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个有学问的人,却缺了一门学问

把一辈子活成了遗憾

苏雪林

鲁迅一生骂人无数,但他却被苏雪林骂了半辈子。
 
早年留学法国的苏雪林是大家庭的才女,16岁时,家里给她订了一门亲事,对方是留学美国的富商之子张宝龄。
 
按理说,两人也算是门当户对,学识相当,但这段源自父母之命的婚姻却注定是个悲剧。
 
关于这对夫妻,流传着一段经典的对白。
 
那是二人婚后不久,在一个月色皎洁的晚上,文科女的妻子苏雪林不禁感慨:“今晚的月亮真圆啊!”
 
理工男的丈夫张宝龄看了妻子一眼,一本正经地回答:“月亮再圆,也没有我用圆规画的圆。”
 
这对夫妻未成婚前,也曾通过几次书信。在法国读书的苏雪林,已经发觉性情不合,便写信回家要求解除婚约,但被父亲在回信中大加训斥。
 
父亲去世后,母亲在病榻上托人写信劝说,甚至哀求女儿,迫于无奈,苏雪林只好“认”了这门亲事,回国后与张宝龄结了婚。
 
婚后,苏雪林先后在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任教。1931年,又应邀到武汉大学中文系授课。
 
苏雪林曾在《国闻周报》上发表《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一文,对鲁迅的小说创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乡土文艺家,能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
 
她还说:“谁都知道鲁迅是新文学界的老资格,过去十年内曾执过文坛牛耳……”
 
作为鲁迅的粉丝,苏雪林后来却突然转向,由崇鲁变为反鲁,直至公开辱骂鲁迅,而且骂了整整半辈子。
 
1936年,鲁迅去世,苏雪林写信劝告蔡元培、马相伯不要参加鲁迅的治丧委员会,信件被武昌的《奔涛》杂志披露。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611月开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苏雪林至少写过9篇骂鲁迅的文章,除《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外,尚有《说妒》、《富贵神仙》、《论偶像》、《论诬蔑》、《论是非》、《过去文坛病态的检讨》、《对武汉日报副刊的建议》、《论鲁迅的杂感文》等文章。
 
可是,谁能想到,像这样一个我行我素的人,却在自己婚姻上一筹莫展。
 
不管婚姻的开始是否拥有感情,每一对新婚夫妻,都曾经尝试过彼此靠近。
 
当年,鲁迅再厌烦朱安,也依旧尝试与她交流,只不过被朱安接二连三的自欺欺人击退,只能选择离去。
 
比如,有一次鲁迅告诉朱安,有一种食品非常好吃,朱安就附和说她也吃过,确实好吃。鲁迅很不高兴,因为这种食品是他在日本时吃过的,国内并没有这种食品出售。
 
虽然如此,当朱安身体不适,鲁迅还是雇上人力车,陪同她到外国人开的医院去治疗,并且扶着她上下车。
 
苏雪林与张宝龄的婚姻,最初的时候,还是说得过去的。
 
苏雪林曾对张宝龄说过,情侣之间用家乡话交流才更加浪漫甜蜜。
 
对于这句苏雪林漫不经心说出的话,张宝龄却记在了心上。他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苏雪林的家乡话,以便用方言和苏雪林交谈。
 
那段时期,两人也常常去做一些颇有意义的事情,他们曾一起吟诗作画,十分甜蜜幸福。
 
张宝龄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他们的爱巢设计成船形的小洋楼,这样的行为简直浪漫至极,哪怕放到现在也足以使许多少女深陷其中。
 
只可惜,天不随人愿,他们最初的感情后来死在了泥土里,连萌芽的机会都没有。
 
苏雪林在家庭经济上始终把丈夫当成一个外人,她宁愿将自己的工资交给自己的姐姐,也不拿到家里来与丈夫共同管理,两人经常因为金钱的关系发生争吵、非但如此,两人认知上的矛盾也十分明显。
 
一个认为自己是新女性,一个坚持大男子主义,这样的两个人合在一起,各自抱定刚强的性格,在生活方面自然是谁也不让着谁。
 
如果两人愿意为对方做出让步,那结果都不会出现多年以后的样子。
 
遗憾的是,他们没有。
 
随着婚姻生活的日渐推进,苏雪林与张宝龄并没有越来越熟悉,反而越来越生疏。从最开始的没话找话,到最后的相顾无言。
 
张宝龄虽然粗枝大叶,但也能感受到枕边人的变化,可他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每一次和苏雪林交谈,结果大都不欢而散。
 
顶着夫妻的名分,没有夫妻的情分,两个人不过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发展到后期,两人甚至都很少聚在一起吃饭。
 
有一次张宝龄想让妻子给他做一碗汤喝,苏雪林却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旧时代女性的标准,死活不肯,两人为此大吵了一架。
 
后来,苏雪林以工作为由,离开了张宝龄生活的城市,一走就是几十年。算下来,两人在一起的生活时间还不到四年。
 
再后来,苏雪林去了台南的大学教书,两人从此失去联系;但他们都默契地领养了孩子,各据一城,也就无需打扰,安稳生活。这样一来,倒也避免了争吵。
 
张宝龄在1961年因病去世,去世前他对苏雪林愧疚不已,认为自己以前对她太过分了,没有照顾好她。
 
张宝龄病重期间,侄媳妇为他织毛衣,毛线不够,看到张宝龄箱子里有一条颜色相同的围巾,就想拆了用,被张宝龄摆手阻止。
 
他对侄媳说,这是你二婶(苏雪林)的,我要留着,说着说着就流下泪来。几天后,毛衣还没织好,张宝龄就去世了。
 
对于彼此,苏雪林则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也很后悔,让他孤栖一世,不能去享受他理想中的家庭幸福,也实在觉得对不住他。”
 
苏雪林与张宝龄都是留过学的人,但是他们的理想、性情却并不匹配。张宝龄希望有个能够为他洗手烧汤的贤惠妻子,而苏雪林一生都活在自己浪漫的文学世界中,她宁肯用大半生时间骂鲁迅,却不愿为丈夫做一碗汤。
 
1999年,103岁的苏雪林去世。她与张宝龄一样,自始至终都未曾再找过别的伴侣。
 
两人留过洋,读过很多书,都是很有学问的人,却因为缺乏沟通的学问,最终把婚姻经营成这个样子,谁也没有走出来,把一辈子活成了遗憾。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号转载并致谢意。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推荐阅读  

红颜 录音 | 她交代巨款不留给儿子
你不知道的高考阅卷|独一无二的学校
不可复制的风流 | 相随心变|和谐
路过人间  老成都|狂人刘文典
上海记忆(太全了!)|儿子五岁
林徽因怒斥吴晗,必将身败名裂|德兴隆
出逃 | 他是个大写的人|这个人很厉害
患难见人心他没想到自己成了反面教员
红色娘子军连的故事|在夹缝中生存
他一生紧跟,仍难逃宿命|乐山大佛洗脚
从档案里消失的母亲 | 他死在凌晨
这些人为何受到保护 | 我们的厨房不上锁
人性的善恶,几十年前便已看出分晓
从细节处看人品|“无效医疗”值得警惕
不离不弃|生死相随记住她|优雅女人
是谁说的,麻雀不要打了|穷吃宴席
上面保他下面斗他|红颜革命家|火烧赵家楼
情到深处|我们经历过多少年味|是谁在作梗
她破译了一份最有价值的电文|张洁走了

建议添加新号以防失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