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五届丨李世华:我的大学,饿的滋味

李世华 新三届 2019-06-26

原题

我的大学:饿的滋味




作者: 李世华

 原载微信公号往事如烟乎



我于1963年秋季考入安徽大学。

 

大学生活不同于中学,但有一样没有改变:饥饿。那年虽说大饥荒过去了,只是说基本上不发生饿死人的情况了,饥饿仍然如影随形地与我们相伴。

 

我们十元钱的伙食费是固定的,一天三餐也是老菜谱,同学们称之为“老三顿”:清早一舀米稀饭加咸菜,中午和晚上一小碗米饭和一勺熟菜:烧冬瓜,炒番茄,炖茄子、白菜等。那时的烧菜其实是白水煮菜,菜汤上连油花都没有。


这个数量是填不饱肚子的,尤其早上的一碗稀饭两节课后就消化完了,后边的两节课是抱着饿肚子熬过来的。遇到第四节有体育课时,酸软的双腿实在拖不动身躯,我们就偷懒坐在地上。


中午开饭时,同寝室的八个同学围着一个方桌,把八只饭碗放成一个圆圈,盯着值日生同学分饭菜。一搪瓷盆干饭、一盆烧菜,这是我们八个人的全部中餐。


值日生先用一个薄竹片在米饭盆里划两道垂直线把干饭分成四块,每一块再均分成两小块,然后扒到每个人的碗里,接着分菜,值日生用勺子把菜盆里的菜分到菜盆周围的八只碗里。


我们宿舍的夏XX同学个子大,饭量也大,常常不等到分好菜就急不可耐地三口两口把米饭扒到肚子去了,所以他的饭菜是分开吃的:先吃饭,后吃菜。


每天早晨开饭以后,我们总见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同学,背着一个打着补丁的书包,弓着腰用手刮吃木饭桶上残留的饭渣。如果不是他戴着的一副近视眼镜和他身上背着的书包,你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他是大学生。别人告诉我们,他那年大四,家庭极困难,但学习特别用功。


为了给自己增添一点读书的能量,顾不得尊严,采取了这样一种“有伤大雅”的方法。时间长了,我们见怪不怪,伙房的工友也不拦阻他。我们时常在我们外语系文科楼上遇见他,依旧是那身褴褛衣服和肩上背着的满是补丁的鼓鼓的大书包,里边装着他的书和一只破搪瓷碗。


每星期四中午吃一次荤菜:用肉烧南瓜或莴笋等。我们像伏契克在《二六七号牢房》里写的囚犯一样称之为“星期肉菜汤”。大家都不情愿担任这一天的值日工作,因为它的“技术含量”高:八个人眼巴巴盼了一个星期的一顿盛宴要分得绝对平均并非易事,搞不好说不定会闹出意见来。


这天中午分菜的时候通常两步走:先分肉,再分菜。值日生把肉一块块地用筷子夹着平均分到八只碗里,然后分菜。当然,肉块有大小,肉块的数量也很难被八整除,这就要看值日生的本事了:肉块小的可以块数多一点,反之,肉块大的块数就应该少些。这个“调整”工作牵动着大家的心,值日生也做得特别精心。


我们那时候总把吃不饱归咎于伙房的工友,认为他们克扣了我们的口中食,所以礼堂门口的布告栏常常出现同学们抱怨食堂的大字报,说早上的稀饭是“洪湖水浪打浪”,有的用漫画把工友们画成偷吃我们饭食的硕鼠,有的套用《洪湖赤卫队》的词编成歌曲:“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食堂旁,将儿的坟墓向伙房,让儿常听那锅铲儿响,常闻饭菜喷喷香……”

 

那时的学校各层干部中,膳食科长恐怕是最难当的。我们时常看见膳食科长愁眉苦脸地站在布告栏前看大字报。饥饿使学生与食堂工友之间形成了尖锐的对立,稍有摩擦,大群学生会群起而攻之,工友也迅速围拢起来保护他们的伙伴,由此酿出了冲突。那时的许多小型学潮都是“肚子”惹的祸。


我们宿舍的两个江南的同学,家庭境况稍好,常寄米粉、饼干、炒芝麻来。我们萧县、砀山的六个皖北同学就没有一点额外补助。看到他们拆邮包,我们就知趣地走开。周成煦跟我感情很好,每次收到家里寄来的东西时,都偷偷地执意让我分享一点。


我们的前几届有很多上海学生,他们的家庭情况更好。合肥的花生很便宜,炒熟的花生两毛钱一斤。他们经常到校内路边的小摊贩那里买炒熟的花生吃,在校园里一边吃花生,一边散步,潇洒极了。我在他们走过的路上念书的时候,花生壳中间不时能看到洒落的花生米和未剥开的花生。我环顾左右,如若身边无人,便捡起来吃。


后来,这变成了我的一个有意识的行为:无论散步还是读书,我都循着那些上海学生常走的路,而且眼睛仔细地扫视着地面,每次都少有收获。合肥的鸡蛋也便宜,三四分钱一个。医务处备有为病号学生煎中药的火炉,有些条件更好的学生买了鸡蛋端着茶缸到医务处煮着吃。这应该是最奢侈的了。


邻班的同学比较幸运:他们班有好几个合肥市的同学。这些同学逢周末就回家加餐去了,同宿舍的其它同学就可以分享他们的那份饭。一个周末,同一个寝室的三个同学都回了家,一个同学把他们的三份饭都吃了,结果晚上撑得受不了,半夜三更到操场上跑步。


第一个寒假到了,我为了给家里三块钱的车票钱,没有回家,还有任予怀等好几个和我一样在学校里过年。为了照顾我们这些回不起家的困难同学,学校让我们留校生过了个“肥年”:膳食科安排留校同学年三十到年初三四天会餐,即不再把饭菜分到每个人的碗里,而是全组围在一起吃。


我们这些饱尝饥饿之苦的大学生,面对大盆的猪肉、丸子、红烧鱼等,个个馋相毕露,斯文尽扫,大快朵颐。一位陈同学总结了一条“十二字会餐经验”:看得准,夹得稳,咽得快,不怕滚(烫)。这算是我生平第一次享受盛宴。

 

人们说,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我们的大学生活就是这样度过的,尝够了饿的滋味。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老五届之窗

敖艾莉:革命时代的女大学生剪影

白庆泰:真胡闹,把大学生分配去收破烂!

刘金霞:致我亲爱的老五届同胞

刘金霞:北大荒军垦农场生子记

刘金霞:关质琦,我永远怀念的同桌

忆我师公木: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

张宝林:清明节写给妈妈的信

高晋占:为了一副护膝我深山夜行五十里

高晋占:没爹没娘偏逢大饥荒岁月

高晋占:高考前赶上百年一遇的山洪暴发

高晋占:寒假时回家过年的辛酸记忆

陆伟国:我的初恋

陆伟国:四位同班同学的文革遭遇

陆伟国 :我见证的人大血腥武斗

李豫生: 我与 "中国人民大学七同学的一封信"

苏兆瑞:难忘当年大学录取通知书

苏兆瑞:文革中大学男生女生的那些事儿

苏兆瑞:文革中的"复课闹革命"

苏兆瑞:"老五届"大学生的毕业分配

苏兆瑞:我的海陆联运北上求学之路

郑克中:北大“文革”二三事

王学泰:文革监狱里认识的干部子弟

陈楚三:关于红卫兵的一桩历史公案

北影大院 : 荒唐而残酷的文革日子里

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周永威:军垦农场再教育纪实

潘松庆:武汉文革拾忆

陶铸之女陶斯亮:百折不回的无悔人生

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六八年人你在哪里?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2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人生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长按二维码

了解详情或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