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情报局

其他

工业大宗师:国家卓越工程师有多卓越?

之前网上有个烂梗,说中国学术圈子风气不好,只知道讨好领导,霍金来了都要站起来敬酒。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霍金老师并不需要站起来敬酒。在爱泼斯坦的小岛上,霍老师搞不好是坐小孩那桌的。前两天,“国家卓越工程师”的名单正式公布了。然后,某高素质问答类社区上果然又开始了熟悉又迷幻的节奏:有正义感爆发,不管一切,先悲天悯人爽一把的。也有沉迷在自己的迫害妄想症里走不出来的。
1月23日 上午 8:03
其他

大逃杀里的中国AI大模型

Copliot的企业版价格,30美元/月,我看完第一个感觉是有点吃惊:外界没那么关心微软的可能不太清楚,但懂To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工业皇冠的宝石又少了一颗,这次轮到核磁共振设备了。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超额利润”。它指的是“公司的利润超出为其所有者提供正常(市场均衡)资本回报的水平”——企业通过某些合法的方式赚到了在正常市场情况下赚不到的钱。更简单粗暴的解释就是:合法割韭菜。欧美的那些巨头企业很多年来都在做着赚取“超额利润”的事情——通过技术垄断,开出更高的价格,从而赚到更多的钱。但经济学又告诉我们,在竞争性的行业里,“超额利润”是不可能持久的——因为总会有人盯着你的“超额利润”,然后迅速对你进行模仿、替代乃至超越。逐利的资本催动各路人马杀入各个细分领域,竞争无比激烈,最后把整个行业的利润率都拉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外在的表现就是:价格跳水,厂商只能赚点辛苦钱。最近有个消息,挺令人振奋的:根据央视系列报道《生产线上的中国》,中国的核磁共振(MRI)技术成功突破了外国多年来的封锁,国产核磁共振设备实现了自主研发并成功量产——这有望大幅度降低核磁共振设备的采购费用和使用成本。其实,中国核磁共振技术早就已经开花结果了。根据德邦证券的研究报告,2020年国内新增的MRI设备里,上海联影占比20.3%位居第一,老牌的西门子、GE位居二三名,分别占比17.6%和16.6%。总的来说,其实MRI设备市场并不大——如今每年也不过百亿左右的销售额——而且基本上都是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在购买。全国1651家三甲医院每年大约会更新800多台1.5T(中低端)的MRI设备,而全国10000多家二级医院,每年也才更新1000台左右同级别设备。较为高级的3.0T设备,更是三甲医院的专属。由此可见,MRI设备长期都是一种高端的、稀缺的医疗资源,虽然数量不多,但作为一种医疗影像设备,它的成本和普及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将会得到何等水平的医疗服务。目前中国的MRI设备增长率约为10.6%,远远高于全球同期的水平。在国内厂商的努力下,我们不断在突破核心技术,渐渐摸索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MRI设备研发、设计、制造体系。国内的头部企业上海联影已经牢牢占据了新增装机量的第一名,而且做到了关键部件100%自研。显然,我们的“工业皇冠宝石全自动采摘器”又启动了。资料来源:德邦证券研究院
2023年7月31日
其他

14亿中国人,为何撑不起一个国民服饰品牌?

那些耳熟能详的国民服饰品牌,似乎正开始走向下坡路。前段时间,“上海破产法庭”公众号发表公告表示,由于新疆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已被法院受理公司的破产清算,债权金额高达3.4亿元。不过,这些年逐渐黯淡下来的服饰品牌也不止拉夏贝尔,比如艾格在2020年宣布破产重整;森马在2022年也交出了史上最差的成绩单,净利润暴跌近6成。曾经邀请周杰伦代言的美特斯邦威也被曝出现经营问题,不仅拖欠员工工资,还关闭了大量门店。曾经,这些国民服饰品牌是不少80、90后的青春回忆,然而如今只能处在“低不成、高不就”的尴尬境地中。在彻底淡出大众视野前,它们还能有逆风翻盘的希望吗?国民品牌遭遇“中年危机”上世纪90年代,福建服装产业正处在由OEM代工模式向打造自有品牌模式转变的黄金时期,这正是中国服装产业崛起的开端。彼时,中国服饰品牌创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则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且纺织产业发达,只要厂家想,就没什么面料款式是造不出来的;此外,当时国内服饰市场的品牌几乎处于一片空白,企业总能留下立足之地。不少国民服饰企业均吃上了这波发展红利,比如拉夏贝尔在2003年加速拓展门店,刚好碰上消费狂潮,企业营收规模一度高达120亿元,全国门店数量将近上万家。美特斯邦威也是在2000年后高速发展起来的品牌,不仅邀请周杰伦、郭富城等巨星代言,更被称为“步行街之王”,几乎每个步行街都能看到其门店,高峰期门店数量高达5220家。但如今,这两家企业陷入连年亏损中,中国服饰企业从盛走向衰,其实也是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从产品端来看,中国服饰品牌的自主设计研发能力较弱,缺乏设计感。在市场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大家的设计水平都差不多,各大企业自然也能平均发展起来。可当国外快时尚品牌、电商平台品牌入驻市场后,服装设计的差异感就会变得非常明显,消费者自然择优而取。而且,大部分国民服饰品牌在产能规划、上新节奏都缺乏统一标准,像拉夏贝尔就曾多次传出“爆仓”问题。通过数据来看则更加直观,拉夏贝尔的库存周转天数从2018年的210天左右,增加至2020年的400多天,在2021年收缩门店后,才重新回落到168天,相较之下,Zara的库存周转天数只有80多天。400天的库存周转天数,就意味着拉夏贝尔要1年多才能把入库的衣服卖出去,难怪夏贝尔的库存积压曾高达20多亿元,企业的运营效率太低,也会拉低了企业的利润。最后,从销售端来看,国民服饰品牌没有重点解决经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反而将增收的希望寄托于“跑马圈地”,更是加速了它们的坠落。虽然通过直营或加盟能够快速做大业绩,但如果不从根本解决供应链效率和市场需求的问题,而是以为“生产出来就能卖掉”,企业的库存只会更加高企,在叠加直营门店的租金、人工等成本压力后,爆雷只是迟早的问题。有面料厂商曾向媒体爆料,表示自己从2016年开始与拉夏贝尔合作,彼时拉夏贝尔正处于营收的巅峰时期,但来到2019年,拉夏贝尔的回款周期已经长达一年,这家料厂商因此终止了与拉夏贝尔的合作,此时拉夏贝尔的资金链可能已经出现了问题。多元化成“作死之路”?纵观以上几点,如果说外资进入、电商发展是难以预判的市场变化,那么在这些变化发生以后,国民服饰品牌不能及时调整方向,才是它们走向衰败的关键,归根到底还是企业管理和发展意识的问题。我国服装企业大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它们在混乱的90年代中发展起来,以粗犷型管理为主,往往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及内控体系。大多数服装企业老板在赚到第一桶金后,会更热衷于赚快钱,单纯的服装业务难以满足如此要求,不少老板便将目光放到了多元化业务之上,有的甚至直接进军暴利行业。首先,房地产是上市服装企业最早开始涉足的跨界行业,相对其他行业而言,房地产的进入门槛不高,有钱就能买房收租。雅戈尔、七匹狼、美特斯邦威、波司登、鸿星尔克、李宁等都有跨界房地产项目,只是有的企业介入程度不高,只是斥资购买了地产项目,比如鸿星尔克在河南购买地块建厂;美特斯邦威旗下持有多个商铺,最近为了周转也不得不将部分商铺转让给雅戈尔,足见房产的增值能力。不过,雅戈尔才是在房地产和金融行业中玩得“最溜”的那一个,据其2022年年报显示,雅戈尔营收为148.21亿元,地产业务的收入为85.4亿元,占了总营收的60%,诠释了何谓“卖衣服不如卖房”。回顾雅戈尔的发展,虽然其第一桶金源自于卖衣服,但真正让雅戈尔荷包大涨的却是投资了宁波商业银行,在其上市半年后便套现100亿元,而在参与投资前,雅戈尔的利润仍只是千万元级别。由此可见,金融投资跟生产衣服的利润规模压根不是一个量级,因此不少服饰巨头也热衷于参与股权投资,比如雅戈尔、朗姿和七匹狼,均是典型的“实业+投资”业务架构。据IIR研究院数据显示,雅戈尔最早开始涉足金融投资,但七匹狼担任LP的次数最多,所涉及的行业也多,包括金融科技、节能环保、互联网消费、高新技术等。七匹狼的部分投资项目不过,“撒网式投资”却未必能带来高收益,从七匹狼最新年报来看,去年公司的净利润仅为1.5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卷也没用的618:消费主义的泡沫破裂得挺安详

业界说这是最卷的一届618,但在消费者看来,这或许是卷也没用的一届618。前者没有错,因为这的确算得上有史以来电商平台们出血出得最简单粗暴朴实无华的一届618,连送红包的活动都比前两年精简得多,乱七八糟的活动纷纷返璞归真,淘宝以前用来放大牌直播间的焦点位置都给了“好价”频道,京东则干脆喊了“买贵赔双倍”。后者也没有错,因为甭管喊的是什么,消费者们好像都不那么在意了,郎心如铁,不爱就是不爱,商家从消费者口袋里掏出来的每一分钱都比以前难了好多,朋友圈发战报的品牌方都少了几个数量级,发出来的我仔细看了看。嗯,很好,只要定语加的够精准,人人都是第一名。定价体系的颠覆与回归电商购物节声量弱下去的原因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复杂是说,这种现状是种种产业因素和监管因素叠加起来,这是整个行业和社会发展都进入新阶段的必然。简单是说,所有这些总结起来本质也就三个字:没钱了。这个“没钱”,是多方面的。一是消费者没钱了,不管是现在就没钱,还是觉得自己未来可能会变得没钱,总之就是没钱了。所以今年有好多卖衣服的商家都有点滑铁卢,感觉没达到预期,因为没钱的人才不在意你穿的好不好,顶多在意一下你穿的少不少。二是商家也没钱了,相比GMV,明显还是健康的财务结构和利润率更重要,毕竟如果你判断冬天要来了,那肯定得攒食物过冬而不是挥霍储备跑出去跟全世界打架抢地盘,毕竟抢到了这块地,大冬天的也不一定能种出多少粮食。三是,市场其实也没钱了,现在最有钱的肯定不是消费,而是AI和芯片。如果往前追溯,中国电商产业购物节的成型过程,就是一场新兴渠道对传统产业结构和定价体系的宣战与颠覆,618在这一点上有着开创性的历史地位:在电商洪荒初开的年代,关于“大促”最早的一段传说,就来自于京东的“月黑风高”。这是个随便写在哪都透着点匪气的词,而这段传说里的京东,干的也确实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事。故事的开端在2005年,京东把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的第二年。那是个推广销售模式基本都还停留在“论坛”的时代,京东员工每天上班要干的活,很大一部分就是跑去各大论坛发帖卖货,形式基本和挨家挨户敲门的“卖保险的”区别不大,只不过从战场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甚至为了流量,还要跑到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的新闻评论底下打广告。今天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商品标签上的商家指导价,就是标来看看而已,在实际售价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线下渠道和品牌厂商对定价体系严格把控的前电商时代,商品的“指导价”常常就是被定死的销售价,任何的促销都要经历商家、渠道、品牌方的同意才能定下来,哪怕是相当短时间的促销也极有可能被叫停。这种对价格体系的严格把控,让商业牌局的门槛变得很高,没有资本实力的人很难完成原始的积累。刚刚起步的京东就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这种压力,所以一直都在寻求突破的办法,直到刘强东在逛论坛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用户都很喜欢在晚上发帖跟他们询问购物的事,一个解决方案便慢慢浮现成形:半夜卖货。于是就有了“月黑风高”:京东会在每年自己店庆的6月份,选一天深夜搞限时秒杀。用打游击的方式,来试探和突破彼时原有产业架构下严格的价格体系封锁。这个被命名为“月黑风高时”的深夜秒杀促销活动,就是京东618店庆日的前身。从这个角度来说,618从一开始就是新兴渠道对传统价格体系和产业结构的一种试探与挑战。而时代证明了,这种诞生于互联网的新型价格体系和产业结构,明显更加先进和科学,这支撑了后来长达数年的电商购物节狂欢。但随着非理性狂欢和复杂玩法的愈演愈烈,电商的价格体系也明显开始出现了问题。线上流量成本:电商不可承受之重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线上流量成本获取,在过去五年里一度涨到了一个相当离谱的程度,给依托互联网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是游戏,二就是电商。而电商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超级主播们的出现。2021年双11之后,局长曾经写过一篇《绑架了中国消费者的直播间,正在扼杀新国货?》,那一年是两大超级主播的巅峰,双11预售的第一天,薇娅+李佳琦一共创造了200.72亿人民币的销售额。什么概念?拿A股来说,那一年同期中国A股一共有4553家上市公司,其中只有387家的年收入超过了200亿人民币,这俩人一晚上的销售额是A股91.5%的上市公司一年也赚不了的钱;更进一步讲,这4553家公司里,有80%的公司总市值在200亿以下,也就是说最少有3646家A股上市公司,你把它公司卖了都卖不了200亿人民币……极强的吸金能力背后,是超级主播极强的议价能力,以及高到天价的邀请成本。随便一个品牌要进直播间,都要付出10-50万的坑位费+15%-45%佣金,再加上一个令人咋舌的商品折扣。但问题是:商品折扣是商家在出血,15%-45%的佣金是商家在出血,10-50万的坑位费,还是商家在出血。我们在当时的那篇文章中说,流量成本过高的直播间,会扼杀新品牌的诞生和崛起,这不是长久之道,必定将要经历一个价格体系回归的过程,才能回归健康。而超级主播的垄断效应,也只是产业发展阶段的一个极端体现。线上商家在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断增长。淘宝天猫的开店成本和流量费用暴涨,其实已经被抱怨过好多年。监管层面对税务的规范管理,则断绝了电商最初十到二十年发展期中,很多灰色的利润空间。电商产业能够实现对传统消费产业结构的颠覆与重构,本质上是成本优势在起到推动作用,而随着线上电商的逐渐规范和成本的上升,无论是商家还是平台本身,都已经没有了在大促期去盲目追逐GMV的动力甚至是能力。这必将经历一个重新调整的阶段,而调整的结果,在疫情过后的上半年,显得格外明显:商家侧的决策逻辑发生了明显的转向:大促临时抱佛脚,不如平时就保持一个较好的折扣水平,走日常单,保利润率。平台开始逐渐分散自成体系:除了传统的天猫、京东开始更专注存量用户之外,拼多多,抖音电商,甚至是腾讯的视频号电商,都在专注自己的优势做差异化竞争,而放弃了简单粗暴的GMV思维。原先集中在电商节大促的庞大舆论声量,因为这些原因,在时间上被分散到了日常生活和不间断的各类直播带货中;而在渠道上被分散到了不同的平台,进入了更加垂直的受众流量池里。简而言之:随着价格体系的逐渐洗牌和回归冷静,电商市场实际上正在变得更常态化和精细化。今年的618,属于往水里丢了个直钩,不需要消费的看都不看一眼,需要消费的,该买怎么都会买,未必真的差了这几天。中国电商给全世界指条明路中国电商节最如火如荼的那几年,我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种论调,说中国电商已经天下无敌了,毕竟全世界你也找不到这个水平的短时GMV数据,拿出去的确可以x天x地。2018年之后,随着中美关系出现波折,同时硬科技如芯片等领域中国企业的反复受挫,又有一种对中国电商的无脑唱衰,说中国互联网只会盯着老百姓兜里的钱,一点正事都不干。但这两种说法显然都有失偏颇。中国电商产业的崛起,实际上深刻地重塑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消费成本结构和供应链体系。在电商崛起之前,中国的社会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高达20%,是发达国家的2~3倍之多,效率相当之低。而二十多年过去,中国的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已经降到了14.7%。中国电商也的确影响这全世界,希音席卷拉美国家,东南亚最大的几个电商平台全部都有中资背景,打法几乎都参照了中国的经验。就今年的三月份,阿里还宣布了要向东南亚最大电商平台Lazada追加20亿美元投资,把彭蕾派去了Lazada当CEO。但中国电商也不是没有出过问题。敢为天下先的意思是,你得接受你会踩坑,然后还能从坑里爬出来,把路铺平了给后人过。中国电商踩过的坑,东南亚电商几乎都小心翼翼地绕着走,所以直播电商在海外的推广都远比在国内谨慎小心。而618再卷也没能卷动消费者的背后,曾经沸反盈天的消费主义泡沫,破裂得仿佛十分安详。转载请联系微信:Operator1128
2023年6月19日
其他

中国燃气轮机有“心脏病”问题吗?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人想要过上欧美那样的壕气生活需要什么?第一个蹦出来的答案肯定是“钱”,但这等于什么都没说,因为如果钞票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们只需要开动印钞机就可以了。想过上欧美生活,我们所需要的最本质的东西,其实是Energy(可以理解为能量,也可以理解为能源)——设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有汽车、空调、暖气、烤箱、大冰箱、微波炉、洗衣机……那么生活品质大概率是差不到哪里去的。看一看中国和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就知道了——2014年,美国人平均消耗6960kg的油当量(你可以理解为消耗了近7吨汽油),而中国只有2224.35kg——连日韩的人均能源消耗都比我们高。高能耗说明啥?说明人家享受的东西多呗,说明人家空调24小时不关呗。其实不仅是这些家用电器,粮食和肉蛋奶的背后其实也是能源在支撑——美国大农场的背后是重型拖拉机、重型收割机、重载列车和卡车、农药飞机,而不是美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劳动。对我们来说,工业产品倒是足够多了,但能源,我们的确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毕竟如果单纯靠石油来让中国十几亿人也过上“大牛排、大house、大皮卡”的生活,估计半个地球的石油都不太够。但好在,我们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发展方向。中国能源的未来发展蓝图实际上早就已经确定好了——2021年3月15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我们提出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而在这个“新型电力系统”之中,占据核心位置的就是燃气轮机。根据新华社的描述:在“双碳”目标下,高效、灵活、低排放的燃气轮机发电将在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构建低碳产业链、满足“双碳”发展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更令人激动的是,燃气轮机实际上也是包括航空母舰、大型驱逐舰在内很多国产大型水面舰艇的“心脏”。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燃气轮机”这个“大国重器”。燃气轮机是什么?燃气轮机=燃气+轮机这个等式看上去简单到有点像一句废话,但从分类上来说,所谓“Turbine(轮机)”本质就是利用工质(比如高温高压空气/蒸汽)来带动叶片运动做工的机器——不严谨地说,很多人装在汽车空调出风口的那种螺旋桨装饰品也是“轮机”。而今天我们要说的“燃气轮机”只是轮机家族里的一个成员而已,这个家族里还有像诸如“蒸汽轮机”之类的老大哥。从结构上讲,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包括三部分:压气机、燃烧室、涡轮(透平)。以重型燃气轮机常用的轴流式构型为例,进气道吸入新鲜空气后,压气机里的十几级叶片将会把空气加压成为高压气体。这些高压空气随后就进入了燃烧室,在这里,喷射出来的燃油和高压空气混合并被点燃,形成了高温高压气体。然后,剧烈膨胀的高温高压气体便射向了位于后端的涡轮,带动涡轮旋转最后输出机械能——这些机械能一部分用来驱动压气机,一部分则对外输出,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也可以带动舰船主轴和螺旋桨转动。另外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燃气轮机的等级:燃气轮机靠透平来做功,而透平的动力则来自于高温高压的空气。燃烧室加工过的空气温度和压力越大,传导给透平的动力就越强悍。早期燃气轮机初温只有700度,压缩比也不超过10;但随着技术发展,主流燃气轮机(F级)的初温已经达到了1300度,压缩比也到到了15~17;更先进的H级燃气轮机的初温现在已经发展到了1500度,基本和战斗机航空发动机一个级别,压缩比也接近30。燃气轮机喷射出的高温尾气实际上也是“宝贝”——现在人们会利用这些600度左右的尾气余热来”烧开水”产生蒸汽,驱动蒸汽轮机来发电,形成一个“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最终使得发电效率显著提升(联合循环效率可达60%)。而且,燃气轮机还有一个其他引擎都没有的优势:它提升功率的速度极快,从冷启动点火到满功率运转只要几十分钟就可以——不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在电力调控,这个特性都太重要了。不过,这也很好理解。毕竟从工作原理上来说,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和航空发动机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甚至有直接把航发改成燃气轮机的案例——它的响应速度不能快吗?也正因为如此,世界上的航空发动机大厂往往也是燃气轮机大厂:美国的GE(通用电气),英国的罗罗,中国的航发燃气……都是燃气轮机和航发两开花的。当然了,也有一些玩家虽然没有什么太出名的航发产品,但凭借超级深厚的技术积累依旧可以在这个领域里叱咤风云的,比如三菱、西门子、安萨尔多。燃气轮机的难点何在?从这些GE、罗罗、西门子这些玩家的地位,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判断:燃气轮机绝对是高级工业品,甚至是老牌工业强国的专属领域。“燃气轮机”上价值最高的领域,都写在了合资协议上了——中国这些年来从GE、西门子、三菱获得了多种型号的燃气轮机生产许可,从许可协议上,我们可以轻松看出燃气轮机上哪些东西是困难而高价值的,哪些东西是简单且价值偏低的。根据许可协议,外商死抓不放的技术包括:高温部件制造技术、系统控制软硬件、设计技术、试验验证技术等技术。这些技术为什么外商死活要抓住不放呢?因为就是这些技术构成了外商的“技术壁垒”,这是人家吃饭的本事——自然是最高端的。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些技术吧。先是高温部件制造技术,它考察的是工程设计能力和材料能力。突破高温部件制造,意味着燃气轮机可以有更高的初温,进而动力也越强——这是燃气轮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燃气轮机的叶片和航空发动机一样,都要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高速旋转运动——如果我们用不锈钢做涡轮叶片,那么叶片将在高温下迅速软化乃至融化,然后被高速甩出,整个效果就像打铁花一样灿烂。为了避免这种灾难情况出现,就需要能经受超高温的合金以及隔热涂层,这都是非常高级的材料技术。同时还要在叶片上做出气膜孔来通风散热——这就很考验工程设计能力和加工能力。以GE的9F.06燃气轮机为例,它的压气机直接继承自GE90航空发动机,它的透平叶片用的是航空发动机叶片上的单晶技术。由此可见,航发和燃气轮机真的是“血缘兄弟”关系。再看看系统控制软硬件,这个考察的是工业软件、传感器和工业知识。突破了燃气轮机的控制系统,意味着这款燃气轮机更“温顺听话”,别看动不动就几百MW的功率、上千度的高温,但实际上每一个指标都清清楚楚,稍微有一点异常就能提前警告,从而避免故障带来的损失。这也是燃气轮机市场竞争力的一部分。同样是拿GE的9F.06为例:硬件上,9F.06全身上下超过6000个测量元件,包含1800多个压力传感器,160多个加速度传感器,以及上千枚探头——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欧美产品。软件上,市场上主流的燃气轮机控制软件厂商是美国的Emerson,从GE到西门子到安萨尔多等等国际知名燃气轮机厂商都有用过他们的系统。而这种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正属于“工业软件”的大类中。更烦人的是,不论是“传感器”之类的硬件还是“控制系统”这样的工业软件……这些玩意儿多少都有些“强者恒强”的意思——越多客户用你的产品,你积累的数据就越多,你未来开发的新软件就更强大,就会有越多的客户。焊死了后来者上车的门是吧?最后就是试验和验证技术,这关系到未来研发更先进燃气轮机的能力。在燃气轮机的研发过程中,设计经验固然重要,但实验也不可或缺,甚至一款成功的燃气轮机根本就是在一次次试验里烧出来、试出来的——想开发好的燃气轮机,前提是得有一个足够优秀的试验平台,特别是要有针对压气机、燃烧室、透平的试验平台。毕竟,不做试验,你的数据怎么来呢?没有数据,怎么改进呢?由此可见,中国想做好燃气轮机的国产化,绝不是单纯靠某种或某几种技术突破就可以搞定的,它需要的是从材料到工业软件到科研的全链条进步。技术之外,商业上外企也给中国企业设下了绊子。同样根据许可协议,中国厂商可以在国内自主销售,但若想在海外出售就要得到外商批准,售后服务要么和外商联合进行,要么只能交给外商。这意思就很明白了,有点像欧盟、美国不给919大飞机发适航证的味道了——你在中国市场上卖我不管,但是你如果要往国外卖,那是万万不可以的。引进技术的合作尚且如此,单纯购买外国产品就更别提了。欧美厂商的套路我们应该都很熟悉了——知道你造不出来又有需要,那就死命割你韭菜,出一点故障就派几个技术员来,然后要你五星级酒店好吃好喝招待完了再要你打一大笔钱。《人民日报》曾经采访过国内燃气轮机生产商东方电气集团的首席技术专家赵世全,赵老师在采访里坦言:买了外国燃气轮机就像给别人开了家银行,对方想什么时候提款就什么时候提款。技术上牢牢把持核心地段,商业上给你束手束脚,隔三差五再来捞一笔——看到了吧,值钱的东西别人可都死死地攥在手里呐!核心关键技术和全球业务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给我们呢?中国燃气轮机的国产化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是不可能满意的。中国燃气轮机的国产化,实际上一直在坚持,从来没放弃过。令人欣慰的是: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还是挨个看看高温部件、控制系统和试验平台的国产化奋斗吧。高温部件层面,国内已经成功研制出了F级的燃气轮机——这意味着我们的高温部件已经可以经受住1300~1400度的高温,已经达到了世界主流市场的水平。虽然说距离欧美H级乃至更高的HA级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经足以在保证自己能源安全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海外市场争夺了——毕竟和外国同等功率的燃机产品相比,我们的制造、运维成本都很低,这又是熟悉的“发达国家粉碎机”剧情了。控制系统层面,我们也在快速追赶——中国在信息技术上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的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完成了国产替代。中国华电自己研发的“华电睿蓝”自主可控系统不仅可以用在国产燃机上,而且还可以覆盖在进口的E/F级轮机上,等于是形成了一个像安卓系统那样可以部署在不同品牌上的通用控制系统。试验平台层面,我们也开始布局——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承建的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上海浦东新区)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开工。项目投资估算超6.5亿元,建设周期为4年,已列入2019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除此之外,中国在激光熔覆、增材制造领域的水平也已经位居世界前列——这也都是可以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领域的新技术。最近,“太行110”(AGT-110)重型燃气轮机也已经成功在深圳通过产品验证鉴定,标志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通过整机验证,填补了国内该功率等级产品空白。最后,不要忘了我们的老传统:我们从来都是谦虚而低调的,当我们公开宣布AGT-110的时候,意味着它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品了。我相信,中国更新型更强悍的燃气轮机,应该已经在路上了。参考文献: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和自主化现状,燃气轮机发电专业委员会干货丨GE
2023年6月9日
其他

淄博烧烤的“千层套路”:论中国地方政府有多会玩?

政府想做好一件事需要什么?能力和意愿。如果更专业一点,应该叫:资源和积极性。淄博烧烤,火爆得一塌糊涂,无疑成为了近些年来最佳的城市宣传案例,很可能没有之一。淄博烧烤辛香味的烟雾之中,我们能品出中国政府,特别是中国的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神奇调味”。或许更重要的是,一条可以解决当代中国诸多社会问题的新思路,正藏在淄博烧烤那酥软的小卷饼里。淄博这一次赚了多少?淄博人真的从这次“特别烧烤行动”中赚到钱了吗?当然,而且不仅仅是赚钱这么简单。这一次,淄博既赢了面子,也赢了里子。先搭建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计算模型吧。一名典型的专程从外地来淄博吃烧烤的游客大概会走这么一个流程:首先你肯定要住酒店吧?根据携程的数据,去掉最高级的五星级酒店,去掉最廉价的小旅馆,淄博一般的商务连锁酒店一晚上的价格大约是300元。但考虑到可能有大多数是情侣/同学/朋友结伴出游,那么酒店价格将被均摊——我们这里设定人均酒店花费150元。在酒店放了行李之后,肯定就要去吃烧烤了。根据大众点评上的报价,淄博烧烤人均价格大约在75元上下。另外,你来了淄博不可能只吃烧烤吧。考虑到淄博是一个小城市,物价水平不会太高,参照我比较熟悉的河南省安阳市的情况来看,50元应该足够你吃顿不错的早饭顺便游玩一下当地一些小景点了。还有就是交通费用。根据滴滴打车上的报价来看,在淄博,主城区内单次打车价格约20-30元——那么两天大概会有60元花在打车上,同样考虑到情侣朋友结伴出行的均摊,我们按照人均市内交通费20元来算。最后,再考虑到有的游客有买烟、买卫生用品、买奶茶、买小零食的需求,大概还会产生50元的杂项花销。因此,我们可以估计一个典型的外地游客这波来淄博玩两天的花费大约是345元/人。而整个三月,总计有480万人次的游客来到淄博。粗略估算,那么整个淄博三月份单纯散客带来的收入大约是16.56亿元。即便这个数字有多牛逼呢?即便是疫情前2019年的北京,全市月均旅游收入也只有6.83亿元。这是多么强的拉动效果。“淄博烧烤”带来的480万人次游客对淄博这个470万人口的小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资源。在这短时间里,几乎每个淄博人都在思考如何能抓住这一轮流量机会。最直接的受益者自然是“烧烤产业链”上的人们:接待了这么多的游客,烧烤店主需要采购大量原材料——寻常状态下,一家“灵魂小饼”生产厂每天可以生产一万袋小饼,但现在,他们必须要“人歇机器不歇”地连轴转生产,只有把产能提高到每天三万袋才能满足烧烤店主们的需求。然后就是被突然袭来的游客挤爆的住宿行业:酒店订单暴涨,一房难求。在网上,甚至有“脑子灵活”的网友直接在淄博某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淄博当地居民也充分行动起来,想办法把自家空置的房间出租出去做民宿招待外地游客。更令人诧异的是,这次烧烤热潮竟然连淄博的房产销售市场都带起来了。有人花费百万巨资买下了六间普通的菜场门面改造为烧烤摊子——如今每天生意火爆,赚了个盆满钵满——在全国房地产市场都在呈现缓慢下行趋势的时候,淄博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却卖出了120万平米的房子——淄博人口一共也就470万。这些后续的交易,恐怕只有等到几个月后淄博发布当地GDP数据的时候才会公之于众了。总而言之,这一轮“特别烧烤行动”带给淄博的是巨大的红利——太多太多淄博人因此赚到了钱,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淄博政府调动了多少资源回到开篇时候的那个问题:政府想做好一件事需要什么?能力和意愿。或者说,资源和积极性。淄博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劳动的成果,是政府意志和资源完美配合后产生的巨大成功——这是一场长达三年的布局最终瓜熟蒂落的过程。先来看看淄博政府的“积极性”吧!在2020年11月25日,当时的淄博市长,现在的淄博市委书记马晓磊就会见了十几家数字文旅企业,并且表示“想把淄博打造成一个网红城市”。也正是在2020年,“烧烤”二字开始频繁出现在淄博地区机关报《淄博日报》上,“夜间经济”开始成为淄博市政府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那一年“淄博烧烤”第一次登上热搜——因为当时淄博组织了“麦田音乐节”,薛之谦在现场安利了“淄博烧烤”,成功进行了宣传。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淄博烧烤”的IP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淄博市政府方面是将烧烤作为夜间经济的一个环节来进行运作的。不要以为当成一个环节来做就不重要。2020年11月24日,淄博市委常委和宣传部门的领导们专门去了牧羊村、水晶街等等“夜间经济示范街区”进行调研——而这次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淄博跨年夜的直播活动做前期准备。且不说这个跨年夜直播有多火,人家淄博从2020年开始就已经把“建设网红城市”当成主线任务来做了——有多少地方政府会如此重视一场跨年夜的直播呢?“淄博烧烤”正式作为一个独立IP开始发育是在2021年——2021年开始,随着抖音、B站上的一批网红的宣传,淄博烧烤开始在全网知名。到了夏天,知名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3》就把淄博纳入选址名单之中。从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专门坐高铁或者自驾来淄博吃烧烤,牧羊村、赵一家、玉米地等知名烧烤店开始变得一座难求。随着年底的《人生一串3》上映,淄博烧烤彻底出圈成功——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淄博市委网信办随后就和《人生一串3》官方一起合作策划了淄博站的相关活动。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淄博的目标变成了“五好”城市——“好学,好看,好吃,好玩,好创业”——这摆明了就是要吸引年轻人嘛。其实到这里,淄博烧烤已经算是成功了。但淄博并没有停下来,今年消费复苏,淄博烧烤刚刚开始有一点点热度的时候,淄博市政府立刻反应了过来——明确提出了“借机借势,做大做强这个城市名片”。今年的各种操作,大家就很熟悉了:先是一批“烧烤”政策,再是举办“金炉奖”、发放烧烤消费券、烧烤主题一日游/两日游、组织安排烧烤志愿者、烧烤专线,甚至还专门和济南铁路局合作了“烧烤列车”,上车就送纪念大礼包……淄博烧烤的火爆不是一次偶然,而是从2020年开始淄博市政府立志打造“网红城市”水到渠成的结果。当然了,淄博能这么玩也是因为别人物质资源非常充足。淄博下面有个金岭回族镇——这里是淄博最大的牛羊肉产品聚集地,也是淄博肉类品质的骨干支撑,每年屠宰牛1万头,羊1.5万余头。而淄博下面的皇城镇则每年产出60多万吨蔬菜,成为了淄博的蔬菜供应基地。此外,还有朱台镇的烧烤炉,淄川周村的小饼……整个烧烤产业链都是淄博内部包圆了,也正是因为淄博可以完全包圆,所以淄博政府才有了全面操盘管控的机会。而且别忘了,淄博的食品产业一直都很强,淄博2022年还宣布要成为中国北方预制菜的高地——难怪淄博的烧烤为什么品质稳定不会缺斤少两了,人家走的是工业化的路子嘛。小城市的未来“淄博烧烤”的成功,其实也解答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小城市,尤其是北方的小城市,以后怎么办。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人口开始大量向大城市、向南方迁徙。在这个大背景下,北方的小城市开始迎接青年人的流失。是因为小城市的生活不好么?其实真不是。小城市的生活质量实际上是很高的,以我比较熟悉的河南省安阳市来说,前两年去找当地的朋友玩,一顿让我们两个吃撑了的早饭“扁粉菜”只花了不到20块钱,晚上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吃烩面和烤串,最后结账才发现只需要100多块钱。这种物价水平的生活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里基本上是不可想象的。另外,你知道安阳为了吸引人才有多努力么?只要你是个博士,安阳工学院就给你专门安排政策和待遇,给你10-60万的安家费,给你5-40万的科研启动经费,还有15万的固定津贴和5年免租金的过渡性住房。但为何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来安阳生活呢?很简单,来了做什么呢?于是,淄博给出了答案:小城市的好处就在于“船小好调头”,只要认真经营,两三年时间里就能得到不错的结果——哪怕只是烧烤这样的小领域,只要能火爆起来,只要能赚足流量,也可以成为一个小城市的“风口”。当然,淄博不可能永远接待这么多游客,但只要未来比过去的游客更多,那就是胜利。这证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中国大地上,现在有大量闲置的资源等待有意愿和能力的地方政府去盘活——毕竟,如果淄博可以靠一个小小的烧烤来带动,那么别的城市也一定可以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流量密码。星海情报局入驻媒体平台36Kr/
2023年4月25日
其他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意味着什么?

惊天动地的事情,往往发生在平凡的日子里。1941年12月7日,对于当时的美国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星期日。但从那天之后,世界的格局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旋即卷入二战,进而导致了联合国的成立,以及后面的冷战。追溯今日世界格局的本源,当年夏威夷瓦胡岛的那个闷热周末是一个无法绕开的时间节点。或许多年以后,当人们开始谈论中国科技发展史的时候,可能也无法绕开2023年3月7日这天。2023年3月7日下午4时许,新华社通报了一则消息:中国将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为什么说这个事情如此重要呢?结合一下现在的国际形势就知道了——原先的“时间表”还是太保守了,我们在关键科学技术上的突破进程必须要加速了。直接说我的观点: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或许意味着我们要认认真真发展科技,乃至可能要开始启动“新型举国体制”这个“大杀器”了。如果一切顺利,或许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将有幸看到一场井喷式的中国科技爆发。我对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的理解为什么我这么说,理由很简单,看看新华社的新闻原文就知道了。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这种官方新闻都是有规矩的,如果这东西不重要,我们根本不会把它放在最前面。所以就很好理解了: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是外在的组织形式,新版本的科学技术部要做的事情(职责)排第一的就是“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从科学技术部职责范围里划走的事务:组织拟订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农村科技进步的职责被划给了农业农村部,组织拟订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职责被分别划给了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这是啥意思呢?大家要知道:中国的很多政府部门实际上都是有社会责任的。以农业农村部为例,它的业务里包括了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渔政、监督管理、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国际合作、政务管理和农村事业。简单粗暴来说,农业农村部不仅要操心粮食安全这种重大事项,还要管理兽医资格考试、新型农业机械研究、长江水资源保护、外来物种入侵等等农业相关的事情。科技部也差不多,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身上是背了很多社会责任的——比如需要运用自己在科学技术领域上的特长来帮助农业农村、社会、环保等等事业的发展。但这一次重新组建科技部之后,我们却发现:科技部下面很多社会发展相关的职责被划走了。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看,这等于是在给科学技术部进行“减负”,把资源收拢起来,加强到更重要的事情上面。比如,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比如,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举国体制是什么?所以,这一次科技部的重新组建,很值得关注的点就在于“新型举国体制”。我知道很多人看到“举国体制”这四个字就要开始着急,但你先别急,好好看完今天这篇文章,它会刷新你对“举国体制”四个字的认知。中国“举国体制”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两弹一星”和核潜艇,大家记住的是那些为了“两弹一星”和核潜艇鞠躬尽瘁的科学家,但常常被人忽略的,却是“两弹一星”和核潜艇背后的“工程总指挥”——1962年11月17日成立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根据北京大学路风、何鹏宇《以特殊机构执行和完成重大任务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十四亿中国人,拒绝“卡脖子”

注:本文根据2月16日曾航在吴晓波频道的直播整理而来,部分内容有改动♬点击上方可收听文章朗读音频各位星海情报局的朋友中午好,今天很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国产替代的相关话题,说到这个话题多少心情多少是有一些沉重,因为我记得10年前,我写过一本书叫《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当时我去过很多苹果的工厂,那时候,其实我们很少去聊国产替代这样一个话题,当时我们强调更多的是全球化,还有全球分工。比如我们都知道苹果手机早期的时候,芯片是在韩国三星的工厂里面生产的,屏幕是在韩国LG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曾航:印度产iPhone占比大幅提升,一个什么信号?

Watch和AirPods在内的所有苹果产品将有约25%在中国以外生产,目前这个比例为5%。同时,越南将生产20%的iPad和Apple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谈芯片制裁:只要西方不是铁板一块,就有缝隙可钻

这几天因为美国新一轮对中国的科技制裁,导致A股半导体和科技板块出现暴跌,一时间各种消息满天飞,产业界人心惶惶。这次的制裁和打击力度是空前的,已经有很多文章展开分析,这里不再赘述。今天我想论证一个可能性,假设中美和解无望,中国的科技产业应该怎么办?我的答案是中国应该尽可能多的争取美国以外的其他西方阵营国家,比如德、日、韩、法、荷这些国家在经贸和科技上的往来。历史的很多经验显示,西方阵营只要不是铁板一块,就有缝隙可钻。像半导体这样的产业,早就形成了细致的全球分工,全球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关起门来光靠自己搞出完整的先进的半导体产业。半导体产业链简图众所周知,全世界最好的光刻机在荷兰生产,但是荷兰ASML也是依靠上游数千家供应商的零部件生产出最先进的光刻机,同时大量依赖于美国、日本这些国家的基础科研。全世界最好的半导体材料主要在日本生产,因为半导体材料主要考验化学科技,日本在2000年后光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就出了8个,所以日本人的半导体材料造的好,不是没有道理的。台湾的台积电和韩国的三星是芯片代工这一块的王者,其中台积电这几年势头尤其生猛,台湾人打败韩国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前几年日韩关系闹僵,日本人断掉了韩国人的半导体材料供应,而台湾人则能够继续从日本进口最好的半导体材料,从而使得台积电在先进制程芯片当中的代工市场占有率超过90%,远远把韩国甩在后面。而美国的苹果公司又是台积电最大的客户,正是来自苹果的稳定订单和巨额资金支持,使得台积电成为了全球的芯片代工霸主。苹果公司的芯片又主要发往在中国大陆的苹果供应链工厂组装进
2022年10月12日
其他

曾航:当互联网大厂开始躺平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中国的互联网大厂们,已经开始有了浓浓的躺平气息。前几天我和一个消息灵通负责招聘的朋友聊天,她说现在的互联网大厂里面,除了字节跳动还在招人,其他大厂基本都在裁员,而且你要进字节跳动,也是平薪或者降薪进去,这跟几年前互联网大厂们雄心壮志,动辄开2-3倍薪水挖人的状态构成了天壤之别。大厂的薪资构成通常一半是现金一半是股票,但是你去看一看那些大厂惨淡的股价,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许多人工智能和算法方面的优秀工程师开始选择
2022年8月9日
其他

“北京冬奥”结束了,聊一下它背后的秘密

昨天晚上,“北京冬奥”举行了闭幕式,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结束了。全国的商家们不约而同地都死死地抓住这个机会,借着“冬奥”开始大搞营销,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电梯里、地铁上、手机app的开屏......几乎每一个角落里,你都可以看到一脸灿烂笑容、一看就元气满满的谷爱凌同学。实际上,从过年前开始,关于“冬奥”的新闻就一直没停过。虽然我没看你们的手机,但不论是B站还是微博、抖音,最近这段时间里,你们手机上关于冬奥会的推送肯定就没停过。对我个人来说,我对本次“冬奥”的各种“黑科技”更感兴趣——说实话,看到新闻里的各种“黑科技”,心情有点小激动。对于我们这些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冰雪项目好看归好看,但距离我们还是太远了,也就是看个热闹。但“冬奥”背后的这些科技就不一样了,几年之后,这些技术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在我看来,1980年以后的每一届“奥运会”其实都可以分成两层来看——浮在表层的是体育健儿们的竞技和金牌,埋在底层的是种种新技术的应用。奥运会,是未来五到十年科技生活的最强官方预告片。奥运会,最强预言家。说实话,奥运会才是最强的预言家——虚假的预言家每天抱着水晶球和八卦图神神叨叨,不灵的时候还总喜欢说什么“天机不可泄露”来给自己挽尊,真正的预言家直接电视直播,全渠道推送。你们就把这个苹果想象成水晶球吧站在2022年的视角上回头看,你会发现,当年的北京奥运会早已预告了未来我们生活中将要发生的种种改变。如果当时的我能有现在的视野,我人生的命运一定会发生巨大的转变。时间回到2008年8月8日,在那个激情四射的夏夜,全世界观众都被北京奥运会“前无古人”的宏大开幕式震惊了——太震撼了,太牛逼了。粗犷、阳刚,真正的大国气质除了万人击缶,吟诵“有朋自远方来”和“活字印刷术”表演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当时贯穿整个鸟巢体育场的那个超长画卷——这也是当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具科技含量的一个元素——一个长达147米,宽达36米,嵌有四万四千枚LED发光元件的超级LED屏幕。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次集中展示,人们对LED的应用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中国LED产业也从此开始起飞,到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4.63%。08奥运之前,LED技术仍然主要应用在屏幕和景观照明,绝大多数场所的照明仍然使用的是传统荧光灯和白炽灯。奥运之后,随着LED产业的发展,高效、耐用、节能的LED灯席卷市场,成为了照明领域的绝对主流。重点在于08奥运后的增速另一个当年的“新闻”也非常令人感慨——“中国自主产权人脸识别系统应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了保证安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奥运史上首次使用了人脸识别系统来核查门票持有人的身份信息,国产系统不负众望,成功发挥了人员身份核实查验的作用。有意思的是,这条“新闻”最后提到:“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已成功应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人脸识别系统,能适应不同环境光照变化和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还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人员身份验证的场合,包括大型体育赛事、口岸、机场、景区、大型会议出入、教育考试、政府机构和企业的出入口控制等。”再看看我们今天的生活,机场、高铁早已经实现了刷脸通行,在商场、超市、便利店刷脸购物也成了再平常不过的基本操作。而我个人认为08北京奥运会上“最重量级”的预告,则出现在网络通信领域:08奥运期间,中国自主研发的3G网络服务正式交付使用,奥运官员和志愿者便可以通过手机实现手机电视、无线宽带上网的功能。实际上,如果我们回到更久远之前,我们会发现:早在2000年北京申奥的时候,原信息产业部就曾经书面签署文件承诺:如果北京申奥成功,将保证把3G等新技术、新服务提供给北京奥运会。今天,我们连5G网络都觉得不稀奇了,很多人甚至连“流量省着用”的意识都没了——无线宽带上网、手机电视......这些当年会被写进新闻里的“高端技术”如今已经手机的最最最基本功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早在08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认定手机视频在未来必定会成为大发展方向了。此外,为了迎接08奥运,京津城际铁路、北京南站也在2008年投入应用,时速350km的“和谐号”高铁第一次公开露面。也是在2008年4月,“京沪高铁”正式开工,中国进入了“大高铁时代”。LED、人脸识别、无线宽带网络、高铁......这些技术在2008年出现在新闻里,在2013年前后开始大规模发展,在2018年前后实现了普及并最终改造了每个人的生活。所以,提前向大家展示未来五到十年的生活图景,这就是我眼里“奥运会”的深层含义。本届冬奥可能预言了什么?既然奥运会能未来生活图景,那么问题来了:本届冬奥上展示了一些什么呢?答案是:本届冬奥会一共落地了212项新技术。这也就意味着,在这212项技术里,可能会诞生一批未来的重大应用。中餐的工业革命从媒体报道最多的“机器人餐厅”来说。整个餐厅的后厨没有一个人类厨师,全部都是机器人在操作——不仅能制作薯条、汉堡这类容易标准化操作的西餐单品,还能制作盐焗鸡、清蒸笋壳鱼、煲仔饭之类较为复杂的中餐菜肴。这就说明,中餐已经迎来了“机械飞升”的时代——通过编程和训练,机器人不仅仅能够完成中餐食材的基本加工,还能够掌握了大翻锅这样的技术动作。我之前试着翻锅,但真的翻了事实上,中餐烹饪中的锅和铲子的各种操作,机器人都已经可以学个八九不离十了。最离谱的是,这套烹饪系统还装备了机器视觉传感器,通过对食材色泽的识别来判断火候。毕竟,人家机器看你脸一眼都知道你体温多少度,判断个火候还不是小意思?这套系统的设计团队甚至还走访了很多名师大厨,然后通过技术手段精确复制大厨们的配方、动作和火候把控的标准。中华小当家量产有望!之前人们谈起中式快餐品牌的颓势,很重要的一条理由就是中餐无法标准化,所以诞生不了肯德基、麦当劳。事实上,今天市场上的很多餐馆、外卖早就已经在靠“中央厨房+标准化理包”的模式在运转了。中式餐饮产业也早已开始了标准化,只不过因为厨师难以标准化,所以大型的连锁中餐品牌往往都是火锅、串串这种“食材标准化制造、食客自定义烹饪”的模式。现在,厨师都给你弄成根据程序精确操作的机器人了,厨师操作标准化的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那么,中式快餐品牌崛起还远吗?因此,我认为,从本届冬奥,我看出的第一个“未来”是“中式餐饮工业革命”。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随着“机器人餐厅”技术进一步成熟,成本进一步降低。未来,在大众消费市场上将会出现一大批菜品价格便宜到离谱的标准化的机器人餐厅,而厨师们将Great
2022年2月2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中国建设者:挖掘机的江湖故事

关注“中国制造”的星辰大海
2021年10月30日
其他

造车是小米、华为们的天职

一天前,华为跟路透社上演了关于华为造不造车的第N波拉扯,路透社上午爆料称知情人士透露,华为计划推出自有品牌电动汽车,目前正和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协商代工制造。几个小时之后,华为负责人就回应:不造车,帮忙企业造好车。实话讲,这种拉扯在局长看来没太大意义,更多是一种安抚合作方的表态而已。因为不管嘴上怎么说,苹果,华为,小米,甚至是OPPO,都已经开始布局汽车相关研发内容,要切入汽车产业链的意味已经不能更明显,以至于局长陪家人买手机,挑来拣去发现毫无新意时,母上大人都能精准吐槽:手机行业人老珠黄,哪有新能源汽车可口。这话自然是个玩笑,但手机厂商未来重心出现偏移却是既定的事实,且偏移的方向也已经基本确定:就是智能汽车。这并不是对风口的盲目追逐,如果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来理解这条路径,手机和汽车甚至都算不上是两个赛道,因为无论形态如何千差万别,它们本质上都是同一种东西:智能终端。如果这个脉络走下去,继续在这条赛道上不断升级,造车在未来数年间,都将是手机厂商们的天职:你造也要造,不造也得造。区别无非是时间和形式而已。在这条演进路线上,PC的从无到有,将美国经济拉出泥沼,带来了数十年的经济腾飞;从PC到手机的进化,则给了中国一个迎头赶上的时代机遇,不仅是华为,小米,OV系的崛起有赖于此,阿里、腾讯、字节跳动们也无一例外是移动互联网的受益者。到了今天,从手机到汽车的又一场终端迁移,背后也将是一场关于国运的新征程。手机厂商与智能汽车往事为什么是手机厂商率先入局造车?局长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总会想起两个人,一个是贾跃亭,一个是乔布斯。▲
2021年2月27日
其他

这才叫“顶级强国入场券”:中国航发,开加力,起飞!

今天,我们来聊聊中国航空发动机的事情。最近,乌克兰方面因为马达西奇公司的事情开始对一些中国企业和个人进行制裁。这个操作又把“中国航空发动机”的话题炒起来了。作为前苏联留给乌克兰的重要遗产,马达西奇公司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有非常雄厚的资源和经验。身为超级运输机An-225的引擎提供商,马达西奇掌握了大型航空发动机的许多核心技术和资料。说我们不眼馋是假的,所以中国民企——天骄航空计划通过投资的方式和马达西奇合作。然而,乌克兰却打断了我们的计划,强行终止了我们的投资。天骄航空向国际仲裁提出申诉,要求乌克兰赔偿数百亿人民币,乌克兰方面则直接宣布对中国企业和个人进行制裁。其实,以乌克兰这么多年的表现来看,它根本无力负担“马达西奇”这样伟大的企业——现在的马达西奇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如果能够顺利接下中国投资,或许还有放手一搏的资本,但现在乌克兰拒绝了我们递出的橄榄枝,那恐怕就无力回天了。对我们来说,没能把“马达西奇”项目圆满做成最多就是延缓了一些进度。但对于乌克兰而言,马如果马达西奇破产,那么这个多灾多难的东欧国家的前途可能又要多几分不确定性了。继承了苏联黑海造船厂的乌克兰,现在连小小的护卫舰都要从土耳其采购——当年扎波罗热哥萨克的后人,怎么就变成要从土耳其苏丹的后人手上买军火了?实际上,只要是和航空发动机有关的事情就没有小事。在中文互联网上,航空发动机的讨论远比芯片话题的历史要悠久得多。两者的重要性,也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故事,至少从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90年代末期)就已经是中国科技和军迷圈子里的日常话题了。以至于只要谈到中国飞机,就必然有人说发动机不行;谈发动机的问题,就必然有人说材料不行。这种现象直到J-20出来之后才逐渐降温,但仍然有相当大的市场。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讲讲关于国产航发的思考,以及中国航发的深度价值。航空发动机有多重要之所以“航发无小事”,主要是因为航空发动机属于“战略级”产品,其相关的技术也具有“战略级”的重要性。这个战略性,体现在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什么是“战略级”?那些能让小国变大国,弱国变强国,棋子变棋手,病夫变英雄的东西,就是战略级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但不限于:原子弹、航母舰队、隐身轰炸机、洲际导弹以及航空发动机。首先,我们算算航空发动机的政治账。▲
2021年2月6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造不出来的疫苗玻璃瓶背后:中国药玻产业的内卷与未来

碱的析出量高,会造成玻璃脱片并与药物发生反应,降低药效。这是造成注射剂药效衰减、药品不治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玻璃瓶只适合储存一些对化学稳定性要求不高的药品,比如说一些普通的抗生素粉针剂和口服液等。
2021年1月15日
其他

这才叫纯正的“卡脖子”:国外巨头轻轻一捏,扼住了中国工业的气管和支气管。

今天,我们说一个比较特别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大洋彼岸某个灯塔国对我们科技封锁已经很久了,搞得我们在科技产业的发展上凭空遇到了很多困难。网上就有很多声音,比如有人就说可以通过“稀土禁运”来反向制裁一波。我以前也觉得这个想法很有创意,毕竟稀土矿产真就属于“老天爷赏口饭吃”,有的时候不是“家里有矿”,更像是“矿里有家”。中国的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如果我们真的对某大国进行“稀土禁运”,虽然它可以选择从巴西、东南亚继续进口稀土,但不论是数量还是价格方面都肯定不如从中国进口实惠。问题是,老天爷不止给我们一家赏饭吃。尽管我们可以用稀土来卡别人的脖子,但是别人转过身就能用别的东西卡我们。比如,氦气。对中国来说,氦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尽管在中国,每一个公园、游乐场、幼儿园门口卖气球的大爷大妈手上都掌握着它,但它仍旧非常宝贵。因为中国几乎没有大规模生产氦气的能力——不是我们不努力,奈何老天爷给亚洲大陆东部这块地方的氦气实在太少了。而且,人类几乎不掌握任何可以经济生产氦气的方法。如果有一天别人用氦气来卡我们的脖子,我们可能真的连气球都没得玩了。那是真正地被人卡住了肺管子。英国剑桥大学化学家、英国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彼得·沃泽斯对氦气的评价是:“如果我们再继续把氦气浪费在气球这样的非必需品上,任其飘到空中,50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大概会这么说,‘难以置信,他们竟然用氦气这么宝贵的资源充气球玩儿!’”工业气体的重要性氦气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在宇宙中,氦气的储量仅仅次于氢气。但在地球上,氦气寥寥无几。因为氦气的密度实在是太低了,连地球引力都拴不住它。如果你在空气中打开一罐子氦气,它会一路不停地向上飘,直到它冲出大气层。目前,全世界已经探明的氦气储量只有519亿立方米。519亿立方米,听上去很大,很多,很不稀缺。但我们要知道,随便一个还不错的天然气田的储量就可以轻松达到千亿立方米。幸亏氦气不像天然气那样是普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否则全世界各国一定会因为氦气打个头破血流。另外,氦气在地球上的分布和稀土一样非常不平均。全球已经探明的氦气储量中,有四成都在美国,俄罗斯、卡塔尔、伊朗、阿尔及利亚四国加起来占了又占了五成,其余国家共占一成。中国的氦气储量只有全球储量的2%,也就是只有大约1亿立方米(氦气密度很小,所以中国的氦气储量总计不到14万吨)。中国95%的氦气,都依赖于进口。实际上,中国每年都需要花费至少2亿美元从卡塔尔和美国购买4000吨氦气。尽管2亿美元对我们来说不算很大一笔钱,甚至还不到中欧之间每日贸易额(10亿多欧元)的零头。但对于氦气这种不可再生同时还有战略价值的自然资源,一旦储量低到了一定程度,它将在一夜之间变得有价无市,变得千金不换,有钱都买不来。然而,氦气,还只是庞大的工业气体家族中的一员。工业气体,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和石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等自然资源一样,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至关重要,被誉为“工业血液”。工业气体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大宗气体的产量和来源都非常丰富,常见的主要是氧气、氮气、氢气。以及可以通过简便方法人工合成生产的乙炔(电焊用气)及二氧化碳。特种气体则包括了:标准气体、高纯气体和电子特种气体。其中,电子特种气体是制造芯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2021年1月8日
其他

《中欧投资协定》:中国找到了机遇,欧洲抱紧了大腿。

2020年的最后一天,传来了一个特别的消息,号称“中国有史以来最深入投资协定”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结束了。对这个消息,我的看法比较复杂。在我看来,这份协议的感觉有点像是在“谈恋爱”:中国诚意十足地给欧盟“表白”,欧盟虽然有些顾虑,但还是牵了手。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也值得我们担忧。显然,中国和欧洲之间是彼此需要的,但有感情经验的同学都明白,当你的另一半对这段关系有所顾虑的时候,TA往往会提出一些别的要求。碰巧,欧洲正好疑虑重重,难免也就给我们提了许多要求——这些要求说到底就是两个字,“开放”——但这两个字对我们来说,分量不轻。毕竟,作为资本主义“龙兴之地”的欧洲大陆早就开放了。面对即将席卷而来的高技术、高标准的欧洲企业们,中国的企业做好准备了吗?等这份协定正式签署生效,
2021年1月5日
其他

熬过2020,能阻挡中国崛起的还有谁?

关注“中国制造”的星辰大海
2020年12月31日
其他

再不反垄断,资本就要扼住国家的咽喉了

但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次分拆的危害。因为分拆之后,通信行业迅速迎来了一次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直接进入半导体时代。直到IBM为首的巨头们纷纷崛起,人们才慢慢回过味来:这事其实和拆分没什么关系。
2020年12月25日
其他

躺着也中枪:没有自己的汽车芯片的中国车企路在何方?

在现实中,每四起重大交通事故,就有一起是因为车辆发生侧滑;十次导致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中,就有六次和车辆侧滑有关。而ESP系统,正是对抗车辆侧滑的重要手段。现在已经是各大品牌高端车的标准配置了。
2020年12月16日
其他

这个让中国人变美的千亿市场,国产代替大有可为

打开财报一看,你会发现,研发费用所占的比重依旧少得可怜。
2020年12月14日
其他

从算盘到“量子计算机”:请站稳扶好,中国的科研生产力要开挂了。

最后,这位审稿人表示:潘院士的团队非常讲义气,听说美国口罩不够,还专门给我寄了200个口罩,我真的超级感谢。但是我Scott毕竟是个体面人,肯定还是会坚持专业精神的,绝不会被200个口罩收买!
2020年12月4日
其他

中国化妆品122年:国货美妆离真正的崛起还很远

然而,2003年和2004年,欧莱雅先后收购了小护士和羽西;2008年强生收购了大宝;2011年,法国科蒂收购了丁家宜。海外巨头直接用收购解决了本土对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欧莱雅对小护士的收购。
2020年11月30日
其他

700块的冠脉支架背后:国产替代“夺”回中国人的心脏

就今天这个时点上中国的心脏支架产业来说,我们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水准几乎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只是适应症范围与细节依然存在差距。在获取信任,建设品牌,以及加深底蕴上,中国企业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0年11月21日
其他

RCEP: 历史的转折和中国人的新生活

比如,2012年,中韩之间就签了自贸协定;2014年,韩国和澳大利亚也搞了一个《韩澳自由贸易协定》,但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则是在一年后的2015年才正式签署。
2020年11月17日
其他

三星和华为,到底谁是亚洲科技公司的王者?

在当下日趋复杂的大环境下,三星和华为的未来十年很可能走向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三星背靠美国技术和全球市场,而华为则背靠庞大的中国市场及中国日趋强大的综合国力,同时享有中国巨大的工程师红利。
2020年11月11日
其他

超越“友商”特斯拉,中国自动驾驶还要走多久?

一是在过去十年的数字化浪潮之中,中国用户对移动支付、网约车、外卖等大量本地生活场景下的应用极为熟悉,使用频率远高于全球其他地方。这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商业化落地的前景最明朗,落地速度也会更快。
2020年11月6日
其他

从落后百年到世界第一,中国盾构机的逆袭之路

如今,中国已经拥有13.9万公里铁路、6730公里城市轨道、501万公里公路,其中铁路隧道超过18000公里;公路隧道超过20000公里;地铁则达6000公里。100年了,孙中山先生的宏愿终于实现。
2020年10月31日
其他

中美数字货币竞赛,我们到底领先3年还是落后100年

这直接导致了Libra公布之初面临了极大的监管压力,反应尤其激烈的就是美国自己,但在过去一年的反复磨合之后,Libra修改了自己的定位来拥抱监管,态度从“我要统治世界”,变成了“我来帮你统治世界”:
2020年10月27日
其他

TikTok大劫案:美国总统也抢不走的武功绝学到底是什么?

高悬正中的大屏幕被分为了数个传输画面,画面上分别是苹果的CEO库克,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的CEO桑达尔·皮查伊,Facebook的创始人兼CEO扎克伯格,和亚马逊创始人及CEO贝索斯。
2020年10月3日
其他

华为鸿蒙,一个本属于2025年的产品

苹果手机的IOS系统,大小约为5-10G。购买一款64G储存空间的手机,去掉操作系统所占的空间,实际上往往只有50多G的容量来存放自己的照片、音乐和App。这一点,安卓机的情况也大差不差。
2020年9月17日
其他

医院的病房里,藏着中国人最要命的“国产替代”

中国农村人均年收入中位数只有14000元,农村医保的报销比例在60%-70%之间。农村患者如果需要接受放疗,尽管医保会负担35000元左右的费用,剩下的费用对农村居民来说也是一笔巨款。
2020年9月11日
其他

从中国无人机的逆袭,看中国产业人才的培养路线

今日的无人机市场上,中国绝对是第一梯队的头号玩家。在军用无人机领域,美国人或许还能靠“全球鹰”和“捕食者”和我们较量一番,但如果在民用领域,特别是在消费市场,美国厂商的表现只能用“节节败退”来形容。
2020年9月4日
其他

华为的黑色九月,京东方断供华为屏幕的传闻意味着什么?

不过,目前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还是看不到任何缓和的迹象。尽管京东方对外释放了非常积极的信号,但如果美国政府“故伎重施”,将禁令用在了京东方身上,那么对于华为、对于京东方,都会产生巨大的麻烦。
2020年9月1日
其他

制造业迁出中国,真的那么可怕吗?

第三,产业转移往往能够让输入地的经济得到腾飞,带动当地的技术进步。这对于全人类的进步都很有意义。今天备受关注的“台积电”,就是80年代台湾地区承接美国芯片制造业务的直接产物。
2020年8月24日
其他

农夫山泉: 我就是大自然的印钞机

关注“中国制造”的星辰大海
2020年8月8日
其他

细分品类第一名有多爽:一个接线板公司的千亿市值故事

因为插座开关作为日常办公生活必不可少的产品,消费者往往是就近购买,所以必须要考虑到购买的便利性。因此阮立平提出了“牛奶怎么卖,可口可乐怎么卖,插座就怎么卖”的策略,即“用快消品的方式去卖插座”
2020年7月28日
其他

万众期待的中芯国际,到底能不能实现“国产替代”

前几天,台积电宣布:9月14日之后,没有进一步向华为提供芯片的计划。
2020年7月23日
其他

特斯拉背后的上海交大理工男,“赌”出来的福建首富

钟家尧当时是宁德市蕉城区的政协主席,跟随他来到东莞的人包括:当时的区政协副主席、政协机关办公室主任、区委统战部的部长和副部长、区工商联的党组书记。他们来到东莞,就是为了找曾毓群谈谈招商引资的事情。
2020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