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须:这些友爱与守望,就是人生的加油站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融化的雪 Author 苍须
此生何所求
作者:苍须
01
最近见到江老师,在一个十多人的聚会上。
得知要见他时,便想找一些他的文章来读。我对他的了解实在太少,仅是从朋友们的聊天与文字中,知道他是一个值得敬重的人。此外我对他最深的印象,是来自园地连载的他写知青生涯的书。
翻开旧日记,竟找到了相关记录,是2020年11月下旬所写:
“今天,我想写写江棋生老师,他是支持FF,敢于直言的人,最近园地推出了他的回忆插队的文章,已经出了三篇,每篇虽只读了一遍,但对他的大体印象已经清晰。
1、记忆力超强,插队所遇村民、曾经的同学,他都能一一道来,名字记得很清楚。2、当农民时,他就像个农民,吃得苦,即使脚和肩膀磨破,也咬牙坚持干农活。而且,他还像一个地道的农民,把农业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讲得清清楚楚。3、他很正直,讲公平信义,不走后门为自己争取利益。4、爱读书、写信,农闲时他就读书,天黑了,就点油灯继续读。5、在自留地种菜种杂粮,产的菜让人捎给家里。6、村里人都很信任他,他也和很多人建立了长久的友谊。7、他组织了一些知青搞座谈会,虽未得到支持,但可以看成是先进青年的代表。8、他的正直让他受到了一些压制,后来当了放映员,成了合同工。
他72岁,刚去百度他,竟搜索不到……我喜欢他的正直,做事认真的态度。他写的回忆录很受欢迎,我在看时,会有热血澎湃感。也许每一个人的过往都值得书写,何况,他写的是下乡插队的特殊经历。
也看过一些说知青不好的,他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知青。”
另一次写到江老师,是在2021年4月,我在录读一篇文章时,“最多出现眼前的,就是他清矍的脸孔、纯澈的眼神。这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热爱生活的人,是偶像般的存在。”
原来很早,江老师就在我心里封神了。
临近聚会时,收到一枚传来的有关江老师的文,虽只读了一点,但对他又有了新的了解。
11月9日上午,忍不住在读书群说,今天要去见男神了,兴奋中。不料被超级潜水员一枚看到,聚会后她问,好奇见到男神是否如你所愿。我说是的,看一眼,就知道是同类。
02
见到江老师,是在酒店停车场。艾老师载他们来的,江老师与夫人,江老师的弟弟与夫人。两个朋友已经接到他们,大家正站着聊天。我笑着迎过去,艾老师、江老师发现后,也都笑看着我。艾老师我们是见过的,此次相见更觉亲切。而在江老师脸上,我看到了那种单纯的笑意。
我快步走向他们,拥抱、寒暄。如此,就算相认了。
酒店在深院中,环境清幽,是几个用心的朋友提前预定的。我们上到二楼伯庸厅,一进门,便看到电视屏幕上江老师与师母的合影。墙上,也有用绳子连成的一组照片。桌上也有一张合影,嵌在相框里。桌面上,则印着“江老师生日快乐,happy birthday”的蓝色字迹。
江老师刚满75岁,他的生日本是11月5日。因差不了几天,一枚和大家商量后,便打算给他补过一次。
坐定后,江老师拿出他的书《青春足迹》,签名送给大家。我曾看过的知青生活,就在这本书里。听江老师说,这是他在纪念插队50周年的活动之后所写。这不仅让我再次感佩,他的记忆力真是惊人。
时间尚早,我们便带江老师一行去看东湖。艾老师没有去,她说自己就是在湖边长大的。我们按计划来到附近的东湖宾馆,据说那边的湖景很不错。可惜保安不让进,我们只有从大马路前往。
经过弘毅酒店,来到双湖桥。右边是小巧的水果湖,左边是东湖。从此处眺望东湖,湖面就像一个葫芦,近处小,越往远处就越大。虽然太远,但依然可以看到磨山,看到武大狮子山上的老图书馆。“就是那个绿房子”,大家热心地指着、说着。
在湖边走了会儿,一个朋友带我们去了放鹰台。据说李白曾在此处放过一只鹰,经过这里多次,我竟不知。
过马路,走不几步就到了。迎面的灰色墙壁上,刻着“放鹰台”几个大字。上至高台后,便看到一个硕大的黑色塑像。塑像李白仰面朝天,手中托鹰。江老师看了看说,修得很漂亮。他停下,似乎等着拍合影照。可我觉得塑像有点傻气,就让大家背对湖水拍了一张。过后又觉遗憾,毕竟这是古迹,有悠久的传说。
返回时,我和师母走在一起。那时我已知道师母,在江老师身处逆境时,一直耐心守候、默默支持。在我心中,她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伟大女性。
师母的短发自然地垂到颈上,米色的毛衣,挺直的背,看上去只有50多岁。走路也快,她说可能是经常跳舞的原因。和师母聊天中,我知道了他们的一些特殊境遇。这种境遇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但又何妨,他们看起来不都很年轻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03
回到酒店,先去阳台找艾老师,却见楼下小池,薄雾氤氲。我静静看了会儿,就去喊江老师。他和另一朋友走过来,向那一池轻烟看去。虽是人造烟雾,但雾气与假山相映,傍晚时分甚是好看。
吃饭之前,江老师拿出从常熟带来的熏青豆,让大家品尝。青豆稍有点硬,但咸淡适宜,味道很好。艾老师带了米酒,另有两位朋友分别带了红酒、梅子酒。我倒了一点泛黄的米酒,虽只抿了下,但能品尝出味道的鲜美。
吃饭时,江老师提议大家做个自我介绍。于是从艾老师开始,大家一一讲起自己。
艾老师说得多好啊,她说自己愿意呆在国内,因为这里有很好的中国人,有她喜欢做的事。虽然是在逼仄的环境下所做,但它的意义,如同给一个饥饿的人一点食物,对他而言就是美味。
她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最深的爱就是爱正义》,因而她相信,爱正义的人也拥有最深的爱。她很感谢大家,远道而来的朋友,负责接送的朋友,张罗布置的朋友,以及带来美酒的朋友。这些友爱与守望,就是人生的加油站,是做事情的加油站。
她说完,大家不由鼓起掌来。其他朋友也开始发言了,有的讲述自己的理想,有的讲述与日记、园地的结缘。我暗想,就说自己熟悉的事吧。快到我时,心怦怦地跳起来。我一开口,便对着江老师,他正好坐在我对面,他的左边是师母,右边是艾老师。
我说的是写作,自己对写作的坚持。大概基于一种深深的信任,当我说时,就只看着江老师。有朋友过去给他们添菜,我便停下,添完菜,我便接着说。江老师快速吃了一口菜,然后抬头看了我一眼。我喊了一声江老师,生怕他没有专心听似的。然后自顾说着,直到把话说完。
大家介绍完自己后,就到江老师发言了。巧的是,他最先说到的也是和日记的结缘。原来我们都是因缘日记走近的,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学者。就像艾老师所言,我们都有相同的东西,那就是对正义的热爱。
江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讲述了自己不寻常的一生。当他讲时,大家都静静听着,都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他似乎是一个天生的演讲家,竟一口气说了半个多小时。直到服务员推着蛋糕车,唱着生日歌走进来。
唱完歌,江老师与师母在朋友的提议下,紧紧相拥。我看到师母脸上的微笑与沉醉,那时她心里,一定为找到江老师这样的伴侣而欣慰、而自豪吧。
此时,大家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节目。吟诗老师用手机播放了一首歌——《点燃烛光》,这是三年前他特意为江老师的生日而写。当旋律响起,一位朋友拉起了小提琴。主歌部分吟诗独唱,副歌部分大家合唱。歌声与友爱在点着蜡烛的房中环绕,而站在烛火前的江老师与师母,内心一定很暖吧。
他们得到了应得的,未来,他们将得到更多。
后记
聚会之后,用几天时间读完了江老师的一些文章。看后很想找人分享一下,那让我感动的事情,让我惊讶的事情。
曾经我以同类自诩,可当看到在高压之下,其他人都俯首屈就,而他坚持不低头不抱头时,我意识到自己和他的不同。他所具备的勇敢与慷慨之气,是我所没有的。
因为说真话,他这一生过得颇为清贫。但他活出了自己,活出了精彩的人生。因为有自己的信仰,即使身处特殊环境,他也活得踏实。这信仰便是——
此生何所求,坚持说真话。
【作者简介】苍须:一枚园地耕耘者。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
我手写我心。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往期精选 :
南宫踏舞:我不再锋芒毕露,也不想再改变任何人
欢喜:苏州百亿“毒地”案敲响警钟,但愿悲剧不再重演
代唯止:我在漫長的冰層上行走
默子:戴维·本-古里安——以色列的国父,卓越的政治家
劲草:五十年前我与一位志愿军英雄和一位志愿军烈士父母的邂逅
石铭:请不要在我神情恍惚时打扰我
一枚:今天,张纯如离开我们整整十九年了
月生:仇恨之家
小雅:你若逐光而行,终能遇到光
伊人:曾为记者的我,和这个萧瑟的秋天再见
林世钰:记者节,致敬每一个说真话、持守良知的记者
红珍:时间缓缓流动(11月7日)
默子:摩西·达扬——以色列的军魂
云淡风轻:且不管世界走向如何,人间总还有值得奋斗的东西
一枚:为江棋生老师的生日写首歌
王卓:一个小学生眼里的水果夫妻
笨豆:这一天
高文斌:谈论巴以冲突的四个底线
我住长江头:鹰击长空,志在冲天
默子:神州无处不哭声
黄裕生:总处于紧张防范状态的共同体需要反思和改善
刘又生:献花
伊人:为什么总是想起你
石铭:生命的焦灼
劲草:他走了,他走了
江澜声:心中的菊花
小马哥:奔跑着的是生命是自由
刘巴:悼
刘又生:我的朋友“阿尼色弗”你还活着吗?
袁海:尊师情结四十载
梅长钊:小孙女与她的烦恼
唐翼明:秋叶烂漫时
萧瑞:但愿悲伤到我为止
萧瑞:倘若我们不再试探恶的边缘
海风:一枝黄花
默子:深秋的风景(组诗)
月生:寻访英魂
月生:寻访英魂(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