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摄于南京新街囗
魏伟,江苏无锡人,高级工程师。1969年随父母下放农村,1977年考入南京航空学院机械系,毕业后分配在航空部三八二厂工作,1994年进入美资伯林盖姆(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工作,2001年起担任中美合资常州华美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直至2017年该公司中美合资到期。历年计发表技术论文20余篇。
原题
我的77级大学生涯纪实
(上)
作者:魏伟
转眼已经大学毕业40周年了,当年意气奋发的77级大学生们大多数已经退休,在历史的长河中,就像流星划过了夜空,闪烁过明亮的光芒,渐渐消散在浩瀚的宇宙中。然而四年的大学生涯依然历历在目,挥之不去,暮年回忆,壮怀激烈。
1977年10月,在邓公的决策下,恢复了中断11年的高考,全国570万考生参加了高考。我作为考生一员,于12月下旬参加了江苏省的统考,1978年1~2月间通过了体检,进行了政审,却迟迟未被录取。3月初,弟弟录取在南京工学院计算机系,已上学去了。我深感沮丧,不知是成绩问题,还是填报志愿问题,亦或是政审问题。虽然自感考试成绩还行,母校中学老师也一直对我很有信心,但无处查询(当年高考成绩是保密的)。只得投入复习,准备7月再考。没想到4月2日突然收到了南京航空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原来邓公又决策扩大招生,无锡县扩招了26人,我有幸在内。据坊前中学的王校长讲,本中学就占了2人,连同第一批在内,坊前中学的往届生中共录取了12人,其中我与弟弟都录取在南京的重点大学。大约有了1977年高考的经验教训,1978年及以后的高考,都实行了成绩公开、政审公开的原则,甚至可以查分,发现计分错误,还可更改。透明度大大提高,使高考成为一项公平公正的制度,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年对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国家的信心。邓公是伟大的改革开放决策者和推动者,他最了解民众的苦难,对来自基层的合理要求和呼声,总是予以支持和推进。第二天我即去县里转了团关系,以及户口和粮油关系。傍晚,无锡县轴承厂的好友、团支书过中立送来了工厂赠送的日记本和钢笔。那支草绿色的钢笔很好用,我用了20年,可惜1998年去美国出差,丟在美国了。日记本则一直保存着。
这是当年工厂赠送的日记本
第三天上午去工厂,向工人师傅们和厂领导告别,下午到母校中学向老师们话别。晚上,家里办了谢师宴,请了恩师顾金瑞、工厂师傅周南平、主任张邦清、以及好友过中立等人。4月6日上午乘火车前往南京,下车后找到南航接待站,遇到同样从无锡来南航报到的薜重德同学,中午一起到了南航,办理入学手续,安顿了宿舍。我们宿舍有5位同学,都是这二天刚到的,除了一位老三届生外,数我年龄最大,于是大家都叫我老二。4月7日上午在校医院进行体检。4月8日上午召开会议,院政治部杨副主任讲话,他说: 这次南航仅增招了76名新生,分配在各专业,为补上这一个月的课程,暂编成一个班级,下学期再回各个系。但组织关系、政治活动仍归各系管理。原定下周一正式上课,但因省里又下达了新任务,要为省里培训100名计算机专业的走读生,院党委决定我们与他们一起于14日正式开课。此会后,我们又去系里开会,系党总支书记和指导员都讲了话,我们得知:五系机械工程专业原招了38名新生,这次扩招了23名,其中14名是南京本市走读生,外地的住校生仅9人。下午又在大礼堂听了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达。4月10日上午,在班长黄培忠的带领下,打扫了位于新大楼的自习室,在正式上课前,大家都自觉地投入到自学中去了。4月14日中午,指导员给我们开会,读了校规: 考试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一学期有二门功课不及格,就要退学。不得在学校谈恋爱,等等。4月15日晚,根据家庭经济调查,初定了每人的助学金额,多数住校生家庭经济较差,助学金定为甲级,而多数走读生家庭条件较好,不少是军人、干部子弟,应届生占多数。正式开课日又推迟了几天,4月17日开始正式上课了,我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我曾对1977高考,各届高中毕业生高校录取的情况作过一个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出,文革中各时期的政治运动和形势变化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巨大影响。从无锡县坊前中学77年高考录取情况看,高中毕业生72届(1973年1月毕业)录取了3人,74届(1974年7月毕业)录取了5人,75届录取了4人。从南航我们班级的情况看,也是这几届的高中毕业生居多,其次为应届生,老三届有3人,76届很少。我们72届高中生是1970年秋季入学,在所谓贫下中农推荐下,不用考试就上高中,生源素质自然较差。又在“五七指示”下,劳动多于学习,且不学物理、化学,而用《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代替,本来应在72年夏毕业,好在当时刮了一阵“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风”,就推迟到了73年1月毕业,约有一年时间教学稍正规。我们这届考上大学的3人,其中两人是南京下放干部(知识分子)子女,1人是中学代课教师,可见家庭影响和工作性质影响也不可忽略。74届是1972年春入学到1974年夏毕业,初中与高中都读了二年半,学习内容也较为完整,又重新恢复了物理、化学等学课。75届入学时,有些地方还进行过入学考试,有一定成绩要求,故这二届学生在大学里占了较大的比例,总体学习成绩也较好。后来大刮“反回潮风”、“反击右倾翻案风”,教学秩序又乱了,其后果在77年恢复高考时就明显表现出来了。如坊前中学76届、77届毕业生中竟无一人在77年高考中录取(当年坊前中学72届、74届各1个班,而75届、76届、77届各有2个班,无73届)。而老三届生(指66届~68届高中毕业生)受到文革前的良好教育,基础扎实,高考成绩最好。我们班一起入学的班长黄培忠(66届)告诉我,他从指导员那里得知,其高考总分是315分(满分400分)。团小组长薜重德也从指导员处得知其成绩是295分。由此估计,我们其他住校生(都来自江苏)高考成绩大约在此区间,差距不会太大。我们全家1969年11月底,从南京下放到无锡农村,已经十个年头了,一年前,妹妹被无锡县小锡班选送到江苏省戏曲学校学习,现在,弟弟和我分别考入南工和南航,我们兄妹三人先期在南京“会师”了。1978年五一节下午,我到南京工学院看望弟弟,恰巧父亲和妹妹也来了,真是巧遇。原来父亲得到原单位的通知,要调回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但母亲还没得到通知,故父亲先来宁看看。接着,我们兄妹三人和父亲一起去看望父亲的老同事邹伯伯,父亲就住在他那里了。我们临别时,邹伯伯对我们说:“你们能有今天,能够分别回到过去生活、学习、工作的大城市,那是归功于华主席、邓副主席啊!”呵呵!说的是啊!
兄妹三人当年在午朝门公园相聚,合影留念
第二天下午,父亲来南航看我,谈了他和一些老同事以及领导的谈话情况,领导要他早日去报到,但父亲现单位(无锡县五七农大)还有很多事要办移交,施馆长说,父亲先上来,母亲之后很快会调上来的。5月31日,父亲已来南京二史馆报到,晚上我去二史馆见父亲,知道母亲不久就要调上来了,单位已为我们全家安排了住房,就在御道街、南航西大门的斜对面。二史馆的主楼是宫殿式的建筑,由梁思成设计,图为弟弟在此拍照留念6月11日下午,父亲带我和弟妹去看了住房,住宅在三楼西边,南面二间大房间各16平方,隔着走道,北面一间小房间约10平方,还有一个厨房,走道西端头是卫生间。比小时候我们在新街口抄纸巷的住宅大多了。由于父亲已在二史馆工作,有时晚上学校停电,我就带部分同学去二史馆学习。二史馆主楼二侧的辅楼是中国古代元素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建筑。图为我在此拍照留念由于这年天气特别炎热,暑假提前放了,7月14日上午进行完化学课程的考试,下午就放假了。我于16日返回了无锡县坊前家中,开始做搬家的准备工作。7月29日,母亲的调令已从县教育局下发,父亲也从南京回来了。8月17日早上,父亲联系的社办厂卡车到了,我们全家一起动手搬家具,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上午八点半装好车出发了。还有一小部分东西,因一车装不了,母亲留下,待下一趟坐农机厂的顺风车带到南京。就这样我们离开了家乡,中间在溧阳吃了中饭,下午4点多到达南京家中,在机关同事的帮助下,很快把新家安顿好了。我在南京御道街家中,背后的书橱是我于高考结束后,在农村亲自制作的从此我的家也成为部分同学和考上南京高校的亲友子女的港湾。8月22日,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回到系里,班级也作了调整,从五系1班调过来7位同学,组成五系2班,计30人。新的班委和团支部也成立了,黄培忠仍为班长,杨伟部为副班长,女党员陈萍为团支书,黄毅源为党小组长。从此二个班级一起上课,一起学习,并展开竞赛。陪表妹李苏梅(苏师)、表弟李苏南(南工)、表弟袁敏(南师)等游览玄武湖从1978年4月17日正式上课以来,开始了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每天从宿舍到食堂,再到教室,大家都在拼命学习,你追我赶,暗暗地较劲,比谁睡得晚,比谁起得早,要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我每天基本上都是五点多起床,跑步锻炼后读外语,六点一刻排队做广播体操,六点半吃早饭,七点半上课,上午四节课,中午十一点半下课吃中饭,饭后午睡一会,然后开始自习,一直学习到深夜十点之后。学习生涯枯燥且紧张,好在学校给我们配备的教师大多都是学校最好的教授或老讲师。如化学课的老教授讲课生动形象,讲到分子时说:“让我们走进分子里看看”,同时作出走路的动作,让我们兴趣大增。高等数学老师曾被错划右派,讲课逻辑清楚,板书条理分明,我们按老师所讲,作的课堂笔记比书本更简明易懂。概率论的田老师能把难学的概率讲得有趣而深入浅出。专业课机械加工工艺的杨万民老师讲课犹如说相声,把枯燥无味的工艺课讲得趣味盎然,常引起哄堂大笑。南航最大的阶梯教室是418室,可容纳200多人,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就是在这里上的(网图)当然南航教学也有弱项,那就是外语教学,我接触的英语老师大都是工农兵学员出身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上课比较呆板,英语学习似乎只有死记硬背一条路可走。我花在英语学习的时间最多,效果却不理想。在未来几十年的工作中,很少用到。对我来说,也就是评高级职称时考外语用上了。如果不想出国学习或工作,减少外语的学习时间,多学点其它知识,对今后工作帮助一定更大。我在大学的后几个学期里,凡是可选修的课程都不放弃,尽管不记成绩,甚至成绩单中都没有记录,如概率论、管理工程、数理统计、正交试验及优选法、语文等都选修了,知识广些总是有用的。记得1983年,我所在的常州飞机制造厂开发乙炔气瓶,其中填料工艺试制小组的成员有南航65级的樊工、南航77级一系的小顾,他们在常州化机总厂借用蒸压釜进行填料试验,因填料成分、工艺温度、压力等因素较多,化了好几个月进展很小。由于小顾和我同住一个宿舍,一天他俩在我宿舍讨论此事,我说:“你们不妨试试正交试验法,厂图书室就有这方面的书。”结果他们应用此法,较快的试验成功了。后来他俩评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都以此项成绩写总结,得以通过。大学期间也会遇到各种意外,我们班长黄培忠同学,入学不到两个月,就经历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因为来南京读书,爱人又要工作,唯一的三岁孩子应照顾不周而淹死,他回家仅三天,就赶回来学习,他抑制着内心的悲痛,又要安慰爱人,又要学习和安排班级工作,他的坚毅令人敬佩。随着学习的深入,老三届生渐渐有些吃力了,失眠症时常伴随着他们,早晨碰到我的第一句话,常常就是“昨晚一夜又没睡着!”他们都已三十多岁了,大都成了家,早已错过了最佳的学习年龄。五系1班有位赵姓老三届同学,四川人,第二学期后就主动退学了。还有一位同学因病休学。五系77级入校61位,到毕业时是59位了。我在班上属中间年龄段,老三届生比我大五六岁,应届生比我小五六岁。如此高强度的学习,第一学年,我也十分不适,特别是记忆力差了,学英语特别费劲。中学时代那种一学就会、一看就懂的感觉没了,考试总是第一个交卷、成绩总是优秀的状况也没了。还经常在上午三四节课时犯困,严重时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令人焦虑到怀疑人生。后来发现,早晨不再跑步,而是改在下午四点后再进行锻炼,上课犯困现象竟消失了。此后上课精神越来越饱满,思想越来越集中,成绩也越来越好了。这是我发现与体验到的学习“秘密”。学习的另一个“秘密”是勤问,由于我在工厂亦工亦农时间长达五年,有一定实践基础,也有太多的技术问题,在学习中,老师就是最好的解答者,勤问就能获得更多更深的知识,特别是能获得课堂以外的知识。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九月的一天,我和几个同学在校园里遇到了杨万民老师,他对我说:“你的工艺课程设计搞得很好,清楚、简洁、扼要。你的实际工作能力很强。”专业老师眼光如炬,在未来的几十年工作中,我对所遇到的技术问题能做到得心应手的去解决,这得益于大学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学前五年在工厂获得的实践经验,可惜未碰上“高、精、尖”项目。在毕业设计前的最后一堂课,特种工艺课的老师特别表扬了我。原来在开此课时,她给我们改教科书中的错误,我认为有一处反而改错了,课后就向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在得到老师的确认,这在同学中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因为老师很少在课堂上表扬学生。陈连京同学对我说:“所有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都认识你,你是系里的知名人物了。”到四年大学学习结束时,年轻同学的年龄优势逐渐显现,我五系77级考上研究生的6个同学中,4人是高中应届毕业生,1人是75届,1人是76届,其中陈连京、贾见虎、夏小明等还在美国读了博士,舍友薜重德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做老师,直至退休。
老三届生杨伦桢和未来的博士夏小明在宿舍赤膊苦读。多年后,杨伦桢与夫人王群力同学及夏小明在香港创建了一家上市公司1978年12月7日起,五系77级全体同学到校办工厂进行学工劳动。这次劳动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了解金属加工的全过程。根据安排,用一周半时间学习钳工,一周半时间学习铇、铣、磨等工种,再有三周时间学习车工。这是我2班全体同学穿着工作服在校办工厂大院里合影,后排右四是笔者钳工大组15人,分成3个小组,在师傅带领下学习钳工操作,每天上、下午都先由一位师傅上一小时的技术课,然后开始操作,工作任务是手工制作柜台玻璃架。从12月11日起,转入装配工作,要求每人在五天之内装配一台高速台钻,这是南航要出售的产品,质量要求严格。12月18日转入铇、铣、磨工种的学习,每个同学只能选其中一种,我和另3个同学分配在铇工车间学工,师傅给我们上了三节课,分别是铇床结构原理、铇刀刃磨和装夹方法。然后操作机床加工高速台钻上的零件。12月27日是铇加工学习的最后一天,上午工作两小时后,师傅带我们参观了磨工、铣工等车间,介绍了插床、龙门铇、导轨磨、倒齿机等机床,还介绍了学校新近试制的切削刃带正弦曲线的立铣刀。第二天上午,工厂的一位老师给我们讲了热加工概况,参观了焊接与热处理车间,并让每个同学都体验了一下焊接操作。工人还给我们做了高频热处理的操作表演。下午又参观了铸造和锻压车间,工人们作了造型和浇铸铝合金的示范。12月29日起,我们进入车工车间学习,上午由师傅讲解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下午系团总支组织去南京博物馆参观。晚上,五系在418阶梯大教室举行庆祝元旦文艺晚会,我班美女陈萍同学担任报幕员,77级同学的相声《照相》、男生小合唱、陈连京的小提琴独奏、陈萍优美的独舞大受欢迎。元旦过后,继续在车工车间劳动,加工螺杆等零件,期间还上了车工刀具课和车床结构原理课,讲解了螺纹的车法。1月16日上午,首先进行了学工小结,接着书面考试,回答车、钳、铣、铇、磨方面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下午老师作了此次校办工厂实习劳动的总结,他说: 对于这次学工,工人师傅们都很满意,一个多月来,我们五系77级同学一共完成了9000多件零件的加工,且废品率很小,还装配了65台高速台钻,工厂很满意。大学期间的第一个寒假,一些同学没有回家,选择留校自学,这是在五系教学楼前合影,后排左三是笔者
学习任务虽然非常繁重,但班级还是会组织一些活动来缓解紧张气氛,一般周四下午是团组织文体活动或专题讨论,周五下午是分小组政治学习,周六下午会抽一两个小时打扫卫生,周六晚上与星期天,大礼堂都会放电影。学校还常召开全院师生大会,传达中央文件、作形势报告、办一些讲座。1979年春天开始,在团中央的带头下,各学校也兴起了交谊舞热。3月初的一天傍晚,我和杨伟部等几个年长的同学被指导员指定去学跳舞,无论我怎样推辞也不行,只得随大家到系食堂,开始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跳舞学习。非常奇怪,我家只有妹妹继承了母亲的文艺基因,我兄弟俩都是音乐盲,无文体细胞。早在高二时,有一天,省歌舞团来中学选演员,在校领导的陪同下,指着我坐的位置点人,校领导知我无文艺才能,就逐个点我前、后、左、右的同学站起来,结果来人都摇头,待点我站起来,才确认,很搞笑。只是我实在五音不全,来人才作罢。大约本人形象还不错,高中一些同学都说我像杨子荣。第二天下午,我又被一位76级的学生干部拉住,继续学跳舞,准备晚上参加学院举办的舞会。在指导同学的不时帮助和纠错下,总算有点会了。晚上八点,在一系食堂举行了学院的首次舞会,很大的食堂挤满了师生,跳舞的同学在中间围成了三个大圈,圆舞曲响起,开始大家都比较紧张,跳得不太自然,男生大都只盯着脚,不敢直视女生。自此次舞会后,该项活动就在学校带动起来了。“五四”青年节时,又叫我参加过一次舞会后,就再也没叫我去跳舞了,从此与跳舞绝缘。南航每年春天都会举行田径运动大会,似乎每一届运动会都会以二年级的大学生为主,1979年这一届运动会以77级为主。早在三月中旬,系里负责田径队的同学替我报了5000米和10000米两个长跑项目,经班干部再三动员,我只能免为其难了,因为我并不擅长体育运动,也从未进行过这两项长跑,这是极费体力的运动,绝大多数同学都不愿参加。3月20日下午,我参加了学院举行的1500米象征性长跑,算是运动会前的热身赛。3月24日下午,召开学院大会,传达关于中越战争的中央文件。27日下午,系里又召开大会,传达中央和省里文件,主要是关于知青闹事和城市待业青年闹事的问题,强调要安定团结。4月6日下午,全系参加运动会的同学开会,系主任作了动员。4月17日下午,院运动大会先行开始女子1500米、男子5000米长跑比赛,我参加了5000米的长跑,只能坚持跑完全程,而无名次。
4月20日下午二点,院田径运动大会正式开始,21日一整天、22日上午半天都进行各项比赛。叶双是五系1班77级年龄最小的同学之一,他参加跳高比赛,获得第一名,好飘亮的背跃式动作万米长跑赛于22日上午九点举行,全院仅23人参加,五系仅有我和陈卫2人。在比赛过程中,不断有运动员半途退出,五、六圈之后,五系仅存我一人在坚持了。这是比拼意志和毅力的时候,越到最后,越要有坚强的决心,不能动摇,在一些同学的鼓励下,我终于咬紧牙关跑下来了,尽管只得第12名。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万米长跑。田径运动会比赛结果,五系获总分第三名,5月5日下午,发下了运动会的奖品、锦旗,五系运动队的全体同学和系领导合影留念。自此次田径运动会后,以后几届运动会都没再叫我参加,应该分别是78级、79级、80级同学为主力了。1979年10月5日,全体77级学生在大礼堂进行军训动员,一系、五系、七系去长兴机场军训,其他各系则去硕放机场军训。全部女生都留在南京,也到部队参加军训。10月7日早晨六点半,我们集中乘包租车就出发了,三个系的男生分坐5辆汽车,中间在宜兴停留了一小时,于下午一点多到达长兴机场。这里是86497部队空三师驻地,处于平原及山谷交界,是军用机场,距长兴县城约三四十里地,无公交汽车,但部队驻地与外界并没有隔离,当地农民可以通行。当天晚上开会,连长讲话,正式成立了各级军训组织,全体学生为一个连,每个班级为一个排,我班级为六排,并分为两个班,每班12人同住一宿舍,房间开门即见山。军训的作息时间是: 早上五点半起床,出操或打扫卫生,然后整理床被、洗脸刷牙,六点半吃早饭。上午七点半至十一点半和下午二点至五点半进行操练,中午有两个半小时吃中饭和午休。这和我们在学校的作息时间完全相同,因此大家都很适应。不同的是夜晚要轮流持枪站岗放哨,两人一组,两小时一班岗。操练主要是学习队列动作,主要内容是: 立正、稍息、转向、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步法转换等,动作不难,但要做到整班或整排整齐划一,就要下功夫了。
10月11日上、下午,都是参观歼五、歼六飞机,观看歼六飞机的降落表演,晚上观看了飞机夜航、起飞和降落。10月13日下午一点集合,团支部组织爬山活动,这座山不高,但很陡峭,约二十多分钟,大家都爬上了主峰。山上住有通讯班6人,主要工作是与飞机通讯联络。峰顶风很大,四周山河尽收眼底,正面是一片平原,机场就在山边,背后是群山。下山可沿着一条山道,直通到机场。10月16日上午,我全排同学与排长、副连长在飞机旁合影留念,下午又观看了歼五飞机的起飞,震耳欲聋的喷气发动机声响彻机场,一架接一架的飞机直刺长空,煞是壮观。10月19日上午,全连进行会操检查,由副连长亲自指挥,六个排进行评比,会操必须完成一系列的队列动作,要求动作整齐,步调一致。评比结果,我六排第一名,一排第二名。至此,队列训练基本结束。下午全连在食堂听一排长讲解射击要领和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维护保养常识。然后就在营房附近开始了射击瞄准训练。10月20日凌晨五点,天色还黑,突然进行了一次紧急集合,副连长命令我们向东南方向前进,我排在排长带领下,整队跑步到机场,再跑步回来。第二天是星期天,我和3个同学请假乘部队的卡车去长兴城,中午十二点出发,三点半就回到部队了。长兴城蛮大,街上也很热闹,我只是补了鞋子,买了本书,逛了逛市容而已。黄培忠和景士勇两位老三届同学这两天先后收到家信,各生了个大胖儿子,真是大喜事。10月22日下午,去靶场实弹射击,每人9发子弹,80环以上优秀,将奖励三发子弹,70环以上良,55环以下则不及格。轮到我排第一批13人打靶,结果3人优秀,其中我82环,刘永嘉81环,黎鸣放80环,但有2人不及格。10月23日一整天是二、三、四排打靶,一、五、六排为部队采茶果。10月24日上午,则是轮换打靶或采茶果。而我们已打过靶的同学则在宿舍学习。九点多钟,学院领导和系副主任,院团委书记和武装部负责人来到宿舍看望我们。他们说:“你们77级同学离开学校后,我们都很想念,77级同学各方面都表现的很好,在学校确实起到了表率作用。”下午,打靶优秀者每人奖励2发子弹进行打靶,而不是3发了,据说优秀者超出了预计,奖励的子弹不够了。10月25日上午继续帮部队采茶果,下午又进行队列训练。10月26日在篮球场进行队列动作验收检查,由各排各班作班队列操练,连指导员、副连长、各排长对每个人进行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分。总评最后结果:我六排又获得第一,五排、一排次之。下午由连指导员对我们作传统教育。我排在认真进行队列训练,前排左一是空军部队排长李树文10月27日上午,师栾副参谋长在食堂给我们讲飞行知识,他还说: 空三师曾两次入朝作战,击落敌机一百多架,长兴机场1971年建造,主要是训练飞行员。他还谈了我国战斗机当时的状况,不仅落后,而且质量差,有些航空厂多年不出飞机,就是造出飞机也问题多,去年这里一架歼六飞机刚起飞就摔了,机毁人亡。他寄希望于我们设计、制造更新更好的飞机,赶超苏美两霸。10月28日星期天上午,我六排二班参加了义务劳动,帮部队收山芋。晚上连指导员讲了下一阶段的计划,总结了实弹射击的情况: 全连有33人优秀,上台戴红花。
10月29日上午举行了一次抓“特务”演习,五、六排为防守方,其他排为进攻方,范围限营地东面的山坡,半小时内进攻方抓住防守方25人为胜。下午学习内务条令,由李排长讲解。10月30日上午,各人写学军小结,排练文艺联欢会节目。下午全连又进行部队传统教育。半夜十一点,又一次紧急集合,往茶树林捉“特务”。“特务”由各排抽2名同学组成,由一系王指导员带领,由于“特务”躲藏的很巧妙,加上黑天瞎地,全连仅捉住了躲进茶树中的两名,而大部分“特务”却躲在路旁地瓜藤堆里或深沟中,未被发现。活动到夜十二点结束。10月31日上午各排各班进行小结,评选连排表扬名单,每人都作了个人学军小结。下午副排长黄培忠总结了我排的学军情况,代理团支书姜鸣总结了团工作。在这次军训中,我分别受到排和团支部的表扬。下午向李排长赠送礼物-英语字典1本,并全排合影留念。全排在营房前合影留念,前排右三是李排长,第二排右三是我11月1日早上大扫除,上午召开全连总结大会,连指导员对军训作了全面总结,这次军训圆满成功。下午四点,师部首长副政委等来看望我们,他说:“你们在训练中所取得的成绩,如射击等比部队的一些同志成绩都要好,从你们身上也看到了部队建设上的一些问题。”他最后希望我们为祖国航空工业作出贡献,和他们一起为建设祖国强大的空军而共同努力。接着顾指导员代表南航学军连讲话,感谢部队对这次军训的大力支持,并向部队赠送了锦旗。晚上全连大会餐,每桌五盆菜,五瓶啤酒。晚六点半开始联欢晚会,六个排共演出了24个节目,其中有独唱、小合唱、大合唱、诗歌朗诵、小提琴、手风琴、笛子、口琴独奏、乐器合奏等等,精彩纷呈。11月2日早晨,一、二、三排先一步回校,因长兴公共汽车不够安排,只能分两批回校。于是我们就在营房看书学习,这是在长兴机场的最后一天了,下午我和黄培忠、陈绵献等几个同学到营地山后的农民家中访问,了解浙江这一带的农民生活和农业情况。大约离营房七、八里远,有一小片平原,种植水稻,这里农民住房虽然是泥垒的墙壁,但大都盖有瓦片,也较宽大,工分价值也不算低,约一工六、七角钱。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知青都上调回城了,农村改革尚未开始,还较贫困。11月3日上午,我们六点半乘车出发,中午12点半就回到了学校,历时近一个月的军训结束了。
作者近影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77级记忆
梁作民:编印“大学毕业纪念册”
于向国:西安交大77级"数据流"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界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3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