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0年代 | 高考揭榜,她接到一份赴新疆建设兵团通知书

胡道轨 新三届 2022-05-22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胡道轨,1946年生,1965年上海徐汇中学高中毕业,1966年参加工作。期间曾带领小组获“上海劳动模范集体”称号。198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管理工程系,毕业回厂后担任厂领导工作。


原题

我们60年代的中学生活

(之2)




作者:胡道轨 



当年班级跳舞最好的团支部文娱委员刘莲英同学


1960年代的中学校园生活,与现在相比,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同。我们高中六五届,学生的经济普遍不富裕;学习却是没有现在那么的紧张;军训和下农村劳动在当时是“必修课”。学校里,同学团结友爱,师生情意浓浓。洋溢着教书育人的和谐气氛。

然而,高三第二学期,开展了对学生的政审。“政审材料”给一些“家庭出身不好”的同学,戴上了无形的枷锁,把他们打入另册。他们在升学等等方面,受到了种种限制和不公正待遇。


她靠自己卖菜筹钱付学费

高二,我刚从虹口中学转学到徐汇中学。同学中间,史顺英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本地口音浓重,讲起话来干脆、响亮。后来,听说她自己卖菜筹学费,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1964年,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的生活不富裕。上海郊县的农民,也只有种地一条路,而且收获的粮食和蔬菜(除了自留地种的自己吃以外)全部是统购统销。如果有人拿了农副产品去市场上卖,那就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会被“割掉”,因此农民富裕不起来,手头缺少现钱。

那时的漕河泾属于上海县,史顺英家住在漕河泾,是农业户口。吃穿倒是不用愁,但要付学费,就有困难了。也就是这个原因,史顺英读书比一般同学足足迟了五年。稍稍长大后,她就把家里种的蔬菜拿出去卖,得来的钱交学费。

一个女学生,每天早上要在上课前把菜卖掉,自然是十分辛苦。为了蔬菜新鲜好卖,清早,天蒙蒙亮,史同学就到自留地里摘菜。接着,用自行车把菜运到徐家汇老街,老街离家有二公里多,在全市小有名气(现在已经拆除,改造成徐家汇商圈),集聚了许多小商店,又地处徐家汇中心,人气很旺。它离徐汇中学近在咫尺,这就成了史顺英同学卖菜的首选之地。她认识一家商店的负责人,可以每天把菜筺放在店门口边上卖。这时,就会有几个阿姨围上来,她们一边嘴里说:“小姑娘,今天带来几种菜?是老价钱吧?”一边抓菜往篮子里放。还有的阿姨不问价钱,就开始装菜。都是老顾客了。由于史顺英卖的蔬菜新鲜、质量好,而且价格公道,所以顾客越来越多。一会儿就卖完了。慢来一步的阿姨有些懊恼,大声说:“小姑娘,明天多挑一些来噢!”史顺英一边应承,一边心里想:“我何尝不想多卖呢?只是要抓紧时间去学校啊!”卖完菜,她把秤和箩筐等工具放在商店的柜台下面,赶紧去上学。放学后,再把这些东西取出来,带回家。就这样一天又一天重复着。


班级团支部书记史顺英同学


闵行离漕河泾很远,星期天,史顺英用自行车把芹菜运到闵行去卖。大热天,在太阳下骑好几个小时的自行车,即使戴着草帽,面孔也被阳光灼得通红,身上全是汗水。我曾经很纳闷,问她为什么要去闵行卖呢?闵行也是农村呀!她看我滿脸疑惑,就笑了笑告诉我:“闵行多是水稻田,基本不种芹菜,闵行的芹菜比漕河泾贵上几分钱(那时,几分钱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数目)一斤。”我这才明白过来。

她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了读书的机会,因此十分珍惜它,学习非常刻苦。每天中午,大家都休息了,她赶紧做作业,回家就没空了。有一天,我情不自禁地问:“天天这样,你不觉得累吗?”“只要有书读,一点不觉得累。”听了她的回答,我被感动了。大家在敬佩之余,都尊称她为史大姐。卖菜一直坚持到高考前。她的行为也深深地感动了班主任奚老师。为了让史顺英好好复习迎考,节省路上耗费的时间,奚老师经过努力,给史顺英和刘莲英争取到了免费住宿舍的机会。所以即使是现在,一谈到奚老师,史顺英的眼里充满了感激之情。那是浓浓的师生情意。

那年,她考进了上海师范学院(现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军训“手榴弹”在手中爆炸

1960年代,徐汇中学高中同学,都要参加一次军训。时间一般安排在高二的暑假里。

虽然是酷热的夏天,同学们参加军训的积极性还是很高。军训的第一天,解放军教官先给我们上了一课:“军训就是要培养同学们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品质和战斗技能,就是要培养大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他还给我们讲解了军训的纪律和注意事项。

军训在学校的大操场(足球场)进行。记得当时有三个训练项目:队列操练;步槍瞄准和投手榴弹练习。

队列操练,比体育课,严格多了。教官对同学们的每个动作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在教官的口令下,同学们一边又一边精神抖擞地操练。尤其是周茂生同学,特别认真,动作非常到位。

然而,这次军训也出现了令人揪心的事情。为了让军训更接近实战,虽然没有装上子弹,但都是真实的步槍。手榴弹是仿制的,里面装了少量鞭炮用的炸药。这样,投掷出去后,有炸响的效果。只要离开它一定距离,爆炸是没有危险的。

当大家集中注意力,进行训练的时候,突然,在李德岳同学面前,出现了一颗拉了弦的手榴弹,在地上嗞嗞地冒着烟。只见他一个箭步冲上去,拾起手榴弹,正要向前扔,却听见“呯”地一声,手榴弹在他的手中炸开了。虽然是仿制的手榴弹,但毕竟是装了炸药的。鲜血从他的手中流了下来。

当年班级的帅哥王东康同学(前排中)

教官见状,立即叫停训练。简单处理后,王东康等同学主动护送李德岳去中山医院。医生诊断:炸破了皮肤,没有伤及骨头,无大碍。缝了针,上了药,就回来了。

由于事情发生在一刹那,看到整个过程的同学不多。休息时间,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李德岳见义勇为,关键时刻,把危险留给自己。”还有的同学提出了另外的看法,认为:“这要看手榴弹是谁滑下去的,如果是他自己滑下去的,首先是他训练不够认真。”于是,大家都开始查问手榴弹是谁滑下去的。这时,邹纪根同学说:“我就在边上,看得很清楚,手榴弹是从李德岳手里滑下去的。”他的话,澄清了事实。

班主任和学校知道这件事情后,对学生们进行了进一步教育,使同学们对军训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加重视和认真。

步槍射击有站姿,跪姿和卧姿。那时的大操场是沙土地,趴在地上,身上会滿是尘土。

巧的是训练的头天晚上,下了一场雨。第二天训练时,在刘莲英、史顺英和杨桂芳这些女同学的列队前,有些似干非干的浅凹陷。教官的“卧倒”口令一下,她们完全没有顾及地面的情况,齐唰唰毫不犹豫地卧倒在地上,立即按照要领操练起来。当训练完毕,站起来的时候,大家看到她们的衣上沾滿了泥巴,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被感动的,教官也没例外。

短短一星期的军训结束了,同学们稚嫩的脸庞变黑了,吃了不少苦,但是,思想有了提高,还掌握了队列操,步槍射击和投手榴弹的技能。总结的时候,教官除了对李德岳意外受伤表示遗憾外,其余都十分满意,给了很高评价。


下农村劳动锻炼

我们念高中的时候,上海的高一高二学生都会去农村,参加劳动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高二那年秋天,全班同学去一个生产队劳动锻炼,地点在上海县的七宝镇附近。(那个时候七宝附近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郊区农村。)

这次下乡劳动的食堂在一个大院子里。我们小组的男生有六七个人,住在离食堂不远的一间瓦房里。瓦房一层楼,长约四米,宽有三米。沿着四米的墙,已经铺上了一层二米宽,厚厚的干稻草。我们在稻草上铺好各自家里带来的床垫,这就成了一个大通铺了。铺好床,大家在床上蹦呀跳呀闹腾了一番。虽然都是十七八岁的人了,还是童心未泯,毕竟能这样聚在一起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有个男生蓦然一回头,发现门口站着几个来看热闹的女生,男生们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一个个好像做错了什么事似的。


班长周茂生,65届徐汇中学高中毕业,1965一7190年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学员。1970一1984年新疆核试验基地参谋。2006年退休前为上海市人事局处长


深秋,地里的棉花都已採摘完了。晚稻也已经收割完成。干干的稻田,遍地露出矮矮的,收割后的稻根。

为了明年有个好收成,要给收割后的稻田施肥。最好的有机肥料就是猪塮(粪)牛塮。平时,生产队把塮挨家挨户地收集起来,堆放在一个地方。稻子收割完以后,再把它撒到田里去。我们班的这次劳动:男同学用扁担和簸萁,把塮均衡地运到田里。女同学,把塮弄散,均匀地撒开。

同学的到来,寂静了多时的田里热闹起来。运塮的同学,担着二只簸萁,来来回回地在田里穿梭。田中央,一大群人围成一堆,一个老农在给女生们做示范:他拾起一块塮(一般都是半干的),用手把它撕成小块,均匀地撒在田里。看了这样的动作,同学们稍微有点犹豫。实在是没有想到,需要用手去撕塮。史顺英对这样的动作习以为常,带头干了起来。她的好朋友刘莲英,二话不说也干了起来。一下子,同学们都跟了上来。

把塮装到簸萁里的是一个农民大爷。开始,大爷看我们是一些乳毛未干的小孩子,给每个簸萁都装二铲塮。每铲塮的多少,由大爷看同学的高矮而定。没想到个子矮小的周茂生同学,向大爷提出每个簸萁要装三铲。大爷开始劝阻,后来拗不过他,照着做了。我和王小龙、邹纪根等同学见了,自然不甘落后,同样装了三铲。个子稍高的王东康,硬是要每个簸萁装四铲……就这样你追我赶,劳动效率一下提高了很多。

有一次,我在挑塮的时候,不小心被稻根拌了一下,跌倒了。衣服沾上了不少塮。由于离得近,一呼吸,把塮的臭味吸进了肚子里里。虽然经过清洗,但当时的臭味和场景总是挥之不去。               

开饭时,和往常一样,几个好朋友围在一起吃。我扒了几口饭,再也吃不下了。王小龙问我:“你怎么了,饭只吃这么少?”我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借口说:“好像胃不舒服。”饭后不久,班主任来找我:“胡道轨,胃不舒服吗?是冷了还是吃了不消化的东西?”我回答说:“我也不太清楚。”班主任关心地说:“现在开始,你吃病号餐吧!我安排好了。”我正想说:“不用了。”他已经转身忙去了。       

我的心里一阵暖暖的。想;“不知是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的。同学和老师真的很关心班级的每一个成员。” 

晚饭,吃病号餐的除我之外,还有三个同学。说是病号餐,实际上是把米饭换成两个馒头。馒头易消化,有馒头吃,在哪个时候,已经算不错了。一般同学常吃的是:糙米饭加一碗肉片炒卷心菜,另加一小碗菜汤。卷心菜里,只有小小薄薄的两三片猪肉。吃过晚饭,我去和“伙夫”商量,胃病好多了,无需再给我准备病号餐。因为我已经克服了心理障碍,决心和大家一样经受锻炼。

大多数同学都是在城里长大,对农村充满新鲜感。一天,中午休息,王东康和另外二个同学到田头溜达溜达。他们沿着田埂走。田埂的一边是收割后的稻田,另一边是一条灌溉用的水渠。水渠很长,有一米左右宽。由于是深秋,渠底只有尺把深的水和少许杂草。王东康眼尖,看到水里有二条手掌大小的鲫鱼。他把鱼指给两个同学看。一个同学说:“把它捉上来,可以改善大家的伙食。”王东康脱掉了鞋子,跳到水渠里。深秋的水,已是冰凉冰凉的了。二条鱼受惊后猛的向前串。好在前面不远,渠已经到了头。鱼躲在水草丛中不动了。他用双手捉起一条,让岸上同学接着,捉到第二条,交给另一个同学。


左起王小龙、胡道轨、邹纪根

                
王东康上岸穿了袜、鞋。三个人高高兴兴地向食堂走去。他们边走边开心的聊上了。一个说:“回去洗洗,可以烧一锅鲫鱼汤,让同学们改善改善伙食。”另一个说:“加上豆腐”更好吃。总之,想得美美的,说得美美的。水渠离食堂没几步路,碰巧老师正在食堂检查工作,同学们赶紧把鱼交给老师,并提了烧鱼汤的建议。
          
但是,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老师把鱼放到了池塘里。直到现在,时间过去了五十七年,同学们还是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当然,老师会有自己的考虑,只是没有告诉同学们罢了。

下乡劳动,也出现过小插曲:个别调皮的男同学,傍晚时辰,乘老师不在,去掏鸟窝。捉到了好几只麻雀。理所当然的受到了批评;学校规定:下乡期间,不得私自购物,还是有人私下犯规,他们悄悄的,没让老师发现……

下农村劳动结束了,同学们离开生产队的时候,对朴实厚道的老农,对热热闹闹的集体生活,真还有些依依不舍。

高考揭榜,她接到的却是新疆干部录取通知书

1965年上半年,也就是我们的高三第二学期。临近高考,班主任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个毕业生要写一份回忆录,重点是写父母解放前后的工作。其实,这就是对毕业生家庭成分摸底和调查的开始。这个调查,将决定每个同学的前途和命运。原本充满师生情同学情,教书育人的学校掀起了漪涟。渐渐的,同学们也开始意识到家庭成分的重要性。高考结束,大学录取在我们这一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一批一向成绩优秀的同学落榜了。过了很久才知道,他们是“黑五类”的子女。大学把他们拒之了门外。

其实,我们这一届学生,即使出生不好,同样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接受的是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只想老老实实做人,好好报效祖国,哪还有多少人会去为旧社会殉葬?这种极左做法,且不说埋没了多少人才,更重要的是伤害了多少人的心呀!  

上海虹口中学六五届高三(6)班,有一位个子不高,长得眉清目秀的女生,名字叫叶卫华。她为人谦和大度,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受到了大家的尊敬。但是,她高考以后的遭遇着实让人唏嘘不已,也让人感慨万分。


叶卫华


事情经过还得从她小时候说起。她出生在广东电白,十个月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三岁那年,家乡刚解放,父亲说:“要到外埠找工作”,从此一去再无音讯。无奈,只能由老祖母带着她。后来,听老人们说起,叶卫华的父亲在旧社会的税务局当过科长。六岁那年,失散多年的姑妈找到了她们,把她们接到上海共同生活。那时,姑父已经过世,一家人全靠姑妈一个人工资生活。她在向明中学当电话接线员,虽然工资不高,但也能维持生计。

老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穷人的孩子还往往早懂事。家境艰辛,叶卫华从小十分乖巧懂事,不但主动做事,而且读书十分刻苦努力。小学当上了班里的学习委员。初中考进虹口中学,当上了大队委员。初中毕业,有一天,老祖母对她说:“卫华呀,读高中要不少学费和生活费,你姑妈一个人工作,养一家老小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家看来是负担不起了。你找一份工作吧!別上高中了。”叶卫华是要上进的人,很想读高中,可是家庭经济的确不允许,正在犹豫。

姑妈看出了卫华的心思,就对祖母说:“卫华喜欢读书,让她去考吧!考完了再作打祘。”  见姑妈这么说,祖母也不再阻拦了。结果,卫华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虹口中学。后来,学校了解到叶卫华家里的经济情况,给她学费全免,还发给她每个月10.5元的助学金(生活费)。这让她对学校感激涕零,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知恩图报,现在刻苦念书,长大后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报答学校对自己的关怀。高中,由于她的优异表现,曾当选为学校的团委组织委员。

三年高中很快结束了,进入了复习迎考阶段。在填报高考的志愿表中,有一栏:愿不愿意服从组织分配。叶卫华同学毫不犹豫地填上了“坚决服从组织分配”。

高考的政治考卷中,她又一次表明了服从组织分配的决心。在叶卫华的心里,满是感激:是政府和虹口中学给了她读高中的机会,所以报效祖国,服从分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高考揭榜,班里,其他同学接到的是大学录取通知书,而叶卫华一个人却接到了“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干部的录取通知书”。她非常纳闷:“即使在过去,这也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当时,叶卫华还是往好处想:“既然录取当干部,那是对我的培养。”我一定积极服从。

她把这个消息带回家里,家里没一个人赞成的。老祖母从小宠爱卫华,首先不同意,她拉着叶卫华的手说:“你一个体弱多病囡仔(广东话),去那么远的地方,我怎么放心得下。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上海。如果哪一天,你爸爸回来,问我要人怎么办?”说着,她流下了心酸的眼泪。一向很疼爱她的叔叔也不同意,说:“你是不是想独立过日子?所以去那么远的地方?”姑妈也委婉地表示了反对的意见。

面对亲人的反对和误解,叶卫华虽然心存不舍,但并没有退缩。她一心想的是:好好工作,报效祖国。她还想到了:有工作就能养活自己。有多余的钱,可以孝敬辛辛苦苦抚养她的姑妈和老祖母。于是,她一边积极协助校领导和老师做长辈的思想工作,一边做好了入疆的一切准备工作。  
                         
当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上海市内,本届毕业生中招了二十四名干部。叶卫华是其中一名。二十四名进疆干部和金山二十六名赴疆建设知青组成了一个小分队,叶卫华被任命为副分队长。

1965年10月9日,叶卫华和四十九位进疆人员乘坐的绿皮火车,缓缓地开出了上海站,然后,向新疆奔驰而去。此时,坐在火车上的叶卫华,心里有点忐忑,因为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人,没有离开过年迈的老祖母。今后,还不知道怎么生活。正想着想着,兵团的带队工作人员叫她按名册点名。打开了分队名册粗阅,她惊呆了,发现,这些人和自己的家庭出身一栏中填写的大都是“黑五类”。叶卫华被四清工作组定性为“隐性家庭成分,社会关系复杂”。

看到这个内容,她的头脑“嗡”地一下炸开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给她的身心是沉重的打击。好在叶卫华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并没有被这个噩耗所击倒。她很快清醒过来,理清思绪。决定:一.为了不影响其他人,断了与同学、朋友的一切交往联系。二.为建设边疆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迎接人生新的开端。

在以后日日夜夜里,叶卫华把她的芳华,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新疆。她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四十五年里,作为老师,她辗转了农五师的多个团部子弟学校。在常人根本无法想像、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教书育人,成绩斐然。

进疆两个月后,被分配到农五师82团子女小学当小学教师。“文革”结束后,又曾分配去连队建立小学两年余,在那里没有教室,只能占用连队的俱乐部。没有课桌和板凳,她就和大一点的学生一起自制泥砖,砌成课桌和板凳。虽然从小到大没有干过这样的重活累活,虽然干得挥汗如雨、腰酸背痛。但是,当她看到一排排幼稚脸庞的小朋友,坐在教室里的时候,一切疲劳,早已烟消云散。

以后调回总校教中学。1983年3月考入石河子农八师独立团子校教高中物理。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叶卫华从语文、数学教到化学、物理;从小学一年级教到高三,她全部出色的完成任务,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虽然经过一些培训,但这些任务主要是她边自学,边上课,在摸索中完成的。1979年年底,新疆《博尔塔拉》报,以《自制教具,直观教学》为题,介绍了叶卫华的物理教学经验和先进事跡。

1974年,学校有一个初二乱班,一些同学不但不好好上课,还在校外打架,小偷小摸,入拘留所。没有老师敢接这个班。学校把这个班分配给叶卫华。接收这个乱班,她丝毫没有畏惧。积极采取了调整了班长,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严肃课堂纪律等六项措施,花了不太长的时间,改变了这个乱班的面目。使它一跃而起,成了先进班。初三毕业时,无论是团里统考,还是升学率,这个班都是名列前茅。叶卫华受到了学校的褒奖,也深深地感动了学生们的各位家长。


叶卫华和老伴


叶卫华的事跡还有许多许多。在她辛勤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真爱,并于1969年5月结婚成家。也正是她的奋斗和多才多艺,她的书法成就,被记载在新疆石河子市的年鉴中。1990年代初,上海落实了知青政策,每个知青可以有一个子女落户上海。1992年初,经过亲戚的帮助和努力,叶卫华的大儿子先回到了上海落户。2011年叶卫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呕心沥血奋斗多年的新疆,和丈夫一起,带着小儿子也回到了上海。大儿子通过自己的奋斗,在上海买了房。小儿子虽落户在浙江嘉兴,但也在上海外滩工作。一家人和和美美,在上海享受着天伦之乐。

每当叶卫华回忆往昔的时候,都会为自己的一生没有碌碌无为而骄傲,为自己在新疆的辛勤奋斗而骄傲。

五十多年了,叶卫华对高考揭榜,自己为什么没有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而是接到“新疆干部录取通知书”一事感到困惑不解。由于我和叶卫华有类似的家庭出身,有共同的奋斗经历,想法和观念也很接近,因此我们会交流一些思想和信息。

有一天,我看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校务委员、学术规范委员会委员葛剑雄先生的文章《我经历过的“学生政审”》(从“学生政审”看政治运动的无情),文章清晰地揭开了“家庭成分”怎么影响高考录取的这个秘密。

我把这篇文章发给叶卫华同学,她看了以后回我说:“我纳闷当年高考自己为何入‘另册’,原来如此。”她终于明白了自己没有被大学录取,却录取到新疆当干部的真实原因:家庭出身问题,“使一些学生从毕业之日起被戴上了无形的枷锁,受到种种限制和不公正的待遇,被打入‘另册’。”

好在改革开放,打碎了強加在出生不好人身上无形的枷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让这部分人获得了政治上的新生。

叶卫华和孙子 


胡道轨专页

纯真年代的上海中学生活
一个上海人的五处住宅
和四次搬家
我38岁才圆了大学梦
妹妹插队回老家嫁了贫农小伙
阔别56年的意外重逢
七妹江西插队,病退是这样搞成的
老年人不宜带孙辈吗?
我与孙女的故事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学生政审往事

葛剑雄:从“学生政审”
看政治运动的无情

恢复高考亲历者:

邓小平最不满政审条件繁琐
张传广:高考政审被“阴”了
董小军:他为"黑五类"子女
争得平等的高考权利
骆小元:父亲给老首长邓小平写信,
为了我的高考政审难题
冯印谱:一个黑五类子女的大学梦
秦联晋:我给邓小平上书,
父亲给县大人下跪
陈加锁:我的1978,
惊动邓小平派出联合调查组
刘惠平:我被莫须有的政审材料
断送了大学前程
张晓岚:那一年差点没有通过政审关
姚一丁:大学在招手,
我在惊恐政审“紧箍咒”
郑会欣:人大政审放“鸽子”,
高分考生险落榜
马明:当上草原兽医,
冲破政审踏上回京读书路
袁晞:政审材料装进如影随形档案
马献时:一个黑五类子女的遭遇
赵雪:1960年代,我经历"校园欺凌"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