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往喀什这片土地的深处走,和当地维吾尔族同胞们全天候、沉浸式接触:当采访与调研遇上公益项目——非黑即白的武断评价,再见!斑斓多元的大美喀什,你好!南疆,喀什?新疆,距上海足有五千多公里——似乎离我很远;而今年3月“新疆棉”事件之际,上海H&M旗舰店关门——新疆,又好像近在咫尺。新疆到底如何?到那里亲自看看,一直是我的心愿。巧合降临在春日的某个傍晚。那天,我无意间刷到了中南屋的公众号推文——在喀什,寻找真实新疆。彼时,对于新疆兴致盎然的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行前,新疆南部古城——喀什,让我浮想联翩:这座全新疆维吾尔族比例最高的城市到底如何?当地的维吾尔族,真的能歌善舞吗?某些西方媒体的假新闻,到底错在哪里?无数画面、万千思绪,如跑马灯般在我脑海中窜个不停。在短短的一周内,我能得到多少答案?带着疑惑的我,就这样来到了喀什。困难与收获并存的调研采访在喀什的调研采访开始于一张长椅。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深目高鼻、身材高大的维吾尔族肉孜大哥。那天上午,当我努力理解他带有口音的普通话时,我发现,我预先的准备似乎都没用:语言相通,但相互理解不易;真诚不缺,但仍有尴尬难越。最后,我获得的信息零零散散,只有肉孜大哥家非常基本的信息——各类的采访障碍,远超我的预期。我心里不禁有担忧掠过:接下来几天的调研,我到底能发现什么?我真的能做好调研吗?▲第一次采访:我和肉孜大哥的对话虽然心有不安,但我也只能更加积极主动。幸好,我的调研迅速有了起色。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在大巴车上,主动坐在肉孜大哥旁边,我们在攀谈中逐渐变得熟络,我也一步步了解到了他的“创业梦想”;在喀什的许多当地朋友那里,我了解到了很多互联网上找不到的信息。渐渐地,我采访的“信心”不断增加。但是,这些信心来得快去得也快——马上,采访的压力就“如期而至”。当我站在喀什周边某村前“不得不”对村民展开采访时,我再次感到压力,因为这将比街头采访更加困难:受访者不确定,应该问什么、能问到什么,也都不确定。徒增的不确定性,让我多多少少有些力不从心。然而,进入村子后,我才发现当地孩子们的国语都十分流利,几乎没有沟通障碍。很快,我和他们的沟通不断深入,了解了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尽管当地老人不通国语,我完全不可能和他们单独沟通,但是在肉孜,阿卜杜拉等当地维吾尔族的帮助下,我同样逐步了解到了当地传统维吾尔族生活方式,获取了调研文章的关键素材。▲采访来自喀什周边乡村的“大学生”那天,也是我第一次获得了调研采访的成就感。不过,与采访中的感动相比,成就感不值一提。当我在一家民族餐厅,采访52岁的店主买买提江时,他不仅丝毫不厌烦我的打搅,还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他每天工作十余个小时,没有固定休息日,但酬劳却十分有限,而这一切,却仅足够孩子读书,生活多么不易……那一刻,他生活的艰辛,令我哽咽。当然,我也非常感谢维吾尔族同学的陪同,尤其是帮助我翻译的哈斯耶提,我的请求和她的热情也许都多过了头,以至于好几次侵占了她和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哈斯耶提和喀什每个淳朴的维吾尔族同胞一样,有着特别爱笑的脸庞,和似乎闪着星辰的、清澈的双眸,让我尤为印象深刻。公益项目:为维吾尔族打开一扇窗在项目的后三天,除了无时不刻进行的采访,我们还拜访了“驴宝贝”家庭(受助的家庭得到一头母驴,驴奶可为家庭创收)。可以说,这次的项目改变了我对公益的看法。来中南屋之前,我以为公益仅是捐钱或捐物。然而,如今我明白:好的公益应是细水长流,能为公益对象长期赋能的项目。例如,“驴宝贝”项目便能在连续几年内为受助者改善经济状况。▲中南屋与当地社会工作者一同见证驴宝贝合同签署当我看到受助者脸上纯粹笑容时,我似乎体会到了无数公益人坚持不懈的原因——能真正帮助到当地人,这真的很美好。在行程的最后一天,在喀什某村的活动室,我们开展了职业工作坊,为当地的同龄人介绍了职业和专业的种类,以帮助他们了解更大、更多元的职业世界。正如当地公益组织告诉我们的:“扶贫要‘扶志’”!我对“扶志”的理念深以为然,并计划在接下来的自主公益项目中坚持。我的维吾尔族帮扶对象来自当地一户经济较困难的家庭,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平面设计。我计划帮助他利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设计相关的工作,既让他巩固所学、精进技艺,又帮他找到改变生活的信心。▲肉孜大哥在展示他所学的平面设计作品在喀什短短数天,我的“公益观”得到重塑:公益绝非简单粗暴的一次性捐款,而是为受助者带去“自助”的能力和希望。自此以后,我也希望能尽绵薄之力,为他们的未来生活赋能!用时间和精力去打磨调研成果在参加项目之前,我就听说我们的导师黄泓翔是所有导师中要求最严格的。事实上,这话并不准确——因为他不仅是最严格的,而且是最“魔鬼”的。白天,经历了舟车劳顿之后,他要时刻提醒我们挤出碎片化时间,来整理采访素材的逐字稿。但这其实不算什么,因为在白天约10小时的外出采访后,晚饭后的时间,才是真正的“魔鬼时间”……黄老师几乎每两天就会找到每个课题组,“促膝长谈”调研文章的选题和构架。在黄老师近一个小时“鞭打”后,我原先的文章框架变得面目全非。“鞭打”其实只是热身,因为“煎熬”才是真正的开始:为了修改文章,我总难免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幸好,几位助教时刻陪伴在我身旁,指导我修改文章的表达与逻辑。同一个句子经常会被修改上五六次——这并不意外。最后一天交稿的晚上,在我修改完文章、抱着电脑走出房间时,清晨第一缕阳光已经撒向了祖国最西端的大地——为了改文章,我“熬”到天亮。导师和助教对调研文章的“极端负责”,“熬”进了夜色,“熬”进了每一个字符,也教会了我写作应有的严谨与敬畏之心:做好采访,能让调研者“走进”当地,而讲好故事,则能让千千万万的外乡人了解这片土地!这次新疆项目,我收获的不仅有成长,也有意义。▲喀什的凌晨,我在修改调研文章公益调研or换个名义旅行度假?离开新疆后,我一直在试图回答文章开头的、我在出行前提出的问题。我喜欢旅行,留下的足迹不少,但如今回想起来,我也不过是“到此一游”而已——我对当地了解实在是太少了。我在人山人海的景区“攒动”、在网红地打卡、沉迷于当地美食……但唯独没有和当地人有足够多的接触,也因此没有给当地留下什么。▲作者与维吾尔族助教的合影可以说,我曾经与所到之地“格格不入”,而我却不自知。与其相反,在新疆喀什的一周,我几经喀什古城网红打卡地,但“过门不入”。面对昔日旅行中一度擦肩而过的当地人,这次在新疆,我却和他们“沉浸式接触“,并和他们成为了一生的朋友。▲在当地农户学习做馕深厚的情谊,真实的新疆,五彩斑斓的文化……现在我深知,新疆的热土绝不是”非黑即白”的——虽然有问题亟需解决,但这片土地的热情与美好,是对某些西方媒体的最好反驳。更重要的是,这一周让我真正懂得了公益:公益是“细水长流”,是“授人以渔”,是感激之情的“难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