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真题汇编

2019-2020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一中高一(下)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省江阴市二中、要塞中学等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一中实验学校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高邮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调研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宿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西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江苏省百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假期训练题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普通高考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红楼梦)

江苏省淮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海安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海安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海安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年级阶段性指导卷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常州市教学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美]乔治·萨顿

①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然而,我们必须记住两件事。

②第一件事是有关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科学和数学。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③第二,我完全确信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当东方人民像我们在16世纪那样,一旦抛弃了他们经院式的、论辩的方法,当他们一旦真正被实验精神所鼓舞的时候,谁知道他们能为我们做什么,谁又知道他们为反对我们而做什么呢?我们不要重蹈希腊人的覆辙,他们认为希腊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就像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不要忘记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协调,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这种情况为什么不会再次发生?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它。

④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他们大多数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

⑤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美国文明骄傲,但是它的历史记载至今还是很短的。只有300年!和人类经验的整体相比何等渺小,简直就是一瞬间。它会持久吗?它将进步,将衰退,抑或灭亡?我们的文明中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果我们想在疾病蔓延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文明能为自己辩护,我们必须尽最大力量去净化它。实现这项任务的最好办法之一是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热爱真理——像科学家那样热爱真理的全部,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实际用途的和没有实际用途的;热爱真理而不是害怕真理;憎恨迷信,不管迷信的伪装是多么美丽。我们文明的寿命至少还没有得到证明,其延续与否,还不一定。因此,我们必须谦虚。归根结底,文明是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这一点我们还没有经历过。

⑥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如果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我们会聪明一些。尽管科学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它也还不是十全十美的。当科学方法能够被利用,并且是很好地被利用的时候,它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若不承认这种利用也会产生两种局限。第一,这种方法不能永远使用。有许多思想领域(艺术、宗教、道德)不能使用它,也许永远不能应用于这些领域。第二,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可能性是骇人听闻的。

⑦十分清楚,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首先,科学的应用常常握在那些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人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即使是科学家,在一种强烈的感情影响下,也可能滥用他们的知识。科学应该以各方面不同的力量给自身予辅助,用宗教和道德的力量来给予帮助。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

⑧东方和西方正像一个人的不同神态,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的两个方面。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真理是一样的,美丽和博爱也是如此。

⑨东方和西方,谁说二者永不碰头?我们怀着感激之情回忆起我们得益于东方的全部东西——道德热忱,黄金规则,我们引以为荣的科学的基础——这是巨大的恩惠。没有什么理由说它在将来不该无限增加。我们不应该太自信,我们的科学是伟大的,但是我们的无知之处更多。总之,让我们发展我们的方法,改进我们的智力训练,继续我们的科学工作,慢慢地坚定地以谦虚的态度从事这一切。

⑩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让我们训练我们的灵魂,忠于客观真理,并处处留心现实生活的每一个侧面。对于不骄傲的、不采取盛气凌人的“西方态度”而记得自己最高思想的东方来源的、无愧于自己的理想的科学家来说,尽管不一定会更有能力,但他将更富有个性,能更好地为真理服务,能更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也将是一个更高尚的人。

(节选自《科学的说明:文明史论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里的“种子”意思“源头”,实验科学和数学也是源于东方的。

B.第⑤段说美国文明的历史记载至今还是很短,文明中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其延续与否还要经过历史的考验。

C.第⑦段指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有些科学家可能滥用他们的知识,因此造成了科学本质上的不完美。

D.第⑧段指出东西方科学的关系,文章把它们比作一个人的不同神态,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的两个方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引用希腊人拒绝接受犹太文化,把一切外国人视为野蛮人而导致衰亡的历史教训,论证了尊重外来文化的重要性。

B.第⑤段从美国的文明谈起,先提出问题,然后指出危害,接着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必须具有的科学态度。

C.“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东方”和“法则”均使用双关、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中“光明”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

D.本文使用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告诉我们东方和西方科学应该互利互惠,和谐共同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意在表明西方的科学重于东方的科学。

B.对东西方科学文明抱有错误态度的人大都不是科学家,因为他们无知识不懂科学。

C.实践表明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是净化不健康文明因素最好的办法。

D.道德热忱,黄金规则作为科学的基础,均得益于东方,将来会无限增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浙岭上的方婆

洪忠佩

雪还没有到来,冰花就起了。一树树的冰花,宛如绽放的银菊,抑或玉树,一垄一山地展开,绵延,叠起,迷眩,壮观,恍若梦境。而我呵着冷气,徒步其中,一步步登临赣皖交界的浙岭,去寻访和靠近一位默默无闻,却能够暖人心的老人——她在浙岭上义务煮茶济茶一辈子。

老人只有姓氏,没有留下名字,我也只知道她一如邻家奶奶般的称谓——方婆。而方婆生活的时光,是在遥远的五代十国时期。在中国饮茶的历史长河中,婺源乡村茶庵茶亭供人茶水以方便过往路人的济茶,且不收取分文,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方式,这正源于方婆。

浙岭,又名浙源山,位于婺源县城北 57 公里处,海拔高达 800 多米。在春秋后期那个吴楚争雄的年代,浙岭是吴、楚的划界之地。据清代道光版《徽州府志》记载,徽州“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阨”,可见浙岭地理位置上的重要。后来,浙岭成了进出徽州饶州的重要通道,有“七省通衢”之称。

逶迤的浙源山,石岭随山势蜿蜒,七拐八拐连接着山下的岭脚村。在村子里,有一位姓方的女子,她看到浙岭头每天行人络绎不绝,便只身一人搬到岭头的万善庵山亭中居住,每日挑水、生火,为过往的行人与挑夫煮茶济茶解渴,长年累月从不间断,不分贵贱,不收分文。众所周知,在明代以前,茶是以茶饼(团茶)的形式出现的,喝茶首先要煮,程序较为烦琐。她的义举,令过往行人为之动容。在我的想象中,一位爱茶的女人,应是俊秀的。这样想着,我仿佛看到一位身穿罗裙束起发髻的女子在向我款款走来。

然而,她在煮茶济茶的同时,只身一人还要面对着深山岭上的生存考验。毕竟,当时的浙源山上还是一片荒无人烟之地,她必须自种自给。听不到鸡鸣犬吠,陪伴她的只有山风、星月,还有虫豸的声音。她肯定遇到过无数次的无助,以及如我眼前的寒冬景象,但我猜想,她不会感到孤寂。因为,从每天清晨点燃炉火烧水煮茶的那刻起,她心里装着的就是过往的行人。

天长日久,一位女子也经不住岁月的风霜,脸上慢慢有了褶皱。炉火的光,不仅映着她瘦削的身体,也映着她一脸的皱纹和两鬓的白发,人们开始亲切地叫她“方婆”。

尽管石缝中涌出的山泉,俨如神灵的恩赐,然而方婆挑水去茶亭烧水煮茶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接水、挑水、生火、煮茶、济茶,这是方婆一天至关重要的内容。或许,在方婆眼里,她每捧上一碗茶都是一件平常的事,而在过往行人心中呢,却多了一分礼遇,还有一种仪式感。想必在当时,每一个人都有煮茶的能力,而方婆的煮茶与别人不同,她多了一颗善心。一天,一月,一年,十年……方婆煮茶煮了一辈子。浙岭,也成了方婆终老的地方。想想,方婆是属于时间与烟火的,又超出了时间与烟火。陆羽无疑是第一个发现和记录婺源茶的人——“歙州茶,生婺源山谷”(《茶经》),那方婆却是用身心第一个诠释“茶德”的人。

过往行人心存对方婆的感恩,开始拾石堆冢。年复一年,方婆的墓地竟堆成了一座高6米,占地 60 多平方米的大石冢,世人称为“堆婆冢”。明代诗人许仕叔经过“吴楚分源”的浙岭时,听闻方婆长年累月煮茶给过往行人解渴的善举,以及行人知恩图报为她投石垒冢的行为,情绪难抑,赋诗赞道:“撑空叠石何嵯峨,世传其名曰堆婆。……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题浙岭堆婆石》)

隔着千年的时光,我依然能够想象第一个向方婆墓冢堆石的人,他或她应是喝过方婆煮过的茶的,说不定还不止一次。旧时,婺源人赴京赶考,外出经商,甚至衣锦还乡,都由浙岭往返,那么,方婆一生之中曾为多少行人煮过茶呢?

往往,像方婆这样的民间人士,地方志书上是最容易忽略的,她有着怎样的身世,又是否有子女与后人,都无从追寻了。而在我心目中,她既是婺源历史与地理的,亦是婺源人文的。

在方婆煮茶的万善庵遗址旁,我看到了清道光四年(1824)留下的《万善庵奉县正堂碑记》,碑记上依稀可辨“浙岭头万善庵,通衢要道,行旅络绎,尚建亭宇,冬汤夏茶,捐济旅众”等字样。岭脚村的老詹告诉我,浙岭同春亭是漳村的王立德在乾隆年间开始修建的,他的子孙多次进行修缮,而亭中最后的烧茶人是岭脚村的詹启帮,只不过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交通的改变,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实际上,自方婆之后,不仅在浙岭,在婺源其他乡村也是如此,“五里一路亭,十里一茶亭”,各地设缸烧茶,免费提供给过往行人解渴消暑,客来敬茶逐成风俗,人们把这种风俗称之为“方婆遗风”。

浙岭旁,长有野生茶树,树上的叶片,还有零星的茶花都冻住了。我忍不住摘了一片茶叶,放在嘴里咀嚼,冰凉,清香,沁人肺腑。这一刻,我的心仿佛醉了。我不禁弯下腰,捡起一块山石,虔诚地垒在墓冢上。心想,这是对方婆最好的怀念与致敬。

我相信,在茶的国度里,每一处氤氲茶香的地方,都有茶的故事在流传、生长。

(《光明日报》2019 年 02 月 22 日 15 版)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描写了一个寒冷而迷眩的景象,与方婆温暖人心的义务煮茶形象形成对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B.方婆独自一人在深山岭上煮茶济茶遭遇困难重重,孤立无助,但作者却认为她不会孤寂,主要因为她身边有许多过往的喝茶人。

C.作者认为,属于时间与烟火的方婆煮茶与别人不同,她是多了一颗善心来煮茶来诠释“茶德”,又使得她超出了时间与烟火。

D.方婆的墓地,世人称为“堆婆冢”,是过往行人年复一年拾石堆彻的,而第一位堆石的人,应该喝过方婆煮的茶。

5.说说第三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6.文中写方婆的“善举”和“方婆遗风”有什么深意?请简要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过去20年间,全球众多国家与地区广泛参与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中,中国与美国的论文产出位于全球的第一、二位,且是位于第三位的英国产出量的3倍以上。

在全球院校中,中国科学院系统AI论文产出数量最多。从机构层面,全球参与人工智能相关科研的主要机构中,中国科学院系统、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以及美国的加州大学系统三足鼎立。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产出最多的百强机构中,87家为高校,8家为科研院所,3家为政府机构,只有2家企业。

在全球高水平论文产出上,中国数量排名第一。从全球Al高水平论文的区域分布情况看,目前高水平论文的来源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和东亚等地区。从全球高水平论文产出最多的10个国家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和热点论文数量看,中国、美国和英国在高水平论文产出的榜单上排名三甲,伊朗作为唯一的西亚国家排名第8。

材料二:中国的Al专利技术布局程度位居榜首,而其中授权专利比例最高的国家是美国。在主要专利权人的分析中,IBM、微软、三星电子排名前三甲,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唯一一家中国企业在Al领域中与国际竞争对手在专利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家电网公司的Al相关发明技术主要应用在电网控制、配用电网、智能配电变压器、风电站、新能源等领域,同时对Al相关的智能算法、机器人等技术研发相对也比较重视。

材料三: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投入整体呈现东多西少的态势。截至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投入总量达201281人,密集分布于东部地区。东部省份人工智能人才投入量高达126120人,占据全国总量的62.7%,中部地区37514人,占全国总量的18.6%,西部地区37362人,占据总量的18.6%。北京市优势显著,人才投入量累计达27355人,名列全国第一。江苏省人才投入量累计达到19293人,排名第二;陕西省人才投入量达12878人,排名第三,也是唯一一个排名进入前十的西部省份。整体来看,东部人才投入呈现北京、江浙沪(合计37624人)双极态势,中部和西部则出现湖北省和陕西省两个高点。

从城市尺度看,北京领先优势大,西安、上海、武汉、南京紧随其后。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人才投入力度强劲,累计占据总量的13.5%,在国内具有绝对优势。西安市、上海市、武汉市、南京市人才投入数量逾万,位列第二梯队。长沙市、广州市、成都市、哈尔滨市和杭州市人才投入逾5000,位列第三梯队。

从全球人工智能杰出人才投入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杰出人才投入比例显著偏低。美国在人工智能杰出人才投入量上依旧遥遥领先,累计高达5158人,占据世界总量的25.2%,是排名第二位英国的4.4倍;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分列第二、三、四、五名,杰出人才投入量大体相当。中国杰出投入量977人,排名第六,相对于其全球第二的人才总量而言,杰出人才占比过低。

材料四:截至到2018年6月,全球共监测到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4925家,其中美国人工智能企业数2028家,位列全球第一。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工智能企业总数1011家,位列全球第二,其次分别是英国、加拿大和印度。在中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其中,北京人工智能企业数量395家,位居全球第一,遥遥领先其他省份。除此之外,浙江和江苏两省也有较多的人工智能企业。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应用技术分布主要集中在语音、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这三个技术,而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硬件和算法的占比很小。

(材料来自《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总量世界第一,高水平论文产出数量世界第一。

B.中国的 Al 专利技术布局程度位居榜首,美国授权专利比例最高。

C.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投入比例显著偏低,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呈东多西少态势。

D.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全球第二,北京是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集中的城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参与人工智能相关科研的主要机构中,高校是绝对主力,已成为人工智能人才投入最大的载体。

B.国家电网公司在国际专利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关技术已经在电网控制、配用电网等领域开始应用。

C.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投入密集分布于东部地区,人才投入量位居全国前十的全部为东中部省份。

D.中国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硬件和算法的占比很小,应用技术分布主要集中在语音、视觉等方面。

9.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11.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一种古代散文文体,出现很早,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

B.《水经》:即《水经注》,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C.元丰:宋神宗的年号,我国古代帝王常用年号纪年,如“庆历”“始皇”等。

D.无射:古代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周景王铸成的大钟声音符合该音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针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不盲从古人,在“暮夜”乘舟实地考察,亲身探寻,得出认识事物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等详细地描写了石钟山月夜下的景象,绘声绘形,创造出了独特的意境。

C.作者从首段对郦道元、唐李渤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到最后“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

D.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

柳 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中“珠玑”和“罗绮”写出了市场繁荣、市民殷富,“竞豪奢”反映了富贵人家穷奢极侈的生活。

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使用互文见义的手法,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C.本词多处使用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写自然之景,或写达官贵人游乐之景,带有夸张的语气。

D.作者把语言、音律与词的内容恰当结合,如下片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句简短,音调急促,情景相融。

15.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请简要概括。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说了句“_______”,欣赏的只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_______”,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是别有所感。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即演奏结束后,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中,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一轮明月。

(3)《涉江采芙蓉》中写道,采了花要送给谁呢?_______,自问自答,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回顾头遥望的故乡,_______,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

17.在下面语段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       

(2)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       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

(3)他就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填写了生动、俏皮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       

A.界线    熟视无睹    不胫而走B.界限    视而不见    不翼而飞

C.界线    视而不见    不翼而飞D.界限    熟视无睹    不胫而走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①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②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③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④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⑤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A.⑥③④①⑤②B.④②⑤①⑥③C.④①⑥③②⑤D.⑥③①④⑤②

19.下列交际用语在相关的语境中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A.还望大家广发言论,尽情提出刍荛之见。(班长开班会向大家征求意见)

B.虽近日琐事连连,但我明天一定拨冗参加讨论。(回应母校邀请)

C.鄙人不才,欲出版诗集,还请斧正。(请别人给自己的诗集提意见)

D.舍侄器宇不凡,在哪高就?(对朋友的孩子表示关心)

20.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第七十回重建桃花社,宝钗《临江仙》赞柳絮“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诗句赢得一致好评。

B.《边城》中翠翠“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崖摘了一把虎耳草”,这个唱歌的人其实就是二老傩送。

C.尽管欧也妮的堂弟背叛了她,没有兑现娶她的诺言,但是欧也妮也没有任何怨恨,始终保存着堂弟送给她的梳妆盒。

D.《老人与海》中,老人年轻时曾在黄昏时分看到海滩上的狮子,后来又多次梦到狮子,这里的狮子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

21.下图是某校团委转出团员关系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海子

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

——莫言

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作“幸福”,但不同的人向往的境界又是多么不同。

——周国平

你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获得幸福?……请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内容上:交待了浙岭的环境恶劣、位置偏僻、历史久远和交通重要。结构上:照应标题,承接上文方婆的历史生活时光,为下文方婆在浙岭上煮茶济茶的事迹作铺垫。

6.(1)方婆一生煮茶,既是历史与地理的,也是人文的;(2)各地设缸烧茶,逐成风俗;(3)行人心存怀念与致敬,堆方婆冢;(4)让美好的品德流传生长(答出三点即可)。

 

7.C

8.C

9.(1)人工智能发展已经进入国际领先集团;(2)发展质量不容乐观;(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领域,顶尖人才缺乏)(3)企业的知识生产能力亟待提升。(IBM、微软、三星电子排名前三甲,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唯一一家中国企业在Al领域中与国际竞争对手在专利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10.B

11.C

12.C

13.(1)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2)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却只凭主观臆测来判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解析】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其中,“两山间”是地点,是“回至”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有大石当中流”,意思是“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意思完整,中间不必断开,排除A项;“空中而多窍”是说大石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而”是并列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11.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我国古代帝王常用年号纪年,如……‘始皇’等”错,“始皇”不是年号。统一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说法错误,原文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可见并非彻底否定郦道元的观点。

故选C

13.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关键词有:(1)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句,应当是“铿然有声之石”;所在,到处;是,这样;名,名词作动词,命名。(2)目,耳,名词做状语,亲眼、亲耳;臆断,主观臆测。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14.D项,“如下片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句简短,音调急促,情景相融”说法有误。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时,文字优美,词句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而在上片写形胜之地和江潮的壮观时,词中用“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且有气势的语言,词句短小,音调急促。

15.(1)地理位置(杭州是东南的重镇)(2)历史传统(自古以来,杭州是繁华都市)(3)自然景观(著名的钱塘江、秀丽的西湖)(4)市井面貌(建筑、设施美观、人口密集)(5)百姓生活(人们安居乐业,处处笙歌,心情愉悦)

16.彤管有炜    洵美且异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所思在远道    长路漫浩浩    

17.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结合语境时要考虑到词性、搭配、使用对象、情感色彩、语意轻重、是否重复等情况。作答时可从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入手,采用排除法进行选择。本题要求选择“在下面语段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1)界线:意思是两个地区之间划分边界的线。界限:不同事物的分界;地界;限度;限制、范围;界限就是事情终止的地方。两个词儿都表示不同事物的分界。 在实际运用中,“界限”所适用的对象一般是抽象事物,是虚拟的边界。“界线”所适用的对象往往侧重于具体事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边界。根据语境分析,应选“界限”。

(2)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视而不见: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含贬义。根据语境的情感色彩来看,应选“熟视无睹”。

(3)不胫而走:形容没有腿却能跑,多指消息无声地散播。不翼而飞:原形容言论、消息等在人们口头上流传得很快,没有长翅膀而能飞走。后也用来形容东西突然丢失。句子说的是“这首歌”传播很快,所以选“不翼而飞”。

故选D。

18.B

19.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

A项,刍荛之见:谦辞,刍荛,指在向别人提供意见时把自己比作草野鄙陋的人,刍荛之见即浅陋的见解这里指的是别人的意见,使用错误。

B项,拨冗:请对方抽取时间这里是说自己,使用错误。

C项,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敬辞使用正确。

D项,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这里是称别人的侄子,使用错误。

故选C

20.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本题是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主要涉及名著的主要情节内容、人物形象等的理解记忆。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是“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然后逐一阅读选项内容,明确考核重点;再针对选项唤醒自己的名著阅读记忆,对选项的细节内容仔细辨别。阅读名著时,一定要注意对主要内容做好摘抄,进行识记,有自己的阅读思考和感悟,切实提高阅读质量。

C项,“始终保存着堂弟送给她的梳妆盒”说法有误。梳妆盒最后经由庭长还给了堂弟。

故选C。

21.转出团员持团员证、入团志愿书到校团委办理团关系转出手续,两项齐全者可直接转出;如无团员证、志愿书,需进行补办登记,贴照片、盖章、编号,注册成功后方可转出;团员证、志愿书不补办的不予转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