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濒危语言志|《浙江江山廿八都话》调查手记

黄晓东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05-19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中国濒危语言志》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得到国家出版基金支持,荣获中国出版集团2019年度中版好书。这套书详尽记录有关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及各种口头语料,包括歌谣、故事等,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保存和展示。同时,收录语言中的文化词,并配以相关的图片。


其中《浙江江山廿八都话》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研究员黄晓东所著。今特刊此书的调查手记,以助读者了解作者调查和编著过程。


《浙江江山廿八都话》

调查手记


文 | 黄晓东


廿八都镇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属浙江省江山市,与福建浦城县城、江西广丰县城相邻。该镇地处仙霞岭山脉腹地,境内多山。镇区面积仅约6平方公里,座落在一个小盆地中。205国道盘山越岭,穿镇而过。就是这样一个面积并不大的小镇却有着她独有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三省交界且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历史上频繁的战争、屯兵、移民,使廿八都成为了“方言王国”和“百姓古镇”。因此吸引了大批语言学研究者前往探究调查,李如龙、曹志耘、陶寰、林芝雅、沈先君等学者都曾关注过此地方言。


2002年春,我为了完成博士论文第一次“闯入”了廿八都古镇。时隔17年,回想当年的调查竟恍如隔世。那时的廿八都尚未开发旅游业,从峡口到廿八都的山路蜿蜒曲折,又高又陡。我循着这条古道来到了廿八都,仿佛来到一个世外桃源。调查期间我借住在发音人杨展三先生家,每日在他家那座气势恢宏的老宅里记录神奇的廿八都话。更为神奇的是,直到离开之时我才知道,我居住多日的那个房间还是以前大户人家小姐的闺房。如今想来,那段时日我的身体和灵魂都完美地融入了这个古镇过往的岁月之中。


在为期近一个月的调查中,在杨展三先生和姜志远先生的配合下,我记录了《方言调查字表》、2000条词和近百个语法例句。非常遗憾的是,后来由于博士论文题目的缩小,廿八都的调查材料并未纳入我的博士论文。但是,我与廿八都的情缘却由此开始了:环抱的青山,欢唱的溪水,宏伟的古建,精美的门楼,热情的居民,以及神奇的方言,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一直希望有机会故地重游。


廿八都老街 


虽然念念不忘,但杂事耽身,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竟是七年之后。2009年8月,我终于再次回到廿八都,另请杨舜日先生为发音人,对之前的调查材料全部进行了核对和补充。并于2010年在日本《开篇》第29卷上发表了《江山市廿八都“正字”音系》一文。这篇论文是对我之前调查的一个小结。但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我越来越发现该地的方言绝对不是单篇论文所能涵盖的:它的起源,它的归属,它的演变……这一系列问题都太值得我们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我越来越相信我必然会对廿八都话进行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更为科学清晰地还原这个古镇的历史变迁。


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2016年初,我有幸获批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濒危汉语方言调查·浙江江山廿八都正字”(YB1620A002)项目,终于可以实现我的夙愿了。2016年4月,我带领一支方言调查小分队前往廿八都进行方言调查实习,参加者包括杭州师范大学张薇副教授,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生肖潇,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吴露露,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生陈艺雯、丁坦。材料由肖潇整理,撰写成硕士学位论文《语言接触视角下江山市廿八都“正字”研究》(2016)。随后这支小分队的成员也都主动请缨,参加到“濒危汉语方言调查·浙江江山廿八都正字”项目的后续调查。天时地利人和,一切条件都顺势具备,凭借该项目,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得以对廿八都正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按照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要求,我们首先进行了发音人的筛选。我首先找到之前多次调查过的杨舜日先生。除了年龄略大以外,杨大叔非常符合老男的要求。鉴于濒危汉语方言调查的特殊性,再加上之前有很好的合作基础,我们就以他作为老男发音合作人。果然,对老男的纸笔调查进行得分外顺利。我们又按照语保调查手册的要求仔细核对了每一个条目,保证了记音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杨大叔还时不时从他家老宅里搬出各种老物件,对照着调查手册和我们讲解,这也让我们更为直观地了解了当地的生活习惯、人情风物,大大减少了调查的误差。看着杨大叔爬上爬下,把压箱底的物件都掏出来让我们辩识欣赏,大家都直呼大开眼界,可算见识了从前大户人家的风范。这为我们的调查增加了不少欢乐和惊喜,我们也常常戏称自己是“廿八都深度游”。


在杨舜日先生家调查 


但其他几位发音合作人的寻找却一直困扰着我。杨舜日先生和我所借住的房东吴享根一家都热情地加入到了发音人的寻访队伍中。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陆续又找到了老女吴春姣阿姨和擅长唱山歌、讲民间故事的口头文化发音人谢培旺大叔。吴春姣阿姨热情善良,对我们的调查工作格外支持,二十分钟的话语讲述她多次演练试录,直到以最完美的状态呈现才作罢。事后她还一再感谢我们给了她一个回忆个人经历的机会,这让我们感动不已。谢培旺大叔装了一肚子的民间故事,有几个晚上我们围坐在杨舜日先生家的老宅堂屋里,就着昏暗的灯光,听谢大叔抑扬顿挫地给我们讲故事。那些守着星光听故事的夜晚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些古老的岁月,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只有那悠长而久远的声音在时光里缓缓流淌。


可是廿八都调查的青男青女却迟迟没有着落。廿八都深处崇山峻岭之中,虽然近些年来政府大力发展当地的交通和旅游业,但整体经济状况还是差强人意,因此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鲜有留在本地的,更别提要符合语保诸多条件的年轻人。艰苦的寻找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甚至有一段时间,每天调查完,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就走街串巷地去找青男青女:和镇上的老人们聊天,和过路的年轻人攀谈,和路边的小朋友打听……只要有一线希望就留下联系电话,请他们帮忙留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和一个年轻妈妈的聊天中,我们得知,她孩子的老师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姑娘。一路追踪过去,找到了当地幼儿园教师陈丽云女士。她善良美丽,讲着一口地道的廿八都话。知道我们来意之后,一口答应。趁着工作间隙,她认真配合我们完成了调查工作。2018年,在我给她送发音人证书那天,正赶上她出嫁,真心祝福她一生幸福!


青男的“出现”最晚,但他最后不但成了我们的发音人,还成了我们的课题组的“编外”成员。那天傍晚,我们一路寻找到了古镇西端的水岸桥,在旁边205国道上拦住了一位过路的中年男子向他打听是否有符合条件的青年男子。谁知他脱口而出:“廿八都小学的林超老师就符合你们要求啊!”随后就告诉了我们林超老师家的住址。那一刻我们欣喜若狂,颇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拿着要到的地址直奔林超老师家。记得当时林超老师的妻子刚刚生育,家中事务非常繁忙,但是他仍然热情地接待了冒昧寻访上门的我们,也是一口答应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在后来的日子中,他不但充当了发音人的角色,还帮我们修理摄录电脑、布置场地、转写语料、提供方言文化照片,甚至积极帮助完成了对当地小学生方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成为了我们的好战友!


江山市教育局语委办领导慰问调查团队和发音人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最大特色就是对发音人的发音材料进行摄录,这是一个极具开拓性的举措。但是,要在这样一个条件极其艰苦的地方找到一个合适的摄录场地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就是这样,我们课题组的张薇老师以极大的毅力和创造性思维成功解决了摄录场地问题。张薇老师带领着研究生肖潇跑遍了廿八都的角角落落:小学正在施工,无法使用;镇政府人来人往,无法使用;宾馆隔音效果不好,无法使用……张薇老师甚至打上了那些百年老宅的主意,她还真去借到了一座当地的老宅院,可进去一看整座宅子还停留在点煤油灯的阶段——连电都没通!


无数次的燃起希望,无数次的失望,可她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最后她在一个山坡上发现了廿八都幼儿园有一间小小的保健室似乎可用。在江山市教育局的协调之下我们终于借到了这间只有七八个平米的保健室。可保健室的条件实在简陋:在八月的酷暑中,不要说空调,连电风扇都没有;线路老化得非常厉害,设备一启动,裸露在外的电线就火星直冒;整个房间光线昏暗隔音效果差……但是,这已经是我们在廿八都镇上能找到最为合适的场地了。张薇老师在镇上找到了一家弹棉花的店家,租借了一批棉被,在四周墙上严严实实地钉上了棉被,搭建了一个临时“录音棚”。又去镇上五金商店买了两个LED灯,挂在房顶解决了光线问题,还请来师傅检修了电线线路,保证了设备的供电。


最难解决的是高温酷热问题,在那个闷热的小屋里呆上几分钟就汗流浃背,发音人上了年纪根本无法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为此,我们借用了房东的电扇,还去菜场联系了一家冷库,每天买冰块回来降温。每隔两天我们就要往摄录场地扛一箱矿泉水去,每天累得饭都吃不下,只会一瓶一瓶灌矿泉水。


摄录工作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艰难进行着,可是无论发音人还是我们调查人员,没有一个人抱怨过工作环境的艰苦,我们还以较高的质量完成了摄录。在后来课题验收工作中,很多专家几乎无法相信我们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了摄录工作。


艰苦的工作环境


 2018年2月和4月我为撰写书稿《浙江江山廿八都话》再赴廿八都核对语料。经过这些年的调查,我对廿八都的熟悉程度简直不亚于本地人。熟悉的发音人,熟悉的房东,熟悉的朋友……坐在路边小店吃饭时,总有熟人上来和我打招呼攀谈,甚至拿着他们自己都不舍得吃的土鸡蛋一个劲往我背包里塞。临走时,也总有人拎着几块当地自家做的糕点让我捎上。他们对我的问候语也从“你是谁?”“你从哪里来的?”“你来干什么”变成了“黄老师,你又来啦!”“黄老师,你什么时候再回来?”这让我都有了一种回到故乡的错觉,所以我也更加觉得自己应该为这里淳朴的人们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


夕阳下的廿八都古镇 


廿八都话作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专项·濒危汉语方言调查”的调查工作终于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之后完成了,如今回想那段时光,依然无比怀念那片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忠厚淳朴的廿八都人以及全心付出的伙伴们!在无数个忙碌的日子里我都曾担心能否按期交稿,甚至好多次动过放弃出版的念头,但是曾经一起奋斗过的伙伴们都无比挂念书稿的出版,每次见面都会提及。一听到我说进展不顺时,都一再强调,只要他们能帮上忙,肯定全力以赴提供支持。每次听到这些话语的时候,我都是既感动又自责。犹记得2016年完成摄录那天傍晚,我们团队成员一起爬上房顶,眺望落日余晖映照下的远山和古镇,纷纷按下快门。我意气风发地宣布:“将来出书了,一定要把这些照片放进去!”每每念及于此,我就不敢有丝毫懈怠,我和我的团队一起走过的艰苦日子成了鼓舞我前进的最大动力。我深深知道,能高质量地完成预定任务,把我们的调查成果完整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就是对我们曾经的付出最好的回报!


★图书信息★




浙江江山廿八都话黄晓东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浙江江山廿八都话》描述了浙江江山市的一种濒危方言。本书在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描写廿八都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列举同音字表、分类词汇表、语法例句及长篇语料,并对廿八都话的一些重要的语言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丛书信息★



一批鲜活的田野调查语料

一份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
用一本书记录濒危语言

用一本书保留濒危语言
留住乡音,记住乡愁


“中国濒危语言志”项目是语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分为濒危少数民族语言调查保护、濒危汉语方言调查保护两大部分。规划调查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点100个、濒危汉语方言点100个,按照统一的规范,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系统调查记录和加工保存,并编写濒危少数民族语言志、濒危汉语方言志。2019年出版首批中国濒危语言志30册,其中含汉语方言10本,少数民族语言20本。




★丛书目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汉语方言(10册) 


《安徽祁门军话》  

《广东电白旧时正话》

《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

《广西钟山董家垌土话》

《贵州晴隆长流喇叭苗人话》

《湖南道县梅花土话》

《湖南泸溪乡话》

《湖南宁远平话》

《湖南通道本地话》

《浙江江山廿八都话》

 

少数民族语言(20册)

《甘肃东乡唐汪话》

《甘肃肃南西部裕固语》

《甘肃文县白马语》
《贵州六枝仡佬语》
《海南三亚回辉语》
《黑龙江同江赫哲语》
《内蒙古敖鲁古雅鄂温克语》
《内蒙古库伦蒙古语》
《四川道孚尔龚语》
《四川康定贵琼语》
《四川冕宁多续话》
《四川松潘羌语》
《西藏察隅达让语》
《西藏察隅格曼语》
《西藏察隅松林语》

《西藏察隅义都语》
《云南兰坪普米语》
《云南兰坪柔若语》
《云南芒市潞西阿昌语》
《云南玉溪撒都语》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往期回顾


中国濒危语言志|《安徽祁门军话》调查手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 |《湖南宁远乡话》调查手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 |《湖南泸溪乡话》调查手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 |《云南芒市潞西阿昌语》调查手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 |《云南兰坪柔若语》调查手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 |《云南兰坪普米语》调查手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 |《西藏察隅格曼语》调查手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 |《西藏察隅松林语》调查手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 |《西藏察隅达让语》调查手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 | 《西藏察隅义都语》调查手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 |《四川松潘羌语》调查手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 |《云南玉溪撒都语》调查笔记

彭建国 | 《湖南通道本地话》调查笔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 | 《贵州六枝仡佬语》调查笔记

庄初升|《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调查笔记

《中国濒危语言志》:用一本书记录濒危语言,用一本书保留濒危语言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