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语文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答案解析及部分作文范文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丰台区2020高三语文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2020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北京陈经纶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

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试卷

北京市十一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昌平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

2020年6月西 城 区 高 三 二模模 拟 测 试语 文


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微写作讲评及例文

海淀区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作文①优秀例文

海淀区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作文②评阅标杆文

海淀区 2020 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议论文标杆文

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一模范文

2020年北京高三朝阳一模作文范文

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高三一模标杆文(议论文)

2020年北京市高三西城一模议论文范文

2020年北京市高三西城一模记叙文范文

 2020北京市东城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范文

北京市密云区2020届二模作文标杆文—《站在十字路口》


北京市东城区高三2019—2020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北京西城高三(下)6月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高考练习二模语文

2020北京房山高三二模语文及答案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2020年(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诗歌鉴赏
2020年(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古文阅读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2020年(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论语》《红楼梦》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考语文查漏补缺试题

《论语》理解练习题2

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高考2020年语文押题试卷

2012——2019年高考北京卷高分作文选读

2020 年北京高考押题训练系列 (训练项:古诗文·现代文·大作文)


大兴区2019-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一语文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20北京延庆高二(下)期末语文

2020北京丰台高二(下)期末语文

2020北京房山高二(下)期末语文

2020北京海淀中关村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

2020北京交大附中高二(下)期末语文

2020北京理工附中高一(下)期末语文(无答案)

2020北京中关村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

2020北京八一学校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及答案解析

2020北京101中学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密云区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9北京丰台高一(上)期中语文

2020北京师大二附高一(下)期末语文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中关村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4月份)


北京101中学、四中新高一分班考试语文真题合集

北京首师大附中新高一分班考试模拟试题(语文)

2016北师大实验中学新高一分班考试语文真题

2020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语文            

                                    2020.7

本试卷共9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缔听    棉密    水乳交融    惊慌失措

B. 寒喧    桅杆    走头无路    胜券在握

C. 烦躁    毕竟    古陌荒阡    浅尝辄止

D. 福祉    提妨    活血化淤    食不果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提出极高要求,需要一种目无全牛的技能来透视各个环节的问题。

B. 青年人应努力提高分辨力,面对现代社会中形形色色的思想行为,要择善而从,才能够不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

C. 随着企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存在着利益考量,如果一味地钩心斗角,企业很难有大的作为和发展。

D. 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不能总是踌躇满志,犹豫不决;相反,应该说干就干,意志坚定,这才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集,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这种纪传体后来被《史记》继承下来。

C. 关汉卿被普遍认为是元杂剧作家中成就最高的,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D. 鲁迅笔下刻画了许多悲苦、弱小的人物形象,如孔乙己、闰土、祥林嫂等。

4.下列有关文体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的“书”可作为臣子对君主议论政务的一种文体,如李斯的《谏逐客书》。

B. 古代的“疏”是一种直言进谏、警示君主的奏章,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C. 古代的“赋”是讲铺排、富文采、重抒情的一种文体,如杜牧的《阿房宫赋》。

D. “说”是一种说明性文体,用以说明性状如韩愈的《师说》、林庚的《说“木叶”》。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乘之国,乎大国之间(《论语·侍坐》)                 摄:夹处

B. 使之西面事秦,功到今(《谏逐客书》)                   施:实行

C. 欲流之远者,必其泉源(《谏太宗十思疏》)               浚:疏通水道

D. 掠其人,倚叠如山(《阿房宫赋》)                       剽:抢劫

6.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我追求的是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越国看不起远方的国家,越国国君知道那些国家很困难

C. 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谏太宗十思疏》)

光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

D. 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促织》)

你父亲回来,自然会向你追究跟你算帐

二、填空

7.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选作其中5题)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描绘出了一幅春日畅游图:“莫春者,春服既成,______________,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__________________。”

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自己在皎洁月光下洞庭湖如镜子一般的水面上泛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 ,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的凄凉心境。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为人君如果“不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就难以“永保无疆之休”。

史论贵在立论精警,如宋代苏洵《六国论》开篇“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战不善,______________”,这个认识发人深省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质问“爱纷奢”的秦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判其将掠夺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

三、阅读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全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 “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地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取材自林庚《说“木叶”》)

8.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 文章用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的例子,是为了表明“木叶”是古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B. “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可是在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这就说明二者有不同之处。

C. 作者用“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成忆辽阳”等诗句,表明“叶”字独用主要是使诗歌洗炼。

D. 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其中“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E. 在古诗中,诗人不用“树叶”和“落叶”,是因为其形象一般,会使得诗歌语言不够精妙,可见,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了。

9. 综观上面这段所选文字,历代诗人作家在使用“木”字上表现出哪些可贵精神品格?请分条概括。

四、微写作,请从下面两道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将你选择的小题号填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

10.学校迎来一个外国高中学生交流团。这些外国学生对中国戏剧很感兴趣。请在《窦娥冤》和《雷雨》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向外国学生做个介绍。

要求:突出作品特点;适合交流对象;表达得体;150字左右。

11.有的同学在面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时,感到有些读不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涉及三个问题:离自己远,没有意思;部头太大,望而生畏;人物太多,经常弄乱。请在这三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向有此困难的同学提出阅读《红楼梦》这部书的建议。

要求:针对问题;举例说明;表达得体;150字左右。

第Ⅱ卷

五、本大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文公十二年秋,秦伯使西乞术来聘,且言将伐晋。襄仲辞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对曰:“不敝器,不足辞也。”主人三辞。宾答曰:“寡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结二国之好,是以敢致。”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国无陋矣。”厚贿之。

冬,秦伯伐晋,取羁马,晋人御。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郤缺将上军,臾骈佐之。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范无恤御戎,以从秦师于河曲。

臾骈曰:“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

秦人欲战,秦伯谓士会曰:“若何而战?”对曰:“赵氏新出其属曰臾骈,必实为此谋,将以我师也。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婿也,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好勇而狂,且恶臾骈之佐上军也,若使轻者肆焉,其可。”

十二月戊午,秦军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穿曰:“我不知谋,将独出。”乃以其属出。宣子曰:“秦获穿也,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

秦行人夜戒晋师曰:“两君之士皆未也,明日请相见也。”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薄诸河,必败。”胥甲、赵穿当军门呼曰:“死伤未收而弃,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乃止。秦师夜遁。

(取材于《左传·文公十二年》)

【注释】西乞术:春秋时秦国大夫,奉命携重礼聘问鲁国。宣子:即赵盾,谥号“宣”,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12.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敝器,不足辞也                       腆:丰厚

B. 将以我师也                             老:使…消耗殆尽

C. 秦军晋上军                             掩:掩护

D. 两君之士皆未也                         慭:损伤,残缺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之”在文中所指代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结二国之好,是以敢致                (之,指代“二国”)

B. 秦伯伐晋,取羁马,晋人御            (之,指代“羁马”)

C. 薄诸河,必败                         (之,指代“使者”)

D. 死伤未收而弃                        (之,指代“死伤的人”)

14.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有君子,其能国乎

若没有您这样的外交人才,难道能治理国家吗

B. 范无恤御戎,以从秦师于河曲

范无恤为赵盾抵御外敌,在河曲使秦军跟随他汇合

C. 裹粮坐甲,固敌是求

装着粮食披着甲胄,原本就是要寻求敌人

D. 乃皆出战,交绥

于是全部出战,双方刚一交战就彼此退兵

15. “秦人欲战”一段中,士会在回答秦伯时有一句话:“若使轻者肆焉,其可。”这句话的大意,历来存在不同说法。下面两个解释你认为哪一个是合理的?为什么?如果你认为这两个解释都不够合理,请你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阐述理由。

说法:如果派出一些迅疾轻骑去冲击上军,我们或许有可能战胜晋国军队。

说法:如果让赵穿这样的轻狂者任性放纵,我们或许有可能战胜晋国军队。

六、本大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此词作于王安石变法遭到怀疑,他被宋神宗罢免宰相后退居金陵之时。故都。这里指金陵。天河。这里指长江。语出唐代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枉自感叹。谩,同“漫”,徒然。语出唐代杜牧《泊秦淮》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16. 下列对词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临……初肃”三句,不但交代了地点、时令和天气,而且选择了登高远眺的视角来生发全词感怀。

B. “澄江”、“翠峰”二句总写金陵山水,绘出广阔背景;而“归帆”、“酒旗”则是对景物相对具体描绘。

C. “念往昔”一句,由所见过渡到所想,总领下阕,表现出作者对往昔繁华的金陵和六朝的向往之情。

D. “门外”写大军压境,“楼头”写统治者荒淫,这里是对陈后主因沉溺于享乐而导致亡国历史的感叹。

17. 这首词下阕的“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怀?

18. 这首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请从中任选一处景物描写,说说它对全词整体意图所起的作用。

七、本大题共5小题。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被帕慕克毁掉的爱情

她一直以为自己爱上他了。大约是三个月前的事吧,那是因为她收到他的一条短信。

他们刚认识,是朋友的朋友,一起喝茶时候遇到的。讲究眼缘的她,时常被朋友骂“靓仔主义者”,意思是看见英俊小生就动心,她才不理别人说什么,坚持“我行我素”的风格。眼睛不挑好看男人看,难道要长年累月面对丑男人吗?她理直气壮地过自己要过的生活。

初见面时,他们其实没有讲几句话,因为坐得比较远。不过,看着顺眼的缘故,她叫他加微信。一般她都让别人加她微信,这样她才有掌控权。如果是不喜欢的朋友,回去根本不加,或搁置,或列入不想往来户,直接删掉对方。

但她在现场马上加了他,在微信上发给他一朵红色的玫瑰花。

之后,他开始给她写微信。

现代社会里,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微信里。走在街上,或逛商场,或等车待船,每个人都埋头对着手机,没有人抬头看看周边的人和风景。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仅在手机里发生。有几次她在老小说里读到一见钟情的故事。就是男的或女的,可能不经意,就在路上快要擦身而过时停下脚步,互相看见对方;也有通过朋友介绍,两人才刚相见就产生触电的感觉,然后立马爱上对方了。这样的故事非常浪漫,但这样的年代却已经过去。当今的人活在一个没有机会一见钟情的时代里。

谁都不会看见谁。除非在手机里,在微信里。他们一边微信交流,一边约会。喝茶吃饭看电影,就是一般的男女交往的模式。

她比较欣赏的是他喜欢阅读。约会地点时常是在书店的咖啡厅。混合着书香和咖啡香的空间,是为爱阅读和爱咖啡的人设计的,让人逃离繁琐的日常,拥有安静的思维,探索灵魂的深处,从而纾解生活的压力。

要找一个合眼缘又兴趣相投的人,听起来不难,但现实生活中却真的不容易。这家书店的咖啡厅特别之处,是设了个二手书角落,喝咖啡的人可以自由选读,读过后可以将书放回原位;倘若真的非常喜欢所读的书,可用二手书的价钱购买。

今天,她手里拿着奥尔罕·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一个已经订婚的富有少爷,终于发现他深爱的人是穷家的表妹,但表妹却离开他另嫁。故事从这里开始转折。少爷倒回去苦苦追求表妹,表妹冷淡相对。少爷收集表妹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每件东西的背后都有故事。等到表妹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后,少爷把她的旧居买下来,设立一座博物馆,把超过千件的大小纪念品陈列出来,自己则住在博物馆顶楼,睹物思人。一个人存在于另一个人的思念里,便永远都还活着。

这个以思念和设立一座博物馆为主题的小说,故事是否好看,对她并不重要,只是一看到介绍,她就有想购买的冲动。然而,她却看见似曾相识的句子:“我的胃里有午饭,脖颈上有阳光,脑子里有爱情,灵魂里有慌乱,心里则有一股刺痛。”

她的心里顿时划过一阵刺痛。

三个月前,她爱上他,就是因为他在给她的微信里,写着:“我的胃里有午饭,脖颈上有阳光,脑子里有爱情,灵魂里有慌乱,心里则有一股刺痛。”她不太明白他说什么,但句子里充满了文学才华。她是带着仰慕的心爱上他的。——原来不是他写的。

静静地,她抬头看着正在阅读的他。为什么他发给她的微信,没有在后边加上“摘录自奥尔罕·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

低头阅读的他,毫不知晓,奥尔罕·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已经毁掉了她对他的爱情。

19.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她讲究眼缘,喜欢年轻的靓仔,她爱上他,原因之一就是看着他顺眼,于是,两个人便有了交流。

B.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仅在手机里发生”,是说现代人离不开手机,喜欢借助屏幕了解人和社会

C. “当今的人活在一个没有机会一见钟情的时代里。”是因为人们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关注他人。

D. 她认为“我的胃里有午饭,脖颈上有阳光脑子里有爱情,灵魂里有慌乱……”这句话充满了文学才华。

20. 小说中的“她”这个人物,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21.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题目“被帕慕克毁掉的爱情”的含意,并简要分析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2. 文中女主人公“她”,因为一句话就结束了二人浪漫的爱情。根据作品内容,你如何评价“她”的这种做法?

(二)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23.“金陵十二钗”(正册)是《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中作者极力塑造的十二位女孩子,也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组经典的艺术形象。

写出正册“金陵十二钗”中任意四个人的名字。

从正册“金陵十二钗”中任选一个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人物,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她或不喜欢她。要求:结合作品内容;观点明确;表达顺畅。

第III卷

八、本大题共1小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请将你选择的小题号填在题纸上的相应位置),按要求作答。将文章标题抄在答题卡上。

24.20年后的你,会在什么地方?生活会是什么样子?20年后的你,值得今天的你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请以《写给20年后的自己》为题,给那时候的自己写一封信。不少于700字。要求:感情真实,有时代感;恰当运用相应的表达方式。

25.请以下面这段文字为开头(将其抄在作文纸上),写一篇记叙文。自拟标题,不少于700字(开头所引文字不计入700字内)。要求:立意积极,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

(开头)窗子始终开着,已经快两个月了。没有人将它收起,那美丽的窗帘在窗外随风尽情飘舞,像一朵红色的云……


2020北京西城高一(下)期末语文

参考答案

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1.【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结合字义进行辨析。平时读书应读准字音,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本题考的都是课文中的词语,基本功扎实的同学还是很容易选出正确项的。

A项,“缔听”应为“谛听”;“棉密”的“棉”应为“绵”,连续不断。“绵密”,细致周密,稠密,故A错误。

B项,“寒喧”应为“寒暄”;“走头无路”的“头”应为“投”,投奔。“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故B错误。

D项,“提妨”的“妨”应为“防”,防范。“提防”,意思是小心防备,注意防范,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D项,“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成就非常得意。“踌躇”,在这里是从容自得的样子,而不是“犹豫不决”的意思,与句中犹豫的语境不符合,所以D使用不正确。

故选D。

3.【答案】B

B项,说法错误,《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故选B。

4.【答案】D项,“说明性文体,用以说明性状”是错误的。“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比如《师说》就属于议论性质。

故选D。

5.【答案】B项,句意是:这种功烈威压延续到了今天。施:延续。

故选B。

6.【答案】B项,越国:越过别的国家,指晋国。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翻译:越过晋国把远离秦国的郑国作为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

二、填空

7.【答案】    (1). 冠者五六人    (2). 咏而归    (3). 玉鉴琼田三万顷    (4). 著我扁舟一叶    (5). 亲朋无一字    (6). 老病有孤舟    (7). 居安思危    (8). 戒奢以俭    (9). 非兵不利    (10). 弊在赂秦    (11). 奈何取之尽锱铢    (12). 用之如泥沙

 

三、阅读

【答案】8. CE C项,“……等诗句,表明‘叶’字独用主要是使诗歌洗炼”错误,第三段“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E项,“在古诗中,诗人不用‘树叶’和‘落叶’”错误,最后一段“‘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可知选项绝对。   

9. (1)屈原使用“木叶”,具有开创性、敢为天下先的精神;(2)杜甫使用“落木”,具有大胆的创造性精神;(3)锤炼文学语言,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

四、微写作,请从下面两道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将你选择的小题号填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

10.【答案】《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它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三十余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了旧家庭的悲剧和罪恶。它的情节扣人心弦、结构紧凑,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基本符合西方戏剧结构的“三一律”,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

11.【答案】参考答案一:有的同学认为《红楼梦》离自己远,没有意思。我建议该同学在读《红楼梦》时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红楼梦》教我们看清人情世故。《红楼梦》里描述了一个复杂的人情社会,其中待人处事、人际交往之道更是应有尽有,而里面很多说话、打交道的技巧,都能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参考答案二:有的同学认为《红楼梦》部头太大,望而生畏。我建议该同学可以先阅读《后楼梦》的一些故事情节比较有意思的章节,然后由这些章节带自己走入《红楼梦》。然后制定阅读计划,将大部头的《后楼梦》分批次、依次推进从而完成阅读。

参考答案三:有的同学认为《红楼梦》人物太多,经常弄乱。我建议该同学在阅读《红楼梦》之前,首先要理清人物关系,可以借鉴课本《林黛玉进贾府》课后的人物关系表,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人物的名字来推断人物之间的辈分关系,大致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Ⅱ卷

五、本大题共4小题。

【答案】12. C“掩”,袭击的意思,句意为秦国袭击晋军的上军,故C错误。

    13. DA项,“之”指代的是鲁国国君,句意为缔结两国之间的友好,因此才敢致送。这是西乞术劝说鲁国方面接受礼物的说辞,“致”(赠送)的对象是鲁国国君,故A错误。

B项,“之”指代的是秦军,句意为秦康公发兵攻打晋国,占取了羁马,于是晋国发兵抵御秦军,故B错误。

C项,“之”指代秦军。这是晋军臾骈说的话,句意为我军(晋军)把他们逼到黄河边上,一定可以打败他们。这里的他们就是指与晋军作战的秦军,故C错误。

    14. B    从”不是“使……跟从”的意思,而是“迎战”的意思。所以“以从秦师于河曲”意思是在河曲迎战秦军,

15. 我认为说法合理。臾骈认为秦军不能持久,采取了高筑军垒巩固军营等着他们的策略,打算使我秦军久驻在外面感到疲乏。所以对于秦军来说,速战速决或许有可能战胜晋国军队,所以我认为“若使轻者肆焉”应翻译成“如果派出一些迅疾的轻骑去冲击上军”更合理。

我认为说法合理,士会认为赵盾的旁支子弟赵穿,不懂得作战,喜好勇猛而又狂妄,又讨厌臾骈作为上军的辅佐。如果让赵穿这样的轻狂者任性放纵,晋军内讧,自取败亡,也许秦军有可能战胜晋国军队。所以我认为说法更合理。

参考译文:

鲁文公十二年秋季,秦康公派遣西乞术前来聘问,而且说将要攻打晋国。襄仲不肯受玉,说:“贵国国君没有忘记和先君的友好,光临鲁国,镇定安抚我们这个国家,十分厚重地赠给我们大器,寡君不敢受玉。”西乞术回答说:“不丰厚的器物,不值得辞谢。”主人辞谢了三次,客人回答说:“寡君愿意在周公、鲁公这里求取福禄来事奉贵国国君,一点微薄的礼物,派遣下臣致送给执事,以作为祥瑞的信物,相约友好,把它用来表示寡君的命令,缔结两国之间的友好,因此才敢致送。”襄仲说:“若没有这样的外交人才,难道能治理国家吗?秦国不是鄙陋的国家。”就用重礼赠送给西乞术。

(秦国为了令狐那次战役的缘故),冬季,秦康公发兵攻打晋国,占取了羁马。晋国发兵抵御。赵盾率领中军,荀林父作为辅佐。范无恤为赵盾驾御战车,在河曲迎战秦军。臾骈说:“秦军不能持久,请高筑军垒巩固军营等着他们。”

秦军准备出战。秦康公对士会说:“用什么办法作战?”士会回答说:“赵盾新近提拔他的部下名叫臾骈,必定是他出的这个主意,打算使我军久驻在外面感到疲乏。赵氏有一个旁支的子弟名叫穿,是晋国国君的女婿,受到宠信而年少,不懂得作战,喜好勇猛而又狂妄,又讨厌臾骈作为上军的辅佐。如果让赵穿这样的轻狂者任性放纵,或许还有可能战胜赵穿。”

十二月初四日,秦国袭击晋军的上军,赵穿追赶秦军,没有追上。回来,发怒说:“装着粮食披着甲胄,就是要寻求敌人。敌人来了不去攻击,打算等待什么呢?”军官说:“将要有所等待啊。”赵穿说:“我不懂得计谋,我打算自己出战。”就带领他的士兵出战。赵盾说:“秦军要是俘虏了赵穿,就是俘虏了一位卿了。秦国带着胜利回去,我用什么回报晋国的父老?”于是全部出战,双方刚一交战就彼此退兵。

秦军的使者夜里告诉晋国军队说:“我们两国国君的将士都还没有痛快地打一仗,明天请再相见。”臾骈说:“使者眼神不安而声音失常,这是害怕我们,秦军将要逃走了。我军把他们逼到黄河边上,一定可以打败他们。”胥甲、赵穿挡住营门大喊说:“死伤的人还没有收集就把他们丢弃,这是不仁慈。不等到约定的日期而把人逼到险地,这是没有勇气。”于是晋军就停止出击。秦军夜里逃走了。

六、本大题共3小题。

【答案】16. C,“向往之情”是错误的。“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写出了统治者荒淫,这里是对陈后主因沉溺于享乐而导致亡国历史的感叹,所以“念往昔”只是由眼前之景想到前朝往事,而不是对往昔繁华的金陵和六朝的向往之情。

    17.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18.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中“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这一句景物描写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也就有了下阙作者议论立足点之高。

七、本大题共5小题。

(一)

【答案】19. C  “是因为人们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关注他人”错误,根据原文“现代社会里,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微信里。走在街上,或逛商场,或等车待船,每个人都埋头对着手机,没有人抬头看看周边的人和风景。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仅在手机里发生”可知,现代社会没有一见钟情,是因为人们“都生活在微信里”。

  20. 她讲究眼缘,喜欢好看的男性;她渴望爱情,向往浪漫。    

21. “帕慕克”本义指《纯真博物馆》的作者奥尔罕·帕慕克;此处指的是《纯真博物馆》的句子“我的胃里有午饭,脖颈上有阳光,脑子里有爱情,灵魂里有慌乱,心里则有一股刺痛。”深层含义指的是人与人交往应当坦诚相待,不能只是通过外表和外在的表现来决定。    

22. 我认为“她”结束二人爱情的做法是正确的。“他”有俊美的外表,喜欢阅读,也有追求浪漫的心,但是,“他”只是借此营造了一个充满文学才华的假象,“他”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有才华,不能与“她”真诚相待。

(二)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23.【答案】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

参考答案:我更喜欢林黛玉。理由:(1)外表美丽:林黛玉是一位非常标致的女子。如对她的描写: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2)才华横溢:元春省亲时,黛玉的才华得到了元春的肯定,而且黛玉经常在大观园中举办诗社活动,从而可见她的才华。(3)纯洁天真,活的真实:她待谁都是一颗真诚的心,比如香菱学诗时,黛玉仔细用心地教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