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零落成泥碾作尘

徐敏 青衣仙子 2021-12-25


她被安排看守剧场大门
© 徐敏|文


才女苏青


她这一生,经历多种身份:大户人家出生的小姐,念过大学的女子,有钱人家的少奶奶,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为女性呼喊的独立写手,著书出版的职业女性。
 
本名冯和议,笔名苏青,出身书香门第。父亲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归国后在银行任职。母亲师范学校毕业,做过小学教员。苏青小时住外婆家,直到7岁,这段光阴,令她像放牧于山间的小羊,自由自在。后去祖父母家,由祖父开蒙,8岁就读于上海小学,一进学校就连跳两级,直接上了三年级。小学快毕业时,父亲先有外室,继而投资失败,忧患病故。再要在上海读书开销太大,于是母亲带她回到宁波,进县立女子师范就读。校长是她祖父的好友,舍监是她的五姑母。但学校风气偏于守旧,苏青因擅自剪短头发触犯校规,只能退学去了宁波省立第四中学。毕业时,因英文甚好,考上了中央大学外文系。
 
原本,父亲去世时家中尚有几十亩田产,但母亲不敢变卖,令她无钱读书,只能早早订婚,以聘金支撑读书。本来说好大学毕业才结婚的,但夫家要求提前进门,她应母命被迫同意。进入大二,发现意外怀孕,只得退学。夫家本非贫寒之家,但她连生四个女儿,令婆家不喜,婆媳关系紧张,于是随丈夫到上海独立谋生。丈夫薪资有限,家庭开支不足,吃穿用度不免捉襟见肘,时常发生困难。为贴补家用,苏青开始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撰文投稿,居然屡投屡中。后来,丈夫出轨、失业,不尽责任,她毅然接过担子,挺身而出,卖文为生,在笔墨书写中成为职业作家。
 
她的稿子,最初投给林语堂主编的《论语》,后来经人介绍,也为《宇宙风》写了不少文章。日本侵华,上海沦陷,《宇宙风》停刊,苏青改投风格相近的《古今》,此时,她已小有名气。上海市长陈公博在《古今》上读了她的《论离婚》,大为赞赏,两人就此有了交往。
 
1943年夏天,陈公博邀请苏青做上海市政府专员,三个月后,苏青因不适应官场体制提请辞职,获得批准,但工资照发。这一年苏青拿着陈公博给她的一笔钱,创办了天地出版社,集社长、主编、发行人于一身,经营自己的杂志。《天地》10月创刊,第2期便刊发了张爱玲的文章,两人因此交上朋友。
 
1944年春,苏青与张爱玲同时接受了上海《新中国报社》的采访。主持人问苏青最喜欢哪一位女作家,苏青回答说:“女作家的书我不看的,我只看张爱玲。”主持人转而以同样的问题问张爱玲,张爱玲的答复是:“古代女作家我只爱李清照,近代最喜欢苏青。”
 
两人可谓一唱一和,惺惺相惜。
 
此前,苏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结婚十年》在《风雨谈》连载发表,44年散文集《浣锦集》出版,内收8年来创作的散文,数年间共重印了19次。《结婚十年》自单行本出版后,更是畅销,至1949年,已经重版了36次,盗版不可计数。如此盛况,创造了当时出版行业的奇迹,比张爱玲的《传奇》、《流言》还要畅销。
 
但张爱玲毕竟是独树一帜的作家,并不惧怕苏青超过自己。她甚至说:“即使从纯粹自私的观点看来,我也愿意有苏青这么一个人存在,愿意她多写,愿意有许多人知道她的好处,因为,低估了苏青的文章的价值,就是低估了现在的文化水准。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
 
在文学创作上,两人都很坦荡,并无妒忌之心。有一次,胡兰成在苏青寄给他的杂志中,读到了一篇叫《封锁》的小说,感觉非同一般,于是致信苏青打听作者,苏青安排二人见面,这才有了胡、张二人的倾世之恋。张爱玲出生贵族,自视甚高,性情孤傲,但见了胡兰成立刻俯首,爱得不可救药。苏青与胡兰成是有过地下恋的,待发现张爱玲爱得奋不顾身,苏青即刻主动退出了三人圈。
 
1949后,天翻地覆。张爱玲出席文艺会议,被左派作家丁玲斥责穿衣不当,吓得出走香港,再后来去了美国。与张爱玲的嗅觉不同,苏青要迟钝许多,无论何种政局,怎样战乱,她都从未起过逃难念头,在她看来,只要握笔在手,能写能发,一样可以生活下去。
 
她开始尝试适应,加入妇女团体,却找不到工作,无法维持生计。此时有香港熟人告诉她,香港《上海日报》在向过去的老作家约稿,苏青便写了《市妇运会请建厕所》、《夏明盈的自杀》等32篇稿件寄去。结果稿费一分钱没有收到,还因涉嫌“讽刺新社会”受到上海市公安局的警告。
 
熬到1951年,上海市文化局戏剧编导学习班招生,苏青前往报名,但没被录取。直到夏衍出面才被批准。学习班结业后,苏青被分配到芳华越剧团,配合三反、五反运动写了几部剧本,都未获成功。转而改编郭沫若的《屈原》,取得进展。在华东区戏曲会演时,好评如潮,该剧演职员获奖甚多,唯独苏青作为编剧,却因“历史问题”被忽略不提。此后由她编剧的《宝玉与黛玉》在京沪两地连演三百多场,创下该剧团演出的最高纪录。
 
受到鼓舞的苏青,决定改编历史剧《司马迁》,为此特写信向复旦大学教授贾植芳讨教。1955年发生胡风事件,贾植芳因和胡风关系被打成胡风分子,公安局搜查贾家时,发现了苏青的信件,连带将苏青也划为胡风分子,逮送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关押。
 
两年后,苏青被“宽大释放”,剧团安排她去看守剧场大门。1959年,芳华剧团迁往福建,苏青不愿离开上海,于是安排她在黄浦区文化局下属的红旗锡剧团当编剧,兼做配角唱戏,同时负责演出字幕,工作非常忙碌。为配合形势她写过《雷锋》、《王杰》等剧目,但毫无影响。
 
数年后文革爆发,苏青被抄家批斗,锡剧团也将她辞退。后来总算被黄浦区文化馆收留,干些打杂工作。1975年退休,每月领退休工资43.19元。
 
苏青晚景极为凄凉。她原住在市区瑞金路,与邻居共用厨房、卫生间,环境简陋不说,还经常受邻居欺负。为摆脱这种处境,苏青与郊区一户人家调换了住房,以换取安宁。
 
晚年的苏青身患多种疾病,与外界几乎断绝交往,唯与从前的《女声》杂志主编王伊蔚有书信往还。她在致老友的最后一封信中说:“成天卧床,什么也吃不下,改请中医,出诊上门每次收费一元,不能报销。我病很苦,只求早死,死了什么人也不通知。”
 
198212月,苏青去世,终年69岁。卧病在床时,她很想再看看令自己红极一时的《结婚十年》,这本重印了36次之多的小说,家中居然没有一本。询及亲朋,也都没有保存。
 
文革后恢复高考,我入读中文系,现代文学史从不提及苏青,连张爱玲也无只言片语。倒是市面流行的书籍,开始出现张爱玲的散文、小说。这要得力于改革开放后的文化交流,
 
早在1960年代,海外著名学者夏志清,在耶鲁大学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就对被忽略和屏蔽的作家钱钟书、沈从文、张爱玲等人给予了高度评价。
 
钱钟书是学者型作家,他的小说《围城》出版于1947年,解放后一直受到冷落。赖夏志清慧眼识珠,认为《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写得最有趣、最细腻的小说,或许是最伟大的小说。”经他这么一评,众人埋头再读,果然精彩绝伦。小说随后改编成电视剧连续播放,更是家喻户晓。
 
在夏志清笔下,张爱玲同样获得高度认可,被评价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甚至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足足用了42页的篇幅,介绍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其关注和推崇的力度无人比肩。由此掀起了一股张爱玲热。
 
直到此时,苏青才开始被人注意。因为张爱玲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如今,苏青早已不在。如果地下有知,会不会幽幽地抱怨一句:我在旧日的上海,与张爱玲一样,也是不分伯仲,享誉文坛。
 
 
参考资料:
1、郑绩《苏青:事无不可对人言》
2、书箸《本是最好闺蜜,为何反目成仇》
3、随风似水《文坛落花:文人苏青的悲剧人生》
4、百度百科《苏青》等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其中有些画面你绝对没见过(增订版)
佳人薄命  |  大梦一觉浮生尽  |  互斗
三次自杀后,他活成了所有人的救赎之神!
就是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
临终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因为他的站立,印证了在场所有人的卑微
玉碎 | 飞来横祸  |  文化人
尊师 | 他为何选择了太平湖?
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了反面教员
一卦成谶 | 宁为玉碎 |  性压抑
1.76亿独生子女面临的困境,已经来临!
奇葩标语,绝不仅仅是笑话
陕北一枝花:102岁的林彪前妻 |乱世姻缘 
忏悔  |  部长们看戏比国务院开会还积极
私房改造记事  | 老成都  |  消失的青春
外甥女说她好看得像一幅画  
这位博士,在美国端了七年的盘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