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享史

其他

〔译序〕我的孩子被你弄成了残疾

我把自己翻译的每一本书都珍视为自己的孩子,除了在译稿上字斟句酌,还会献上一篇热情洋溢的译者序。像是新近出版的拙译《隐蔽的宇宙》一书,早在一年前还没开始翻译时,我就已经构思好了译者序的开头。然而,最终的书里却没有译者序。原因在本文题目里已经挑明,鉴于该书译文遭到了出版方的严重删改,我绝无可能写序来对这样的残次品进行推介,如果本书非要有一篇译者序,那大概就是本文的模样——将产品的残次之处逐一列出,供读者参考,留历史见证。在我已经出版的几本译著里,前三本都是一字未删的,改倒是有的,但那些都是在翻译过程中发现了英文原版的疏漏或谬误,去信与作者讨论确认后做出的修改。其实也遇到过出版社提出的针对个别字句的删改意见,但我都会据理力争。像是第四本书,翻译过程中就意识到会被删改,而最终在我的坚持、编辑的争取和领导的呵护下,只做了少许几处无关宏旨的字句删改,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对于每一位力求让一本书四肢健全地顺产出来的做书人,我都心存感念,同时也替作者和读者感谢他们。我想,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责任”编辑,每一位身为读书人的做书人,都是把书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呵护的,遇到不得已而为之的删改,那也是采取绝不多删一字的原则。于是,当我看到《隐蔽的宇宙》编辑发来的审校样里,大片大片的大笔一圈就把一整句、一整段甚至一整页的文字给轻巧地删掉的笔迹时,我出离愤怒了,我不相信这是读书人和做书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关键是,我压根就没想到,这样一本主题是“生物多样性”的人畜无害科普书,竟然会遭删改。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先兆。早在一年前我交上对前言的试译稿时,编辑就把“政治领导人”一词给删掉了,还有science
2023年6月18日
其他

〔微言〕无批判性地向西方学习

下午看最新一期《锵锵行天下》采访陈其钢老师。陈老师谈到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近代以来的中国对于西方文化的无批判吸收。这个观点我在很早之前谈科学教育时讲过(虽然它很大程度上是我自己悟出来的,但显然不属于我的原创,而是有识之士对某个领域认识到一定阶段之后或多或少会有的感悟),包括最近重新捞起三年前的一起读《追寻记忆的痕迹》里也提到过,正好被有心的读者摘出来了:其实我要表达的意思曾经多次表达过,就是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科学教材,把科学知识当成木乃伊一样在宣讲,是僵死的信息,是干巴巴的板书总结,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玩意儿。而真正的科学不是这个样子的,它不光是最后教条地写进教科书99.99%确定无疑的那些真理,它更是一个艰辛探索的历程,一代又一代人中最智慧的头脑在科学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爱过恨过、吵过骂过、分过合过、对过错过,才换来最终那些确定的知识。我们的教科书从来不讲这些过程,我们极其功利地只去讲结果,把一门活色生香的科学硬生生讲成性冷淡风的PPT学,把七情六欲的科学家刻画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师,把满怀兴趣和好奇心的未来诺奖得主扼杀在了教室里。再援引十年前anpopo老师写的一段话: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西方的发源地传播到中国是分别进行的,传到时不少学科已经在西方发展了很久,有了固定研究范式的完整体系。当我们继承这个体系时,我们直接继承了那些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过程中被西人摸索和探讨过的在后人那里显得幼稚可笑的问题不会再被继承者重新探讨。结果这些“中间步骤”不在中国的科学传统中。我们的教材是宣讲式的,因为一切已经定型;它们在激发年轻人的科学热情上还不如科普书,因为全是严格的范式,看不见一个问题从直接而幼稚的雏形到羽翼丰满的发展脉络;所以中国课本也会像网络传输一样“丢包”,因为翻译不善或改写不善,导致原文教材本来好懂的信息被打乱和遗漏,到我这样资质不够的本科生手里就像天书了。陈其钢老师则是以古典音乐教育为例:中国知识分子最主要的影响,大多数都是受了西方的学院思想。……我们从小要上中国的西洋音乐学院,把西方的东西搬过来作为经典教给中国的孩子,我们没有经过消化,没有经过批判,我们没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只觉得这个就是好,人家说好就是好,而且不是只有我这个老师说好,而是教授说好,校长说好,所有的理论家说好,所以我没有什么反抗的可能性和余地,我就把它教给中国人,然后中国人就这么全接受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对西洋实际上了解真是很肤浅……如果你没有浸润在那个环境中间所吸收到的那种感受的话,你对它的理解可能还是浮在表面……因为我们的老师对西洋就不了解,所以我们学到的就是皮毛。还想起徐冰老师在《十三邀》说的一段话: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可以说全是崇洋媚外的。真的,所有的现象,包括审美。比如现在特别喜欢大眼睛、大嘴、宽肩的这种审美,其实和中国传统审美正好相反,传统是那种小眼睛、小嘴唇、溜肩、含胸的美。这是因为西方文明的强大、强势或者说代表了一种先进文明,而让我们的审美都在变。……很多知识分子写的书也好,发言也好,好像他一辈子说的东西,核心就是“你看人家”,当然这个“你看人家”不是错,因为西方文明确实在上个世纪推动了文明的进程。……我相信我们这个陈腐的内部,一定存在有价值的东西,我说的不是价值观,而是它的方法什么的。只是我们后来这一二百年没有耐心去看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而一股脑地全去判断西方的东西如何有价值。以上四段话从不同领域和不同角度应该把一个意思说明白了,我不再展开论述。我似乎越来越意识到我们面临的一个症结问题:这一百多年来,对待西方文化,我们要么不加批判地照单全收,要么趾高气昂地胡批乱斗,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做法背后,却是同样自卑的心态,到今天仍然如此。我们从来没有真的批判性地审视和学习过西方文化,尤其是五四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而如果我们不认真地迈出这一步,我们就还将困在这里原地踏步。捎带说一句,窦文涛老师的主持水平大概比许知远老师高出八倍,若是让许老师来采访性格和表达如此直给的陈老师,他八成是无法招架的,至少是无法通过语言的艺术来迂回提出好问题的。我从前并不大看窦学长的节目,最近留意到《锵锵行天下》第三季则是因为它的江南主题,从中发现窦学长的主持功力实在了得,知识渊博却不会显得卖弄,是我欣赏的那一种。
2023年5月3日
其他

〔读书〕艺术类独家选书指南2.0版

继上一篇心理学入门书单的更新,艺术类选书指南也在世界读书日迎来了更新。三年来,国内的确引进出版了不少艺术类经典或新作。一本优质的艺术类书籍,除了要做到内容靠谱和翻译过硬,还必须在排版设计和印刷效果上出彩。艺术书通常比较贵,若非这四项指标都达标,实在对不起读者花费的大把银子。本文我会提供一份整体的遴选指南,并推荐若干优质图书作为例证;我还会直言不讳地批评一些品质不佳的图书及其出品方,本文也就兼具了避雷指南之功效。鉴于艺术类图书的特性,本文先来谈谈怎么读(可以参阅此文)。毫无疑问,批判性思维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该掌握具体一门学科或一个领域的方法论。在一本写给美国高中生的艺术教材中,作者提供了艺术欣赏的最基本的四部曲:1.描述(它画了什么)2.分析(它是怎么画的)3.阐释(它表达了什么)4.评价(它画得怎么样)。有了方法论还不够,我们必须进一步掌握具体知识,才能配合方法一起使用。就艺术欣赏而言,最基础的知识也是四块:1.视觉要素(色彩、线条、纹理、空间)2.设计原则(平衡、比例、节奏、统一)3.艺术媒介(绘画、雕塑、摄影、建筑)4.艺术史(流派、技法、艺术家、时代背景)。然后我们把这三方面(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具体知识)整合运用到艺术欣赏中,观看,观看,再观看。理论结合实践,逐步形成你个人的喜好、品味、见解和艺术观。01教材类(艺术史与艺术理论)这一类对应前述具体知识。好比我们认识一台汽车需要了解它的部件和构造,我们欣赏一幅画,同样需要了解组成它的要素和艺术家组织这些要素的原则。通过视觉认识了一幅画本身之后,我们还需要结合它的创作背景等外部知识来对这幅画进行阐释,这就是学习艺术史的作用。我隆重推荐的第一本书,也是我的艺术启蒙书——《与艺术相伴》,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相当于心理学书单中的《这才是心理学》。英美图书市场对于艺术书的具体知识其实存在分野,一类书专门讲授前两/三块,另一类书专门讲授艺术史,这一本教材则是少有的把四块知识放在一起讲授的典范,通过具体的艺术品插图把艺术史与前三块知识进行关联。我认为,任何一个对艺术感兴趣的读者都应该从这本书读起。即便它最初的中文版大部分页码都是黑白印刷,也足以让当初那个闯入艺术殿堂的小屁孩甘之如饴。这本书后来推出过全彩版,但由于版权到期已经不再印刷(有黑市价),有条件的读者可以购买英文第12版。我还要极力推荐《DK艺术博物馆》——艺术鉴赏和艺术史入门的不二之选。它不仅博采众长,吸收了同类图书的诸多优点,而且别具一格,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本书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编撰思路,有助于读者形成一个更加多元、包容、宏大、进步的艺术史观;作为一本高图文混排的大部头,其装帧和版式设计也是一大亮点,配得上“DK出品,必属精品”的美誉。对于专门讲述艺术史的书,凡是英美驰名的教材国内差不多都引进了,我则坚定不移地力荐厚达1200页的《詹森艺术史》(在我心中地位相当于《心理学导论》)。这是一本循着“如何更好地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世界”的风格演进这条主线写成的西方艺术史,新版经六位教授合力修订,不仅风格史这条主线编排合理,与之相伴的思想史和政治史这条副线的处理与把握也非常到位,称得上是艺术史入门的不二之选(更多介绍参阅我的书评)。同样值得推荐的还有《詹森十九世纪艺术史》。不过这本书只有建筑史是詹森写的,占主要篇幅的绘画史则是著名艺术史家Robert
2023年4月23日
其他

〔读书〕心理学各领域最佳入门书3.0版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就要到了,“一份逾百万人看过的心理学书单”迎来了3.0版:新增了一本,删除了两本,还有四本更新了版次,包括绝版多年的《行为科学统计》和《行为遗传学》!买新不买旧,是我选购此类教材的一个拇指原则——新版不仅在翻译质量上有所提升,关键是它及时吸纳了心理学界最新而且靠谱的研究进展和观点。值得强调的是,虽然都是“教材”,但真的不要望而却步。我推荐的都是美国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们面向大学生撰写的导论教材,它们秉承美国教育界实用主义的传统,寓教于乐,通俗易懂——还有谁会比研究人心的心理学家更会讲故事的呢。不仅如此,在这些教材里时不时会看到类似说法——“做心理学的明智消费者”,这意味着其中很多教材也可以面向更广泛的读者,说白了,一个没有任何相关背景,但觉得自己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拿起其中任何一本书来读,门槛不会比诸如弗洛伊德的大作乃至市面上各种自助心理学读物更高。关于书单的几点说明。第一,它一定是同主题教材中我经过比较认为最好的那一本,这不仅指的是内容方面,也包括翻译质量,我已经帮你扫走了不少的雷,避免初入心理学之门的你走弯路。第二,心理学教材同名或者书名相似的情况特别多,包括同一本教材也有新旧版次之分(有些甚至新旧几个版本同时在售),本来我考虑全部附上网店链接方便大家挑选,可是最多只能添加10个链接,所以我附上了每本书的ISBN书号,可在网店搜索对应的书号确保不要选错了书。第三,对于10个链接的配额,首先我给了新增和更新版次的5本,然后是受众更广泛的5本,相对更适合那些想凭借心理学知识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读者,我相信它们比市面上那些流行的自助心理学读物管用得多。01.《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ISBN:
2023年4月21日
其他

〔译序〕集友善与残忍于一身的人类

2016年10月,本书第一作者布赖恩·黑尔在心理学顶级期刊《心理学年鉴》上发表了一篇综述,题为“友者生存:智人经由对亲社会性的选择而进化”,与此同时,本书的初稿出炉。一个月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之时,我身在加州帕萨迪纳,耳闻目睹了校园、酒吧和餐馆里许多美国民众的一声叹息。此后几年的美国乱象,我们都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了,红蓝两大阵营间的冲突不断升级。而我们亦不能置身事外,被裹挟在大国间贸易争端的洪流中。正是特朗普当选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让本书作者决定弃用初稿的一半内容,他们又花了两年时间重新打磨书稿,希望在面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基于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美国乃至人类社会的纷争冲突提供一些解决方案。这是他们作为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理应具备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这样一来,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主题更加深入。本书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五章的内容,是对人类自我驯化假说的探索与论述,侧重自然科学,涉及来自比较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进化人类学与古人类学、遗传学与神经生物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证据。后四章的内容,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侧重社会科学,涵盖来自社会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驾驭跨度如此之大的多学科知识已非易事,何况还要把它们精心编排配搭以便读者消化吸收,好在本书作者做到了。本书前半部分脱胎于那篇综述,是对综述的全面扩充和展开。但不同于综述的学术写作风格,作者在本书中采用了侦探小说的叙述方式,一路勾着读者的好奇心。黑尔从自己家养的一只狗作为切入点,进而研究狐狸、黑猩猩和倭黑猩猩,接着是古人类化石和人类儿童,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出并解决新问题,最终环环相扣地通向了人类自我驯化假说。我刚拿到这本书时,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前五章,因为我太想知道这个“案子”到底是如何侦破的,而我所受的学术训练令我尤其关注作者为“破案”提供的证据和证据链是否具有说服力。这种追剧式阅读体验,折射的正是科研的乐趣和科学的魅力:科学家面对未知世界大胆地提出问题,通过蛛丝马迹寻找散落在各处的证据碎片,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碎片拼成一个答案,让我们对未知世界多了一点认识。特别需要提醒读者的是,本书提出的只是一个科学假说。作者确实寻找到了很多证据碎片,拼出了一幅大致的图像,假说听上去也颇有说服力,但是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碎片,才能拼出完整的图像。在学术界,该假说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但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或其他假说。如果这个假说能激发一些有志于学的读者的强烈好奇心,那么你不妨投身其中,寻找更多、更充分的证据,来证实它或者证伪它。本书前半部分让我有多欢乐,后半部分就让我有多悲伤。我们的友善让我们成为自然选择的适者而得以生存,胜过了其他人类物种成为地球的主宰(自封的),可是,我们在变得对自己人越来越友善的同时,还对可能威胁我们的外人发展出了攻击性。人性的悖论由此呈现:我们对内群体有多友善,对外群体就有多残忍,我们集友善与残忍于一身。这一人性的黑暗面,正是本书后半部分聚焦的主题——非人化,也就是把不属于我们群体的人不当人,而是看作比人低等的某种生物,这样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仇恨、侮辱、伤害甚至消灭他们。自从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非人化的歪风邪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就在本月,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投书《大西洋月刊》,发表了逾万言的长文“为什么过去十年美国人的生活变得出奇地愚蠢”,其中很多观点与本书不谋而合。海特直斥社交媒体让整个美国社会陷入了“结构性愚蠢”,他写道:“社交媒体给每个人提供了一把镖枪,让每个人都能在没有正当程序的情况下主持正义。……平台由此促使群体对那些微小的或猜测的违法行为进行严惩,造成了现实世界中的后果,包括无辜的个体丢掉工作和被羞辱到自杀。当我们的公共广场被不受正当程序约束的暴民动力学所支配时,我们不会得到正义和包容,我们得到的是一个无视事件情境、相称原则、宽恕仁慈和事实真相的社会。”显而易见的是,社交媒体的巨大副作用并非美国社会独有的问题,我们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中文社交媒体上的闹剧和悲剧时有发生。两年前,广州一位家长因不满孩子遭到老师体罚跑步,在微博发帖编造孩子被体罚后吐血患重病以及老师收受钱财等情节,并雇用网络水军进行炒作,一时间网友群情激愤,该事件迅速冲上微博热搜,转发超过一百万次,那位老师不仅在网络上遭千夫所指,还收到大量短信和电话辱骂。上个月,上海一位女士想给独居且行动不便的父亲送菜,配送员费尽周折忙到深夜总算完成这一单,女士过意不去,给配送员充值了200元话费。这件事本来是非常时期的一抹暖心亮色,谁知被发到微博,很多网友指责女士打赏太少,太小气,女士受到这些冷嘲热讽的刺激,选择了轻生。我现在复述起这些事件,还是禁不住要唏嘘。诸如此类的情形,在历史上发生过,现实中发生过,如今更是席卷网络,网络暴力已然成为社会毒瘤。为什么我们会对毫无关联的陌生人投以这样的恶意?为什么我们会把素不相识者想象成道德低劣之人,甚至不是人?为什么占少数的极端言论总是甚嚣尘上,而占多数的温和观点却沉入海底?这些问题以及更多相关问题,正是本书后半部分着力探讨的,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有必要指出的是,包括非人化在内的种种社会现象,虽然在不同社会中有着许多共性,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差异,留待读者自行辨析。比如,作者充分讨论了在美国社会大行其道的“猿化”——把人贬低成猿猴和猩猩,并援引恐怖谷理论来解释猿化的流行。然而在中国,猿化似乎并不常见,毕竟我们既没有黑奴贸易造成的种族问题,也没有基督教与进化论的持续论战,反倒是美猴王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据我所见,我们的偏好是把人贬低成蛆蝇、蟑螂、蝗虫、蝼蚁——姑且称之为“虫化”吧,仿佛一个人越是原始、低等、弱小、讨嫌,我们就越可以心安理得地收拾他,捏死一只蚂蚁有什么可怜惜的呢?大谬!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人,都跟我们同样有血有肉,共享喜怒哀乐,他的人格理应得到尊重并受到法律保护,一个人并不会因为犯了错甚至犯了罪,就失去做人的基本权利。本书前半部分的主要价值在于其科学理论意义,为解开人类乃至生物的进化之谜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角,还让我对散步时遇到的狗狗们另眼相看:原来你们在某些方面竟然比我们的近亲猩猩们更聪明!而后半部分的主要价值在于其社会现实意义,为人类社会乐此不疲的相互争斗和攻击敲响了警钟,也提供了从个体到社会层面的若干解决方案。我们必须警惕自己身上与生俱来的残忍,学会更友善地对待他人。感谢苏彦捷老师拨冗作推荐序,她主持翻译的《生理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教材曾让我受益匪浅。向睿洋编辑雷厉风行、要言不烦、如切如磋、从善如流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从着手翻译到此番复核经过两道编校的译稿,前后只隔了不到半年时间,这都要多亏他的统筹。在翻译英文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作者的少量笔误和不当表达,以及个别让我不甚理解的语句,照例去信与作者进行了充分沟通,并对译文做了相应调整,不另加注说明。译文若有疏失之处,还望读者不吝赐教,我的电子邮箱是:yuboya@live.com。明日即是立夏,世界并不太平,远方战火纷飞,近处疫情纷扰。雨果在《九三年》里写道:“人类尽管破坏、毁灭,尽管根除、杀戮,夏天依然是夏天,百合花依然是百合花,星辰依然是星辰。”喻柏雅谨识2022年5月4日
2022年11月11日
其他

〔微言〕对女性的呵护就是对女权的阻碍

differentiation),强调女性的传统性别角色(母亲、妻子)和特殊品格(纯洁、贤惠)并假定男性需要依靠女性来完成他们的性别角色;异性亲密关系(heterosexual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读书〕艺术史的范畴及其写法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多种艺术史书籍,除了贡布里希的名著《艺术的故事》,实际上都是美国大学的艺术史导论教材。《艺术的故事》是一本适于入门的好书,我却更青睐那些教材。说起来,导论教材的阅读门槛其实与面向大众的普及读本相当,更具学术性又兼顾可读性,且在系统性和严谨性上远胜于后者。而那个让《艺术的故事》如此成功的秘诀,同样也融入了导论教材中。什么秘诀呢?原来,贡布里希采用了一个比过往理论更具有解释力的观点来讲述艺术史。那是一代代艺术家围绕着“错觉主义”,不断进步并发展“再现性艺术”的历史,说白一点,就是如何更好地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世界的历史。循着这样一条主线,便有了从古埃及—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最后到现代涌现各种流派的艺术史,它基于艺术风格的转变,把原本碎片状的历史有效地黏合起来,成为各种教材叙事的范本。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谈到的“艺术史”实际上都是指西方艺术史。毕竟,迄今为止,尚没有学者能够依照同样的主线写出一部西方以外文明的艺术史。就拿中国艺术史来说,常常是依政治史的写法,按朝代更替划分艺术的发展变迁,并遵循谱系模式,梳理历代艺术家之间的传承关系。这固然也是一种艺术史的写法,但在这样的写法下,纵有渊博的学识、生花的妙笔,所能展现出的,不过是对历史的一种罗列,而不见艺术自身的逻辑。方闻教授曾反复呼吁,能不能深入对中国绘画进行形式分析,写出一部系统性的中国艺术史来?如果再深究一层,这里的“艺术史”甚至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西方艺术史,准确地讲,它代表的,或者讲述的,是在当年西罗马帝国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西方基督教界(Western
2021年11月11日
其他

〔看画〕“哪里有人在烧书,哪里最后就烧人。”

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LACMA)是全美德国艺术研究与收藏的重镇,先后举办过一系列以德国艺术特别是德国现代艺术为主题的特展。1991年,LACMA推出了一个被艺术博物馆界誉为里程碑的大展——"Degenerate
2021年5月4日
其他

〔读库〕纸质书何以延续至今

〔注〕本文发表于《读库2006》,经友好协商网络首发于此。关于其创作经过和幕后花絮请“阅读原文”,部分创作构思可参见另文。
2021年2月26日
其他

〔谈艺〕让作品的结构成为审美对象

看画·读书·观影三联人生
2021年2月20日
其他

〔观影〕一场年轻人自我感动的狂欢

看画·读书·观影三联人生
2021年2月18日
其他

〔读书〕纸轻书浓,人微言重

看画·读书·观影三联人生
2021年2月2日
其他

〔幕后〕我的《读库》第二作备忘录

看画·读书·观影三联人生
2021年1月24日
其他

〔幕后〕我的《读库》处女作诞生记

Bembibre、姚博等)表示我的感谢,我不过是把他们的牙慧拾掇到了一起。
2021年1月6日
其他

〔观影〕“活在你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看画·读书·观影三联人生
2020年12月28日
其他

〔思辨〕教育要培养一个无限的人

上一篇文章发出后,有读者提问“如何学习艺术欣赏?”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前讲过很多,但不妨在此完整地再谈一次。怎么学习呢?还是如上一篇文章所言,对任何一门知识体系的一般性掌握,其实共享着一套法则,图示如下:展开来说就是五部曲,以艺术欣赏为例:〔一〕批判性思维是一切之基。它是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人文学科到艺术门类都遵循的一种通用思维方式。它绝非从事学术之人的专属品,更不是只有科学家才需要它。如爱因斯坦所言:“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二〕学习这门知识的方法论,这是比批判性思维更具体的工具。方法论就是教给你一种(或多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每个知识领域都会有一套作为共识的方法论和作为观点的各种理论。比如对一件艺术品进行“(1)描述(2)分析(3)阐释(4)评价”就是艺术欣赏方法论的基本构成,下文会详述。〔三〕学习这门知识中,构成其基础的具体知识。就艺术欣赏而言,一是视觉要素(色彩、线条、纹理、空间),二是设计原则(平衡、比例、节奏、统一),三是艺术媒介(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四是艺术史(流派、技法、艺术家、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之上,则可以学习更多进阶内容。我之前开出的书单可以作为参考。〔四〕实践实践再实践。把以上三大块运用到对艺术品的欣赏之中,有条件的多去博物馆看原作,没条件的看高质量的画册,到博物馆官网去看图,另外Google
2020年10月29日
其他

〔思辨〕美育培养的是一个人明察秋毫的能力

《聆听音乐》是一本美国知名的音乐欣赏教材,成年后的我遇到它时直呼相见恨晚。自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想起其中一些基础乐理知识明明在小学音乐课上学过,可是我当时却根本没有理解它,更谈不上掌握。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最直接的答案是,因为我们那时的考试不考音乐。没有考试,于是老师随便教,学生随便学,最后什么都没学到,音乐课唯一的作用成了“主课”之外的调剂品。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音乐课不是用来培养音乐家和歌唱家的,而是用来培养公民普遍的艺术欣赏素养的。就如同语文课不是用来培养文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它培养的是公民对母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文学欣赏素养。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常规的语文学习之外不必专门去上文学培训班,怎么换成音乐、美术纳入中考,就因此要去上课外的器乐和绘画培训班了呢?这如果不是城市中产家长们自己存在思维误区,那就是被各种辅导班割韭菜还没割够吧。通过自学《聆听音乐》,长大后的我花了一个月的零碎时间和几十块钱的书钱,就学到了系统的音乐欣赏知识。而我从小学到大学(我选修过“音乐鉴赏课”)的音乐课合起来少说有数十倍于此的时间加难以计算的学费却啥都没学到。美术亦是如此,虽然我对美术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儿时就被大人夸过有天赋,但我没能在学校美术课上学到任何东西,直到成年后自学《与艺术相伴》才算入门。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我觉得我国原先教育体系中开设的美育课程是严重的资源浪费。此处响起《心灵捕手》中马特·达蒙的经典台词:“你花一万五所受的教育用一块五就能在公共图书馆得到。”何以自学?考试很重要。比如《聆听音乐》每一节后面都有大量练习题,全都是需要通过实际聆听音乐并结合这一节所学知识来完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考题,一个人仅仅通过囫囵吞枣地看看正文再听听小曲,是无法真的学到知识的。把美育纳入中考,主要考查的无非也是这些,而不是专门考你画一幅画或者弹一首曲子。恰恰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乃至上溯几代人)从小缺乏正常的美育,很多如我一样在“重理轻文更轻艺”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不仅自身非常缺乏人文艺术素养,而且对人文艺术抱有严重的误解。他们会把人文艺术当成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学,当成一种只有主观感受没有标准答案的消遣,这种玩意儿怎么能纳入考试呢?有些过来人担心,考查对一幅画的理解,会不会沦为像语文阅读的主观题那样随心所欲。为此我特地翻阅了近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主观题越来越少,而且发问越来越具体。我还试做了2019年全国卷I,欣喜地发现它是在真正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于语言文字运用基本功的考查也是在阅读材料的语境中进行。再也没有找错别字、错误读音这样完全靠死记硬背还总会碰上生僻字的填鸭题!如图这两道题,可不就是我如今在翻译和写作时字斟句酌的日常嘛。从这个角度来看,时代总算有进步,高考也确实在改革。改革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不改革的理由。如何理解一幅画,当然是可以纳入考试的。作为一门知识体系,学习美术和音乐跟学习语文和物理没有本质区别。一张桌子由各种元素组成,一首曲子亦然。掌握了这些基本构成,作曲家才能去创作,听众才能去更有效地欣赏(不掌握这些你也可以附庸风雅地瞎听)。而做题和考试就是在复习和巩固我们的知识体系,非如此不能进步。考试不是魔鬼,投机取巧、以手段代替目的的应试教育才是魔鬼,我反对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语数外等“主科”设置竞争性考试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而美育(以及体育)的目的是培养素质,按理说应该设置成中学会考那样的达标性考试。但功利的国人知道,只要不是每分必争的考试,就可以糊弄,素质是个屁。于是教育部只能变更考试性质来倒逼学校真的开展美育。而为了防止素质教育的初衷又演变成应试教育的苦衷,我猜测未来的美育中考会设置比较低的难度和区分度,让多数学生能得高分,前10%与后10%的考生分差很小。当然了,如果有城市中产家长为了争夺这区区几分而去折磨孩子,我只能斥之为丧心病狂。须知,艺术欣赏跟艺术创作是两码事,美育中考更不是艺术联考。城市中产阶级原本热衷的把孩子送去学画画或者弹琴以培养兴趣的做法,本来就是陷入了误区。一百万个学琴的孩子里出不了一个郎朗(更别说贝多芬),却很可能因为学琴过程的枯燥和艰难让其中九十九万个孩子从此失去了音乐的兴趣。相反,通过在中小学开展美育,并不需要额外增加多少投入,但每培养一百万个孩子学会如何欣赏音乐,就是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增加了一百万种美好,以及若干种因热爱音乐而在未来发光发热的奇迹,这种奇迹可以发生在音乐领域,更可以发生在音乐与其他领域的相遇(此处省去艺术教育激发创造力和各种力的文献一百篇)。是的,比起数理化生,艺术太无用,艺术不能富国也不能强民,但它的精神力量是无价的。历史上每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不会只是在科技领域单方面的崛起,也不会片面地强调科学技术的无上地位,相反,它们都是文化艺术科学各个领域全方位的崛起。“美育”本来就是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而留学德国的蔡元培先生正是受此影响,成为在近代中国提倡美育的第一人。话说回来,在科技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一个个体而言,数理化生又能多有用呢?多数普通人在中学学到的数学知识在他几十年的漫长人生里基本用不到,但他在中学学到的音乐知识却可以让他在无数个夜晚灵魂得到慰藉。我总说一句话:科技以人为本。一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更多靠的是人文关怀,并不需要多么高级的科技。现在,城市中产家长们听到美育纳入中考,就以为是要给孩子报更多的特长培训班来擂,不禁为自己的钱包而深深焦虑,连带着还推己及人地为农村孩子打抱不平。且不说正常的美育跟培训班没有半毛钱关系(教育部答记者问里也明确回应了这一点),你不妨让你的同情心再感同身受一点,想想农村孩子本来就贫瘠的精神生活,你凭什么为了你的利益去冠冕堂皇地剥夺他们接受美育的权利?以上内容是几天前讨论“美育中考”时写就的,今天之所以想到进一步展开这个议题,是因为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正是“自我美育”的受益者。坎德尔新作《为什么你看不懂抽象画?——抽象艺术的脑科学原理》付梓在即,最近两个星期,为了印刷文件的最终定稿,我和责编往来了几十封邮件,pdf迭代了不下十版。这其中,真正涉及文字上的改动很少(之前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多数修改都是基于我对排版和插图所提的意见。如我昨晚给责编的邮件中所言:“我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挑剔读者的角度去对一本书在编校排版方面的疏失提意见,平时我读别的书(特别是读过觉得好的书)也会主动去找出版社编辑反馈bug,因为好书值得做到更好。只不过,眼下这本书是自己翻译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眼光会更挑剔。”一方面我对于反复指出对方的问题并麻烦对方去修改感到很不好意思,另一方面我又无法对那些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都是些什么样的问题呢?比如某幅插图位置不居中,或者两幅图没对齐,又或者调整过的示意图上多出一个小色块之类。许多问题的偏差也就是一个像素或者一毫米的距离,排版师没有注意到,我却一眼就看出来了,再拿尺子一比,果然没有看错。有幅示意图昨晚我已经提了一些意见,但今天中午收到的版本仍然没有改到位,反而让我注意到它存在更多细节问题,索性我就直接打开极少使用的Adobe
2020年10月27日
其他

〔观影〕IMDb:从一到无穷大

如今的IMDb,早已成为“做你所爱,财富自来”这句话所指的出色典范之一,来自世界各地数以千万计的影迷从中收获着知识和快乐。影迷和IMDb一起,共同在一个梦想中,继续成长。祝你三十岁生日快乐!
2020年10月17日
其他

〔思辨〕当我们讨论同性恋议题时,科学只是它的背景知识

〔按〕本文最早是受刘夙老师的一篇精彩文论的启发而写就的,也是我认为自己写过最好的思辨类文章,自卖自夸就是:行文晓畅,逻辑缜密,科普入脑,人文入心。而刘夙的原文已经因他被微博销号而消失了,其公众号上有一篇文章是事后对原文进行稍许修正过的版本,其中已经删去了我在本文中第一次引用并表示不认同的那个结论,特此说明。我的根本观点不论同性恋的成因为何,这个群体已经持久广泛地存在于人类之中,只要其存在没有危害社会公义及妨害他人自由,就应该保障他们跟其他人类拥有同样的权利。以上观点,也就是我之前说过的,不歧视以至于支持同性恋,是不需要附加额外的理由和条件的,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人。因此,以下无论我谈到什么,以及潜在的你问到什么,都不会动摇上述根本观点。当然,你有不同意的权利。至于什么叫“没有危害社会公义及妨害他人自由”,不同的人可以提出成千上万个例子来质问我,“啥啥啥是不是危害和妨害?”我的通用回答是,请依照异性恋相对应的情形来判断。比如,你觉得同性恋不能生孩子这很反人类,那么请想想异性恋有坚决不生孩子的你管得着么;你觉得有同性恋猥亵小孩这很反社会,那么请想想异性恋也有恋童癖让法律一视同仁地处理就好,而且研究表明同性恋群体中猥亵小孩的比例并不比异性恋高。一言以蔽之,同性恋除了性取向之外,就没有任何“异于常人”之处,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差异可能还不如胖子跟瘦子之间的差异大。那么同样是人,该得到保障的就应该保障,该受到惩罚的就都惩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需要任何特殊对待,无论是优待还是虐待。而同性恋群体(广义上的LGBT群体,下同)目前遭遇的现实情况是没能得到平等公正地对待,那就理应支持他们争取权利。回应刘夙的论证作为心理学人士,我举双手同意他在论证中提到的多个科学界共识,但我不认同他最后突然转进的结论:性取向以至性取向认同的稳定性,足以成为我们正视同性婚姻的理由。……通过心理学研究足以为同性恋和同性婚姻正名……上述结论,远远超出了科学界共识可以推论的范畴。而我的观点如前所述,正视同性恋的各种权利,并不需要上述理由。这就好比,科学界并没有搞清楚反社会人格背后的先后天各种因素,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立法并依法对做出反社会行为的人进行惩罚。进一步说,科学也没搞清楚自由意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但我们仍然需要对各种可能不是出于自由意志而犯的罪进行惩罚。假如将来有一天科学证明自由意志确实不存在,难道法律就要宣布人类不需要对自己犯的罪行负责了吗?再说回来,别国的同性恋群体成功地争取到自己的权利,难道是在科学研究的支持下进行并取胜的吗?科学如果是一盏灯,那么它只在灯光能照亮的范围内拥有优先解释权。用科学来为超出灯光覆盖范围的领域进行解释,是不合适的,而且往往是无效的,甚至潜藏着危险。我记得刘夙推荐过一篇林三土老师的文章,其中一段话正好适用于此处。在批评霍金针对上帝不存在的宇宙论论证时,林说到:除了「宇宙论论证」之外,有神论者还试图通过「本体论论证」、「目的论论证」、「道德论证」、「证言论证」、「认知担保论证」、「反自然主义演化论证」来给无神论制造麻烦;无神论者则使用「经验性论证」、「简约性论证」、「全能悖论」、「游叙弗伦困境」、「罪恶及苦难问题」等等来挑战有神论。上述学术论战的低级版本反映到微博上,就是当你用科学研究来为“同性恋权利”辩护时,底下会冒出无数的吃瓜群众从科学以外的各种“学理”角度对你进行质问和反驳。我仔细看过不少吃瓜群众的评论,有些言论虽然是粗糙的、朴素的、诉诸个人感官和经验的,但它们背后确实暗含着很多可以上升到学理层面进行严肃探讨的观点。这其中当然有心怀偏见甚至恶意抬杠的,但也必然存在很大一拨人,真心觉得你的科学辩护无法说服他们,而他们提出的朴素观点也很难通过科学进行反驳。这就是我理解的辩护无效。那么,危险又潜藏在哪里呢?“通过心理学研究足以为同性恋和同性婚姻正名”,这句话背后隐含着的价值判断是,在同性恋议题上,主要由科学说了算。这意味着,如果将来有一天,新的科学发现作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时(事实上几乎不存在这种可能),它也“足以”让我们歧视同性恋。类似的谬误还出现在了陈丹青或者Ent对“同性恋是自然的”的论证中,且不说科学并没有证明同性恋(而非同性性行为)是自然的,就算同性恋是不自然的,他们难道理所应当被歧视吗?面对这种质问,直接的回击就是基于逻辑指出,不自然并不是问题(比如人类的复杂语言能力据说也是动物界独一无二的,很不自然嘛;自然界面对广泛的同性性行为也没有出现“恐同”,可见“恐同”的人很不自然嘛),而不是基于科学去证明它是自然的。危险还不止于此,由于科学在现代社会的权威性确实极大,以至于我明显地注意到,在这场论战中的正反两方,都有不少人以科学之名在为自己的偏见进行辩护。比如,刘夙在文章里明明说得很清楚了,科学界的共识是:性取向虽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它在一个人生命的早期(童年至青春期)就稳定下来了,APA认为对绝大多数成人(特别是男性)来说,性取向不可能改变。每一个具备理性思维的人都能明白无误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其中的各种限定词不是摆设。然而,在有些正方那里,这句话以及这篇文章的意思,成了“同性恋是先天决定的、不可改变的”;而在有些反方那里,他们抓住的重点是,“环境也起作用,童年很关键”。他们都在很大程度上误解甚至扭曲了科学界共识,但他们又都觉得科学在支持自己。抱歉,科学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把论战的焦点放在科不科学上,实质上是在诉诸权威,实际上是失焦的,真正重要的问题反而没能得到讨论。科学在讨论中的角色在我看来,科学是用来提供描述性的事实信息,促进大众对于同性恋的认识并消除误解的。这些基础性的背景知识,构成我们理性讨论的前提。关于这一点,刘夙的文章作出了很好的示范。试问,如果我们连什么是同性恋、什么是性取向、什么又是性取向认同这些基本概念都没界定清楚的话,我们到底在胡说八道地讨论些啥子呢?而对同性恋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实话实说,我们所不知道的远比我们已经知道的要多。比如说,最近几年,科学家确实发现了几个男同基因(但肯定不止这几个),甚至发现了某些基因和下丘脑发育的关系,这证实了早前关于下丘脑的大小在男同/异性恋之间存在差异的研究。[1]但即便是做出了这样有力发现的科学家本人,在接受采访时,仍然强调的是,环境也可能存在影响,基因不能决定一个人成为同性恋。(这后一句,是在回应有些吃瓜群众的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家们广泛持有先天主导的“偏见”,会使得他们倾向于做出支持这一偏见的研究,从而导致集体上的研究偏差。)再比如,科学家确实发现了在胚胎时期,子宫中的性激素和母体免疫等因素对性取向的影响。[2]而在行为遗传学方面,一项基于瑞典全国所有双生子的研究(这样能排除掉很多取样偏差)表明,对于男同,先天遗传的影响是34-39%,非共享环境(包括生物性的子宫环境和母体免疫,也包括社会性的同辈影响等)的影响是61-66%,共享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影响为零;对于女同,先天遗传的影响是18-19%,非共享环境的影响是64-66%,共享环境的影响为16-17%。[3]可以说,综合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据,我们能够做出的审慎结论,是与前述科学界共识相一致的:对于同性恋(特别是男同)的性取向,它是一种由先天遗传和子宫环境这两项生物性因素主导,且一定程度上受到出生后社会性环境影响的特质。这里,留下的未知空间仍然很多:说遗传基因,到底是哪些基因又如何起作用?说子宫环境,具体因子及其进程是怎么回事?说社会环境,到底是具体哪些环境又各自能有多少影响?很大程度上,科学家研究性取向的先后天影响,跟研究智力、性格或情绪没有区别。它们之间唯一的差别是,由于人类的性分化是在胚胎中进行的,使得子宫环境对性取向的影响特别重要。我们有信心认为,未来相应的研究进展会精细化我们对同性恋的认识,总体上会修正但不会改变目前的共识。再回应刘夙的论证对于性取向认同这一问题,我必须指出,刘夙引述的那一项研究不足以证明“性取向认同是稳定的”。这项研究首先有一个严重的样本量不足的问题,在总共2560名受访者里,只有32位是同性恋,这其中的取样偏差难以估量。它至多能得出异性恋是稳定的结论,而难以得出同性恋是稳定的结论。然后,这项研究里定义的“性取向认同”其实约等于“性取向”,它问受访者的问题是:“你如何描述你的性取向?你会说你是异性恋(只被异性所性吸引)、同性恋(只被同性所性吸引)还是双性恋(同时被男/女性所性吸引)?”[4]这里,括号外的描述是性取向认同,而括号里的描述实际上是性取向。虽然作者在引言里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但解释了不代表这么做就是合适的。如前所述,科学界共识就是性取向是稳定的,这个研究只是证实了共识。事实上,性取向认同是一个比较不容易进行操作性定义的概念,性取向认同、性取向、性行为这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也没有那么明确。一个自认为是异性恋的人,他的性取向也是异性吸引,但他很可能有过同性性行为;而一个自认为是同性恋的人,他的性取向未必是同性吸引,但他确实跟同性发生过很多性行为了。在我看来,正因为性取向认同和性取向这两者在实际研究中难以清晰区分,才给行为遗传学中的“社会环境影响”留下了一块不明不白的空间。不过,这里再次要敲一下小黑板,回到本文开头,不是说性取向认同没研究清楚或者可能不稳定,于是就不要保障同性恋的权利了。保障,不需要额外的理由。更何况在很多情况下,性取向认同并不成为一个问题。比方说,人的智力很大程度上是基因决定的,而且很稳定,我们自然地形成了聪明人与糊涂人(“智力取向”),总体来说,大部分人对自己的智力在同辈中所处的水平有一个比较恰当的认识(“智力取向认同”),但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明明很糊涂,却自以为聪明(反之亦然)。在我看来,性取向和性取向认同的关系也是如此,对大多数人而言,两者是同一的,剩下少数主观上出现了偏离的,也允许人家保持自己的主观认识(除非他危害到社会公义或妨害了他人自由)。最后提及的是,我看到一些人总有这样那样的担心,诸如身为同性恋的家长收养的小孩会不会成为同性恋?身为同性恋的老师会不会教坏小朋友?同性恋知识写入小学课本会不会误导小朋友?社会风气的转变会不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变成同性恋?这样那样的童年经历会不会让人变成同性恋?……放心,根据我所了解的心理学研究,对以上问题的主流结论都是“不会”。有人要说了,你了解的都是外国的心理学研究,你考虑过中国的国情吗?是啊,如果中国的国情开放到研究者能够大量以本国群体为对象开展研究,这些问题何至于到现在还是被不断问起的问题呢?恰恰是由于整个社会环境的异常,才使得有人臆想出了一些莫须有的问题。是时候放下这些无谓的轻巧讨论,去艰巨地做出一些实质性的改变了,我相信,这些改变将会促进整个社会的福祉,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从中受益。〔参考文献〕Sanders,
2020年10月15日
其他

〔观影〕客从何处来,真相何处去

看画·读书·观影三联人生
2020年9月17日
其他

〔观影〕鸡贼的迪士尼,失败的《花木兰》

看画·读书·观影三联人生
2020年9月14日
其他

〔观影〕一个人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看画·读书·观影三联人生
2020年9月12日
其他

〔观影〕《小妇人》的十个关键词

不明就里的观众以为这是剪辑上的处理,其实不然,这显然是从一开始创作剧本时就写好的。倒是如果把全片按照时间正序重新排列,会发现很多桥段之间缺乏逻辑关联,它们恰恰是在双线交织的过程中,叙事才得以成立。
2020年9月9日
其他

〔译事〕一位译者的谆谆教诲

整体永远都比部分更重要,对富于创造性的语言表达尤其如此。将一串串短语变成一个有感染力的完整语篇,靠的是融为一体的整体结构、节奏和谐的衔接连贯、不落俗套的语义强化,以及笼罩全篇的心理气氛。
2020年8月16日
其他

〔读书〕织了三分之二的现代艺术史

Gompertz的《现代艺术的故事》(“理想国”版译作《现代艺术150年》)写下题为《缺了三分之一的现代艺术史》的书评时,我就获悉H.
2020年8月12日
其他

〔思辨〕博物馆不能沦为富人敛财的工具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对公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性公共机构,它为教育、研习和欣赏的目的而收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遗产及非物质遗产。
2020年8月6日
其他

〔看画〕搞艺术当如徐冰(兼评《我的真文字》)

虽然早就见过徐冰的作品,但我要把认识他的起点定为2016年12月26日,在华盛顿Arthur
2020年8月1日
其他

〔读书〕最有名的画家,最无名的人生

《蒙克传》中文版的腰封上赫然印着一句宣传语——“一部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蒙克传记”,源自挪威语原版的此言不虚。虽然蒙克生前就已经有多部关于他的传记问世,身后却鲜有正儿八经的传记延续传奇。国内在1990年前后引进过两本名为《蒙克》的所谓传记,作者分别是挪威蒙克博物馆前馆长Arne
2020年7月31日
其他

〔读书〕历史很长,世界好大(谈不列颠博物馆)

Montgomery之手,通过精心布置的不同角度打光,让每副面孔都产生了某种戏剧性效果,他们带着不同的表情,各自用一只眼睛凝视着观众。此外,通过摄影师和设计师(Rose
2020年6月27日
其他

〔读书〕比《艺术通史》更丰富,比《詹森艺术史》更通俗,比《与艺术相伴》更醒目

Art无论版式设计还是所拥有的案例,都要优于或多于《与艺术相伴》。最后比较《詹森艺术史》。诚如贡布里希所言:“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前已述及,DK
2020年6月22日
其他

〔读书〕避雷普拉斯:值得买的书才买,不值得买的千万别买!

昨天618,已经有不下十位读者通过各种途径以各种方式与我分享了收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绘画》时的激动和喜悦(本文题图就出自此书)。读者甲忘了我描述过的“既厚且重”,女生单手去接快递;读者乙整个中午都在读它,甚至忘了吃饭;读者丙被超级清晰度画作细节感动到哭泣,仿佛自己用相机在拍摄;读者丁看到书之后无比快乐,特地跑公众号给我赞赏。面对此景此情,我当然是高兴的,自己的眼光和品味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就是分享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我还感到口酸心痒,毕竟我这两天先后下的五单书到现在才收到半单,这时就暴露了自古偏居一隅的广州在文化上的劣势——有三单半的书分别是从北京、天津和上海发出的。东坡诗云:“诗成十日到,谁谓千里隔。”言归正传。今天不再荐书,还没来得及下单的读者可以点击本文开头的与书为友或者本文末尾的阅读原文,有多份书单可供挑选,而618大促到本周末才算结束。今天则是要延续423世界读书日发布的那份艺术类选书指南的精神——推荐好书,批评烂书。继昨天发布的书单plus,今天来个避雷plus,都是我这两天在选书下单过程中的意外发现。避雷指南09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悦·读人生”品牌该品牌主打人文艺术类图书,它家最大的问题在于,其中很多书的装帧排版巨丑,设计师审美仿佛滞后了二十年,这一点,从封面就可以窥斑见豹。如果只是封面老土或许也能忍,关键是内文的版式字体选用俱劣,不堪卒读,翻开它家一本书,有如一不小心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忍不住就想把它赶紧合上,觉得眼睛辣辣的。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喜欢的三本美国经典的人文学科导论教材,竟然中文版权陆续都被它家拿走了!之前已经见识过两本,昨天发现了第三本,保不准还有第四第五本!如下图所示,上面三本是好版本,下面三本是它家的。其中,哲学导论《大问题》之前一直是理想国imaginist持有版权,各版则一直是张卜天老师的佳译,反复打磨,无可挑剔,豆瓣评分新旧持平。人文学导论《艺术:让人成为人》之前一直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持有版权,读读北大社版译后记就知道舒予老师的译文如何呕心沥血,待清华社拿到版权之后,换了人翻译,译文水平急剧下降,加上排版稀烂,豆瓣评分直降1分。音乐鉴赏入门《聆听音乐》之前是三联书店持有版权,用纸印刷都很考究。而清华社的新版,豆瓣评论纷纷表示音乐片段播放有问题,有读者找到责编,责编还不以为意,评分当然要降。作为曾经受益于这些教材的读者,我真心想再阅读并收藏最新版,毕竟新版在内容上会有修订和更新。无奈“悦·读人生”做的这几本在内文排版上可谓不堪入目(这个措辞也许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严厉了,我是基于自己的品味标准),我总不能收藏几坨屎摆在书架上吧!要么,寄希望于几年之后版权易主,要么,恳请清华社善待每一本书。避雷指南10不知何方神圣的“锦唐艺术”品牌艺术爱好者及从业者大概都知道,引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绘画》的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之前还从德国引进过罗尔夫·托曼领衔编撰的一系列艺术大书,那些大书印刷装帧赏心悦目没得挑,不过存在翻译质量和篇幅删减等槽点,所以我并不推荐(我本来也不喜欢推荐这种动辄上千元的巨贵书)。昨天在选书过程中我看到貌似这个系列新出的几本大书。然而,点进去一看,编撰者清一色是中国人,但是商品信息栏里连作者简介都没提供,我搜索了其中几个名字也没查到任何专家资质等背景信息,这可就猫腻了。研究之后我发现,如下图所示,新出的这六本应该是李鬼,封面设计模仿了前述北美社系列,实际上却并非引进自欧美专业出版社,出品方甚至有意无意在封面上弱化中国人作者这一属性,要么名字放在很隐蔽之处,要么根本就不放名字,明显是想误导消费者。由于这些书需要用到的艺术作品图片都属于公版,当然是可以找国内专业人士来编撰的。问题是这些作者的身份却不清不楚,编撰水平就难以保障,更关键的是,如果没有欧美出版社或博物馆授权提供的高保真图源,公版图片的质量就难以保障。如果图文皆没有质量保障,这些李鬼式巨贵书还剩下什么呢?此外,艺术书的图文混排也非常需要水平,在这些新书有限的读者评价中,我就注意到有人指出排版不行。除了那本《奥赛博物馆》的出品方是小有名气的“有书至美”之外,其他五本都出自名不见经传的“锦唐艺术”,而且从统一的包装和文案来看,《奥赛博物馆》那本应该是后者借了前者的壳出版的(其余则换成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注意别跟业界知名的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混淆)。目前其中好几本都趁着618大促登上了新书销量榜,不知道有多少读者上当受骗,烧了冤枉钱买这些以次充好的李鬼啊。值得一提的是,收到我的反馈后,“有书至美”市场部负责人迅速与我取得了联系,证实了我的上述猜测,并表示两家的合作在那本书之后就已经终止,还向我以及广大读者表达了歉意。嗯,有抱负有担当的图书品牌理应如此坦诚(再瞅瞅清华社),也不枉我之前曾推荐过它家的几本书。最后要说的是,本文题图出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绘画》第327号作品。时年40岁的美国艺术家Sarah
2020年6月19日
其他

〔读书〕书单普拉斯:艺术不只是平面的绘画,还有房子与家具

在423世界读书日发布的那份艺术类选书指南中,我推荐的几乎都是“画”册——以欣赏绘画为主要内容的图书,绘画的确是最重要的艺术门类,我们在表达时常把“画家”等同于“艺术家”。但艺术显然不止于绘画,我首推的那本艺术启蒙书《与艺术相伴》的目录,就基于媒介的不同,把艺术分了两大类:二维媒介包括绘画、摄影和平面设计,三维媒介则包括雕塑(装置)、手工艺和建筑。我手头有四本聚焦三维媒介的新书,豆瓣9.2分+,值得在618认真向大家做个推荐。心急下单的读者可以直接把页面往下滑动到那几本书的介绍和购买链接,但既然是诚意推荐,我还是想先做个娓娓道来。坦白讲,早先我对艺术的兴趣也主要聚焦在绘画上,只因受到武大老建筑的常年熏陶,才对建筑有所涉猎。而真正让我对建筑产生浓厚兴趣的,是在美国的见闻:在洛杉矶随处可见风格各异且姿态万千的民居,它们之间或整体或细节上的差异,如同大街上的各色人种那般直观地存在着,连我这样的外行也看得出来,于是我就很想了解相关的知识。正好当时新出版了A
2020年6月18日
其他

〔译事〕一个译者的自我告白

它使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了神经细胞生物学中一个迷人的领域,在此之前该领域尚未得到过充分重视……
2020年5月20日
其他

〔思辨〕永远不要只听信一个人的话,哪怕他是最权威的专家

写作本文的缘起,是收到一位读者的提问:面对科学议题,普通人几乎不可能通过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的方式去进行判断(因为既没有专业知识也需要大量的精力),只能等待专业人士的意见。某种程度上等于是科研人员把他们的想法直接传递给我们,在我们没有能力亲自验证的情况下,我们只有被动接受吗?而且我观察了一下,大多数科普辟谣都是采用引述论文的方式,专业名词眼花缭乱,在普通人看来一头雾水,这个时候能怎样验证或者说独立思考呢?对此,我首先给出简明的回答:第一,普通人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来判断或验证专业人士所发表的观点,普通人只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来判断一个人说的话有没有逻辑意义上的说服力。那种没有逻辑的观点,就算结论是对的,也形同一堆废话。第二,专业人士既然被冠以“专业”之名,就有责任和义务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说理水平,尽可能发表基于科学界共识的主流观点,而不是发表自己的偏见甚至以科学之名面向公众发表明显有悖于科学界共识的谬论。第三,专业人士不可能完全避免偏见或自己的短视,这不要紧,关键是社会要形成一个包容性的言论环境,允许持有不同观点的专业人士各抒己见,让不同观点自由地激烈碰撞,多数公众会认同更有说服力的那一方。以下,我会结合三个案例来展开论述。给我一打参考文献我可以用它们来撑起任何观点2015年初,国家博物馆发生了一起闪光灯事件。起因是某领导参观特展时,有媒体记者开着闪光灯在展厅内为该领导拍照,一位大二学生当场提出质疑,被保安请出了展厅,一时间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科普媒体果壳网随即请专业人士写了一篇题为《为什么博物馆禁止使用闪光灯?》的文章,原文至今还保存在不可修改的公众号上:案例一公众号:果壳网为什么博物馆禁止使用闪光灯?作为一个爱逛博物馆的人,别说是开闪光灯,我对于那些拿着长枪短炮来代替自己的肉眼欣赏艺术品的摄影爱好者都颇为反感,因为他们常常杵在一个展品面前半天,占据的空间大不说,相机咔咔声也烦人,旁人出于礼貌还不好意思“入镜”破坏拍摄,这种行为干扰了正常欣赏艺术品的观众。按说我应该对这篇文章喜闻乐见才是,但是抱歉,这篇文章从逻辑上就无法说服我。注意,我并非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这篇文章首先文不对题。博物馆可以有一千个理由禁止使用闪光灯(比如作品版权保护、避免妨碍正常观展),而这篇文章通篇想论证的只是闪光灯对展品有什么危害,仅凭这个片面的理由根本回答不了题目提出的那个大问题。更可怕的是,这篇文章前后引用了十几篇文献,说道了几千字,但其中没有一篇文献直接研究过“闪光灯对展品影响”这个议题,甚至没有一篇拿闪光灯作过实验材料!作者不过是举了来自A、B、C各种零碎的间接研究证据,末了来一句“上面看的这些例子,也只是为大家展示了光照对藏品破坏这只花豹身上的一块花斑”,暗示闪光灯的破坏只会更厉害哦,这是既无逻辑更无科学证据支持的跳跃式推断。总之,这篇文章从一个文不对题的问题开始,以移花接木、避实就虚、窥斑不见豹的手法论证,最后用一个闪烁其辞的结语收场,完成了一次对闪光灯的有罪推定。我的一贯原则是,不会因为自己主观上不喜欢某个现象,就去寻找客观上的证据来支持,心理学人士最清楚这种“证实倾向”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谬误。反倒因为这篇文章的逻辑如此不堪,以至于身为业外人士的我动手去搜索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至少在油画这一块,伦敦国家美术馆曾经专门做过开100万次闪光灯的对照实验,发现闪光灯较之于日常光照并不会对画作造成更大伤害。因为我跟果壳网主编相识的缘故,在接受我的批评之后,这篇文章做了一些调整,题目改了(见下),补上我提供的意见和研究证据之后,作者把结论改为“尽管在实验室条件下,光照对于藏品的危害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但目前直接关于闪光灯对藏品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结论也尚不明确”。看吧,这就是我这一节的标题所指,不过是更换了一两篇参考文献,一篇科普文章的结论竟然从“窥斑见豹”转身变成了“尚不明确”,真的,再换一篇参考文献,结论变成“毫无影响”也不是不可能啊,全凭作者一张嘴,再多的参考文献不过是“为我所用”。闪光灯对博物馆藏品有多大伤害?https://www.guokr.com/article/439820/所以,普通人不要被科普文里附上的几篇甚至几十篇参考文献的壮观场面给唬住,一篇文章的说服力首先取决于文章本身的说理质量,而跟尾巴多长多美丽无关。读者只需要把科普文当成议论文一样看待,看它起承转合的逻辑是否顺畅,看它引述的证据(不是指看参考文献原文,而是看作者的转述)是否真的支持了作者的观点,这些本应该是阅读理解的基本功,也是写作的基本素养,一篇在逻辑和论证上都有明显破绽的科普文,是不值得认真对待的。至于那些宣扬伪科学乃至迷信的文章,其作者科学素养通常非常差,行文往往漏洞百出,更容易通过常识来识破。给我任何一个观点我可以找到支持它的一打论文接下来打怪升级了。如同我们看到一些优秀的辩手,他无论是抽到正方辩题还是反方辩题,都能口若悬河言之成理地雄辩一番,观众两面听来都觉得头头是道;写作也一样,那些优秀的写作者,可以把自己站不住脚的某个观点在逻辑上包装得相当严密,普通读者看不出破绽,很容易被说服。这该怎么办呢?在我看来,根本的解决之道只能是我开头提到的第三点,但那需要的是群体层面的长期努力,下节会详谈。对于个体层面,能做的则是第二点,它不限于专业人士,而是适用于每一个人,让我们从自身思维方式的改善做起。面对任何一个科学议题(以及包含科学事实的社会议题),我们的目的是从中寻求一个让多数人满意或受益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为了争出个你死我活,我们是为了普遍真理而战,不是为了个人尊严而战,那就不应该罔顾逻辑和证据地死守自己的观点。这是此类网络交流与打辩论的本质区别。那种打辩论的写作方式通常是:“由个人经验萌生想法
2020年5月6日
其他

〔读书〕心理在哪里

与其他人一样,不少心理学专业人士常常会犯如下的错误。曾经在微博上一场关于“抑郁症是否能够预防”的论战中,作为反方代表且得到大量认同的一个回答里有这么一句话:“真正到了抑郁症这个级别,已经不是心理有问题,而是脑子有问题。心病心药医,脑子有病就得吃有形的药物来医治。”将脑/神经疾病与心理/精神疾病进行实质性区分的这样一种广泛存在于大众和心理学及医学界的看法,正是《笛卡尔的错误》一书反复批驳的议题之一。上述说法即笛卡尔二元论的一个翻版。而讽刺的是,心理学专业人士或多或少都在学习心理学史时接触过笛卡尔二元论,也知晓其错误。这一著名的“心身问题”最简单的讲法为“心理(或曰意识、心智、心灵、灵魂)是存在于身体之外的”,我们的身体活动靠机械的物理定律运转,身体却无法思考,我们的思维活动要靠另外一套机制运转,人是由物理的和心理的两种不同的存在构成,然后便有了那句“我思故我在”。如果现代心理学是以承认或默认笛卡尔二元论作为前提而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心理学就还未远离玄学,至多是一门不牢靠的科学。发端于20世纪中期的认知心理学就有着二元论的影子。它将人脑类比成电脑,以信息加工的方式来研究心理过程,在时代局限性下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时至今日,心理学教材中对于各种认知过程的讲述还多是一步一步序列加工的路子,早已跟不上神经科学的进展。当我不久前指出心理学导论教材对于记忆存储的讲述太保守时,有人反诘道:要搞心理学研究,神经知识并不是必须的,如果研究课题不涉及大脑活动,为什么需要知道这些?这正是心理学界二元论的传承与体现。心理与脑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我们可以毫无疑义地认为,一切心理现象都是神经元活动的结果,思维活动建立在物质存在的基础之上。但这样一个论断是否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认为只要了解了大脑的一切奥秘,就可以完全地了解人类的心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存在“心理”这么一回事儿?事实上,一些神经科学家就持有上述看法。遗憾的是,这仍然不过是一种改头换面的二元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科学的发展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现象是大脑活动的反映之后,原有的“心身问题”实际上分化为“心脑问题”和“脑身问题”,只不过后者的“身”指的是除去大脑之外的躯体。对于那些持心脑二元论者而言,心病不是脑病,研究心理学无须了解大脑;对于那些持脑身二元论者而言,要了解心理,只需了解大脑,无须了解躯体。有道是,不同的理解,同样的错误。更不消说,有些人连理解都谈不上,熔两种错误于一炉。但我也不得不承认,笛卡尔二元论像个幽灵,稍不留神就会被它给蛊惑。这或许是为什么我们明知其错误还容易误入迷途的原因吧。比方说,我自己所做的研究中有关于控制感的,在通过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认知任务改变了人的控制感之后,便会发现由此造成人在一系列测试中的结果出现了显著不同。其中有些测试的性质看上去与控制感风马牛不相及,而我又亲眼目睹了受试者在测试结果上的戏剧性变化,这会让我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变化?是控制感吗?那控制感是什么?想着想着就很容易把这样一个由A经X到B的心理过程的中间产物X想成是那脱离大脑和身体之外的无形物,看不见摸不着,难道是奇迹?在这一点上,心理实验与心理治疗是相通的。对于一个心理实验,我们是用若干操作定义界定了一些概念(因而被称之为构念),比如上述失去控制感的操作定义是受试者在完成一种无法解决的认知任务后达致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我对于控制感是什么的理解不会比一般人更高明,我不知道从神经元到神经回路到神经核团到大脑皮层等等这一系列过程及其交互如何起作用,最终让人有了失去控制感的心理状态,我仅仅是通过外部可量化的行为和操作进行推论而已。同样地,对于抑郁症来说,目前科学的发展所做的也只是通过一系列心理和神经测试来界定一个人是否符合抑郁症的标准,这种标准大体是基于临床现象学的。而究竟在患者大脑里发生了怎样的一系列变化造成了这样的症状,根本上还是未知的(谁要是知道了,谁就可以坐等诺贝尔奖)。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中间媒介是如此地看不见摸不着,能和笛卡尔想到一块儿去就不足为怪了。但既然我们是做科学而不是搞哲学甚至谈玄学,我们就应该努力让这个幽灵现原形,而不是成了它的奴隶。拿魔术来做一个类比。想象今年春晚刘谦表演这样一个魔术:离他十米之外的透明桌子上的透明密闭盒子里有一张纸币,然后魔术师念念有词一发功,纸币开始随他的手势移动。与心理实验或心理治疗一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操作A造成了一个变化B,至于其中间媒介X是怎么回事我们看不出来。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奇迹,恭喜你,你又和笛大人想到一块儿去了(没有已知的科学原理可以解释这种现象,那么一定是在物质世界之外有一个幽灵暗中作祟!)。还好绝大部分观众都知道这只是个魔术,于是第二天网上出现了各种破解视频,有人用甲方法复制出了同样的魔术效果,还有乙方法、丙方法,等等。不过魔术师笑而不语,有一点很清楚,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复制了魔术,只要他不揭秘自己的方法,你就永远不知道他到底用的是什么方法。这就好比对抑郁症的治疗,甲乙丙三人在症状上都表现出抑郁,但其内部机制却不完全相同,这个中间媒介可能是存在个体差异、错综复杂、互相作用的一系列神经通路(这里暂不考虑躯体因素),药物疗法可能在其中某些通路上起了作用,心理治疗可能在另外一些通路上起了作用,联合治疗可能作用于更多通路,还有可能它们都是通过替代通路起作用,也可能都没有作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患者吃药管用,有些患者咨询管用,还有些患者都不管用。但不管有用没用,其背后都是神经活动的变化所致,无形的心理治疗同样是通过有形的方式在起作用。诚如Eric
2020年5月5日
其他

〔读书〕一起读《追寻记忆的痕迹》Day 9:第24-26章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但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数字的使用是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皆可的,国标对于多数情况都没有硬性规定,具体使用哪一种,主要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便于阅读和理解,兼顾文本的美观。
2020年5月2日
其他

〔读书〕一起读《追寻记忆的痕迹》Day 5/6:第11-15章

第191页的“我们都背负着我们自己的历史、我们各自的问题和我们个人的心魔,这些经历以及恐惧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所作所为”。读到这句话时我突然想起,
2020年4月29日
其他

〔读书〕一起读《追寻记忆的痕迹》Day 3/4:第6-10章

2和上文已经评述过的,早年那些诺奖得主在细胞层面做的研究如今看来也很简单啊。这两个案例背后都暗含着科学界长期存在的性别歧视,至少是对女科学家研究贡献的轻视。有一本名为Nobel
2020年4月28日
其他

〔读书〕一起读《追寻记忆的痕迹》Day 2:第4-5章

第85页阿德里安写给谢林顿的那封信我读了很多遍,这段话说得实在太漂亮太艺术了!既肯定了对方的贡献和地位,也没有否认和贬低自己的贡献。一流科学家的“情商”那可是相当高的,文笔又好,一般人还学不来呢。
2020年4月26日
其他

〔读书〕一起读《追寻记忆的痕迹》Day 1:第1-3章

世界读书日,把这份心理学书单分享给更多人
2020年4月24日
其他

〔读书〕世界读书日,我带你一起读《追寻记忆的痕迹》

大家好,我是《追寻记忆的痕迹》译者,也会是接下来坎德尔一系列著作的译者。译者常常把自己翻译的书当作自己的孩子,更何况这是我的第一个孩子,“怀胎”五载方才问世,自然是备加珍视。去年本书还未上市前,我就有过在线带着大家一起阅读的想法,但未能付诸实践。承蒙各位抬爱,继豆瓣、亚马逊之后,本书又入选了“得到”年度书单,得到还提供了这样一个领读的平台和机会,身为译者,我既责无旁贷更当仁不让地要来做这本书的领读人。关于这本书的内容介绍,罗振宇在他的一分钟推荐视频中已经说得再好不过,文案的撰写者着实应该加个鸡腿。而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我也在译者序中做了详细说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此亦不赘述。事实上,经过与不少读者的交流,现在的我更希望那些盲打误撞的非目标读者也来读这本书。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读书应该提倡“有教无类”,我们不必自我设限去划定什么人该读什么书。如果知识总是只传播给那些主动有意愿接纳它的人,对于这个社会整体的进步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它更需要传播给那些最欠缺知识的人,将两类人之间的鸿沟化小,产生更大的效用。当我多年前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我感慨的是我怎么没有早一点读到它。我字面意义地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从它的读者成为它的译者就是改变之一),而如果再早几年读到,它对我人生的改变或许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但已无人知晓,就像坎德尔的人生历程也并非他当初规划的那样,而是经过了多次的转变与抉择。我也遇到不止一位读者读过本书后发出相见恨晚的感慨,那么,兴许任何人与这本书的不期而遇,会成为他人生中的一次美妙邂逅。关于本书的领读安排详见文末附图。既然这是一本主要讲述“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科学及心理学原理的书,我们就应该把即时学到的这些原理及时运用到读书过程中,通过实践来深化对本书的理解。我也会利用这些原理来帮助大家更好地消化这本书。比如作者的研究成果表明长时记忆的形成需要时间(合成蛋白质,生成新突触),这注定了对本书的阅读不能囫囵吞枣更没法一蹴而就。本书正文约450页,掐去空白,11天的领读安排平均每天读40页,约两万多字,按正常阅读速度一个小时即可读完,对于科学含金量较高的章节需要细读,再加半小时。对于一个有心读完这本书的读者来说,我想每天的这块时间是能抽出来的,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你能把它安排在每一个闲适的午后或静谧的夜晚。我每天会在晚上九点发布领读笔记,内容大概包括四部分。第一是对当日阅读章节的内容小结,第二是补充与内容相关的背景信息或最新进展,第三是谈及与本书相关的个人经历的译事和轶事,第四是针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提问进行释疑。对此,我建议你提前一天开始阅读第二天的章节并在第二天晚九点之前读完,而把我随后发布的领读笔记作为回顾和复习之用,我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对提问进行回应。除了向我提问之外,更欢迎大家在本书的得到、微博、豆瓣的相应讨论区各抒己见,发布你每日的读书笔记和心得,制作你的思维导图,分享你与本书内容相关的个人经验或生活案例,并与其他读者交流讨论。让我们用12天的时间一起把这本好书先读厚再读薄,最终把它读透。今天的领读我先介绍一下全书的写作结构。作为一本自传,本书分为六部分,各部分的划分富有逻辑,各自主题也很明晰。作者以个人早期经历开篇(第一部),进入研究生训练阶段之后将自己的研究经历与神经科学的发展历程有机融合(第二部),确立毕生研究主题之后开启长达数十年对(短时与长时)内隐记忆从行为到细胞到分子再到基因层面的系统研究(第三部),接下来转入外显(空间)记忆的研究(第四部),晚年则部分从基础研究转向医学应用并反思精神分析的疗效(第五部),最后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华彩乐章并总结毕生经验(第六部)。附图我用六种颜色分别标示了这六部分,便于读者对全书进行整体把握。对于本书前言,初读或许印象并不深刻,待你读完全书之后再来回顾,就会发现它提炼了贯穿全书或者反复出现的全部要点。在此我仅强调几点。作者首先指出了科学(此处是新心智科学)在20世纪以来逐渐取代其他传统学科而获得话语权的这样一个大趋势,这一点,在Peter
2020年4月23日
其他

〔读书〕这是一份万众瞩目的艺术类选书指南

以上三种适合7岁以下小朋友或亲子阅读。针对8到14岁这个年龄段,我推荐中信出版社引进的DADA全球艺术启蒙系列,原版风靡法国,目前已经推出了好几辑。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考虑直接选购英文图书,比如13
2020年4月22日
其他

〔读书〕这是一份逾百万人看过的心理学书单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2020年4月19日
其他

〔观影〕公共的图书馆,多元的纽约城

Amsterdam分馆,冲进去成功解决了危机。图书馆,现代人在城市之中的心灵与身体的庇护所,我很想看看“墙上的苍蝇”怀斯曼会怎么去展现它。
2020年4月9日
其他

〔读书〕电子书vs实体书:从未超越的拙劣模仿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reading-paper-screens/
2020年4月8日
其他

〔思辨〕常常理性,有时中立,从不客观

看画·读书·观影三联人生
2020年4月6日
其他

〔汇演〕我私人的成长事件簿

高考之前的青涩与轻狂、爱好与念想都跃然纸上。不过此时此刻我要扪心自问,我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机,才会想着要把这些玩意儿从课桌上撕下来保存?我简直是丧心病狂啊!又见汤姆·汉克斯。
2020年4月3日
其他

〔开幕〕书写我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看画·读书·观影三联人生
202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