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钱 江:我的第一个病人

钱 江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钱江,生于上海,曾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兰布和农场插队6年,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77级,1982年分配到北京《体育报》,198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历任《人民日报》驻云南首席记者、华东分社新闻部主任、人民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海外版副总编辑。其间曾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做过一年高级访问学者。


原题

我的第一个病人

——怀念乌兰布和的女儿





作者:钱 江



 

此时身正在太平洋另一端,思绪飘回万里之外的故乡,飘向我的第二故乡——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布和大沙漠——我度过知青岁月的地方。或许,正是由于从万里之外的远方回首走过的路,那路上的足迹变得越发清晰,一刀一刃地刻在黄河边、荒山下,风沙吹不走,永远不会磨灭。 


 这是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布和沙漠。2012年夏天,儿子要去美国留学,我带着他来到乌兰布和。这里的沙漠已经远远向西退去,过去我在的地方差不多全是农田了。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沙漠深处景象。儿子对他的同行伙伴说:“当年在这里生活,不可想象”
 
上篇
我的第一个病人


           
 那是1999年7月31日,跨越迢迢关河,我又回到了遥远的塞外大漠——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布和大沙漠——我的第二故乡,参加建设兵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

近乡情更怯,我不知道明天回到连队,心脏会跳成什么样子?当年的熟人和田野如今怎样了?
        
河套首府临河的第一个夜晚,农管局举行盛大联欢晚会。我刚刚走上盟(现在已经改称为“市”了)影院台阶,一个年轻女子迎面挡住我问道:“你是一团的吗?”

显然,她认出了我,紧接着说明:“我是1团8连出来的。” 
        
我认出了她,原来是连队木匠老姜的女儿,而且是我的第一个“病人”。我们同出一个连队。 
       
把时间往前推溯到1973年,我在内蒙古建设兵团一师一团当知青已经两年多了,生活在乌兰布和沙漠的东部。

这是我生活的连队——内蒙古建设兵团一师一团八连连部南面的景象,是我在1975年拍摄的照片。连绵的沙丘,除了夏秋季以外几乎没什么降雨。沙丘中有一点沙蒿这样的顽强生物,我在这个连队生活了4年 

乌兰布和,被称为中国的第八或第九大沙漠,一年四季都有风尘滚滚,黄沙扑面的时候。冬春两季风沙最大,沙尘暴一卷起来,“一天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知青们在沙漠里与天与地奋斗,用推土机、主要是用双手挥动铁锨,把沙子推开,挖出水渠引黄河水灌溉,平整出土地,“以粮为纲”种上麦子、玉米。

春天通常是最艰苦的季节,连队储存的白菜吃完了,几乎天天吃土豆熬海带了。这时干的活儿也重,整好了地就要播种,麦子出苗了,一场风沙卷来,麦苗被打死了,于是补种。再出苗,再刮风沙,再补种。晚春时分,风沙小了,最后冒出头来的小苗却再也长不大了,到夏天只能收二三十斤,连种子都不够。 

 这是我的连队住房,我住在最右边那排房子的左起第一间。直到今天这排房子仍在,已经被树木遮掩。照片左边最大的房子是连队的食堂。当年,在这里生活着三个排加一个连部的成员,大部分是知青,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的农场职工 
    
在这里劳作的知青,大部分是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的(19)69届和70届初中毕业生,只有很少一部分河北保定和浙江慈溪的知青是高中生。一旦进入大沙漠劳作,学习文化知识就很少有人提及了。这在我也一样,劳作一天之后,最迫切的需求就是两件事,吃饱饭、睡足觉。 
     
这是我,摄于1975年,距离21岁生日大概还有三四个月,正在连队当文书。连部门前的沙漠中有一道大渠通过,在夏季和初秋时有羊群 
    
命运在1973年年底转机。这年秋天,连队文书沈百龙上大学走了,连队文书出缺数月后的年底,我被任命为连队文书,住到连部和通信员一个屋。我有了一张办公桌,晚上有了可以支配的看书学习的时间。

我在几天后的星期天赶往县城磴口买书。新华书店空空荡荡,新出版的书屈指可数,我还是满心欢喜地花两角七分钱买到一本李时珍的《濒湖脉学解》,当晚就打开书开始自学中医,望闻问切,同时学起了针灸,在自己身上试扎,让四肢很吃了一些苦头。 

 
李时珍原著是《濒湖脉学》,我当年买的书加了一个“解”字,是有白话文解读的。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本反复阅读,细心揣摩的医书,当时很有些心得。但是非常可惜和遗憾的是,岁月剥夺了我的记忆力,书中所述,现在大都还给李时珍了。
 
为什么学中医?
 
是因为受到下乡之前一件事的启发: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来找我祖父,要学习英语。学英语是为了要将他自学的中医知识用英文向世界表达。

他叫钱守章,原本是一位热爱戏剧文学的农村青年,高中毕业后两次报考上海戏剧学院,分数都上线了,却没有录取。结果在最后一次失利后大病一场。

因家贫看不起病,他自学中医,自我开出药方,结果几年下来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野路子中医”。于是立下雄心壮志,还要学英语。

他能否学成英语我不知道(后来知道是失败了),但他可以通过自学中医而行医有道,却是我亲闻亲见。既然他可以,我也行。

还有一个因素。我家祸不单行,父亲在政治风暴尾声中的1958年在劫难逃,遭遇“错划”。我就在第二年罹患小儿麻痹症,从医学角度就划入残疾队列了。幸好祖母坚韧地背着我,到一位老中医处扎了一年多针灸,将我的病态扫除了许多。但是后遗症不能根除,现在下乡了,没有医疗条件了,我想自己扎针灸,有助于保住健康。

从磴口县城买回了李时珍大作,到晚上,各班集体宿舍里大家打扑克的时候,就是我学医之时。多亏和通讯员管宝弟一屋,我可以不受扑克之扰了。

两三个月后是春节,卫生员张凤兰回京探亲了,我在连部唱起了“空城记”。

年初二那天早晨,木匠老姜满头热汗急匆匆赶来,说小女儿凤兰肚子痛得不行了,央求我赶紧给团部医院打电话请求派车急救。那时,全连只有我屋里有一台手摇电话。我看老姜脸上直冒汗,情知不好,立刻摇起了电话手柄。
       
电话要通了,对方回答说要找值班医生,还要找值班司机,要是找到人,40分钟以后赶到。要是找不到人呢?人家没有说。 
        
老姜看我打通了电话,就跑回家照料女儿。不一会儿他又跑回来了,说女儿不行了,等不及了!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我说:“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我给你女儿扎一针。”

那时候,读了几遍李时珍的医书和针灸书,我还不敢在腹部穴位上动针,但是已知道针刺腿上的“足三里”穴可治腹痛,扎不坏,而且在自己的“足三里”上反复演练多次了。 
        
老姜向来相信我的话,事到如今也没有了别的选择。他说:“行吧。”
        
我拿起针筒急跑到老姜家,只见十来岁的凤兰躺在炕上,脸色煞白,一层层地淌冷汗。我顾不上想许多,马上抽出长针用棉花蘸白酒擦拭,再并上三指在她右腿上确定穴位,就在她腿上进针了。我将针尖向斜下方探刺,按医书上说的那样捻动银针。
        
真没有想到,祖国传统的针灸神奇伟大!一针下去,女孩的腹痛顿时缓解。我接着在左腿上进针,情况进一步稳定。将近一小时后,团部的吉普车赶到,接走了姜家父女。
        
目送吉普车远去,我突然觉得双腿一软,深深后怕起来:要是那一针下去不见效,出现了什么严重后果怎么办?你毕竟不是医生,怎敢随便动针。那天傍晚,我给团部医院打了好几个电话,询问凤兰的情况。回答倒是令人宽慰的,不过我的自责没有结束,那阵子不怎么敢在连队“行医”了,至少是谨慎多了。凤兰腿上的两针,似乎是我最早的成功医案。
         
时光是一把雕刀,锋芒所至,把眼前的一切都改变了。当我踏上巴盟影院台阶的时候,青春已经离我远去,还使我错认了眼前台阶上的女性,原来她是凤兰的姐姐玉兰!

不过她没有把我认错,说,妹妹一直记得你,还有我爸爸妈妈。 
        
在巴盟农管局,王建国局长说了一番对当年兵团战士的赞扬话,说我们是农垦奋斗精神的奠基者,说我们当年带来了城市的文明和理念…… 可是,人家没说我们当年做过的许多荒唐事呀!毕竟有人打架有人偷瓜有人顺手牵羊惹出了一串串麻烦,还有,当年的蛮干胡干是不是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都没有说。

不说了,是第二故乡的宽容;做错的,不提了。一点点好事,挂在心上。第二故乡就是家,要留给儿女一串美好的回忆。 
 
 
又见到凤兰了,她已经是一位小学教师。看见这张照片我就想起许多往事。往事并不如烟,它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
        
有了和玉兰的巧遇,我在回连队的路上充满了信心。
        
果然,一回到农场,凤兰就来了,她已经成了场部的小学教师,很有经验的样子了。木匠老姜退休了,也赶了十几里路来看我,一家人说了好多怀念的话。
      
 (本文主体部分作于1999年8月,刊登于当年《大地》杂志总第137期,本次作了增补) 
 

下篇
我的第一个病人离去了

     

我不是医生,她却是我的第一个病人。2011年10月的一天,她的女儿佳佳发来短信:妈妈凤兰刚刚离去,走向另一个世界。  
        
对于她——乌兰布和的女儿,除了记忆,再也没有什么留下来了。
        
时光过得真快,1999年8月我回农场,老姜和女儿凤兰赶来,对我说了许多感激的话,说得我眼眶热热的。我说我要感谢农场接纳了我,磨练了我,感谢你们父女20多年没有忘记我。凤兰带来了上小学的女儿佳佳,佳佳说她早已经知道我给妈妈扎针的故事。   
  
1999年8月,在乌兰布和农场场部学校。左起:学校老师,我,蒋志鹤,蒋薇,凤兰 
    
凤兰当上了农场小学教师,父亲老姜退休了。他们的生活不算宽裕,温饱已不成问题。不幸的是几年以后,疾病几乎压垮了这个家庭。

先是凤兰的姐姐玉兰患病,当地医生出现误诊,病情发展,夫妇俩来北京求医。我安排这对夫妇在单位招待所住下,求医就诊。但是现代医学没有留住玉兰,两年后她去世了。

没过两年,脑部肿瘤扑向了凤兰,长成了大姑娘的佳佳陪伴满脸愁苦的妈妈来北京看病。

我知道这才是关键时刻,必须施以援手帮上一把。凤兰也希望到长于脑外科手术的北京天坛医院,请专家主刀。生的希望全在这里了!

可是我不认识天坛医院的专家呀。好在我马上想到了——我任职之处的办公室主任老鲁。调来之前,他是黑龙江一座大城市的驻京办事处主任,经手过请医生看病的事情。

我找到老鲁说,前来的孩子是我插队所在地方老乡的孩子,我在那个地方生活了6年多。

老鲁是东北人,与我同龄,知道许多东北知青的事情,知道知青和乡亲的关系非同寻常。他马上就点头了,说:“我正好认识天坛医院的医生,不然你还挂不上号呢。”

结果,凤兰很快就挂上了著名专家号。结论是必须马上手术,但是预约手术已经排出了好多,排队起码一个多月,甚至更长。

当时凤兰也同意了,就住在天坛医院附近的旅店里。

可是,北京再低廉的旅馆也是贵的。更糟糕的是,脑肿瘤压迫神经,使她整天头痛欲裂,她无法一天天地忍受。

没有几天,老鲁找我来了,说不好,你带来的孩子跟主刀专家吵架了,要求马上给她开刀。医生也生气了,说总有个先来后到吧。

我知道谁也不能责备,凤兰的痛苦无人可以替代,优秀的脑外科专家又有多少人在等待他妙手回春。

我只能对老鲁说:“这事情我只能求你了!我没有别的办法。”

老鲁抽身就走了。从此以后,凡有酒席,我一定向他敬酒,我非常感谢他!

实在万幸,主刀医生原谅了凤兰,而且同情地提前手术。我想这是天佑凤兰,老鲁的办公室离我不远,没有他就不会有凤兰的顺利手术。

手术解除了肿瘤的压迫,脑颅中的痛苦消失了,凤兰觉得生命已经重新开始。

出院几天后,她带着佳佳来我处辞行。我请来同连战友郭中坤,请这对母女吃了一顿饭。

我看到凤兰消除了痛苦和佳佳宽慰的样子,心里非常高兴。我交给佳佳一点钱,这是给沙漠女儿上学的一点点帮助。

多亏佳佳照顾,凤兰的生活恢复安宁。两年以后,佳佳考上了大学,按说这个家就要度过艰难了。没有想到最坏的消息接踵而至,凤兰的胶质脑瘤复发,而且名医束手,说这次无法再施手术了!

母女来到北京,又流着眼泪离开了我。望着这对母女的背影,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站在原地挪不动步子,我知道这可能就是和凤兰的最后一面。

看到佳佳发来短信告诉妈妈离去的消息,我心头一阵痛楚……

我没有能够留住凤兰,回想当年她在少年时留给我的那份病案,心里竟觉得苦涩起来。我不敢给她的父亲老姜打电话,我知道老姜夫妇已经经受了太多太大的打击,我没有语言能力开口去安慰老姜。

而我,看到了一个乌兰布和沙漠女儿的前来和离去,又看到了新一代沙漠女儿的成长,所以,佳佳去上学了,工作了,我都十分关心。

我每次回到乌兰布和,都去看望老姜夫妇,他们一天天地显老了。其实我也是的。

这就是岁月。青春来了又流逝了,新的青春由新人带来。佳佳发来不幸消息的那天晚上我做梦了,梦到了乌兰布和。那里有我的青春,有我流下的汗水。我从那里走来,走到了今天。

再后来,有好消息来了,大学毕业以后的佳佳回到了磴口,有了美满的婚姻有了孩子。我回到乌兰布和看望了佳佳和她的一家。2016年,快递业务出现了,佳佳通过快递发给我一箱乌兰布和的“华莱士蜜瓜”。

 

这是典型的“华莱士蜜瓜”,也是中美两国文化交流的典型产品

1944年还在二战期间,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访华携来美国蜜瓜种子,和甘肃、内蒙古蜜瓜杂交后的成果。
 
乌兰布和蜜瓜是我此生中最爱吃的甜瓜。之所以那么甜美,可能因为其中包含有我、和我那一代乌兰布和人的青春。
 

续篇

一个接续希望的故事



 

2019年,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50周年,我在7月里又回了乌兰布和。这年回乌兰布和的老知青特别多,因为他们都已经越过花甲之年,知道不会再有一个50年了。
 
我来到当年的连队,在当年我住过的小屋前久久站立,回想在这里度过的岁月看过的书,回想在这里曾经有过的心的历程。 

这个有水泥墙报的屋子就是我当年住过的。这颗大树却是我走后栽种的。摄于2019年7月20日 

2019年7月20日,我又站在40多年前住过的小屋门前了。房子经过新主人的修缮,门是后来改造过的,比原先的宽了,还和邻屋打通加了窗户
 
 今天的乌兰布和是开展沙漠风光旅游的好地方,距离我的连队不远处,纳林湖建成了4A级景区。和当年连队相距5里地的海子(沙漠中的小湖泊),也被开发成休闲钓鱼的所在。但愿我在不久后的日子里,能在这湖边静静地坐上一天。  

但在连队里已经没有住的地方了,我住到磴口县城的酒店,县城人口比过去大大增加了。到县城的第二天,我和同连队当地知青老战友相约,在三盛公黄河枢纽大闸边聚餐,品尝当地特产——黄河鲶鱼。那实在是一道美味。

踏入知青岁月的时候,我来到这里就听说磴口盛产“黄河大鲤鱼”。但身为“知青”的6年中,我从未品尝过“黄河大鲤鱼”,也不知道还有更美味的黄河鲶鱼。好在那以后都得到补偿了。

佳佳带着孩子,还有老姜夫妇也来了。老姜已经86岁,经受过生活的甘苦,他和老伴说得上身板硬朗。席间,老姜端着酒杯站起来说了一番话,回忆和我的交往。结果我们两人都流下了眼泪。
 
和老姜见面了。因为曾经的经历,我们都有些激动
 
老姜对我说,希望过些日子你再来乌兰布和。我说,一定会来的!这里也是我的家乡!我还告诉他,我的儿子已经完成在MIT的学业,成为一名城市规划设计师,他和内蒙古有工作接洽,涉及内蒙古西部的城乡建设规划。我希望,儿子能够投入乌兰布和明天的发展规划。

这样的话,我和乌兰布和,或许还会有新的故事。
              

2019年12月27日于美国东海岸 


钱江读本

钱江:乌兰布和的美丽和青春故事

钱江:最甜的蜜瓜在塞北

钱江:独具特色的77、78级大学生

钱江:1978级大学生是怎样走进大学的

钱江:人民日报"内参"与1977年恢复高考

钱江:燕京学子金无怠,

世界情报史上的"超级谜团"

 钱江:实习生采访美国前总统,

改写了我的新闻生涯

中美建交谈判幕后的高手过招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内蒙古知青

李银河:我的人生第一课
黄培:草料场大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黄培:我们是乌拉特草原上的牧羊女
 黄培:为了一张照片,差点搭上一条命
王海军:我们村的男知青
王海军:女知青和她们的农民丈夫
吕丁倩:我经历的1976年高招
工农兵学员是如此推荐的
吕丁倩:那个坑坑洼洼的多事之秋
吕丁倩:冰天雪地绝处求生的高考之路
吕丁倩:两个女孩命悬一线的山谷迷路
刘晓阳:从插队到洋插队的北京姑娘
刘晓阳:上山下乡,我有自愿
刘晓阳:插队朋友顾家錡和他的母亲
李大同:青狗哈利和她的儿女
李大同:草原归去来
陈佩斯:珍藏在大草原上的青春
作家老鬼:大草原上的"孤狼"岁月
老鬼:姜傻子一定要在草原咽气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1)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2)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3)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4)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5)
徐小棣:异丙嗪,青年时代的故事
秦晓:我们在牧区吃商品粮啃大羊腿
秦晓:草原上的阅读,走出黑暗的启蒙之旅
孔丹三别(送别李三友董良翮陈小鲁)
计三猛:深切怀念李三友
刘晓阳: “知青”李三友个案
克明:我与呼伦贝尔大草原
唐晓峰:大家心里有底,不可能一辈子扎根农村
许晓鸣:我为什么嫁给内蒙古草原牧民
唐燕:土默川酸曲曾经是我们的最爱
唐燕:下乡插队时,我们不懂爱情
马晓力:北京知青陈丽霞,永远留在北方的草原
马晓力的草原情:蒙古额吉没有白疼你们
纪敦睦:一位本该成为大师级的人物
留守在内蒙古的老知青们 
火勒旮弃:一个北京知青在草原上的命运
内蒙古草原上的五月夺命雪
赛力罕:命悬一线的脱险瞬间
赛力罕:妈妈送我去大草原当牧民
赛力罕:我在草原上的牧民生活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