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学社

其他

每个人都是无限潜力股 | 一出学社介绍

01创办背景2019年2月25日,一出学社正式在北京成立。2019年4月1日,我们迎来了创始届的学生。是什么促使了一出的诞生?我们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点这里【你也是“无限潜力股”吗?】,了解一出的前世今生。点这里【我不认为我可以改变中国教育】,了解一出的两年历程。02教育理念一出学社奉行全人教育的理念,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孩子。有的学生在这里找到了成长和学习的意义,有的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孩子们的潜力在一出被激发、看见和认可。在走出一出后,他们能够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与社会标准相处,成为一个终身学习,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从一出毕业的学生能够践行学社三原则:开诚布公、成长型心态、和为自己负责。点这里【孩子不想学,要从这些方面找原因】,了解一出的教育理念。点这里【做到这三条,让孩子自我管理很简单】,了解一出学社三原则。03教学体系自创立以来,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迭代,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多元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学习动力、学习能力、社交情感等,从底层素养入手,突破孩子们的学习和社交困境。点这里【从成长路径了解一出学社教学体系】,了解一出的导师制,特色课程活动,和毕业学生发展方向。04教学环境地理位置一出学社地处北京,我们的学习场景也在这更广阔的场域发生。正如顾远老师在教育3.0中提到的社会化学习的特点: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即教材。我们希望打破学习场景的物理空间限制,在现实环境中探索自己、认识世界。以下是一出在城市中学习场景的例子:职业探索参访:腾讯总部;谷歌北京办公室;银杏基金会...城市探索:清华校园及清华艺术馆;北大红楼;故宫;国家博物馆;雍和宫...活动比赛:众建筑空间设计工作坊;Someet无意义大赛;Bottledream创变青年节;育星杯美式橄榄球比赛...秋游春游:八达岭长城;红螺寺&雁栖湖;香山...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社区周边2021年9月,一出学社迁于北京通州区宋庄,这里最有魅力的就是艺术家工作室、美术馆和特性鲜明的商业艺术展览。在开学周设计的宋庄定向越野活动中,大家已经打卡了一些周边的美术馆和艺术空间,和社区建立了联系。不仅如此,在开学2个月内,学社已经借助社区周边资源带来了有关舞蹈、
2021年11月8日
其他

2021-2022 常见咨询问题

Q1.学生来了一出之后,会有什么改变和成长呢?A首先,在一出,孩子们会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每个孩子的潜力也会被看见和认可。他们中的有些人学会了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与社会标准相处。也有些人找到了成长和学习的意义,和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节奏。而拥有这些,会让孩子们成为内心更有力量的人。他们能够做出“为自己负责”的人生选择,敢于去探索和选择自己的出路。并且坚信,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下,“我能走成这条路”。用我们一位家长的话说:“孩子能够相信自己,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2021年11月2日
其他

2021-2022 申请指南

同学们在北大红楼学习“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历史建筑师民民老师给大家讲解“白塔寺”城市改造理念同学们在“多抓鱼”循环商店淘二手书体验循环经济04拟录人数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45
2021年11月2日
其他

从成长路径了解一出学社的教学体系

我们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深度学习、混合式学习、项目制学习和专项素养提升。深度学习,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尤其是认知方式的探索,换句话说,就是学会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建立学习习惯。混合式学习和项目制学习,帮助孩子们探索兴趣,找到目标,并付诸行动。专项素养提升,是一出专门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比如说读写障碍,或者对某一内容有强烈畏难情绪)设计内容。课程体系这四个部分,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上,就是以下三类: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其他课程。导师课和体育课是我们的核心课程。我们认为,孩子们成长最重要的就是“身心健康”。所以,我们把这两个课程放在核心地位,导师课促进心理健康,体育课让孩子们身体强健。三类课程孩子们加入一出之后,一般会经历以下五个阶段:观望与试探、信任与联结、行动与成就、目标与持续动力、为破土做准备。每一个阶段里,孩子的成长和变化都有不同的侧重,而学社会根据他们需求所提供不同的支持。特别要注意的是,孩子们的成长不是线性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很多时候,孩子们会在各个阶段中反复横跳,在波动和”试错“中一次次突破自我,获得成长。在一出成长的五个阶段观望与试探+信任与联结一般来说,刚刚躺平的学生,表面上看起来大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他们内心也是很渴望向上的,只是暂时失去了力量。所以,他们来到一出,会先观望和试探这个新环境,确认是否足够安全与熟悉。与此同时,他们也会渐渐地对外界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愿意尝试与他人建立联结与信任,开始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这份信任往往就是从和导师建立关系开始。“获得内心力量”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第一步。因为当孩子内心缺乏力量的时候,他无力到根本走不出去。我的一个导生,曾经休学在家很久,孩子和她说:“妈妈,看到你和爸爸每天上班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我也不想待在家里,我不想平平淡淡地,我想轰轰烈烈地过一生。”他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不接受这样的自己,但当他内心没有力量的时候,他就是走不出去。这时,导师制会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多样化的活动和课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获得重新起步的力量。导师制是一出教育体系的核心导师最主要职责是陪伴孩子们,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另一个职责是上导师课,在这里我们会带着孩子们进行自我发展和社交情感学习。同时,导师也是家社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桥梁,一起助力孩子共同成长。我的导生小Y,是个有情绪障碍和焦虑症的三好学生,初二之前成绩一直是全校第一。但之后成绩突然下滑,抑郁爆发,请假无法上学。她的同学们不理解她,说她装柔弱,这让她更加郁郁寡欢,也会情绪失控,在家里和爸妈吵架、摔东西。她曾经在上学期的写作作业中描述“那段地狱般的生活”:“登上年级第一的宝座后,每次拿到成绩,就是没完没了的攀比,然后,逐渐演化成对下一次结果的患得患失。加上父母的步步紧逼......于是在成绩突然下滑时抑郁暴发。现在回忆起来仍然会潸然泪下,感叹着,自己怎么在人生最美的年华活成了最委屈的样子。”还有很多次,她哭着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怎么能那么说我,我已经很伤心了,我也不喜欢现在的我自己...”小Y
2021年11月2日
其他

有一种快乐叫开学

其实一出开学已经两周了,只是每天学社都笼罩着一种让人时不时偷偷笑的快乐,所以公众号就延迟营业了...记得上学的时候,我也总是很期待开学。到学校上学,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和好朋友天天“厮混”在一起。而且,放假颓惯了,开学就给了自己一种重新开始的仪式感——嗯,我要开始好好学习!在一出,开学的感觉稍微有点不同。对于“老人”们,那是一种和家人久别重逢的带着新鲜感的熟悉——老贾变瘦了、小伙儿长高了、社花又更美了!空气中又弥漫着一种略带紧张的兴奋。那是属于新生的。在这里,他们将迎来新的生活。无论你是观望还是试探,无论你是人群中耀眼的星还是角落里安静的“墙花”,在一出,你都能体会到这种开学的快乐。为什么?往下看你就知道了~文
2021年9月13日
其他

我们是如何做到教育和空间结合的?

这个8月,我们已经迎来了两批探社家庭。他们跟以往来社的家庭类似,强烈认同的部分不尽相同,带有疑问的部分也各有不一。但这次,这20多个家庭60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对场地赞不绝口。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看来,一出新场地确实是个“王牌”,值得认真聊聊。
2021年8月20日
其他

从一出毕业的学生,都怎么样了?

来一出的学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总体来讲:在学习上,他们想要找到学习的意义、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希望自己的潜力能够被看见和认可;在情感上,他们渴望被尊重和接纳,想要更好地和自己、和他人、和社会标准相处。他们这些需求,最终被满足了吗?在一出短则半年一年,长则两三年的时间里,他们收获了什么?他们这些收获,又是怎么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和面对自己的人生的呢?今天,我们邀请了从一出毕业(我们称之为“破土而出”,简称“破土”)的两位学生,来分享一下他们破土前后的经历。
2021年8月6日
其他

如果你也希望孩子有一天能说出这样的话

注意事项各场次活动安排大致相同因入社名额有限,建议尽早参加活动,尽早锁定试读名额付款后,请务必联系客服或对接老师了解后续安排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一出学社所有
2021年7月16日
其他

同事休假引起的“小风波”| 灵魂叩问03

给JQ一个参考,我托付导生都是先问他们想选谁,然后再问想选的那个老师。这次我休假,一个导生就没有想选的人,经过一番商量,我俩达成共识,她并不需要临时导师。我就和家长说了,话术我贴上来,可以供你参考。
2021年7月1日
其他

我对服务设计的迷思、迷失以及反思

“看见用户”吗?就是“传递价值”吗?不是的。学社刚建立时发生了一件小事,但我脑海中竟然有两个版本的记忆,辨别不清楚哪个是事实了。暂且把两个版本都写下来。
2021年6月20日
其他

一次没有预谋的罢工(下)

对了,如果对我有什么不满也告诉我,帮我看见自己。其实想说,想打我就向我开炮吧!”
2021年6月11日
其他

“内卷”之下,家长和学生如何找到破局之路?

教育人节是为友教育社区发起的教育人自己的节日,希望这个特殊的节日,帮助教育行业孜孜以求的小伙伴找到同频共振者、有志教育人,体察自己的价值,共同见证我们为教育所做的一切!“这个学生受不了刺激,一有压力就会心理崩溃,需要去看心理医生。”“这孩子上课从来不听讲,不想上课,却又闭口不谈原因。”“课堂上明明一直在做题,回家还要写这么多作业。凭什么啊?”“为什么我每天熬更守夜地刷题,却总是考不过有时间运动、看书的他?”……这一边,是受困的学生。“这个妈妈对孩子特别严格,孩子暑假全报满了班,没有哪一天可以休息。”“这位爸爸每天盯着孩子的排名,对她期望一直都很高。”“我已经给她找了全城最好的老师了,为什么成绩还是提不上来?”“他到底怎么才能自己主动去学习,不用我逼他啊?”……另一边,是受困的家长。01
2021年6月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一次没有预谋的罢工(上)

发生了什么?——JQ视角>>
2021年6月6日
其他

做真实而自洽的教育创变者

人人政委:当我们看到他人出现张力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上前主动提供自己的支持;*
2021年6月2日
其他

“当我们回过神来”

吕晏清当我们回过神来山峰已不再是山峰是攀升的废墟是用肉体搭成的尖塔是倒转的海森林也不再是森林而是树根
2021年5月31日
其他

菜籽的先锋游学记录

课(假装有图)一群好心大哥多对一教学我。新手继续入门。氛围很棒!这不是堂课,这就是一群人一起去球场打球。这节课没有“教练”,有的是比较会打的人教不太会打的人。我愿意学,你愿意教,就是这样的。☑
2021年5月27日
其他

一个值得期待的终身学习社区 是什么样子?

安格在每学期都设置了游学周,给想要游学的学习者提供时间、空间和“安全员”(导师扮演的角色)的支持。游学周基于支持学习者自行涌现和自主实践的设计原则,导师不干预、不安排、不代劳,只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安全保障。而本学期挑战者小组的游学,似乎违背了这一原则,也让我有了基于新的反思,推动新的实践的机会。抵达北京的第二天,我们按照原定计划(也是唯一的游学计划),前往先锋联盟社区一出学社参访。在讨论游学计划的时候,我曾有一段时间惊讶于几名学习者都对创新教育的不同形态表达了浓厚的兴趣。这样惊讶的情绪,也让我开始反思我是否基于过去的经验,带着对学习者的一些预设:他们应该是对周遭的环境、变化不那么感兴趣的;他们对新兴事物是怀疑乃至恐惧的。这样的预设,也许来源于我过去与很多学习者和教育者交流的经历,也可能来源于我自己求学与成长的经历和体验:好奇和探索是不那么被鼓励的,高效的找到标准答案,或者迎合教育者的预设,是更被鼓励的行为。我并不认同预设中的价值判断,我也惊讶于自己在创新教育的环境里浸淫多年,依旧还会不自觉、不自知地带着这样那样的预设。要看见这些预设,从而避免被控制和影响,还需要不断地觉察与练习。回到我们的参访行程。我们驱车约20分钟,于早上10点左右抵达了一出学社,社长壳姐带着一名学习者到门口迎接了我们。一出学社目前位于昌平附近的一所民办学校内,不大的校园里,有4个教育机构在共享这一空间。除了要分享操场和食堂,一出的独立空间,位于教学楼的4楼。我事先只和壳姐确认要参访,没有商议过要做什么。我的预期是我们到了一出,大家能找到自己舒服的状态,就和在安格一样,沉浸一天,即兴地参与互动、发起对话。然而,事与愿违,一到一出,我们就被邀请加入趣味运动会,并还煞有介事地组建了客队,还有一出的朋友作为外援加入我们。我本身对参与运动会没有兴趣,但也乐得和大家相处。但安格的几名学习者面面相觑,没想到一来就被邀约加入如此“高强度”的活动。我一度担心,他们会不会怀疑我和壳姐密谋已久,要让他们几个“宅男”体验一下不同的“生命状态”。我后来也意识到,这个担心也是我的预设。3名学习者都带着伤病和疲惫,也没有特别喜欢运动;其中一名还因为抵达深圳机场时,因为司机忘了后备箱有行李,被迫出演了“追车”戏码而摔倒,手和腿都有擦伤。而我代入了他们的状态,自然紧张于要参与突如其来的活动。而在我的概念里,对于青少年来说,初来乍到陌生环境,就要“献丑”来玩一些有趣但“蠢萌”的运动游戏,也是相当大的社交压力。作为成年人和教育者,对自己与学习者相处的边界有些模糊,这往往来源于我们过于“自信”,认为我们可以也应该承接学习者的情绪负担或心理需求。我意识到,这是越界的,或者说,是过度卷入的。当然,我有自己的社交尴尬,也不太喜欢运动。但在那个场景下,我有“来都来了”的坦然,也在看见了上面种种情绪和预设的前提下,基于拥抱新的体验的期许,我也就顺应自己的状态,决定欣然参与其中。事后来看,几名学习者虽然各有各的参与状态,但后来也都在摸索和找到自己的应对方式。他们的参与被欢迎,拒绝也被接纳和理解,加上一出的导师和学习者们温和而不失热情的身心状态,从我的视角来看,我与几名学习者,也都更新了自己关于参与这类活动的综合体验。❖安格和一出的蒙眼击剑对决趣味运动会后,我们吃过午饭,被邀请参与一出关于OKR的会议。一出学社采用学季制,每10周为一个学季,类似于美国部分大学的quarter制。相比学期制,课程周期更短,反馈与总结也更频繁,整体而言,学习生活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我们参访的这周,刚好是一出学社的学季末,大家会围绕学社的方方面面,进行承前启后的讨论、反思和迭代。OKR的讨论,本身涉及到学社关于底层理念和具体事务的探讨,不免涉及到社区作为一个团体的决策逻辑与价值取向。一出学社不仅对我们开放了会议,同时也邀请了每一个来访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这样的开放性,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认为一个教育机构应该呈现的状态。❖关于学社OKR的讨论OKR的讨论结束后,我们找了个空档,约了社长壳姐交流。学习者围绕一出的前世今生和一出对教育的理解等等话题上,表达了自己的好奇和疑问。壳姐也非常真诚地从过去的错误到对未来的期待,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经验和感悟。在这些深深浅浅的对话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壳姐提到了过去遇到的困难和挫败,也分享了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自我反思、迭代和成长。这些困难和挫败,常常涉及到一个教育机构、一个学习社区的构成三方:学习者、家长和导师,在理念、期待以及价值取向上的矛盾与冲突。从导师们作为教育实践者的角度而言,也涉及到关于教育边界的犹疑与拉扯。我们过去在建构某种教育范式的时候,会期待有一个或几个确定的方法、机制或理念,能够解决尽可能多数的问题。但世界本身是不断变化的,教育也应该是随之而不断变化的。抛开教育的社会功能性不谈,教育一定是涉及到学习者与自己和他者的关系的,而关系是会不断变化的。学习者和教育者,各自的身心状态、经验、认知、思维方式、关于事物的综合体验,都会不断成长和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会参与和影响我们之间关系的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关系,关系会紧绷、会破裂,自然也可以动态发展,关系中的个体,有很多机会通过终身学习来共同成长。此时此刻,我更理解了几名学习者为什么对创新教育会有如此兴趣了,这和我对这般教育实践的兴趣和热忱是一致的:我们都好奇于这样一个个不断发展、变化和成长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过去和现在是什么样子,未来又可能是什么样子。这些样子与样子之间的连接、分离、变化和成长,都充满了可能性。可能性总是有魅力的。离开一出的时候,我和几名学习者聊天,其中两名学习者都是安格的“天使学习者”,在安格成立之初就加入了我们。他们都提到,一出的整体氛围,很像刚刚成立时的安格:充满热忱的氛围,紧密的人与人的链接,人虽然不多,但大家都充满想象和期待。我也觉察到,这背后的一个觉察和感受,是安格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变化,有些变化是积极的,有些变化是复杂的,不是每一个变化都在大家的期待之中。但变化本身,可能性本身,都是值得期待的。彩蛋:1.
2021年5月23日
其他

这次开学,我们没有课表 | 破土记29

熟悉我们的读者可能略有耳闻,在一出,我们并不按照传统的学期制进行学习安排,取而代之的是学季制——每10周为一学季,全年40周共4个学季。每学季初设置开学周,学季末设置答辩周。同时,绝绝绝大部分的课程以学季为单位展开,课程表也是每学季都会变更,大家会在开学周重新选课。带着这样的设置运作了2年多,问题终于来了。“最近,一到学季末,就有一个让各个老师茶饭不思的问题盘旋在办公室的上空:下学季究竟上什么课???”现实是,每个学季都充满新鲜感,师生共同体都很满意这一点;但是,老师每两个月就要绞尽脑汁思考课表,希望保持创新多讲新课,又害怕技艺不精讲不好课。同时,每个学季,我们都要灵魂拷问自己一番,究竟学生喜欢上什么课?为了保持戳中学生的high点,不仅要在主题和内容上尽可能有新意,连标题和推荐语都要变得更机灵。但是,课堂参与度总是先扬后抑。渐渐地,讲课人发量堪忧,听课人逐渐低迷。太难了。所以,这周我们又开学了,迎来了本年度最后一个学季。而这次开学,我们没有课表。
2021年5月16日
其他

关于众筹回报,你需要了解的一切都在这里

各位观众,我们的众筹在昨天正式结束!(点这了解众筹详情)有赖大家的支持和转发,众筹进行得非常顺利,我们已经锁定了新场地并且开始设计和装修。(点这了解新场地详情)同时,我们还收获到了来自所有众筹支持者满满的祝福和信心,前进的路上再苦,有你们也就不孤单了!(点这了解众筹支持)“欸,众筹结束了,那说好的代金券呢?还有传说中的幸福三件套?以及那个听起来不明觉厉的众筹答谢墙署名PBL项目呢?”别急,看完今天这篇,就都get啦!
2021年4月23日
其他

对压力说,我们暂停一小时 | Heros 19

我最真挚的承诺,是和你一起共创未来
2021年4月14日
其他

教育创新的落脚点不是“创新”,是共情

“今天这篇文章是看教育编辑对主席的采访。在这篇文章里,你将会了解到:主席在创新教育圈10年里的思考和沉淀以及创立一出前后的心路历程。”创新教育,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STEAM、PBL、现象教学法......随着一个个新概念落地本土而渐渐被拉下神坛,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在“未来”、“变革”这些名词前踟蹰起来。教育,真的需要朝着新世界高歌猛进吗?“做创新教育,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不要去考虑它新不新。很多时候,那是教育者对自己的一种绑架。”讲出这句话,任竹晞已经从事创新教育整十年了。
2021年4月7日
其他

一个关于创作的小采访 | Heros18

画了一个标志性的灯泡。文案是自己写的。排版之后觉得有些单调,就加了一些字在上面。如果只是灯泡和随手关灯,没有那么多人会关注。加一些字,反而能增加一些吸引力,让大家看得时间更长一点。
2021年3月31日
其他

我最真挚的承诺,是和你一起共创未来 | 破土记28

距离我们发出第一篇【众筹文】,刚刚好过了一个月。有赖包括屏幕前的你们在内的所有众筹支持者,一出已经签下了未来的新场地。没错,不出意外,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全社搬迁至北京宋庄!❖绝对不是为了吃才搬到宋庄的我们已经马不停蹄地开始新场地设计了。等等,“我们”是谁?设计师?教师团队?这些答案,都对,也都不对。新场地最高频的使用者,其实是我们的“无限潜力股”们。那新场地的设计,怎么能少得了他们呢?
2021年3月28日
其他

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不想再做老师

兴趣爱好:阅读(目前偏心理、教育、组织管理类),旅游,带娃(研究各种绘本和玩具),游泳,攀岩,摄影
2021年3月18日
其他

今日份的幸福来自于这里

两周前的周六,我们在这里发出了第一篇众筹文(我不认为我可以改变中国教育)。接下来的两周,宛如两个月。时间显得格外漫长,倒不是因为煎熬,反而是因为工作中满满的幸福感和充实感。虽然因为众筹,我们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消息和工作,但是,同样是因为众筹,我们每个人都似乎有无穷无尽的能量和信心。内心的幸福和充盈,来自于这里:
2021年3月7日
其他

关于一出的5个真相

春节期间,我们给社群的家长来了场小活动——关于一出的5个真相我们收集了家长们呼声最高、强烈翻牌的5个问题,由老师和学生来回答,开诚布公,绝不掩饰从申请到毕业,从日常到课程,全方位多角度地揭秘一出往下看看,肯定有你关心的话题
2021年3月3日
其他

对不起,老师不是超人

吗?其实我内心的吃惊不下于他们,但接下来说出口的话连我自己也没有预料到:“我记得有一天早上我剧烈地头疼,好像这辈子也没这样头疼过。我好几次在办公室说'我的头真疼呀',大家竟然像没听见一样;那天
2021年2月24日
其他

我不认为我可以改变中国教育

你的支持,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个至少能够使用3年以上,温暖、美丽、让每个孩子都能发光的场地。这份支持,不仅能给学社一个稳定的基地,给孩子们一个创造奇迹的空间,更能给教育创新一个激动人心的试验田。
2021年2月20日
其他

不看这篇,你就错过太多了

马上要过年啦!一出祝大家新的一年:能·开诚布公——不拧巴,和身边人都能想啥说啥(讨红包时适度使用)能·成长型心态——相信自己和他人都能成长,不因一次失败而放弃(要相信自己讨红包的潜力)能·为自己负责——敢于为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承担结果(自己的红包自己藏)以上就是说好的3个新年礼物?怎么可能!好戏刚刚开始:
2021年2月11日
其他

原来学生并不喜欢我们的推送

上周发出了一篇老师介绍(为了那12个被模糊掉的人),为自己找到一个不错的主题和角度,沾沾自喜了好久!然而,这周(就前天)就被学生吐槽了:就爱发家长爱看的东西...言下之意,就是学生并不爱看咯?那学生爱看啥?容我揣测一下:真实的,有个人特色的,没那么端着的,甚至有点搞怪的(如果我说错了,你们记得告诉我答案)行吧,那我也不搞什么“被看见、被欣赏、被记住”的伟光正一套套的了,今天就把压箱底的货都拿出来!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真!实!的!老!师!“一出的老师”是谁我们可以是温馨慈祥我们可以一秒疯癫我们可以走娘娘式古风我们也可以走欧美宫廷风一出的每一个老师都是谁吴霞(壳姐)
2021年1月28日
其他

为了那12个被模糊掉的人

之前不止一个人好奇过,一出的老师是怎么样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以为,我们已经有比较多的介绍了。同时,在不同的文章里面,也都有他们的身影。这还不够?这远远不够的。以往,当我们提到一出的老师,都是用“一出的老师”5个字一笔带过。再具体一点,加上“有爱”、“纯粹”、“坚持初心”这样的形容词。然而,这些符号化的词后面,一张张鲜活的面孔被模糊了、被淹没了。所以,今天特意选了这一篇作为推送。希望每一个教育人,无论台前幕后,都能被看见、被欣赏、被记住。“一出的老师”是谁
2021年1月24日
其他

愿你的悲伤能遇上它

学习是人类的核心本能正因为年轻,更需要仪式感
2021年1月20日
其他

分享回顾|谁说人生没有重来键

通过线上分享和线下互助学习的方式:解开家长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分享科学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案例;帮助家长培养有效陪伴和引导孩子的能力与智慧;支持家长成为更好的自己。No.36线上分享回顾
2021年1月18日
其他

当一个母亲决定自救

我看序言的时候就哭了。之后,这本书就一直放在我书桌上,我都没有再打开它。我找了很多现实层面的理由,“最近实在是太忙了”,“刚哄完娃睡觉好累啊”。于是,书静静地呆在书桌上,而我自顾自地打游戏和看直播。
2021年1月13日
其他

分享回顾|学习是人类的核心本能

reactance)。当人们感觉自主被剥夺时,往往通过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事来重申其自主权,“让他往东偏往西”。家长都知道,孩子被告知不能玩某个玩具时,就会突然觉得那个玩具更具有吸引力力,非玩不可。
2021年1月11日
其他

正因为年轻,更需要仪式感 | 破土记27

破土记,取至一出学社“破土而出”之义。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埋藏在土里,等待发芽的种子,一出为这些种子提供必要的养分,用爱和信任浇灌。在这个场域里,每颗种子都将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2021年1月10日
其他

这个像丁真一样帅气的藏族小伙,何以成为了更帅的青年榜样?

此行让他们看到不一样的生活,拓展了他们的眼界。他们六个人后来都上了大学,都在各自的事业上有所成就,且都和刘校长建立了长久而深厚的情谊。不管哪个人,有什么困难找到刘老师,刘老师一定会想办法去帮助。
2021年1月6日
其他

暮光微沉,拂晓将至

对于2021的话,怪味豆虽然什么味道都有,但不一定好吃。我会希望是海鲜锅,一是我真的很喜欢海鲜,二是海鲜锅里可以什么都有,海鲜主要吃的是鲜味,因此我希望21年可以有更多的惊喜和精彩吧。
2020年12月31日
其他

分享回顾 | 不完美的勇气

今天的主题是不完美的勇气,因为今天是平安夜,平安夜还在听讲座的家长,我觉得肯定都是特别有追求,对于自己,还有自己的家庭教育都是非常有追求的人,所以想必呢,对这个话题也是特别的有感触。
2020年12月30日
其他

那些“不务正业”的时光 | 破土记26

在我看来,它是“师生共同体”的完美体现。原因在于,小组里不再有绝对的“师”,也不再有绝对的“生”,角色在流动,界限在模糊。任何人在这个场域里,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实践、共同成长。
2020年12月25日
其他

关于师生相处的三个焦点 | 灵魂叩问 02

Z导师:我最近在读的书里提到,精神分析里的咨询师是英雄,ta来负责解决问题;团体治疗里,每个人都是英雄,每个人都能解决问题。现在我们放下了要做英雄的执念,下一步摸索怎么支持导生们都成为英雄。
2020年12月23日
其他

《天官赐福》读后感——选择和浪漫【校刊出品】

不管谢怜有多么不堪、多么狼狈,花城都见过,所以他会说:对我来说,风光无限是你,跌落尘埃也是你。重要的是你,而不是怎样的你。殿下,我一直都在,我永远是你最忠诚的信徒。
2020年12月18日
其他

记一次叩问灵魂的讨论

在12月10日的导师会,我们又进行了一次由“鸡毛蒜皮”小事引发的且没有统一结论的导师会。这次的主题是:需不需要用规则约束学生晚上归寝时间后互串宿舍的行为。以下是各位老师的想法:
2020年12月16日
其他

结伴者,行更远

先锋教育联盟(简称:盟校),是由拥有一致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多个学习型社区组成。联盟成员均以“每个人都有无限潜力”为基本教育理念,通过合作、共享、互助等方式,让更多人受益受惠于优质的教育资源。
2020年12月9日
其他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校刊出品】

犹如临终的大象坚持要用尽余生气力走向象冢,像鸟儿从来不会放任自己客死他乡,必须要飞进大山才能安心结束生命,再诗意一点,好像子规啼血,总会被文人墨客和血红的杜鹃花凑在一起,炸响一曲离歌,引发离愁别绪。
2020年12月5日
其他

笑着结束,笑着开始 | 破土记25

破土记,取至一出学社“破土而出”之义。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埋藏在土里,等待发芽的种子,一出为这些种子提供必要的养分,用爱和信任浇灌。在这个场域里,每颗种子都将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2020年11月27日
其他

我们“发明”了一种笑着完成的考试

作为一个从小在最传统的教育体制长大的90后,我对考试最鲜活的记忆还在小学3年级——带着“只有85分”的考卷回到家,厨房里昏暗的灯光映着妈妈铁青的脸,那是快30年人生中吃过最难下咽的一顿饭了。
2020年11月25日
其他

《伪装学渣》读后感【校刊出品】

有一个热心且会带头闹事的班长,一个吃透学校所有八卦的万事通,一个痴迷学习的魔鬼学委,一个把体育精神写在脑门上的体委,一个跟男生也打成一片的霸气大姐大,以及一两个校霸和一个唐僧一样的班主任。
2020年11月5日
其他

关于日不落和大观园【校刊出品】

有一个自小向往文人雅士生活的女孩无数次入村又无数次被逐,因为她贪心不足,虚浮好面子。她总为自己终身少了耳朵不甘、自卑又愤恨,于是一次一次在出村接受惩罚时被抽打的遍体鳞伤。
2020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