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5


老编的话


        今天清明节,也是老三届、新三届学友李三友去世6周年的忌日。


        2012年5月27日,“我们的三友——李三友追思会”在北京四中礼堂举行,追思会主持人介绍,李三友的一生可谓平凡而伟大,他无论是当学生、当知青、当老师、当干部,在体制内做事情还是离开体制创业,都是那么优秀!而无论是什么人在与他或长或短的接触中,都为他的坚强、善良、正直、真诚、睿智、谦逊、待人平等、富于同情心、知书达理、热心助人,“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牺牲精神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强烈责任心而感动!李三友是老三届的翘楚,人们感慨他未能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令人婉惜,他的才华和品德远比一些靠关系或头顶光环或身居高位的人强不知多少倍!


        本号在此转载当年追思会上的部分发言和新旧图片,以此纪念新三届学友李三友。


人物简介


        李三友,法学硕士,共产党员,北京惠泰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2年4月5日,因患肝癌医治无效,病逝于上海,享年六十五岁。
        李三友原籍山西,1947年3月29日出生。曾在在北京小学、北京八中就读,品学兼优。1966年在北京四中高中毕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十年浩劫之初,他以中学生少见的坚定和冷静,团结同学,固守信念,虽身处逆境而不放弃理想。
        1968年10月,他和几位同学结伴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插队五年,经历了古老的游牧方式,在一年四季的严寒酷暑中,和畜群共进退,体会着牧民的辛苦、喜悦、勇敢和坚韧,善良、包容和对生命的尊重。


        1973年12月在北京五十五中学任英语教师,年级组长;1978年3月进入北京师范学院分院中文系就读;1979年9月入北京政法学院研究生部民法专业就读,获法学硕士学位。1982年7月任中国政法大学(原北京政法学院)教师。


        1983年7月任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委组织部干部、副部长;1984年10月任中国西城区委常委兼组织部长;1989年4月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理事兼基金部主任;1991年3月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理事兼华夏出版社党委书记。


        1992年10月起,任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常务副董事长,北京惠泰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深切怀念李三友同学



北京八中老三届同学会理事

计三猛   

2012年5月27日

北京四中礼堂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纪念我们的同学和朋友李三友同志。我受北京八中老三届同学会主席陈小鲁同志的委托,代表同学会向李三友表示深切哀悼和敬意。


计三猛在追思会上


李三友初中在北京八中就读,1963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四中高中。他的哥哥李三齐和弟弟李铁铧也都是我们八中的校友。三友虽然身有残疾,但是表现得非常顽强而且品学兼优,给初中的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后来,他仍然与八中的许多校友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88年还成为北京八中老三届同学会的发起人之一,并且也是同学会最早的理事。


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参加这样令人心情沉重的聚会的时候日渐增多,我自己也先后送别了曾经出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血雨腥风的父母、岳父母以及大哥。本以为久经沧海难以为水,但是突然收到同学会黄坚秘书长通告李三友逝世的噩耗,竟然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讲两件事。一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三友是去年夏天,八中部分同学聚会,已身患重病的三友也来了,他还是像从前那样很乐观很平和,他似乎不太在意自己的重病,他谈的是国家的改革,他问的是老同学的近况。当时我俩回忆起文革的往事,说到有的同学还保存着当年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的袖章、公章和十个西纠通令等旧物。我提到曾跟小鲁商量想在 适当的时候,邀请西纠旧部聚一聚,念念旧。


三友很赞成,他说西纠那些通令就是他起草的。而在此之前是谁起草的通令我还真不清楚。三友认为,当时四、六、八中发起成立西纠,就是想 约束当时红卫兵的暴力倾向,即使现在看来,也还是有积极的正面意义。



三友根据西纠总部的意见起草了多个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通令,涉及到禁止揪斗国家机关领导干部,禁止随意抄家,擅自查没私人财务;禁止以任何形式的体罚和人身虐待侮辱等变相武斗;禁止未经当地街道居委会 和派出所以及所在单位的同意,擅自驱逐任何人员离境;禁止侵犯和干预 外国友人等来访和在北京的外交机关驻地等等。


我当时对三友说了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那时西纠根据周总理的嘱托,以派员值班,在门口张贴禁止打扰的纠察队通令等等方式,保护了不少民主爱国人士的宅第安全和人身安全。西纠还多次制止造反派冲击国家地质部、七机部和国防科委领导机关,保护了一些当时还能坚持工作的领导干部。


秦晓在追思会上


另一个例子是1966年秋,我和八中校友李勇、吴新潮到上海串联,我们都戴着西城纠察队袖章。到了上海第二天,就遇上了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份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通令,找我们告状,她说有红卫兵查抄她的家,而且在她家住了两周还不走。我们跟着老太太去了她家,根据西纠通令郑重地通知那几位不明身份的红卫兵离开,他们第二天就搬出去了。


三友和我都认为研究历史要以事实为根据,要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背景出发,我们想找老同学们聚聚,理清思想,反思历史。可惜不久三友的病情恶化,这件好事终未办成,我感到十分遗憾。



三友是个大笔杆子,人所共知,他的才思敏捷,文风如练,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还亲自编辑出版免费内部研究性刊物《未来与选择•参阅文稿》,长达数年之久,寄赠从政府到基层的许多领导、同学和朋友,有求必应,广受大家好评。


我的夫人阎军是法制日报专门采访全国人大的高级记者,她多次听到全国人大法工委和国务院法制局的领导同志称赞这份刊物。他们建议这份刊物可以更多刊登一些我国法制建设和立法研究方面的探讨文章。


始终关心国家大事,坚持以独立思维研究历史和现实,这份参阅文稿充分体现了李三友“家、国、天下”的公共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怀。



第二件事我想说说三友对我们八中老三届同学会的支持。


1988 年2月19日,陈小鲁同学从驻英国大使馆副武官卸任回京,包括李三友在内的29位八中校友聚会为他接风,那时大家决定成立“北京八中老三届同学会”,并当场缴纳了275元第一笔会费,同时准备为母校捐资建立一个以奖励教师为目标的“奖教基金”。


1990 年9月10日,同学会邀请了不少老革命家、老教育家和各届校友与母校北京八中的师生在人民大会堂共同庆祝教师节,并首次设立和捐献了第一笔“奖励教师基金”一万元。当时,我是首任同学会秘书长,希望同学会能够依法在政府相关部门登记,并为“奖教基金”的捐赠开设银行账户。



那时得知三友是西城区委组织部长,于是找他帮助。三友热情地接待我,听我介绍了同学会的想法。当听到我们同学会的宗旨是“联络感情,交流志趣,互助互利,助教益民”时,他特别支持,很快就为我们联系了西城区民政局。但民政局表示当时尚无这类法规和先例,无法注册,三友即出主意,建议由八中出具介绍信,这样才完成了登记,开了银行账号。


三友当时还接受我们的邀请出任同学会的理事。李三友尽管工作很忙,但仍然参加了所有能够出席的理事会议或同学会组织的活动,为八中老三届同学会的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可以说如果没有 三友的支持,也就不会有八中老三届同学会。


孔丹在追思会上


今天在这个追思会上,我想对三友说:  八中老三届同学会没有辜负你的期望。24 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同学会的宗旨,团结了大多数同学,会员从当初的 29人到现在已近 800人;


我们至今编发了70多期同学会“简报”,设立了同学会网站并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人文关怀,增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 (比如陈小鲁同班的同学出了车祸没钱治疗,他们全班当日捐钱1万多元,并由同学开车送到医院,使其得到及时救助才渡过难关。这类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好人好事不胜枚举);


1971年在井冈山,左起冯江华、李三友、路舒奇、孔丹、秦晓、孔栋


我们为北京市民成功 策划并推进了北京世界公园项目的建设;


我们发动同学支持革命老区延安的 “医疗扶贫新长征工程”,并向贫困农民和灾区捐衣捐款;


同学会以各种形式支持母校的教育事业,仅通过每年捐赠向奖教基金和困难同学的支付已经累计超过 90万元,其中也包含了三友的个人资助。

 

在红尘滚滚的今天的社会,三友作为共和国创建者的父辈们为国为民的牺牲精神和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的忠诚继承者,更显得弥足珍贵。



今天这么多来宾聚集在此,纪念三友,怀念三友,可见三友的人格魅力!这让我不能不想起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时候,臧克家所写的一首诗: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三友同学,你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重情义  勇担当

——我心中的李三友



马晓力    


        在我心目中,三友是一位持重、内敛、谦和、包容的兄长,他话不多,总是笑呵呵的,时不时经过深思熟虑后,淡淡地冒出一两句诙谐却又不失哲理的话,让你对他暗暗起敬、佩服。


        最早见到三友时,是在林彪事件之后,一群在草原插队的阿巴嘎旗的老知青,似乎预感到严冬过后的政治松动,悄悄聚在一起,小心地议论起时局,其中有几位四中老高三的有头脑的人和女附中的几位朋友,有三友、秦晓、陆书奇、狄阜平、冯江华、刘进、陆小燕、张兰兰、王大贺、李革平、张征、张铨。


马晓力在追思会上


        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友身患残疾,我第一反应是,他怎么也到牧区了?怎么骑马?怎么生活呀?兰兰和小燕立刻对我说,三友可不是一般人,他可从来没把自个儿当残疾,什么都没甘示弱过,别人能做的事,他一定能做到。他不仅学会了骑马放羊(孰不知他被摔过多少次),牧区那些活他都会干,一点不比别人差。她们的一番由衷赞赏,让我对他肃然起敬。


        以后,因为有共同草原的经历,常在一起联谊聚谈,对三友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平时不显三友的聚合力和魅力,但一旦遇有困难、越是艰险时,便犹显出他独有的:勇于担当、乐于助人的强大张力。真是:金石不随波,艰险自得力。


        1995年1月21日在首都体育馆,由三友任总顾问、我任总策划的一台大型综艺晚会《共和国儿女——老三届》演出获得成功,完成了我们多年的一个心愿。这其中有许多甘苦、许多故事,最关键时刻,如果没有三友的鼎力相助和坚强支撑,这项大型活动必会夭折胎死腹中。1994年3月我从接触到这个演出的一纸批文直到演出成功,历时近十个月。这是个完全靠一张纸空手套白狼的事,仅仅是有一个好题目的一纸空批文,是一个文化公司异想天开的“三无”项目:无剧本、无策划、无经费,完全靠自筹自创自己策划自己落实。


        我们要从剧本策划开始入手,当时请了知青著名撰稿人秦晓鹰,仅仅一个剧本就八易其稿,最后由他定稿。演出内容要另行全盘策划,但一定要包容全国五大块土地上(五色土)黑土地、绿草地、黄土地、红土地、白(沙漠)土地插队和兵团生活的老知青的经历和重大事件。不仅要有各界知青代表人物、知青家长,因为是大型综艺晚会,还得要求具有表现各类形式的吹、拉、弹、唱、舞蹈、朗诵、曲艺等节目,有大量节目需重新构思,现编现导。串场词要有振憾力、感染力等等,相当于搞一个春晚。


        最糟糕的是要自筹经费,文化公司开的价是至少300万到500万,说没这个数字根本办不成。稍有点名气的演员一开价一首歌就是几十万。舞美设计、灯光,音响,张口就是大几十万。我从未与这些文艺界人士打过交道,一听便火冒三丈。正是盛夏,我的火气更大,认为他们都是些磨快了刀,用那一张烂批文把老三届人当唐僧肉活宰了吃的家伙。我认为他们想借此坑骗老三届,很快与他们成了对立的羊与狼关系。况且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四处讨要,才从老知青那里筹集了四十万,距他们所开的价,还远着呢。一时急得我想打退堂鼓不干了。



        就在这骑虎难下的当口,三友不失时机地出现了。他说他来帮我筹资,那些难缠的导演、音乐制作人、词作者,灯光、舞美设计师、中介人等全让我骂遍了,得罪光了。他们怕见我,我也不愿与之对话,一时进退两难僵持不下。三友说这些由他来出面协调,这一下可把我从苦海中解救出来了。我俩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与那一干人软磨硬泡地打着交道,事情还算向前推进着。


        经过三友努力,资金筹到了九十多万。由于做了些工作,知道经费紧张,很多应邀的知名的知青演员带头只要劳务费(每人5000元)不要出场费,如王刚、陈凯歌、张路、陈佩斯、濮存昕,田壮壮、田壮壮的母亲于兰、姜昆、聂卫平、梁晓声、易茗、雷蕾、孙立哲等等,以至于刘欢、刘斌、杨洪基、成方圆、万山红、关贵敏、侯牧人、韩磊、王静、刘维维等等名角,也都表示少要或不要出场费,事情进展还算顺利。


        当一切按部就班运作时,几乎临到演出了,突然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克拉玛依市少年宫失火的重大事件,大火活活烧死烧伤了很多孩子。于是限制和取消了很多大型室内剧场活动,自然也包括我们这场已经筹备了十个多月的演出。于是,三友使出全身解数,四处奔走游说,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获准演出了。但相应受到限制很多,两场演出被取消一场,并不准许卖节目单,不准许卖高价票(全部在十元以内,知青的投资捐助无法返还了),不能提前售票,只能在演出前的三天提票,也就是说必须在三天之内将一万五千多张票售罄。


        这也太难为人了!没办法,我们只能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几天几夜连续作战,几乎彻夜不眠,只睡两三小时,高度紧张操作,大伙累得快崩不住了。临演出前一天,我们互相疲惫不堪地望着,拿着印好的节目单无精打彩,顾不上细细欣赏,三友将眼前的几个没日没夜干活的老知青仔细扫了一遍,看着大家,笑着说:我们就这几个人,几条枪,干了一件几乎被人认为干不成的事,看来我们这些老弱病残还能干点事。说完,大家都会意且开心地笑了。


        那些日子,由于过度劳累,有的人病倒了,有的嗓子不出声了,仍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埋头苦干,甚是感人。演出的那天晚上,由于对知青题材的活动过于敏感和不够放心,居然来了550多名武装警察执行“保卫”,气氛很不寻常。三友指挥若定,十分淡定地坐在主席台上,他告我说:咱俩一人把一个角。也因为请了几位国家级的老同志和领导,才使这场活动得以安全顺利完成。


        那次活动如没有三友鼎力支撑,运筹帷幄,强力推进、耐心指导,若没有三友坐镇,是万万不能成功的。对我们来说,那是个从未涉足的庞杂领域,简直就像误入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在物欲横流见钱眼开的不良社会氛围中,在整个活动筹措运作举步维艰的过程中,有机会与三友近距离交往,令我终生受益,我实实在在深切地感受到了三友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三友巨大的凝聚力,感受到他敢于担当,知难而进的非凡勇气,感受到他真正男子汉结实有力、能扛大事的肩膀!感受到他大度包容谦和待人的品德、感受到他柔中有刚、有理有利有节的行事风格。自那以后我和三友关系很铁!(不知他怎样看,反正我是铁定了。)我认定他是最靠得住,最可信赖的人。



        事后有人说,要想整整谁,不让他好活,就让他干一场费力不讨好(没现成的人力财力)的大型综艺活动。那次活动真把几个哥们儿姐们儿活活累得快吐血了,但是如果没有那次难度那么大的活动,也就没有幸与三友同舟共济,也就不可能对三友的人品、道德、为人处事有那么深切透彻的了解,也就不可能真正从心底被三友的高尚道德所折服,也就难见三友的光彩。


        三友也有很亲和随性的时候,记得2005年夏天,我们二十几位老知青一同与三友结伴去呼仑贝尔,在蓝天白云下,在鲜花遍地绿草茵茵的草原上畅游,那是三友最开心最灿烂最无忧无虑的时候。记得有一天我在车上练呼麦,发声怪异,时间还较长,别人又不好制止,这时三友说:“晓力,能不能歇歇,我都快憋不住了。”话落,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也就戛然而止。


        三友集正气正义于一身,克己利人,从来是雪中送炭、助人于水火和最需要的时候。三友拖着一条命运给他的残疾病腿,总是风风火火、阳光乐观地出现在我们草原知青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中。


        1988年4月22日在中央统战部礼堂召开首届锡盟经济开发研究会,又一次见到三友、秦晓。打那以后老知青们对锡盟的经济开发的关注和身心投入与日俱增。当年夏天,我通过统战部胡德平的支持促成了一个30人的经济教育开发调研团。三友则以西城区的身份搞了一个庞大的但又很实惠的考察团并与锡盟签署了友好盟区的协议。自此,为锡盟修桥、修路、建小型牧场、办小学、送医送药、巡诊等事接连不断。

李三友(中)和朋友在一起


        1998年7月为纪念知青插队30周年,这年初,很多知青聚集在幸福公寓与三友、秦晓等人一起商议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决定为锡盟捐些书和立块纪念“第二故乡”的大石头。此事自始至终三友都积极参与和亲临房山实地遴选采购汉白玉巨石,直到把那块巨石运到锡盟,并指导和参加了纪念石的揭幕活动。


        2001年初,锡盟遭受特大风雪灾害,草原恋合唱团发起并在中华慈善总会和国家民委的支持指导下,1月16日和19日分别在民族文化宫和社科院举办了两次大型义演。在三友的感召下,一大群朋友前来助阵捐款,使现场捐款达到高潮,当场捐款达十万元之多。


        2007年锡盟连续十年特大干旱,草原恋合唱团又一次发起在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支持指导下,于7月9日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了《留住那片绿色》的大型义演。三友当时已重病在身,作完大型手术尚未全愈,身体明显虚弱,但又一次带领一大群捐助者前来助阵义捐。


        2008年,草原恋合唱团为纪念草原知青插队四十周年,11月28日在民族宫大剧院举办演唱会,三友拖着癌症重疾的身子,又来到会场现场支持演出。


        2009年年底,草原恋合唱团为纪念合唱团成立十周年,在海淀剧场举办大型演唱会,三友又不失时机地出现在会场,给大家以极大鼓舞。



        2004年,他鼎力支持蒙古族艺术家布仁巴雅尔出歌碟,使《吉祥三宝》一举成名,享誉国内外;而后又支持出版《天边》、《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脍炙人口的歌碟。


        2007年,他对布仁、乌日娜夫妇在凤凰卫视台台长王纪言支助下,策划和发起并亲历亲为组成的《五彩呼仑贝尔》少年儿童合唱团寄予厚望,手术不久的三友,居然拖着重病之身,亲临现场观看演出,给予支持,令人感佩。他何止仅仅帮助过布仁一家,受过三友恩惠的蒙古族同胞还有很多,如克明、其其格玛、阿拉坦其其格、张全胜等蒙古族同胞都曾表露过,三友大哥曾在他们最需要帮助时,伸以援手,给予各种支持。


        三友还有一大特点,他一惯平等、和善待人,具有给人以极强信赖感的兄长风范,尤其令我感念难忘的是:2004年夏天,草原恋合唱团将在三友等朋友的支助下,前往德国布来梅参加第三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节大赛。由于是国际比赛,又是首次走出国门,草原恋合唱团成立尚不满五年,水平很有限,因为此前曾参加过广东江门的一次小型国际合唱节,对国际水平的合唱略知一二,我的心一直很忐忑,很犹豫(自私点讲我已去过欧洲多次)。本不打算这么早走向世界,感觉太没把握,但原任指挥很坚持,一定要参加,说没什么了不起,没问题。为此,只好硬着头皮四处筹措资金和做各项准备。


        这时有人建议,出国参赛,非同一般,于是热情地请来具有国家一级专业指挥水平和作曲家前来指导,一经指导确有大幅提高。但人家一走,水平又回到从前。这时,又有人建议,既然是出国参赛,就是一个民族和国人脸面的问题,决非一团之得失,还是请专业指挥为好,不要只顾及于一时。我听从了这一建议,前去与原常任指挥商量,以征得他同意,请他出任男声小合唱指挥,那四首大合唱歌曲其中有两首作品还是出自拟请指挥的手笔,可否请他充任大合唱指挥。


        将此建议一提出,那位指挥便火了,根本不同意。见他不高兴,不同意,我当场即表示,那就算了,就当我没说,(既然与之商量无果,那就算我白说,一切归零了。)不考虑另请指挥了。我还当着他的面要求:这只是我作为团长个人与你个人商议,到此为止,请不要再扩散,维持原样。


        本以为事情过去了,没料到原指挥在几天后,借训练之机大肆发火含沙射影说有人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并当场撂挑子走人,闹个不亦乐乎,几乎所有不明真相的人都来指责我,不分青红皂白斥责我不仁不义等等,一个团很快分成两派。那些日子,我百口难辩,痛苦不已。就在这内心最痛苦,最伤心,最无助时,三友又一次出现在我的面前!他以兄长般关爱之心给我以安慰,鼓励我一定要坚持!要将知青自己的合唱团努力办下去,并说:“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



        有了三友的道义支持,我很快从痛苦中解脱而出,全身心投入出国参赛前的忙碌筹备中。由于当时团里有些人闹得很凶,三友还不太放心,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专程赶到德国布莱梅现场支持、力挺。想到此,我常常从内心深处感激他!每忆及此,不由得潸然泪下,不能自已,难抑思念之情。


        我常常想,像三友如此这样默默支撑、力挺别人的好人,到哪里去找?!他总是利他,为别人着想。他总是朋友第一,他人第一,在朋友最困难时伸出援手。三友有一个瘦弱多病的身躯,但有一双巨大厚重温暖的手,常常伸给朋友。三友总是满面笑容,很少见到他生气不快,因为他总是享受着“施大于授”的快乐!


        能与三友为友,乃三生有幸;能与三友共事,一生受益,不枉此生!


        三友虽身患残疾,但他从来不把自己当残疾人,别人几乎也早忘了他是残疾人,反正我是从来没把他当作残疾人,有一次竟然当他面无意说了一个不雅的词,他听见了,但并不介意,只是淡淡地看了我一眼,而我却后悔了好久好久。在我心目中三友比很多很多人都健全,至少比我健全健康高大得多。



        用溢美之词赞扬三友,我觉得挺俗,可他真是一位让人从心底深处敬重的大好人!正像朋友们所言:三友既不是大官,也不是大款,他是真正令人尊敬的大好人!他是我们草原知青的灵魂性人物,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最知心最善良的老大哥!三友走了,我的心空落落,好似把我的灵魂也带走了,随之而去。


        相信三友一定会把我们对他深深的爱和草原赋予他的爱一同带入天堂!三友,我们想念你!


        三友集岁寒三友松竹梅的风骨品格于一身,三友精神将永远镶刻在我的心中,三友,一路走好!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新三届菁英

我认识的刘鹤,一位逻辑清晰的经济学家

刘鹤:"非常重要"的中国经济掌门人

刘鹤的30年

刘鹤:没有对文革灾难的反思,

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的经济增长

田军:在充满压力的市场找到人生价值

张益唐和北大数学系78级

张益唐:横空出世的世界数学界"扫地僧"

汪丁丁:看不到中国社会中精英所起的正面作用

宁铂:从少年班神童到云海法师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王岐山和改革四君子的故事

柳红:还原1980年代被遮蔽的历史

林毅夫 :朗润园里的孔夫子

蔡晓鹏:九号院·杜润生·中央一号文件

宋卫平:不要叫我"开发商"

风投教父熊晓鸽忆恩师:22年与22分钟

熊晓鸽:在早晨第一缕阳光中起飞

许小年:知识分子不要总想着当国师

喻国明:宁愿喝一杯毒酒,

也不愿喝一杯温吞水

方莺:具有特殊使命感的资深投资家

阎焱:北大才子37岁激流勇退

于慈江:回望诗的1980年代兼谈诗人海子

黄健:我把父老乡亲的农家生活录入史册

郭建梅:中国首位公益律师的苦与乐

林双林: 从农家娃到大学教授

黄健:我做村民口述史

陶海粟:山西厅官杜创业

陶海粟:“屠夫状元” 任保山

杨滨:准确踩到历史的“点”上

唐师曾:我在北大的阳光里

陶海粟:奇人邓英淘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高华,历史守夜人

莫砺锋:我幸运地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

刘晓阳: “知青”李三友个案

周其仁:纪念杨小凯

徐小平:把人生经历设计成人生财富

郝荃:最开心的是帮助别人

周慕冰:我们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

邱兴隆:他先后与96名死刑犯同监共囚

张亚勤:从少年班"神童”到微软全球副总裁

徐建:如果不是海外爆料,

深圳也许已经有一个立法会了

唐翼明,在台湾传播传统文化十八年

纪敦睦:一位本应该成为大师级的人物

刘学洙:上善如水——记新闻人张善炬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一个班级走出三型飞机总设计师

统帅部点赞的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

国产航母副总师孙光甦: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王伯庆:高考开启了我的学历征战之路

郭少达:与肖晓琳道别

钟健夫:1980年代的政治激情与《南风窗》

雷颐:精神启蒙远未完成

北大教授海闻:从北大荒到北大到北加州

胡舒立和她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

田小野:与王友琴面对面

帮着"摸石头"的人——回忆张少杰

送别新三届学友曹征海

蔡晓鹏:人大新三届校园往事钩沉

复旦数学77级:在新世界门前

何勤华:与李克强同班的律政精英们

追忆逝水年华:

北大经济系77级点滴回忆

北大中文系77级: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年

古灵精怪的音乐奇才谭盾

李梅:我眼中的顾晓阳

郝荃汪建熙:财金侠侣

遇见纽约的秋天——

人大工经系78级校友李德顺先生专访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房伟:留得生前死后名

张晓岚:画家黄月的中西艺术交流之路

王伯庆:高考开启了我的学历征战之路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