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四无量心

邹相 云林志工 2024-03-19




“四无量心”,是佛教四种广大的利他心。即为令无量众生离苦得乐,而起的慈、悲、喜、舍四种心。传统的四无量心解说,谓“慈无量心”为与众生安乐的无量心;“悲无量心”为救拔众生苦恼的无量心;“喜无量心”为不嫉妒众生享有安乐之无量心;“舍无量心”为舍弃怨亲等差别相而平等利益之无量心。凡此皆为应依禅定修习的利他之心,若能修行,则能令众生获福无量,得生于大梵天。


所谓“无量”,即指无限量、无边际、无穷多、无穷大。佛陀住世时,不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整个世界的有情众生,都以无量心发无量愿,希望他们能够离苦得乐,获得无量无尽的福报。另外,佛陀还亲证了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四种禅观,并以此观作为建教的基石,倾尽一己之力度化众生,从而获得了万民的供养。这四种禅观,正是我们所说的“四无量心”


佛陀认为,“四无量心”不仅仅立足于人类良善的情感,更主要的是透过纯善的心性,将情感提升净化与智慧结合,乃至把众生所具有的悲智圆满无碍地揭露出来。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以无量的予乐心、拔苦心、欢喜心和包容心来广度一切有情的众生。所以,认真体味佛教中的“四无量心”,能让我们看到佛陀对人世间的无限悲悯、佛教对世间的无量功德。


一、慈无量心


天台智者大师曾说:“慈名爱念,即予乐之心也!”谓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故名“慈无量心”。其缘起有二:一是一切众生皆父母;二是一切众生对“我”都有恩。所以,我们首先要希望众生永远都快乐,就象希望自己的父母永远快乐一样。其次,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记住众生之恩,就象回报父母之恩一样。这,就是慈心的无量,也是受具足戒的佛门弟子对众生的第一大愿:不论是化度还是发愿,佛弟子的身、口、意三业都应该清净无染,希望一切众生福乐永恒。


佛教以“慈”住于世,不但希望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十方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使无量的“慈”通过无量的功德,得到现实的体现,给无量的众生以无穷无尽的快乐。


由“慈无量心”主导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人间真情的体现,同时也都包含了儒家仁慈、博爱的思想情怀。可见,“慈”并不是佛教的独有思想,整个人世间处处都有“慈”,也都有“爱”,就象佛陀说的“人人心中有佛”一样。不论我们信佛或不信佛,都认同风雨同舟、同舟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善举,这就是“慈无量心”使然啊!


当然“慈无量心”不仅仅只通过善行善举来彰显,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度来净化自心。只有正信正念,才能心净无染,方有慈无量心,方能宽让众生、抵御各种诱惑,乃至抛却一切私心与杂念,无有挂碍。



二、悲无量心

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严格地讲,悲应该是慈的前身,没有悲就没有慈,慈由悲生。就如同没有苦,就不存在拔苦得乐一样。所以,悲的佛教含义在于愿一切众生都能解脱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清净道论》曰:“他人受苦时,令诸善人的心动为‘悲’;或者拔除杀灭他人之苦为‘悲’。”《大智度论》云:“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因为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故名‘悲无量心’。”由此可见,“悲无量心”即悲悯众生而产生的同情心、慈悲心。


佛教悲悯众生所受的人生“八苦”,并致力于拔除众生的一切苦。菩萨因众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证菩萨,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能激发感同身受的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得乐,就无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悲无量心”是学佛修行之人依教奉行的必要条件。


众所周知,人生“八苦”对于众生而言,无一能够幸免,但就个体而言,修“十善业”还是造 “十恶业”决定了一个人的因果走势。有了大悲心的适时观照,人们就会自觉地修十善业而弃十恶业。当今社会,因大悲心沦丧,致使落“十恶业”者众。试想,假如大家都能象地藏王菩萨一样,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训诫,时刻以在大局为重、以济世救民为责,社会一定会变得井然有序,充满温情了。


“悲无量心”是需要修炼的,一旦悲心生起,我们就能“铁肩担道义”,不会斤斤计较、畏首畏尾。当我们具备“悲无量心”时,就会愿意把我们无私的帮助提供给需要的人,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远离苦厄,得大欢乐、得大自在!



三、喜无量心

《增一阿含经》云:“当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当除尽。”即是说,当我们践行“喜心”时,就会把一切嫉妒心放下。《大智度论》曰:“乐是在五尘(色、声、香、味、触)中所生的快乐,而喜是在法尘中所生的喜悦。”怜悯穷人,先施与财宝,是先给他快乐;然后教导他谋生的技能,则是使他在生活中产生欢喜。所以 “乐”是表相于色,“喜”则是深层感受。就如《大智度论》所说:“初得乐时名乐;欢心内发,乐相外现,歌舞踊跃,是名喜;初服药时,是名乐;药发遍身,是名喜。”佛菩萨们见到众生离苦得乐,欢喜心油然而生,这就是喜众生之所喜的“喜无量心”。


“喜无量心”的前提是不嫉妒他人,不吹嘘自己,不贪慕世俗。如此,才能在纷繁俗世中随喜一切众生之喜。否则,心中无喜感,无量之喜就会被装喜、伪喜、假喜所“注水”。尘世中,许多凡夫虽不逆“喜”字。但因缺乏真正的慈悲心,常常只会在自己利益不相冲突的前提下,随自己私心之喜而喜,而视众生之喜无所谓。


若众生之喜影响自身利益时,即刻变成偏见、不快、嫉妒、嗔怒、忿恨等,甚至伺机破坏他人之喜。这显然与佛教的“喜无量心”相去甚远,连起码的“与众乐乐”都达不到!


佛教中的“喜无量心”,是对遍虚空的一切众生功德随喜赞叹。这种心量,在我们的人世间有着积极的意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与众乐,“见人乐而己乐”,则能放下俗世的一切恩怨情仇,得到一身轻安。发“喜无量心”,不难能让我们自在怡然,还能让我们荡涤心灵、陶冶情操,那得自性的常乐。



四、舍无量心

《阿毗达磨大毗婆娑论》曰:“舍无量,以无贪善根为自性,对治贪故。......忘怀平等是舍相。谓菩萨于所缘众生,无憎爱心,名之为舍;复念一切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无嗔、无恨、无怨、无恼,故名‘舍无量心’。”就是说,佛菩萨眼中的众生是无有亲疏、高低、远近的,慈悲是无所谓爱与憎的,更不能受嗔恨怨敌和、偏爱亲近所羁绊。否则,“舍无量心”就会出现偏离,难以实现真正的舍离。


我们都清楚,慈、悲、喜这些“无量心”,固然都能使众生得到福乐,但“三无量”依旧不够完整——行慈心时,却度不了众生的贪着心;行悲心时,又容易让人生忧愁心;行喜心时,却见世上可喜之事有限。因此,佛陀告诉我们,需要用“舍无量心”来去除一切分别、妄想与执着,并令一切众生都能以平等心进入佛道。如是“四无量心”才算完整和圆满。


佛教倡导“舍无量心”,不是要求我们做有条件的“舍”,而是要求我们放下一切贪恋与妄想,平等观世界现象。若要达到此境界,非潜心修行不可。尘世中的不少凡夫,因被无名妄想所扰,被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所障,被形形色色的诱惑所碍,起贪嗔慢心不能平等视之。


其实,从生命意义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正是因为“舍心”的落差,才有了生存环境的不平等。假如世上所有的人都能发“舍无量心”,把别人看成自己,把自己看成别人,以一颗平常心应对一切人与事,就能达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自在境地。



“四无量心”是佛教高尚无私的道德理念,是佛教诸多经典中反复倡导的精神内涵,也是大乘佛教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方便法门。“四无量心”中的任何一个无量心,都能对治我们人生中的烦恼,增加福德。《大智度论》云:“慈是真无量,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人民。”由悲心而生慈心,因慈心而生欢喜心,因欢喜心而生大舍心,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慈、悲、喜、舍是我们依止、安住的所在,也是我们依教奉行、如法修行、证得般若的根本法门。当然,身处红尘俗世的我们,“四无量心”同样也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融洽关系的重要基石,更是净化自我心灵、提升般若智慧的助推器。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华严共修“

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1



往期回顾


通告通启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通启|杭州灵隐寺举行 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疫情防控

志工服务疫情防控须知

杭州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抗疫|慈心善行济世间;同舟共济抗疫情

抗疫|面对疫情  如何安顿身心


新闻动态

杭州灵隐寺恢复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新闻|清明节杭州灵隐寺为大众抗疫诵经祈福  为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降半旗深切哀悼


方丈言教

方丈言教|结夏安居  共筑清凉(上)

方丈言教|结夏安居 共筑清凉(下)

方丈言教|解说《地藏经》

方丈言教|生命无常


佛教梵呗

梵呗祈福|唱诵《心经》

视频 | 梵呗合唱《华严字母》


皈依三宝

常识|什么是皈依?

学处|皈依的目的是什么

学处|皈依的利益是什么?

学处|参加皈依的注意事项

学处|皈依必须知道的几个问题


佛教常识

常识|佛法僧三宝

常识|丛林寺院

常识|寺院建筑

常识|寺院清规
常识|寺院佛事


佛教呗器

▲常识|佛教呗器——钟

▲常识|佛教呗器——鼓

▲常识|佛教呗器——磬

▲常识|佛教呗器——木鱼

▲常识|佛教呗器——铃铎


佛化生活

佛化生活|十种吉祥之法(上)

佛化生活|十种吉祥之法(下)

佛化生活|生病与探病

常识|在家佛教信徒的生活轨范

佛化生活|如何建设佛化家庭?


菩提学处

学处|正信而不迷信

学处|怎样远离过度睡眠——《佛说离睡经》解读

学处|读经的六种益处

开示|太虚大师  八正道与改善人群生活

学处|明因识果  改往修来——读《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文》


☀佛教历史

历史|杭州佛教缘起

历史|唐代杭州佛教之盛

历史|杭州佛教之吴越兴佛历史|北宋时期的杭州佛教

撰文|邹相

图片|一叶

美编|慧容

责编|妙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