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找到你》
第一次发现大眼睛在银幕上吃亏,是看姚晨的《找到你》。
准确说,这片不是在电影院看的,是在家里电视机上看的。
孩子丢了,要去找娃这种事,家有同龄孩子的父母都有极敏感的共鸣度,和极低的情感容忍度。之前刘德华的《失孤》和赵薇的《亲爱的》,都不敢到到电影院去看,怕被虐,怕在公共场合被揪心,怕在那么大的银幕上,演员的每一个微表情都无处逃遁,纤毫可辩,撕裂你的内心。
但都还是看了,分别在PAD、手机和电视机上看的。
有追求的演员,总是想通过文艺片、悲剧人物来证明自己。
《找到你》的角色,大约是姚晨认为很适合自己的吧:一个作风凌厉的知名律师,有一个三岁的女儿,正在与妈宝男丈夫协议离婚,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回家却发现孩子被保姆带走了。
生存压力、中年焦虑、情感失衡,是这个年龄女人的普遍状态。万众瞩目的需要,被瞩目的无奈,以及事实上被万众抛却的孤独,让她们特别想要抓住仅有的亲情稻草,作为自己飘摇生命的立身之本。
电影开篇,就是用手持移动镜头拍摄的,姚晨在地下通道的垃圾桶间翻找孩子。夜晚,污浊晦暗的地道,秽乱不堪的垃圾桶,花了妆的女人,昂贵的服装,精致的高跟鞋,依然残留的红唇,和那张白天还所向披靡不可一世的脸,此刻的焦灼和坍塌。
她当时是接了人贩子的电话,要她转账,然后让她到垃圾桶找孩子。
发现上当后,她又再次到公安局报警,这时的接警警察对她不耐烦,且态度倨傲了。
白天她报了一半跑了,因为接到了勒索电话;现在过了这么久重新报,公安局的警力要增加很多倍来查找,这是警察态度的原因。姚晨尊严尽失,快要瘫倒在地,摄影师从警察的视角给了一个俯拍,她悲伤、后悔,以及还要坚持哀求。
毕竟是知识女性,此刻还能保持自省。在公安局,她到卫生间洗脸,看着镜中的自己,这里用了一个显得有些奇怪的仰拍镜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姚晨的脸是有些变形的,带着自我厌恶与讽刺。
就是这些大特写,加上总是处于爆发临界点的情绪,以及不可避免的歇斯底里的大呼小叫,让人在观影过程中所产生的不适,经常大于影片原本想唤起的同理心和代入感。
这片是我儿子要求看的。在看这片之前,他被我们安利了几集《武林外传》和《潜伏》,并且被我推荐看过姚晨的星空演讲——《一个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从此开始路转粉。
她那个演讲就是用来推广这部电影的,效果还真不错。应该说,姚晨在影片中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她作为一个中年女人的尬与惑,只是被放在一个极端的情境中而已。
忽略掉她之前作品中人物的喜剧色彩,姚晨通过这个人物的脸所表达的情绪一览无遗。在电视剧的小屏幕上,她的角色是相对简单的,郭芙蓉永远是哈哈一笑没心没肺,翠萍是朴实的乡下姑娘被调教成特工,且在连续剧里有漫长的成长期。
而在九十分钟之内,用她那张五官分明的脸用来集中刻意表达这些极端情绪,实在是一个车祸现场。感觉所有的线条都被拉到极致,用力过度了,错位了,造作了。
相比之下,马伊琍的表演内敛很多,我将之归因为人物造型和演员的五官。马伊琍演的是姚晨的保姆,造型很土,在镜头里似乎总是处于阴影和忽视之下,即使是特写,人物都有种莫名的躲闪,存在感弱很多。她的脸上没有那么张扬的妆容,加上小脸小嘴,用钱钟书的话来说,“五官淡得像一把热毛巾就可以洗掉似的”。
演员的脸没有侵犯性,反而能让观众走进角色的心。
电影|《楢山节考》Ballad of Narayama(1958年版)
电影|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Dallas Buyers Club)
电影| 《阿飞正传》(Days of Being Wild)
电影|学会放下,才明白爱的代价《相爱相亲》
电影| 《好大一对羊》
电影| 聊五分钟的《敦刻尔克》吧
电影| 又看了一部俄罗斯片子
电影| 俄罗斯电影《边疆》
电影| 《二十二》第一次看到“正义”的歉意
电影| 《我是马布里》马布里可以拿冠军,但是不能扛票房
电影| 《我的诗篇》生如蚁,美如神
电影| 《皮绳上的魂》是几个意思?
电影| 《阿朗的故事》那一年,青春的样子
电影| 《摇摇晃晃的人间》诗歌无法拯救生活,但可以释放灵魂
电影| 《阿唐奇遇》的传播场景
电影| 《闪光少女》原来观众喜欢这样的名词解释
电影| 《悟空传》然而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笑
电影| 我并不是在推荐你去看《大护法》
电影| 《冈仁波齐》的可看性
电影| 《至爱梵高》当我们谈论梵高的时候,我们在谈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