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朱今天:六千“侉子”走武川

​朱今天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简历

作者近照


 朱今天,北京师大二附中老三届,内蒙古插队知青。教化学二十年,土建工程师二十年,服装设计二十年。现居北京。


原题 

闲 话 武 川




作者:朱今天


 

武川,名不见经传。

1968年,我正在北京郊区带一群70届初中生下乡劳动,同学打来长途电话,说有去内蒙古武川县插队的名额,再不去,下一批就是山西。容不得我考虑,当时就答应了,因为去内蒙古至少能骑马。

01


武川在阴山之北,从呼和浩特出发,卡车跃上被称为蜈蚣坝的山顶,风声呼啸于耳。当地人说这里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半年!

 
武川县南部有阴山山地,当地人称为大青山,往北是缓坡丘陵,属半干旱高原气候,越往北越干旱越寒冷,树很少,古来就是荒坡牧场。人无定居。按考古说,万年前这地方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我半信不信,也许找到些碎石片子就算石器吧?

山南边暖和多了,到处都是草地,可牧可耕,而武川之境,按古人的说法是“无水草,不可驻牧。”一群古人干嘛到这么个北风呼啸的地方扎堆穴居呢?是你非要自我修炼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吗? 

 
现在如果你到武川,迎面见到的是一块刻有“北魏重镇”的巨石,当地人会骄傲的告诉你这里是帝王之乡,出了八九个皇帝,就好像武川做过什么朝代的首都,成了皇帝的孵化器。实际情况是有几个皇帝的祖宗确实在武川插过队。

话说魏蜀吴三国纷争之后,一统为晋,成了司马家的天下。好景不长,皇位只传到孙子辈,因为皇族争权内战,北方各友好民族趁机风云四起,所谓五胡乱华,乱了江山。纷争中鲜卑人悄然崛起,一统北方半壁,称北魏,定都大同,是一个游牧民族政权,跟曹操的魏国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北魏初,为防漠北柔然族侵扰,在阴山北麓东西一线设六军镇,武川为其一。卫戍边镇的将士大多是根正苗红的红五类,多有高干子弟,为了祖国的安宁甘心扎根落户,骏马奔驰保边疆。干的好的有希望选调到朝廷当大官。这一扎下去还真传了三四代人。

有了安宁的环境,鲜卑皇帝在大同云冈拼命挖凿石窟,准备给后人留下游览观光景点,意犹未尽,又把首都内迁到了洛阳,接着凿龙门石窟,百多年下来,就把边关军镇将士的冷暖忘在了脑后,再派去的补充兵员多是劳改犯和不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而且永远不许返城。


北魏末,六镇军民造反兵变,要求改善待遇,被镇压,20万罪民俘虏或者从军服役,或者被强迁至河北,其中有武川镇的宇文氏、杨氏、李氏三个互有亲缘的家族。经过努力奋斗,宇文家族割据了北周称帝,另有两个参加过武川兵变的年轻人,一个叫杨忠,一个叫李虎,杨忠有个儿子,叫杨坚,灭了宇文氏,建立隋朝,而李虎的孙子,叫李渊,灭了隋朝建了唐朝。

 六镇兵变后,武川镇遂告废弃,该地域更名为神武郡,没啥人烟。

据最新考古确认,原武川镇址在今达茂旗召河镇政府西,城垣遗迹边长数百米,尚存城墙土埂,瓦砾残片。 
 
 
今武川镇原名可可以力更镇,距召河往南六十里,此武川镇非彼武川军镇,只不过是沿用了一千多年前附近的一个地名。

02


  清康熙、乾隆年间,归化城(呼和浩特前身)晋商往外蒙古、俄罗斯贩运粮茶布帛,向北翻过大青山第一个歇脚的地方聚集了很多车马店,商铺和餐饮服务业人员居住区,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武川镇。
 
武川境域地貌基本为缓坡丘陵,属于干旱草原或荒漠草原,只有季节性河流,自古以来一直是游牧地区,在康熙时期才有一部分晋北的移民进入到大青山以北,如武川的后毛林坝、前窑子、什八台、巨宝庄、南苏吉和前花格台等自然村就是那个时期形成的。清政府一直是禁止口内汉民进入蒙地垦荒的,但时紧时松,乾隆年间形成了一次走西口高潮,主要开垦的是气候、交通条件较好的大青山南麓土默特平原。

光绪年间,清廷决定放垦全部口外土地,招募移民,与蒙民分享出租土地的收入,填补庚子赔款。这一次移民潮迁入的移民主要集中在武川地区,主要因为武川地处大青山以北,开发相对较晚,可垦土地较多。其实武川地区的移民高潮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
 
武川县移民建村数量统计(单位:个)

武川地区(过去的武川比现在大得多,包含察右中旗的乌兰花镇和现在达茂旗的一部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人口统计为4.8万人。至1928年人口已达14.7万人,21年间增长了3倍。

由于汉人农户的迁入,武川成了半农半牧区,俗称特产有三件宝:“莜麦,山药,烂皮袄”。为什么叫“烂皮袄”呢?这种当地绵羊皮缝制的皮袄没里没面,有一股与生俱来的羊粪味,穿烂为止,也只有这种皮袄才能抵御草原的冰雪和寒风。

  
03


从历史上看,武川曾经还有两个摆不上桌面的“特产”,一个是匪患,一个是鸦片。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武川又是地广人稀,利于土匪藏匿,土匪多如牛毛,及至日据,国共内战,几十年间难有百姓的消停日子。

罂粟种植从清末开始蔓延到内蒙古中部地区,官家时倡时禁,甚至林则徐也有倡导国产土烟抵制洋烟的奏折,结果是罂粟遍地,连当地人都普遍染上了大烟瘾,军队、土匪更是双枪并举,鸦片成了硬通货,甚至大青山里的八路抗日游击队也靠收鸦片筹措军饷。
 
武川的土匪主要是外来户。归绥地区(今内蒙古中部)军阀政府剿灭大股土匪不利,出了个“收抚”的阴招,给土匪头子都封了官,给钱给枪,意图令土匪从良,为己所用。结果收抚政策不仅阻挡不住土匪的胡作非为,而且造成了土匪合法化,兵匪难辨的状态。

1928年2月,驻扎在武川县河子上镇的被收编匪帮冲入县城,烧杀抢掠,打死打伤560多人。

1930年11月,匪首杨猴小率骑匪千余人途经石拐沟、后脑包由西而来,随后进入武川县境内的腮忽洞、庙渠子、西乌兰不浪,匪兵兵锋直指武川县城。武川西部地区老百姓纷纷向县城逃难。全镇一片混乱。归绥(呼和浩特)派来的晋军骑兵团及县城民团共约千人出县城迎战(那时县城有围墙、城门)被击溃,陈焕璋团长受伤被俘,因流血过多而死。匪徒在武川县城盘踞了一昼夜,劫掠发往新疆、外蒙的驼队货物数百驮,商铺被打劫,抢劫现洋、绸缎等财物折价数十万元。这次血洗武川县城,被杀害军民200余人,40岁以下妇女,没有被奸污的很少, 年轻姑娘媳妇被掳去的也难计其数,县立高等小学的两位从归化城来的年轻女教师,十八九岁的王莲清和二十多岁的王淑云,被众多土匪轮奸了一夜,土匪走后,学校才用毛驴车把这两位可怜的女教师送回归化城。

   一说到土匪,武川的老年人常会提到“鄂毛驴”。他叫鄂友三,严格的说,他不算土匪,是一个正规军少将师长,他的部下基本是武川本地人。鄂友三是土右旗沙尔沁人,1927年被教堂送到归绥第一中学(现呼和浩特一中)上学,属于体音美俱佳的三好生。于1931年“9.18”事变后考入黄埔军校骑兵科。毕业后留校任骑兵队助教。1937年10月,日军侵占绥远后,鄂友三只身回到家乡参加抗日,1939年任抗日自卫军总部上校参谋长,1940年任游击四师副师长,1942年,升任少将师长(31岁),同年9月,改编为国民军第八战区骑兵挺进第五纵队,任司令。抗日期间始终活动在武川西南哈拉合少、哈拉门独为根据地的大青山中,与日伪军周旋,胜多败少。1940年,驻东红胜巨金山的鄂友三部海青连被二份子的伪蒙古军围剿,伪蒙古军九师师长带司令部一行人乘卡车从厂汉木台的陆合营师部赶来了解战况,在上岗岗村被鄂友三部反攻将该车炸毁,伪师长扎青扎布、副师长、参谋长、日军教官等20人毙命。

 
  为什么很多老百姓称鄂友三为匪呢?有多种因素。为了更多聚拢抗日力量,鄂友三的队伍里确有一些投靠的官兵原来就是匪,大部分都抽洋烟,明叼暗抢经常发生,但迫于抗战需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鄂友三对司令部的人员和史建福(武川庙沟榆树店村人)团比较严,对收编的部队比如苟子臣的“苟团”纪律要求就松了,苟团祸害老百姓恐怕也不差日本人,老百姓叫“狗团”。对策反过来的伪蒙古军海青连就基本不能有纪律要求。这部分人员是东北蒙族人,战斗力很强,当兵打仗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走到哪叼抢到哪,老百姓对他们骂不绝口。为了抗日,鄂友三就不能管这些人,你一管,他不听你还要反过来打你。海青部糟害了老百姓,鄂友三就得给擦屁股,给老百姓赔钱赔话,以获得谅解。再有呢,游击队伍,生活给养基本靠从老百姓征收,收不到就抢,就打。老百姓已经给日伪政权缴了一份,再多缴一份给游击队,给土匪就很有怨气。 

 
1942年正月,鄂友三的苟子臣部在武川厂汉木台哈彦忽洞袭击了日军车队,打死打伤日军14人,苟团死3人,伤5人。作战后撤离。随后,日军从武川镇出动7辆汽车,拉着200余名日军,对哈彦忽洞村进行了大屠杀,全村被杀61人,其中用刺刀刺死33人,机枪、步枪打死19人,烧死3人,用军刀杀死1人,上吊自杀3人,吓死妇女2人。只有4人幸存。

 
1942年夏秋之交,日军出动32辆汽车,数百人,对史建福团的家乡榆树店进行血腥屠杀,当时就有20多名老百姓被刺刀刺死,抢光了村里的财产,一把大火把榆树店烧了个片瓦不留,不几天鬼子又返回头,把躲藏在附近养鱼池的20多个老百姓用刺刀刺死。这是游击战的惨重代价,老百姓也有怨气。

至于鄂友三本人,老百姓有句话说他“人吃饺子马喂料,没有闺女媳妇不睡觉”也不是无穴来风。鄂友三和当地一个叫高四喜的有钱人结为把兄弟,由此,鄂友三和高四喜的大儿媳妇勾搭上了。过了些日子,鄂友三又见高四喜的大闺女长得如花似玉,便派人去请高四喜的大闺女到他的府上住几天,高四喜不同意,婉言推辞。鄂友三就派部下把高家的十几头骡马全部赶回司令部,声称部队驮炮征用。高四喜不得已,只得求人说好话,把闺女送到司令部,才把骡马赶了回来。高家闺女在鄂友三那住了多日,高四喜让二儿媳妇去找人。鄂友三一看这个媳妇长的更好看,不但不让高家闺女走,把二儿媳妇也留下了。鄂友三是师级干部,又和老百姓同吃同住,要搁到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女人爱。

抗战胜利后鄂友三在归绥市驻防,软磨硬缠地拿下了一位名角小旦叫苏玉兰,当时绥远省主席董其武认为鄂友三这样做有损党国形象,就找鄂友三亲切谈话。鄂友三却满不在乎地说:我就这么点小毛病。

葬送鄂友三的大毛病是跟共军结了仇。抗战初期,是国共合作的,陕北红军派了三五八旅李井泉部到达大青山,拱卫陕北根据地,绥远的国民政府游击军在榆树店村召开了欢迎八路军大会,双方还进行了联欢演出。但是双方的摩擦后来不断升级,直至破裂。1940年正月,八路军出动四个连突袭游击军司令部,鄂友三脖子上中了一枪被俘,准备处决时,鄂友三跳崖逃脱。从此,鄂友三和八路军结下了死仇。

1944年秋收时节,八路军夜袭六道坝沟鄂友三司令部,没逮着鄂友三,把留守的1名参谋和几名伤病号全部打死了。鄂友三随后调部队围困八路军万家沟根据地半个月。

 日军企图利用国共矛盾对鄂友三进行诱降,鄂友三的回复还算得体:“防共不防共,是我们的家事,我听傅作义将军的命令;至于停战,你们是侵略者,你们侵占中国的土地,我们就要打!”

鄂友三的部队抓住日伪特务人员或是八路军工作人员,不枪决,而是用二尺麻绳勒死,故意制造恐怖,也有误杀的无辜老百姓,为此八路军、老百姓对鄂友三的印象极为恶劣。

国共内战期间,鄂友三参加了所有对共军的大战役,胜少败多,但有一次突袭冀中军区司令部造成巨大破坏,还在为毛泽东准备的卧房书案上留信一封,称“来访未晤,由汝等自夸铜墙铁壁之老巢,今日已为国军摧毁,今后将随时来访。”这次破坏给中共高层留下极坏印象。1949年,鄂友三被迫签字参加和平起义。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骑四师,任师长,1950年在北京被捕,死于狱中。
 
至1952年底,内蒙古中西部的大股土匪基本被消灭,武川人总算有了休养生息的日子。再后来的几十年,虽然有各种政治运动的介入,当地人主要是在这块贫瘠闭塞的土地上为吃饱饭而劳作。直至“改革开放”之前,武川大部分地区住的是土坯房,照明靠油灯,喝水靠水井,运输靠马车,出远门靠骑马,个别有钱的骑自行车。能娶上媳妇的算殷实人家了。武川除了“莜麦,山药,烂皮袄”三件宝,别的也没啥出产,就算是自嘲吧。


04


  自1968年始,武川县接收了北京、天津、包头、集宁、呼和浩特 下乡“知识青年”6091名,以北京、天津为主,被当地人统称为“侉子”,就是说话连发音都不对头,更不会种庄稼。

这帮年轻人见过点世面,或许冲进别人家乱打乱砸过,或许被别的年轻人冲进自己家乱打乱砸过,最后都被运到农村来了,说是要在这里娶妻生娃扎根一辈子改天换地大有作为。

10年后,知青“病困”返回原地1684名,迁出1125名,死亡15名。余者各奔东西,不知所终,真扎根留在武川者寥寥。有女学生跟武川老乡结婚的也没扎下根,倒把女婿带走了一大批。《小芳》只是听着很浪漫,男学生养活自己都困难,娶不起小芳。还别把话说绝了,当年东红胜公社大井村有个北京男六中的陈桢琪,插队八年后娶了村里的姑娘,后来给带到了香港。陈桢琪是陈独秀的孙子。

 
人走茶不凉,几十年后,知青们又回来探亲了。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不过老乡们可真没忘记这帮城里的学生,各个都能叫出名字,当年一块拔过麦子,脱过土坯,连女学生也是一样的受苦人。 

 
2009年,我回到曾经生活的村庄,土房还是那片土房,墙还是那道墙,偶有新砖红瓦。村里的电早就有了,人人都有手机,但是村里人烟稀少,常住的多是老弱病残,了无生机。


当年的县城是弯曲的一条土街,最宏伟的建筑就是电影院,大概叫人民电影院吧,也做戏院或者开展阶级斗争的大会场,后台通着的小院是乌兰牧骑驻地。现在,它已垂暮苍老,改成餐馆,淹没在灯红酒绿中。住宅商品楼一排排的耸立,宾馆商场也像模像样,不管新的,旧的,连刮起的尘土都有一股亲切感。 
 
 
老村虽败,政府拆旧并村,给农民集中建起了新房。大片耕地弃耕还草,恢复了它历史的草原风貌。有浇灌条件的耕地突出特色作物,播种着莜麦、小麦、山药、油菜、葵花,如今这些土产成了武川的名片。在北京吃西贝的莜面,我们这些老插总会一脸的不屑,留恋着武川莜面的正宗味道。 

 
05


武川有句夸莜面的老话“庙沟的莜面,碌碡湾的糕,榆树店的闺女不用挑”,三个村子都属于庙沟乡,这恐怕只是庙沟人的自赏。不过,榆树店的闺女真的很神奇。我们村栓小子就娶的是榆树店的女人,白净端庄,确有新意。结婚那阵子,新媳妇的妹妹骑着大马在村中走过,十几岁的丫头把后生们看得涎水往肚子里咽。所以我信。

 
榆树店怎么就一枝独秀盛产吸人的闺女呢?呵呵,那榆树店在大青山中的沟底,村前一条长流水,河滩对面拔地而起就是长满白桦的陡山,大山遮挡了搜刮姑娘脸庞的寒风,风柔水绿出芙蓉。再有一则,榆树沟经朱尔沟通山南的察素齐镇,来往商客让榆树店的女人见识多,穿着打扮自有不同 。其实还有一个能说服人的理由,有人说当年从榆树店出来的史建福团长,部下的官兵大都是沾亲带故的本村人。他的部队驻防于黄河河套一带,军兵们带回的媳妇自然是择优录取,生下的娃也就俊俏。

可惜,莜面可以多种多产,漂亮的闺女供应有限。武川县太爷,这事您能办吗?

 
曾经的知青,对武川有青春的记忆,驾着豪车衣锦还乡,然后绝尘而去,而武川的老乡依然在那块土地上世代劳作。

我们对武川没有更多的贡献,奢谈“第二故乡”是不是显得太自恋了呢。


延伸阅读

朱今天:我为故宫修宝库


文图由作者许可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内蒙古知青

吕丁倩:明月千里照白雪,故乡只多万重山
陆庆和:女大当嫁
唐燕:土默川酸曲曾经是我们的最爱
唐燕:下乡插队时,我们不懂爱情
王海军:女知青和她们的农民丈夫
许晓鸣:我为什么嫁给内蒙古草原牧民
马晓力:北京知青陈丽霞永远留在大草原
钱江:我的第一个病人
李银河:我的人生第一课
黄培:草料场大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黄培:我们是乌拉特草原上的牧羊女
 黄培:为了一张照片,差点搭上一条命
王海军:我们村的男知青
吕丁倩:我经历的1976年高招
工农兵学员是如此推荐的
吕丁倩:那个坑坑洼洼的多事之秋
吕丁倩:冰天雪地绝处求生的高考之路
吕丁倩:两个女孩命悬一线的山谷迷路
刘晓阳:从插队到洋插队的北京姑娘
刘晓阳:上山下乡,我有自愿
刘晓阳:插队朋友顾家錡和他的母亲
李大同:青狗哈利和她的儿女
李大同:草原归去来
陈佩斯:珍藏在大草原上的青春
作家老鬼:大草原上的"孤狼"岁月
老鬼:姜傻子一定要在草原咽气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1)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2)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3)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4)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5)
徐小棣:异丙嗪,青年时代的故事
秦晓:我们在牧区吃商品粮啃大羊腿
秦晓:草原上的阅读,走出黑暗的启蒙之旅
孔丹三别(送别李三友董良翮陈小鲁)
计三猛:深切怀念李三友
刘晓阳: “知青”李三友个案
克明:我与呼伦贝尔大草原
唐晓峰:大家心里有底,
不可能一辈子扎根农村
马晓力的草原情:蒙古额吉没有白疼你们
纪敦睦:一位本该成为大师级的人物
留守在内蒙古的老知青们 
火勒旮弃:一个北京知青在草原上的命运
内蒙古草原上的五月夺命雪
赛力罕:命悬一线的脱险瞬间
赛力罕:妈妈送我去大草原当牧民
赛力罕:我在草原上的牧民生活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