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 | 吕丁倩:​明月千里照白雪,故乡只多万重山

吕丁倩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档案

本文作者


吕丁倩,江苏常熟人,出生于教育世家,曾是内蒙古下乡知青,1977年考入内蒙古师院英语系,毕业后从事高校英语教学,后赴美国读研,现在纽约定居,从事写作和翻译,美国翻译协会会员,为中美文化交流笔耕不缀。


原题
知青记忆,
寒冬深夜打井




作者:吕丁倩



忆江南

夜战工地


满头汗,

摘帽忘情搧。

明月千里照白雪,

静谧如同家乡南,

只多万重山。


写于1976年2月18日凌晨2点



两年前收拾旧书物,发现一片几乎揉烂了的小纸,上面涂写着这首小词,及一些其他潦草文字。这首词马上把我带回1976年初的寒冬。我在内蒙古厂汗村下乡,曾经在深夜打井。某个凌晨挖土时突然有感,脑海里浮现出几行词句,回到窑洞后再记下来。


那是1975年9月中旬,中央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全国一片“大干快上战山河“的宣传鼓动下, 内蒙古固阳县也轰轰烈烈地号召在冬季大干快上。随后,忽鸡沟公社也开动员大会。我下乡的厂汗大队响应号召,“劈山引水”,决定秋后立即开工,趁冬季期间在村南坡下挖一口大井,灌溉水地。 


内蒙古固阳县平均海拔高度1500-1700米,厂汗村的地理环境是山区,地处高坡,水源罕见。年底进入冬季,高寒地区气候十分严峻险恶,在野外劳动,身体无法抵御寒冷。但是村里劳力少,挖井艰难,进度慢。队里把劳力安排成三个班轮流挖井,春节不停工不休息,这是那个时代典型的不切实际的激进行为。


内蒙冬季寒冷,地冻之后没什么活干,直到春暖后才开始犁地撒种。此外,按当地习俗,妇女结婚后主要操持家务,下地劳动的不多。所以参加挖井的大多是村里的青壮男劳力。知青们大多也参加挖井。那时我没有什么生活经验,队长分配我做夜班,即半夜12点至清晨8点,我就接受了。谁知夜间气温骤降,比白天低很多,施工十分艰苦,甚至很危险。


村前南坡下面, 左边就是大井的位置


轮到我上夜班时,晚上我在窑洞里看会儿书,和衣在炕上躺着迷糊一会,不敢睡着。快到12点时,我便扛着铁锹,大头鞋踏着积雪,一路下坡,一步一滑,往村前南坡的工地走去,这时肚子里已经在咕咕叫了。


工地上老乡们都穿着大羊皮袄,戴着严严实实的皮帽子,知青们也是穿着短棉大衣,包着头巾,戴着帽子,互相都认不出来了。由于天寒地冻,到了工地上不敢不动弹,使劲用铁镐和铁锹刨土,挖掘冰冻得梆硬的土地。镐头砸在冻土上马上弹回来,震得双手生疼。用鞋使劲踩铁锹, 在冻土刮下一点点土。就这样猛力地刨着挖着,头上出汗了,我摘下帽子擦擦。身上也出汗了。


但是,一阵阵寒风吹来,围巾和帽子边缘上很快都结起冰凌。要是停下一会,身体很快就冻得僵直,簌簌地发抖,两条腿也不会打弯了,说话时哆嗦着说不清楚,只能赶快再猛力地刨一会。那段日子夜里的气温一直在零下二十多度。我觉得自己像一片在寒风里抖嗦的树叶子,轻飘飘的,随时都会被吹落。


这天特别冷,凌晨时分,我累极了,实在举不动铁镐。停下来歇了一会,呆呆地站在工地上。凛冽的寒风吹透棉大衣和毛裤,全身已经麻木。我心里对自己说,今晚可能要冻坏了,熬不过去了。


我抬头望着夜里的天空,高远辽阔,一望无际。空中十分洁净,没有星星,连一挂云丝也没有,只有一轮明月,月光清澈如水,甚至看得出天空的颜色是湛蓝的。


我从未见过寒冷的夜里,月亮会放射出如此神奇的光辉,洒遍人间。白雪覆盖的远山,更远处,是著名的五当召的山峰,空旷的河漕通向三岔口,白雪皑皑的漫坡,村里老乡房顶上的烟囱,河漕路边几棵枯树,地上所有的物体像白天那样清晰,一览无遗。


此时天上一轮明月当空,地上的白色晶莹剔透,在月光下燿燿闪烁着光芒。天宆与大地如此相近,月光与白雪相互映衬,多么美妙的奇景。


再看四周,沉睡中的村子隐匿在冰雪之中。天地之间的一切都被凝固在冰冷的空气里,多么安静,我不禁想起家乡的夜间也是这样万籁俱寂。可是我为什么在这里呢?


大概是被冻得糊涂了,也许是凌晨时分犯困,也许眼前的这幅奇景给了我一种幻觉,我一时分不清自己在家乡,还是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厂汗门洞。


突然间,我心头涌起一阵波澜般汹涌的伤感,胸腔里憋着万分的委屈:我想回家!我要回家去!我实在坚持不了了!我的眼睛发热,鼻子阵阵酸楚。双脚踩着地上的冰,滑溜溜的站不稳。身体不由地摇晃起来。我赶忙杵着铁锹站稳脚跟。这时我打了一个激凌,清醒了,回到现实中。


望着被月光照亮的延绵起伏,重重叠叠的群峰,脑子里又浮现出这句话:"只多万重山"。是啊,这万重山峦阻挡着我,我心里不断地重复这句话,回到窑洞后,把想说的这些话填写在这首词里。其实我明白,还有眼睛看不到的万重山峦阻挡着我要回家的路。


那一刻,关山重叠,一个温暖的幻觉,家,遥不可及。


这个凌晨时刻,在月光下打井工地上的情景,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记忆。在内蒙古插队的几年里,常有思念家乡父母的一瞬间。但是很少发生如此强烈的思乡情感,似有令人崩溃的预感。反复品味“只多万重山“,其中饱含着万般的无奈和悲哀。


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 当一个人精神和体力所承受的压力和苦痛濒临极限时,会产生绝望,会本能地,爆发性地反应内心最迫切的真实情感。正如将要离世的人,会毫无掩饰地说出自己的遗憾和愿望。我多次经历过这样的情景,而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回家。


在后来很长的日子里,这诗句成为我在内蒙古思念家乡时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我常常在心里默默吟诵。许多年以后,我还会想起这诗句,它还会使我热泪盈眶。


那天晚上带班的是位善良的年轻老乡,也许他也冻得受不了,决定休息一下。大约两点多时,他把我们带到工地附近一户老乡家。记得房门外还挂着一条厚厚的棉毯, 不让屋里的暖气漏出去。记不清这是否他自己的家。我们坐在暖乎乎的炕边,听着炉灶里呼呼的燃烧声,待了很长时间,谁也不敢再踏出门去。直到天蒙蒙亮,东方出现微熹时,我们才返回工地。


那年知青房还未建造。队里15个知青三三两两分散暂住在老乡家,或在饲养院旁边的空屋里。我一个人住在村后的山坡上,村里人称为垴头,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康银锁家后院的窑洞里。那是康家早年的住处,后来盖了房子,窑洞当作晾房即储藏室。冬暖夏凉,倒是很清静,知青们有时来坐坐聊聊。没想到为了夜班打井,弄出了很多麻烦。


1976年初是个多雪的冬天,连续几场大雪不化。早上从打井工地回我的窑洞时,常常被困在路上,回不去了。从工地往村后走河槽沟,在往务柳沟和垴头分叉处,我要从沟底往上坡走。


那条小路上有六七户人家。住在垴头的老乡在家门口铲雪,小路两边堆满了积雪,足足有一米多高。中间铲出一条很窄的路面也被冰雪覆盖着,在夜间零下二十多度气温里,路面被冻得光溜溜的。小路是朝上坡去的, 我每走一步就滑倒,有时连摔几次才挪一步。努力站起来,又滑倒。没办法,我只得单膝轮流跪在地上慢慢往上坡爬,还是不断打滑。


小路右边是老乡们的院子,一家挨着一家。天刚亮,还没一点动静。我又累又困,冻得手脚麻木。想喊人帮忙,不好意思惊动他们。只好使劲在雪里刨个小窝坑,踏在坑里,呼哧呼哧地往前爬,有时连滚带爬地,有时扶着左边的雪堆,侧着身子慢慢往上移动。这段回窑洞的小路大约50米,足足爬了半个多小时,才到院子土墙门口,浑身身沾满了雪。


有一次,窑洞的门被冻雪堵住了,我用铁锹铲,再用手扒开雪,把门推开时我自己连人带雪哗啦一下子扑进门去,摔在窑洞地上,雪撒了一地。


我每天回窑洞走的小路,曾在冰雪里爬回去,如今这里只剩一户农家。手指方向是我曾经拉过二疙的坡地


顺便提一下后来这口井的情况。一冬天打井没有休息,完成了县里和公社的政治任务。春天来了,天渐暖,土地解冻,沙土也松动起来。常常会有一片沙土裂开,哗啦啦的往井下落,时常还夹带着石块。井底下挖泥土的人们要时时小心,不要被砸伤。挖井进行了几个月后,井越来越深,开始出水,据说水源不足,还得继续深挖。下井的人们需要穿齐膝高套鞋,趟水把泥沙从水里铲起来。


我也下井去了。当时我知道这很危险,但是没办法,只好下去。井里的地下水很凉,隔着高统胶鞋泡几个小时,从双脚指到小腿肚都是冰凉的,冻得没有一点知觉。


后来队里弄来一台升降机,由村里康师傅操作,把井底挖出的泥沙提起来倒到外面去。不料,有一天升降机出了故障,突然从高处坠落, 幸亏没有落地, 坐在升降机里的康师傅受伤,更是受了惊,在炕上躺了很久。


春天开始种地了,打井也就暂时停顿一段时间。听说选择井眼不太理想,出水不足。我离开厂汗村时,这口井还没有完成。


往垴头去的小路,过了窑洞,上面有一口吃水的小井


前些日子收拾过去的书本物品,发现两年前记录在电脑里的下乡时残留的1976年的日记,其中有这样几行字,"大概今年厂汗大队会受到公社党委的表彰,而忽鸡沟公社则会受到固阳县党委的表彰。"


2018年5月,我和一部分知青回厂汗村。大家不约而同地要来看看大水井,并在此留影。我的脚下就是那口大井。目前还可以用水泵抽上水来,但是水源不足,不能灌溉土地。旧地重游,自然想起那个凌晨,眼前的景物仍然熟悉。这是我们村付出大量劳力的工程。我颇感欣慰,大井最终还是完成了。


2018年5月回厂汗门洞,这是当年的打井工地

站在当年打井的地方,脚下就是那口大井

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忽鸡沟公社

厂汗门洞大队厂汗门洞小队

左1左3 是我们队的知青,曾在这里一起打井

我站在这条回窑洞的小路上,如今乡亲们都搬走了

从我身后的沟里走上这条小路,回垴头窑洞去

以前我身后有一排老乡的房屋,那天晚上就是在这里取暖的,现在一户都没有了

这条小路回窑洞,曾在冰雪里爬回去

通向垴头的小路, 走过了我的窑洞,上面的农户也搬走了

我手指的前方是打井的地点,左边是三岔口


写于2018年7月30日

修改于 2020年1月15日

Briarcliff  纽约


吕丁倩读本
冰天雪地绝处求生的高考之路
我经历的1976年高招
工农兵学员是如此推荐的
那个坑坑洼洼的多事之秋
“另类”屈辱的造假照片
女儿从耶鲁走到剑桥
隔壁好婆
两个女孩命悬一线的迷路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内蒙古知青

陆庆和:女大当嫁
唐燕:土默川酸曲曾经是我们的最爱
唐燕:下乡插队时,我们不懂爱情
王海军:女知青和她们的农民丈夫
许晓鸣:我为什么嫁给内蒙古草原牧民
马晓力:北京知青陈丽霞永远留在大草原
钱江:我的第一个病人
李银河:我的人生第一课
黄培:草料场大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黄培:我们是乌拉特草原上的牧羊女
 黄培:为了一张照片,差点搭上一条命
王海军:我们村的男知青
吕丁倩:我经历的1976年高招
工农兵学员是如此推荐的
吕丁倩:那个坑坑洼洼的多事之秋
吕丁倩:冰天雪地绝处求生的高考之路
吕丁倩:两个女孩命悬一线的山谷迷路
刘晓阳:从插队到洋插队的北京姑娘
刘晓阳:上山下乡,我有自愿
刘晓阳:插队朋友顾家錡和他的母亲
李大同:青狗哈利和她的儿女
李大同:草原归去来
陈佩斯:珍藏在大草原上的青春
作家老鬼:大草原上的"孤狼"岁月
老鬼:姜傻子一定要在草原咽气
老鬼其人与《血色黄昏》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1)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2)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3)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4)
老鬼:69名兵团烈士寻访记(5)
徐小棣:异丙嗪,青年时代的故事
秦晓:我们在牧区吃商品粮啃大羊腿
秦晓:草原上的阅读,走出黑暗的启蒙之旅
孔丹三别(送别李三友董良翮陈小鲁)
计三猛:深切怀念李三友
刘晓阳: “知青”李三友个案
克明:我与呼伦贝尔大草原
唐晓峰:大家心里有底,不可能一辈子扎根农村
马晓力的草原情:蒙古额吉没有白疼你们
纪敦睦:一位本该成为大师级的人物
留守在内蒙古的老知青们 
火勒旮弃:一个北京知青在草原上的命运
内蒙古草原上的五月夺命雪
赛力罕:命悬一线的脱险瞬间
赛力罕:妈妈送我去大草原当牧民
赛力罕:我在草原上的牧民生活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本号只接受微信公众号首发投稿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