对劲,启发老贫农:“你就说,这个地主是怎样剥削你,欺压你的?”
老贫农想了想,说道:“咋说呢,到了秋天,庄稼快成熟了,主家让我夜里上地看护庄稼。那时我年轻,胆小害怕,主家就给了我一堆炮仗,让我走一程,燃放一个炮仗。走着,放着,嗨,慢慢的,我胆子也大了,啥也不怕了……”
“轰——”人群又发笑了。
李主任见老贫农再也讲不出啥新内容,便宣布散会。自始至终,那个地主婆乖乖地站在单桌前,低头不语。人们渐渐散去,李主任询问地主婆:“你谈谈,对今晚的批判会,你有什么体会?”
不知是地主婆没听懂李主任问啥,还是自己没文化,闹不明白“体会”二字的意思。她抬起头,举起一只手连连摇摆,嘴里说:“好李主任哩,一点点也没有!一点点也没有!”
李主任书生气十足,对农村情况十分生疏,却善于紧跟政治形势,搞点新鲜花样。某生产队一位妇女性格泼辣,热爱集体,干活能吃苦,敢于提意见,属于电影《李双双》中“李双双”式的人物。当时报纸上大力宣传“妇女能顶半边天”,李主任就把这位妇女树立为典型,扶持她突击入党,还让她担任了生产队长。生产队长虽说是全国最小的官职,但要率领几百口人吃粮分红,可不是小事。妇女担任生产队长,在我们村及周围村庄,也算是一件破天荒的稀罕事,自然成了一个新生事物。
这位女队长上任后,立刻引起轰动,周围大队干部纷纷前来学习取经。过了不久,女队长既不懂种庄稼的门道,又缺乏威望,指挥不动社员,出力不少,闹得焦头烂额,并没有取得任何骄人成绩。等到李主任那任“工作队”撤走后,便卸任队长,昙花一现了。
有段时间,我家隔壁邻居家住的“工作队”队员,是县法院一名干部。也许是群众上县城法院门难进吧,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十几里的群众,因为婚姻家庭等问题,一个个寻找到我们村来了,县法院这位干部一天到晚应接不暇。夏日的夜晚,月光如水,凉风习习,在邻居家的院子里,当事人一把鼻涕一把泪讲述离婚原委,哭诉冤屈,旁边围满了瞧热闹的男女老少。我也混迹其中,支起耳朵听那些稀奇古怪的离婚案件,觉得蛮有趣。
“工作队”换了一茬又一茬,要说为村里做出贡献,就是依靠“三级工作队”这块招牌,以解决人畜吃水的名义,向上面要回不少水利专项款,在村东七八里处,打了一眼几百米深的“洋井”。趁着打井的机会,给村里架起了高压输电线路,社员们首次告别了煤油灯,用上了电灯。这眼深井原本是供人畜吃水的,打成后一来水量不大,二来离村距离太远,村民还是缺水吃。后来,又在大队部院里打了一眼“洋井”,结果不仅没有挖出地下水,打井期间还发生一起恶性事故,造成两名打井的社员一死一伤的惨剧。
说起驻村“工作队”,有一件跟我家相关的事,不得不记。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我们村几名青年考取大学,多是本村学校的民办教师。我当年也参加了高考,分数保密,不知考了多少,反正达线了,接到通知参加了体检,填报了志愿,不知什么原因没能被录取。1978年秋天,我以全县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复旦大学新闻系。录取通知书下来,社员们闻讯,格外惊喜。因为我高中毕业后,踏踏实实在生产队当农民,天天修理地球,啥脏活累活都干过。更重要的是,我父亲在“文革”中被错划为“历史反革命分子”,我属于“黑五类子女”。像我这般身份和境遇,不仅能考上大学,竟然还考上了名牌大学,在过去,是连做梦也不敢想的。
此事不仅在我们村,在周围村庄也引发较大震动。事实面前,人们终于相信,恢复高考制度确实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确实是不论家庭出身。这样,大伙儿自发地围拢在我家大门口,燃放鞭炮,噼噼啪啪,震耳欲聋,飘飞的红炮屑落满一地。我父母亲急急忙忙出门,热情招待大伙进家里,从村供销社买来酒、饮料、罐头、糕点、麻花等现成的食品,邀请众人享用,以表感谢。
这是家乡的一种风俗习惯,遇到谁家建房上梁、生了男孩、参军、提干等喜事,都会这样做。关键在于燃放的鞭炮,是随意从村供销社赊账取出的,假如主家没能及时邀请众人进家吃喝,他们就会在门外无节制地燃放,最后在供销社赊下的鞭炮钱,还需要主家去结账。
就在这当儿,不知是村里什么人,也不知出于什么用心,竟然找到住在距离我家不远处的一位“工作队”队长,绘声绘色描述一番,声称:“历史反革命分子”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在自个大门口肆意燃放鞭炮,这不是公然向党支部、革委会、贫下中农和革命群众示威吗?这不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吗?
恰恰这位“工作队”队长,头脑简单,但阶级斗争那根弦绷得很紧。听了汇报,不加思考,急匆匆赶到我家门口,神气十足,脸色阴沉,向欢闹的人群发出质问:“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燃放这么多鞭炮?”
这一问,不仅没有镇住社员,反倒把大伙惹火了,你一言,他一语,回应他:“我们庆祝人家孩子考上大学,犯了什么法?”“人家考上名牌大学,这是我们全村的光荣,难道不应该庆祝吗?”“国家高考都不论成分啦,咋的,你是不是还想开批斗会?”
……
听说门外来了“工作队”队长,我父亲吓得躲了起来。参与招待乡亲们的我的奶爸出来,和颜悦色地跟队长解释:“您看,孩子考上大学,大伙儿来热闹热闹,我们只好招待大家。您也凑上了,进家里喝杯喜酒?”
见此情景,该队长害怕犯了众怒,立马给自己找个台阶:“我,没什么意思。我是说,这个……‘三秋’大忙季节,社员们不要耽误了生产。”说罢,灰头土脸溜了。身后,人群一阵讪笑。
恰好,那天我骑自行车上县城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不在现场,夜晚回家才知晓的。
第二天,第三天,仍然有社员上我家门口燃放鞭炮,连别的生产队社员也来了,我父母照样热情款待大家。花点钱,辛苦点,父母亲开心。
瞧!这样的“工作队”,这样的队长,抱残守缺,思想僵化,一个心眼“抓革命”,怎么能指望他们带领群众“促生产”呢?
1979年,我父亲的历史问题获得平反。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作队”便撤走了。时间不长,责任田粮棉双丰收,农民的温饱问题一举得到了解决。
2017年2月15日草于凌空书屋
2017年2月16日修改
2018年10月27日再改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冯印谱读本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