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丨徐世平:北大的石狮,命根子没了,与人大人何干?

新三届 2020-08-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重读历史 Author 徐世平

作者档案


       徐世平,1959年11月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本科。曾任上海新民晚报社记者,历任该报体育部副主任、《新民体育报》常务副总编辑、评论部常务副主任和主任等职。2000年参与筹建东方网,任东方网副董事长、总编辑。2004年任上海市新闻办副主任兼任上海市网宣办副主任。现任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总编辑。


原题

北大的石狮,命根子没了,

与人大人何干?




作者:徐世平



疫情之下,居家闷头过日子,无所事事,无聊至极,常有心头莫名发慌的感觉。估计,这是要落下什么毛病了。

其实,人的情绪都是需要发泄的,没有出口,比较危险。这两天,北大门口的石狮子出了点状况,它的命根子(大家都称之“丁丁”),不知被什么人切了,结果引发了一场大众情绪的狂欢。真心感谢北大的石狮,它无疑是治疗天下万众“心理疾病”的一帖良方。


北大的丁丁,是谁切的?不可能是北大。如果是,那就是“自宫”了。北大人没那么傻。隔壁清华显然想避嫌,赶紧出来澄清,切丁的手势太不专业了,显然不是理工男干的,即使放在2000年前,稍有点自然常识的古人,也不至于干出这么粗糙的活儿。《这个锅,清华不能背》,这篇文章,瞬间刷屏。北医的童鞋,则搁下狠话,姑娘们真要切,也是切蛋蛋,而不是丁丁,谁让咱是学医的呢?!挺有专业的份儿。
    
石狮的命根子是这样子的

这件事,到底是谁干的?网上的文章,还点到了北师大、北航、北理工、甚至北联大。这些学校的人(包括校友),纷纷跳将出来,痛陈他们不可能切丁丁的诸多理由。这些申诉状中,唯独不见人大。于是,有人说,看来人大的嫌疑极大,嫁祸清华和黑红北大这类事儿,中关村大道59号(中国人民大学)的人,想得出来,也干得出来。

我是人大毕业的。今天喝了点酒,闲着也是闲着,突然想说两句。当然,这是酒后胡话,大家伙儿别当真。

这件事,如果真是人大人干的,也许他们早早地做好了舆论的准备,根本容不得旁人有时间来怀疑。依他们的文科的背景,逻辑的思维,宣传的力量,折腾的韧劲,舆论早就“一律”了,还那里轮得到理工男、医学妹说三道四?!单说人大新闻系,体制内体制外,仅在北京,就有很强的势力,操弄舆论的事情,他们十分在行,恐难有望其项背者。对人大人来说,只要想干一点事,肯定会弄出极大的动静。除非,他们瞧不上,不想弄。回头看看,这些年来,人大人整出来的事情还少吗?不少的。

因此,也想说说人大人。前几年,有位温教授,作过一个精彩的演讲,比较了北大人、清华人、人大人,流传甚广,影响很大。显然,他是有发言权的,因为三个学校,他都有点关系。其中的主要观点,我比较认同。人大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比较务实。就像他们校门口的那块石头,上面刻着“实事求是”四个字。按理说,人大是我党创办的第一个新型的社会义大学,它的前身是陕北公学,华北大学,是一个比较讲政治的学校,过去有“第二党校”之称。这也是北大和清华的学生,瞧不起人大的主要原因。但是,这都是以前的事情了。在我看来,人大自从没有调干生(干部选调生)之后,这个学校已经完全变样了。

人大人的务实,其实正源于所谓的“政治化”。人大的学生,过去都比较关注时政,能够感受到时代的脉动,我们曾经一直被教育,不要脱离实际,不忘社会责任,关注社会现实、有责任感和务实精神。因此,早年毕业的学生,既喜欢读《光荣与梦想》,也喜欢读《晚霞消失的时候》,都有济世的政治抱负,所以后来为官者众多。不过,人大总体而言,不出大官,与清华北大天差地别。

我们这几届,即所谓的“新三届”毕业生,几乎遍布帝都中央各大部委。不过,吏者多,官者少。许多人,大抵属于技术派,靠扎实的专业功底混饭吃。往后的很多年,人大的毕业生,出落的愈发的实在了,出来做生意的,不务正业的,似乎越来越多,以至于被人指责为世俗和市侩,务实得有点庸俗了。

我不是九斤老太,不想说一代不如一代。其实,一切都挺好的。这个社会,本应该是多元的。想干什么,都是个人的自由。如果对社会有点贡献,那再好不过了。我们不反对有人想做北大的石狮,处处威风八面,那也是自由。我们只想做人大的那块石头,即使务实透了,变成庸俗,也不干别人什么事吧。

人大的学生务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就是分寸的把握。人大人整点事情出来,都讲究一个分寸,凡事决不做过头,而且目的性很强。我读书的时候,人大的学生,因为争校舍的事情,同“二炮”杠上了。结果,学生们上了街,也去了天安门,顺大便在新华门前坐了会儿,给当时的“英明领袖”写了份长长的请愿书,文采也是棒棒的(切丁赋之类的东西人大人是不屑的)。事情最终得到解决,据说小平也发了话,感谢小平。人大的学生,不太会顺秆爬,只唯上意,也决不会给人家当枪使,事情解决,见好就收,立马屁颠屁颠地回去上课了。

这件事并没有截入史册,人大人也从来没此念想。有个地方上课,有个食堂吃饭,有个地方说话,一切足矣。人大人可贵之处,就是得理会让人,有道理也不豪横。类似的事情,人大人后来也干了好几桩,动静也不小,但都有分寸地收场了。学生运动,倘若收不了场,其实是很危险的。此话不提。

人大人务实,并不是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他们其实是很有定力的一群人。凡事不到该说话的时候,他们是决不出头的。那怕被人说成是胆小鬼、没担当,也无所谓。就像北大的石狮,人大人被人骂到门口了,一般也不会有人出来说话。毕竟,这等的事情,就是疫情之下的群体性无聊,无伤大雅,无害亦无益。其实,当今社会,决不是铁板一块,无益亦无害的东西挺多的,完全用不着害怕。如果害怕这些东西,倒会显得你没啥底气。但是,一旦人大人认为,这件事,兹事体大,涉及尊严和责任,他们就会勇敢地站出来,据理力争,而且会不遗余力。难得的是,他们的务实作风,也会刚刚好弥补任何行动可能会有的细节疏失,让他们的出手,稳、准、狠,可以一剑封喉。完事之后,他们又会像没事儿人一样,悠闲地平庸、或者市侩去了。

北大的石狮,至今没有破案。我判断,就是有人恶作剧而已。那根丁丁,不值钱。说不定,这厮儿正躲在角落里,看你们互掐,正狂笑不已呢。警方估计也顾不上,疫情忙成这般境地,谁有这闲功夫。因此,这可能就是一桩“无头公案”了,不了了之。

人大人不说,统统不说,或许正是一种不屑。我冲出来说两句,无非是晚上喝了点小酒,头脑微薰,语无伦次,好玩而已。

上述言论,与务实的人大人,无关。

徐世平文选

徐世平:万历皇帝何以宽待言路?

徐世平:江湖渐远,江湖道义犹在
徐世平:中国第一个"洋教练"是我请来的

徐世平:"污名化"谢一宁不能接受

徐世平:三十年如烟旧事

徐世平:红一楼205室

徐世平:经历学潮

陈独秀晚年:拒受蒋介石5000大洋馈赠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校园忆旧
温儒敏:北大清华人大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人大新三届:命运,就这样改变了
张晋峰:一段难忘的经历
徐世平:经历学潮
蔡晓鹏:人大新三届校园往事钩沉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一百幅老照片里的人民大学新三届
人大新三届同学的感言与寄语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
房伟:留得生前死后名
王治平:我的大学时代
吴工圣:我和我们宿舍的七条汉子
管士光:回望来时路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张小雪的大学生活:那些流年,那些囧事
张河:聊聊我们班里的几大“老”
张河:我们同学我们班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