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

其他

潘采夫 | 两次退学:金庸中学流浪记

金庸的爷爷:侠客县令放走刺客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482篇文章
11月19日 上午 7:02
其他

李辉|巴金:为《望乡》辩护开始

文|李辉一九七八年深秋,日本电影周在京开幕。在此之前,虽相继举办过朝鲜电影周、罗马尼亚电影周,但真正具有冲击力且具有历史转折特点的,应是日本电影周。之前,我最熟悉的外国电影,仅限于社会主义阵营。最初是朝鲜、阿尔巴尼亚,后来陆续有了北越、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实际上,观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的电影,已是“文革”结束之后的事。问及同龄人,大多都可以不假思索地举出一连串这些国家的片名:《卖花姑娘》、《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回故乡之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11月18日 上午 7:01
其他

潘采夫 | 金庸的爷爷:侠客县令放走刺客

武侠小说:从“挥刀自宫”开始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477篇文章
11月12日 上午 7:04
其他

李辉|三十年,两封信

文|李辉翻开读者来信的卷宗,如烟往事,历历在目。自从一九八八年发表《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这些年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数百封。如有时间,随便找出几封,读的时候,总感觉鼻酸,控制自己的泪花不要落下来。这些读者,互不相识,讲述都是自己亲历的故事。我在想,或许有机会,应该将之整理出来,字里行间留存的就是他们的个人记忆。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时隔三十年间,一位从未见过面的辛同仙先生,先后写来两封信。重新找出,读了又读,辛酸而悲凉,一个人的一生,竟然因为听过胡风演讲、通过信而陷于逆境。读后面这封信,才知道他是如何大难不死,又如何坚韧地挺了过来。辛同仙为何先后写来两封信,且听我慢慢叙述如下。
11月11日 上午 7:04
其他

王永胜 | 我的口吃简史

11月8日 上午 7:04
其他

罗雪村 | 若有所失圆明园

文、图
11月7日 上午 7:05
其他

潘采夫 | 武侠小说:从“挥刀自宫”开始

“刀呢?”“刀就在他手里。”
11月5日 上午 7:05
其他

李辉 | 回忆王元化,清华学风伴随他一生

张可二〇〇六年八月六日逝世,享年八十七岁,王元化先生走进上海衡山路的礼拜堂为夫人送别。二〇〇八年五月九日,王元化先生在瑞金医院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11月4日 上午 7:01
其他

王月鹏 | 他的心里装着比海更大的事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469篇文章
11月1日 上午 7:01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十年砍柴 | 《水浒传》中,那些被喝酒改变命运的人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468篇文章
10月31日 上午 7:04
其他

潘采夫 | 民国侠义英雄传之《与妻书》

潘采夫演义故事集之一:1936年。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交冲之地,安庆。一个彻底败落的士绅之家。一个存留传统中国习俗的家庭,爷爷陈巨川,六十多岁,父亲陈秀成,四十岁左右,孙子陈思玉,16岁。陈思玉有母亲,弟弟妹妹。爷爷和思玉关系很好,但对陈秀成横眉冷对,陈秀成对爷爷冷淡,对妻子有时热烈有时怨怼,对儿子思玉尤其带有恨意。陈秀成是遗腹子,母亲难产,由父亲养大。陈秀成在家乡以性格乖僻著称,他富有才华,学问渊博,却一事无成,他也不求仕途。偶有当地国民政府官员来探望他,也被他冷淡走。陈秀成擅长扎风筝、唱戏、钓鱼。陈思玉小时候想跟爸爸玩,爸爸对他冷淡有加,不带思玉。父亲陈秀成是钓鱼高手,整日在家乡的湖边钓鱼,他保持着钓到本地最大鱼的纪录。但他是钓鱼的怪客,从来不见把鱼往家里拿,有人见他把钓到的鱼放回湖里,还有人见他钓到鱼的时候落泪。陈思玉渐渐长大,对父亲恨意日增,痛恨父亲对母亲不好,对孩子们淡漠。爷爷也鼓动孙子折腾父亲,只有母亲深深地爱着儿子和丈夫。陈思玉也爱钓鱼,为了打败父亲,要在钓鱼方面战胜父亲。家庭日渐贫困交加,父亲既不谋生,又从不将鱼带回家,陈思玉决定卖鱼养家。他想办法改进钓鱼的技术。鱼饵是一个成本的负担,鱼饵钓鱼效率也低,陈思玉望着湖中的鱼群思考,他发现大鱼会对特定的小鱼发起攻击,而他们有独特的体型和泳姿,陈思玉受到启发,用木头刻成假鱼,他独立发明了路亚的钓鱼技术。(据说路亚在世界上发明于1936年,恰好与陈思玉发明路亚同一年)。从此每天钓到很多鱼,开始养家糊口。1936年,山雨欲来风满楼,关于日本人的消息、共产党的消息、国民政府的消息不断,气氛压抑。但位于中国中部的安庆仍然祥和,当地举办的钓鱼比赛,陈思玉用革命性的钓鱼技术,打破了父亲保持的纪录。父亲望着儿子,仍然一蹶不振的样子,却也看到一些希望的东西。1936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到安庆徽州考察古建筑,拜访父亲陈秀成。爷爷破天荒盛装敛容,亲自接待林徽因。梁思成陈秀成去钓鱼,聊天,谈人生。林徽因和爷爷去室内密探。爷爷泪流不止,林徽因温言抚慰。思玉在房后偷听,听到爷爷讲到“大革命…..修成…..叛徒懦夫….对不起同学弟兄”等,知道了一点点父亲的秘密。五雷轰顶。思玉谋划着报复父亲。林思成林徽因走后,父亲状态稍振,开始主动儿子交流,并邀请儿子和他一起参加1937年端午节的徽戏,徽戏有演出有杂技,是当地最盛大的文艺节日。父亲是当地徽戏的扛把子。思成恨父亲,但他假装与父亲和好,父子一起去钓鱼,思玉教会了父亲假饵钓鱼法。两人相处中感受到父子情。思玉答应了父亲出演徽剧的邀请。父亲本来想演《伍子胥过昭关》,是复仇主题。思成建议父亲演《四郎探母》,假意表达孝的主题,说理解父亲云云,父亲开心地答应了。1937年6月13日,端午节,徽戏,父亲扮演杨四郎,思成扮演杨六郎。杨四郎见到弟弟一节。风云突变,思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条幅,并揭发父亲是杨四郎,坑害了杨家将众兄弟。父亲遭到重大打击。端午节当天,爷爷去世,临死前宣布将父亲逐出祖坟。爷爷跟思玉告别,他说理解儿子,但不得不为。父亲陈秀成悲恸无比。陈思玉被爷爷的话,陷入迷惘之中。不到一个月,“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1938年6月12日,日军兵临城下。驻守安庆的国民党川军146师872团一枪未放,撤出安庆,安庆沦陷。日军指挥部设在宗祠大院。安庆人如丧考妣,一枪未发沦陷,倔强高傲的安庆人无法接受。驻守安庆的日军指挥官拜访父亲,对父亲执父辈之礼,他是父亲留学日本时的同学的弟弟。父亲亲近日本指挥官。两人约定,过几日,父亲到宗祠的日本指挥部,接受维持会长一职。然后指挥官随父亲,到湖里一起钓鱼,畅谈留日生涯与大计。听到这一切的思玉狂怒,要趁指挥官再次来访,将父亲和指挥官一起杀死。思玉磨刀霍霍,父亲看到了思玉的动作,为了自保,父亲也悄悄地准备武器。看到这一切的母亲大为震惊,拼命阻拦并劝解双方。约定的一天到来。父亲告诉儿子,今天会有人来接他和母亲、弟弟妹妹,一定要听来人的安排。思成提前进行刺杀准备,且不听母亲劝阻,他要母亲告诉父亲是怎么当叛徒的。母亲万般无奈,说出父亲的秘密1906年,父亲陈秀成留学日本,和林觉民成了最好的同学和知己。加入反清组织。父亲和林觉民先后回国,回家探亲,然后到广州,筹备黄花岗起义。一起筹备的还有炸弹大王喻培伦,他醉心于炸弹技术,还有改行的传教士李炳辉,他对大家讲《圣经》。1911年,起义之前,林觉民和父亲同时接到家中来信,林觉民的妻子已有身孕,将有第二个孩子,父亲陈秀成接到妻子来信,也有了身孕,他们将有第一个孩子。就是陈思玉。黄花岗起义提前泄露,所有人主动要牺牲,林觉民写下《与妻书》,表达了牺牲的决心,父亲陈秀成陷入选择的困境。他并没有拒绝,但说了一句话:“我要是被抓住砍头了,家中老父谁来照顾?”父亲因一丝的犹豫,被毫不犹豫地排出了起义的队伍。同志们尤其林觉民,对他的选择表示理解,并委托他照顾自己的亲人。黄花岗起义失败,林觉民被捕,并被杀害。父亲潜入杀人现场,从林觉民的尸体找到《禀父书》《与妻书》。想办法送给了林家。林徽因是林觉民的侄女。林觉民是林徽因的堂叔。林徽因从父亲林长民处,知道陈秀成和林觉民的故事,以及陈秀成千里送书信的举动。那之后的日子里,陈秀成一蹶不振,父亲并不领情,反而鄙视他,妻子感激丈夫,也觉得愧对丈夫,陈秀成也讨厌那个阻碍了他去死的儿子思玉。母亲告诉了思玉父亲的故事。思玉进一步理解父亲。但和爷爷一样,羞于原谅父亲。三代人用非正常的方式,表达着深厚而复杂的感情。接他们走的人到了,敲门,随着敲门声,一声响彻安庆的爆炸。那座设着日军指挥部的美轮美奂的宗祠灰飞烟灭。安庆当地县志记载:国民党川军团溃逃,日军未发一枪占领安庆,那是安庆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义士陈秀成佯装配合日军,成功打入敌人内部,用自制炸弹,炸死日军指挥官五名,史称安庆大捷。为安庆雪耻。思玉奔赴李庄,寻找到梁思成,由梁思成亲笔推荐,上了大学。并从学校应征入伍,成为空军一员。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466篇文章
10月29日 上午 7:01
其他

李辉 | 遭批判的“美人画”

三十年代黄苗子绘制《小说》封面由此看来,批判文章《示众》所述,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夸大其词。特殊时期产生特殊文章。如此文章,一旦纳入历史视野,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10月28日 上午 7:01
其他

于志斌|屏住气息看晋北

文|于志斌秋分过后,我在晋北的忻州、朔州、大同留下了游踪。在五台山日已独立成篇,其余续之,以志不忘。南禅寺唐风习习在做从晋东南往晋北的行程攻略时,南禅寺已珊瑚在网。因为一路上寺庙类建筑多见,就有些担心大家出现审美疲劳从而放弃游览南禅寺。好在审美疲劳常生也常灭,南禅寺更不可忽略,遂从高铁忻州西站驱车直奔南禅寺。南禅寺的大殿叫做大佛殿,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大佛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佛坛之下有砖雕,刻绘了精美图案。大殿内还有十几尊塑像。殿正中佛龛里的雕塑是世尊,左侧为骑狮文殊菩萨,右侧为骑象普贤菩萨。殿两侧是泥塑的护法金刚。世尊塑像的脖下有明显的三道褶,据说这是唐代佛教造像的典型特征。这些雕塑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自然是唐代的艺术珍品。我看其中几尊塑像已遭到破坏,十分心疼。在十多年前我对古代家具发生了兴趣,以为可以弄出一部我国宋代家具大著来,岂料在关注和了解我国古代家具实物的活动中,很快获知在海内外不存在宋代家具实物,故宫仅存了一个宋代家具残件,马未都先生收藏了几个辽代家具。以此观照“唐代木结构建筑”的南禅寺大殿,我自然是好奇心爆棚,誓要把“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看个究竟。我在大殿里看了又看,对着大殿的上方摄了又摄。很明显,大殿顶是纯木的,榫卯结构,没有其他东西的装饰和遮挡,带有包浆般颜色的梁木,呈人字形排列和对接,有一种很简朴的原生态。南禅寺大殿之所以被断定为唐代木结构建筑,是因为在寺的梁木上发现了记文。我拍摄到了这则梁记:“因旧名旹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奎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旹,时的异体字。梁记记录了大殿重修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可知已经屹立在世一千二百四十余年了。我不禁咏道:“重修大殿留梁记,彩色塑雕十七尊,脖下犹呈三道褶,唐风习习越藩垣”。一对夫妇从北京专程来看南禅寺,据他们说像这样专程来看寺已经有十多次。一位游客持着高级相机在大殿内拍摄,似乎一直在拍摄着,没有停歇的意思。有一位穿着新式中山装的人,用比较缓慢的语速和专业的词语,为他的熟人述说寺况和故事。我旁听到他说:“这个大殿曾被烧过,火烧的痕迹在哪里啊?噢,好像就在大门上方的梁下”。塑像被破坏过,大殿被烧过,南禅寺还遭受过哪些灾祸?我立即联想到十年浩劫。发生毁灭祖业的事情,我国古已有之,而在这个十年中可称登峰造极了。专家模样的人还说:大殿里有两尊泥菩萨呈牵手状。我看去,果如他所说。这是我在其他庙宇未曾见过的奇妙之象。两尊菩萨是被塑造成了牵手状?是摆放成此状?或是我等看去只得此状?等等,我猜想着,下不了结论;不过无论何“因”,予我都是最美好的景象。在世界瑰宝面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好是屏住气息,多看一看,也不妨静静地怀想。可知在世尊讲法之时,诸多弟子中的两位听到妙处,心有所悟,不由得手拉手了,眼还含着笑意……当作如是观。两菩萨呈牵手状登临悬空寺阳光明媚,万里无云,青山有情,恒山似乎张开了热情的臂膀,在欢迎着我们。到恒山不来悬空寺看看,是十分美中不足的。到悬空寺不登寺,那是会一生遗憾的。想登上悬空寺,必须线上抢票。要想抢到票,得先关注恒山景区公众号,按提示操作。每天上午八时开抢,下手慢就歇菜了。一个字:难!不过在线预订到登寺的票了,到景区后还是要排长长的队伍,等待先前登寺的人下来一批,再上一批。我是带着愉悦的心情排队等候,缓慢地向登寺的最后关口靠近。许许多多登不了寺的游客,一边向壁欣赏和拍摄悬空寺,一边等待着“放出”的入寺名额。悬空寺存到今天已是很不容易了,据说它已被列作当今世界十大濒危的历史建筑。悬空寺管理者采取限制人流登临的措施是对的。倘如以后管理者不允许游人登临悬空寺了,我也非常理解。实事求是讲,对于还没有来过悬空寺的人们来说,以后再想登寺,大概率是越来越困难了。悬空寺是中式建筑的伟大作品。我们一行三人有幸登上了悬空寺,并且安全地下得寺来。何以用“安全”二字?乃因登高存在惊险,加上悬空寺的台阶很高,楼道很窄,扶栏很矮。台阶只容下一个人上下行,带扶栏的走廊虽略宽一些,也只是容人擦身而过。是以在此强调“安全第一”,的是至理。我前头一人观看寺貌很是忘情,忽然激动地手一挥,结果挂在他身前的墨镜便脱身而去,飞坠千丈悬崖,引起了一阵惊呼。悬空寺是中式建筑的伟大作品悬空寺让人感觉“悬空”的那些柱子,确实是连接上方和下方用的,有一定的承重的作用。但是听说真正承重的还是那些山体及其岩石。悬空寺建筑的奇妙之处,便是在于它依山就势地把以木梁为代表的各种建材,以力学结构原理,营造而成就之。悬空寺这样的建筑在吾华应该不是唯一的,但是悬空寺一定是这类建筑中的代表作品。我在悬空寺上向管理人员问了问情况,知道悬空寺现在已经不是宗教场所了,不能搞祭祀和礼拜活动,也没有道士和僧人。悬空寺的纯阳宫、三官殿、三教殿、大雄宝殿等,儒佛道三家的一些偶像,先后进入我的眼帘。我在一些偶像前拜了拜,衪们在这里也是太不容易了,这么多年下来,还屹立不倒。如果再来那种运动,衪们仍可能有灭顶之灾。在这座儒佛道三家合一的寺庙里,这一日的游众虽然很多,却都表现上佳。人们不推搡,不催促,俾便他人多看一些建筑细节,多拍一点好片子。理解和宽容的精神,实在是当下所稀缺的资源。来到恒山,在伟大的作品面前,我们确实要有一颗敬畏之心,而且要持之以恒。感谢前人,感谢造化,也感谢今天我们中的善良之辈。应县三宝:塔,藻井,一对狮子梁思成先生指应县的佛宫寺之释迦塔,净土寺大雄宝殿前的一对石狮子、殿里的藻井,为应县三宝。释迦塔即闻名遐迩的“应县木塔”,是确实很了不起的建筑,管理方早已拒绝游客登塔了。游人在塔之首层,可见金身大佛等偶像,以及壁画等。我瞻仰了大佛,拍摄了壁画和各种有趣之处,在首层转了一圈后出塔。塔外有一些导游在讲解,我凑到一群人中听讲。听着听着,我就在心里否定了导游讲的一个故事。在塔的西边靠墙处,我细看了有关塔的大事记,发现这个导游讲的另外一个故事,不仅把主角弄错了,并且虚造了故事之缘由。跟旅行团参观名胜风景,被这类导游忽悠的概率是很大的。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常有一些“官宣”,有时间去看一看,能增广见闻,排疑解惑。例如在木塔大事记中,记录了军阀冯玉祥和阎锡山的队伍在应县开战,二百多发炮弹击中了木塔。看木塔的历史照片,沧桑感和悲凉气袭来。最早的一张照片,反映了不少骑在马上的军人,群立于木塔前,塔之上一些人观看着下方,有几人还下到了塔檐上。应县一地,曾名应州,历史上有多位皇帝登临木塔。木塔自是此地的地标,在塔前搞仪式活动,最有掌权的感觉。也可以说,谁掌握了应县政权,谁就可以在塔前跃马横刀。净土寺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寺一对狮子,被梁思成先生称作披头散发式的狮子,赞为世上稀罕之物。我曾想到狮子披头散发了,那该是很萌的样子吧?可是我透过保护性的玻璃罩看去,两狮子面貌怪诞,分明是残障的动物了,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的韵味。看来两狮子亦遭受了打砸抢分子的摧残和破坏,我拍下了它们可怜兮兮的影像。至于梁氏“应县三宝”之藻井,美轮美奂,我无可言说,当时只是屏住气,稳稳地握着手机,拍了个视频留作纪念。藻井美轮美奂云冈石窟:无形的巨量的柔力和暖流佛教传至吾华,同胞出钱出力建造雕作浇铸泥塑佛像等活动,形成风气,其中石窟佛像,据说最早者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叫做“天梯山石窟”。可是吾华的兴佛和毁佛是一并存在的,石窟佛像不能幸免于废毀。例如距我故里最近的佛教石窟——坐落在巢湖的王乔洞,其中四百九十九尊佛像在古代就被人割掉了头部,仅有一尊保留了完整的头像‌。此外,风霜雨雪以及自然灾害对佛像的侵凌,亦是造像者和供养人不想见到的,却也无法避过。石窟佛像保存下来殊为不易。吾华最杰出的石窟佛像,似乎都分布在国之北方。秋天里我来到云冈石窟,用非常优裕的时间,在不算多的游人中,细细地欣赏了三号窟至二十号窟的造像,包括在各尊大佛身边和周围壁上的佛菩萨像,还有壁画。我知道了在这里出资出力造像的人,从皇帝、贵族到百姓,皆有之。佛教专业用语,他们都叫“供养人”。我也看到了一些佛像已残,有的佛像位处已经没有了佛像。佛言末法时代,正在经历,汝今能持否?须知云冈石窟诸多大佛眼含笑意,表情平和而安详,是无形的巨量的柔力和暖流,在我心里漫延开来。在熙熙攘攘的人中有我也无我,而我心是佛,与佛同在,那样可就好了。自此,中国四大石窟,我已完成了三个石窟之旅。“味道不错,还是当年那个味。”山西的煤,大同煤矿出品为代表,曾经给国家做出了大贡献。不过我印象中的大同是煤尘满天飞,到这里发现市区很干净。据司机小赵说,耿市长在大同干了五年,其间因为触动了他人的利益,黑恶势力竟对耿下了毒手。小赵赞耿不已。耿有再造大同名胜之功,如华严寺者。不过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禀赋,乃是由其文化造就。大同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当地能够保护和利用之,整座城市自然成了北方大名胜。我在大同住了三晚,吃了几餐饭,已经对这个城市有了感情。凤趴窝和百花盛放烧卖不来大同,怎知大同堪称吃货的胜地。大同有一些做传统食品菜肴出了名的馆子,不可不访。听说某阁有五百多年历史,在大同有几个店,坐落在鼓楼那里的新建之店,是花了两个亿建成的,不仅菜品和面食很有特色,连它的卫生间也有“五百万厕所”的美誉。我们便访食于此店,却见食客如云,还被告知要等两个小时后或许才能上座。后一日在线抢订单,有幸抢到了。据上菜的朋务员介绍,八国联军入京侵扰,慈禧出避于此,来阁吃饭。老板着厨子拿出看家本领,结果弄出了许多佳肴。慈禧最满意的一菜一点,现在分别叫做凤趴窝和百花盛放烧卖,前者是整鸡配鹌鹑蛋以及各种佐料,瓦锅烹烧而成,后者有八款,一款一馅。我们除此二品外,还点了沙棘黄米凉糕、炝拌黄花菜、糖酣丸子、爽口四宝。那么菜品和凉糕的味道怎么样呢?“味道不错,还是当年那个味。”我笑着如此这般地回应了服务员的殷勤劳作。某阁这家店开业于疫后,看来目前生意很火,究其投资收回没有,赚不赚钱,这都是问号。近来有司继续出台刺激经济良好发展的政策,据说着力点在消费上——消费消费再消费。这对老板们而言,是一个利好。然而消费是要花钱的,还是多多给我国老百姓发钱吧。老百姓口袋有余钱了,才会“送”钱给老板们。常言道: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原来大同竟然是“世界美食之都”,在我国只有四个城市荣获国际有关组织颁发的此号。大同的黄花菜亦非同寻常,早已举办了好几届黄花菜节了,这个城市能为该植物花卉做出各种各样的菜,讲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各位须知:寻味传世美食跟揽胜一样,个中理趣一也。吃货们,快过来吧。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464篇文章
10月25日 上午 7:03
其他

叶匡政 | 龙虎山,昏睡着宇宙的精灵

龙虎山读旅季文
10月12日 上午 7:01
其他

程远 | 台灯下的时光

10月10日 上午 7:01
其他

罗雪村 | 想起说书人

说书人罗占胜(铅笔)2005年9月27日晚画于延川县城一家小旅店文、图
10月6日 上午 7:04
其他

绿茶 | 龙虎山与王羲之擦肩而过

中关村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447篇文章
10月1日 上午 7:02
其他

李辉 | 我的淘书之旅

9月23日 上午 7:01
其他

徐泓 | 厉以宁与燕东园29号楼

History)和《经济史评论》(Economic
9月20日 上午 7:01
其他

鲍尔吉·原野 | 雨滴耐心地穿过深秋

鲍尔吉·原野
9月18日 上午 7:01
其他

吴虹飞 | 李辉:借用《时代》周刊,写自己的历史

他是1977年湖北考上复旦的两个大学生之一。1978年春节刚过,带着一本红色塑料封皮的《中国地图册》,一本绿色封皮的《世界地图册》,李辉出了平生第一趟远门,从湖北乘火车,在郑州转车,到了上海。
9月16日 上午 7:00
其他

绿茶 | 中古门阀士族谱系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431篇文章
9月6日 上午 7:03
其他

于志斌|猫史·猫事·猫话

文|于志斌三个月前,我到大英博物馆参观,近距离观看了人类与猫历史中最珍贵的文物——盖亚安德森猫青铜像。人类与猫的关系源远流长,中外都有说不完的故事。我儿是爱猫人士,养了一只异短,灵活中不失憨厚,有时像个思想者和读书郎。更早前这猫儿给我带来了不少乐趣,似也有说不完的故事。我因而在阅读中注意发现猫、写写猫。盖亚安德森猫青铜像三个关键词:考古,古籍,神话传说某年有一件猫的大事在媒体上纷传。网易新闻发表《秘鲁再现神秘“纳斯卡线”,长达37米的巨猫图形,为2000年前作品》,这个标题就包含了要素,文中还说明了这个考古发现是由秘鲁文化部宣布的,以及对“纳斯卡线”做了解释。一些媒体把纳斯卡线解读为岩画或者地画。我看了后不由得想到自己就曾经想到岩画中会不会有猫的形象,便向考古学家方向明兄请教:“从我国远古的岩画以及各类文物来看,猫在哪些文物中出现的最早?有无陪葬猫?”方兄看了我这条微信后回答:“要去查找袁靖的文章……动物考古说了算。”我其实关心的是猫儿从野兽变成家养动物的最早时期。考古发现的“纳斯卡”巨猫形成于两千年前,可以说明当地人在两千年前已经非常关注猫了,却不能因此就断定猫在那时已经是当地人的家养动物了。在我国河南新安盐东遗址,遗址里睡着一具距今四千多年的猫的骨架。虽然这个发现拿到了一个“第一”——在我国人类遗址墓穴中,新安盐东遗址是猫骨架最早发现地,但是以此说明此时猫已经变成家养动物,显然也是不够有力的。这方面事情真得等待考古方面科学的结论。搞清楚人类养猫的开始时期很重要,这事儿得由动物考古学者去做。不过古人会不会已经做过这样的事情呢?东汉人许慎的《说文解字》把猫归在狸属,说它是兽,能灭鼠,引用《礼·郊特牲》“迎猫,为其食田䑕也”以证之。《礼·郊特牲》的全句是“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作品,或说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看来至少在秦以前,因为猫能够捕食田鼠,从而出现了由统治者(君子)主持的“迎猫”祭祀活动。后人在继续这个习俗的同时,还极力赞美之,唐代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扪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柳宗元《掩役夫张进骸》“猫虎获迎祭,犬马有盖帷”,这都是明证。迎猫的目的就是消除鼠害,获得丰收。不过迎猫活动中的猫,更像是野猫。我自幼见到猫与邻居、发小、同学亲如一家人,人猫甚至同吃同眠,年龄渐长方才想到:与人如此亲密的猫没有进入族人的生肖行列,而鼠蛇竟然是十二生肖中的二肖。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及至看到上述的记载,我更为猫没有进入十二生肖行列而不解。有一则神话解释了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的问题。相传玉帝为了解决人类不知道自己岁数的烦恼,特地举办“十二生肖”竞赛,依照成绩的先后顺序来纪年。老鼠、猫和牛都是竞赛的主角,老鼠因为叫不醒猫儿,只好跟牛一起先出发,但在最后一刻,老鼠跳下牛背赢得优胜,鼠和牛分别成为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和第二的生肖。猫一直在睡,没有进入生肖,从此成了鼠的死对头。那年中秋夜,有人因白老而哭在前人与猫亲密接触过程中,有关猫的文化就产生了。孔老夫子虽不语怪力乱神,可族人在神话和鬼话上偏偏是一直津津乐道的。海天版一本被誉为猫文化史的法语著作,自然也爬梳了猫的神话和鬼话,我读来津津有味。只可惜这本引进版没有写到中国古代的猫神和猫鬼。前文说过迎猫的祭祀活动。我想象当时的场面:那猫在人们期待的眼前,倏然出现,众人一阵欢呼,几声“喵喵喵”后那猫便是一个虎蹲,四肢劲挺,做出欲扑之势。众人见状齐刷刷跪下,主祭赶忙念叨起来:“百兽率舞,五谷丰登;灭鼠护禾,仰猫灵祐;神力无边,功德至伟……礼毕”。当众人起身后,就发现那猫已不见了——这也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吧?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没有参加迎猫祭祀活动的经历。但是我们和前人的心曲是相通的,知道趋利避害,于是乎猫就成了帮我们避害的神。前辈们的迎猫便是迎神。此神不就是“猫神”吗?宋朝初年,徐铉写了本《稽神录》。这本书中讲了唐朝建州刺史借着月光,看到地面上有七八个穿着白衣裳的小人——他们男男女女,个个长不盈尺,杂坐在一起饮酒作乐。有个小人忽然说道:“今天中秋,月圆光明,十分快乐!可惜白老很快就要来本地了。如之奈何啊!”说罢便哭了起来,小人们一起哭着起身,眨眼间就走入了沟中。数月后,某个政要被罢官了。这倒霉的官人,其家豢养了一只猫,名“白老”,随着某政要到了贬放地建州;到达当日,白老大显神通,就在建州衙大堂西边捕获七八个白鼠,全部吃下肚。白老,既是家猫,更是大神。猫神猫鬼的神话和鬼话一直继续着,无有终时。须知在此则中,鼠辈是藏身在地方政府周侧的,这或许还是有一些寓意吧?鬼话连篇,猫王来也在前人眼里,猫之神异怪诞层出不穷。前辈发现猫在白天和晚上,眼睛珠子是圆的,而在中午的一小会儿时间里,猫眼晴珠子能收敛起来,变成了一条线。猫鼻子经常是凉的,这大概是因为猫属于阴类,因此容易感应阴气。不过到夏至那天,猫鼻子是暖热的——全年只此一日。明朝人曹安还做了这方面的“验证”,终于由不信到相信,事见于《谰言长语》。前辈又说,猫死以后不能土葬,只能将死猫挂于树上。对猫毛的描述也表现出神奇:猫毛无论多么丛密,毛里都不会寄居蚤虱之类。猫儿若是生就一身黑毛的话,人在黑暗中逆循其皮毛,就会发出若火星一样的光来。
9月5日 上午 7:01
其他

王鹏程|鲁迅写没写过“古调独弹”?

文|王鹏程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创始人孙仁玉。编者注)在追溯自己的历史渊源时,最为津津乐道的,就是鲁迅1924年为其所拟的“古调独弹”的题词。今天一进到易俗社剧场的大厅,就会看到鲁迅的雕像及鲁迅的书迹“古调独弹”。
9月4日 上午 7:02
其他

汪兆骞|泰戈尔访华,梁启超与陈独秀截然不同的态度

文|汪兆骞甲子(1924),梁启超五十二岁。……梁启超、蔡元培决定以北京讲学社的名义邀请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泰戈尔生于1861年,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获封英国爵士。泰戈尔的诗歌作品,弥漫着神秘色彩和宗教气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也深受中国读者推崇。泰戈尔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决定于4月访华。此前一个月,梁启超便开始筹划。3月7日,梁启超致信蹇念益,跟他商量为泰戈尔筹备住所:示悉,叔鲁房子事,我自己问题很小,因为内人病势日日见轻,或者竟可在天津住了,独太戈尔房须别觅,真是一问题,渠不过一个月后便来,非赶紧设法不可。我想城里找适当的很难,最好是海淀,其次则香山,你说怎么样?海淀孙慕韩的不知能借否或其他前清阔人别庄亦请打听,请你托幼山或仲恕一问何如?香山除双清别墅外,哪里最好?请你也想一想。志摩既未来,我想此事预备招待事要陈博生负点责任,我已有信给他,请你也和他接头。为了欢迎泰戈尔,梁启超还在师范大学做了《印度与中国访华之亲属的关系》的演讲:我们西南方却有一个极伟大的文化民族,是印度,他和我从地位上看,从性格上看,正是孪生的弟兄两个。咱们哥儿俩,在现在许多文化民族没有开始活动以前,已经对于全人类应解决的问题着实研究,已经替全人类做了许多应做的事业,印度尤其走在我们前头,他的确是我们的老哥哥,我们是他的小弟弟。最可恨上帝不做美,把一片无情的大沙漠和两重冷酷的雪山隔断我们往来,令我们几千年不得见面,一直到距今二千年前光景,我们才渐渐的知道有恁么一位好哥哥在世界上头。梁启超的谦逊精神,表现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这是何等有气魄的民族精英。4月12日,北方春暖花开,江南芳草碧连天时节,泰戈尔抵达上海。4月23日,在徐志摩、王统照的陪同下,泰戈尔到达北京。在正阳门东车站迎迓的各界人士有梁启超、蔡元培、林长民、胡适、梁漱溟、蒋梦麟、辜鸿铭、熊希龄、范源濂等四五百人。26日的《晨报》记载,4月25日,梁启超、蒋百里、熊希龄、汪大燮、蒋梦麟、范源濂等人在北海静心斋欢迎泰戈尔,胡适、陈普贤、秦墨哂等四十余人陪。5时开茶会,及半梁启超起立致欢迎词,大意如下:中印两国是兄弟之邦,一千三四百年以前,印度伟人来游吾邦者踵相接,故吾国文化上所受印度之影响,深且大。今兹吾人又获与印度现代伟人相接,使数百年中断之沟通,又得一接近之机缘,此实吾人最为荣幸之事。吾国之哲学、文学、美术、雕刻、小学、音乐,乃至于医学、数学、天文亦莫不受其影响。余将于明日(即二十六日)及后日(即二十七日)在师大、北大讲演,聊表欢迎泰氏之意。“梁任公致词完毕,由张逢春译成英语。继由泰氏答辞,历三十分钟之久。”泰戈尔致答词时,长髯飘飞,目光炯炯,谈东方哲学对世界的影响,侃侃而谈,迸发智慧之光。此次泰戈尔访华,从上海开始,徐志摩全程陪同。泰戈尔发表《东方文明的危机》时,便由徐志摩担任翻译。5月泰戈尔取道日本归国,徐志摩专程送到日本。泰戈尔到北京后,林徽因全程陪同。4月23日,林徽因和大家一起在正阳车站欢迎泰戈尔。25日,林徽因与梁启超、林长民、胡适等陪同泰戈尔游览北海,参观松坡图书馆,赴静心斋茶会。26日,林徽因与徐志摩、陈西滢等人陪同泰戈尔游览京郊法源寺。27日,林徽因陪同泰戈尔游览故宫御花园,兼作翻译,晚上陪同参加北京文学界欢迎泰戈尔的宴会。28日,林徽因与梁启超、梁思成等人陪同泰戈尔在先农坛与北京学生见面,徐志摩担任翻译。29日,林徽因与胡适、徐志摩、王统照、颜惠庆等人陪同泰戈尔,午前参加北京画界在贵州会馆的欢迎会,下午参加庄士敦的招待。28日在先农坛为泰戈尔举办的演讲会上,梁启超首先致欢迎词,然后林徽因右扶、徐志摩左搀,簇拥着泰戈尔登上讲台演讲。吴咏的《天坛史话》书中有生动的描写:“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徐志摩的翻译,用了中国语汇中最美的修辞,以硖石官话出之,便是一首首的小诗,飞瀑流泉,淙淙可听。”泰戈尔很喜欢中国文化,想请中国朋友给自己起中国名字,梁启超就为他起了一个中国名字——竺震旦:泰谷尔很爱徐志摩,给他起一个印度名叫做Soo
9月3日 上午 7:00
其他

李辉|我读陆灏,总有意想不到的奇妙

文|李辉陆灏,大家都称他为“沪上陆公子”。第一次见到陆灏,应该是在一九九〇年年底的人民大会堂。河南教育出版社举办一套书信集的发布会,分别为《萧乾书信集》、《曹靖华书信集》、《叶圣陶周颖南通信集》等。一九九六年河南教育出版社更名为大象出版社,第二年的年初,周常林社长来信,从此我就成了大象出版社的作者和策划者。陆灏与同班同学郑逸文一起,都在《文汇读书周报》做记者,我的同班同学郦国义正好负责这张周报。那次在大会堂相遇,印象中我们两人似乎没有太多交谈。我们两人开始真正交往,是在范用先生家中。范用家住在靠近东二环的北牌坊胡同。一九九四年,这条胡同要拆除,范用一家搬到方庄。他们夫妇寄来一张“迁帖”卡,对住过多年的小院,依依不舍:“北牌坊胡同那个小院,将不复存在。免不了有点依恋,为什么?自己也想不清楚。许是丢不下那两棵爷爷妈妈辈的老槐树,还有住在那一带的几位长者、稔知。”北牌坊胡同,我和陆灏走进的那个小院,不复存在了。《文汇报》其实还有另外一位陆灏,比生于一九六三年的小陆灏当然大了许多。陆灏生于一九二〇年,原名许彬章,后来才改名为“陆灏”。一九四八年陆灏任《人民日报》记者、编辑。一九五七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一九五八年开始任《文汇报》副总编辑。老陆灏写过不少通讯,后来结集出版为《长江桥头》等作品。陆灏行走在《文汇报》办公楼陆灏阅读量广泛,特别喜欢读日记、书信、年谱与传记。可是,陆灏的笔下,总是惜墨如金。他与施蛰存、黄裳、邓云乡等上海老人的故事,本身十分精彩,可是写得颇为节制。这些年,他出书不多,可是,每一本书出来,都是精品。我们两人常有交往,往来书信却不多。不过,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他却连续写来两封信,与施蛰存、萧乾等前辈相关。一九九三年,施蛰存先生在上海获奖,我写了一篇他的文章,题为《执拗的智者——施蛰存印象》,发表于《读书》杂志。那几年,我与施先生来往颇多,请他谈沈从文与丁玲的交往,他写信要我帮忙他寄《中国文物报》等。在我眼中,施蛰存就是一位智者,而且性情颇为执拗。陆灏兄读了此文,居然为之喜欢。他写来一信,并说要找一两本施蛰存英文藏书送我,包括自制的“无相庵藏书票”。李辉兄:十月在北京有幸识荆,乃是一件快事!返沪后,又拜读在《读书》上写施先生的大作,我跟施先生很熟,看到有介绍先生的文章,总感到很高兴,像他这样通才,在现代作家中也是不多的,可惜几十年来一直遭到冷遇,现在突然又“老来俏”起来,他自己也觉得好笑。前不久,他说要做结束工作,把自己的几百册西文旧书的大部分都给了我,让我挑有兴趣的留下,没兴趣的放在凤鸣书店寄销。后来又说,可以代他送一些给有兴趣的朋友。这批旧书中有几本还贴着他自制的“无相庵藏书票”。这张书票我找了多年未得,不期一下子得到好几张。我估计你会有兴趣,过两天我挑一本有书票的代施先生寄赠给你,留作纪念。临近岁末,事情特别多,余不一一,希望常拜读到你的大作,并代向应红女士问好!祝新年快乐!陆灏九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十几天后,陆灏又写来一信,他刚刚买到江苏文艺出版社出了我的《萧乾传》新版。他说非常喜欢这个新版本。李辉兄:很高兴收到你的信,正好我今天买了一本大作《萧乾传》,装帧、用纸堪称国内一流,书能印得这般漂亮,大作是作者最大的欣慰吧!我寄你的书可能这两天就收到了,主要是那张无相庵藏书票颇珍贵,其实蛰公的这批书交给我,也很委屈这些书。我虽然爱书,但英文能力太差,只能珍藏着,留待他日送到更能发挥它们作用的人的手里。《收获》上的大作还没拜读,不过看第一篇的题目就吸引人,大概是讲林徽因那一批人的吧?最近人很消沉,总感到活得太累,无所适从,见你很充实,挺羡慕的,希望不久能再次见面。祝元旦快乐!并代向应红问好!陆灏十二月廿七日寄上前几天的一张涂鸦,供一笑。陆灏寄来的“涂鸦”,实为书法佳品: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安迪涂鸦癸酉冬日1993年12月11日陆灏来信1993年12月27日陆灏来信1993年12月27日陆灏惠赠书法陆灏收到我寄去的《封面中国》毛边本,回复一信如下:辉兄:新年好!今奉《封面中国(二)》毛边本,非常感谢!兄勤于著述,真让我佩服不已。《收获》的专栏好像停了,今年有什么写作计划?昨拜读黄永玉先生回忆黄苗子先生的文章,真是妙文!(八十年代也曾写过关于苗子的,也甚妙)只有半个多世纪的老友才写得出如此真而野的追念文章来。老树凋零,兄在京的“老友”只剩下黄永玉先生了。老人一个个走了,我们也慢慢老了。记得那次开黄裳散文研讨会时,你说你五十了,我吃了一惊,转眼我也五十了。呵呵!我从去年初起调到笔会,在周毅手下当一卒,同时仍在帮《上海书评》编点稿,其他一切如故。何时来上海,盼一聚。问应红好。多年不见,想丰采依旧。祝龙年吉祥!陆灏2.22012年2月2日陆灏来信这些年,我喜欢翻译一些国外的儿童绘本。新翻译的三本,分别为《小黑孩库巴历险记》、《房车狗与小姑娘的快乐圣诞》、《淘气猴子》。我忽然想到,何不请三位书法好的朋友,将之誊写下来,图文相配,岂不精彩?请戴新伟兄题写《房车狗与小姑娘的快乐圣诞》,请与我一样属猴的杨葵兄题写《淘气猴子》,《小黑孩库巴历险记》也就拜托陆灏兄题写了。二〇一七年二月,收到陆灏来信和书写的译文,渐次铺展,欣赏陆公子楷体的清秀之美。在信中,陆灏谈及已与山东人民出版社签约,在黄裳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出版“黄裳集”。他问及可否请黄永玉、杨苡等人作为顾问,搜集更多黄裳的书信,当然也颇为重要。辉兄如晤:小黑孩写成一长卷,竖写稍顺手,但恐怕不合要求,字也不好,就不要印出来丢人现眼了。你留着作纪念吧,你又开始写字了,等着拜观。另有一事向你汇报:山东人民出版社要出黄裳全集,经子善介绍,已与黄家人签了出版合同,二〇一九年黄先生百年诞辰前出版,名称初定为“黄裳集”。去年出版社社长来上海,找子善和我商量了初定分创作卷(散文、剧本、报道、诗)、翻译卷、古籍整理和题跋卷、书信卷。日记,黄先生的大女儿只同意出版七六年以后的,且要删节。我们觉得这样的话,还是暂不收录为宜,等以后时机成熟再完整出版。这四个部分,翻译卷最便捷,创作卷编辑上有不少麻烦,九十年代后期之后,黄先生出版的集子重复率很高,但又不是全为选本,每一种集子都新旧相参,究竟如何,还要把每本集子的篇目都看一下后再商量。古籍整理就一种,题跋的情况与散文类似,书信部分由我牵头,这一卷征集费力,编辑相对简单,需请老兄鼎力支持。《来燕榭书简》出版后,黄先生致各位的信,烦兄搜集一下。另外,京城还有一些老人,可能有黄先生的信,如王世襄、黄苗子、袁鹰、黄永厚等,也劳烦征集一下。现在只得集到多少算多少,他给叶圣陶、俞平伯的信,两家都没留。还有给香港陈凡的信,虽托人去打听,估计很难找到。这一卷只能是尽最大能力去征集。我们也和出版社商量了,想聘请几位黄先生的“老”朋友当顾问,初定:杨苡、李济生、黄永玉、姜德明、郑重,你觉得还有谁合适吗?另外再设一个编委会,子善、老兄和我都在其中(名单列出后再请老兄审阅),大致的情况就这样。一九年夏天出版,也就两年多时间,还是蛮紧张的,尤其是书信征集,可能篇幅不会小,还望老兄帮忙,叩谢!叩谢!问应红好。即颂近安!陆灏二月廿一日陆灏书写收到陆灏来信,我去看望黄永玉先生,他当即同意出任“顾问”。之后,联系黄大刚、阮丹青等黄裳朋友的孩子,他们先后找到一些书信发给我。我也将黄裳先生写给我的百余封信扫描发去。陆灏告诉我,黄裳先生写给他的信特别多,应在几百封以上,我想其中的掌故想必十分精彩。陆公子的书,总有意想不到的奇妙之处。《看图识字》书中,有一篇《人生边上的事》。陆灏写到,读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一书,他想到一段往事和一本书。开篇写道: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去南京东路新华书店的学术书苑,刚走进书店,就有一个中年男子迎面而来,对我说:“我远远看你走来,你的眉心发黑,三个月之内必有大祸。”随后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我,上面写着佛教什么机构,说:“我可以为你指点迷津,逢凶化吉。”我当时不假思索,就把名片扔还给他:“你走吧,不要吓唬我!”但我还真被他吓着了。回到家,越起越害怕,就去请教精通《易》学的好友张文江。文江说,这类“江湖术士”大多是骗人钱财的,不必太当真。但自己多加注意,总是有益无害的。我问他,看相算命这东西到底可信不可信。文江拿了一本小册子给我,让我不妨一读。那是上海佛学书局印行的《了凡四训》。(《人生边上的事》)陆灏读《了凡四训》,读得非常认真。作者是明代的袁黄,字坤仪,号学海。一次在南京栖霞山遇见云谷禅师,禅师开导袁坤仪,在佛像面前忏悔以前种种罪过,发愿做三千件善事,以报天地祖宗之德,于是,袁坤仪改号“了凡”。之后,袁了凡多做善事,必有好报。他写《了凡四训》时,已经六十九岁。陆灏此文的最后一段写得特别精彩。他从深圳乘大巴前往广州,忽遇险情:我被那个江湖术士吓唬了一下,读了《了凡四训》,稍稍自慰,以后有一阵子,少出门,不做“缺德事”,有空就用毛笔抄写佛经。这样慢慢将这件事淡忘了。几个月后,我去广东出差,先到深圳,再从深圳坐大巴去广州。我坐的是大巴最后一排中间的座位。车行在高速公路上,一点都不感觉速度快。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大巴一个急刹车,我就感觉自己腾空而起,向前飞了出去,在大巴中间的走道上飞过半截车厢后落地,再一路滚到司机的旁边。奇迹般的,我站起来,除了手肘上略有擦伤,也未出血,其他居然毫发不损。惊魂甫定,我猛然想起在书店中那位江湖术士的“警告”。离那天差不多就是三个月。(《人生边上的事》)他坐在最后一排的中间,紧急刹车时他却飞奔前去,一路滚爬。奇特的是,他未遭厄运。可见,三个月时间里,不做“缺德事”,抄写佛经,陆公子终于躲过人生一劫。这些描述,重新读之,简直是不可思议。二〇一七年十月,陆灏发来微信,收藏有两折永乐南藏华严经残叶,想裱个册页,配点相关字画。他希望请黄永玉先生题写一个“佛”字。去看望黄先生时,我提及此事,黄先生很快写下一个“佛”字。这一年,黄永玉先生走进九十四岁。2017年秋天,陆灏托我请黄永玉先生为他题写“佛”字陆灏与我有同好,喜欢和老人交往,听老人聊天,各种各样的掌故、经历,八面来风,徐徐而来。常听人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这些前辈在一起,总是有一连串的经历,让人感慨。陆灏在上海与施蛰存、黄裳的交往应该最多。施先生藏碑帖颇多,西文书也颇多。陆灏九十年代开了一个小书店叫“凤鸣书店”,施先生就把那些西文书交给陆灏,请他代为“散书”。陆灏写此篇《北山楼藏西文书拾零》,讲述的就是当年他经手处理的故事。九十年代起,施蛰存先生开始做结束工作了,其中一项工作就是生前散书。有年轻朋友去看他,他就会让他们从他的书架挑喜欢的书拿走。那时我经常去北山楼,有时是送一些新书去给他看,有时是代他买了雪茄送去,更多时候就是去聊天。每次去,老人总会让我挑几本旧书,或送我一些瓦当拓片等小玩意。
9月2日 上午 7:02
其他

鲍尔吉·原野 | 音乐之后,人变得孤孤零零

Tian”,本是吓人一跳的提示,也是无道理甚至粗暴的命名。孩子勉强接受了它,也只是为了和别人交流的必要。其实声音的“Lan
8月28日 上午 7:01
其他

韩浩月|对抗平庸,以真诚与干净

文|韩浩月对于作家生活的想象,认为他们丰富、充实、有趣,其实是对这一群体的巨大误解。的确在遥远的过去,曾经有一些作家的人生具有戏剧性,他们的经历如同舞台剧,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海明威、巴尔扎克等等,这样的顶级作家,自身的丰富与作品的经典彼此成就,也与他们所处时代的波澜壮阔有紧密关联……但如果拿他们的标准来对应现实中的写作者,会发现这既不公平也不客观,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写作者,都活在平庸的环境里。相比于那些灯塔式的作家,一个庞大的写作群体,无论怎么努力折腾出声响,得到的结果大都是默默无闻,但就算这样,社会还是需要有这样的一群人存在,讲一些故事、谈一点观点、发一点声音,这注定了就算把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关进一间空屋子里,他仍然还是要幻想、思考,为得到一个好点子或者一个好句子而喜悦,为自己被一个平庸的思路所困而羞愧、自责。哪怕写出的东西是短暂的、临时的、浅显的,但一个有点志气的写作者,都有意无意地在对抗平庸,因为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就只会一路下滑到出发点,永无可能得到安慰与自我安慰。对抗平庸的本能出发点,其实带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如同汪曾祺所说,“人总要待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苟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切实地活出自己的价值”,如果你连自己说服自己保持独特的想法都没有,更别指望别人来鼓励你,来自别人的眼光,通常都是打量与怀疑的,你得由内而外洋溢出点儿与众不同的气质来。一个写作者只有在创作的时候,才掌握有调度文字的千军万马的“权力”,如莫言所说“我写作时,我就是皇帝”,那时候,是不会感到自己平庸的。而当一名写作者停下笔时,一下子就会回到现实生活里,恢复一名职员、一名父(母)亲、很多人的亲戚与朋友等身份时,那么这位所谓的作家就坠入到各种关系当中,要面对柴米油盐,要处理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他们就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有些写作者避免不了会长吁短叹,觉得琐碎生活扼杀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哀叹,其实就是对平庸的屈服。真正优秀的写作者,是可以自由穿梭于文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因为两者本质上其实并无太大区别,越是能够在平庸中创造冲突与戏剧性,就越是能平淡看待尘世生活种种,这是写作与写作者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写作者要擅长发现平庸,就像从米中挑出沙子那样,生活如果是一个硕大的米碗,那么这个碗里装的,其实都是一粒粒平实的米粒,是日常所需,是生命的供给来源。我们没法说这些“米粒”是平庸的,就像平凡、普通、朴素永远是生活最本质的底色一样,自然有其真实且长久的浸润作用。写作者眼里真正的平庸,是枯燥、干瘪、乏味、陈腐、假的、丑的、恶的……它们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力量,也是强大的,强大到使人无力摆脱、纠缠其中、自甘堕落,能够发现这类平庸的人,往往也能够找到对抗办法,只是在对抗时,需要付出毅力与时间,于是,也有很多人在对抗的韧性方面表现不佳,败下阵来。对抗平庸,其实是有许多办法的,找到赞美对象,是一个不错的方式。这个世界上值得赞美的事物太多了,全部赞美到不大可能,挑喜欢的几个或几项,持之以恒地赞美,就会不断地削弱自身的平庸。把自己乃至于自己写作的内容,变成美好的一部分,王小波很早就发现了这点,他选择赞美爱情,“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比他更早的还有海明威,“最好的写作注定来自你爱的时候”;罗兰·巴特也曾说,“我写作是为了被爱:被某个人,某个遥远的人所爱”,以此类推,赞美故乡可以成就沈从文,赞美美食可以成就汪曾祺,赞美地坛可以成就史铁生……批判,自然也是对抗平庸的上佳办法。以批判的文笔成为影响世界的作家,是诸多文豪所共同走过的道路。同样,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现实问题,亦是当下写作者与有志于成为作家的写作爱好者获取写作动力的能量来源。批判和赞美的终极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世界变好,就算做不到,让自己变好也是丰硕的收获。批判分为大声的、小声的、无声的,需要每个人去体会、寻找,如果找不到,多一些内心的审视,多给自己提一点严格的要求也是好的。一个心头滚过刀子的人,也总会更容易去理解和善待别人,而这样的人,通常都会离平庸较远。自认平庸,也是对平庸的一种否定,当一个人把自己置身于自己反对的事物之中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想要出逃、改变。写作会成为写作者的工具与道路,平庸作为痛苦的一种构成,会成为一种营养。同样的道理,拒绝自认平庸,也是战胜平庸的捷径,不甘与平庸为伍,并且将之写入信念当中,通过文字展现出来,就是一名写作者裸露了自己的灵魂。而当一个灵魂无限接近于真诚与干净时,就告别了平庸。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422篇文章
8月27日 上午 7:02
其他

李辉 | 我当了一辈子副刊编辑

文|李辉大学毕业之后,我这一生其实就做了一件事:副刊编辑。1982年2月,从复旦大学分配到《北京晚报》,主要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当编辑。1987年秋天,我调至《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还是当编辑。副刊于我,总是有一种摆脱不了的怀念。这种怀念是个人情怀所致,更是难忘一些美好记忆。在编辑副刊的三十余年时间里,我总是遇到许多前辈们的厚爱,在他们身上感受美好。每一次阅读他们的稿件,每一次与他们聊天,都在触摸历史文化的体温——这是我在讲座的时候最爱说的一句话。临近退休之前,我与大象出版社王刘纯社长聊天,说我想做件事情。他问,什么事?我说,中国报纸副刊可谓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如鲁迅的《阿Q正传》,冰心的《春水》《繁星》,郭沫若的《女神》,巴金的《激流》,萧红的《呼兰河传》等,都是报纸连载的。现在,读者很难在图书馆阅读多年前的报纸副刊,如果陆续结集出版,用十年时间出版300种左右,这就足以让读者大致了解中国报纸副刊的辉煌。王兄当场敲定,“副刊文丛”由此开始运作。2017年1月推出15种,2018年推出26种。退休前后,能够做这样一个大项目,当然与编辑副刊的美好记忆相关。八十年代初,恰逢报纸步入一个黄金时代。走进北京晚报,开始一两年时间,我以采访文艺界报道为主,不过,我最初分配的岗位是副刊编辑。1984年,终于回到“五色土”,从此,三十多年,我几乎没有离开副刊这块阵地。
8月26日 上午 7:02
其他

罗雪村 | 有趣会玩儿的李辉

(写于2024年8月22日)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420篇文章
8月25日 上午 7:00
其他

刘晓蕾|《西游记》易改,《红楼梦》难拍

文|刘晓蕾一《黑神话:悟空》游戏火了。三分钟的游戏预告片细节到位,视觉震撼。网友还找到山西晋城各地寺庙的塑像一一对应,发现游戏画面的还原度非常高。这边厢大家都在为悟空喝彩,那边厢却是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翻车。一个网站上的留言点赞最高的是“枪毙主创”,次高的是“史诗级的灾难”,大家纷纷表示难以忍受。面对网上几乎一边倒的差评,某导演表示自己“18年的艰难的创作过程”,怀疑“有人使用AI虚拟数据群发1分点评……还有做人身攻击和侮辱的,带着一种深仇大恨,感觉拍这部电影是犯了弥天大罪,这不是有点奇怪吗?”这,真没一点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拍的有多差吗?“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幕里,丫鬟紫鹃和雪雁居然听墙根,还说宝黛:“不过半天就滚到一处去了”,这种丫鬟就该掌嘴;林妹妹看了《西厢记》,居然说自己是那”多愁多病身”,后来又自称”是倾国倾城貌”,这么癫,难怪网友说:这样的林妹妹好,死了不心疼;宝黛吵架大哭,紫鹃对袭人说:“咱们管不了了,咱们走吧。”更不用说元春省亲,贾政隔着帘子高喊一声:“儿啊!”贾环急赤白咧地抢厨房柳嫂子的鸡腿,柳嫂子还大骂:“丫头养的。”周瑞家的跟林黛玉同乘一个轿子,王熙凤呲溜一口啃一块大西瓜,薛宝钗半裸洗澡,贾琏和王熙凤光膀子擦边……这都什么胡编乱造群魔乱舞。有人说,在这坨翔面前,李少红版的居然眉清目秀了。别,有了新仇,也不要忘了旧恨呀。李版《红楼梦》是洗不白的——宝玉和黛玉躺在炕上说“林子洞”的故事,宝玉一对贼目直盯黛玉丰满的胸部;健硕的黛玉扛着大锄头,来到假的桃花树下去刨坑埋花;湘云东倒西歪躺在大石头上,花朵乱糟糟散一地。更不用说,满屏幕的铜钱头,廉价的衣饰,粗陋的布景,阴森的画面,诡异的情节,跟原著胖瘦都反着来的钗黛,连台词都能读错……着实辣眼睛。一个烂白菜,一个烂地瓜,各有各的烂。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为什么好?因为剧组从导演到演员,都秉承着“要对得起《红楼梦》,对得起曹雪芹”的信念,靠的是真诚、耐心和谦卑。其实87版也不完美,但在糟烂同行的衬托下,绝对神品。87版《红楼梦》剧照放心,经典的生命力是强大的,不会被李导胡导们的轻佻毁掉的。经典本来就是一个多元的话语场,能容纳、吞吐诸多不同的解读。这个污糟糟的胡版《红楼梦》,跟那些说元春夜里省亲是鬼魂回家,大观园里的姑娘们都是鬼,贾宝玉是明代的传国玉玺一样,都是过眼云烟。被毁掉的是改编者的理解力、想象力乃至尊严、荣誉。两位导演的专业性,大概要被质疑了。在一个沉不住气的时代,拍《红楼梦》注定会失败吧。那,为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改编得普遍很成功,《红楼梦》就恁难呢?都怪《红楼梦》。越是伟大的名著,人物就越复杂,内涵就越多义性。它既属于曹雪芹的时代,又向所有时代敞开,从而引发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经验、智识、审美和想象的碰撞。直到现在,拥黛派和拥钗派还在PK,谁也说服不了谁。比如我觉得黛玉这个人很明媚,宝玉的温柔是他的生命哲学,但也有人直呼黛玉小性,整天哭哭啼啼很难相处,宝玉女里女气是个废物。想把这样的《红楼梦》搬到荧幕上,辅之以粗陋的解读,两个小时的体量,本身就不可能。《红楼梦》也并非不可改编。找准角度捋清脉络,选一个人物或一条线索,拍个《黛玉传》、《晴雯传》、《红楼二尤》,老老实实讲故事,未尝不可。既然是《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主打宝黛钗的感情线不就好了?也能拍得紧凑、曲折。但导演能力不足野心不小,愣是把贾母、刘姥姥、王熙凤、秦可卿、贾元春、贾政、贾环、贾蓉、贾珍……包括数个名场面都塞了进去。还故作高深,显摆所谓的“独到”观点,说贾家吞掉林黛玉的遗产(林如海家虽然是世袭贵族,但历经五世后,到他这一代已无多大权势,至于当巡盐御史,也未必有多少油水。再说,仅靠贾琏一句“再发二三百万两银子的财就好了”,也难确定林家的遗产就被贾家吞掉了),好一个自以为是、自鸣得意。把一个钟鸣鼎食之族诗礼簪缨之家,拍成了鸡贼的阴谋之家。二越是伟大的经典,越抗拒被改编。跟《红楼梦》同量级的《战争与和平》、《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都很难被影视化。因为文本越复杂,文字的留白就越多,可想象的空间就越辽阔。影视剧则把人物固化了,情节简化了。文字和影视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我在学校教了很多年的《〈红楼梦〉导读》课,很少在课堂上给学生看87版电视剧,就怕学生先入为主。《三国》、《水浒》和《西游记》能接受各种爆改,是因为其文本的复杂性逊于《红楼梦》,书中的各色人物相对有辨识性,人物的动机和行为逻辑也比较简单。比如诸葛亮是“羽扇纶巾”的智多星,一心要恢复汉室;刘备仁德宽厚,张飞鲁莽忠诚,关羽义薄云天……人物在故事里,故事衬托人物,故事还都特别好看——悬念、高潮一个也不少。“千里走单骑”演得再潦草,也能看出是关羽。诸葛亮在城墙上司马懿在城下,各自就位,音乐声响起氛围起来,“空城记”的感觉就来了。同样的道理,《水浒》和《西游》里也都是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谁不爱看好汉暴起、神魔打架呢?一拍一个准。一句话,这三本书都富有故事性和戏剧性,特别匹配影视剧的调性。何况这三本书本来就是在勾栏瓦肆里,被说书先生们反复打磨过的故事,有画面感,天然适合被反复讲述。相反,《红楼梦》是反戏剧性的,它没有高潮,没有阴谋,没有激情,有的只是日常生活的吃喝应酬、家长里短。高鹗的后四十回被人诟病之处颇多,调包计和黛玉之死就太狗血了,一反前八十回的含蓄、苍凉的美学风格,成了三流言情剧。书里连谈个恋爱都那么含蓄,宝玉的最强情话也不过是“你放心”、“睡里梦里都忘不了你”,后面这句还没被林黛玉听见,反而被袭人听了去;至于“金玉姻缘”和“木石前盟”的对立,全部埋伏在琐碎的日常细节里:宝玉和宝钗互看美玉和金锁,黛玉摇摇地走过来;宝玉和黛玉在说段子,宝钗笑着走来;元春赏赐端阳节礼物,唯有宝玉和宝钗的一样;王熙凤开黛玉的玩笑:你吃了我家的茶,怎么不给我家做媳妇?贾母夸宝钗:我家四个女孩,都不如宝姑娘……这些散落各处的细节,充满弦外之音,一一串起来才能拼出一个大概,看清人情世故背后的情感和逻辑链条,最后还不能保证就是真相。毕竟,不同的视角,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它无时无刻不在考验我们的耐心、理解力和想象力,或许这就是阅读经典的意义。阅读它,就是一个不断放下偏见,进入浩瀚的人性之海,体会其幽微与深邃的过程。没有足够的耐心,是推不开荣国府大门的。三大家嫌弃胡版林黛玉,疯传其丑照,不是因为演员丑。演员并不丑,就是不像林黛玉,没有林妹妹独特的文艺气质。对,《红楼梦》里的人没一个单薄的,既有写实性,又有丰富性和审美性。三国、水浒和西游关注的是庙堂、梁山、战场和取经路上,一言不合就开打,权力、阴谋、暴力、反抗、打怪升级……个个富有传奇性,是反日常、非常态的,不是帝王将相,就是英雄好汉,是公共空间里活动的单一的人。《红楼梦》则全是琐碎、绵密的私人生活,有大家族利益较量,小儿女情态,心照不宣的人际交往……爱情、友情、亲情,利益、家庭、职场,汇成日常生活的河流,这是一个幽微驳杂的人性世界,既有情僧,亦有英雄,还有正经人。(此处有广告)千百年来,我们就是这样过的。直到现在,他们还活着,他们就是我们。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像宝钗,像黛玉,像王熙凤,像薛蟠,却很少说一个人像曹操,像刘备,像武松,像唐僧,因为他们是宏大叙事的产物,不是日常生活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人。三国水浒是向外看的,写的是大历史、大人物,有的是男性气质和粗放生活。《水浒传》里宋江、戴宗和李逵在酒楼里喝酒,一个卖唱女上前道了万福,开口唱曲,李逵不耐烦听:“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跳起身来,把两个指头去那女娘子额上一点,那女子大叫一声,蓦然倒地。”一下子把歌女点晕了。会唱曲的阎婆惜来到山东郓城,“不想这里的人不喜风流宴乐,因此不能过活”,才被宋江包养,后来更是闹出了人命。这种极具冲突性的场景,就容易出片。到了《金瓶梅》里,情感多元了,人物复杂了。声名狼藉的西门庆,能跟病重李瓶儿抱头痛哭,李瓶儿死后还一度“观戏动深悲”,哭得不可自抑,此刻哭泣的多情的西门庆,最像人,也最难演。到了《红楼梦》,又庞大又精微,进一步向内,是深幽的、内省的、有情的,千回百转愁肠百结。这个世界,草长莺飞万物滋长,一草一木都关情。这本书本来就是曹公“为闺阁立传”,写的是被历史泥石流淹没的温柔情感、敏感心灵、天真性情、高蹈灵魂、精雅生活,追问的是“天尽处,何处有香丘”,以及“什么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这个世界的人,更接近人本身,是康德说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这有情世界的颗粒度和高级感,最难被影视化。第15回在去往铁槛寺的路上,宝玉在歇脚的村庄看到一架纺车,刚伸手去试,一个十六七岁的村丫头跑过来说:你不会,我来纺给你看。宝玉笑着缩回手,一旁的秦钟悄悄跟他耳语:“此卿大有意趣!”秦钟好演,而宝玉不好演。第19回宝玉在宁国府,不想看那些热闹戏,来到厢房里看望画上的美人,不成想撞到了小厮茗烟和丫头的私情。他先是提醒丫鬟快跑,让她别害怕他不会告诉别人,接着询问茗烟这丫头叫什么,多大了,然后沉思良久。能演出其中的深情和纯净,87版的贾宝玉已成绝唱。大观园里有不少可以入画、入世说的情节——宝黛共读西厢,小红遗帕,黛玉葬花,题帕三绝,海棠诗社、菊花题、螃蟹宴、晴雯撕扇、宝钗扑蝶、平儿理妆、香菱学诗、湘云醉卧,还有宝玉的“意淫”……爱与美都在这里了。如果没有耐心,没有理解力和审美力,怎能拍出其美感和深意来呢?更辜负了曹公“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在这样的时代,还是少点期待,安心读书吧。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419篇文章
8月24日 上午 7:00
其他

于志斌|在时光里,酒有话说

文|于志斌我家有三瓶洋酒,一直舍不得喝,被尽力原封原样地保存了下来。我有酒不喝,为什么?实不愿意破坏瓶艺之美。此外这酒是什么味道?不喝便不知道,像谜一样。三瓶洋酒的味道,便是三个谜一样的存在;美妙的酒瓶内装的不仅是酒,还是神秘的色、香、韵、味、气等;诚可谓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亦复如是。这三瓶洋酒在我买到手之前,酒水充入其内已不知几许年也。自到我手以来,一眨眼间又度过了二十三个年头了。它们在我家的头十年中,一会儿被摆在这儿,一会儿被放在那里,我想三瓶洋酒若是有话要说的话,那它们或许会说在这段时光里自己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不过在后十年中,三瓶洋酒齐刷刷地崭露了头角,直到稳稳地伫立于吾家一隅之C位。这三瓶洋酒的瓶子都是玻璃质的,玻璃瓶面上刻绘了花卉和文字,以及浮雕般的绿叶和果实。瓶上不仅挂了商品标签,有的还贴了金色的、印有文字的纸片,文字十分清晰。瓶口到瓶颈上部,被封蜡包裹着;仔细看,封蜡里有东西隐现,不过隐现的是金属盖?写了字的小纸片?还是木塞?可惜像小纸片的东西太小了,我想也只有在启封后,将它拿在手中凑近看,或许才能看清楚上面有没有文字。洋酒瓶上的文字构成了商品酒的完整性,当然是极有价值的。我历来敬惜字纸,且有文字考据癖,遂用软件识别和翻译之,可知这些文字是意大利语,其多次出现的SAN
6月23日 上午 7:01
其他

韩浩月 | 知识分子不打架之后

知识分子不打架之后文
2023年9月1日
其他

罗雪村 | 南京速写一组

“是一位敏感而富于同情心的人”。2000年,南京大学为赛珍珠旧居挂牌并立了塑像。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参观时,说他像很多美国人一样,对中国的了解,是从读她的小说开始的。波士顿大学教授杰姆森·C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罗雪村 | 上海速写一组

2023年3月5日(写于2023年3月12日)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026篇文章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罗雪村 | 同欣哥,走西口

2018年当年河北乡民走西口,过张家口大境门,北出坝上,再走就是察哈尔草原了……这是六根推送的第3000篇文章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绿茶 | 北方有棵树,商务有好书

绿茶按:十一月九日,商务印书馆评出2021年度十大好书。今年是商务好书评选第九届,分为学术和大众两个榜单,共计20本好书,既有《伏尔泰文集》《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经典著作译丛》等学术经典,也有《混凝土:一部文化史》、《北方有棵树》等大众文化读物。小记一则!北方有棵树,商务有好书文
2021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