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菁英 | 杨滨:准确踩到历史的“点”上

2017-10-30 陶海粟 永远的新三届

       老编的话:新三届学子,人中龙凤荟萃,皆为一时之选;南金东箭聚集,各领几分风骚。30多年过去了,他们中立德者有之,立言者有之,立功者更有之,可谓不拘少长、贤能辈出。本号特辟“菁英”栏目,刊登记录新三届精英的非虚构作品。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陶海粟,1969年从北京清华附中到陕西省延川县插队;1971年被招聘为干部,曾先后任县团委书记和公社书记,1978年2月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曾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现为摩科瑞能源集团亚洲区执行董事。


原题

北大经济系77级的故事

(之四)


杨滨:从企业家到收藏家


 

世界著名的艺术品信息网站《ArtNet》2016年8月发表了一篇题为“亚洲顶级收藏家正在推动全球艺术市场”的文章,其中介绍了17名亚洲的顶级艺术品收藏家,其中有个杨滨,被称为“北京最知名的收藏家之一”。这个在收藏圈之外不那么广为人知的杨滨,是北大经济系77级的同学。


杨滨


杨滨是在北京胡同的大杂院里长大的。他的祖父是山东的农民,上世纪四十年代,他父亲13岁时来到北京学徒打铁,后来在798无线电厂做了近四十年的工人直至退休。

 

1976年,是中国发生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件的年头,那年春季杨滨从高中毕业。自那之后,在中国一波一波的历史性巨变中,这个普通工人的子弟多次准确地“踩到了点上”。

 

那一年的清明节前,北京的广场上爆发了大规模的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群众自发抗议活动。正在家中等待工作分配的杨滨,每天晚上兴奋地到广场上抄写那些抗议诗篇,一边抄还一边向周围人发表议论,结果被人盯上了。

 

4月4日晚上,大规模镇压的前夜,18岁的他在广场上被捕,坐了78天的牢。那时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普遍不满,大家有着高度的默契。出狱第二天,学校就把当时最好的一个国营工厂的招工名额给了他。

 

喜欢文学、一心想上大学的杨滨,本来以为坐牢经历使自己被推荐上大学的机会泡汤了。没想到当年十月份四人帮倒台,第二年十月就迎来了文革后第一次大学公开招考。杨滨在工厂当工人两年之后,考进了北京大学经济系。

 

谈起大学四年的经历,杨滨半开玩笑地说,感到经济学理论非常艰深,特别是《资本论》,书中的每个字分开来都认识,但连起来却莫名其妙像天书。他说读《资本论》时常常感觉胃不舒服,从此体会到“呕心沥血”地读书是什么味道了。不过这并没影响到他日后在汽车和艺术品市场上娴熟地运用资本。

 

毕业后,杨滨先是被分配到机械工业部做行政工作,后来又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做对外贸易。1990年代中期,正是国企改制和体制内人员大批下海的高潮时期,杨滨不满于公司内的人事纠葛和各种太极八卦,自己拉出来做起了私营的汽车贸易业务。


此后的20来年,恰好是中国汽车市场爆发式发展的黄金时代,杨滨的汽车生意正得天时,做得风生水起,从最初的每年卖一千台车,到现在每年卖两万台左右。他的车行在销售通用汽车的数量上,是全国最大的几家车行之一。

 

1999年,他开办了上海第一家通用汽车经销行“达世行”,当年就生意兴隆,随即在上海买了一所房子。杨滨说:“买了房子后,我们意识到墙上需要一些东西。”于是他花了十几万美元请一个画廊为他的房子选购画作。


在这个过程中,杨滨开始对那些艺术家和艺术品发生了浓厚兴趣,以至于卖掉了他的生意之一的丰田加盟店,之后几个星期的功夫,他就把卖店所得的全部360万美元花在了艺术品上。

 

此后的十几年中,杨滨不知疲倦地不停购买,有时在一个拍卖会上就买几十幅画,或者从他喜欢的画廊或艺术家手中,一次就购买上百幅作品。他在北京有六家汽车销售店,当他不出现在这些店里时,往往就是奔走于世界各地的艺术展及拍卖会。


到现在他已收集了将近一千件各种艺术品,其中当代名家的作品就有好几百件,包括陈逸飞、张晓刚、方力钧、刘炜、王广义等。杨滨的艺术品收藏已成为顶级收藏家和经纪人密切关注的对象。


 售价6500万美元的齐白石画作

 

1990年代以来的这20多年中,随着中国城市化和房地产的飞速发展、中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以及富人们从单纯积累物质财富到同时追求精神财富及生活品味的转变,社会上对艺术品的需求也随之急剧增大,杨滨进入这个领域又一次正当其时。

 

进入这个圈子之后,杨滨从未停止过增进艺术知识、提高鉴赏能力的功课。他每年都要到世界各地去参观画展、博物馆、参加研讨会等。除此之外,他还在自己的家中频繁地举办聚餐活动,几乎是每天都有,邀请艺术家、收藏家、艺术品经销商等在一起交流。 


陈逸飞的画

 

杨滨说,这种交流使他受益匪浅。他有个理论:常言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个“席”说的就是饭席、酒席,在杯盏交错之中,是学习知识、交流心得、掌握动态的最自然、放松、有效的方式。

 

经过数年的历练,他对艺术品的欣赏评价能力在不断提高,时常有精彩之举。比如,画家陈衍宁在1984年画的一幅油画“新浪”被杨滨在2005年以6万美元买下,七年之后的一次拍卖会上,这幅画以100万美元成交,创造了陈衍宁作品售价的一个新纪录。


不过,杨滨说他买画主要是用于收藏,大多是不卖的,只是偶尔需要对收藏进行必要调整时才会卖一点儿。他的太太晏青倒是在主持着一个画廊,做艺术品推介及经销。


 陈衍宁的画

 

黑格尔有句名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杨滨说,过去十几年来在中外艺术世界的海洋中游泳,不仅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而且在丰富自己的生活情趣、锐化观察世界的眼光、改善待人接物的方式等各方面,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他真心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艺术收藏、艺术推介、拔擢艺术新人等工作,影响更多的人,为提升国人的文化精神素质起到一点作用。

 

为了这个目的,他做的事情之一是每年赞助北大艺术学院的师生去欧洲各大博物馆观摩艺术品原作,这个事已经连续做了七八年。

 

最近一两年,杨滨又独辟蹊径,做起了一项文化创新和普及艺术的大胆尝试:把绘画艺术和日常生活用品结合起来,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的普通人的生活。


2015年,他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创建了一个新的文化品牌,名为“ArtLife”(“阿特莱”;艺术生活),他们把世界大师们的名画、耳熟能详的卡通人物、花草鸟虫、中国山水等绘制在服装鞋帽、箱包家具、瓶罐灯具等日常生活用品上。

 

他们的理念是:“生活处处可以是艺术”,“用调色板点亮彩色人生”。最近在北京农展馆举行的“设计北京”展览会上,阿特莱品牌的展厅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杨滨家里陈放的牟柏岩作品

 

很有戏剧性意味的是,杨斌经常去北京798艺术区搜寻挖掘新作品,而那里正是他父亲曾经工作过的798无线电厂旧址。杨滨感概地说:“过去,我父亲在那里辛苦工作了一辈子,现在,我在那里花大把钱买艺术品。”


这一家两代人的生活变迁,是六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愿我们百姓的生活像杨滨那些藏画一样,越来越缤纷多彩。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特此鸣谢



北大新三届阅览室

陶海粟:挑战权威的初生牛犊

陶海粟:奇人邓英淘

追忆逝水年华:

北大经济系77级点滴回忆

陶景洲:我的同学李克强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彭艳:一张历史照片引起的回忆

珊伊:我在北大留学生楼的文化冲击

珊伊:我与北大日本留学生的同学情

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重温王友琴的《未名湖,你听我说》

海闻:从北大荒到北大到北加州

范东升:重回学校像第二次生命开始

何勤华:与李克强同班的律政精英们

何勤华:给李克强班级上专业课的老师们

何勤华:当时不知道法律为何物

实习生李克强曾是电影原型人物

谢思敏:李克强同学指点我东瀛取经

袁钢: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汤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海子诗九首

雪汉青:为了漂泊的灵魂

熊国胜:拓宇是寿者,骄傲的寿者

熊国胜:追忆同窗挚友骆一禾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上篇)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下篇)

陈红:逝水红颜

高远东:刘卫国,你在哪里?

吴晔:我一直很认真地幼稚着

王治河:贵胜王侯的燕园清贫岁月

黄爱平:用未名湖水浇灌学问精神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一张北大旧照片,牵出40年前高考记忆

潘维:先师陈翰笙,上海左尔格小组幸存者

杜丽燕:张宗炳先生说“我不知道”

宋红:随贻焮师驾游巴蜀

陈平原:研究文史的第一流学者,

大都没有博士学位

李大兴:1980年的北京大学

李大兴:我想象中的北大精神

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

徐小平:生命中那盏明灯

陈平原:再也写不出比“高考作文”

更有影响的文章了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关注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