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潮 | 袁晞:重光葵的拐掍,透出历史的真实细节

袁晞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介


袁晞,祖籍沈阳,生于北京,在成都上小学初中,后在四川农村插队,在工厂当工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曾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工作。出版有《〈武训传〉批判纪事》《渐渐清晰的世界》《社论串起来的历史》等书。


原题

由重光葵的拐掍

说历史的细节




作者:袁晞


这些年重大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越来越多。其中表现的一些历史的细节可以一说。

2004年底第十届全国美展结束时,《人民日报》在12月5日发表了对这届美展的述评,并刊登了四幅获奖作品,其中最大的一张图是陈坚创作的巨幅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

作品以1945年在南京黄埔路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举行的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为题材,画长6米、高2.2米,画面上有200多个人物,包括何应钦、冈村宁次等真实的历史人物,场面庄严肃穆。

2005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作品题材重大、气势恢宏,用写实手法再现了中国人民胜利的历史时刻,因此获这届美展金奖。

画面背景正中从左至右是英美中苏四大战胜国的国旗,两边各有七面其他战胜国的国旗,我看报纸时偶然发现右起第六的加拿大国旗好像画错了,画面上的旗帜虽然是悬垂着,但明显看出是枫叶旗,而我印象中加拿大以前的国旗不是现在的枫叶旗。


图一、二,用枫叶旗的原图及细部

小时候我家有一本1954年的《世界知识手册》,书中的铜版纸插页上有各国国旗的图片。那时候世界知识出版社每年出一本《世界知识手册》,向那年月国际信息不多的中国读者介绍世界各国的概况。

后来世界知识出版社将这种书改名为《各国概况》,仍每年出版。20世纪50年代非洲很多国家还没有独立,各国国旗的图片比现在少得多,少年时代的我很喜欢这本厚书,最爱看的是那些五颜六色的国旗,好看的图案都记得住,还记得一些比较特殊的国旗。

我曾问爸爸,一些国家不是英国,为什么国旗左上都是米字旗?爸爸告诉我:“这些是英联邦国家,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以各种形式独立,但仍然与英国有密切联系。”这些国家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有加拿大,只不过前两国的国旗其余部分是蓝底,加拿大却是红底,是特殊中的特殊,所以一直有印象。

我将这一情况告诉了《人民日报》美术版的编辑,他立即找人到加拿大大使馆查证,得知加拿大国旗的演变过程:英国北美殖民地时期用与英国一样的米字旗;1867年成为加拿大自治领后即用左上约四分之一是米字旗,其余为红色的国旗,不过右边红色中间有一盾形小图案,是四个联邦创始省徽章的叠加。

加拿大1926年获得外交独立,1931年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国旗上的盾形及上面的图形在1922年和1957年有两次变更,但左上的米字旗都没有改变。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决定要改用新国旗,征集了很多设计方案,最后选定了红枫叶旗,1964年12月加拿大议会通过了枫叶旗为国旗的法案,并于翌年2月15日在首都渥太华举行新国旗升旗仪式,同时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加拿大的国旗日。

抗日战争胜利的1945年,加拿大应该用的是1922年之后的国旗而不是枫叶旗。

报社编辑将这一情况告诉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全国美展评奖委员会。画家从善如流,之后根据史料修改了作品。2015年这幅油画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铸魂鉴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术作品展”,《人民日报》再次刊登这一作品,这次是修改过的作品。

同时发表安远远的画评,评论说:“作者没有为历史做插图,为了表现出历史的庄严,他特别将仪式现场的场景进行了调整,浓缩了历史事件的过程,把不同角度的空间放置到一个平面中,突出了历史情景中的仪式感和艺术感。”

图三、四,《人民日报》刋登改后图的版面及细部

2014年,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画家孙浩创作了大型油画《历史见证——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展览标签用《密苏号上投降》),也是用大场面和众多人物再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

孙浩作品

我注意到画面上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的日本外相重光葵,他穿礼服、戴礼帽、左手拿着手杖。

我读过《重光葵外交回忆录》,知道他在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中受了重伤,后来右腿截肢。

史料记载,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驻守上海闸北的中国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一个月后逐渐不敌而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调停下,开始停战谈判。

在上海的日本军政要人决定借4月29日天长节(日本以天皇生日为天长节,昭和天皇的生日是4月29日)的机会,在虹口公园举行“淞沪战争祝捷大会”。

据时任日本驻中国全权公使的重光葵回忆,活动前一部分是“祝捷阅兵”,后一部分是日本侨民主办的庆祝会。阅兵由日本上海占领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大将任检阅官、陆军第九师团(进攻上海的日军主力)师团长植田谦吉中将为总指挥。

阅兵结束,庆祝开始时,当日本人齐唱国歌时,朝鲜义士尹奉吉把用水壶制作的炸弹扔向主席台,日侨领导人河端贞次被当场炸死,白川和重光身受重伤,还有多名日本官员受伤,其中有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野村吉三郎(珍珠港事件前在美国当大使),他被炸瞎了一只眼。

重光葵后来在上海福民医院截肢,保住了性命。白川义则住在日军医院,5月26日不治身亡。白川义则成了日寇侵华14年间日军死于中国的军衔最高的军官。

话说回来,看了孙浩先生的画,想起重光葵的书,书中说截的是右腿,画面上他左手持杖,又请教了残障人士,说一般哪条腿残哪边拄杖。是画家又画错了吗?

于是我在网上找到许多历史图片,发现签字仪式上重光葵确实是左手持杖。孙浩没有错。

重光葵在密苏里号上左手拿拐棍的历史照片

后来在电视上看到当时的影片,才发现重光葵走路时是右手拄拐杖,站立时多是左手拿杖。《大公报》记者朱启平名篇《落日》有这样的记述:“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

试想,带着战败的沮丧心情、拖着一条假肢爬上敌人的军舰,他应该身心俱疲,右手多半是拄累了,换换手吧。

追索重大历史事件中重要人物的细节是不是很有趣?

在重现历史的过程中,很多艺术家尊重历史,注重细节,尽量还原历史的本真。当然也有抗日神剧一类胡编滥造,不值一说。

重光葵右手持杖的日常照片


袁晞读本
1978年那个炎热的夏日
家在成都
从萨拉热窝到贡比涅森林
陈立夫的反思
我认识的老范
和未完成的书稿
人们向往自由和充满人性的生活
从失去的生命看一个国家的尊严
如影随形的档案
毛泽东时代的常委们
我的西班牙内战之旅
加缪笔下的我们与瘟疫
每当唱起九一八
父亲总是热泪盈眶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抗战风云


王立元:祖父王锡符
抗战中的身影

腾冲国殇园长眠着
民族的英雄儿女
走过野人山的缅甸远征军老兵
淞沪会战时
逃亡上海的血泪之路

张河:我的汾阳情结

郑晏:抗战期间在北平的屈辱生活

关采芹:我在战乱时期的求学记忆

王梦庆:阎锡山与"模范省"山西轶事
章乃器抗战在安徽
有腔热血效前驱
黄培:爷爷被日本宪兵队打死真相
搜证南京大屠杀:
“以为是国史原来也是家史”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逐渐老去
杨奎松:77事变后蒋介石和战抉择
林徽因和她9个战死的国军弟弟
王永刚:在旧州寻访飞虎队的痕迹
方方祖父:一位被日军杀害的老人
战时另一座西南联大
华西坝的乱世风流
巫宁坤:漫天烽火忘年情
杨潇:在蒙自寻找西南联大
顾土:二战不等于反法西斯
难忘这一天1945年9月3日
1945年前那一幕“落日”图景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