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国丨“蜜蜂头行动”:李宗仁将军徐州突围始末

哈晓斯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档案

作者在1966年

        

哈晓斯,广西桂林人,生于安徽合肥。1968年到安徽省宿松县插队,1971年返城进厂。安徽大学中文系77级。曾任《中国劳动保障报》新闻中心主任、首席记者,《中国劳动》杂志常务副主编、高级编辑,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原题
 “蜜蜂头行动”始末




作者:哈晓斯


徐州会战总指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


说起台儿庄大捷,人们耳熟能详。实际上比起台儿庄这场血战,更让日本军部恼羞不堪的是此后的徐州突围之战。当年聚集徐州战场,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统率的60万国军,在日寇30余万兵力及数百架飞机分六路南北包抄之刻,数日之内竟然无影无踪,从日寇眼皮底下安然跳出重围,留给日军的只有一个空荡荡的徐州城。


史家认为,这场为中国抗战保存精锐力量的胜利大撤退,为震惊中外的徐州会战画上精彩一笔,堪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乃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经典之战。


俗话说,两军相逢勇者胜。1938年5月中旬,暮春时节。在弹炮呼啸、敌机盘旋的徐州城,作为战区最高指挥的李宗仁及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以及随同的中外战地记者和政府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一行,如何游刃有余地冲出包围圈,是哪支部队护卫长官部撤退行动,又是如何传奇般地突破强敌防守的涡河险阻,这些事不仅在当年,对于急欲歼灭战区首脑机关乃至聚歼中国军队的日本军部,是个煞费苦心难以解开的谜团,即使在今天,述及“徐州突围”的出版物对此亦多语焉不详。


据笔者考证发现,当年护卫李宗仁一行冲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有一个不为人知晓的“蜜蜂头行动”。


撤离徐州第2天,李宗仁与时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率长官部一行到达宿县附近时,日军第13师团已越过涡阳、蒙城,对我尚在淮北地区转进的逾10万大军形成钳夹态势。继蒙城失陷之后,宿县再失,而宿县与蒙城正是大军南撤与西撤方向上的两个极其重要且务必死守的据点。与其同时,日军更以地空协同在淝水、涡河两岸设重兵把守,形势万分紧急。正在此时,第21集团军司令廖磊上将遂命第31军(桂军主力之一)131师作为长官部亦即中央纵队的前卫,为中央纵队杀出一条血路,护送中央纵队突破日军重兵防守的涡河防线,撤入大别山。


护卫长官部突围的“蜜蜂头行动”就此拉开序幕。


李宗仁将军在台儿庄


时任第31军副军长兼131师师长覃连芳中将临危受命,即派本师391旅旅长黎式谷少将(广西武宣人,广西陆军讲武堂第一期步兵科毕业。淞沪战役时任第170师508旅1015团上校团长,1937年12月调升第131师391旅少将旅长)为前卫司令官,率本旅两团(后增加一团)担当前卫任务。此次护卫中央纵队行动,事关重大,因身处日寇包围圈中,防止敌特窃听,覃连芳兼师长在电话命令中以“蜜蜂头”代指司令长官李宗仁,各级官长及参谋人员悉以“蜜蜂头”呼之。


行动当日,覃连芳电令前卫司令官黎式谷:“我们奉命为中央纵队的前卫,全师官兵拼死完都好!我们无论如何要把我们的蜜蜂头保出去,要把淮北十万以上的人马救出去!”


转进作战,补给匮乏,在执行前卫任务的三天里,前卫部队将士每人只分得一碗黄豆充饥,这支饥饿疲惫之师以血肉之躯斩关夺隘,牺牲惨烈,尖兵连连长黄赞升与尖兵连七十多名勇士血溅涡河,为国捐躯。在涡河包围圈上劈开一条血路,把“蜜蜂头”率领的长官部与中央纵队安全护送渡过涡河。1938年5月21日深夜,李宗仁与白崇禧率长官部及中央纵队安然跳出涡河包围圈,徐州突围告捷。


话分两头。先说说李宗仁一行如何从徐州撤到淮北的。


1938年5月18日,正值日寇南北夹击,徐州会战形势吃紧之际,桂系在香港主办的《珠江日报》当天发表社论,题为《对徐州会战应有的认识》,对于那种认为“徐州万不可失,一失则整个抗战的局面便不可收拾”的错误见解予以批驳,并强调“徐州即使失陷,但对于战局前途并无绝对的影响”,指出“徐州可守可失,守固可以粉碎敌人的进攻,失也可以促成敌人的毁灭。”很明显,这是在舆论上为徐州撤退作铺垫。


1938年5月20日香港出版的《珠江日报》报道李宗仁将军坐镇徐州指挥


而就在这一天,徐州会战总指挥李宗仁将军在有条不紊地密令各路大军分头突围之后,马不停蹄,深夜率五战区长官部一行悄然撤出徐州城。次日,日军疯狂扑向已成空城的徐州。颇具兵不厌诈意味的是,到了5月20日,即李宗仁将军及长官部撤离徐州30多个小时后,《珠江日报》头版头条仍见赫然标题《李长官坐镇徐州 鲁西敌势疲溃退》,此时李宗仁将军虽已离徐,但其一行仍在日寇包围圈中,此一报道或意在迷惑敌人,掩护李宗仁一行突围方向。


这时,徐州战场我各路大军以分头突围的态势,从不同方向逐次跳出日寇的包围圈。依照原计划路线,司令长官李宗仁亲率长官部和汤恩伯的第20军团、廖磊的第21集团军由徐州南撤淮北,向西南方向突围。同年5月18日,《大公报》记者范长江随第20军团汤恩伯部由徐州南下抵达淮北,他在当年的亲历记中,记述了李宗仁关于撤离行动的一则电令:


十八日在徐州东南八九十里的小村里,我看到这样一条电令,大意谓:‘予亲率汤(恩伯)廖(磊)两军团自永城蒙城怀远间突围,望贵军(指孙连仲)从萧县一带冲出。李宗仁叩’。汤廖孙三部合计十万以上,在敌人已截断了我们的后路一周的时候,如此大军要突围而过,大家都料到会有些事情发生。……十八日午我随万参谋长去宿县附近,和南路军廖磊部联络。(长江《胜利的退却——淮北浍河突过记》


此前李宗仁决定亲率汤、廖部突围,而在淮北与汤部会合之后,李宗仁为免拖累计,乃让汤恩伯部先走,他则率长官部经宿县向怀远蒙城间转进,并命廖磊部派军接应。关于这一改变,李宗仁在回忆录里也有描述:


汤军团长乃和我作简短会议。……汤恩伯并问我要否和他的部队一起向西突围,因为他的军团实力雄厚,不虞敌人包围,我则认为汤军团是我军的精华,此时脱离战场要紧,我长官部和他同行,恐为该军团之累。所以我命令汤军团长即刻率部西行,我本人则偕长官部一行东向绕过宿县。……同时,我更电令第七军自皖派部队到宿县以南三十里附近接应。(《李宗仁回忆录》下编


作为战役指挥中枢的长官部从敌人重重围困中突围,自然非同小可。事实上,随同护卫李宗仁所率长官部一道突破涡河包围圈的,尚有第21集团军的第7军、第48军及第11集团军的31军等多支桂系劲旅,也即当时前卫部队所称“中央纵队”。


此时,蒙城既陷,宿县再失,长官部赖以突围的西南两个方向重要据点相继陷入敌手,处境危殆。长官部一行分批撤离徐州后首日的集合点,即宿县孙家寨村。长官部一行在日军包围圈中突进,深陷日军侦骑四出,飞机追逐之险境,只能昼伏夜行,隐蔽行动。


图为徐州突围战中的国军某部过桥


李宗仁曾追述撤退途中遭遇敌机追击轰炸的情景,他谈到:


越过津浦线以西地区后,某次吾人正在一大村落造饭休息,忽为敌侦察机发现。该机兜了个圈子,即行离去。我知其情不妙,匆匆饭毕,即令全体人马离开该村。我们走了不及二三里地,突有敌轰炸机二十余架比翼飞来。一阵狂炸,将该村落顿时夷为平地,而我辈竟无一人死伤。《李宗仁回忆录》下编


而随行战地记者麦萍的描述则更加具体:


大路上逃亡的难民太多,敌机便不时在四外侦察。因此庄(施庄)外放出步哨,禁止难民入庄,免得成为敌机轰炸的目标。但纵然如此,敌机也似有所觉。所以参谋处下午四时即命令全体开行。这事我们外宾因不知底细,反以开行太早,易为敌机侦见,唧唧哝哝,表示不快。不料在我们开出不久,就有四架敌机将施庄炸成焦土。又寻踪追逐,在附近几个村庄投了不少炸弹。(麦萍《随军突围记》


图为我军在津浦线上阻截日军北上


危难之中,“蜜蜂头行动”悄然登场。


1938年5月20日傍晚时分,安徽淮北。


这时,李宗仁将军及长官部一行正由宿县西寺坡越过津浦线向怀远蒙城间突进。奉命担任前卫的第31军131师此刻驻扎在宿县以南30里处的北杨寨乡槽坊村,恰与李宗仁将军前述回忆所称“我本人则偕长官部一行东向绕过宿县。……同时,我更电令第七军自皖派部队到宿县以南三十里附近接应”相吻合,而131师正是奉命前来接应并护卫长官部一行的部队。


(一)受命北杨寨


李宗仁、白崇禧将军率长官部与中央纵队当晚由宿县许庄向淝水转进,与131师驻扎待命的北杨寨乡槽坊村相距不足70华里。而131师作为前卫部队的任务,亦即“蜜蜂头行动”的目标,就是要为李宗仁及长官部一行杀出一条血路,保证长官部安全突围。


5月20日傍晚,在长官部与中央纵队动身之后,驻扎北杨寨乡的第31军131师迅即笼罩在一派紧张气氛之中。


在槽坊村待命的391旅早已整装待发,旅长兼前卫司令官黎式谷少将整天守候电话机旁,犹如一只猛虎,急待下山搏杀。先是师部唐参谋报告军情:


“敌军的十三师团——荻洲部,已越过涡蒙直趋永城,……周元副师长以死守蒙城而壮烈牺牲……日军企欲将我淮北十万以上的大军,围歼于宿蒙怀中间地区。”


紧接着,第31军副军长兼131师师长覃连芳中将用电话向前卫司令官黎式谷下达全师向南出击的命令:


“我们奉命为中央纵队的前卫,全师官兵拼死完都好!我们无论如何要把我们的蜜蜂头保出去,要把淮北十万以上的人马救出去!……”


为防止敌特窃听,电话里覃连芳以“蜜蜂头”代指李宗仁司令长官。此后前卫部队行动命令中提及李宗仁将军,皆以“蜜蜂头”呼之。覃连芳兼师长以“全师官兵拼死完”的决心,要确保把“蜜蜂头”及中央纵队救出去。


按照战前部署,黎式谷旅长立即嘱咐参谋人员做好前卫作战方案,拟定前卫命令,表示“明天无论如何要把我们五战区司令长官保驾出去,同时更要掩护十万以上大军安全通过澥河淝河涡河,向涡阳阜阳间地区安全转进。”旅部参谋人员迅即确定出击路线之后,信心满满地互相鼓励:“自蜜蜂头以下,任谁都准备肉搏厮杀啦!”


稍顷,前卫司令官黎式谷下令:全旅马上前进到大营集西北端的于家附近集结候命。


(二)疾行淝水


从槽坊村到大营集的于家村(今称宿州市大营镇小于家村),约60里,当晚夜间,391旅到达于家村集结时,为确保“蜜蜂头行动”万无一失,前卫司令官黎式谷召集前兵长以下官佐训话,下达五条军令:


第一,顾全大我,牺牲小我!严守战斗的纪律,不容谁人擅离职守!


第二,贯彻命令,达成任务!


第三,保持连络,时时刻刻注意搜索并不中断报告敌情。


第四,行动上,我们担任前卫的官兵务要秘密机敏!


第五,不要为敌少数部队的欺骗与眩惑而迟滞我的行进。


黎式谷要求全旅官兵,“抱必死之决心!保卫长官!救出十万人!虽死犹荣!”


随即,全旅继续出发。由于尚在日军包围圈内,为不暴露行动目标,避开敌特耳目,部队绕过日军据点,远离村庄,行进在茫茫无边的麦田中。务须天明之前,占领淝水渡口,并迅即向涡河防守之敌发起进攻。


夜行军中,八桂勇士们对即将到来的血战充满必胜信念。忍不住低声念叨起来:


“汰!司令长官李宗仁,副总长白崇禧,廖总司令,韦军长,听说都走在后面,同我们一路啦!”


“是的!他们都走在后面……他们都是我们追随过一同北伐的老将!”


“对!我从前跟过的李老总——李宗仁,台儿庄这一仗,打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天下闻名,真又系他唱的拿手好戏,哈!”


“还有,我从前跟过的白副老总,这次台儿庄痛快的大仗火他也在场,唔!他是小诸葛,鬼子也怕他……”


“好!有办法,李白两老总都跟后面来了,有办法!”


5月21日晨曦中,前卫部队的前哨越过淝水,到达淝水对岸褚集(今属安徽省怀远县褚集镇)。在对并不宽深的淝水渡口作了警戒后,前卫部队渡过淝水,派出敢打能拼的黄赞生尖兵连,对褚集以南二十里外的涡河两岸守敌开始进攻。而稍后,李宗仁将军及长官部与中央纵队经过一夜行军,业已抵达淝水渡口,凭藉一座门板与石块砌成的小桥,分批渡过淝水,进入褚集休息。


(三)血溅涡河


涡河是日军在淮北平原西南方向最后一道防线,也是“蜜蜂头行动”正面遭遇的最大挑战。前卫部队选定蒙城与怀远两县交界处的界沟(今属安徽省蒙城县王集乡界沟村)为涡河包围圈的突破口,褚集距界沟不过20余里地,长官部与中央纵队已陆续渡过淝水,进入褚集集结,等待前卫部队扫除涡河渡口敌寇,时间迫在眉睫。“突过涡河去!不顾死与生!”391旅官兵心系“蜜蜂头”与中央纵队安危,抱着决死的信念,大步扑向涡河岸边。


图为徐州突围中的国军某部


浓密不断的枪炮声,敌骑的嘶声和勇士们的呐喊声远远传来,黄赞生尖兵连率先向涡河北岸界沟守敌发起猛攻。前卫司令官黎式谷根据战场情况,迅速派出别动队,由界沟以西偷渡涡河,并从敌之侧背佯攻,以掩护我前兵抢渡涡河。两个多小时后,界沟守敌已被摧毁,黄赞升的尖兵连和前兵强渡涡河成功。


得获捷报,黎式谷司令官不禁大喜,对身边参谋人员嚷道:


“我们的好打手已冲过涡河,我们加足马力前进啦!哈!蜜蜂头,有办法了!”


正在此时,空中传来尖厉的轰鸣声,日军重型轰炸机一中队数十架飞机由怀远方面朝着界沟飞来,打了一个转弯,即分头地对向涡河北岸前卫部队防地低飞猛炸。前卫司令官黎式谷与几个参谋迅即卧倒在离界沟不远的麦田里。


尖兵连和前兵强渡涡河后,战斗激烈,前兵长与前卫司令部失去联络,黎式谷焦急万分。而此刻,由界沟西北方又传来一阵清晰的枪声。原来是日军便衣队对前卫部队及其指挥部作拦腰袭击。枪弹在黎式谷司令官及参谋人员耳边、头上、身旁嗤嗤地狂啸,黎式谷顿觉不好,这种情况对长官部和中央纵队威胁太大,必须立即肃清。他急令旅部特务排和机动连沿界沟周边扫荡。这时,前卫司令官身边只留下一个排警戒,其余兵力全部扑上去了。


当天正午,前兵终于传来消息,尖兵连长黄赞升率尖兵连在上午10时之前,击溃涡河南岸敌军、强渡涡河后,以手榴弹及步机枪拼死阻击源源运兵来攻的日军装甲车,击毁日军装甲车三辆。连长黄赞升正要冲上前活捉俘虏,夺取装甲车上重火器,竟不意地给残留车上的敌轻机枪手射中喉咙而壮烈牺牲。


在与涡河南北两岸日军搏杀、强渡涡河作战中,尖兵连70多位弟兄与他们的连长黄赞升一道,冲锋陷阵,为国捐躯。尖兵连战功赫赫,在日军涡河包围圈上戳了个大窟窿,硬是以血肉之躯杀出一条血路。在麦田里,在敌装甲车上,在蒙(城)怀(远)公路边,狼狈地倒下了不可胜计的日军尸首。


涡河北岸界沟守敌不堪渡口失陷,慌忙由寨头铺及双涧镇两方向增兵夹击我军,企图夺回渡口。在界沟周边埋伏多时的前卫部队官兵奋勇上阵,在敌机俯冲轰炸、炮火连天中,与四五百日军在涡河岸边决死搏杀,终将两路日军击溃。


黄昏时分,天色灰暗,雨意渐浓。这时,北岸守敌已完全肃清,覃连芳兼师长与钟纪副师长、赵延颂参谋长及392旅旅长栗廷勋等齐聚涡河岸边,与前卫司令官黎式谷一道部署长官部与中央纵队渡河事宜。前卫司令官黎式谷报告,已过河的前兵分两路向蒙城和怀远方向警戒,以开辟出中间一条安全的进路,保证长官部与中央纵队顺利转进。为确保万无一失,黎式谷请求师部增派一团固守南岸渡口。覃连芳兼师长迅即决定,拨392旅廖雄团归前卫司令官指挥。同时嘱咐黎式谷,稍后长官部与中央纵队将渡过涡河,天黑有雨,要多准备一些火把,“当‘蜜蜂头’通过涡河时应用。”


前卫部队在涡河渡口架设起三座浮桥,但是要通过数万人的队伍至少须两天时间。钟纪副师长补充交代前卫司令官黎式谷,在涡河北岸界沟也要留下一个主力营,务必在两三日内死守界沟,确保大军安全渡过涡河。

          

(四)前卫变作后卫


廖雄率团渡过涡河之后,前卫司令官把本旅精锐钟德洲营部署在北岸桥头,严密警戒,护送长官部与中央纵队渡过涡河。当钟营长接获命令,要他死守界沟桥头两三天,掩护源源不断的大军过河时,钟营长爽脆地答道:


“好,为了我们的蜜蜂头,死守界沟!长官命令,我钟某人绝对服从。哈,细佬!明后天,我判断敌追兵一到即是我们这一营来过硬。好,我就把老命放在界沟桥头好了!放心!”


这时,黎式谷把前卫司令部安排在界沟东北的一片树林之下,这时前卫已然变成后卫,131师以三个团的兵力在涡河两岸筑起铜壁铁墙,掩护大军突破涡河包围圈。


图为徐州突围中国军某部跨越浮桥


淅淅雨夜中,熊熊的火把照亮了前卫部队官兵们用血汗架设的三座浮桥,迎来成千上万名在津浦线上顽强阻截日军、在台儿庄大捷中决死搏杀的神勇将士和他们的统帅“蜜蜂头”。


1938年5月21日夜,涡河北岸。


当天深夜,李宗仁、白崇禧及五战区长官部一行传奇地突破日寇包围圈,抵达涡河北岸,由安徽阜阳向豫南大别山挺进。至此,这场以中方胜利告终的徐州会战画上句号。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当年日记中写道:“徐州会战中,我军实现了战略上的撤退,达到了预期之结果,即胜利也。”


一个月后,即1938年6月21日,因护卫长官部突围有功,“蜜蜂头行动”总指挥、第31军副军长兼131师师长覃连芳中将调升广西新组建的陆军第84军军长。一年之后,即1939年7月,“蜜蜂头行动”前卫司令官、391旅旅长黎式谷少将调升第135师(师长苏祖馨)副师长。


说到这里,还要补述一句。挑选131师实施“蜜蜂头行动”,绝非偶然。这是一支能战善战,屡建奇勋的部队,也是桂系部队中第一支被“打光”的主力师。自抗战爆发北上出征,到1938年12月,一年零3个月时间里,全师两旅四团一万多将士有8000多名在战斗中殉国。全师剩余2000多将士后来被编为一个团,补充到其他部队。原131师番号随第31军回广西重新招募新兵。


图为安徽省蒙城县界沟集涡河两岸,1938年5月徐州突围中“蜜蜂头行动”,掩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与中央纵队由此强渡涡河,跳出日军包围圈


徐州会战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占有重要一页,而安徽省怀远县褚集镇和蒙城县王集乡界沟村,作为徐州突围战也是徐州会战的重要战场,亦应勒石以志,纪念包括台儿庄大战在内的徐州会战指挥中枢——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与中央纵队胜利突破涡河防线,祭奠为掩护五战区长官部突围而血溅涡河、英勇捐躯的尖兵连连长黄赞升和尖兵连70多名勇士及前卫部队其他烈士英灵,弘扬抗日将士保家卫国的决死精神。


哈晓斯写字楼

哈晓斯:一个川兵与一座城
哈晓斯:那年冬季的特殊高考

哈晓斯:那个当街拦车的红卫兵女孩

哈晓斯:1969年,班车被特大山洪围困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图片选自网络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民国风云

王立元:祖父王锡符在抗战中的身影
王梦庆:阎锡山与"模范省"山西轶事
章乃器抗战初期在安徽:有腔热血效前驱
陈小春:姥姥王镜娥和外公章乃器
瓜棚豆架:1933,四川兵灾
郭永凡:青山不老,纪念那些空中勇士们
 郭永凡:抗战时期的空军运输队
与蒋介石专机机长衣复恩
林徽因和她9个战死的国军弟弟
白先勇:父亲白崇禧的抗战生涯
王永刚:在旧州寻访飞虎队的痕迹
郑晏:抗战期间在北平的屈辱生活
关采芹:我在战乱时期的求学记忆
战时另一座西南联大:
华西坝的乱世风流
杨潇:在蒙自寻找西南联大
赵荔:我的姑婆赵四小姐
蔡晓鹏:被冯玉祥谋杀的北洋上将徐树峥
余英时:大清为何斗不过民国?
年轻记者张友鸾搅了张作霖胡汉民的局
陈仪:身着白色西服,罹难于白色恐怖
宣侠父:蒋介石钦命"密裁"的黄埔一期生
戴笠"西安事变遗嘱"谍影重重
巫宁坤:漫天烽火忘年情
杨奎松说西安事变:
张学良要拿蒋介石当投名状"参加"革命
《蒋介石日记》完整记录西安事变全过程
熊蕾:听父亲熊向晖讲那过去的故事
胡适与蒋介石的一次著名抬杠
蒋介石:1969年那场车祸,减了阳寿20年
"大力水手"把柏杨打入蒋介石"文字狱"
操风琴:杜月笙女儿谈前朝往事
侯杰:我与70年前的那场战争
侯杰:一张照片背后的南洋机工牺牲史
黄培:爷爷黄仕强被日本宪兵队打死的真相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