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情 | 胡道轨:七妹江西插队,病退是这样搞成的

胡道轨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胡道轨,1946年生,1965年毕业于上海徐汇中学高中,1966年参加工作。曾带领小组获“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1984年考入上海交大机电分校管理工程系,毕业回厂担任厂领导工作。是上海市企业管理协会会员。


原题

七妹江西插队

病退是这样搞成的




作者:胡道轨

 

我们家的八个兄弟姐妹,都是四零后和五零后。

前排中间是七妹


大姐五十年代末,支内去了河南开封。四妹(不在照片中)从小被人领养,却意外成了兄弟姐妹中的姣姣者,当上了处长。虽然没有去农村插队,却参加上海慰问团,担任分团领队,去农村慰问插队的知青。

五弟在读初二年级时,就主动报名去了新疆建设兵团。后来,经过艰苦卓越的奋斗,成了宁波市一所中学的高级教师、付校长。

六妹一九六九年回宁波霞浦镇投亲落户,分配进了工厂,当过后勤厂长。七妹一九七O年到江西农村插队,五年后病退回上海。当上了上海第一百货公司的营业员,提拔为部门主任。

我和八妹九弟,因为其他兄弟姐妹去了外地或农村,得以进了上海企业。

如果要研究那个年代知青的历史,那个年代中学生就业的情况,我们家的兄弟姐妹就是很好的典型。可喜的是: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大家都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我们家兄弟姐妹有九人。因老二早逝,实际上是八人。大家都相差二岁,只有六妹七妹相差一岁。她们偏偏是六八、六九届初中毕业生,都碰到了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一片红”。父母对七妹比六妹插队的时候更操心。原因是六妹投亲靠友,回家乡,在外公外婆身边,有个照应;宁波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与上海相差不大;再加上七妹生来文弱、秀气,家里的重活都由哥哥姐姐顶着,平时只做些针线活:缝缝补补,做做短裤什么的。怕她去农村吃不了这个苦。父母商量来商量去,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响应政府号绍,让七妹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一天,七妹和最好的陆静芳同学从学校回来,母亲正好在家。二个小女孩,向母亲叙述了今天老师公佈的插队地点:江西宜春的靖安县。

七妹先开腔,慢呑呑地说:“老师说,这个地方的优点是离开上海近,交通也算方便,南昌朝西不足百公里,火车到南昌后,换乘二小时的长途汽车就到了。”

陆静芳补充说:“靖安虽然比上海南面一点,但是地处丘陵地带,人口比上海稀疏,气温不会比上海高多少,这也是老师告诉我们的。”

七妹接着说:“那里是产稻区,全部吃白米饭。”不用问,这也是老师介绍的。对于“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同学们的心情是十分的复杂。一方面要积极响应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另一方面,十六七岁的小女孩,远离父母,远离上海,还不知道怎么生活,也不知道能不能回上海,心里很是忐忐忑忑。但是就在她们向我母亲介绍靖安的那一刻,忘记了一切忐忑和烦恼,好像那是一片美好的憧憬。

母亲看着她们俩问道:“你们想好去靖安了?” 俩个女孩子都没有回答,但是从她们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是愿意去靖安的。母亲见状告诉小陆同学:“静芳,你回去,和大人好好商量商量。”又对七妹说:“我晚上也同你爸爸一起考虑考虑。你们俩个在一起,相互可以有个照应。”

晚上,父母俩个嘀咕了一整夜。过了二天,老师告诉我母亲:“除陆静芳外,与胡军儿(七妹)同去的还有一个女同学和二个男同学,共五个人,他们都是很好的同学,你们放心好了。”听到这话后,我们的心稍稍放宽了点。
 

一九七O年,过了春节不久,七妹和同学们一起去江西插队了。送别的场景,和电影里极其类似。父母们的担心和焦虑,自然是免不了的。

火车下午从上海出发,开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到了南昌。在火车站接同学们的是一个女同志,短发,篮色衣裤,很干练,比同学们大上几岁。她自我介绍说:“同学们好!我姓张,是公社派来接待你们的,今后我们会经常见面,有什么困难,能解决的,我一定尽力解决。现在,抓紧赶路,去报到。”说完,提起一个女同学的行李,向长途汽车站走去。

坐了二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便到了靖安县城。从县城出来,张老师说:“莲溏公社离这里不算太远,没有车可以坐,我们走着去。”她领头,一群同学跟在后面,在大路上走着。

抬头望去,到处是一座座青翠的小山和一块块的红土地田,(严格来说,是橙色的。这和上海褐色的土地完全不一样);远远近近撒落着一个个用砖瓦砌成的村庄,还有躺在地上的小河。这样的景色,对城市的学生来说,看着感觉新鲜。

用了不少时间,来到公社大院,张老师叫大家休息一下,她替同学们去办手续报到。乘这个空档,大家找地方坐下,倒了开水,吃着干粮。等办完手续,张老师笑着说:“同学们,今天你们一路过来,挺辛苦的,请大家坚持一下,再要走的路不远了,前面就是莲塘大队知青点,你们到家了。”同学们一听,目的地不远了,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站起来,背上包裹,又赶路了。

走了不算太远,从大路拐到了小路,就到了一个村头。

眼看已是黄昏,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村不小,房子稍有高低,都是清一色的一层楼瓦房,排列得纵横交错。差不多走到了村子的中央,看到前面一个园子的门口,有个五十来岁的老农,频频向大家招手。张老师也向他招了招手,回头对同学们说:“他是你们的生产队长。”于是同学也向他招手示意。

大家鱼贯进入了园子。园子很大,对着园子的大门是一排敞亮的房子,房子有三大间,中间是客堂,二边各一间卧室。边上有堆杂物的偏房和灶间。一间卧室放了二张板床,另一间放了三张。看来,这是为五个同学准备的。七妹心想“这么好的房子,在村里可以说是鹤立鸡群。不知道原来是谁住的?”(这个迷团到她离开时才被解开。)

男女同学,分別把行李放在自己的房间里,然后聚到客堂间一看,热气腾腾的飯菜已经准备好了。队长用带着江西音的普通话说:“你们慢慢吃,我先回家了。”大家对这个老农由衷的感谢,站起来向他道别。

同学们已经一天没有好好吃饭了,闻着热腾腾米饭和新鲜蔬菜的香味,狼呑虎咽地吃了起来。张老师陪大家一起吃晚饭,因为她还有一些事情要交待。

席间,张老师说:“明天开始,你们要独立生活了。吃的水在水缸里,洗东西要去河边;米给你们准备好了,飯得自己烧。今后要生米,可以到队里去支。你们出工后,用工分抵掉;生产队会分给你们一块自留地,种蔬菜吃……”反正,日常生活的事情都讲到了。同学们推选陆静芳为知青点组长。组长的工作不少:对外要与公社、大队、生产队联络,对内要关心知青点方方面面的事情。就这样,同学们从城市来到了农村。过起了农民的生活。

二天后,同学们和社员一起下地干活了。在旱地里劳动,虽然不太适应,感到吃力,但也算挺得过去。真正的考验还在水田里。

不久,江西进入春耕春种,水稻田开始插秧。插秧前,生产队长教学生们:怎么用三只手指捏住秧苗;秧苗在泥里要插多少深;秧苗间保持多少距离,前面、左右怎么才能排序整齐等等。

七妹看到农民们插秧轻松自如,就跃跃欲试。她一脚踏到水田里,随着凉意袭来,脚已经深深地陷入了滑溜溜的烂泥里。当两脚都陷进去的时候,再要向前移动,就没那么容易了。必须将后面的一只脚,用力地从烂泥里拔出来,才能向前迈步。在水田里行走,对于一个从未打过赤脚的上海姑娘来说,已经是够艰难的了。更不用说,同时需弯着腰,兼顾前面和左右,又要双手不停地插秧了。

不一会,社员就把同学们甩在了后面,而且距离越来越大。这时,令七妹意想不到的揪心事发生了:她感到浸在水里的右小腿肚奇痒无边,就用手去抓痒。不料碰到的是一条软软滑滑的东西,贴在小腿肚上。抬起腿来一看,一条一寸多长,黄褐色的虫子叮在上面。她吓得“啊”的一声惊叫,差点跌倒在水田里。

同学们围了过来,见状也是缩手无策。生产队长听到叫声,赶过来。用手把吸在七妹小腿肚的虫子拉下来,丢进了装有盐的破罐里。虫子在破罐的盐上面挣扎着,慢慢地不动了。队长对同学们说:“这是蚂蝗,不用怕,就是叮着痒。”队长虽然是这么说,但同学们,特别是女同学,还是心有余悸。 

一天下来,差不多每个同学都被蚂蝗叮咬过了。大家心里驱除不了阴影和害怕。

傍晚,插秧收工,同学们累得腰酸背痛,二只脚被水泡得变了颜色,也几乎迈不动步子了。回到住处,一个个摊在床上,谁也不想动弹。还是组长先起来,对大家说:“饭还是要吃的,都起来动手做饭!”同学们才坚持着爬起来,草草烧了飯菜。大家才祘填饱了肚子。值得庆幸的是:沒几天,插秧工作完成了。

过了不久,队里给同学们评工分。组长陆静芳评上了五分,七妹和另一个女生是四分,姓戴的男生是十分,还有一个男生是九分。同学们和农民的工作量一对比,对评的工分也就心平气和了。况且,工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会评定一次。后来的经历告诉同学们,女生的工分,足够折换成自己的口粮,填饱肚子。               

说实在的,农村插队,除了累以外,与上海的生活相比,还真是苦。一年三季有蚊子,夏天最多,而且特别厉害;上厕所很不习惯,不但臭味难闻,而且蒼蝇、蚊子围着转;冷天,西北风呼呼地吹,洗衣服得去村外的河边,手指冻得发麻……但是说来也怪:当时大家都以为:就是自己感觉苦和累,所以要来锻炼,要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不过,说心里话,几个同学都没有把这里当做家。一直认为:有一天,终会回上海。心里老是有个盼头,虽然,这个盼头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来,无法预料。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知青点的重活基本上都是男生承担,比如:挑水,担柴,搬运重物等等;知青点的轻活,由女生们包了,比如:自留地里浇水、摘菜,烧饭,洗碗等等。虽然,生活在农村又累又苦,但在知青点里,大家还是你帮我,我帮你,和和睦睦,过得还算愉快。

记得,到莲塘公社第一年的中秋晚上,秋高气爽,同学们把方桌子搬到园子中央,围坐四周。不分你我,放上各自从上海寄来的月饼和糖果,倒上五杯白开水,集体賞月过中秋。开始,都是开开心心,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当脸盆大的月亮爬上屋顶的时候,还有人在对月亮指指点点。不记得谁说了一句:“这里的月亮比上海亮。”一下子安静下来,好一阵没人说话。

在皎洁的月光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女同学的眼眶里都含满了泪水。陆静芳轻轻地说:“上海的父母和小弟弟,不知怎么样了?心里好牵挂!”七妹也动情的说:“父母都年过五十,一年年老了,怪想他们的。”男同学听了,也非常动情。大家不约而同地向着东方,遥望着上海的方向,静静地怀念着故乡,怀念着亲人们,心里好酸辛……这是同学插队以来,最最难熬的时刻。

当然,大家也有开心的时光。村头有一条长长的河,是从遥远的山那边流过来的,足足有好几十米宽,河床里全是大大小小的石溜子。这河应该是大的溪,水大多数地方,还没一人深,但清澈见底。村子里有很多地(田)在对岸,人们要用竹筏摆渡或运东西。同学们撑着竹筏,在水上你追我赶的时候,就会忘记一切疲劳,露出孩子固有戏闹和笑声。 

还有,冬天来临,地里活少了,同学们早早收拾行李,准备回上海,那一刻,是再也开心不过的了。
 

一九七三年五月,我夫人快要临产。父母和我,还有在上海分配到工作的八妹九弟都要上班,也没有月嫂可请。谁来帮夫人做月子,成了一个问题。母亲征求我夫人意见,叫七妹回家帮忙。夫人当然很乐意,因为姑嫂关系本来就很好。

七妹接到母亲来信,立即动身回上海。六月三日,我的儿子出生了。一家人喜气洋洋。七妹在母亲的指导下,担起了月嫂的工作。(当然,八妹有空也来帮忙。)由于她的认真和细心,事情做得像模像样。月子以后,七妹为了照看我儿子,很长时间留在上海。(也正是七妹对儿子的长时间照看,就此结下了缘份。后来,每当儿子有困难,她都会鼎力相助。特别是七妹退休二年后,儿子准备开公司,我邀请她帮助儿子創业,她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儿子一起创业。創业很顺利,七妹也就成了儿子公司的“总管”。)

这段时间里,母亲在休息天,总是代替七妹的工作,让她有时间休息,也好到外面走动走动,了解一些有关插队的信息。

一九七四年初的一天,七妹从外面回来,兴冲冲地对母亲  说:“现在插队的知青,要是有病,不适合留在农村种地(田)的,可以病退回上海。”她接着补充说“几个身体不好的同学,正在办理。” 

母亲听了有些小激动,因为七妹身体从小就比较单薄。病退,让她有了返还上海的机会。于是,母亲就思量起七妹的身体状况来:曾经听她说起过,自己的手指皮包骨头,关节比其他地方粗。农村,天冷在河里洗东西,在田里插秧,会感到关节疼痛。手指还很难伸直。这次回上海时因为忙,没有去看医生。大家会帮她避免浸泡冷水,却把这事拖了下来。

想到这里,母亲叫七妹把手伸出来,再一次查看。手指几乎还是老样子。母亲叫七妹找一家有资质,能出俱证明的医院,赶紧去就诊。医生诊断说:这是类风湿关节炎症。七妹向有关部门咨询,回答是这种病可以搞病退。                                

父母叫七妹立即回江西的知青点。她到农村后,一边劳动,一边办病退。有一天,七妹带了上海医生的诊断证明,来到莲塘公社卫生院。接待她的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女医生,她随即叫来了一位年龄稍大一点的男医生。二人一起仔细地查看了七妹手上的病情。一致表示,同意上海医生的诊断结果,还开具了诊断书。从言语和表情上看,这二位医生是很同情搞病退的知青的。七妹办全了病退所需要的资料,递交公社审批。七五年初,公社批文下来,批准七妹病退。

人就是这样:农村很艰苦,劳累。但要离开,真有些依依不舍。毕竟,呆了快四、五年了。当前这一切:知青点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的同学们;手把手、无私的帮教指导知青的老队长;不怕苦,不怕累,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社员们;还有青烟冉冉的村庄,远近青青翠翠的丘陵,清澈见底的溪水,一片片红色的土地,无不让人留恋。

临回上海,七妹首先把病退的消息告诉了张老师,张老师说“你病退,公社已经通知我了。你回上海同样要努力工作。”七妹应承了。然后,她去找生产队长告别。生产队长知道了她的来意,一脸平静,不谎不忙地说:“我早就料到,你们迟早会走的。希望你能记得我们,记得这片土地。”

七妹说出了肺腑之言:“谢谢你们这些年来的帮教,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和宜春的莲塘。”之后,终于问了藏在心里多年的好奇:“老队长,我们住的房子,原来是谁的家?”老队长回答说:“那房子原来是地主一家住的,你们要来,队里叫他们挪了出去。”七妹想:“这么好的房子,怪不得呢!”多年的迷底终于揭开了。告别了老队长,匆匆回到了知青点。

第二天就要回上海了。当天傍晚,知青点为七妹践行。尽管菜肴十分丰盛:有男生从河里抓来的鱼虾,有自己养的鸡,还有自留地採摘旳多种蔬菜,差不多摆满了一桌子。在平时,如果有这么好的菜,同学们就会放开肚子,一顿大吃,但这天,谁都吃不了几筷。七妹是因为要走了,舍不得朝夕相处的四个同学;同学们在为七妹高兴的同时,思量着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上海。

第二天早上,七妹启程回上海。同学们帮七妹提着行李,一直送到县城的公交车上。一九八O年,政府对农村插队的知青有了新的政策,和七妹一起插队的四个知青,同时回到了上海。他们在知青点结下的不解之缘,在上海继续着,发展着。

七妹回上海后,就把病退的材料送到了上海知青办公室。记得是一个年纪四、五十岁姓张的师傅接待的,他的态度十分和蔼可亲,使得七妹感觉非常温暖。不几天,通知下来了,说是一切手续办妥了。七妹也就正式回了上海。    

七妹回上海后,在街道工厂工作了二年。由于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也由于精心的治疗,七妹手上的毛病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一九七八年,母亲退休,七妹顶替,成了上海第一百货公司的营业员。这在那个时候,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南京路上的上海第一百货公司,是上海乃至全国闻名的百货商店 。农村插队的磨练,使她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干得非常努力,也很出色。二年后,她被提拔为部门主任。

她的工作和为人,引来了许多人的赞扬和注目。有个老年的同事,当然也是母亲要好的老姐妹——苏阿姨,给七妹介绍了从部队回来的男朋友,后来就升级成妹夫了。虽然不久他被提升为厂长,工作十分繁忙,但一直对七妹很体贴,呵护有加。他们还有了一个乖巧,温柔的女儿,日子过得十分甜蜜。

七妹和七妹夫在旅途中


七妹和妹夫


本文由我和七妹等人回忆写成。   

胡道轨读本
纯真年代的上海中学生活
一个上海人的五处住宅
和四次搬家
我38岁才圆了大学梦
18岁上海妹妹
插队回老家嫁了贫农小伙
阔别56年的意外重逢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老五届之窗

苏兆瑞:难忘当年通知书 苏兆瑞:文革中大学男生女生那些事儿苏兆瑞:"老五届"大学生的毕业分配苏兆瑞:我的北上求学之路苏兆瑞:文革中的"复课闹革命"苏兆瑞:冬夜大出血白庆泰:军垦农场大学生众生相白庆泰:大学生分配去收破烂卢达甫:分配决定终身命运李秉铎:一肚子苦水张宝林:部队学生营的集体追忆周永威:军垦农场再教育纪实刘金霞:北大荒生子记刘金霞:致我亲爱的老五届同胞章华荣:为共和国的这一代大学生立传敖艾莉:革命时代的女大学生剪影李秉铎:县中学往事 李秉铎: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李秉铎:说说印江打米厂的那些事潘松庆:武汉文革拾忆邵学新:武汉八 一渡江郑克中:北大“文革”二三事陆伟国:四位同班同学的文革遭遇陆伟国 :我见证的人大血腥武斗李豫生: 我与 "中国人民大学七同学的一封信"许景禹:我要回母校
向校长和老师当面道歉红卫兵"五大领袖"老五王大宾去世任正非:华为的成功与我不自私有一点关系温家宝的燃情岁月蔡绍佩:我参与研发的新药25年终于上市了蔡绍佩:品味初到新大陆的甜酸苦辣李世华:我的大学饿的滋味刘金霞:关质琦我永远怀念的同桌高晋占:为了一副护膝我深山夜行五十里高晋占:没爹没娘偏逢大饥荒岁月高晋占:高考前赶上百年一遇的山洪暴发高晋占:寒假时回家过年的辛酸记忆陆伟国:我的初恋王学泰:文革监狱里认识的干部子弟陈楚三:一桩历史公案北影大院 :文革日子里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陶铸之女陶斯亮:百折不回的无悔人生周永威:我见证了
武汉七二〇事件周永威:悬崖边边上
的师生之恋周永威: 毛骨悚然的游戏周永威:运动伊始我呛了一口水周永威:我进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周永威:1973年往事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六八年人你在哪里?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