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18、22号线北延段动工在即,细数八大隐藏亮点!
|图:liuzhongren、和平西桥张学友、Jerrick
|文:liuzhongren、KM Wolf
00 前言
8月23日,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广州地铁18号线北延段)及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广州地铁22号线北延段)的工程可行性报告,正式获得了广州市发改委的批复。欲回顾两线工可批文,可浏览:
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线路示意图
这也意味着,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的开工建设已具备合法性,两线即将进入正式施工阶段。随即,18号线北延段已于8月25日开启了施工总承包招标。
根据广东省政府2021年3月15日起施行的《关于将一批省级行政职权事项调整由广州、深圳市实施的决定》,对于全线位于广州或深圳市域内的城际铁路,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的权限已由省级下放至市级。这意味着,此类项目的审批流程将明显缩短,审批指标也更能呼应所在地的具体状况。
审批权限下放已于3月15日起执行
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全线均位于广州境内,且以城际铁路名义上报,是此番权限下放的受益对象。自2020年8月立项至工可批复,两线仅用1年便已走完审批流程,前期工作推进可谓神速,明显领先于同为广州都市圈城际铁路的、同步立项的两条跨市线路——28号线(佛穗莞城际)与18号线南延段(南珠中城际)。
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的推进工作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读者直到现在,都可能尚未能清晰了解两线的具体设置。实际上,在6月23日,广州地铁便曾在两线的二次环评公示中,透露了当时两线的线站位、出口等基本的设计信息,Metro Bay也第一时间对其作了初步的提炼总结。详情可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两个月过去,在这一批复的时间节点上,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的线路设计,是否有再度变化?此前相关的种种消息,是否得到了验证?通过整理昨日的工可批文,并回顾此前的各个设计版本,我们不仅能发掘出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隐藏的规制变化,还能从中体会到设计者对线路功能定位、发展前景的预设。
当前的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都有哪些不为人知但值得关注的亮点?就让我们来逐个看看。
在此前的第二、三次环评报告中,曾提出过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延伸后的全线时间目标:两线北延段开通后,在满足上位规划的基础上,18号线将实现清远至广州东站45分钟通达(待广清联络线建成后),花都广场及白云机场至广州东站30分钟通达,南沙横沥至白云机场45分钟通达的时空目标;22号线将实现广州火车站至白云机场30分钟通达、南沙横沥至白云机场45分钟通达、花都广场至广州火车站20分钟通达。作为高速地铁,实现上述目标,可谓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了其本质特色。
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时空目标示意图
为达成上述的时空目标,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均需沿用首期的快慢车运营模式,通过开行大站快车,减少中途站耗时。本次两线工可批复,也均提到了“快慢线运营”,明确了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的运营组织形式。
为落实快慢车运营模式,两线需要在部分站点设置越行线,供大站快车超越“站站乐”慢车使用。此前的环评报告,向我们揭示了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的越行线配置:18号线于白云东平站设越行线,22号线于夏茅、人和站设越行线。
由于越行车站的土建规模动辄可达普通站的3~5倍,为控制成本,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仅在不相邻的部分一般站设置了越行线,与14、21号线越行线的隔站设置类似。尽管这种设置所能提供的线路运作能力,不如中途站全体越行的18号线首期那般出色,但由于中途设站密度本身较低,两线应该也能满足上述时空目标。
互联互通,是上层提倡的市域(郊)铁路运营模式之一。实行线路间的相互跨线、互联互通, 可为乘客提供更多可选的直达目的地,减少途中换乘的时间精力损耗,提升系统运作效率。在国外,这种运营模式已有效实行多年,并为大众所津津乐道;在国内,重庆也已率先落实了这种运营模式,在环线与4号线间开行跨线快车,适应乘客需求。
重庆在环线与4号线间尝试开行跨线直通快车
图源:重庆轨道交通
18号线与22号线首期设计时,也考虑了跨线列车的开行,使22号线列车可在番禺广场站过轨至18号线轨道上,继续往南向南沙方向行驶。这样,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首期便能开行“Y”形交路,可同时实现30分钟内南沙至广州东站、25分钟内南沙至广州南站一车直达的目标。
依据本次批复附文,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也将考虑相互开行跨线列车,以满足两线互联互通的需要。这意味着,无论乘客是在广州火车站搭乘22号线,还是在广州东站搭乘18号线,都可乘上直达花都或白云机场的列车,途中无需下车换乘;反之亦然,白云机场到达的旅客,可自由选择搭乘天河或荔湾方向的直达列车。
与两线首期不同的是,两线北延段的互通关系由“Y”形进化为了“X”形,所能开行的跨线列车种类更加丰富,而运营组织也将更加复杂。两线的环评报告,向我们揭示了跨线列车的设置思路:
为提供跨线列车的开行条件,两线交织处的白云城市中心站与方石站,均设置了相应的复杂配线,可满足越秀、天河与花都、机场之间四种方向列车的开行需要。同时,18号线、22号线还在两站设置同台换乘,未能搭乘合意的直达列车的乘客,也可在这两站实现便捷转线。
此外,18号线还在应湖线路所预留了广清城际联络线,即此前的18号线广州北站支线的接入条件。通过该联络线,18号线、22号线可与广清城际、广佛环线城际实现互联互通。该联络线建成后,18号线上的列车可直接开进广清城际的花都站,并继续向北直达清远,实现清远-广州市区(天河)45分钟直达的时空目标;18号线、22号线的列车还可借道广佛环线及广佛江珠城际,行驶至位于江门站的中车基地进行大修。
互联互通固然是值得提倡的大方向,但若过多开行跨线列车,将会导致乘客学习成本攀升、线路运营调度困难,且由于不同路段间的相互牵制,还可能使得共线段通过能力下降、分支段行车密度无法提升。广州地铁将如何在尝试当中取得效率的平衡,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本次工可批复内容中,还包含了与18、22号线北延段同步实施的换乘预留工程。所涉站点包括:京溪路站(26号线,叠落换乘),白云东平站(佛山6号线,节点换乘),广州火车站(14号线、广清城际、佛山5号线,通道换乘),夏茅站(24号线,站厅换乘)。
一般而言,实质性换乘预留的对象,应是同期兴建的,或规划稳定且将于近期兴建的相交线路。在上述线路中,14号线二期、24号线、广清城际二期为同期新线,而26号线、佛山5号线、佛山6号线则为近期可能上马的线路。对这些线路作出的预留,最终得以被利用的可能性较大,不易形成浪费。
作为对照,京溪路站的29号线,白云城市中心站的34、39号线,方石站的41号线,凤凰南路站的35、36号线,马鞍山公园站、花城街站的35号线,由于身为远景线路,规划落实的可能性并不确定,也就没有同步作出实质性预留,仅提供了远期通道连接的可能。当然,彩虹桥、白云站等车站,由于所换线路为既有线,或已由其它工程代建预留,在此处也未被提及。
最新广州火车站枢纽设计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22号线北延段的同步实施工程当中,还包含了广州火车站征拆同步实施工程。根据此前22号线北延段环评报告的披露,地铁广州火车站将成为8线换乘车站,分为3个换乘组团,基本占据了改造后广州火车站南北广场的地下空间;而这些规划空间的地表现状,主要为批发市场、单位大院与汽车客站,需要进行大规模征拆。欲了解这个巨型枢纽最新的布置细节与优化可能,可移步阅读:
22号线广州火车站站址
位于火车站改造起步区中
Metro Bay团队推测,由于22号线广州火车站站址与近期的火车站改造起步区正好一致,地铁站的建设本身也需拆除现状地表建筑,故直接将二者打包,以地铁建设推动枢纽地块改造开发。对于地块旧改与地铁换乘站的大规模建设,这将是双赢之举。
22号线此次延伸的终点站——机场北站,由于缺乏上位规划支持,且有实地条件的限制与3号线的前例,此前曾被认为不具备延伸条件。第二次环评报告所提供的的平面图,也显示车站北端被风亭组挡住了去路,线路似乎将止步于T2航站楼。
不过,经历修改、再度挂网的第三次环评报告提供的信息,则显示:22号线完全具备再度北延条件,且无需再度改造。在第三次环评报告中,22号线机场北站修改了北端头设计,将风亭组由正线尽端移动至东侧,并画出了继续向北延伸的隧道。
这条隧道通向哪里?根据该报告中的其它相关资料,该盾构隧道长约1286m,尽端为一明挖盾构井,位于2号航站楼及滑行道北侧,现状南航货运园区门前。根据工程筹划,该段终点延伸隧道及终点盾构井,将与全线同步建设。
这意味着,22号线若想再度北延,无需再次开挖航站区,也不会影响白云机场的正常运作。所需做的,只有打开航站区外的终点盾构井,可谓已是为线路延伸铺好了红地毯。此后若有22号线北延知识城或从化的相关规划出台,也无需惊讶。
此外,本次实施的18号线北延段终点花城街站,同样拥有线路延伸的可能。该站沿凤凰北路敷设,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站后配置双存车折返线,并未有“断头”式设计或障碍物。
根据有关规划,18号线远期将从花城街站继续北延,经过芙蓉、源潭、清远市政府后,跨过北江,接入规划广清永高铁的清远西站,服务范围与广清城际极少重合,不算“重复建设”。
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的设计时速均为160km/h,使用列车均为8D市域列车。尽管获批名义为城际铁路,但作为18号线、22号线首期线路的自然延伸,两线北延段的基本规格还是与首期区段保持一致。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两线的工可批复中都着重提及了一句:
现有8D市域列车所需的有效站台长度为186m,而此处提到的202m,则更近于CRH6F列车对应的长度,似乎与上文存在矛盾。可能的解释有:笔误;工可报告套用了城际铁路模板;加挂一节车厢;对CRH6系列车作了兼容设计;兼容了202m长的新型市域列车。
为找到答案,我们将这一表述与此前的各方信息建立联系。在6月的第二次环评报告中,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车站的有效站台长度,确为186m。不过,在随后更正发布的第三次环评报告中,却删去了这一数值。同时,报告中还如是说:
参与该项互联互通研究的单位,包含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国铁及珠三角铁路四方,研究对各方的存量、增量线路进行了统筹、整合,最终提出了互通一体化标准。可以推测,该标准为兼容各方既有线路,需依各线既有型号、系统的需求上限来设置指标;而所谓的“湾区新型城际列车”,则依该标准派生而来,专为跨系统互通而设计,所需的站台长度可能也为202m。
深大城际所采取的标准,较为类似
这种新型列车,或有能力同时在现广州地铁与珠三角城际线路的轨道上开展正常运营,并在不同系统间转换自如;此后新建的各条大湾区城际线路,也均需考虑兼容该种列车行驶,以开行跨系统运营的交路。如此,可以解释“8D”与“202m”间的关系。实际上,与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同批立项、同期进行环评公示的深大、龙大城际,均只道采用“市域动车组”,而有效站台长度也均为202m。
Metro Bay团队认为,“新型列车说”有可能成立。当然,18号线首通段、22首通段各站如何供这种列车停靠,新线设计如何兼顾不同车型,仍是难以捉摸的问题,有待后续更多细节的披露来解答。同时,也不排除其它可能性,如加挂行李车厢。
使用机场的旅客中,商务出行者所占的比例,较其它交通工具更多。对于具备机场快线功能的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如何为商务人士提供优质服务,展示好广州的城市形象,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更短的运行时间,更舒适的搭乘体验,以及更便捷的行李托运等服务,都是可以发力的方向。
批文中提及的“设置商旅专厢”,为这种改善尝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是提高乘坐舒适度的有效措施,且不需对已有设施作大幅改动。参照国内外的现行做法,商旅车厢针对商务人士的需求痛点与支付能力,一般提供更舒适的座椅、更宽松的载人密度,并通过提高价格门槛降低车厢运载量,从而使商务旅客获得舒适的乘车体验。
Metro Bay团队认为,18号线、22号线商旅车厢的设置,可能将参考深圳11号线的“第二付费区”核准模式。目前在国内,深圳地铁11号线已探索出了一条商务车厢的运作机制,并进行了5年实践。具体而言,该线在站台一端划出商务候车区,在列车一端相应划出2节商务车厢,在商务候车区与普通候车区、商务车厢与普通车厢间进行分隔;商务旅客购买商务票或补齐商务票差价、经核准获得乘坐资质后,方可进入该站台区域候车。
尽管目前18号线首通段、22号线首通段的站内布局,并未考虑对不同等级的车厢作出区隔,但若执行深圳模式,所需的改造量也不大。在开通初期,线路应该仍会按一般模式进行运营管理;此后若需尝试车厢等级制、进行改造,则可以深圳11号线的实践为参照。至于未开建的广州东站与两线北延段各站,则可从设计伊始便进行统筹考虑。
日前,从社交平台流出的视频片段显示,18号线某列车的首节车厢,安装了明显“高档”的红色软座——而根据此前的公开资料,该类列车一般的配置为灰褐色硬座。或许,安装这种“一等座”,正是运营方对商旅车厢设置进行的尝试之一。
在此次的批文中,除有效站台长度有“蹊跷”外,“下一阶段研究设置城市航站楼和行李托运系统方案”一句,更是引人遐想。18号线北延段、22号线北延段,或还将考虑设置“机场快车”,并配套建设值机、托运设施,可直接将旅客托运的行李送上飞机。
这种“空铁联运”的模式,将要如何落地?香港机场快线的运作模式,或能为我们提供参考。港铁机场快线列车为8节编组,其中7节车厢载客,1节为行李车厢。在机场快线市区侧的九龙、香港站,设置有“市区免费预登机服务”,乘客在车站办理预登机后,托运的行李将会经由自动运输系统运送,到达车站内的行李车装载设施处;待列车到站时,行李将被装入行李车厢;当行李到达机场站时,卸货装置将卸下行李,交由机场的行李分拣系统处理;最终,行李将会送至乘客搭乘的班机。此外,由于行李车厢不能载客,机场快线为了保证未来运力足够,预留有载客车扩编条件。
回到广州,18、22号线的商旅车厢、值机与托运设施,将如何设置?Metro Bay团队认为,值机与托运设施需通过修改部分车站、列车设计来落实,机场侧设计对此已作考虑。
要落实城市航站楼与行李托运,便需要在工程设计时,为其专门营造一套运输的闭环系统。依香港、北京机场快线的经验,机场线列车,需设置行李车厢;城市航站楼所在的车站,需设置托运柜台、查验设施与装载系统;机场所在车站,则配备行李自动装卸、分拣、发运系统。Metro Bay团队推测, 由于这套系统要求线路设计源头性的配合,而在两线此前的设计中,并未对此作出更多考虑,因此在批文中,着重要求地铁设计方在下一阶段考虑该项功能。
港铁机场快线车站
(图源:MTR/Facebook)
考虑到对全线列车、站场进行适应性改造并不经济,地铁方面可能将采购带有行李车与头等座的专用列车,用于18号线、22号线机场快线交路的运营;挑选部分待建的枢纽大站,如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白云站,嵌入城市航站楼所需设施结构。不过,途中的车站、折返线,仍需考虑供带行李车的列车停靠、折返,202m的列车长度,或许也是一个信号。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在机场侧的22号线机场东站的设计中,已经预留了行李装卸运输的专用通道。机场东站由T3航站楼项目代建,由于为全新设计,可通盘考虑车站与航站楼设施的一体化,是理想的托运装卸中转处。Metro Bay此前也曾详细介绍过白云T3航站楼的轨道站场设计,详情可回顾:
机场东站剖面图中的行李通道
在机场东站的剖面图中,行李通道自22号线车站引出,自顶部跨越新白广城际车站后,接入T3航站楼下方的行李分拣中心。通过该通道,行李在机场东站卸载后,可直接运送至分拣中心,其后分发至停泊于机场内各处的飞机上。而旅客们则可提前腾出双手,来处理更多要紧事务。
1. 我们在后台经常会收到一些大家对阅读某些线路相关推文的诉求。如何查看Metro Bay曾经发布过的历史推文呢?
① 点击”城市分区“下的子菜单,查看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的地铁规划和建设信息!
① 点击”联系我们“-”加群交流“,或者在后台回复“越秀”“白云”等区名、“东莞”“珠海”等城市名,系统将会弹出Metro Bay的微信二维码。
- 往期精彩回顾 -
回顾 | “宇宙中心”换乘难?10号线天河路站换乘体育西路站,将如何实现?
航拍 | 明年通车新线的唯一希望?俯瞰3号线东延段年中新进展!
航拍 | 首通如约而至,后通渐入佳境!俯瞰22号线年中新进展!
解读 | 平价良心,无需出闸!18号线、22号线首通段同网同价,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