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叶嘉莹:一位裸捐3586万的“低调网红”
排版丨王真好
撰文 | 黑山老妖
责编丨春秋十二郎
最近,95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向南开大学一次性捐赠了1711万元。
这笔捐款,是她最后的积蓄。
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们对于叶嘉莹的名字并不熟悉,但只要听过她故事的人,就一定不会忘记。
在《朗读者》中,董卿这样介绍她——
“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她的一生虽然命运多舛却才情纵横,虽然颠沛流离却度人无数。”
她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专家,也是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人们说她比林徽因优雅,比张爱玲有才。
有人称呼她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
连续两年,她为中国教育和诗词发展捐款高达3000多万元。而这大笔捐款的背后,藏着这位孤独老人的赤诚,也藏着她颠沛流离的一生。
1924年7月,叶嘉莹在北京出生。她出身不凡,若要论起家族历史,她与“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纳兰容若同属一脉。
因为出生于荷叶田田的六月,所以她有一个及其富有自然气韵的乳名——小荷,而家中人平日则唤她小荷子。
家中父母长辈均是有识之士,书香门第之中,吟诗诵词的声音时常响在耳边。
耳濡目染之下,叶嘉莹懵懂识字、三岁诵诗、论语开蒙、四书启智,家庭为她的文化积淀提供了土壤,而淡泊名利的性子也早在那时就已经融骨入血。
只是,这样的生活并未能持续太久。战乱的时代中,灾难接踵而至。13岁时,她的父亲因公南迁,这一去,便杳无音信,生死未知。
自那时后,叶嘉莹便与母亲和两个弟弟相依为命。
可生活的磨难却没有就此停止。
母亲因为一次术后感染,溘然长逝于从天津返回北京的火车上。而那时,她带着弟弟在北京的家里,未能见得母亲最后一面。
那一年,叶嘉莹17岁。
多年后,她回忆起这件事,缓缓地说道:“我觉得人生最悲哀痛苦的一段,就是我听到那个钉子,钉到棺木上的声音。”
把所有的苦痛哀伤注到了诗词中,于是有了字字泣血的八首《哭母诗》。
瞻依犹是旧容颜,
唤母千回总不还。
凄绝临棺无一语,
漫将修短破天悭。
万幸,她还有伯父伯母可以帮忙,得以继续学业和生活。
说起来,国学素养深厚的伯父狷卿公可以说是她诗词道路上的第一位领路人。
在他的教导下,年幼的叶嘉莹逐渐培养起了对诗词朗诵与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高中后,她考取了辅仁大学国文系,也在此遇到了另一位老师——古典文学大家——顾随。
师从顾随的6年里,叶嘉莹得到了受益终生的指导与教诲,让她之后的人生道路有了更为坚定和执着的信念。
在以后的岁月长河中,她继承顾随先生的真传,尽心竭力地将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和传统文化之魂薪火相传。
而对于叶嘉莹个人来说,在人生数不清的离乱中,每一次,都万幸还有诗歌作伴,支撑她继续前行。
关于亲情,叶嘉莹少失怙恃,那是一生的悲痛和遗憾。
关于爱情,她引用了一句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遇天人不目成”。
关于婚姻,她这样说:“我的一生都不是我选择的。先生也好、去台湾也好,都非我所选。但谁让我结了婚呢?”
她的学生也曾数度为她的婚姻感情而痛心疾首,“先生深谙古诗词中的儿女情长,可她这一生却从未恋爱过。”
追溯她的婚姻,是出于义气,出于承诺。
叶嘉莹的丈夫叫赵东荪,是她读中学时一位英文老师的堂弟。两人相识于一场同学聚会。
那次聚会结束后,因为时间已晚,赵东荪便送她回了家。
打那时起,赵东荪出现在叶嘉莹身边的频率突然增多。面对佳人,赵东荪的追求不可谓不明显。但叶嘉莹在他的示好下,却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她没有恋爱经验,也没有心动的感觉。面对男性突如其来的求爱,她不知如何是好。
在长达两三年的拉锯战中,赵东荪意外丢掉了工作,一度变得贫病交加。后来,有人替他寻得了一份外地的新差事,他便找到叶嘉莹摊牌。
“你若答应我,我便去工作。你若不应,这份差事我也不要了。”
善良如她,在感情的“绑架”中,从来不懂得替自己辩护。她错以为赵东荪是因她而贫,为了让他安心,便应允了这桩婚事。
一段姻缘的诞生无关爱情,无关生活,只为了心头一个“义”字。
在2016年的《鲁豫有约》节目中,叶嘉莹说起这段往事时是带着笑意的。
一世夫妻,终归是缘分。即使没有爱情,即使这段婚姻苦难多过幸福,即使日后赵东荪并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
睿智如她,依然感恩,选择了体谅与宽容,做好了一个妻子的本分。
2008年,赵东荪去世,叶嘉莹写下“一握临歧恩怨泯,海天明月净尘埃”。字里行间,尽是释然。
当然这是后话。
在当年,就这样,24岁的叶嘉莹南下与赵东荪完婚。
她说,答应了人家的,就要做到。这是承诺。
对于这段姻缘,无论文学界还是舆论界都颇有微词,世人无法理解叶嘉莹的抉择,更无法理解她晚年的豁达与洒脱。
但不理解也无妨,毕竟在这个崇尚物质的年代里,世人也读不懂这位内心纯粹、信守承诺的“穿裙子的士”的品格。
叶嘉莹结婚后不久,时局巨变,他们举家迁往台湾。
但她未曾料到,一次海峡的跨越,意味着另一次漫长磨难的开始。
初到台湾时,生活还算不错。尤其是1949年8月,第一个女儿出生,叶嘉莹沉浸在为人母的喜悦当中。
只是好景不长。很快,白色恐怖笼罩全省,投身政治的赵东荪被捕入狱。那时,女儿刚刚四个月。
因为被怀疑是“匪谍家属”,叶嘉莹同样入狱,幸亏后来被释放。
但此时,丈夫身陷囹圄,人生地不熟的她丢了工作,没有住处,没有收入,而怀中是尚不满周岁的女儿。
那一年,叶嘉莹刚刚25岁。这样的处境,注定了是一场身心俱疲的煎熬。
万般无奈之下,她带着女儿去投奔赵东荪的姐姐。
狭小的屋子,她和女儿只能在走廊里打地铺就寝。
每晚,都要等到主人家都睡下,她们才能相偎入眠。
第二天一早,又要赶在所有人起床前收拾干净。
炎热的中午,为了避免年幼的女儿哭闹吵到主人休息,叶嘉莹只能抱着她走出家门,在烈日下找一份树荫躲避。
寄人篱下,便更要懂得分寸,她自有这般修养。
叶嘉莹曾写有一首诗《转蓬》记录那段日子: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没有亲身经历过,就永远都无法感同身受其中的酸楚和悲哀。
养育女儿,担忧丈夫,孤独与贫困并未将她压垮,她依旧在生活的罅隙中艰难跋涉。
终于,她在一所私立学校谋得了一份教职,寻得了安身立命之所。
1953年,赵东荪出狱。叶嘉莹喜极而泣,满心欢喜地迎接丈夫的归来。但她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丈夫,早已不是当年初识的男人。
长期的狱中生活使他性情大变,甚至会动手家暴。而那时的叶嘉莹,不仅要忍受丈夫的暴躁,还要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辗转各处教书。
生下小女儿后,未得休息便工作,她染上了哮喘。生活的重压下,她甚至想过要用煤气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万幸有王安石的诗歌让她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
众生选众业,各有一机抽。
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年少丧母时,借得诗词抒哀;流离失所时,凭由诗词言愁;万念俱灰时,幸有诗词励志。
所以多年后,当有人问先生,读中国诗词有什么用,坚守中国文化有什么用时。
先生如是回答,“诗歌,能让你的心灵不死。”
因为心灵不死,所以人生尚可留得期盼。
这是先生历经苦难后交出的人生答卷。
1969年,叶嘉莹前往加拿大讲学,随后全家在温哥华定居。一家团聚,安稳度日。过往的风雨消散,日子似乎是要苦尽甘来。
可生活对于她,却过分残忍了些,总是在每一次微光乍现之际再次风雨飘摇。
1976年3月24日,她的大女儿与女婿发生车祸,双双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又一次来到绝境。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悲伤太重,付诸文字。一连十首《哭女诗》,那是一个母亲含着血泪写下的不舍与思念。
半生流离失所,几度凄风苦雨,已经足以击倒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
可坚强的叶嘉莹没有允许自己沉溺于悲伤。
余下的生命里,她还有未尽的责任,未了的心愿。
这份责任,这个心愿,便是传承中国古典诗文化,把诗词之美说给后人听。
回顾叶嘉莹这一世,在每一次的举步维艰之时,都幸有诗词作伴。那是她温柔的武器,用以拨云见日,用以对抗这冰冷残酷的命运。
生命里的至爱至亲已是死生不能相见,而魂牵梦萦的故土,此生必定要相还。
1979年,她终于得以回国教书。在诗词的故乡,用母语为后人讲述她探索一生的古典文化。
往后的30余年里,叶嘉莹返于中国和加拿大。即使在年过八旬以后,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也坚持一个人拖着行李来回奔波。
如此这这般辛苦并不是为了或名利,只是源于内心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坚守,出于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
一生热爱,未曾停止。
2014年,叶嘉莹定居天津,曾经漂泊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
在南开讲学的日子里,叶嘉莹的生活过得很清贫。一箪食,一豆羹,身居陋巷,每日清粥小菜,虽孤独一人,却也自得其乐。
无论是住所还是穿着,她历来都恪守朴素。唯在捐款上,她不加丝毫的吝惜。
去年,叶嘉莹一度在网上刷屏。
那时的她,把自己在北京和天津的房产全部变卖。所得的1875万元悉数捐赠给了迦陵基金,资助有关中华诗词文化教育与传播项目。
前不久,她积攒数十年的稿费和讲酬,又被她大手一挥,全部投入了公益基金会中。
“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
叶嘉莹散尽家财,却依然安贫乐道。比起当下流行的各种流量小花,她似乎才是最该被大众追捧的“网红”。
两次累计捐赠三千多万,人们一边慨叹她的善心,一边为她孤苦无依而感到悲痛。
可叶嘉莹却说:我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
她曾说自己就是个苦行僧和传道士,更自嘲自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愚昧的老夫子。
而在物欲横行、人心浮躁的今天,叶嘉莹的这份“无可救药”和“愚昧”,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存在。
年近百岁仍行走在在古典诗词的路途上,她是当之无愧的擎灯使者;
穷尽毕生心血坚守在传统文化的国度里,她是名副其实的迦陵妙音。
虽一世多艰,然寸心如水。
叶嘉莹这95载岁月,活得纯粹,也活得执着。
“祝取重蕃花事好,故园春梦总依依。”
她痴狂一生、并念念不忘,终于让古典诗词这朵花,绚烂地开在中华大地上,开在她的故园春梦里。
“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要以悲观之体认,过乐观之生活。”
这是多年以前,老师顾随对她的谆谆教诲。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的叶嘉莹,依然在践行着她的君子之道。
部分资料来源:
鲁豫有约:《叶嘉莹:唤起诗词的生命》
朗读者:《味道》
凤凰国学:《叶嘉莹:诗教生涯,感发生命》
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网络、视觉中国
—The End—
往期文章精选
看更多深度人物故事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最 人 物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