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丨苏若男:他终于和老长官孙立人单独合影
苏若男,生于1948年,四川成都人。1977年考入兰州师范数学系(现兰州城市学院)。曾就职于甘肃省电力职业学院、四川省劳动人厅,雅砻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退休。现为注册国际高级营养师。曾出版《我的哥哥苏小波》。
我的化学老师
刘常峰先生
作者:苏若男
刘常峰老师终于单独和新一军老军长孙立人合影。在“建川博物馆”发起“胜利日,抗战老兵留手印”活动中,老师的手印留在“手印墙”第48排中间。九十岁高龄的他,堂堂正正的站在孙立人将军的铜像旁,完成了他劫后余生的最大心愿。
比起大多数远征军老兵,他是“幸运”的。当“远征军”被媒体聚焦曝光出来,像一尊尊出浮尘遮蔽的土文物。流落中缅边界的老兵佝偻呆滞,衣衫褴褛,神光褪尽、几成滇缅边境乞丐!而我们的刘老,虽晚年病卧在床,但有亲情环绕,学生们念及他的好。
半个多世纪,老兵们怎样熬过来的?
刘常峰先生是我的中专化学老师,上课嘴角挂着俏皮的笑,眼睛不大、很聚光。在任课老师里,惟他操北方口音。声调很特别,“焦黄”说成“搅黄”……凡“四声”都念成“三声”。
化学要死记硬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平衡化学方程式;尤其“电厂化学“枯燥无味,但刘老师在趣味做加法。一次他抽问:“ruonan你说说(全是拐弯的三声)油条怎么炸泡嘞?”心想俺早饭吃油条,却不知道油条的配方明矾:碱:盐三者配比是1:0.5:1。同学们注意啦,炸油条控制碱!
那时候,他正值壮年,声音洪亮,龙骧虎步,爱学生。爱屋及乌吧?喜欢授课老师、便喜欢这门功课,不知不觉学他的河南话。虽然,化学是副科,我喜欢化学胜于专业课“电工学。“
二年级“文革”来了。刘老师戴报纸糊的高帽子游校,他站在教学大楼前的小广场,一边敲自家的搪瓷脸盆,一边用浓重的豫剧腔对激愤的革命群众喊“我是蒋匪军!我是印度特务!”敲一次脸盆,喊一次。
武斗开始,造反派把刘老师掳进实习工厂,逼他造手榴弹,是定时炸响开花的那种。
我班女生大寝室有两颗手榴弹,白天不怕它炸,一到晚上就睡不着,怕它把全寝室炸飞。几次跟睡在上铺的同学说“早点扔了吧!"直到停课闹革命,手榴弹莫名其妙失踪。
1968年,本届学生临近毕业,重又见到从牛棚解放出来的刘老师,大概因为经常弯腰受批判,刘老师的腰就不直了。偶尔路遇,会轻轻叫一声“刘老师!”他像没有听见一样。望着他踯躅的背影,问自己,乐天派就这么耳背了?
刘常峰先生1919年2月18日出生于河南通许县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加入豫东区抗日游击队,并接受军事训练。由于枪法好,游击队将仅有的汉阳造步枪配给他。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刘常峰迎来第一次对日战斗。当时游击队得知一条日军征粮船,即将从附近的一条河上经过,马上部署打伏击,刘常峰被安排在第一排。当天上午游击队一早埋伏在河边的芦苇丛中,待中午日军船只靠近后,刘常峰第一个开枪,直接击毙一名日军。“在日军尚未搞明白对手的瞬间,游击队枪炮齐发,消灭了这一船日军。”
“第二天,日军开始对刘常峰所在的村子进行扫荡,刘常峰和村里的年轻人一道转移后,刘常峰的爷爷以及20余名村民被日军残忍杀害了。“
后来他在咸阳读书,1942年考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土木工程系。“1944年,正在读大三的刘常峰再次参军”,随后,“被送往印度加尔各答进行训练。”当时中国远征军的救援物资只能从滇缅公路进入内地,但由于缺少司机,以及日本飞机的轰炸,大批援华物资积压在加尔各答港。“刘常峰和同学选择做司机,他被编入远征军新一军、汽车第一团三营七连。在港口附近的军事基地进行一个多月的学习后,刘常峰开着卡车向国内运送物资。”
一路上,天上有日军轰炸,路上有日军堵截,九死一生中,刘常峰和他的战友终于将一批批援华物资送入昆明,随即又被飞机接往加尔各答。至抗战胜利,他一共进行了6次运送。
抗战胜利后,刘常峰继续学习,完成学业后来到重庆电专教书,1954年该校落脚青羊宫送仙桥改名“成都水利发电学校”(1990年代改为“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直至1987年退休。
2000年后,老人家身体出现不适,捱到2005年,只能卧床、依靠家人服侍生活,但也在这一年,刘老师向家人要求,要去中缅边境的远征军公墓看望老战友。儿子刘朴驾车沿着当年远征军走过的路线,让父亲重走远征军运输线。
儿子刘朴回忆,“在中缅边境畹町城,从不喝酒的爸爸买了一瓶好酒祭奠牺牲的战友。”
1977年12月,陇南初冬一场大雪里,我搓手哈气进了甘肃武都地区文县二中教室。中国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第二天下午考“史地理化”,一道有机化学填空题是,完善“苯环分子结构”,我在“正六边形“的六个角各添一个”V“,在“V”顶端分别填“C”和“ H”,这是一道五分题!监考老师看我这30高龄”范进“微微一笑。
至今深信这辈子转运,有刘常峰老师神助!
2015年7月,听到刘老去世的消息,学拟挽联 “老兵不死”,以悼念我的恩师和远征军:
常理难辨,他年远征抗倭,
英雄落魄竟成阶下囚
峰仞披彩,今朝两岸息波,
孤儿归家已是耄耋翁
抗战风云
王立元:祖父王锡符抗战中的身影
张河:我的汾阳情结
郑晏:抗战期间在北平的屈辱生活 关采芹:我在战乱时期的求学记忆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