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将陈赓

徐敏 青衣仙子 2021-12-25


老蒋舍不得杀他

© 徐敏|文


陈赓


19559月,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回到家中,还不到两岁的儿子陈知庶问他得了什么将?平时幽默惯了的陈赓,随口便说:“芝麻酱。”陈知庶不知道爸爸是在开玩笑,感觉特别自豪,到院子里对一群老将军说:“我爸爸授的是芝麻酱。”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陈赓的幽默是出了名的,只要有他的地方,绝对不会冷场。陈赓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军校的生活严谨枯燥,陈赓会常常制造乐趣,增添欢快气氛。有次训练,陈赓看见关麟征一脸严肃的样子,就想让他轻松轻松。趁教官不注意,陈赓朝着关麟征挤眉弄眼,皱额头抽鼻子,关麟征被逗得实在忍不住了,噗嗤一下笑出声来。
 
教官闻听,严肃地走了过来,二话不说,直接就扇了关麟征一个大嘴巴子,还指着站得笔直的陈赓说:“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你看看陈赓,纹丝不动,从不会嬉皮笑脸。”
 
这个受到表扬的陈赓,有时暗地里也搞恶作剧。军校生活,强调军风纪,会定时检查学生宿舍。每到这种时候,大家都会把自己的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这天,陈赓趁杜聿明出去后,把他的床铺弄乱了,结果教官走来一看,把杜聿明狠狠训了一通,还拿他罚站了半个时辰。
 
杜聿明虽然知道是陈赓搞的鬼,但苦于没有证据,只好吃了哑巴亏。直到1959年,杜聿明被特赦后,陈赓宴请老同学,还提到这件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有时,这种玩笑甚至开得让人心惊肉跳。1927年南昌起义后,陈赓腿部受伤,在卢冬生的陪同下,去上海治疗。先是走水路。上船之后,陈赓发现第20军第3师师长周逸群也在船上。当时,周逸群也在逃亡,上船之后,他找了个没人注意的地方,把头朝向里面,装作睡觉的样子,但耳朵却在随时留意周围的动静。
 
陈赓看见周逸群后,没有声张,他悄悄地走到周逸群身边坐下,拿出一张报纸,边看边小声嘀咕说:“这报纸上写的也不知道真假,说有一个周逸群要在这里上船。”
 
周逸群一听,吓得一翻身爬起来就要跑,却被陈赓一把抓住,笑着说:“还想跑?”
 
周逸群回头一看,竟然是陈赓,忍不住笑骂道:“这个时候了还开玩笑,不想活了啊!”
 
偏偏这个陈赓,能把这类玩笑开到出神入化。1928年,张云逸奉命去广西组织起义,还没等他从上海出发,就被特务得到了消息,派人上门抓他。周恩来得到内线转来的情报,立刻派陈赓前往营救。
 
当时情况紧急,陈赓为了行动方便,换上了警察的衣服,带着一队人去了张云逸家,声称要把张云逸抓到警察局去。张云逸不认识陈赓,以为真的是国民党警察,就跟陈赓在家门口争执起来。
 
很快,抓捕张云逸的特务也赶来了,要求陈赓把张云逸交给他们。陈赓说:“我们奉蒋委员长命令,来捉拿张云逸,你们不要管!”
 
张云逸不知道这两伙人的关系,见他们之间有矛盾,就向特务们呼救。陈赓一看,这还了得,抬手就扇了张云逸一个耳光,强行把他带走了。
 
直到张云逸见到了周恩来,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陈赓向张云逸解释说:“刚才实在是迫不得己,你要是气不过,就打我一个耳光吧!”
 
张云逸笑着说:“早就听说你陈赓胆子大,鬼点子多,今天算是见识了!”
 
说陈赓鬼点子多,这话一点不假,后来当过沈阳军区司令员的陈锡联也是深有体会。1943年,陈赓和陈锡联都在延安学习,有次学校安排大家推土,陈赓和陈锡联分在一个组,两人合用一辆小推车,轮流推。
 
这天早上,陈赓跟陈锡联商量说:“为了在路上节省体力,去工地的时候我推着你,回来的时候你推着我,这样我们都能休息休息,你看怎么样?”
 
陈锡联是个厚道人,心想来回的路是一样的,谁也不吃亏,就同意了。
 
过了几天,陈锡联才知道上了陈赓的当了。早上去工地的时候,还没开始干活儿,陈赓推着陈锡联,一点也不觉得累。但是到了傍晚收工,回来的路上,因为干了一天的活,人很疲倦,陈锡联还要推着陈赓走路,就完全不一样了!
 
陈锡联后来跟大家诉苦说:“以后都要离陈赓远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这小子给耍了!”
 
陈赓不但鬼点子多,胆子还特大。
 
1943年夏天,毛泽东在延安大礼堂里给几百名战士做报告。坐在台下的陈赓突然站了起来,小跑到主席台前。毛泽东惊讶地看着他,问道:“陈赓,你有什么事吗?”
 
陈赓尚未开口,就端起桌上的茶缸,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水!喝完之后他立正站好,向毛泽东敬了一个礼说:“主席,天热久坐嗓子发火,向你借口水喝。你也休息一下喝口水。”
 
台下一片笑声,毛泽东这才意识到讲得有点久了,宣布说:“大家休息一下,喝口水。”从此以后再开会,工作人员都会记得给大家准备茶水。
 
延安时期,等级不像后来那样森严,人与人相处也比较和谐。所以陈赓才敢抢毛泽东的水喝,还经常不按套路忽悠彭老总。
 
彭老总一向严于律己,不搞特殊,生活节俭。有段时间,因为工作繁重,营养跟不上,身体日渐消瘦,大家就商量想弄点好吃的给他补补身子,可好几次都被他毫不通融地拒绝了。
 
这天,彭德怀来386旅视察,陈赓就寻思借此机会给他补充点营养。怕他不答应,陈赓开始绕圈子,他向彭总报告说:“最近河里鱼多,经常能捕到鱼,鱼吃了不少,你也来尝尝。”
 
彭德怀心想:鱼是水里长的,属天然资源,不算搞特殊化,尝尝也好,于是便答应了。
 
吃饭时,端上来的第一道菜,果然是味道鲜美的清汤鱼,彭德怀吃得津津有味。等到第二道菜端上来,却是肉丸子,彭总脸一沉,问道:“怎么还有肉丸子?”
 
陈赓笑着说:“这肉丸子是鱼做的,别有风味,你尝尝。”
 
既然是鱼做的,当然不是搞特殊化,彭总放下心来,边吃边夸厨房师傅有创意,一物两做,风味独特。
 
接着又端上来第三道菜,是一盘鸡肉。彭德怀一看,脸色就沉下来了,把筷子往桌上一拍,瞪着陈赓说:“别告诉我这也是鱼做的,厨师恐怕没这么大的本事。”
 
陈赓赶忙笑着解释:“ 这鸡可是我们用鱼喂大的,所以吃鸡也是间接吃鱼。”
 
彭总一听,心里尽管生气,但感念陈赓如此一番良苦用心,也只好客随主便补了一次。
 
几个月后,彭老总又来到陈赓的驻地,陈赓有了上次的教训,不再给彭老总准备好吃的,只吩咐炊事员准备了一些野菜招待彭老总。
 
吃饭时,彭德怀没发现陈赓,觉得很奇怪,问他到哪儿去了。这时,陈赓的警卫员很神秘地走了过来,指着不远处的一座房子,小声说:“彭总,陈司令在那里面吃饭呢。”
 
彭德怀更奇怪了,决定过去看看。刚一推开门,就闻到了香喷喷的肉味儿,原来,陈赓正躲在里面一个人啃鸡腿。
 
彭德怀很生气,大声说:“好你个陈赓,给我吃野菜,你自己却在这里啃鸡腿!你不让我吃,我偏要吃!”说完,就拿起一块鸡肉啃了起来。刚吃了一会儿,彭德怀就回过神来了,笑着骂道:“好你个陈赓,又中了你的圈套了!”
 
陈赓一本正经地说:“我可没逼你吃哈,是你自己要吃的!”
 
军人出身的陈赓,战争的残酷他一样没少经历。但自始至终,良知犹存,被公认是军界最有人情味的军人。
 
有次战斗结束后,陈赓带人视察战场,他身边的一个战士朝死亡的国军士兵踢了一脚,陈赓顿时变了脸色,训斥说:“他都已经战死了,你怎么还侮辱他?”
 
1949年,陈赓率领十几万大军进入两广,其属下第15军有个战士要离开部队,去香港继承一笔遗产。消息传开,所有人都指责他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代表,一致主张枪毙他。恰逢陈赓骑马经过,问明情况,立刻命令释放这个战士,让他去香港继承遗产。面对众人的质疑,陈赓说:“让他去吧,将来海外又多了一个帮我们说话的人。”这个战士后来去了旧金山,成了当地的一位爱国侨领。
 
55年授衔的十大将中,陈赓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将领。在国共两党中,他的人缘关系最好,不管是共产党的政要还是国民党的高官,或者是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胡宗南、宋庆龄、鲁迅,谁都是见着他,就喜欢他,对他的印象好得不得了。
 
陈赓的这种人缘关系,让他多次逢凶化吉。
 
却说1928年,在中央特科工作的陈赓,有次从上海去天津执行任务。火车在南京停车时,陈赓走出车厢,到站台上转了转,发现列车后面临时挂了一节专用的花车,几个国民党高级将领正沿着站台走来。陈赓怕被人认出,赶紧跑回车厢,躲在隐蔽处朝车窗外观看。这一看不打紧,原来被官员们簇拥着上花车的,正是认识他的原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此时已调任国民党江南“剿匪”司令的钱大钧。
 
陈赓在黄埔军校学习时,钱大钧是黄埔军校的教育长,不仅认识陈赓,而且两人还熟得不能再熟了。
 
火车启动后,陈赓坐在车厢里,正庆幸自己没有被发现。不料刚过了一会儿,钱大钧的副官突然来到他前面,对他说道:“陈先生,长官有请。”
 
陈赓没想到,自己到底还是被发现了。但他仍然硬着头皮答道:“我不姓陈,我是做生意的,你认错人了吧?”
 
副官说:“没错,长官要我请你到那边去谈谈。”
 
陈赓一看事已至此,只得跟着去了。
 
陈赓走进花车,钱大钧一见到他就说:“我一进站就看见了你,所以叫副官请你过来。”
 
陈赓一听,知道今天跑不掉了,就坐了下来。钱大钧问道:“你近来干些什么?”
 
陈赓答道:“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干,正在到处谋事。”
 
钱大钧是明白人,也不多问,就同陈赓闲聊起来。
 
陈赓看这架势,知道钱大钧并没有抓他的意思,就琢磨着如何脱身。在火车的轰隆声中,师生二人聊了好几个站,然后陈赓说:“教育长,学生要下车了,去看一个朋友找点事做。”
 
钱大钧也没有强留,就任随陈赓走了。陈赓下车后,又迅速登上另一节车厢。谁知火车开动不久,那个副官又找来了,带着诡秘的神色说:“陈先生没有下车啊,长官请你再去聊聊。”
 
陈赓只好又壮起胆量去了。在花车里,钱大钧与陈赓大谈黄埔往事。陈赓这下子完全明白了,钱大钧并没有抓他的想法,只是在告诉他:我钱大钧可不是傻子,知道你陈赓此时的身份。
 
两人又闲谈了一阵子,火车过了徐州,钱大钧就让陈赓走了。
 
像这样逢凶化吉,在陈赓可不是一次两次。
 
19333月,足智多谋的陈赓,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被捕了。蒋介石听说后,非但没有杀他,还下令不准对陈赓用刑。那些与红军对阵的黄埔同学,也纷纷写信,集体为陈赓求情。有人后来说,陈赓3月被捕,5月即从南京逃了出来,是蒋介石欲擒故纵,有意放了他。
 
说起来,也是蒋介石感念旧情。192510月,蒋介石率部第二次东征,半途遇险,环顾左右,只有陈赓伴随,护着他一路飞跑,转移到安全地点,这让蒋介石心怀感恩,也使陈赓没有像方志敏、瞿秋白一样遭到处决。
 
更离奇的是,19478月,陈赓率领大军在伏牛山麓与国军周旋。蒋介石依靠无线电测向系统,侦测到了他的位置,陈赓走到哪里,都能被蒋介石测到。此时,为了对付蒋介石的测向系统,李克农也成立了中央情报部测向科,并且很快侦破了敌方测向系统的密码。一经反测向,李克农惊讶地发现,陈赓兵团的电台位置,已经完全被对方掌握了。
 
李克农立即找到周恩来报告。周恩来一查,陈赓大军的呼号三个月没变。幸亏蒋介石锁定陈赓的位置后,没有派飞机轰炸,否则,陈赓可就危险了。
 
这样的福将,逢凶化吉,大难不死,才有了后来的建功立业。可惜天不假人,只活了58岁,陈赓便溘然长逝了。
 
远在广州的周恩来听到噩耗,特地打电话叮咛说:陈赓的追悼会等我回来再开。
 
长征路上,周恩来身患肝脓肿和阿米巴痢疾,病情沉重,一度昏迷不醒,是陈赓主动请缨担任担架队长,和杨立三、萧劲光一步步把周恩来抬出了草地。这段情谊,周恩来记了一辈子。
 
追悼会上,刘伯承看着陈赓的遗照,泪眼朦胧,反复念叨:“像他这样乐观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他今年才58岁啊!”
 
追悼会的第二天,李克农家中好友来访,坐在一起吃饭。李克农习惯性地端起酒杯,突然间想起了已故好友陈赓,将酒杯一摔,说道:“陈赓不在,喝酒还有什么意思!。”从此直到去世,李克农滴酒不沾。
 
参考资料:
1、《陈赓大将的人缘有多好? ……》
2、历史客栈《陈赓天性幽默,……》
3、《此人被俘后,陈赓笑着说:我们是校友……》
4、《开国大将陈赓为何一生惧怕彭德怀?》
5、张杰谈史《1925年10月:陈赓曾救蒋介石》
6、百度百科《陈赓》等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增订版)|女子答卷
佳人薄命 | 大梦一觉浮生尽 | 互斗
三次自杀后,他活成了所有人的救赎之神!
就是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
临终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农民苦
因为他的站立,印证了在场所有人的卑微
玉碎 |飞来横祸 | 文化人|尊师
一卦成谶 | 宁为玉碎 |性压抑|夹缝
奇葩标语|永不宽恕|她一生低调
陕北一枝花:102岁的林彪前妻 |乱世姻缘 
忏悔  |  部长们看戏比国务院开会还积极
老成都 | 消失的青春|我对跌倒的“敬畏”
零落成泥碾作尘 | 蝶舞翩翩 |胸怀
殊途同归我们从养老口号中一路走来
王家的二小姐他的名字来自诗经|陨落
走向深渊人不收我天收我|他是一座丰碑
日久见人心守望一生卧底|老照片
招工|她终身未嫁|柔石五烈士遇难真相
这些命题者太坏了|校园|笔能杀人|智斗
这个女人胆子大他死得一贫如洗|恩怨

死不相别|溺水而亡的夏曦|代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