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璐:新课标重在体现美育落地实践

王文娜 艺术教育杂志 2023-09-29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艺术教育》




本期关注




张璐:新课标重在体现美育落地实践

王文娜


自今年5月以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针对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已陆续召开了“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新课标解读与回应”“‘新三科’设立的意义分析”“音乐新课标·美育新征程——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音乐学科学术研讨会”三场系列学术研讨会,邀约新课标艺术组、音乐学科、测评组等专家学者展开深入探讨。此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璐曾提出,教材应基于核心素养,确保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与时代性。对于高校音乐师范教育人才培养,应注重教育教学核心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张璐进一步阐述了对新课标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美育工作高度重视,曾多次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必要性。此次艺术课标的改革,将艺术教育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不仅体现出我国艺术教育工作的受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要求日益明确,更体现出将美育落地实践的切实需求。


新课标对于艺术教育体系将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张璐认为,新课标将对艺术教育体系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以音乐课标为例,从纵向的年级分段来说,其将直接影响到义务教育阶段,也会间接地对高等师范院校、艺术院校、职业院校等师资培养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从横向维度来看,涉及音乐课程、音乐教材、音乐师资、音乐培训、音乐管理等全方面的改革即将到来。

当前,在美育与思政相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形成音乐教育教学的新形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此次课标工作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教学的整体要求。张璐指出,此次课标的目标与内涵——注重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审美、表现、实践、文化形成闭环式的逻辑,是为了更好地基于音乐本体及音乐教育本体的特点,让学生在文化理解中找到艺术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并让这些特质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提到:“在教学中坚持听觉为先的教学原则。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聆听或体验音乐,都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上,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聆听音乐。”这就要求我们在纵横交错的融合中,充分考虑音乐的艺术属性,以及由此形成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张璐说:“注重任务式、专题性、活动法的设计与开展,是对传统课堂的进一步升华,更体现出音乐的听觉艺术特点,以及音乐教学中的合作性、协调性等教育特点。”

新课标明显增加和扩大了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范围,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外,特别增加了戏剧(戏曲)和影视教育分量。对此,张璐认为,加大戏剧(戏曲)教育,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用意:其一,戏剧作为一种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在表演与呈现方面,无论角色定位还是情节内容,都较容易带动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激起学生的参与性,增强体验感;其二,戏剧多以经典剧目、经典段落的演出作为主要形式,这样的艺术展示要求学生多以“项目制”“专题式”的方式开展平日的训练,而项目制的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其三,戏剧的综合艺术表现力要求参与学生不仅是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深入的了解与阐释,更要求有对整部艺术作品的理解与解读,即对整部宏大艺术作品艺术表现与文化内涵的感受力。


义务教育的学习压力与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不应相矛盾

张璐指出,艺术新课标具体学段的要求,一方面充分结合了学生的身体、心理年龄,考虑到了由体验感受到表演创造、由简单易学到主动创造的过程性;另一方面,也结合了不同艺术门类的本体属性与特点,体现出艺术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比如,一、二年级的唱游和造型,能充分调动、激发儿童的唱、听、画等动手、动脑能力,在八、九年级中又有以编创为主的课程设计与要求,充分体现出对创造性的启发与引导。

教师将课程的培养目标、功能定位、教学内容、实践方式等特点结合不同学段学生对美育的三种不同层次(认知美、判断美、创造美)的理解与需求,有助于打破艺术课程各自的局限性,以结构式的模块设计使其取长补短,构筑课程协同互动机制,从而促使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张璐坦言:义务教育的学习压力与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尽量实现不冲突、不矛盾。课标的修订正是希望把学生与家长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财力、物力的艺术技能学习与训练中解放出来,从艺术竞技、比赛中抽出身来,在学校必要的艺术课堂上,通过聆听、编创、演奏、演唱、合作等方式做到艺术核心素养的提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参与、体验、创作艺术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接触艺术、感知艺术。对于家长而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放低对于孩子技能训练的要求与期待,更多地让孩子走进音乐厅、博物馆、戏剧厅、艺术多功能厅聆听音乐、欣赏艺术,将这样的习惯从量变坚持到未来的质变。

同时,张璐表示,新课标阐释和要求了教育公平,投射在艺术教育,即希望通过打破艺术精英式的偏重技能培养的理念与模式,从而缩小地区间的差异。教育本就是一个具有公共文化语境的概念,它所强调的普泛性,也正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新课标中的四个核心素养的问题。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四个方面形成艺术教育认知的逻辑闭环,较为全面、多维度地概括出了艺术课程的内在要素。张璐认为,核心素养能够成为弥合地区艺术教育差异的主要理念。

具体的教学过程,应尽可能结合本地区的艺术特色、文化属性,在义务教育阶段,搭建本地区、本校区的系统化的课程。比如,以面向人人的通识美育课程、融合思政的德育美育课程、区域特色的文化美育课程、技能为底的实践美育多个模块等。只有通过具体可行的课程设计,才能提升艺术教育水平,尽可能减少教学差异。


新课标对艺术课程师资提出跨学科教学能力的要求

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建设要求对美育师资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那么,面对我国现有的艺术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跨学科的教学能力是必需的,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艺术门类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是新时代培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展开专题式的综合美育课程设计,将不同艺术门类在“美”的主题下进行价值重构,能解决美育课程偏向某个单一艺术学科或艺术理论教学的片面化问题,提升跨学科的教学能力与课堂设计。

第二,跨学科能力体现在艺术学与教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应鼓励开展多学科的融合,主张趣味性、主体性、智慧性,对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学手段进行具体的实践。所谓趣味性,即以游戏式、同伴式教学法为主要手段,探究增强学生参与体验感,激发艺术活力,引导创意表达;所谓主体性,强调以翻转课堂、艺术工作坊、艺术实践课为主要手段,探究转换主体权,以教为学,双向联通师生关系;所谓智慧性,则提倡以线上线下的智慧教学、交互式学习、虚拟仿真课程为主要手段,探究技术创新对于提升美育课堂的多元魅力,打破美育教学时空资源壁垒。

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的。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这一根本目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显得十分重要且有意义。关于美育未来的挑战,张璐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美育与现有艺术教育课程的衔接;第二,美育师资的理念转变与能力培养;第三,美育课程的应用评价。这三方面主要是从课程、师资以及评价等维度展开,要想将以美育人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就必然要从教到学、从学到应用与反馈形成教学体系的全过程。只有符合艺术课标的四个核心素养要求的教育教学体系,才能迎接未来的新挑战。


END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2年7月刊||微信编辑:Mona|








AM 新媒体矩阵

(点开二维码长按关注)





    往期精彩回顾


彭吉象 | 新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目标尹少淳  张雪婷 | 美术课程拓展为艺术课程之我见
宋瑾 | 新编高中艺术教材解读
胡知凡:艺术新课标开启美育新征程
甄巍:坚持以美育人   强化素养导向
杜宏斌:突出核心素养  发挥美育功能
仲呈祥 | 里程碑之间的继承与创新——以文艺与政治关系为例冯双白 | 坚守人民立场  繁荣舞蹈事业
黄豆豆 | 文艺座谈会精神与中国文艺发展路向
言恭达 | 文化艺术是民族精神的旗帜

冉常建 | 繁荣发展戏曲事业的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

俞锋 | 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为何做”“做什么”“怎么做”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徐翔 | 汲取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智慧 建设一流艺术院校

巴图 | 以“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指导中国艺术教育的守正创新

仲呈祥:加强文艺评论三思

胡一峰 | 审美治理与增量变革——论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功能拓展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