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史丨朱今天:姥爷曾是“特高科”

朱今天 新三届 2022-01-14

       

作者简历

作者近照


 朱今天,北京师大二附中老三届,内蒙古插队知青。教化学二十年,土建工程师二十年,服装设计二十年。现居北京。

原题

姥爷是汉奸





作者:朱今天


 
我姥爷,普通人,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来北京我见过一次。那时候我小,印象中他就是个小眼睛小个子的瘦老头,一口东北话,长的就像张作霖。

我问过我妈,我姥爷到底是什么问题就定成历史反革命了?我妈说就是伪宪兵。

一个宪兵算个什么事啊?那满洲国的时候我姥爷具体干什么?

我妈说:他在特高科。
 
这个……,还真得算汉奸。
 
姥爷这辈子没做什么大官,不过什么大风大浪都赶上了:反奉兵变、皇姑屯被炸、9·18事变以及后来的满洲国、国军、共军,直至被置于死地。
 
01
 
我姥爷大约1902年出生,是沈阳郊区人,家里有点地,就是普通农民,由他爹管着。姥爷觉得一辈子种地没出息,22岁那年考进了东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号称中国四大军校之一,是张作霖为培养东北军专业军官设立的学校。

“进讲武堂”是我妈说的,那能瞎编吗?

不过,在讲武堂各期同学录里都没查到姥爷的名字。他在部队的名字叫王福(王相臣)。
 
根据后来姥爷的就职轨迹,我判断我姥爷走的是另一条偏路:宪兵。他大概在1923年-1924年考进了东北宪兵教练处的“士兵补充班”,该班是选调陆军各部队优秀上等兵、一等兵和招考高小毕业生。

宪兵,是军队里的警察,是执法部门,所以对文化素质有一定要求。

东北宪兵教练处就是培养宪兵的学校,地点在沈阳大东关二道沟江浙会馆胡同,后来归了讲武堂。

姥爷在宪兵班学期8-10个月,毕业以后为郭松龄部下,正值军阀混战的第二次直奉战争,驻守天津。此时张作霖的奉军风头正劲,编成六个方面军,数十万军队,控制了北京政府,势力还扩展到安徽、江苏。
 
1925年底,郭松龄发起反奉兵变。郭松龄只是个军长,但是借张学良的名号实际控制着第三、四方面军联合军团七万多人的指挥权,是奉军中最能打仗的主力,许多军官在讲武堂都是郭松龄的学生,包括张学良。

姥爷是宪兵下级军官,以执法为责,不冲锋陷阵,但一切听命于郭司令。郭司令说不打内战了,回东北搞建设,把老军阀张作霖赶下台,扶张学良开创新时代。

兵变很突然,兵变很匆忙,从河北滦州一路打到新民县巨流河边,距奉天已不过60里地。一般认为张作霖大势已去,他已经把家藏细软和家眷用卡车送到日本人控制区保命,并请求日本关东军出手威吓叛军。

姥爷跟我妈说的兵变过程就是一个“冷”字,12月大雪天,没有棉衣就往山海关外打,打得还特别不好意思。那时候也没什么政治观念,就是吃粮当兵,现在你吃着老张家,又翻手打老张家,这说不过去呀。

整个反奉叛军普遍存在这么个心理,越打士气越低落。到了巨流河边,对面张学良一喊话,大家都知道了,人家儿子没想替代老子,郭司令莫非是自己当老子吧?军心就散了。

郭松龄也觉得再无胜算,只好带上一连卫士悄然逃遁,后来很快被捉住,就地枪决,再拉到奉天暴尸三天示众。同时殉难的还有他夫人韩淑秀。被处决时,韩夫人要求先死,被两枪毙命,郭将军则要求“在我死前,不要扒我的衣服,行刑时要往头上打”,很显英雄气概。

又同时被追兵的流弹炸死的有一位郭松龄幕僚,叫林长民。他女儿更有名,叫林徽因。
 
张作霖虽说是个土匪出身,对兵变部队处理得挺有风度,对中下级军官均照常任职,不予追究。可我姥爷脸皮薄,回奉天老家种地去了。
 
02

转年是1926年,姥爷在家没待几个月,原来的营长到家里动员,说东北军又开进北京了,控制了北洋政府,还打算统一全国,现在准备在北京建立讲武堂分校,招兵买马,姥爷就上了北京宪兵军官研究班,归在东北讲武堂北京分校。军官研究班是调训宪兵部队在职校尉级军官,那时候就相当于上研究生啦。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今夜重又走入风雨,”从头再来。

我妈说在北京那两年是上警察学校,实则,宪兵就是军队里的警察。大概是1927年,我妈让爷爷奶奶带着还从奉天来北京看望我姥爷。我妈说在先农坛,应该是记错了,是旃檀寺(读:zhān tán),张学良的司令部,在北海五龙亭西边,现在是国防部。那时候我妈才七八岁。

一般提及东北讲武堂北京分校指的是第七期,含步、骑、炮、工、辎五科,校址在黄寺。其他一些研究班少有提到。我在网上发现有拍卖的一个当时宪兵研究班的墨盒,佐证其与姥爷在京复入宪兵学校的存在。
 
 1927年6月,张作霖在北京怀仁堂就职“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从学校里要选拔20人的仪仗队,其中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沈阳人,再是要24岁以下的,我姥爷被选中的时候嘴里嘟囔:“我26了”,被上司踹了一脚:“说你24就是24!”

张大帅后来和这伙仪仗队有合影,都是头戴鸡毛,腰挎战刀,不过照片在文革的时候让我弟弟给烧了,那是罪证,保命要紧。

姥爷学满毕业后做为宪兵继续在北京保卫中南海。他跟我妈说过:守着故宫的时候真想在龙椅上坐一坐。
 
03
     
张作霖大元帅在北京的威风日子没多久,南方蒋介石的革命军就横扫过来,第二年的1928年6月3日,张作霖撤出北京回沈阳老巢,行至皇姑屯被炸,我妈说姥爷也在火车上,前边出事,卫队纷纷跳车卧倒,但不知究竟,后来通知说:“没事了”,才集结返回沈阳。

有劣质网络小说称:第四军一整个战车营死守皇姑屯,顶着鬼子小2000人的兵力进攻。拼死觅活的杀开一条血路,500多人的宪兵打到最后就剩下300人。讲武堂的学生兵伤亡也超过三成!扯得真邪乎。
 
  张作霖死了,张少帅继位,那年代,老百姓认为顺理成章。姥爷跟了张学良,在宪兵司令部公干,因为字写得好,就管军需账目。查当时编制,根据姥爷的年龄资历,职务当在总务课任上尉课员或少校课员。
 
做军需应该是个肥差,负责整个东三省宪兵部队的后勤需求,所以在沈阳的家里也不愁吃喝,部队里有什么家里就有什么。部队来白面了,姥爷就顺便往家里搬两袋,部队订购榨菜来了一火车皮,先往自家卸下两坛,当然各级首长家是要挨家挨户送的。
 
1931年,“9·18”前几天,姥爷开始奉命把文件机要装铁箱掩埋,这说明东北军对“事变”是有预感的,不反抗也是张学良司令的指示。

我问我妈,为什么不抵抗?答:“打不过人家”,这就是当时简单的道理。或者说,张学良将军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宁可舍弃大东北,拥兵自重,当他的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花天酒地,日子过得挺舒坦。 
                         
04

“9·18”之后,张学良把宪兵队撤到北京。我姥爷没跟去,他没那么高志向,还是躲回家想过普通老百姓的日子。

9·18事变的第二年,满洲国成立了。

  一个大男人在家呆着没饭吃不行啊,有个“邻居”,是满洲国沈阳警察厅厅长,把姥爷塞进了特高科。入职前身份谎称是小学教员,不敢说是奉军军官。这位帮忙的厅长很难说不知道我姥爷的底细,或是旧知,装作不知,但真的我姥爷有文化,搞个文化工作不脏不累倒也适合。
  
特高科,什么的干活?特别高级警察,特务啊!

“特高科”这仨字是跟我妈核实的,肯定应该是从姥爷的嘴里得来的。

但是,可能有误解。特高课是日本关东军宪兵队内的一个科室,基本是日本军人,少有中国人。

满洲国宪兵队内警务课设特高系,只有到了1943年下半年,因为扩大业务,特高系改称“特高课”,但满洲国宪兵队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军队。

我姥爷所在部门正规称呼应该是奉天市警察厅特务科,与《悬崖》中的哈尔滨警察厅特务科同级别同职能。很残忍!

我问我妈:我姥爷都干了什么坏事?我妈说就是成天钻书店,查看有没有抗日反满书籍。查了两年也没什么成绩,倒是进戏园子不要钱,没少看戏。反正我姥爷不求上进,如实,倒是好事。

有一年从齐齐哈尔来了个舅舅,跟我妈念叨我姥爷,我大概听了一耳朵,就是说警察厅里抓人、审人、上刑,太瘆人,我姥爷觉得在这种地方上班不是个事,就辞职不干了。
 
根据国民政府1945年11月23日颁布的《处理汉奸案件案例》的规定∶"对于下列人员,视为汉奸,应厉行检举∶
……
(二)曾任伪组织特务工作者。 
 
幸亏,辞职不干了。也没人检举。
 
05
     
大概在1943年,我妈家、我姥爷家、我二大爷家,各出三十根金条,在黑龙江讷河共同买了一块地,还有院子,大牲口,农具,雇沈阳老家的村民去耕种。地契写的是我妈的名字,实际在讷河经营土地的是我姥爷、姥姥。当时兵荒马乱,战事不停,种地就有粮食吃,生活有保障,饿不死,这在当时合理合法,无可厚非。姥爷万没想到,脱离了伪职总算改邪归正了吧?可是现在买了个地主成分,在共产党眼里就是十恶不赦!
 
1945年,苏联红军扫平日本关东军,把黑龙江的大片农村交给了关里来的共军。共军立即展开土改扩军运动。

姥爷肯定听说了土改是怎么回事,自己的底又潮,只身裹了件皮袄,连夜从讷河逃亡沈阳,白天睡田埂沟渠,夜间赶路。家里的土地房子留给姥姥一个人看管,心想能把个老娘们咋地?

  买了两年的地肯定是要没收了,可是浮财呢?必须打,吐出一些再接着打,这属于阶级仇恨,属于为民伸张,就把姥姥打死了。
 
06

抗战胜利直至1949年,国民党统治沈阳期间,姥爷一直在沈阳城里住,没受什么影响。国府对于满洲的伪职分子,更多的是以其无奈生存做为理解,基本政策是放弃追究汉奸叛国的罪名,所以某国府官员说“中央说东北没有汉奸”。事实上,只处理了一些地位高或有油水的大汉奸。

解放了,政府给姥爷安排了工作,城里人都得有工作,有工资。经过镇反,三反五反各种政治运动,反正姥爷就是个死老虎,历史反革命份子,又没有罪行材料,所以能过普通老百姓日子,没人整他,每月还能收十来块钱的房租,要说过的日子蛮不错,党的光辉挺温暖。
 
姥爷有个儿子,就是我舅舅,参加了抗美援朝,成了为党立功的人,姥爷儿子的儿子、闺女也是解放军的兵。
 
1958年大跃进了,姥爷因为历史问题被开除厂籍,工资就没了,才去的哈尔滨阿城市,找儿子,又跟着儿子从阿城到的西安。

1960年4月左右接到沈阳政府通知,责令姥爷回沈阳郊区农村老家接受改造。按四类分子接受管制、监督。(四类分子: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这四类人的统称。

阶级斗争的琴弦绷的越来越紧。
 
文革时期,村里人不知道他有什么罪行,又是乡里乡亲的,也就是让他在村里扫扫街,1973年病重,医院说不给反革命看病,就死了。
 
姥爷这一生,连张照片都没留下。
  
1984年,对全国2000多万名"四类分子"完成全面评审摘帽。

姥爷早死了,没赶上。


2021.10.20


朱今天专页
朱今天:我妈是地主,
运动中拒不坦白保全了我们

朱今天:曹滨海和他的母亲

朱今天:六千“侉子”走武川

朱今天:我为故宫修宝库


转载微信公号新三界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家国春秋

孔捷生:我的外祖父,

燕京毕业的抗战烈士和他的遗孤们

陶正:姥爷挣下的家产被败光了

王立元:祖父王锡符抗战中的身影

唐庆年:兄弟俩与大伯同一个小名"牛牛"
李杭:我爹居然是台湾归来的地下党
蒋蓉:爷爷地主外公赴台
我居然成了知青先进典型
陈小春:给天上的爸爸问个安吧
朱新地:我的父母,总在战胜自己的命运
嵇伟:我的父亲母亲的浪漫邂逅
沈宁:父亲母亲的缘分,
关键时刻决定留在大陆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界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