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去做导演,或者反过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一般不把这叫跨界,而唤之为串行,细想想,哪来这么多界可供跨越。
电影界比这更温暖人心的串行,还有许多,比如第六代导演中的奇人叫施润玖,他只拍过两部电影,其中《美丽新世界》颇佳,那片的摄影是吕乐。
《美丽新世界》
吕乐也是个极有趣的导演(他在《天浴》中客串过李小璐的父亲),他在执导《美人草》时,施润玖是这片的副导演。
又或者是郑保瑞(他在《PTU》亦有客串),在光荣成为十亿俱乐部会员之余,仍甘于在杜琪峰麾下当副导。
应该说,我乐于见到这样的景象,有电影可拍,具体说,是有好电影可拍,比什么都重要。
好吧,回到一个大家可能熟悉也不可能不太熟悉的一个名字——田壮壮上面来。
田壮壮
我指的是,这个第五代最早拍电影,且也最早收获声望的导演。他的导演作品,不管是那些青史留名的,还是那些势必会遗忘的影片,没有一部会超过8分(满分为十分),可见真正的低分狂魔在更广泛的民间。
之于导演生涯而言,他有两段真空期,一段是1992-2002,另一段是2009到现在。
都有着近十年的光阴,目前的状况是,谁也不知道后一个时期会延续多久。只是现在,这个名字,因为两部电影而在各大媒体上频频闪亮,盖因他在《相爱相亲》和《后来的我们》均有着重要的出演,前者还让他获得金马奖的提名,相信后者也会给他带来不少殊荣。
田壮壮和奶茶刘若英的奇妙缘分
田壮壮老早就在《长大成人》《云的南方》中有过出演。那个时候,他对表演缺乏热情。老实说,他在表演指导上亦没有过人之处。
现在这个花甲老人在领受恭维时,用他特有的幽默,借「难受」一词去替换「不好意思」。假如他真在演戏时有所心得,一是有赖于他的父母,即田方和于蓝,那一代中国演员中的翘楚。
《后来的我们》中的定心丸
二则是在自己在导演系里学过一点表演,但学表演的目的,只是为将来的表演执导作准备。即使现在因导而优则演,让田壮壮的人气陡升,他也同样意兴阑珊。
不用跟那些专业表演者类比,田壮壮的表演是有些发涩的,跟他最好的电影一样,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
他是个极清醒又极自在的人,他知道若自己稍一用力,他诠释的人物就会变形走样,所以他的表演是宁愿收,也不愿过的,他很聪明的一直在用减法。
其它的事情,就看导演会不会调度了。假如说田壮壮的表演有所回味的话,是他的精气神,他形容粗豪亦有文气弥漫,举止散淡仿似心无所系,明明风尘仆仆却又予人出尘之感。
他其实并没有长着一副极具戏剧化的面庞,不像张艺谋和冯小刚,那样有张写满故事的脸。他的出现,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份气场,让人安静,让人愿意呆在他的活动范围之内。
又或者说,太多活跃在银幕之上的身形,均是积极入世的,而田壮壮,则有出世之感。
这在《后来的我们》里特别明显,他跟井柏然、周冬雨、亦或邹倚天在一起时,不是那样亲呀热的打成一片,总能保持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他不打扰别人,别人也惊动不了他。
田壮壮的表演还让人受用的是,他不是那么骄傲,急于摆出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他总能输出些你意想不到的暖意。
还有一点,田壮壮的声音极好,念白别有魅力。《相爱相亲》和《后来的我们》,要是没有田壮壮在那不紧不慢的读信,这两部影片的感染力都会损失不少。
我最早留意到他松驰而别致的声线,是在《一代宗师》里,袁和平出演的陈华顺的国语代言,就是田壮壮。
“一条腰带一口气,上了这条腰带就是练武之人,往后你就要凭这口气做人。”田壮壮在片中就说了这一段话,语速提快了些,但依旧澹然悠远。
在第五代导演群落里,田壮壮露出表演光芒,算是比较晚的。张艺谋应是最早,所获荣誉也最高,他凭借《老井》拿到了东京国际电影节的第一个影帝。
《老井》
当初他被吴天明叫去,只是充当摄影。而张艺谋提出的交换条件是要把莫言的《红高梁》搬上银幕,吴天明并没有满口应允。他后来实在是受不了找演员的苦,而张艺谋那张刀削斧凿的脸,让吴天明放弃了踏破铁鞋的念想。
当然,演员出身且演技不俗并在《老井》中也有出演的吴天明,还是成全了张艺谋的导演梦。
而当张艺谋和巩俐的绯闻在坊间愈演愈烈之时,这方面反应超快的港人,又为这对当时红得发紫的新人炮制出穿越大剧《古今大战秦俑情》。
《古今大战秦俑情》奇怪的古装扮相
这时的张艺谋,他表演上的短板暴露了不少。张艺谋的表演很难自由自在地穿梭于各类情境之中,不像另两个演而优则导的黄秋生和吴镇宇,再烂的剧本到了他们身上,照样能让表演之光夺目起来。
好在,当时的人们并不把张艺谋的演技放在心头,看这部前世有约的电影,无非是能更好地八卦一下。
还可以一说的是还有何平,近几年好像戏少了。他其实更多的还是在电视剧当中,而人们对他印象深刻的也就是《大腕》中的那位精神病患者。
还有一个现象也挺有意思的,78班的摄影系,也被人称为第二导演系。大摄影之中,除了赵非外,大多拿起了导筒。与此同时,他们中很多人也有过表演的经历。
如吕乐之于《天浴》、顾长卫之于《孩子王》、侯咏客串过电视剧《大宅门》。那部剧里名导挺多,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何群都来了。
说回到张艺谋曾经的老搭挡陈凯歌,也是好戏之人。他老早就在巨片《末代皇帝》中客串一门官。
《末代皇帝》
戏份最多的还是《和你在一起》,他把最大的迷惘乃至最深刻的反躬自省都留给了那位音乐教授。他掷地有声地说「艺术就是征服」,未了,还是推翻了这一颇显霸道的论断。
黄建新认为这一角色非陈凯歌莫属,也有几分道理。陈凯歌和很多导而优则演的同辈一样,演着演着,总显着像是在走神。
《和你在一起》
最气定神闲的还是《荆轲刺秦王》中的吕不韦,他是真的目光如炬,不怒自威,反衬着始皇帝更像一个泼妇和小丑(李雪健的表演实际难度更高,更加骇人)。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里还有一位大导演是孙周,他是第五代导演群落里的双帅,另一位是表演出身的陈国星。
孙周几乎在他执导的每一部电影里都有签字盖章式的亮相,这一点,周晓文导演同样有此爱好。
孙周早年主演过一部叫《冰上情火》的电影,那是宁静的银幕首秀。这电影现在看来,完全就是部偶像剧。孙周那太过俊逸的面庞实在是有够抢眼。
孙周后来的一些表演,都有些声嘶力竭,平常说话细声细气的他,一到了银幕之上,就彻底放开了嗓门。
第五代里大部分导而优则演之流,他们之所以愿意或是能够走到幕前,我认为不完全是在过瘾,这其中极少有人在规范化的戏剧情境里游走自如。
像田壮壮和冯小刚都曾坦言,他们具备塑造能力。田壮壮说他没有挑战不同角色的欲望,而冯小刚说得更具体一些,如无实物表演,明明是一团空气,我硬要比划那是一把剑或一辆汽车,他就很难令人信服的去完成种种规定动作。
但我觉得冯小刚还是自谦了一些,并不隶属于第五代导演群落的冯小刚,他在给电视剧做美工时,就已经开始客串一些角色了。
如《便衣警察》中的坏分子,后来又在《编辑部的故事》里出演一大忽悠。冯小刚其实有着成为一个演员的两大优势,首先是他的面相实在是令人过目难忘,有着一张充满戏剧性的脸。
让人过目不忘的冯导
再则,他的嗓子很好。念白时,极富磁性。我最喜欢他在《非诚勿扰》开场前的一段,「大地鲜花盛开,孩子们重展笑颜。」
冯小刚早期的表演,我总有种与葛优同款的错觉。都是在不紧不慢中,将机灵劲抖将出来。后来,冯小刚的爆发力才越发显著。
《老炮儿》自是极好,但还是少了冯小刚的强项,他独有的,相当天然的幽默感,在那部电影中几乎是找不到的,但不妨碍他拿下金马影帝。
敢爱敢恨的六爷
冯小刚与很多香港导演都有过合作,如彭浩翔、周星驰,还有陈德森。他在《童梦奇缘》中的那句台词给我印象奇深。人的悲剧是你的人生重来,而喜剧则是不必重来。
陈德森早年执导过一部奇片《紫雨风暴》,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黄建新的表演,他出场不到几分钟,就被人干掉了。
他最近也频频闪现于银幕之上,如《亲爱的》和《我不是潘金莲》。他在片中饰演的两位或大或小的官场人物,都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我很看好黄建新的表演,但我最激赏的是名将之后,表演出身的叶大鹰。
叶大鹰执导的影片不多,且还良莠不齐。但他在《我和爸爸》中出演的父亲一角,却令人叫绝。
《我和爸爸》
他懒洋洋地张开双臂却又不急于露出胸怀,控制却又不流于僵化的表演,为中国银幕奉献出一位极其独特的父亲形象。
既浑不吝又什么也放不下,既得过且过又想把体面和情面全据为己有,尤其是他对待女儿,总感觉像对待情人一样。只要他一出场,这个电影就是活的。
目前看来,也只有叶大鹰的表演,能将无奈与无悔那样和谐的交织在一起。也只有他坏笑起来的时候,才能将那一代的顽主们的余哀散落一地。他让我们的爱憎无法分明,也无处安放。
《我和爸爸》
我是希望叶大鹰多接些戏,让更多的人看看,表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说,所有的电影都是关于记忆的,而好的表演就是记忆本身,就是在追忆逝水年华。
真是除叶大鹰之外,第五代导演们的表演之光,并不承担要予人授业的功课。他们好的时候,只是让我们明白表演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一定要化作情绪的培养皿,成为情感的发动机,它只是再自然不过的与你的目力所及,手之所触进行接洽。
他们的表演有时不太传神,甚至不太精确,但正是这种戏剧规定之外的手眼身法,却扩展了与影像表达的另一层疆界,让我们在只可意会的情境中,去自觉的丰富那些远比叙事更为重要的呈现。
这在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黄建新的表演中都再明显不过,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靠表演的常识去应对他们所要诠释的人物,而是用比这更为丰厚的人生经验,让人物从教科书的故纸堆里有了焕然一新的可能。
应当说,他们首先是很有趣的人,所以他们的表演充满趣味。
可想而知,那些一直在「进步」,却不知进步到哪儿去的极其无趣的表演,背后一定都有个无趣的人。
文章来源丨虹膜(ID:IrisMagazine)
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