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18年《鲁豫有约》,才发现我们都误解了鲁豫
文丨王真好&东北童星
几天前,TFboys成员王源在演唱原创歌曲《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时,因用情至深于录制现场崩溃大哭。
“世界怎么这么安静,感觉被所有人抛弃,生活这么努力拼命,是不是也算一种远离。”
借着歌词,王源说出了自己的过往,亦道出了无数人的孤单心事——所谓的“我懂你”其实一直都伪命题,因为刀不扎在你的身上,你永远的不知道有多疼。
在这个始终讲究“效率”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是忙碌的,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于是他们便都活成了孤岛——渴望被拥抱,却又惧怕去负责。
如此,成年人便集体爱上了“有话直说”的干脆生活。
不猜疑、不误解、不评价,这是优质倾听者的“职业道德”,更是所有倾诉者都梦寐以求的交流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来,这样“拥抱过后便路过”的对话其实很难,而鲁豫却想试上一试。
从2001年《鲁豫有约》开播至今,这名曾经的央视主持人、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前前后后采访了近1万人。
无论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富豪,还是在娱乐圈呼风唤雨的大佬,又或者被强大舆论裹挟的素人,鲁豫总有办法让他们直面自己的内心。
对于公众人物,人们从不会停止对鲁豫的讨论。可无论如何你都必须承认,她总有办法让对方“说出你的故事”。
“我想做一个我能接受自己,一个专业的好的一个人,我能够保护TA的生活完成我的工作,任何一方面我都不想舍弃,我就是这样一个不够极端的人。”
在人人拥有麦克风,喜欢捕风捉影的时代里,鲁豫的克制显得格外稀缺与珍贵。
从媒体诞生以来的近百年,无论名人或素人似乎对于媒体拥有着某种天生的抵抗力。他们讨厌被“监视”的感觉,更厌恶有人在自己的“黑历史”上大做文章,可万事皆有例外。
一间演播厅,一张黄沙发,无论多么腼腆或伟岸的人在碰到鲁豫之后,都会选择主动将过往和盘托出。
不回避、不掩饰,他们主动放弃“身段”,只等待她的提问与讨论。
大概是在2年前,在经历了奥运会退赛风波和闪婚闪离八卦新闻之后,退役的刘翔走到了人生的谷底。
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指责,刘翔一度消沉,不愿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可崩溃过后,他还是选择了重新出发。
在接受《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的采访中,刘翔与鲁豫去掉了所有所谓公众人物身上的装饰,像久别重逢的旧友一般,谈论过去的荣誉,亦坦诚如今的窘境。
完全放松的对话让身陷舆论漩涡中的刘翔,感受到了久违的舒适,他开始卸下自己所有的防备,开始与鲁豫畅聊人生。
“我能放过自己,别人不会放过自己,这都是每个人的命,我的命”。
当刘翔说出这话时,鲁豫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飞人”的无奈与辛酸。
雅典摘金,刘翔一战成名,可仅仅是8年之后,在同一个赛场上,他被伤痛打败,最终以极度悲壮的形式告别从前所有的荣耀。
只是一瞬间,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只记住了“刘翔退赛”,却选择性地遗忘了他曾经带给祖国的荣光。
那天,鲁豫坐在刘翔对面,在其回忆完整件事情之后,她开口问道:“你那个时候感受到了所谓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吗?”
刘翔无奈地笑着回答:“那时候充分的感受到了。很多事很多人,冷嘲热讽,我当时还想谁能揍我一顿。”
不存在任何无用的寒暄,她借问题让嘉宾说出彼时内心所有的挣扎与痛苦。她在帮助对方解脱,更在帮助所有人明白:
谩骂过后,所有曾经的“言语施暴者”,都欠这名“奥运英雄”一句道歉。
在采访刘翔的过程中,鲁豫时刻保持着温暖的理性。不张扬,不刻意,比起风风火火地议论,她更喜欢在细微中看清事物的本质。
以小见大,这点在采访明星夫妻时,显得尤为重要。
“在外人看来袁咏仪很强势,但我觉得在家里一定是张智霖说了算”。在采访张智霖夫妇时,鲁豫一语便道破了二人在婚姻中的真正的相处模式。
多年的主持经验,给予了鲁豫敏锐的洞察力。而也是凭借这句话,张智霖夫妇得以向公众放下戒备,他们大方坦白两人“绝不是模范夫妻”,展现出夫妻生活中的磕磕绊绊。
不管是红极一时的当红小鲜肉,亦或是风光无两的商业巨子,甚至久经娱乐圈洗礼的明星伉俪,在鲁豫面前他们都回归了本心的真。
因着这个原因,鲁豫总能在采访中收获许多“意外之喜”:
商界说一不二、敢怒敢言的董明珠在她面前卸下了防备,为她送上一个亲昵并真诚的拥抱;
争议与流量加身、粉丝无数的吴亦凡在她面前正视了自己的内心,谈论起自己对粉丝经济的反思。
漫漫访谈路,鲁豫的每一次出场都带着惊喜与温暖,她身边的人听她说:
“采访不是一锤子买卖,我把你请到这里不是为了消费你,我希望未来我们还有感情交流。那就意味着我们要给彼此留余地,留分寸。”
直视争议,然后探讨争议,最后解决争议。从事主持行业几十载,这是鲁豫的技巧,更是她给予所有人的体面。
迈克尔·柯蒂斯导演在电影《卡萨布兰卡》里说:“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这句话在鲁豫的身上,得到了极为贴切的诠释。
1970年盛夏,鲁豫出生。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女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仍有幸饱读诗书,在文字中体味人情冷暖。
父母都是老一辈的媒体人,鲁豫在耳濡目染间,燃起了对采访和主持的好奇。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南北两地生活的经历,造就了她出众的语言天赋。
无论是字正腔圆的老胡同“京腔”,还是软糯婉转的沪上方言,亦或是父母口中的流利外语,她都游刃有余。
都说环境能塑造孩子的心性,也是在那时,鲁豫为自己定下了学外语的志向。
18岁那年,鲁豫如愿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
凭借多年的语言天赋和出色的个人魅力,1992年,22岁的鲁豫,在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英语演讲比赛里,拿下了大学英语专业组的第一名。
这次得奖,鲁豫出口成章的本事和大方得体的个性,令在场所有评委眼前一亮。
恰逢中央电视台到传媒大学挑选主持人,鲁豫前去面试,被要求现场采访张晓海导演。
她最后一个上场,看着张导的大胡子发问:
“为什么文艺部的导演都留大胡子?你、赵安、张子扬。”
“你们3个人是中央台最年轻有为的导演,你们之间的竞争厉害吗?”
张导之后常提起鲁豫这次“恶狠狠”的采访,说“这个新人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逼得他无处躲藏。
凭借几个犀利的问题,鲁豫就此进入央视。在其他同学还在为期末考试抓耳挠腮的时候,鲁豫已经坐进了CCTV《艺苑风景线》节目的演播大厅里。
站在得来不易的机会面前,鲁豫选择拼尽全力。那时她一边读书一边在电视台实习,靠着骨子里的严谨和认真,还未毕业,就拿下了“中央电视台最受欢迎的十大节目主持人”称号。
那一年,鲁豫刚刚24岁,还未走出学校的大门,便直接登上了荣耀的殿堂。
然而速来的荣耀使人快乐,但同时,也容易带来迷茫与彷徨。
受工作性质的影响,彼时的鲁豫大多是以正襟危坐的模样示人。极端程序化的工作内容让她感觉到厌倦,甚至还会让她忽略自己还在活着。
1996年,恰逢凤凰卫视创台,渴望看到更大世界的鲁豫决定前往。她希望在香港这座国际自由港中看到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世纪之交,国内外风起云涌,香港回归、戴安娜王妃葬礼、911事件…多少影响此后时代进展的新闻事件爆发,而身处其中,鲁豫一身主持功夫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在凤凰卫视,凭借早年《凤凰早班车》,鲁豫开创了主持人“说新闻”的先河。同时在一系列国际新闻中,自身清新自然的主持风格,快速跟进新闻动态节目特色,让她成为了凤凰卫视最具特点的主持人之一。
为应对突发新闻,她可以凌晨四点上班,五点到台里翻报纸,六点开始摘取信息点,然后组织语言,七点开播,日日如此。
为坚守岗位,她在职期间只请过一次病假,剩下的时间全部用于采访。在凤凰卫视的那几年,她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
“我可以很娇气、很矫情,但把我放在任何恶劣的环境里,最后我都会承受,该干嘛干嘛,这种清寒是我性格中与生俱来的,逞强,不认输!”
在凤凰卫视时,鲁豫的薪水并不算高,可她却始终甘之如饴。兴趣给了她无穷了力量,亦让她有了对抗苦难与不易的勇气。
那些年如同“寒窗苦读”的时间让她在面对岁月时多了分底气,以至于很多年后她仍能坦坦荡荡地说出:
“什么一步错不得,别打烂好牌,这话我一听就冒火!谁的一生不是从一个又一个错误中挣扎求生出来的?”
每个人都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经历着不同的战争。所有“毫不费力”取得的成就背后,都有着无法言喻的辛酸。
别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只管经营好自己眼下的生活。这是生活教给鲁豫的,最好的“主持技巧”。
2001年,中国电视媒体集中进入爆发年代。
彼时市面上的访谈节目虽多,但内容质量却令人堪忧。一间演播厅,主持人要么自吹自擂说正确的废话,要么照读台本毫无新意。
而彼时,在凤凰卫视摸爬滚打6年的鲁豫早已独当一面。看着日渐低迷的访谈节目市场,向来“不安分”的她在取得台领导同意后,开始着手搭建属于自己的节目,《鲁豫有约》应运而生。
不同于追求当红娱乐明星的八卦绯闻,鲁豫将目光锁定在了被历史尘封的人物身上。
偏社会时事政治的访谈内容,鲜明的观点和态度,极其“时髦”的内容设置,《鲁豫有约》逐渐走红两岸三地。
凭借上乘的节目质量,鲁豫不仅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也获得了行业内足够的认可。
广大传媒学院将它作为教学分析的范例,《时代周刊》将它评为“15年来,中国最具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
荣耀加身,鲁豫一炮而红。
在节目风靡全国的那段时间里,外界的对她始终不乏溢美之词。可无论周遭如何,她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一套准则。
从进入电视台工作,到参与创立访谈类节目,鲁豫始终告诉自己,真人秀访谈只能“真人”不能“秀”。因此,对于节目的某些环节,她便显得格外固执。
有一次,在她与嘉宾已经见过面的情况下,因为编导没有抓拍到二人寒暄的镜头,节目编导建议鲁豫重新敲一下嘉宾的房门,补拍两人打招呼的画面。
从节目效果来看,这样的做法并不少见,可鲁豫却还是选择了断然拒绝。因为在她的心中,这样带有表演成分的镜头完全违背了节目的真实性。
如此,在节目录制之前,无论嘉宾的“腕儿”有多大,鲁豫从不提前与其见面。不谈寒暄,不讲奉承,她只希望能够表现出嘉宾最真实的一面。
大抵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嘉宾总能在鲁豫的面前说出一些真心话,比如王健林的那句:一个亿的小目标。
在那次的采访中,王健林放下了自己作为商业头号巨鳄的所有防备,与鲁豫聊生活、聊工作、聊收藏,甚至对外界公认的,最敏感的“接班人”话题,都直言不讳。
从事主持行业多年,鲁豫的身上似乎总有一种超能力,那就是无论你多“难搞”的嘉宾,到了她这里,都会与她变成老友。
就连一向以语言犀利著称的罗永浩,都曾发微博表示:
“录了那么多期节目,只有鲁豫这次全程没有让人感觉到一丝的尴尬。总有个别的人能够超越环境限制的种种束缚和约束,表现的如鱼得水,并且以体面的方式。”
如今与鲁豫一时开播的所有访谈类节目几乎都陆陆续续停播了。而《鲁豫有约》不仅成为了标杆,同时也称为了所有媒体人写明星时的资料库,这是行业给予鲁豫最大的认同。
时至今日,《鲁豫有约》已经陪着观众走过了整整18个岁月。近二十载岁月轮转,鲁豫陪着节目中的主人公同笑同哭同感受。
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她早已脱离了主持人这一单一的身份,而完美变成了一位故事聆听者。
而在她的故事中,有她,有他,亦有你,有我。
相伴许多年,《鲁豫有约》成了鲁豫人生旅程中最闪耀的注脚。
真实、温情、全面……凭借着节目,鲁豫收获了许多熠熠生辉的标签,可刨除这些表面的光辉,她始终坚持的是作为媒体人的底线。
在一次访问奥斯卡影后的访谈中,原本1小时的谈话,却因对方私人原因,生生被缩短到15分钟。同时鲁豫被告知必须按照对方提供的采访提纲提问,并且“一个字都不能改”。
无礼的要求让鲁豫恼火,不惧怕所谓的权威,她仍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访问,对方经纪人出面阻止,她便直接起身回应道:
“OK,我不访了。”
事后,现场编导跑到后台与鲁豫沟通。她也没客气,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作为一家媒体,怎么能让别人来控制你?尤其还是在中国的主场控制中国媒体?”
两句疑问,鲁豫问出了行业的准则,更挽回了中国媒体人在国际媒体市场中的公平与尊严。
在凤凰卫视20年的庆祝活动上,作为元老之一的鲁豫登台演讲时就说:
“世界变化得越来越快。但无论我们改变多么大,有些东西我们一直在坚守。”
一路行走,不忘初心,鲁豫从不敢怠慢心中的热爱。
高晓松曾说,49岁的时候,和自己和解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心性脾气已经定型,再去改变很难。
如今的鲁豫年岁渐长,没有友人口中的无奈,却始终从容应对生命中的改变。
从节目主持人,到成长为能够接手节目制作的监制,同时她开始尝试出书、参与录制《超级演说家》。即使大量的工作让她应接不暇,可她却依旧乐在其中、步履不停。
因为她知道,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除了死亡,所有的“终点”,都只是中场休息。
从1992年登上央视,到后来凭借《鲁豫有约》名声大噪,风雨兼程,鲁豫一边听着别人故事,最终也将自己活成了故事中的人。
在这场名为“人生”的故事中,有欢笑、有泪水、有褒扬、也有质疑。生活给了她很多挑战,可她却始终昂首挺胸。
时至今日,尽管她仍会在意节目嘉宾的看法,会体贴照顾嘉宾的心态,却不会取悦任何人。
因为她始终相信,生活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行为艺术。不刻意讨好,不阿谀奉承,她向来我行我素,却又总能在不卑不亢间收获最大的尊重。
手握话筒,面对节目,没有任何一个所谓的“人物”能让她低头,这是她的幸运,更是她的本事。
偏见永远存在,所以任何人都可以以各种理由去否定别人的人生。但无论周遭如何,请你永远别放弃“回怼”的勇气,人活一世,你唯一要取悦的就是自己。
记得在外界对鲁豫讨论最多的那段时间里,她曾以《偶遇》之名出版了一本书,那时她说:
“生活是自己的,别被烂人扫了兴。”
部分资料来源:
李月亮:《鲁豫:认真的女人最性感》
末那大叔:《“看了49岁的鲁豫,觉得当女人好难”》
图片来源:
网络、鲁豫有约微博、鲁豫有约
—The End—
往期文章精选
看更多深度人物故事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最 人 物
你唯一需要取悦的
就是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