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土丨冯印谱:父亲的旱烟袋与"资本主义尾巴"

冯印谱 新三届 2019-06-26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冯印谱,山西万荣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高级记者。曾任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三晋都市报社长兼总编辑。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研究生班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中北大学客座教授。著述颇丰,包括新闻论著、杂文集、纪实文学、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             


原题

父亲的旱烟袋

与“资本主义尾巴”



作者 | 冯印谱



我父亲年轻时,在万荣县高村乡医院担任院长和医生,挣的是工资,虽然不高,因家中人口少,手头还算宽裕。他喜欢吸香烟,抽的是“黄金叶”之类牌子,抽起来一根续一根。“文革”开始,他被无辜戴上“历史反革命分子”帽子,回生产队劳动改造,工资没了,生产队到了年终才分红。无奈,父亲只好舍弃香烟,改抽旱烟了。

 

父亲的早烟袋十分讲究,烟嘴是青绿相间的玉石,烟杆是带有天然花纹的黄杨木,烟锅是光滑锃亮的铜烟锅,烟布袋是母亲在缝纫机上制作的,黑土布上用白线扎出宝葫芦、牡丹等图案,煞是好看。

 

父亲的烟瘾挺别大,每天上地干活前,把烟布袋塞得鼓鼓的,等下地回来,早就瘪了。每天吃饭时,菜盘摆桌上了,母亲正在盛饭,父亲坐到饭桌前,还要装满一锅烟,摁平,点燃,美美吸上几口,然后搁在一边,饭毕搁下饭碗,重新拿起烟锅继续抽。家里炕沿上的砖头灯台,天长日久,被父亲扣烟灰磕绊得坑坑洼洼。母亲时常为此唠叨:“他爸呀,你少抽点吧,再抽,就不怕把肠子肚子熏黑了?”父亲任凭母亲叨叨,偶尔回上一句:“抽烟能解乏。”


 

成天抽烟,随手离不开点烟的火柴。有一段时间,传说平遥火柴厂两派闹武斗,生产停工,村里供销社买不到火柴了。父亲跟其他抽烟的社员一样,使用上最原始的取火工具。这种工具用钢制的火镰、火石和硝纸,拿火镰跟火石多次使劲碰撞,二者摩擦闪烁出点点火星,触燃棉花蘸制而成的硝纸,迅速将硝纸摁在烟锅上,引燃旱烟沫。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文明时代,中国农村的烟民们竟然回归到猿人一般“钻木取火”,也算“文革”一景吧。

 

父亲抽的旱烟叶,是自家自留地里栽种的。当医生的父亲,制作旱烟沫时,在里面掺和了一点人丹等药物,这样抽起来味道好闻,不呛嗓子,又能止咳败火。社员们见之,你挖一锅子,他品尝一锅子,消费得极快。每每听到他人夸赞自己制作的烟沫,父亲心里肯定甜滋滋的。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自留地有时候保留,有时候又被收归集体了。自留地每个社员仅有二分,可千万不要小瞧这点土地,那时候一家人的温饱,全指望自留地呢。一般情况下,自留地种植冬小麦,等夏天小麦收割后,再抓紧时机,播种一点生产周期短的玉米、谷子或豆类,秋后收获了秋粮,紧赶紧再播种来年的冬小麦,做到一年两熟,使得土地得不到一刻休闲。生产队分的口粮不够吃,自留地打下的粮食便是不小的补充。勤快点的社员,利用自留地的田角地头,栽种点萝卜大葱啥的,一年到头连吃菜也不必花钱买了。

 

上世纪70年代初,村里个别社员在自留地引进栽种高产旱烟叶。这种烟叶跟父亲抽的本地旱烟叶不同,它既密植,又能长一人多高,烟叶产量极大。栽种高产烟的目的,不单纯为自己抽烟,主要是卖给几十里外黄河沿岸村庄的农民抽。从经济账算下来,卖高产烟叶的钱,不仅能够足足购买到自留地复播的秋粮,还有不少结余,而且,栽种过烟叶的土壤油性大,种小麦还会增产。这般美事,一传十,十传百,父亲也跟随众多社员改栽烟叶了。

 

栽种烟叶虽然收入丰厚,却比种庄稼麻烦许多。夏天,小麦刚一收割,麦茬还没铲除,趁下雨天,在麦垄间栽下一棵棵幼小的烟苗。小烟苗非常娇贵,很难伺弄,既怕骄阳暴晒,又担心被虫子啃噬。等到烟苗渐渐长大,除草,施肥,浇水,拨烟芽,一刻也不能闲着。父亲常常利用中午吃饭休息的间歇,顶着炎炎烈日,弯腰在地里拨烟芽,累得汗流浃背。


遇到天旱的时候,还得给烟苗浇水。浇灌烟苗要借助月光皎洁的夜晚,烟叶经太阳暴晒一天蔫了,人穿行在烟垄间,不怕折断了烟叶。等到秋后霜冻之前,把烟叶收割下来,编织成一串一串的,悬挂在屋檐下晾晒。经过一个冬天,原本翠绿的烟叶被晒成了金黄色的干烟叶。凑一个大雪天,干烟叶返潮了,把烟串子从墙上卸下来,扎绑成一个个两三斤重的小烟捆,陆续拿到集市上出售。



卖烟叶对父亲可是个辛苦活计。赶到逢集日,他提前跟生产队长请好假,再开具烟叶是自留地出产的生产队证明函,天没亮就出发,骑自行车带上几十斤旱烟叶,上数十里开外集市出售。常常天黑很久了,他才一身疲惫地回来。焦急等待的母亲热好饭菜,父亲又渴又饿又累,一边端起饭碗吃饭,一边看着母亲清点卖烟所得的钞票。


 

那一堆钞票,父亲在集上,通常藏掖在绑腿裤脚或袜子筒里,以躲避管理集市的民兵胡乱收费。钞票大的有十元,小的是毛票,还有许多钢镚。卖得好的话,一次能收入二三十元钱。每当这时候,父亲脸上才会露出一丝甜蜜的笑容:“不赖,今冬买粮食的钱有着落啦!”我有时帮着母亲数钱,母亲会说:我娃,钢镚归你了,拿去买零食和学习用品。我听了乐得合不上嘴,赶紧把一枚枚钢镚积攒起来。

 

那年夏天,社员们刚刚在自留地栽种上小烟苗,上级突然来了通知,说栽种烟苗没有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以粮为纲”的指示,属于“资本主义尾巴”,责令全部铲除,改种粮食。这显然是个十分荒唐、不得人心的举措,把社员们在自留地的种植自由剥夺了,横加干涉。一时间,全村人心惶惶。

 

父亲闻讯,匆匆忙忙奔到自留地,田间地头已经聚拢了不少赶来的社员,七嘴八舌,愤愤不平。父亲胆子小,不敢参与人们的议论,急忙间,拔出一把把自留地残留的小麦麦茬,苫盖住一棵棵幼小的烟苗,企图瞒天过海。过了一会儿,隔着一道沟壕,望见对面另一个生产队自留地,公社和大队干部领着一群学校学生,挨着地块拔除烟苗。对面自留地田埂上,同样站着许多社员,眼睁睁瞅着刚刚栽活的烟苗被连根拔掉,束手无策。



父亲暗自寻思,沟那边自留地的烟苗一经拔完,就该轮到沟这边了。假如让公社干部检查出自己在自留地栽种烟苗,会不会被抓一个“资本主义尾巴”的“黑典型”,开大会批斗,游街示众呢?真被抓了“黑典型”批斗,自己受罪不说,还要连累妻儿子女……越是这样想,他心里越恐慌。权衡再三,最终狠下心来,自个揭起一团团苫盖烟苗的麦茬,亲手拔掉自己栽种的一棵棵小烟苗。父亲左右开弓,一口气拔完地里的全部烟苗,像一个喝多了酒的醉汉,一路跌跌撞撞向村里走去。

 

回到家的父亲,一屁股蹲坐在院里屋檐的台阶上,掏出旱烟袋,挖了一锅子烟沫,划火柴点燃,默默地吸着,抽着。他脸色铁青,从嘴角吐出的缕缕烟雾,顺着刻满皱纹的脸颊袅袅飘散。抽完一锅子烟,磕绊掉烟灰,父亲抚摸着伴随身边多年的旱烟袋,青绿色的玉石烟嘴是爷爷的遗物,金色的铜烟锅磨得闪闪发亮……沉默良久,父亲站起身,双手紧握烟杆,一咬牙,在膝盖上狠狠一折,只听“咔嚓”一声,精致的旱烟杆断成了两截。大颗大颗的泪珠滾落在父亲胸前!

 

从那天起,吸烟吸了大半辈子的父亲,戒了烟。

 

此后,大割“资本主义尾巴”之风,越刮越厉害。生产队的集体土地只许种植粮食和棉花,其余都是“资本主义尾巴”。历史上形成的传统集市也成了“资本主义尾巴”,强制予以取缔。社员们前去赶集,公社干部派来持枪民兵,将赶集的社员关押起来审讯,并强行没收掉他们携带的农副产品。民兵赶,社员逃,小孩哭,大人叫,原本公平交易、繁荣和谐的集贸市场,被折腾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没办法,可日子总得过吧。家乡田野的梁梁卯卯,沟沟岔岔,长满了一株株柿子树。秋天,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坠满枝头。为了挣钱补贴家用,父亲从邻村买来刚成熟的柿子,加工制作柿饼。1元钱可以买25斤柿子,能加工出5斤柿饼,一斤柿饼能卖两三毛钱,一冬天晾晒劳作,只能赚个加工费。

 

有一年春节前,父亲领着我,一人骑一辆自行车,车上携带了几十斤柿饼,上七八十里远的运城郊区村庄,拿柿饼换玉米和辣椒。他们那里不出产柿饼,人们喜欢吃白如霜、甜似蜜的柿饼,过节还常拿柿饼待客。我们这里不种辣椒,交换下辣椒拿回家自家吃点,再卖掉一点,中间还能赚几个钱。

 

原本可以拿到集市上公平交易的农副产品,因为集市被取缔了,只能暗地里偷偷摸摸交易。听说沿途有一道道民兵设立的岗哨查堵,我们天没亮出发,幸运的是没有遇到盘查,可能是民兵忙着准备过年吧。

 

来到公路旁边一个小村庄,父亲不敢贸然进村,担心被村干部发现,先找到村边一个生产队饲养室。饲养员老头挺不错,父亲送给他一点柿饼,老头答应尽力帮忙。他进村悄悄通知了几个想换柿饼的社员,不一会儿,男女老少,你提个篮子,他夹个口袋,纷纷来到饲养室。父亲忙着过秤,算账,我协助父亲掏柿饼,装辣椒,一直忙到太阳西沉。收拾完毕,才想起携带的冷馒头也没顾上吃。告别了饲养员老头,我们父子俩匆匆往家赶,一路担惊受怕就不用说了。


 

中国的二元户口体制,最苦的莫过于数亿农民。当年农业学大寨,刚开始学习大寨精神,应该说是不错的。后来越学越离谱,革命口号震天响,什么“大批促大干”,什么“割资本主义尾巴”,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越是批这个割那个,越是把农民束缚在“大锅饭”里,越是把农民捆绑在土地上,结果弄得广大农民吃不饱饭。

 

1992年邓公南巡讲话,终止了姓资姓社的争论。是啊,连那些理论权威也扯不清的主义之争,农村基层干部就更闹不明白了,只知道盲目、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以革命的名义,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只希望种好自留地,求得温饱,养家糊口,而割“尾巴”恰恰断绝了他们的最后一线希望。

 

等到安徽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在“生死契约”摁下手印,土地承包的星星之火,很快便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这是那些“本本主义”的理论家做梦也想不到的。

作者与父亲在南京长江大桥


2013年6月28日于凌空书屋

2014年11月修改

2018年11月30日再改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乡土记忆

冯印谱:是谁,毁了我们的青少年?

冯印谱:一个村庄革命委员会诞生记

冯印谱:哦!那些年,渴望城市的乡下人

冯印谱:“大锅饭”与“土皇帝”

冯印谱:闹洞房,穷折腾年代的乡村娱乐

冯印谱:在"大锅饭"夹缝中维持生计

冯印谱:"文革"当年,我在乡下看电影

冯印谱:以粮为纲,缺钱少粮

冯印谱:父亲那顶沉重的“帽子”

冯印谱:离土未离乡的民办教师

冯印谱:38年后,他们从台湾回家!

冯印谱:悲伤!我没能当上“红小兵”

冯印谱:革命年代的“革命婚礼”

冯印谱:一个初中生的"地道战"情结

冯印谱:在欢庆"九大"闭幕的日子

冯印谱:自留地——公社社员的命根子

冯印谱:难忘“文革""恓惶年”

冯印谱:农村大牲口的“充公”与“私分”

冯印谱:农业学大寨,越学越贫穷

冯印谱:欢乐又苦涩的乡村庙会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人生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长按二维码

了解详情或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