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谁在作梗?


一套住房拖了八年





一 夜半敲门

19733月底某一天的下半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从中关村88号楼3楼的走廊上响起,惊醒了住在狭小茶炉房中的陈景润。一位身着军装的中年男子,在茶炉房外高声喊道:“陈景润同志,请开门!”数年来,一直处于惊弓之鸟状态的陈景润,顿时心惊胆战。他拖着沉重的病体,艰难地爬了起来,哆哆嗦嗦地披上破棉袄,套上旧棉靴,站在床边。或许是寒冷,或许是害怕,他两腿发抖,周身哆嗦。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下意识地拖延着时间,揣摩着来访者的意图。

 

那年月,深更半夜有人敲门,凶多吉少,许多人就是从半夜叫走后下落不明的。陈景润感觉似乎有大祸临头,他不敢贸然开门,站在门边迟疑不决。

 

门外的军人见房门迟迟不开,急不可耐,不得不亮明来意,高声喊道:“陈景润同志,我是迟群,伟大领袖毛主席派我来看你来了!”这喊声如同一声惊雷,震荡了整个楼层。睡梦中的居民们深感震惊,纷纷披上衣服,走出各自的房间,打探正在发生的事情。此刻,惟有陈景润房门紧闭。他完全懵了,以为自己仍在做梦。

 

门外吵吵嚷嚷的人声,让陈景润逐渐回到现实,开始有了思维。他很难相信,日理万机的领袖会派人来看他这个平头百姓,这会不会是一个骗局,造反派抓人来了。他心情紧张,手足无措,他想躲避,又无从躲避,他知道自己无法抗拒,只好用发抖的手,抽开了简易的插销。房门刚露出一条门缝,军人便迫不及待地从门外挤了进来。

 

这茶炉房并非供应开水的地方,而是陈景润居住多年的宿舍,其面积约为六平米。一张单人床,一个两屉桌,一把木椅占去了大部分空间。满地散布着草稿纸,让人无法立足。军人把随行人员留在了门外。

 

随行人员中,有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的谢振华,著名的协和医院院长张孝骞教授,以及其他医学界权威。中国科学院最高领导人武衡和数学所党委书记赵蔚山也陪同在旁。单单是这些随行人员的身份,就足以显示出军人的地位。

 

军人向陈景润自报姓名:“我是迟群,受毛主席的委托,特地来看望你。”陈景润虽然不太关心时事,但也知道大名鼎鼎的迟群是中南海里的要员。这让他的怀疑程度有所减轻,他木讷地不断重复着两个字:“谢谢,谢谢。”

 

门外渐渐聚集了几十号居民。他们有的披着棉衣,有的仅穿着裤衩背心,大家都被突然发生的事情震撼了,禁不住议论纷纷。

 

迟群恳请陈景润马上去检查身体,并告诉他这是毛主席对他的亲切关怀。这时,陈景润逐渐恢复了正常思维,有了较为得体的答谢辞:“感谢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关怀!毛主席万寿无疆!”并“谢谢迟群同志”。

 

陈景润再三推辞,反复解释道:“中关村医院(科学院职工医院)就很好了,用不着去更好的医院。”迟群对这位固执的学者毫无办法,只好亮出第二个法宝:“对最高指示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但陈景润还是迟迟不肯动身,一再解释说:“这里的医疗条件比贫下中农强多了。”眼看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迟群不得不亲自动手,强拉着瘦弱的陈景润,将他塞进红旗牌轿车。随即,五六辆高级轿车,像迎宾队伍一样,在寂静无人的道路上,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清华园。那时,清华大学是迟群奉毛泽东之命驻守的重要阵地。在这里,几位名医当即诊断:陈景润患有慢性腹膜结核,并非要命的急症,建议住院治疗。

 

这位迟群,是当时中国社会声名赫赫的人物。他是毛泽东的联络员,又是江青的得力干将,一时间红得发紫。他亲自登门看望的陈景润,仅仅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一位助理研究员,因为走“白专道路”,正在遭受“文革”的“洗礼”,处于挨整的悲凉境地。

 

二 机遇降临

是什么原因,让日理万机的领袖想到直接过问默默无闻的陈景润呢?民间有种种传说,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外国人首先发现中国有个陈景润,解决了一道人类几百年未解的数学难题,消息传到毛泽东那里,引起他老人家的关注,于是派迟群夜访中关村。

 

原本,研究人员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出成果,写论文,义不容辞,天经地义。可是,在普遍缺乏常识的年代,陈景润只能偷偷地做学问,学术论文不敢公开。否则,会招来无穷的后患,轻则被扣上“不关心政治”、“走白专道路”的帽子,重则遭到批判斗争,赶进“牛棚”实行专政。

 

陈景润正是在这块学术荒芜的国土上,背离时代潮流,远离喧嚣的尘世,凭着科学家探索未知的本能,以坚韧的毅力,向未知的数学领域进军,写出了论文“哥德巴赫猜想(12)”。一位科学家写出了一篇论文,本来不必大惊小怪,拿出去发表就是了。可是,当时的中国,科学论文不是随便能够发表的,更何况作者是“白专典型”的陈景润。又兼“哥德巴赫猜想”属“封资修”货色,更是在口诛笔伐之列。

 

但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的改进,引发了一场重大的技术革命。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突飞猛进,而此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处于停滞状态,周恩来为此忧心如焚。

 

1971年至1972年间,周恩来借接见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数学家林家翘的机会,命科学院加强理论研究。此时的中国科学院仍在进行“斗批改”,无心从事科学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委派前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主持科学院工作。武衡是一位头脑清醒的有事业心的领导者,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始努力贯彻周总理的意图。

 

恰在此时,陈景润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潜心研究六年,完成了对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12)的论证,写成了一百多页的长篇论文。陈景润心里非常清楚,这不仅是他有生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成就,而且也是新中国建立二十多年来最重要的数学成果之一。在世界数学界肯定会引起较大的反响。然而,他心里又十分明白,自己顶着“白专典型”的帽子,“猜想”又远离实际,不合时代潮流,论文肯定难以发表。

 

三 “内参”上送

19732月,陈景润找到好友罗四维,悄悄告诉他:“最近,我已经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12)的证明,论文写好了,你看怎么办?”罗四维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提醒说:“你的证明过程会不会有漏洞?”陈景润毫不犹豫地答道:“不会有问题。”接着又说:“我只担心论文理论脱离实际,恐怕难得发表,即使有机会发表,肯定会遭到批判。”罗四维不假思索地说:“只要是真货,就不用怕!”但陈景润还是忧心忡忡地说:“问题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罗四维时任数学所业务处副处长,湖北汉阳人,三十出头,北京大学毕业。因多次为陈景润抱打不平,成为陈景润不多的朋友之一。罗四维感觉到陈景润成就的重要性,同时意识到陈景润所担心的问题的分量,当天就和业务处主要负责人乔立风商议。乔罗二人认为,陈景润的论文和他的担心不是一个小事情,在数学所,肯定不会有好的处理结果,应该向院方反映。

 

没过几天,驻科学院军代表王建中将军到数学所巡视,罗四维有意识地向他引见了陈景润,并告诉军代表王建中:“这位同志有篇重要论文锁在抽屉里,不敢拿出来发表。”王建中并不熟知数学界的种种“紧箍咒”,他以军人的豪爽,拍拍陈景润的肩膀,朗声说道:“小伙子,有论文就拿出来嘛,怕什么!”回到院部,王建中向武衡报告了这件事。

 

乔立风和罗四维趁热打铁,立即由罗四维起草了一份科研工作简报,题目叫做“数学所取得一项重要理论成果”。简报未经数学所党委审批,径直发送到科学院的领导部门。当简报反馈到数学所时,引起党委全体成员的不满。党委书记批评乔、罗二人:“数学所有那么多联系实际的成果,有那么多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你们不去反映,专门反映陈景润,你们的立场站到哪里去了!”并严正指出:“陈景润的论文能不能发表,要经全所群众讨论通过!”。

 

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武衡看到这份简报后,立即赶到数学所,当着数学所党委书记和乔立风、罗四维的面,尖锐地指出:“单单陈景润有论文不敢拿出来这件事,就应该向(周)总理反映!”在随后举行的全院大会上,武衡专门表彰了陈景润的成就。不过出于某种考虑,他没有提陈景润的名字,而是说“数学所有一位青年研究人员”。

 

当天,旁听科学院大会的新华社资深记者顾迈南女士,采访了罗四维。

 

  记者问:陈景润的成就有什么实际意义?

  罗四维说:陈景润取得的是一个纯理论的成果,谈不上有什么实际价值,但丰富了人们对自然数12345……的认识。

  记者问:国际上对陈景润的成果有什么反映?

  罗四维:论文还没有发表,国际上自然还没有反映,陈景润论文发表之后,估计会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一定的注意。

  记者:陈景润的成就,应该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项成绩,是这样吗?

  罗四维:陈景润的这项工作,恐怕与文化大革命没有直接的关系。

  记者:陈景润的思想情况如何?

  罗四维:陈景润专注于数学,不太关心时事。例如,六十年代初,中国发表九评,批判苏联修正主义,几乎家喻户晓。一天,他偶然听人们说赫鲁晓夫的错误,他紧张极了,连忙跑到党委办公室,报告有人攻击苏联老大哥!

  记者:听说陈景润身体很糟糕,现在怎么样?

罗四维:陈景润一直多病,无人关心。中关村医院的大夫曾经告诫数学所:“你们不要让陈景润一个人死在房间里都没人知道!
  

新华社记者顾迈南迅速写出了一份“新华社内参”,报道了对罗四维的采访。“内参”所载内容基本属实,只有两处略显夸张,一说“陈景润论文一旦发表,会轰动世界”,一说“陈景润命在垂危,急待抢救”。这就为后来许多人指责罗四维提供了把柄,也为陈景润成为新闻人物投进了催化剂。

 
  事情的进展出人意料地快,离陈景润和罗四维那次谈话不到半个月,陈景润的机遇就来了。江青最先在那期“内参”上批示:
  “主席,是否先救活陈景润为好?”
  毛泽东大笔一挥:“请文元同志办。”
 

于是,便发生了中关村88号楼演出的一幕。

 

四 周恩来力荐,华国锋督办

迟群带走陈景润这件事,在科学院和学术界引起波澜,相当多的普通研究人员和大学教师,从陈景润的事件中受到鼓舞,也有许多干部和知识分子感到困惑:不是提倡又红又专吗?为什么肯定像陈景润这样的“白专典型”?他们不相信上面会亲自关怀一个走“白专道路”的人,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毛病。

 

怀疑者不敢违背最高指示,于是把矛头指向了罗四维,他们要揭露罗四维谎报军情欺骗高层。数学所党委组织了一批党员骨干,起草报告,一方面向上面反映陈景润走“白专道路”、“理论脱离实际”;一方面揭露罗四维制造的两大谎言:陈景润的成就“轰动世界”,陈景润“命在垂危”。

 

在数学所的一次干部会议上,一群人纷纷质问罗四维:“你为什么要编造谎言欺骗上面?”这种指责持续了两年,乔立风和罗四维承受了来自上下的各种压力与非难。

 

1974年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是一个转机。这年秋天,周总理从广州给北京打来电话,建议增补陈景润为四届人大代表,命科学院赶紧补办各种手续。数学所党委接到科学院的指示后,对周总理的指示不予认同,专门起草了一个报告,详细陈述陈景润不宜做人大代表的理由,同时指出陈景润当人大代表可能将知识分子引到错误的方向。当时主管科技工作的华国锋副总理对这个报告甚为不悦,立即召见周荣鑫(接替武衡主持科学院工作)和数学所党委书记赵蔚山。他指着周荣鑫说:“你是同意陈景润当人大代表,不好做工作。”又指着赵蔚山说:“你是不同意不好交待。”然后,他一锤定音:“我的意见是总理的指示必须执行!

 

1975年,陈景润终于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当北京代表团不接受陈景润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对陈景润亲切地说道:“景润同志,咱俩一起去天津组。”

 

至此,陈景润及其数学成就,得到了正式认可,平息了一场持久的纷争。

 

五 胡耀邦动情 邓小平称赞“白专典型”

时间到了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发出了整顿各条战线的号召,首先整顿科学院是他的战略之一,他委派胡耀邦主持科学院的工作。三四个月后,科学院的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其间胡耀邦亲赴数学所,过问陈景润的生活与工作。当胡耀邦得知陈景润仍然住在茶炉房里时,异常激动,他像愤怒的狮子,在数学所会客室来回走动。他动情地说:“我们应该关心知识分子,像陈景润这样有贡献的科学家,仍然蜗居在茶炉房里,我们于心何忍?”接着他批评了有关负责人。

 

是年秋天,胡耀邦向中央政治局汇报科学院工作,同时提交了著名的“整顿科学院的汇报提纲”。当胡耀邦提到至今仍然有人认为陈景润是“白专典型”,其生活与工作问题不予解决时,邓小平极为愤怒,他吼道:“什么‘白专典型’!总比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强!”接着他给了陈景润极高的评价:“像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起了!

 

不幸的是,几个月后,转入反击右倾翻案风,陈景润的境遇仍然没有得到改善。直到1978年,邓重新复出。1981年他做出批示:“可否为其配一秘书,以分其劳。”1983年按邓小平指示,将陈景润夫人由昆从武汉调进北京,并提升陈景润为一级研究员。由于批示中没有明确提出解决陈景润的住房问题,下面也就不予考虑。

 

1983年,陈景润因为有了孩子为住房问题十分焦急,罗四维建议陈景润给邓办直接打电话。当邓小平得知陈景润的住房问题至今仍未能解决时,非常生气,当即指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高登榜前往科学院,就地解决。高局长亲临科学院和数学所,当天,科学院房管部即分配给陈景润一套现成的四室一厅的高级住宅。这一次,上面的愤怒终于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1975年胡耀邦为陈景润住房问题而激动,到1983年邓小平为同一问题而焦急,历时整整八年,可谓持久。人们难以找到个中原因,更不明白这个问题该谁来负责。但陈景润从1980年结婚到1996年逝世总共才十六年,解决一套住房就花了他八年时间。  

文章来源:陈景润网

文字编辑:尔新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增订版)|儿子五岁
佳人薄命 | 大梦一觉浮生尽 | 互斗
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帅平均
临终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农民苦
因为他的站立,印证了在场所有人的卑微
玉碎 |飞来横祸 | 文化人|尊师|好人
一卦成谶 | 宁为玉碎 |性压抑|夹缝
奇葩标语|永不宽恕|她一生低调|反目
忏悔部长们看戏|悲喜人生|民国女神
零落成泥碾作尘 | 蝶舞翩翩 |胸怀
殊途同归他遇到了伯乐|大难不死
王家的二小姐他的名字来自诗经|陨落
走向深渊人不收我天收我|他是一座丰碑
日久见人心守望一生卧底|老照片
招工|她终身未嫁|善恶有别|穷吃宴席
这些命题者太坏了|校园|笔能杀人|智斗
这个女人胆子大他死得一贫如洗|恩怨

死不相别|溺水而亡的夏曦|代价|陈赓

六十年不离不弃|他对得住两个女人|轮回

此心不变看错人了|永不离弃|我的1978

苦命鸳鸯|破镜重圆|孽缘|归来|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