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5
@亘古
6
抖音
7
张靓颖
8
kN
9
朱令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5
@亘古
6
抖音
7
张靓颖
8
kN
9
朱令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鱿鱼游戏2》今天下午四点开播,网友无心上班了,导演悄悄剧透
跟着南通住建局学“朝令夕改”
宾曰语云被法学教授投诉:严重侵权,“违法犯罪”!
穿了跟没穿一样,胸型赞到爆!天然乳胶,性感到让男人腿软!
当“上帝”变为“老天爷”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1年12月25日
2023年4月16日
2023年4月16日
2023年4月17日
2023年4月17日
2023年4月18日
2023年4月18日
2023年4月19日
2023年4月19日
2023年4月20日
2023年4月20日
2023年4月21日
2023年4月21日
2023年4月22日
2023年4月22日
2023年4月23日
2023年4月23日
2023年4月24日
2023年4月24日
查看原文
其他
在夹缝中生存
Original
徐尔新
青衣仙子
2021-12-25
收录于话题 #下乡十年
5个
知青的贡献是什么?
© 徐尔新|文
现在说知青,都一概而论,其实一样的身份,有霄壤的差别。有人下去一年甚至数月,走马观花般转上一圈,便又招工回城或参军去了部队。有人却滞留数年乃至十年,年近三十仍不敢谈婚论嫁。
我下乡第一年,即全程参与劳作,包括革命工分,挣了3000多分。我是9分一天,全劳动10分,这1分是体力与技能的差异,表明我不能与全劳动同工同酬。这样的工分标准,在男知青中算比较高的,一般也就8分7分,女知青则还要低些。如此一算,3000多分已经是我一年能挣工分的极限。
插队落户时,我问过一个劳动单价(10分)的工分值,会计说,高的时候有9角,少的时候也有7、8角。按此标准折中一算,扣除口粮款,我少说也能收入170多元。但实际年终决算,劳动单价却只有4角6分,到手的现金仅仅70多元。这让我大失所望,也突然明白靠劳动养活自己,难乎其难。至于结婚生子,供家养口,更是想都别想。
当时的农村,像我落户的生产队,生活水平还算中等偏上。往下,一个劳动单价仅只3角的,2角的,也有不少。甚至极个别的生产队,干一天的工分收入,只能买一包售价8分的经济烟。如果再加上口粮不够吃,那可真是雪上加霜。生活一旦困窘,人便不顾亲情。有对兄弟,同奶吊大,结婚后吵闹分家。父母一人一个,东西也是一人一份,绝对平均。分到最后,单余下一口大缸,不能拆分,两人各不相让,索性司马光砸缸,也不便宜对方。
所以一般的知青,你要让他们和农民一样挣工分,养活自己,不但不现实,也绝无可能。特别是炎夏季节,酷日当顶,在田里栽秧打谷,水都是烫的,人如置身蒸笼之中,汗流如注,连裤腰带都拧得出水来。我干了一季,回了一趟城,我母亲看见我说:“你怎么变得又黑又瘦,像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我怕她难受,没过夜,又回到乡下。我之能够坚持,是因为从小就生活在困窘之中,读小学时,常常吃不饱饭,甚至一天就吃一顿。12岁即到水泥厂挑黄泥巴挣钱,16岁做临工修王浩儿码头。无此历练,农民这碗饭决然吃不下的。
当然,农村也有相对轻省的工作,比如有的生产队,办有面坊,蚕房,大队有小学,医疗站,供销社,工分天天有挣,还躲了太阳躲了雨。不过这些工种,本地关系都不够照顾,通常轮不到知青,但偶或也能雨露滋润。刚下乡时,公社抽调我写朗诵词,歌颂新修建的“通北京桥”。到区里录音时,需要一男一女组合,我去革命大队找王功平,她已经分在小学教书。回忆起来,她恐怕是最早担任教书的知青。老岗坝的何可和吴振威,先是在队里干活,一举一动林妹妹似的,索性安排到蚕房养蚕。再后来,见何可读报口齿伶俐,报上的字没有不认识的,又把她调到学校去当老师。和我下在一个生产队的杨宗遨和冯玉文,没有这份优待,年年补钱,拿不出口粮款,生产队就扣着口粮不称。两人要吃饭,只好缠着队长,队长走到哪儿,两人跟到哪儿。队长没办法,找到会计说:“告诉保管员,称。”
曾经踏水公社,发生一桩口粮血案。有知青找生产队称口粮,生产队要他先补交口粮款。他没钱补交,生产队就不给称粮。他拿了块石头去砸仓库锁头,队长和社员上前阻拦,他就拼命,农民也不相让。打斗中农民用锄头扁担捣他,将他打倒在地。后来半天不见动静,队长才察觉有些不对,赶忙招呼人用箩筐把他抬到场上医院。一检查,早已经没有了呼吸。这件事闹大之后,许多知青跑到县政府静坐请愿。最终追究刑责,队长被抓捕判刑。
得此教训,生产队也不敢对知青太过分。相反倒是有些知青,一段时间里时兴相互串门,在来去的路上,随身挎个书包,见田埂上有鸡寻食,便将预先准备的米粒撒在路上,诱使那鸡走近前来,乘其不备,一把抓住脖子,迅疾一扭。有知青描述到这儿时,会很得意的说:“那鸡哼都来不及哼一声,就已经放进书包里了。”再顺手于农民的菜地里摘点蔬菜,一顿丰盛的晚餐就什么都不缺了。当时有个特定术语,形容这样的聚餐叫“跳丰收舞”。最疯狂时,有扬言学威虎山举办“百鸡宴”的,幸而后来跳丰收舞没有进一步扩散,并渐渐收敛而至消失。
知青与农民的矛盾,说到底,是分口粮差钱又不补款。上面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公粮统购却一斤也不减少,等于直接将城市负担转移给了农村,这都罢了。知青干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农忙就躲,农闲才回,生产队也罢了。但口粮款即便农民也人人得交,没挣够口粮款的倒差户,也要暂扣口粮,等补交了欠款才称给粮食。如果知青欠款可以不交,照样分粮,生产队何以服众?何以向社员交代?
处在知青一面,早该自食其力的年纪,吃饭穿衣还在依赖父母,情何以堪。典型如福建莆田的教师李庆霖,痛感于知青儿子状况之惨,冒险上书最高当局,坦陈其子处境艰难:
“在山区,孩子终年参加农业劳动,不但口粮不够吃,而且从来不见分红,没有一分钱的劳动收入。下饭的菜吃光了,没有钱再去买;衣裤在劳动中磨破了,也没有钱去添制新的;病倒了,连个钱请医生看病都没有。日常生活需用的开销,更是没钱支付。”
这封信写于
1972
年
12
月
20
日,直到
1973
年
4
月
25
日才转到毛泽东手中,毛泽东
26
日即复信李庆霖说:“寄上
300
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这封信后来在知青中广泛传说,最直接的变化,是上面要求各生产队上报知青欠款情况,由财政买单,一律免除。杨宗遨和冯玉文的欠款,从此一笔勾销,生产队也松了口气。甚至有知青欠款已经补交的,生产队也替他申领了一份,让他喜出望外。我因为年年进钱,自然不在补贴之列。
这项知青政策普惠的同时,却没有人问过,李庆霖的儿子终年劳动,都口粮不够吃,年终无分红,一年中有半年时间要跑回家吃黑市粮过日子,穿衣零用全靠家庭救济;请问当地农民何以度日?其境况之惨可想而知,又该如何救济?
我插队落户的公社,属鱼米之乡。知青处境因李庆霖上书最高领导后,引起重视,逐步有所改善。考虑到知青在生产队挣工分确实艰难,适逢区里规划修建沫江堰,在各公社抽调人力,各公社再摊派到大队,大队再落实到小队,生产队就安排知青参加。这样一来,天天都有活干,工分自然不成问题,还多多少少有点收入。又考虑沫江堰远在几十里外,几百人的施工队伍需要文艺生活,于是成立宣传队,将能歌善舞通晓乐器的知青纳入其中。这样的革命工分,比起在生产队挣工分要轻松许多,农民称之为“挣
工分”。这些知青每天聚在一起排练节目,到工地演出,间或也回区所在地安谷场汇报表演。过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跳丰收舞的现象,也就自然消失。
我虽然没能被第一批招工,但大队发生的一场纠纷,却意外地把我送进了医疗站。当时大队医疗站刚办一年,有一男一女两个医生,年终决算,大队给男医生评了3600分,女医生2900分。依据是男劳力每天的工值是10分的标准,女劳力是8分,全年按360天计算。女医生没有意见,男医生却不认同,认为应该评4000分才合理。大队书记说:“一年就365天,怎么可能算成400天。再说大队的公益事业还有学校、供销社、打米厂,如果医疗站评了4000分,左邻右舍如何兼顾?”男医生威胁说:“那我不管。反正评不了4000分,我就不干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遂成剑拔弩张之势。朱书记问:“你想好了?”男医生答:“是的。”大队书记点点头说:“好!一个月后我找人来替你。”
这是我后来才听说的。当天我在田里插秧,早晨收工回来,正吃早饭,大队书记突然亲自来通知我:“吃完饭去公社医院,找王院长,一个月后回来,到医疗站上班。”说完不做任何解释,掉头就走。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全区乃至全县,医疗站的标配就是两个人,一男一女。如果不是因为谈判破裂,我进不了医疗站。我的知青生涯,将艰苦得多。大队书记当时也是逼上梁山,必须在一个月内找到顶替者,他环视周围,相信我能胜任,就如同数年后恢复高考,大队很多人参加高考,他断定只有三个人能考上,果然一个不差,我即其中之一。在当时,我是一个特例,全区一百多个赤脚医生,就我一个知青。我在公社医院学习了一个月,回大队上班,才知道男医生已经妥协。这样一来,医疗站便由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这在全区乃至全县,又是一个特例。也是从此开始,不再有人争议工分,我的标准是3300分,因为我从生产队带过去的标准是每天9分。
我吃过饭上午就去了公社医院,找到王院长。一说明身份,王院长即说:“你们书记来打过招呼了。你要努力噢,快点学!”他拿出一本900多页的《农村医生手册》,说:“你先看,我上午下医疗站巡视,下午回来给你讲课。不懂你就问,这医院里都是老师。”有了他这句话,王院长不在的时候,医院里所有的医生我都可以请教,中西药房我都可以进去实习。当时有种急迫感,恨不得什么都学,什么都会。有病人来,我就去医生旁边站着,听病人叙述病情,看医生如何处方,不明白的地方就请医生赐教。没病人时,我就去中药房辨认中药,学习包扎,或去西药房看仿单(
介绍药品性质、用途、使用方法的说明书
)。后来,我买了一本陈新谦主编的《新编药物学》,查阅起来就更方便更全面了。
公社医院规模不大,九个人的编制。院址在公社机关旁边,毗邻杀猪房。从外观和内部布局看,应该是过去某个大户人家的四合院改造的。医生大多是本地人,有不少是全挂子医生,中西医内外科儿科妇产科都来。有的医术相当不错。因为出身不同,行医方向各有侧重。乡下人看病,对本地本方的医生都很了解,譬如儿科找谁,妇产科找谁,都心中有数。他们称呼医生有细微区别,西医出身的称医生,中医出身的叫老师,当然也可以不加区别的混称。九个人中,唯独有一个人,既不叫老师,也不称医生,全公社上上下下都称她“伍嬢”。她的职务是接生员,在医院从不坐班,也不参加政治学习,但谁家的女人什么时候生产,她一清二楚。整个公社一万多人,几乎家家户户的小孩,都是她给抱出来的。
就是这样的公社医院,当时称卫生院,和大队医疗站组成了一个网状医疗系统,负责全公社的防病治病,卫生院更承担有对医疗站的培训指导任务。像栽秧打谷季节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夏秋季节根治疟疾的三日疗法,消灭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的喷洒药物,都是公社医院布置安排,由医疗站具体实施完成的。
王院长开始还每天下午给我讲一小时的课程,后来事情一忙,他就叫我自己看书。这时候我已经和医生们比较熟悉了,遇到提问,他们都有问必答。西药房的邓老师,遇到输液或注射针剂的患者,会叫我过去实习,告诉你操作规程。刘医生是志愿军下来的老医生,看儿科很有一套,内科妇科也来。他性格风趣,态度随和,和病家交流,相处融洽,询问病情,也聊家常。我看他治病,收获不少。他对我特别关心,有比较典型的病例,见我不在旁边,会特别招呼我过去讲解。
王老师出身外科,能炼制丹药和自制膏药,与王院长是同门师兄弟。治疗疮疖肿痛是他专长,病家有言:“要得松,找王本东。”有天我向他请教如何中药处方,他递给我两本书,一本《汤头歌诀》,一本《药性歌括四百味》。他说:“中医治病,先要懂药性,处方时,要依据汤头,随症加减。”要我先去背诵药性和汤头。我后来买了一本《新编中医学概要》,才发现中西医各有特长,兼收并蓄,中西医结合,对基层医院处理门诊大有益处。医疗站是最基层的防病治病机构,面对的是常见病多发病,早发现早治疗尤其具有临床意义。
如果说文革中有诸多恶政,那医疗站却是它唯一的善政。它的运作方式是合作医疗,以大队为单位,从生产队的公益金中每人提取1元,再自费缴纳1元,作为每个人全年的医疗费用。譬如1000人的大队,每年能收取上来2000元的医疗资金,医疗站拿到这笔款项之后,必须保证每个参保人全年的免费医疗。每次治疗只收取挂号费5分,出诊则无论白天还是晚上,距离远近,都只收1角。
医疗站也对外开展诊疗。外大队或外公社来看病的,挂号也是5分,但拿药则要付费,药品按进价再加价15%计算。这就是说,看一个外来病人,如果他(她)的药费是1元,那么加上挂号费,医疗站可以有0.2元的利润。对医疗站来说,能够有这笔收入,一则表明医疗技术高人一等,二则医疗资金也会更加充裕。当时的药品价格都是公开的,同一规格别无二价。譬如中药材,专门印有一本《中药材价格表》,明码标价,我在医疗站将近九年,从未见它涨价。医疗站包括医院,计算药费,也是严格按15%的利润加价,不可能随意多收。过去有专门的机构核收你的价差。别问我从前的人为什么这么诚实,要问的是今天的人为什么变得如此没有底线。
我自小受父亲影响,很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我父亲12岁便在亚欧药房学徒,1939年日机轰炸乐山,药房被毁,老板胡乾书回苏稽避难,父亲失业。后来在一位涂姓姻亲的资助下,自己开了一家药房,又在成都春熙路、五通桥分别开设分店。1950年代公私合营,父亲去了成都,进入医院工作。我曾问过他学医好还是教书好,他答复说:“教书是冬瓜运,越老越起冬瓜灰;行医是海椒运,越老越红。”这话对我影响至深,终生不忘。
我一生中,最梦想的就是能读医科大学,能进一流的医院进修实习。再不济,能到县级医院接受培训也好啊!但这一切最终都成了奢望,十年中,仅有过一次,对全区赤脚医生分两期进行轮训,为期一月。我安排在第二期。给我们上课的,有区医院的王开发老师,上海医大毕业,也有从安谷医院、太平医院抽调来的中医老师。培训结束时举行结业考试,有老师说:“我这科你免考。”
几年后,恢复高考,我进了大学。回头一看,我在农村十年,许多人都不同程度给过我帮助,让我心怀感激。扩大而言,我也感谢大队书记,是他选择我当了赤脚医生,让我在经历了一年艰苦卓绝的田间劳动之后,担任了众人羡慕的医务工作。否则,十年的知青生活将形同深渊。十年后我考上大学离开了农村,当时曾以为,我是同批下乡知青中最后一个返城的。直到前些年退休参加同学会,才知道1969年和我同一批下乡的知青,居然有比我在乡下呆得更久的,而且还是女知青!返城时年纪已经接近30或30出头,一直未婚。中国知青对国家的贡献,其实不在战天斗地改造山河,而是计划生育,他们因为迟迟不敢结婚,有效延缓了人口增长的速度。
推荐阅读
极其难得的私密照片(增订版)
佳人薄命
|
大梦一觉浮生尽
|
互斗
三次自杀后,他活成了所有人的救赎之神!
就是她,改变了8000万知青的命运
临终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农民苦
因为他的站立,印证了在场所有人的卑微
玉碎
|
飞来横祸
|
文化人|
尊师
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了反面教员
一卦成谶
|
宁为玉碎
|
性压抑
奇葩标语|
永不宽恕|
她一生低调
陕北一枝花:102岁的林彪前妻
|
乱世姻缘
忏悔
|
部长们看戏比国务院开会还积极
老成都
|
消失的青春|
我对跌倒的“敬畏”
零落成泥碾作尘
|
蝶舞翩翩
|
胸怀
殊途同归
|
我们从养老口号中一路走来
王家的二小姐
|
他的名字来自诗经|
陨落
走向深渊
|
人不收我天收我|
他是一座丰碑
日久见人心
|
守望一生
|
卧底|
老照片
招工|
她终身未嫁|
柔石五烈士遇难真相
夫妻合照|
他的事情搞错了|
骗局|
真相
这些命题者太坏了|
校园|
笔能杀人|
智斗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