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福建省有着悠久和广泛的公益慈善根基,其环境条件让福建省域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轨迹有别于其他省市。本文摘录自研究报告《催化区域公益生态:基金会的机遇和责任》,通过探索福建公益生态系统构建和发展的过程和机制,希望为其他地区的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和专家学者提供参考。*备注:本文节选自微信公众号CFF2008文章《区域公益生态建设,福建的解方是什么?》。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1福建区域公益生态有几个发展阶段?福建省域内的公益生态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大致阶段,即前生态阶段、探索生态化阶段、生态初步形成阶段。每个阶段从整体的生态发展程度、生态要素规模、生态要素多样性特征、生态要素网络化特征,以及基金会在生态系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归纳该阶段生态系统的发展特征。福建省域公益生态发展阶段2区域公益生态建设,基金会要关注哪些重要生态位之间的关系?基金会与公益服务机构的互动绝大多数公益服务组织与基金会都有往来,这说明基金会作为资源提供方的角色在公益生态构建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较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会发现,社会团体与基金会之间互动的比例要大于社会服务机构。在社团受访者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自己机构与基金会有比较多的互动;在社会服务机构中,这一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另外约有一半表示互动比较少,其他则表示几乎不往来。基金会和公益服务组织之间的互动情况为什么社会团体与基金会互动的比例高于社会服务机构?一方面源于公益性社会团体的整体规模优势,因为在福建社会组织生态中,社会团体占据了绝大部分,所以社会团体更容易成为与基金会互动合作的对象。另一方面,公益性社会团体的分布更加广泛,尤其是在闽北、闽西等偏远地区,甚至县域空间内,都可以找到大量协会和志愿团体。而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大多选择在经济发展较好的、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中心注册,所以在分布的广泛性,以及服务的范围方面都要小一些。福建省基金会在2016年以来开始强调深入县域,在这一趋势下,基金会不得不与地方社会团体开展合作。在此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供社会服务,部分基金会也努力推动了这些协会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在一些传统型公益基金会看来,基金会主要操作自己的项目,其他公益服务机构则是配合自己的项目工作。在这种模式中,公益项目是指令式的,公益服务机构大多是被动地接受基金会的安排。不同的是,在现代型公益基金会看来,基金会的角色是资源提供者,而且基金会与公益服务组织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一些观点强调,基金会的资助不仅仅是钱,还应该是战略性的投资,因为“基金会一般做‘投资’,而不是自己做‘产品’;基金会和NGO形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合作伙伴关系。”另一些观点也强调,基金会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要“做擅长做的事情,做基金会更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做资源的汇集、理念和框架的制定。”在公益服务机构看来,获得基金会的资金资源是机构健康发展的关键,因为“基金会支持有必要、可以帮助机构缓冲”。除此之外,公益服务组织也强调,基金会应该更加灵活地进行资助,并且提供更多有利于机构发展的支持。一位社会服务机构负责人表示:“基金会不应聚焦于项目资助,应重视对机构的资助,提供非限定资金”。总之,基金会与公益服务组织的互动既要有资金资助,而且还要提供其他非资金的支持。基金会之间的互动2016年以前,福建省内的基金会之间互动合作很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基金会整体规模还相对较小,机构之间的互动存在着结构性限制;二是这些已经成立的基金会主要运作自己的服务项目,因而没有太多意愿和其他机构打交道。正因如此,在前两阶段的公益生态发展中,基金会相对零散,且内部封闭,所以没有发挥较大作用。到了2016年以后,福建省内基金会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频繁和多样了。一方面,福建省内的基金会中出现了具有专业责任意识的职业公益人。另一方面,福建省的活跃基金会之间互动密切,这几家活跃基金会通过联合资助的形式在多个项目上建立了合作。所谓联合资助,指的是多家机构共同出资,支持开展符合这些机构共同目标及理念的项目。同时,因为是多家机构出资,所以每一家机构只需要出少量资金即可,而且还能从项目实施过程中受益。这样的做法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使不同机构之间可以在项目上开展深度的合作,而且还有利于项目的创新、监测和迭代。中间型机构的角色中间型机构主要包括两类组织,一类是提供专业支持的机构,另一类是具有网络、枢纽或平台性质的机构。有时候,一些中间型机构也可以同时具备两种功能。这些中间型机构并不是所谓的基础型机构,而是处于不同的公益组织之间位置的机构,或者将这些公益组织连接起来的机构。很多中间型机构不仅直接地服务公益组织,而且还承接基金会或政府的专业支持项目,因此能够在不同的公益组织之间架构桥梁、传播信息和资源。这些机构在公益生态中的作用很大,因为它们“可以承接基金会项目,带动一线机构成长”。在福建,这样的机构并不多,最具代表性的中间型机构是成立于2016年的福州市鹏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自成立起,鹏辰便明确了自身的枢纽角色,致力于向社会工作机构和其他公益组织提供专业支持服务。因为有了鹏辰这样的中间型机构,福建省内的基金会便可以通过鹏辰来开展项目工作。比如,福建省林文镜慈善基金会的“榕树伙伴成长计划”“束脩计划”“香草计划”都是由鹏辰来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由几家基金会支持的“福建公益沙龙”活动在2018年的协调方也是鹏辰,在南都基金会推动好公益平台落地福建省的时候,鹏辰获选为“枢纽合作机构”。随着区域公益生态的发展,也有一些公益组织由于自身能力和意愿的增强,逐渐具备了中间型机构的枢纽功能。省域内外的公益互动需要注意的是,福建省域公益生态的发展一直都不是纯粹自生的。区域公益生态可以单独看成一个系统,但是它也是更大一个尺度的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所以区域公益生态需要不断地输入和输出,才能维持自身的发展。在福建,省域内外的公益互动始终都存在。总的来看,省域内外的公益互动在第一阶段相对较少,在第二阶段出现较多,第三阶段则变得日益频繁。比如90年代,慈济在福建开展救灾工作的时候,与地方的公益慈善力量有很多接触;新世纪之后,一些草根性的民间组织也在福建省内开设了项目点,比如工友之家曾经在厦门开展过针对农民工的公益服务。在第三阶段,省内外的公益互动成了常态,大量本地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接触到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并且与省外的著名公益机构和实践者进行互动。一方面,福建走出去的专家学者开始反哺福建本地的公益慈善组织。比如,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卢玮静博士、筹款人行业培育平台方德瑞信负责人叶盈等专家学者,通过参与项目评估、会议活动、培训及私下交流等多种方式,为家乡的公益组织和公益人士提供服务和支持。另一方面,一些返乡公益人士也回到福建创业,为福建公益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比如银杏伙伴林炉生、广州市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服务主任张洁等。省内基金会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它们有意识地引进了大量省外的资源、信息、专家,同时也在支持省内的机构、公益人士、公益项目不断发展,并且走出福建。3基金会如何催化区域公益生态发展?福建省内的基金会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推动区域公益生态发展演化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福建省内基金会推动生态发展的策略模型自我成长自我成长指的是基金会自身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找准定位,明确战略方向和变革路径。换句话说,自我成长是基金会在发展中不断积蓄力量以及意识提升的一个步骤,绝大多数的基金会都需要经历成长期。从福建省的情况来看,成长期大约是3到5年。在这段时间里,基金会需要在自身的专业性上下功夫,努力开拓出品牌化的项目,并且逐渐形成自己的项目团队。同时,基金会还需要在治理、领导以及战略等方面不断探索和精进,并且尽快形成自己的变革理论。自我成长强调基金会要快速升级,并跻身专业型的现代基金会行列中。基金会可以一开始就明确自身的使命和方向,并且通过自身不断创新、与其他机构合作或学习模仿优秀机构的做法等方式,来促使自身成长和转型。基金会也可以遵循发起人或出资方的既定意志,先做好项目工作,而后在自身实力及意愿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承担更大的行业责任。这一策略意味着基金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意识和能力提升,敢于突破和转型,主动去和外界互动、对话以及合作。广泛协作基金会,不论关注哪个领域,也不论是何种背景,都居于公益生态系统的核心层(按照《慈善法》的规定,所有基金会都属于慈善组织),并在核心层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因此,基金会的协作对象非常多样,既有其他基金会同行,也有政府部门、公益服务机构,还有中间型机构以及外层的机构。基金会开展协作绝不仅限于和公益组织之间的协作,而是要在强化内圈互动的同时,不断建立和增强跨部门的、跨领域的、跨地域的协作关系。专业主义专业主义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因为专业性不足和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绝大多数公益组织发展的瓶颈。福建省基金会之所以有意愿推动公益生态发展,在于它们意识到了省内公益组织专业能力的欠缺。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会在2013年就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合作,在福建开设了“中国公益慈善管理福建EMP班”课程;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也与国际公益学院合作开展了“香柏计划“。专业精神是公益慈善组织乃至公益生态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专业性的提升有很多方面,这里主要强调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公益组织领导人的的专业性,领导人既包括理事会成员,也包括秘书处。对于理事会来说,理事会中需要有公益慈善领域的专家、学者或顾问,对于秘书处而言,公益组织的负责人是否有公益慈善相关领域的教育经历,负责人是否专职,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公益组织的缺乏专业人员,管理层都是业余或兼职的公益热心人士的话,组织的专业性就很难提升。另外,如果理事会的专业性不强,秘书处必须要强化自身的专业性,并且要灵活地与理事会成员沟通,努力为自身工作争取空间和支持。第二个方面是要着力为公益服务组织以及公益人提供学习、培训、交流、参访、参会等各种能力建设的机会、信息和资源。在福建省内,基金会为公益组织和公益人的能力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支持。除了直接的支持,引入外部资源也是有益于拓展能力提升的渠道和机会。第三个方面是要努力促进公益组织和公益人的职业化发展。职业意味着经过劳动创造产品,以及通过劳动获得相应的待遇,而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流动机会(特别是晋升和职业发展机会)。对于基金会而言,在与公益服务组织合作的时候,需要认识到项目承接方在组织能力和职业发展方面的需求。也就是说,基金会资助项目时,需要为公益服务组织提供一定的人员经费,提供一定的非限定性资助,以保证项目执行人员的专业能力发展以及职业成长。网络构建网络建构策略与协作有很大不同:协作强调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互动,而且互动的目的也是基于自身的利益;而网络构建策略关注的是,如何在不同的行动者、多样的人群中搭建联系,增强互信合作,消除误解和矛盾,并且促使网络成员从交流和互动中获益。在这种情况下,基金会不是直接的受益者,而受基金会搭建的社群或网络影响的成员才是受益者。网络或社群的本质是一种公共产品或者社会资本,而基金会则是这种公共产品或社会资本的创造者。协作与网络策略也是相辅相承的,协作是构建网络的前提,基金会只有与不同组织协作才能有效地搭建公益领域的互动和交流网络、创造丰富的社会资本。网络构建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实现,常见的网络建构方式包括项目合作、构建平台或网络、组织会议等,这些方式可以形成社群网络,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此外,一些非正式的方式也很重要,包括走访、聚会、沙龙、群聊等等。公益人和公益组织之间的非正式交流在福建省内十分常见且频繁。在新世纪初,福建省内就有一些公益人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机制,随着现代公益的不断发展,民间的非正式交流日益活跃,并且逐渐衍生出了一些比较稳定、广泛的交流机制或网络。在2016年以及更早的时候,大型的公益交流活动主要是民间公益组织发起或组织的。但是在第三阶段,省内外的基金会大多是通过政府指导,或者与政府合作的方式来组织这些会议活动;政府部门以及慈善总会也自行组织了许多活动。这说明,政府对这些公益活动日益认可和支持,并且能够较多地参与进来。4福建经验的独特性及其启示何在?在福建基金会推动公益生态发展的经验中,有许多值得省外机构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最后,本文希望谈一谈福建基金会呈现出的独特性,希望能引起不同区域公益同行的思考。福建的独特性可以归纳为“3+2+2”模式,即关注三类人的价值,建立两种互动合作关系,使用联合资助和小额支持的项目策略。第一,尊重并发掘人的潜能(3类人群)。这里所指的“人”,包括三大类:一类是基金会负责人和员工;第二类是与基金会合作的公益服务组织的项目人员;第三类是最终受益的社会群体。对于前两类人,基金会相信,只要通过影响和培养专业的公益人才,公益服务就能够不断创新,公益组织就能够得到发展。同样的,在对公益组织提供支持时,基金会的目的也是希望通过组织能力建设来推动公益人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此外,服务对象也是基金会关注的重要群体,因为做好公益最核心的就是要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推动人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需要是人们主动、自发决定的改变和成长,而不是被迫调整。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项目或服务必须从服务对象真正的需求出发。在福建,基金会强调需求导向的服务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这些基金会更加看重过程,以及项目是否契合了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了抓住社会问题的真正突破口,基金会往往要和执行项目的公益服务组织一起反复分析和探讨,并且不断试验、改进和迭代项目。第二,营造有序的生态关系(2种关系)。福建的公益氛围之所以活跃,是因为省内公益人之间有大量、广泛且频繁的互动。2016年以来,福建涌现出了大量的交流和合作机制,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其中,非正式的互动关系是福建公益生态的一项独特优势,它对于生态的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基金会可能需要有意识地推动一些非正式的互动转变成比较稳定的机制,比如“福建公益沙龙”在基金会的支持下设置了秘书处,并且制定了工作计划。规范化之后的沙龙不仅影响力大幅提升,而且活动的持续性也得到了保证。总之,在推动生态发展时,基金会需要不断鼓励、支持和发展各种形式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互动机制,从而促进协作,并且搭建网络。第三,发挥资源的杠杆作用(2种策略)。在几家活跃的基金会里,支持行业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比重实际上并不高,这些生态发展项目大多都是采取了联合资助、小额支持的策略。这种模式通过集中资源来进行较大范围的资助,灵活地回应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有效地发挥了小额资金的杠杆效应。对于基金会而言,此类项目模式具有经济实用的优势,它所需投入的资金量很小,也不会对机构整体的项目规划产生太大影响,而且还能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若您希望分享更多行业资源信息,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填写表单分享、在看与点赞,想拥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