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下乡知青,有想当农民的吗

徐尔新 青衣仙子 2021-12-25


农民苦
© 徐尔新|文



我这辈子,经历过的最苦的劳动,是栽秧打谷季节的活路。
夏季,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天不见亮,队长就拿着话筒,在办公处高声叫喊:“二队的,出工了!”
通常这种时候,人睡得正香,懵懵懂懂的被叫起床来,空着肚子出工,一直要干到九点来钟才吃早饭。休息片刻,太阳已经高高举起来了,此时队长的话筒,像催命鬼似的,又在办公处尖锐地叫起来了:“二队的,出工了!”与此呼应,上面一队的,下面三队的,也都在各自招呼自己的社员下田干活了。这次出工,一直要在大田里干到太阳当顶。人在水田里插秧打谷,头上毫无遮拦如同火烤,脚下水温烫人,上下夹攻,人就好似置身于蒸笼中,额头飙汗,前心后背,汗流如注。
我是新手,和一排人在田里插秧,动作一慢,左右两边不能久等,都插到前面去了,留下一条巷子。然后人家上坎了,又到另一块田插秧去了,我却还在“秧巷”里挣扎。乡下人把这称为“关秧门”,对当事者而言,是极其难堪羞辱的事情。但你怪不得人家,大家都在赶工,总不能停下来等你。唯一的办法就是苦练技术,跟别人齐头并进。几天下来,手法渐渐熟练,大体也能跟上进度,农民就说:“你这知青,还不错嘛。”
下午两点,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队长终于会叫一声:“好了,休息。”大家早盼着这句金口玉言,立刻纷纷爬上田坎,往阴凉处走,收工回家,休息吃饭。等到太阳偏西,五点来钟的样子又得出工,就一直要干到晚上九点来钟。整个一天下来,农忙季节的劳动时间,会达到十一二个小时。
这样的劳动节奏,有时会持续半个月。我常常插一天秧,走上田坎时,会感觉直不起腰来。
收割水稻的劳动比插秧还要艰苦。天气的炎热程度有增无减,劳动强度也是有增无减。上百亩的稻谷,全靠手工脱粒。按五个人编成一个小组,三个人割,两个人打。打下来的湿谷子,装到箩筐里,水淋淋的,一百五六十斤,挑上肩,在水田里行走,脚底是半腿深的软软的稀泥,已经非常艰难。走到田边,要挑上田坎,那高跨一步挣上田坎的难度,真是连吃奶的力气都逼出来了。一亩地的湿谷子,像这样挑到晒场里去,两个男劳动来来回回要跑五六趟。我力气比壮劳力小,还得多跑几趟。私下里不止一次想过,这活路不是人干的。一天下来,浑身泥水,连裤带都是湿的。
我寄宿的房东家,养了两条牛,干完生产队的活,我还得帮忙收草。收草比打谷子还累,乡下有句俗话:庄稼佬,怕收一季草。这是因为打完谷子已经够累了,但田要马上腾空,牛要下田操作,养牛户必须赶在耖田之前,把水淋淋的稻草挑走。这挑草用的扁担,长约一丈,圆圆的,两头溜尖,号称“扦担”。草垛子本身不高,串到扦担上后,人需俯下身子把扦担挑起来,在泥水中走到田边,挣上田坎,挑到空地晾晒。这时,人已经疲劳到极限,圆圆的扦担压在肩上,人在田坎上拐来拐去,汗流浃背,还得一趟又一趟咬牙坚持,简直让人疯狂。
一般知青,遇到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农活,没有不逃跑的。所有知青在刚下乡的前几个月,由国家供应口粮,按月发放8块钱的生活费,都基本没有生活压力。愿意下地劳作的,生产队给评记工分。不愿意干活的,生产队也不勉强。从生产队一面而言,有你不多,无你不少。当然无论怎样,农民心里多少还是有疙瘩的。知青一去,迟早要分口粮,但生产队上交国家的公粮统购,却丝毫不少。从某种意义说,国家是把知青在城市中的消费负担,转嫁给了农村。最直观的就是口粮。譬如我们三个知青,下在一个生产队,按每人五百斤分粮计算,需要1500斤。这在一百多口人的生产队,犹如凭空让每人少分了10斤口粮。在今天看起来不多,但在粮食紧缺的时代,就如同虎口夺食。你叫同知青非亲非故的农民,心里会怎么想?
中国农民种地,表面看好像不需要什么技术,其实也颇有农艺含量。譬如农谚,“立夏不下,犁耙高挂”,“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秋前十天无谷打,秋后十天满田黄”,“寒露胡豆霜降麦”,都是指导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不能不知。又如农活,并非一概都是下力,像播种育秧,犁田耕耘,过程管理,处处都有技术。我初学犁田,牛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深一犁,浅一犁,弄得满头大汗,牛也格外辛苦。有次犁头插入太深,牛拉不动,我不知反思,反而使劲吆喝,不断催促,迫使牛使出洪荒之力,连套在牛脚后跟的横杆也拉断成了两截。
所以刚开始时,知青干活评记工分,普遍较低。按生产队通行的规则,技术全面的男劳动力,乡下称“全劳动”,一个工日评记10分。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女性,叫“半劳动”,一个工日评记8分。以此标准衡量,刚下乡的知青,实在比半劳动还要差一大截。考虑到知青身份特殊,生产队一般都执行宽松标准,男知青通常评记8分,个别体弱者也有7分的。女知青大都评记7分或者6分。我开始就评的8分,后来技术与力气见长,评到9分。再后来当赤脚医生,每年3300分,就是按每天9分进行计算的。
生产队的全劳动,确实名副其实。比如刘五爷的三儿子刘长福,每到栽秧季节,便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他可以在6亩的大田里,取最长的一面,一次插六路秧苗,待秧苗返青时,遥远一看,纵横笔直。在60多米长的距离上,能做到如此技巧者,一个生产队屈指可数。一般人只能插五路秧苗,而且很难保持笔直,这差异就叫技术。
收割水稻也是这样。别看都是用半桶打谷子,手法上就有讲究。半桶后面有竹编的挡篷,每张半桶配5个人,两个全劳动打谷,三个半劳动收割,各自负责一块田。都是一样的打谷,半个月后一看,有的田稀稀疏疏冒出一些秧苗,说明手法干净,抛洒的稻谷极少。有的田秧苗密密麻麻,如同秧母田,可知抛洒的稻谷数量惊人。
刘长银是生产队的老人,人长得高大硬朗。据他讲,民国时期每到栽秧打谷季节,田多的主人家,就要雇短工。他家田少,这种时候常常出门帮工。主人家雇人干活,肉饭管饱,小酒管喝,工钱一分不少,但要求也高。工人下田干活,主人家就戴顶斗笠,也不说话,只管在半桶周围转圈,用耳朵聆听斗笠上的动静。如果声音如同下雨,说明许多谷子都撒到田里去了,吃完饭便辞退走人,道一声你明天不用来了。这打谷技巧的细微处就在于,一把稻束握在手中,摔打在半桶上,然后往回撤时,要顺势抖它几下,将松动的稻谷抖落在半桶里,再举起来进行下一轮摔打。手法上,抖动时要尽量将稻束成扇形分开;会打的与不会打的,有时一亩地的损耗,会有几十斤的差别。
我在生产队干了整整一年农活,栽秧打谷,使犁踏耙,样样摸过。农民劳作之苦,算是有了切身体会。可以说,公社时期的农民,是历史上劳动强度最大的群体;公社时期的农村,是自古来控制最为严密的组织。这还没说大跃进之后发生在农村的三年饥荒,饿死多少人的悲剧。就是到了1970年代知青下乡时,农村经济已有恢复,但劳动强度及生产方式,仍然非常落后。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有活路,即便过年,也要下地干活。“过革命化的春节”,是当年流行的口号。听村中老辈人讲,民国时的农村,农忙时少,农闲时多。把两季庄稼一种,要么外出打工,要么闲耍。像村头的朱家兄弟,农闲就常跑雅河,往返乐山雅安两地,替船主运输山货及烟酒酱醋茶一类生活用品。有的农民则进城学徒,帮工。当时的农民并非纯粹农民,更无所谓城镇农村户口。当农民当工人当雇员,悉听自便。我父亲就是农村出来学徒进入城市的。到了称为“解放后”的时期,城市农村突然两分,界限森严以户籍固定,再也不能自由流动,城乡差别自此形成。宪法所说“迁徙居住自由”,那都是写在纸上的。
公社化后,不但户口完全控制,连生产活动也听命于自上而下的安排。过去两季耕作变为三季,从前冬水田为蓄养地力,只做一季中稻,后来改为早、晚两季。农活自然增加不少,但产量并无多少提高。尤为激进者,是无休无止的改田改土。只要稍微有点农闲,便拿了土地折腾,把小块地翻成大块地,多边形地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地。如果机械化,十天半月可以搞定,但凭肩挑背磨,锄头挖掘,却是无穷无尽的劳动。相对于栽秧打谷,天不见亮起床,毒日头下飙汗,改田改土要轻松得多,也是磨洋工吹牛聊天的好时候。这样的结果,是生产队产值没有增加,工分却翻了一番,大大拉低了劳动单价,还助长了得天混日的风气,挫伤了一个社会、一个团体最为需要的劳动积极性。
处在这样一种社会状态,能挣革命工分,被认为最有本事,也最有背景。我曾因为表现好,参加过县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吃了一星期免费油荤,还附带记了一星期的工分。当时全公社就我一个知青代表,其余都是大队书记,或公社社长。对知青而言,较为普遍的革命工分是搞宣传。下乡第一年,战斗大队知青编排了一个歌舞节目《公社修起水电站》,被区政府选中参加乐山县文艺汇演,我和杨宗遨冯玉文也被抽调参加,与来自安谷高中、太平镇等地的队员共同组成八区代表队,在区里排练节目。杨、冯二人是乐队成员,我负责整台演出的文字编排。前后将近一个月时间,白吃白住,结束时又开具参加调演的天数,盖上公章,拿回生产队评记工分。
这类吃革命工分的好差事,与乡村中的“三大员”相比,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售货员,才真正叫人羡慕妒忌恨。这些工作,在外人眼里,既轻松又无日晒雨淋,工分还天天都有挣的。知青刚下乡时,正逢新建大队小学,成立医疗站、大队商店,都是从生产队里选调人手。选谁不选谁,虽然也考虑文化知识,医疗水平,但主要是凭关系。一句话,最后都由书记决定。下面社员固然也有不满,却无人敢于公开表示,至多也就曲里拐弯发发牢骚。原以为大队会安排我当教师,结果无望,又觉得赤脚医生我也适合,仍然只是南柯一梦。倒是大队修建电站,没忘了通知我,派我去打石场劳动。
去了一看,石场里的工匠,每个生产队都有,其中有个矮个子,麻脸,人称杨麻子,来自四队。此人是个话匣子,一肚子故事,手艺却是基本没有,打个睡帮眼,楔子插进去摇摇晃晃站立不稳,只能让他做小工,打下手,工分却和大家同工同酬。但一个石场,没人烦他,原因是他天天都有故事,绝不重复。除了讲评书,民间传说,抗美援朝(他参加过志愿军),也讲身边的趣闻轶事。
我一边听故事,一边学手艺。半月下来,连老石匠也诧异,我不但能打睡帮眼,就连技术难度很高的抬帮眼、背槽,也中规中矩。且我经过一年下来,受挑抬锻炼,力气大增,所以抡起大锤来,毫不吃力。石场开采石头,抡大锤既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特别是砸抬帮眼,人站在悬崖边上,抬帮眼就在脚下距岩口一尺多高的地方,按一定间隔,横向一排。抡大锤者将30多斤重的大锤举过头顶,口唱歌谣,吆喝一声,砸在抬帮眼中的楔子上。一个楔子一个楔子的顺序砸过去,再注意观察岩石裂开的丝口,保持受力均衡。这种劳作场面,我曾把它写成一首诗记录了下来,至今还清楚记得:“巍巍石亘掌中岩,大锤一抡断腰开。朵朵白烟串串火,迢迢铿锵送歌来。”手锤和錾子,大锤和楔子,铁与铁相击,冒白烟或迸发火花,是随时可见的场面。至于石匠哼唱的歌谣,今天50岁以下的石匠只是听说过却已经不能唱了。但在当年,石场所在的山沟里,歌声却是此起彼伏。有时路边有女人走过,抡大锤的汉子就唱:“幺嫂儿吔,你好人才,怀中睡着对大白奶。”如同陕北原上的情歌,一唱起来就浑身舒畅,轻松了许多。仔细想来,石匠们也是有分寸的,他不唱妹子吔,你好人才,却唱幺嫂儿,是因为妹子是闺女,人物金贵,不能随便乱唱。一旦结婚生子,常在田坝里哺乳,所谓金奶子银奶子,结了婚就是猪奶子,是并不怎么回避的,可以拿来歌唱,无伤大雅。
下乡第一年,我挣了3000多分。年终决算时,农民都说:“你今年要进好多钱哟!”他们按往年8角多的劳动单价计算,预测我要进200多元;我也暗暗窃喜,满怀憧憬。等到决算下来,每个工日(10分)的劳动单价,仅值四角六分,除去口粮钱,我拿到手的血汗钱只有80多元,顿时大失所望。原因是这一年的改田改土特别多,它不创造产值,但这部分工分却占到了总工分的将近二分之一,你叫劳动单价如何能不遭遇腰斩!
这80多元,我后来拿它买了一只天津产的海鸥牌手表,还是寄卖行的二手货,新表价格要120元。不过打开后盖来看,崭新锃亮,戴在手上走时精准,从未清洗。
我在乡下当了十年知青,不敢成家,一人供养自己。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考入大学才离开农村。10年前下乡时,只带了被盖衣服之类的简单行李;10年后返城,随身携带的仍然是这些行李。十年的劳作,除了那只手表,并没有给我增添任何财富。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增订版)
佳人薄命 | 大梦一觉浮生尽 | 互斗
三次自杀后,他活成了所有人的救赎之神!
就是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
临终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因为他的站立,印证了在场所有人的卑微
玉碎 |飞来横祸 | 文化人|尊师
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了反面教员
一卦成谶 | 宁为玉碎 |  性压抑
奇葩标语|永不宽恕|她一生低调
陕北一枝花:102岁的林彪前妻 |乱世姻缘 
忏悔  |  部长们看戏比国务院开会还积极
老成都 | 消失的青春|我对跌倒的“敬畏”
零落成泥碾作尘 | 蝶舞翩翩 |胸怀
殊途同归我们从养老口号中一路走来
王家的二小姐他的名字来自诗经|陨落
走向深渊人不收我天收我|他是一座丰碑
日久见人心守望一生卧底|老照片
招工|她终身未嫁|柔石五烈士遇难真相
宁折不弯夫妻合照|他的事情搞错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