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钟国兴 2018-05-23

      老编的话:新三届学子,人中龙凤荟萃,皆为一时之选;南金东箭聚集,各领几分风骚。40年过去了,他们中立德者有之,立言者有之,立功者更有之,可谓不拘少长、贤能辈出。本号特辟“菁英”栏目,刊发记录新三届精英的非虚构作品。


      老编清醒地知道,值此新闻事件的风口浪尖,本号转载正面评价新三届学友林建华的文章,难免授人以“洗地”之口实。但是,在舆论一边倒的网络风潮中,本号坚守理性中立客观的一贯立场,秉承“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的基本信念,月旦春秋,臧否人物,既非偶像化,也不妖魔化,继续兼听则明,中道而行吧。


本期人物

林建华



林建华,男,1955年10月出生,山东高密人,1973年11月参加工作,1976年7月入党,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1986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重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现任北京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题

北大"网红"校长林建华,

居然是这样的



作者 钟国兴

原载微信公号“钟国兴”



林建华出了个大笑话,许多人都在笑,这是他第二次成为“网红”了。


第一次成为“网红”是2013年6月,林建华由重庆大学校长升任浙江大学校长,在网上激起了轩然大波:重大的校长能当浙大校长吗,是否是毁了浙大的节操?网上议论纷纷,还有人气愤得不得了。然而,一年半之后,他却回到北京大学当了校长,因为在调到重大之前,他就已经当过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当时,如果他不是从重大校长的任上,而是从北大常务副校长位置上调入浙大,人们接受应该没有问题。但是重大3年半校长的经历,反倒成为了人们笑骂的理由,认为这种大学的校长还能到浙大吗?不过,一段时间过后,浙大风平浪静,人们已经很快接受他,据说还不乏有赞赏者。


我认识林建华是他调回北京大学之前,那次他来北京开会,听说我专门研究学习型组织,读了我的书,就经一位朋友介绍找到我,边吃饭边聊学习型组织问题。第一次见面,林建华的形象让我印象很深:旅游帽、运动鞋、运动衣,背个双肩包,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我说,您不像到北京开会啊!朋友插话说:他开会也是这样啊,从来都是这样,像部级干部吗?他微微摇头,我知道摇头的意思是不要提“部级干部”这个词。我当时似乎明白了一点浙大人很快接受他的原因了。



我们聊天的两个小时,林建华始终谦虚诚恳地询问学习型组织的理念、组织模式和方法,问在大学怎么搞学习型组织,他聊天的时候不像个大学校长,更不像官员,而是像一个极为虚心的普通学者,大部分时间是在笑眯眯地倾听,完全没有教授的自负和校长的官气。只是一小会儿时间,你就仿佛感觉他已经是你的一个有文化的老邻居。分手时他说,大学里需要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所以想邀请你到浙大讲课,并且在浙大导入学习型组织,激发活力。从那之后,我们成为了朋友。


前两年我退二线,林建华请我吃工作餐,边吃边说:钟老师你退下来我很高兴,现在有时间,想请你帮我做一点事情——解决一下思想品德修养课怎么让学生更感兴趣的问题。当时我们聊了好多,谈了一些具体问题。


记得我说了一句话:思想品德课不要给学生过多讲大道理,因为大道理地球人都知道;不要给学生过多讲小道理,因为老百姓都会讲。我的意见是多讲“中道理”,让学生能受启发,也有用。他抬头想了想,然后笑着一再点头:中道理、中道理、中道理,哈哈,中道理好,就缺中道理!笑得既儒雅又有些天真。后来他又约我专门探讨相关问题。


记得林建华刚调回北大的时候,有一次写了迎新大会上的讲话稿,其中因为涉及我感兴趣的问题,就让人给我看一下。给我稿子的朋友说:你可认真看一下啊,人家大半个晚上没睡觉写的。我说:不是秘书写的吗,怎么是他自己写?朋友说:你以为是大机关啊,这是北大啊,谁给你写?我不太了解北大,不知道这个朋友说的是不是完全是真的,但是我知道林建华应该就是一个自己动手写稿子的人,因为他既极为认真又怕麻烦别人。他是搞化学的,化学家喜欢自己动手。


林建华始终有自己的坚持和坚守,当然是平和的。2016年4月15日,总理李克强在一天当中分别访问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当日下午,李克强还出席了在北京大学举办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北大校长林建华和清华校长邱勇对总理讲了些什么?知识界很关注。


邱勇在发言中主要总结了清华在教学、科研以及学校人事管理方面的成绩,汇报称清华已经全面启动人事制度改革,并制定了教师跨院系兼职制度,从今年开始将建设若干直属学校的实体性交叉科研平台,努力破除阻碍交叉的体制机制障碍。



北大校长林建华强调的则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需要厘清政府、社会公众和大学的基本利益诉求。大学是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场所,必须要有独立、兼容和自由的学术氛围,才能实现政府和公众的要求。他呼吁明确各方职责,释放大学潜力。这样总是以诚待人、以真示人,说真话、说实话、说有用的话,是林建华的风格和人格。好像不管在什么场合他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2016年,我写的《孔子是个好老师》一书准备出版,请他和“学习型组织理论之父” 彼得·圣吉两个人各写几句推荐语。彼得·圣吉的推荐语老早写出来了,林建华的还没有出来。我催他说“世界管理大师”的推荐语都写出来了,他回话说最近太忙,还没认真看书稿呢。出版社这边着急,说别等他看书稿了,帮他写几句让他看一下不就行了吗?于是有人写好一段话给他了。


过几天林建华回话:这样的用词和表述不是我的风格,我要自己看一下书稿,还是得自己写,写得平实一点好。后来他的推荐语写出来,果然很真诚、很平实,没有任何装腔作势、哗众取宠的东西。推荐语那一段话只是百八十个字,他都不允许别人代笔,当然更不可能允许作假,这就是林建华。


去年,澳大利亚一个大学得知我即将退下来,就反复邀请我去做负责工作,我就问林建华是否可以去,他说:我建议你别去。这个年龄应该“半工半读”才对,不能太累了。我有体会,当大学校长是很累的。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可能他比别人更累,那么认真实在,又总是在有限空间里做理想化的努力,他很难。


有趣的是,低调的林建华,居然成为了“网红”,而且竟然两次都是负面的,这让我没有想到。借他成为“网红”的机会,我想让大家知道我所了解的林建华。


(作者钟国兴,1958年生于辽宁凌源,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本科,哲学硕士。曾在国家体改委、民政部、光明日报等单位工作。现为中央党校教授,博导,中央党校报刊社总编辑,《学习时报》总编辑。)



延伸阅读


我所认识的林建华老师


作者 红锋

原载中国经济网



原作者按:这几天,林建华老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因为“北京大学校长”这个身份,念错了“鹄”字的错误被无数人拿来说事,有些网络评论对这件事做了很多误导,也有些很极端的言论,颇有些不依不饶的意思。编辑知道我了解林老师,问我林老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何以胜任北大校长?借此机会,我希望能够把我认识到的林建华老师介绍给大家。



林建华老师生于1955年,山东高密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林建华刚上五年级。1973年,18岁的林建华中学毕业后到内蒙古扎赉特旗巴达尔胡农场工作,当中学老师。1976年农场有一个推荐工农兵大学生的机会,本来林建华拿到这个指标是十拿九稳的,但当时农场的领导把这个机会给了别人。


林建华后来经常讲吃亏是福,经常拿这个事情举例。如果当时农场领导把这个指标给了林建华,那么他现在可能是一位已经退休的资深中学老师,因为这个机会只是去上一个地区的师范学院。1977年,文革结束,全国恢复高考,林建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化学系。


1986年,林建华在北大经过九年刻苦学习,拿到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两年后,他进入德国Stuttgart的 Max-Plank 固体研究所、美国Iowa州立大学化学系和Ames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为无机固体化学和无机材料化学。


1993年,林建华回国,继续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应该说他是当时中国在晶体结构领域水平最高的人之一。在他回国之前,当时中国学术界在粉末X射线衍射解析晶体结构方面明显落后于世界主流科学水平,只能解决简单的晶体结构问题,对于复杂的晶体结构解析无能为力。


例如,当时某著名的无机化学实验室,具有非常强的合成新型分子筛化合物的能力,却不能完成结构解析,只能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我们做合成他们做解析。这样的合作发表出来的文章,第一作者一般是国外的科研人员,我们的科研成果被打了折扣。


林建华带领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利用粉末X衍射手段,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在过渡金属复杂氧化物、新型微孔硼酸盐、稀土-过渡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都很有成就。


例如多种具有孔道结构的硼铝酸盐分子筛,因为是世界首次合成,具有命名权,于是命名为PKU1—PKU9(PKU是北京大学的简称),相关文章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等重要期刊上。因为他在晶体学领域的贡献,他曾被评为中国晶体学会理事长。


回国后的林建华凭借丰硕的科研成果和领先的科研能力,很快被评为“杰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997年,林建华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1998年开始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院长。


1998年中国开始评选长江学者,以当时林建华的资历水平当选完全没有悬念。林建华当时是化学学院院长,他觉得凭借这样的身份和其他人竞争是不公平的,于是主动放弃了参加长江学者的评选。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我几乎没有听到过有其他人这样做。


2001年林建华当选北京大学校长助理,2002年升任副校长,2004年任常务副校长,分管多项重要工作。这期间,他完全有机会参选院士,但他考虑到因为担任行政职务分散了很多精力,不能把全部精力用于科研,于是放弃了参评院士的机会。


2010年,林建华调任重庆大学任校长。他做了很多实事。重庆大学学生宿舍原来既无热水也无空调,一到夏天学生苦不堪言。林建华亲自找到企业,请他们捐赠设备,使所有的宿舍通上了热水装上了空调。他还大幅度提升了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补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他为重庆大学引进了很多人才,也聘请外面的学者到重庆大学任教,甚至直接担任院长、副院长,这样也因为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引起反弹。然而,林建华并不畏惧,一心一意地推进重庆大学远离“近亲繁殖”,这些政策得到了绝大多数基层教师和全体学生的支持和拥护,重庆大学面貌焕然一新。


2013年,林建华调任浙江大学任校长。当时的浙江大学某些既得利益者并不欢迎,并且上演了“海外校友会抵制新任校长”的闹剧,他们以海外校友会的名义发出了公开信,指出林建华既不是院士也不是长江学者,并且和浙大没有渊源。这篇奇文现在在网上还能找到,里面的道理很有趣,比如浙大以前的某任校长是院士,却是当上校长第二年评上的院士;某任校长和浙大有渊源,是因为他儿子在浙大读书。林建华在浙大的成绩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关注一下2013-2015浙大的新闻。


在大家都以为林建华要在浙大校长的位置上退休的时候,2015年林建华回北大接任校长。在北大当校长期间,他在去行政化、教授治校、简政放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林建华老师主张学校要面向学生和社会这两大客户,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学生,让优秀的学生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他反对高校中存在的“近亲繁殖现象”,他主张引进人才,主张人才流动。他主张大学去行政化,主张大学以学生为本。



说几件小事吧。


林建华老师是我见过的最自律的人,他从来不会提携任何他科研组的合作者或者自己的学生,一切都要靠自己,尽管他帮一下是非常容易的事。


在林建华当北京大学副校长期间,不管白天的行政工作多忙,每晚8点,他必定出现在化学学院的实验室里,做他热爱的晶体结构解析,一直工作到很晚。很多重要的未知结构都是这个期间的工作成果。有一段时间,我在北大家属院晚饭后带着孩子玩的时候,总能看见林建华匆匆走向化学学院去工作。


当时北大计算化学领域实力薄弱,林建华非常想引进计算化学方面的人才。当时有一位很合适的人选,他在美国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国际计算化学领域实力很强,但他并没有回国的打算。林建华为了把他引入北大,多次登门拜访,最终这位教授回到北大,提升了北大计算化学的实力。


这样例子还有很多,林建华引进人才,只看科研能力,完全不考虑出身、派系等个人因素。所以北大在避免科研领域近亲繁殖方面做得是最好的。其他学校呢?很多学校有近亲繁殖的传统,导师只把自己的学生招进学校,一代一代下去,外面的人进不来,他们培养的人也出不去,科研很难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林建华调任重庆大学校长后停止招收博士生,也没有在重庆大学设立实验室。他认为如果不能专心搞科研,就专心做好行政工作,做好对科研的支撑。从2010年调任重庆大学校长开始,林建华再也没有主持申请过任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于他来讲,如果出面申请项目应该是相对容易的,他的很多同事、同学甚至学生都在国家基金委工作,他本人又有很高的科研能力和行政职务,但他认为,如果不能全身心投入科研,那么申请经费就是浪费国家的资源。


这就是我认识的林建华老师,一个我永远尊敬的人。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新三届菁英

米鹤都:记录红卫兵一代

李三友:老三届翘楚

我认识的刘鹤,一位逻辑清晰的经济学家

刘鹤:"非常重要"的中国经济掌门人

刘鹤的30年

刘鹤:没有对文革灾难的反思,

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的经济增长

田军:在充满压力的市场找到人生价值

张益唐和北大数学系78级

张益唐:横空出世的世界数学界"扫地僧"

汪丁丁:看不到中国社会中精英所起的正面作用

宁铂:从少年班神童到云海法师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王岐山和改革四君子的故事

柳红:还原1980年代被遮蔽的历史

林毅夫 :朗润园里的孔夫子

蔡晓鹏:九号院·杜润生·中央一号文件

宋卫平:不要叫我"开发商"

风投教父熊晓鸽忆恩师:22年与22分钟

熊晓鸽:在早晨第一缕阳光中起飞

许小年:知识分子不要总想着当国师

喻国明:宁愿喝一杯毒酒,

也不愿喝一杯温吞水

方莺:具有特殊使命感的资深投资家

阎焱:北大才子37岁激流勇退

于慈江:回望诗的1980年代兼谈诗人海子

黄健:我把父老乡亲的农家生活录入史册

郭建梅:中国首位公益律师的苦与乐

林双林: 从农家娃到大学教授

黄健:我做村民口述史

陶海粟:山西厅官杜创业

陶海粟:“屠夫状元” 任保山

杨滨:准确踩到历史的“点”上

唐师曾:我在北大的阳光里

陶海粟:奇人邓英淘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高华,历史守夜人

莫砺锋:我幸运地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

刘晓阳: “知青”李三友个案

周其仁:纪念杨小凯

徐小平:把人生经历设计成人生财富

郝荃:最开心的是帮助别人

周慕冰:我们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

邱兴隆:他先后与96名死刑犯同监共囚

张亚勤:从少年班"神童”到微软全球副总裁

徐建:如果不是海外爆料,

深圳也许已经有一个立法会了

唐翼明,在台湾传播传统文化十八年

纪敦睦:一位本应该成为大师级的人物

刘学洙:上善如水——记新闻人张善炬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一个班级走出三型飞机总设计师

统帅部点赞的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

国产航母副总师孙光甦: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王伯庆:高考开启了我的学历征战之路

郭少达:与肖晓琳道别

钟健夫:1980年代的政治激情与《南风窗》

雷颐:精神启蒙远未完成

北大教授海闻:从北大荒到北大到北加州

胡舒立和她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

田小野:与王友琴面对面

帮着"摸石头"的人——回忆张少杰

送别新三届学友曹征海

蔡晓鹏:人大新三届校园往事钩沉

复旦数学77级:在新世界门前

何勤华:与李克强同班的律政精英们

追忆逝水年华:

北大经济系77级点滴回忆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古灵精怪的音乐奇才谭盾

李梅:我眼中的顾晓阳

郝荃汪建熙:财金侠侣

遇见纽约的秋天——

人大工经系78级校友李德顺先生专访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房伟:留得生前死后名

张晓岚:画家黄月的中西艺术交流之路

王伯庆:高考开启了我的学历征战之路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