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年代 | 王曼曼:我报考的五七艺术大学,江青当校长

王曼曼 新三届 2022-03-21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王曼曼,1981年高中毕业,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5年本科毕业。1988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曾经供职于《光明日报》和《人民政协报》。后自己创立媒体公司,拍摄纪录片。


原题
报考江青当校长的大学




作者:王曼曼



1975年,东北沈阳不似今天,跟全国二线城市一样,乱哄哄到处挤着粗陋的玻璃大楼。43年前,那里还遗留着日本殖民的痕迹——低矮的日式两层小楼一排排坐落在马路边,马路的名称以条计算,如南八条、北四条。多少年后我往返日本多次,才知道日本的街名都是这样的。火车站是日本人修的,拉毛水泥清水墙面,简约低调,只有站前广场矗立的坦克雕塑,陈述着苏联红军1945年攻占这个城市的瞬间。
 
那个1975年夏天的早晨,我的小学教导主任李老师,带着我和另外一个女生,去考中央五七艺术大学。路上,这位胖润润的李老师,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们,这个五七艺术大学在北京!校长是江青!我心里那个乐呀,我爱北京天安门充斥脑海,北京就是圣殿!江青就是毛主席啊,不是也差不多!一瞬间,十岁出头的女孩子,觉得自己跟祖国的心脏很近!

不过,低头一看自己的打扮,又沮丧莫名了:人家薛同学,穿着背带小裙子,艳粉色的头绫子在辫梢扎成一朵花。而我呢,蓝布裤子黑点子小白布短袖衬衫皱皱巴巴,一双军绿解放胶鞋,小辫子扎着一个当时很珍贵后来捆钞票用的细皮筋。
 
考场设在一个中学校。放眼一望,操场上足有几百个孩子在等待考试,每人抱着自己的小提琴。我又发现一个自己的不如他人:人家的琴都有个琴套,我的琴呢,琴盒子都磕碰出毛边了光秃秃的显眼。有孩子热身拉起来了,《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都是需要高超技巧的曲目。我当时就想跟李老师说,不考了,回去吧。
 


典型东北人大脸蛋的李老师兴致高昂地四下张望,这种盛况平时她也见不到。轮到我了,李老师推我一把,声音洪亮地说,去吧!我低头期期艾艾拉开木门,恰好走出前边一个考完的男孩。取出小提琴,刹那之间,想起自己怎么会学起这个来的:有一天,在邮局当营业员的妈排队买过冬大葱,忽听到有排队者闲聊,谁家孩子学拉小提琴了。妈灵机一动,我家孩子也可以学嘛。

跟劳改的爸一商量,真花了40块零五毛——比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还多——买了一把星海牌的,给我和我哥学起来了。老师是部队文工团跟爸同命相怜的挨整老头。我哥学得蛮上路,我总想踢毽子抓拐跳皮筋,不好好拉琴。每逢我妈诘问,不拉琴你长大干嘛去?我就以一个十岁孩子的智商就理直气壮地回复:我去农村给农民读毛主席语录!

琴到用时方恨少。诺大的屋里好几个考官,我并不敢看人家,赶紧把自己的曲目,一条开塞基础课,一条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的插曲,急匆匆拉完。《卖花姑娘》拉起来,我眼前就看到了电影里那个可怜的姑娘,有点动情。曲目完成了,一位瘦小的老先生,和蔼地问,还有没有,再拉一个吧。可怜的我,平时不爱练习,哪里还有,摇着头赶紧退出去。
 
在我早已把考江青校长的大学这个事忘到遥远的铁西区之时,教导主任李老师乐颠颠找我的班主任来了。一通嘀咕,才把我叫出教室,告诉我,人家通知咱们学校了,让你去复试。我头一回听说复试这个词。去了才明白,几百个孩子,只有三十多个参加复试。复试完了,又是一段时间,我正醉心看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呢,老师又通知,去参加五七艺术大学的体检!

我根本不拿拉小提琴当回事,没想到屡次被选中。参加体检的,只剩下七个孩子了,身高体重胸围量一遍。最后又过了一些时日,我爸所在部队文工团的政委找爸谈话了。他告诉爸,人家北京的五七艺术大学来单位外调政审,我们把你的材料和情况都跟人家谈了,你参加过国民党演剧队的事人家还重点问了。政委面目很严肃,爸回家情绪很低落。
 
最终,我在1975年,与北京无缘。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东北大沈阳,过着偷看禁书和不得不练琴的少年时光。直到参加1981年的高考。后来我的人生一直跟北京发生着种种联结,无法摆脱。

我的同龄人,只是参加过邓小平时代的高考。只有我,居然还亲身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一种另类高考。

我有时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独特。

终于走进真正的大学

背景资料

中央五七艺术大学



1973年9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将在京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9所艺术院校合并,组成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江青担任名誉校长,于会泳、浩亮、刘庆棠、王曼恬任副校长,原北京农业劳动大学在昌平的校舍为校部。1977年底,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宣布解散,各校恢复独立办学。

作者近影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艺考生

唐伟杰:北京火车站美术培训班
唐伟杰:“四进宫”艺考生,
终于收到工艺美院录取信
陈丹青:央美78级油画班,
一群渐渐老去的油画天使

刘溢:我们班同学相互有过不杀之恩
裴庄欣:对西藏不是重拾也不是回归
揭湘沅:从宣传画作者到动画高级美术师
画家林琳:被浙江美院开除,
被纽约黑人杀害

侯杰:77、78级音乐人,
走向国际的一代人
刘索拉:把声音抛出去有时搭上命
小女生为加入红卫兵苦练骂人本领
古灵精怪的音乐奇才谭盾
叶小纲:父亲叶纯之二三事
彭小莲:我带着一份满满的爱上路了
庄稼婴:怀念彭小莲,一辈子的朋友
北京电影学院78级校友40年再相聚
陈凯歌张艺谋:当年拍电影
“暴露阴暗面”,也曾受到围攻
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谁是最好的影帝?
北影表演系78班,
九朵金花的青春绽放
梁沪生:我穿着破裤子参加中戏面试
黄永红:我报考北广播音系,
却被漏掉面试机会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