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系列(三):表扬信怎么写?
作文写作系列:倡议书怎么写?
材料作文“前浪后浪”例文导写
考前作文:以“义”为本,坚守信用
教你写时评类作文
作文写作系列(七):辩论稿怎么写?
以“体育强国建设”为主题的指导与例文
面对“新冠病毒”疫情,高考作文会从哪个角度命题?
应用文写作系列(九):演讲稿怎么写?
写作系列(十):读(观)后感怎么写?
作文时评范本
作文指导《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高考作文必备的几种样式
泾渭分明巧对比,纵横比较理更明及论据应用
任务驱动型作文万能结构模板
高考作文专项突破之时政作文
作文指导:偶像和英雄
层进式议论文的三种结构
论据:点面结合 相得益彰
思辨性作文怎样加强语言训练
34个高考热点人物剖析
省市模考7大主题作文汇编(原题、标题、提纲、段落)
材料作文“高雅”与“世俗”导写
作文:高铁VS绿皮火车,让新与旧共奏时代之歌
材料作文“应对流言蜚语”审题分析及例文导写
2020高考有关“学习型社会”作文
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训练
用比喻论证为文章添彩加分
由齐国式答卷看中国式答卷——2020年全国卷作文题评析
高考作文:六大实用文体写作范本
形式逻辑基础——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三大基本规律
迟子建:关于写作的十二则体会
30篇的文学名著开场白
学生习作:开“门”解“闷”
高考“多元矛盾”思辨类新材料作文演练
弄懂平行志愿这些坑,才能规避高分低就!
议论文形象化说理技法运用说解
高考语文作文万能开头结尾五原则
形象描绘,理性思考
寓意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及训练
《2019年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对作文基础等级的表述是:(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能力成绩为表达应用E级。一、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是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基本要求。“符合题意”,就是符合题目的“规定性”。所谓“规定性”,就是规定限制你必须写什么、怎么写。所以,写作的第一关,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弄清题目要求(包括文章的体式、主旨、材料、以及字数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具体有以下几点:(一)准确理解话题含义。要准确理解作文试题中涉及的各个概念的含义。例如“自信”,它的意思是“自己相信自己”。它与“自立”(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自强”(自己努力向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信条”(信守的准则)等话题有相似之处,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再如“诚信”,就不能理解为“信任”、“忠诚”;“和谐”就不能理解为“团结”、“合作”;“坚韧”就不能理解为“忍耐”;“位置与价值”,就不能理解为“位置与作用”。比喻性的话题要准确理解话题的比喻义,如写《清流与活源》,不是讲水利建设,而要联系社会生活中具有“源”与“流”关系的事物和道理进行阐述。再如《路》、《根》、《桥》等话题,都应注意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二)严格把握写作范围。严格把握写作范围,有利于对话题的切分,有利于在话题范围内找到适合写作的最佳切入点。如“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就是微观和宏观、现象与本质、偶然和必然的结合,凡是针对 “意料之外”的现象阐述其在“情理之中”的,都视为符合题意。这样,写作范围确定后,文章内容的构建,大体可以把握了:可采用描述判断式,说明某某事情是出人意料的,又是情理之中的;可采用说理概括式,论述某些出人意料的事,为什么又在情理之中的;可采用推论提醒式,利用情理的内在规律,减少不利的意外,创设更多的奇迹。再如“自嘲”,应该是对自己来一番解剖或幽默,而不应该将视点落到别人身上。(三)辨明各种概念关系。如果话题由几个概念构成,如“铭记与忘记”、“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一枝一叶一世界”等等,还要求考生在动笔前要辨明之间的关系。如以“位置与价值”为话题作文,考生首先必须把握好“位置”与“价值”两者的辩证关系。它们主要表现为一种依存关系,即有什么样的位置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或者说要什么样的价值就要找到什么样的位置。建立在这种框架上,我们还可以作相关的、相反的思考。比如有了好位置就会有好价值吗?怎样在一定的位置上发挥更大价值?为了体现价值怎样寻找合适的位置?等等。这样,把握好了“位置”与“价值”的辩证关系,文体的选择便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四)谨防话题无意转移。考生要按试题指定的话题作文,并要做到以一贯之。但有的考生却在写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笔墨转移到其他上面去了,再也收不回。例如,有同学写以“根”为话题的文章,由树根到树干,由树干到树枝,由树枝到树叶,然后写到小鸟和树叶一起欢唱,最后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写去,离“根”早已十万八千里了。 (五)自始至终凸现题意。 如果自拟标题,你要想方设法暗合或明点话题,那么在行文中只要扣住标题来写,就不会偏离话题;同时,尽可能在开头开门见山,点击话题,标明主旨,结尾又画龙点睛,照应开头,构成首尾圆合之势,这样基本上也就扣住了题旨;此外,为避免中间行文偏题,我们可在文章中间反复出现主旨句。 (一)内涵把握不准。每个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如果把握不准就会有偏题、离题之嫌。如“诚信”,其内涵是“诚实、守信用”,包含了两层意思,写作时,就应该结合两者来写。考生如果只侧重谈“诚”或只侧重谈“信” ,都属于理解不准确。
(二)题目理解太死。有些文题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就会出现审题上的偏差,甚至南辕北辙。比如“必须跨过这道坎”,“这道坎”就应该从“虚”的角度来理解,它指的是生活中的困难或挫折、不幸或痛苦等。有些考生把“这道坎”理解成“低洼的地方”或“坑、沟”之类,显然是没有理解命题者的意图,自然就难以写出优秀的作品来。
(三)材料领悟不透,由于对所提供的材料研读不到位,领悟不透,也会造成偏离题意。二、符合文体要求。在高考作文中,写作文体主要分为两大类:记叙类文体和议论类文体。在写作当中,首先要使文章符合文体要求,这也是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的重要一项。 (一)记叙类文文体要求和特点。记叙类文体包括记叙文、散文、微型小说等,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它要求通过事件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写作主题。比如写“我的父亲”,考生可以通过描写一系列的事件来塑造“父亲”的形象,表现其宽厚慈爱、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等性格特点。其中可以有对“父亲”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还可以有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可以是通过父亲所做的事件来正面表现其性格,也可以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议论来侧面表现。由此可见,记叙文中对于人物的塑造,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有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有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而这些写作内容,都是议论文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总之,写作记叙文应侧重于对事件、人物的细腻描写、刻画,在叙述故事中让人明白某些道理。 (二)议论文类文体要求和特点。议论类文体包括一般议论文、杂文、小品文、读后感等,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换言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议论文是要通过充分的事实,证明某个观点。比如有关“诚信”话题的议论文。考生首先要在文中明确论点“诚信乃做人之本”;接着用一些论据证明这个观点。比如:曾子杀猪,商鞅立木取信,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等事例;使用的论证方法,可以是对比论证,也 可以是引用论证。考生在论证的时候,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论证方法要多样化。在总论点下,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分论点。总之,写作议论文应通过一些事例或名言,充分证明某个观点。 (三)如何符合文体要求。作文之所以会出现文体不清的现象,原因是在记叙文中出现了大段的议论,甚至还出现了论点;在议论文的论据中,出现了对事件具体而细腻的描写。比如对“超越自我”这个话题的写作。如果是记叙文,就要通过叙述事件进行感性表达。这个事件是具体的、感性的,事件里有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有对环境、场景的描写。比如,“我”学习钢琴,经历过很多的磨难、挫折、压力,一次次超越自我,感受到了钢琴带给“我”的成就感。通过“我弹钢琴”这件事表达“超越自我,走向成功”这一道理。如果是议论文,就需要通过一些论据说明,也许一句话就是一个论据,或者几个排比句成为几个论据。比如排比论证:“希格斯若无一步一步地向学术更前方向超越,我想他那物理学王者之冠也不会轻易摘得;莫言若无一步一步地向文学更深层次的挖掘,我想他那诺贝尔文学奖的奖杯也不会轻易获得;乔布斯若无一步一步地向更高科技化的跨越,我想他那苹果之父的美誉也不会轻易得到。”通过希格斯、莫言、乔布斯的论据,论证了“超越自我,走向成功”这一道理。要符合文体要求,关键是处理好记叙文中的“议论”,议论文中的“记叙”。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在整个作品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议论文中的“记叙”,是对事件的简要概括,切忌出现对整个事件的叙述,甚至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 三、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就是要表达最真实、最自然的情感,不泛泛而谈,不虚情假意。想象要合乎情理,抒情要恰如其分。真挚的情感是从内心流露出的真实的体验与生活真实性的统一,它不是矫揉造作,不是无病呻吟。这一要求虽然是高考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在长期应试作文的形势下,众多考生的写作已陷于模式化套作、感情苍白的僵局,已毫无真情实感可言了。“感情真挚”是鲜明的人文性、活泼的个性的集中体现。作文不是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不是人云亦云的模仿,而是我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观察和感悟,是我们用文字表达个性特征与审美视角的展示台。要做到“感情真挚”,就必须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情感历程,真实地抒发自己的生活感悟,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做到有感而发,缘事、缘情、缘理而发。“思想健康”是指作文的主题要健康、积极、乐观,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能悲观消极,腐化堕落,不能违背正义道德,不能有反动言论。所谓“思想健康”就是“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它发自内心,不是矫揉造作;它符合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扬善惩恶,表达对社会和人民的良好愿望,能对自己和别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它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给人以美的感受。考生作文时应当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应当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应当表现出积极、高尚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训练思想与培养感情,从实际讲,这二者也是互相联涉,分割不开的。”“感情真挚”和“思想健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文章的精神。在评阅考生作文时,只要考生作文所表达的思想不是消极的、庸俗的、片面的,感情不是虚假的、苍白的、颓废的,就应视为“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从写作的角度分析,造成某些考生作文没能达到“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不注意观点或主旨的提炼和正确表达,造成主要观点错误;不注意从正确的角度认识事物,造成对事物的认识片面化;不注意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再现式”反映生活。不少考生写作时,一味追求单纯、客观地“再现生活”,不深入挖掘生活的本质,甚至歪曲了生活的真相。如不少考生盲目模仿别人在作文里反映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甚至以自己为主人公写谈恋爱的感受,至于中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则不予评论,这就没能表达出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观点和态度,只能视为作者是抱着欣赏或赞同的态度的,那么其在“思想健康”这一点上是得不到分的。
(三)虚构情境。考生写作的题材远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了成人化倾向,如此写作,不免感情不真。考生要牢记叶圣陶先生的话:“作文应该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不可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拉到笔底下来。”
写作时要做到“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培养善感的心灵。感情从何而来?首先,它需要一颗善感的心灵,要善于感知日常生活及大自然中的真情,如清晨的露珠,灿烂的星空,浅浅的微笑,淡淡的记忆……善于感悟社会生活中点滴事物蕴涵的情感是写作时抒发真情实感的前提和关键。和感情丰富相对的则是心灵苍白,苍白的心灵看外界是漠然的,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美好的东西投向他们,犹如石子投向深不见底的山谷,听不到任何回响。其次,用心灵底片去映照客观世界,寻找、记录令人感动的瞬间,最后诉诸笔端,把萦绕在心间的感情化作文字,以情动人。(二)捕捉精彩细节。所谓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细微的神态、动作、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进行描写。它可以是人物独特的表情,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心理,可以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也可以是一个细小的事件。记叙文的真实性、生动性和典型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节描写。如《守财奴》中,葛朗台在临死时,还拼命挣扎去抓神父胸前镀金的十字架,这个细节描写把他嗜钱如命的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节描摹需要考生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而且需要对细节精雕细琢。(三)要有真实的生活感。文章中要再现真实的生活,不能胡乱编造。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决不会有真情实感。任何人为造情的文章都是没有说服力的、苍白的、让人生厌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允许写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与情感,而是说抒发的情感一定要来自自己的情感世界和情感体验。这就要求考生写作时要抓住生活真实的动情点,把感情倾注到文字中。古人云:“万古长青,只有一真耳。”所谓“真”,即是真情。冰心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出来。所以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出来。”一篇连自己都无法感动的文章,又怎么去打动别人呢?但是只有一腔真实的情感是不够的,只抓住了真实的生活也是不够的,还应深入地思考生活,在体察真情的基础上升华情感,让读者在真情洋溢的字里行间得到理性的人生启迪。只有以饱蘸深情的笔墨铸就的华章,才能使阅卷者为之叫好,从而获得理想的分数。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散文中的极品,短短的文章却能引起强烈广泛的影响,其原因之一就是文章源于他的亲身经历。所以,要想文章以真情打动读者,非有生活的真实感不可。四、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高考语文写作基础等级中的第四个评分标准。所谓“内容”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件和数据资料等。“内容充实”是指言之有物、持之有据,用丰富的高质量的材料表现文章的主题。材料对表现中心来说是必要的,因此所选材料必须是能很好地表现、支撑中心的,而不能选择单薄、无力的。记叙事情,要能够写出事情的全貌及其重要细节;议论问题,要能够运用充足的论据阐明问题的实质;说明事物,要能够清楚明确地说明事物的属性,且所引用的资料要充分、真实、准确;表达情感,要从内心深入挖掘,表达真情实感。
“中心明确”,文章的中心是文章的纲领,是文章的灵魂,是一篇文章里作者所要阐明的道理,或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明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中心明确”是指文章的观点鲜明而准确,文章的选材、结构都立足于中心内容,文中所有的话语都围绕中心展开讲述,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写作时一篇文章的中心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也不可内容涣散,多个中心,重点不明。“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高考评分一把很重要的尺子,考生一定要重视。 (2)材料简单堆砌,不典型,不新鲜。
(二)对策与方法:1 .通过积累而占有丰富的素材。只有尽可能多地积累材料,“胸中有丘壑”,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倚马千言。那么丰富的素材从何而来呢?(1)感悟社会。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考生应触及社会焦点,追踪时事话题,关注家长里短,放眼环球世界……并加以思考,激活自己的思维,用心去体悟,用辩证的态度去看待,进而得出 自己独特的想法,并将其运用到习作中。(2)研读课本。课本是编者心血的凝聚,选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有思想内涵,内容涉及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思家爱国、名人事例、名篇名句、典故诗词……考生平素对这些内容勤加研读,吃透理解,就能活学活用了。
2.合理使用材料。材料是文章的支柱。要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就要注意材料使用的真实、典型和新颖。(1)材料要真实。材料真实,是内容充实的根基。作文需要真实,但这个真实,不是仅仅对生活的自然摹写,而应是在生活基础上的再创造,是应高于生活的。 (2)材料要典型。材料典型,是内容充实的命脉。典型的材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说服力,可以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最佳效果。(3)材料要新颖。材料新颖,是内容充实的关键。材料新颖,既指那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新人新事,也包括一些虽比较陈旧但作者却有独到发现或见解的材料。3.运用写作技巧。常用的技巧有如下几种:(1)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这是指作者想褒扬某个人,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可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如杨闻宇的小说《日月行色》,其中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很能体现欲扬先抑的特点:前面用听似骂人的话――“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却用“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爱慕之情,让“我”无比欣喜。这样写,既突出了人物的可爱,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又造成了悬念,增加了情趣。(2)尺水生波。清代袁枚的《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石,有何可观?”可见,写文章要像山一样起起伏伏,不要平淡无味,要写出波澜,有曲折起伏,才能吸引人。如蒲松龄的《促织》中说成名“无计可施捕促织――千辛万苦得促织――倒霉透顶死促织――儿子荒唐化促织――威风凛凛斗促织――裘马扬扬因促织”,几起几落,让人欲罢不能。考生写作中,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波澜,使文章峰回路转,曲折有味。(3)虚构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积极地展开联想和想象,有利于拓展写作思路,使考生“看”得更广远,更深细。可以把作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作品充分发挥它的影响力,使人们从中获得更多的教益,使文章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如余秋雨的《道士塔》中,每节都有想象、联想的情节。如“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表现了王道士的愚昧无知和作者的极度痛惜之情。(4)以小见大。这种手法是指在写作中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便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 面,有很大的灵活性,并能产生较强的表现力,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富有情趣。(5)细节传神。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源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作文的细节描写要力求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如《背影》中主要抓住父亲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一细节,“探身、穿过、爬上、攀、缩、倾、抱、放、爬”等动词,细腻而简练地再现了父亲买橘子的整个过程,充分表现出父爱的真挚与深厚。因此考生在平时就要认真观察,仔细揣摩,要留心人物有特征的地方,包括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及事物的突出特点。 1.游移不定,多个中心。话题作文的“话题”都比较宽泛,可以容纳的东西较多,考生或因怕偏题,或是思考不成熟不深入,取舍不当,造成作文多个意思,多个中心。2.散乱无中心。基本观点不明朗,有头无尾,若隐若现,使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 1.明确中心。也就是审题立意,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分析,最终确定一个中心。高考作文有些文题只含有一个中心,而且中心很明确,而有些作文题则含蓄且有深意,表现出几个不同的中心,特别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因此,考生要认真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深刻含义,从中挖掘、确定一个角度、一个中心并使其贯穿始终。在行文中要防止不知不觉改变中心,偏离题意。这一点在具体行文时可不断点题,来提醒自己不要偏题,同时还可使整篇习作结构紧凑。
2.紧扣中心。选取的材料,表达的感情或观 点,一定要与中心密切相关。如果发现材料不当,要寻找与中心的共同点,用议论性的话(小观点)拉回来。
3.点明中心。表达中心的语句要突显出来。在行文时,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把表达中心的语句放在突出的位置,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迅速清楚地了解文章观点或主旨,如此往往能在考场作文中获得高分。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古人很早就懂得,在文章的关键处用主旨句来突出中心这一技法。具体方法如下:(1)开门见山,揭示题旨。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开头写道:“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 静,来得悲凉。”这个开头不遮不掩,直陈中心,简洁而富有吸引力。 (2)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如贾谊的《过秦论》结尾写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结尾直接点出秦朝灭亡的原因,凸显文章的中心。 (3)一唱三叹,反复强调。如李白的《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次出现,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道战祸之烈,突出了蜀道难这个中心。 五、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语言是文章的外壳,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得以表达的媒介。语言是否通顺直接影响到作者表情达意是否到位。所谓“语言通顺”就是在使用语言时要规范、准确,即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进行写作,做到用词准确,造句得体,句子内部组合得当,句子与句子衔接自然,语意表达通畅;不生造词语、乱用方言。语言通顺是对考生作文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评判一篇高考作文优劣的最基本的依据。结构是整篇文章的框架,是指文章段落及内容的组装形式。没有一个好的结构,语言就没有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结构完整”是对考生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做到结构完整,才能向“精巧”突破。“结构完整”是指作文思路的展开要有步骤、有次序,要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各部分内容的布局要合理。一篇完整的文章要有头有尾,有过渡有照应,不应出现残缺不全、颠三倒四、主次不分的毛病,同时,要注意不同文体结构细微的差别。1.不要片面求新。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有的考生使用文言文进行写作,这种作文由于新颖出奇而获得了高分。一时间很多考生趋之若鹜,纷纷效仿,高考文言文作文大量涌现,但大多数考生都由于文言文功底弱而使作文得不到高分。因此,考生在考场上千万不要临时创新,试图用一种不熟悉的语言模式取得高分是很不实际的做法。考生在写作文时应力求 语言通顺,用自己熟悉的、擅长的语言模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尽量摒弃网络中的流行语言。
2.立足传统和经典。其实,语言通顺不仅仅停留在文从字顺的层面上,考生还应在语言的张力和感染力上下工夫,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经典诗词中汲取养料,使自己的文章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一篇文章单凭自己的语言来表现情感,会显得单薄无力。考生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诗词名句,写入自己的文章中,就会给文章增添灵动的色彩。在借鉴诗词名句上,考生可以直接引用,还可以仿用和化用。仿用诗词原有的形式,换几个重点的词语,来表达一种崭新的含义;或者将某句诗中的重点词语化用在行文的句子中,让这部分词语做这个句子的一部分,从而构成自己的意境。 3.语言要做到规范、准确。考生要合理地使用现代汉语,语言表达应做到恰如其分,切合原意。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考生应以用词的准确性和造句的正确性为基本的衡量尺度。语言的发展虽然不是静止不前的,但是,在高考作文中考生要切记:不要将时下流行的一些惯用语、各种各样的读物里出现的前卫词、各地的影视、娱乐节目和互联网络中某些难以界定含义的新鲜词语放在自己的文章中。再有,作文是纯现代汉语的写作活动,考生要切记:不要将其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语替换成其他国家的语言。这样做,只会削弱语言的表现力,而且阅卷老师也不喜欢这样不伦不类的表达方式。因此,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立足母语,在祖国灿烂的语言文化中让自己的作文开出一朵奇葩,这才是明智之举。巧饰形体,给人以美感。高考作文惯用的三种文体结构各有其特点,写作时考生不要将它们混为一谈,写出文体混杂、四不像的文章。这样的作文只能被打入四类卷,得不了高分。考生如果要写记叙文,最好一个故事贯串始终,不要分成几个小故事进行组合,那样会使文章重点不突出,缺乏细节描写。而以一个故事贯串始 终,就像画一个圆,从原点开始,到原点结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写散文时,要注意段落不要太长,最好用小段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可以尝试将最为精彩的句子独立成段,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文字功底。当然,写散文要牢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写议论文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三段论式的写法结构虽然完整,但很呆板,很难得到高分。考生可以练习写作分论点式议论文。在提出一个大的论点后,将一个个的分论点分开论证,一个分论点举一个事例,或例证,或引证,或比喻论证,或对比论证等,这样不但结构完整,还会给人形式上的美感。 六、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标点正确,主要指使用标点符号规范、准确。规范指标点应单独占一格或两格;有些标点不宜在行首使用,如句中、句末的点号;有的标点不能在行尾使用,如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有些标点不能兼跨两行,如省略号、破折号等。准确使用标点是要求按标点符号自身的功能使用。 不写错别字。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将“书写 规范”改为“不写错别字”,对文字书写的要求更具体,更明确,应该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要结合汉字的形、音、义,提高汉字的使用和书写能力,消灭错别字。或许有的同学认为,标点和书写是小事,无关大局。看看下面的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的相关内容,你就会改变态度。高考语文的高考作文“评分细则”,都明确规定写错字和标点符号用错都要扣分,实际上,那些错字连篇、字迹难辨、标点错乱的作文,往往得不到原本应该得到的分数。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立意方向:(1)必须结合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来写,文中应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青年人的人生际遇。在这个难得的机遇中, 我们必须要大有所为。(2)必须结合个人成长来写,18岁的青春必须是扎根在中国的辉煌发展上,不能脱离从2000年到2018年这18年来中国的变化。(3)青年的成长是与祖国的成长共同发生的,因此文中两者必然是相互融合的。(4)后面的18年,考生可以发挥想象,根据所给内容写写巨大的成就。(5)通篇文章应该注意是写给未来青年的,因此这篇文章是对未来青年的人生做一定的指导,要有建议,有分析,利与弊的权衡一定要从有利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大局着眼。当你打开“时光瓶”发现这封信时,一定会非常惊讶!是啊,可能你怎么也不会想到,17年前有一个和你现在年龄相仿的人会越过时光给你写信。而我现在却是坐在高考的考场上思绪翻飞,回顾18年的成长经历,想象着17年后的发展变化,心潮涌动,任凭眼前一幕幕画面依次展现。作为新千年的“世纪宝宝”,别看我现在只有18岁,可是却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烟花照耀过我稚嫩的脸,“天宫一号”上精彩的授课内容激荡着我的心,“村村通”的乡间公路带我去旅行,互联网的普及令我的生活无比快捷。汶川地震,我为遇难同胞揪心,为灾后重建捐款,更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情感动。18年,我和祖国一起成长,有过挫折,但更多的是成绩。当不知不觉间长大成人时,蓦然发现,我正在经历着伟大祖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相信,当你读着我的这封信时,我们亲爱的祖国已经实现了“强起来”的梦想,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年轻的朋友,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和你说的是,没有祖国的强大,就不会有我们个人的幸福。而这份幸福恰恰需要我们去奋斗。17年后,18岁的你一定会像今天18岁的我一样面临人生的抉择,请不要迷茫,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行动中吧,如果你还在犹豫自己的前途,那么不妨听听我的建议。请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知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学科&网科技兴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每当看到我们的生活变得一天比一天好时,我都深切地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变化,因此,我建议你趁着现在年轻,一定要努力投身于科技创新中。因为投身科研可以成为你展现才华的舞台,让你的赤诚之心有所慰藉。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兼济天下自是你我最宏伟的目标。虽然科研领域看似远离社会,但你的任何学术成就乃至重大科研成果都将被打上华夏儿女的烙印,都会让我们这个大国再前进一步。想当年钱学森教授,不畏美国的封锁阻挠,毅然回国,在火箭导弹领域抛头颅、洒热血,终成一段佳话。中国的“天眼之父”南仁东几十年目不窥园,焚膏继晷,餐风露宿,为了中国的天文事业呕心沥血。“两弹一星”的元勋们,隐姓埋名,在戈壁荒漠一干就是几十年,终于使世人不敢再小瞧我们的祖国。他们的事迹并没有愈行愈远,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贡献越来越大。我也曾经迷茫过,追随着“丧文化”,热衷于“佛系心态”,但是我更信奉“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所以,今天坐在考场的我也希望17年后的你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无论我们的国家多么富强,作为年轻一代,我们都需要用奋斗来诠释青春的含意。请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吧,任何时代,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会有油腻与荒芜。只有天真的内心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大自然最隐秘的律动,才能在纷乱的物质世界中发现规律。一个圆滑世俗的人,一个对世界失去好奇失去探寻欲望的人,他的生命只能过早的凋零。年轻的朋友,多么希望这封18年前的来信能够扫除你眼前的雾霾,坚定你奋斗的决心。我更希望2035年到 来时,年轻的你和中年的我一道携手共建我们伟大的祖国。纸短情长,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和你讲,就让“穷尽世间理,殷殷报国情”成为我们共同的座右铭吧。再会! 作文符合基础等级的六点要求。符合题意,对试题的主旨理解正确,扣题很紧;符合文体要求,作为书信体,符合书信的格式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作者能推心置腹与未来的同年人谈心;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没有套话废话;(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文从字顺;标点正确,没有错别字。最近,华为CFO孟晚舟女士无故被加拿大警方拘押一事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国内外大量网民认为“作为高科技企业的华为,其‘高科技”的确触及到某些西方国家的 核心利益,这是孟女士被抓的真正原因”。因中国外交部多次敦促及国民纷纷谴责等众多因素日前,孟女士已被保释。当晚,孟晚舟发朋友圈:“以华为为傲,以祖国为傲!”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发展。这种认识深入人心,中国人特别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出强烈的呼唤--中国企业必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这符合中国的国情,也符合中国的发展需要。中国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这个阶段,由于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特别是世界尖端技术垄断更为严重。中国的十年“文革”对脆弱的人才资源破坏更为严重。总的来说: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拥有世界尖端技术的领域很少。改革开放创新世纪这个阶段,中国的综合国力大为提高,但是世界尖端技术并没有量的进展。中国的企业竞争力不强,拥有世界名牌的中国企业不多。中国企业的发展靠得是规模,走的是粗放型的发展之路,因此也拥有“世界工厂”的美誉,坦率的说是“世界加工工厂”。国外的专家评论中国的企业总是说:“Made in china,but china can’t create……” 纵观中国企业半个世纪的发展之路,人们不免有些心灰意冷,但同时也有些激动。在悲喜交集的时刻,看到缕缕曙光。振兴中国民族工业需要有一批世界名牌和尖端科技,这样才能使民族工业唱起凯歌。“海尔”就是民族工业振兴的楷模。“海尔”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为称雄国内外市场的企业集团的。1984年12月,中德双方签订了《引进电冰箱的先进技术与经验的合作合同》。海尔始终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搞技术创新,并提出“起步晚、起点高”的创业思路,引进国外公司的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吸收技术,并且开发出世界先进水平的多项产品。当我们走进大城市的海尔专卖店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海尔产品--海尔双桶洗衣机,海尔空调,海尔彩电等。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航天公司的辉煌前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载着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想,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中国是继前苏联、美国第三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为中国的“嫦娥奔月”计划奠定了基石。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的共同结果。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靠买国外技术发展,但是买不到自己想要的核心技术,这严重阻碍大部分企业的快速发展。在2001年12月,中国终于加入WTO,靠买技术的企业越来越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今年中国企业的保护政策基本取消,中国的市场基本开放,企业面对这机遇小于挑战的不争事实,终于在长时间的“沉默”后发出呐喊声--中国企业必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中国对教育事业的投资逐年增长,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投资更大。近几年大力扶持教育,培养出一批批莘莘的学子,并且派出大量的公费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毕业大学生和“海归派”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中国政府近几年花费大量的资金扶持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企业面对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上企业内部的努力:领导班子、企业科研人员和企业工人,这“三股”力量,团结一致,拼搏进取,瞄准市场开发出市场需要的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要避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走集约型的发展之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化工业之路。我坚信中国企业经过一番努力后会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中国民族工业振兴的凯歌会响起,那时中国的工业会让世界人民刮目相看,那一天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