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家 | 许小济:​启功先生书法,在大会堂不翼而飞

新三届 2023-04-1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海带网事 Author 许小济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许小济,1953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山西原平县插队,1975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载波专业。先后就职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等公司,主要从事国际通信、光缆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原题

启功先生




作者:许小济



今天6月30日是启功先生忌日,他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

启功先生(1912-2005)生前是北师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头衔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他的名望,举世周知。他的书法高雅清新,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他的各种传闻也是在人们中间津津乐道,广为传播。他怎么就有那么大的魅力呢?

我的父亲许力以,很早就认识启功,始于何年,我不知道。父亲说启老学识渊博,谦虚大度,为人豁达,语言幽默。从父亲那里我知道了启老的一些逸闻趣事。我觉得鲜活有趣,现记录一二。


交往

1985年7月,启功与美术出版社社长邵宇一起突然到父亲办公室,谈论美术全集的规划问题,父亲那时任中宣部出版局局长。父亲赶忙迎了上去,表示不敢当,说应亲自到府上拜访。启老客气一番,然后说,当时正在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书法篆刻、建筑艺术,方方面面,现只有60卷,太少,不能反映出中国历史上美术作品的全貌。他提出应出版更大规模的美术全集。父亲同意他的意见,说中国艺术作品浩如烟海,现在的全集远远不够。由此,他们就对这一设想多方征求意见。


启功先生与作者父亲许力以


随后,启老专门致函当时的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同志,建议出版更大规模的美术全集。邓也很赞同并支持,他说如果不把祖国的灿烂文化传承下去,愧对先人。

经过许多专家的多方论证,大家都认为出版更大规模的全集,很有必要,这等同于建设一座内容齐全的博物馆,可方便大众阅览,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于是商定,在出版60卷的《中国美术全集》之后,再出版一套《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估计约需300余卷。

因为出版这个全集工程浩大,需倾全国许多机构之力,故专门成立了一个领导工作委员会。邓力群任总顾问,中宣部部长王忍之为委员会主任,国家计委,财政部,新闻出版署等相关领导任副主任,父亲为常务副主任,启功担任总编。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大规模联合编撰事业,工作很多。从此,父亲和启功的交往就更多起来。

签名

有一次,父亲去参加一个座谈会,有不少书画界的名人出席,其中也有启功。到会的客人进门后都要签名留念。先到者均签上大名,有的还龙飞凤舞。父亲也按照顺序签上自己的名字。紧跟着启功到了,请他签字,他把名字写在大家签名的最侧面,而且字体很小,比别人小一半,大家看了哈哈大笑。老爸说启老总是这样,做事一向谦恭,令人感慨。


失窃

一日,父亲去人大会堂云南厅,参加《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精选》出版发行座谈会。这个作品精选是父亲和青岛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的。到会的有老领导习仲勋、汪锋,以及书法家启功、沈鹏、陆石、林岫等。但是,在展示了书法家的作品之后,就在大家去集体照相的忙乱时候,相关人员未注意看守写好的书法作品,回来一看,启功等人的字被人偷走了。最好的书法掉失,太可惜了。人大会堂竟然出了此等事项,真丢人!老爸说,名家作品没有启老的字怎么能行?告知启功,启老说,哈哈,有人喜欢我的字是好事,没有关系!非常洒脱。启老后来又动笔另写一幅,算是了却此事。


启功先生与作者父亲许力以

坚净居

启老将他的居室起名为坚净居,是源于康熙给他家一方砚台上刻的两句话,“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启老非常喜欢这个砚台和这两句话。追求清净廉直,应是他的做人追求吧。


启功先生书房牌匾

为了聘请启功担任《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父亲代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专程到启老家里拜访。

启老住在北师大的红楼宿舍,书房不大,堆满了书籍,横七竖八,并不整齐。书房对面是他的卧室,平时就睡在一张非常小的沙发床上。启老生活相当简单。书架上摆了一些工艺品,如唐三彩等。书架上有一个中国古老木屋形状的时钟,下摆在摇动着,到了正点时间,小屋内的小鸟就出来报时。老爸说,启老平常一人埋头工作,难免孤独。他书架上摆的小玩艺,可以给他带来一些乐趣吧。


启功先生与《中国美术全集》分册主编一起研究碑帖卷


父亲请启老出任分类全集总编,他非常客气,说“这样大的全集,非我所能胜任,刚才说出齐就是摆满一面墙,这样包容万象的艺术,我难以胜任。”父亲一再表明他闻名国内国外,是众望所归,并且全集就是他参与发动,各位领导也都认为启老最合适,他才不再多说。

出门时,父亲请他不必送出。启老坚持要送,并托词要下楼拿书。父亲一再劝说,他腿脚不好,不必拘礼。启老仍坚持送到楼外,一直摇手,直到看不见人影儿才返回,客气万分。


抓阄

一次,老爸在启老家里说完正事,一起闲聊。老爸说启老常常喜欢讲些笑话,启老说,有一天,陆石(原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来找他,议论谁可当文联委员,陆石提出,或沈鹏或刘艺,询问启功,启功均不做肯定答复,追急,启功说可抓阄的办法,陆说此事为正事,如何能抓阄呢?启老说,西藏活佛都可抓阄,他俩为何不能抓阄?(后文联委员为沈鹏)。父亲说“启老说及此事,笑得像小孩一样欢。”


沈鹏先生

题词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陆续出版,还没有序言。父亲询问启老,可否动笔写上一篇,启老马上应允。他做事非常认真,亲自起草了一篇前言,1000多字,一笔一划写在宣纸上,字体端庄秀丽,一丝不苟。以后印在了每卷书的首页,为全集大增光彩。

《老人天地》杂志开创时,父亲请启老为杂志题词,启老说我要想一想,我不好题,我题什么呢,我不能象毛主席那样题“我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两人哈哈大笑,启老总是这样幽默。


敬业

2004年,启老已92岁,身体大不如前,但还是坚持坐着轮椅与父亲一起参加一个策划《书法全集》的会议。他对工作仍很认真,富有责任感。有的同志反映,有的博物馆不让拍照,启老激动的说,“不让拍,我们就走,他敢不让拍?他知道美术全集是哪里定下的任务吗?他敢不给拍?”他很生气!启老的这种鲜明个性,让参加会议的人都深受震动,也深受感动。父亲说启老的这种敬业精神,是一以贯之的。


题赠

启老送过老爸两幅字,一幅横的,一幅竖的。老爸最喜欢那副竖的,在老爸书房挂了很长时间。老爸也喜欢写字,他对于启老那秀丽挺拔的落墨,爱不释手,有时还在空中摹写两下。

启功先生给许力以先生题字


释文:声声骤雨打新荷,翠叶传杯一曲歌,七百年来佳丽地,钓鱼台下有清波。一九八七年夏日书 旧作一首奉力以同志两教 启功时居首都寓舍


题字收录在《启功题赠日历2019》(北师大出版社2018年出版)

对于此诗内容,老爸专门请教启老。启老说,“这是他自己写的诗,他住过钓鱼台。那儿所以叫钓鱼台,是宋代某公在那儿垂过钓而得名。七百年来指从元以来,已有七百年了。‘翠叶传杯一曲歌’,是古人用荷叶当杯盛酒,荷叶从中间穿一孔,孔透荷叶的颈把,荷叶作为杯,酒从颈把流出来,大家一面传荷叶饮酒,一面娱乐作诗,故谓之翠叶传杯,翠叶即荷叶也。”


许力以先生夫妇,背景是启先生题字作品

我看了启老的诗,感觉就象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一样,都是文人雅士,饮酒赋诗。一个在会稽山中,一个在钓鱼台下,一个是惠风和畅,一个是声声骤雨,一个是流觞曲水,一个是翠叶传杯。我看启老的诗,在立意方面或更高一筹,“钓鱼台下有清波”,是指七百多年以后,又有了新的变化,更加积极向上,富有新意!


诗书画

实际上,启老的诗书画,门门在行,样样精通。启老的诗,虽然不像他的字那么有名,但其实他的诗亦是极好,功底很深。他曾写过大量的诗。启老说过,“书画艺术当以诗为先。”

启老的画也很棒,年青时画过不少,可惜他后来实在太忙,无暇更多作画。启老的字当然更是闻名遐迩,名不虚传!

我认为,诗人作诗,画家绘画,书家挥毫,虽然只是纸上表现出来的技能和功夫,实际在其背后,更是作者人格和学养的反映。每每看到启老那清新博雅,风神峻骨的条幅,我似看到了他老人家干净的心灵。


书信

父亲和启老日常总有书信来往,商讨工作。在附上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启老是在讲分类全集中有关“金石铭文”的条目问题。从中可以看到,他老人家的博学,他对工作是那么的用心,严谨。

翻看启老的信件,真是一种享受。我虽然不懂他写的那些专业术语,然而,他那隽永的小楷,透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


启功先生给许力以先生信札

父亲说启老的字总是那么端庄,很少涂改,这是由于启老担任教师的习惯。启老曾经说过,给学生讲课和批改作业,字迹一定要工整,作为教师,自己就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


常青树

2005年7月1日一大早,文物出版社的社长苏士澍给父亲打来电话,告知启老昨晚过世了。父亲感到难以忍受的悲痛。

4日,父亲专门去北师大设立的启老灵堂,再送一程。灵堂四周都是鲜花,挽联布满全厅。父亲专门买了花篮,敬献在启老的遗像前,深深地鞠躬致敬。父亲说,行礼时,守护的学生们同时敬礼。多少年来,很少见到有这样的气氛。父亲在厅堂逗留多时,看到启老那和悦亲善的颜面,迟迟不愿离开。

父亲在他的回忆录(《春天的脚步》,华龄出版社,2012年)中,专门写有一节“常青树启功先生”,记述了他们交往的故事和情谊。父亲说,启老非常谦恭虚己,很有学问。他有多种著作问世,对国学很有研究……


启功先生砚型墓碑,上刻启功先生自撰墓志铭


父亲在书中写道,“总编辑是常青树,启老的精神永远年青。回顾美术分类全集,编撰工作已进行20年,绝大部分已经出版,还剩下不多了,再过几年就可竣工,正在此时,启老溘然与世长辞,他在世之年,未能纵览全集整体面貌,令人痛惜不已。我们只俟全集300卷出齐,再祭拜先生于九泉之下了。”


美术全集

世事沧桑,岁月无情,遗憾的是父亲也于2010年12月远行,未能看到美术分类全集的最终完成。父亲晚年一直致力于这套巨著的出版,直至最后一息。父亲在他的最后几句话中写到:“希望中宣部与新闻出版总署给予最后支持,加以全部完成”。

许力以先生回忆录《春天的脚步》

值得欣喜的是,在父亲走后一年之际,经过大家的通力协作,302卷的皇皇巨著终于全部出齐。前后经历了26年啊!为此,原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同志还在光明日报上专门发文《许力以临终遗言全部实现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父亲和启老现在都已天各一方,我衷心地祝愿他们两人还能在天堂相聚,再续友情


道德风范

启老虽是大名鼎鼎,一生却是淡泊名利。他自撰的墓志铭“身与名,一齐臭。”充满了自嘲,看透了人生。我看越是学富五车的人,越是自谦!

启功先生自撰墓志铭墨迹

启老一生经历过不少狂风暴雨,比如当年他被打成右派等,但他都能以达观的态度淡然处之。对于个人的事,他从不计较。他认为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绝不是苟且的遁词,他说“人生、社会的很多事本来就是说不清的。”我很喜欢他说的这句话。

从父亲那里,使我知道了启老为人处世的点点滴滴。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老人家的人品和学养。他为北师大起草并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非常贴切。其中含有师范两字,点出了师范大学的宗旨。我认为这个校训更是他自己为人师表的真实写照。他的人格魅力无穷,堪称当代文人的楷模!

谦逊和蔼聪慧睿智的启功先生

在我眼中,启老就是这样一位正直敬业,谦逊和蔼,聪慧睿智,幽默豁达的可爱老头儿!

睹物思人,音容宛在。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2022年4月清明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大家

红色音乐家李劫夫"文革"中万劫不复
张大青:一个女音乐家的隐秘往事
巫宁坤:我所认识的钱锺书先生
巫宁坤忆汪曾祺:花开正满枝
李辉:听冰心谈巴金
金弢:家访冰心老人

李辉:陈寅恪先生为何归葬庐山?

李辉:念念不忘梁思成

夏衍谈周扬:有些事他告诉毛主席
沈从文自戕未遂,
当了10年博物馆讲解员
沈从文与丁玲的恩怨,
至死未能化解
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
李辉:难以忘怀的沈从文往事
黄永玉:我的表叔沈从文
何砚平:我眼中的沈从文与湘西
到咸宁“五七干校”看看沈从文
钱理群:鲁迅笔下的九类知识分子
阿城:鲁迅这"硬骨头"为什么老要走?
闫长贵:鲁迅手稿遗失问题真相
陈原:鲁迅怒怼“三一八”谁是主使? 
成小秦:杨树达与毛泽东交往二三事
季羡林:精神家园的百年守望者
顾准:文革中妻死子离,去世时孑然一身
易中天:顾准的绝望之望
徐方怀念顾准伯伯:两代人的良师益友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