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肆虐。面对凶险无比的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抗击疫情。然而,在世界最需要国际社会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关键时刻,以污名、打压、排斥中国以及华人为突出表现的疫情歧视,频频发生,严重破坏了国际抗疫环境。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各地通过仔细排摸病患、严格控制人流、加强隔离观察等非药物社会干预措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对于中国人民在此过程中经历的苦难,付出的艰辛,以及取得的成效,一些西方国家不仅没有给予同情、理解、帮助和支持,却恶意诽谤,指责“封城是侵犯人权”“隔离给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带来了巨大损失”;他们还甚至公然在媒体上使用“亚洲病夫”“中国病毒”等侮辱性、标签化的用语抹黑中国。很多海外华人也因此遭受各种难以名状的排斥和侮辱,甚至被殴打和驱逐。反观中国,在欧美等国疫情日益严重之际,挺身而出,积极主动向各国分享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这一人道主义的善举居然也被曲解和污蔑,有人叫嚣这是在“输出中国模式”,也有人甚至嘲讽马云捐赠的口罩存在质量问题。如此种种针对中国和华人的攻击性、极端性的歧视言行远远超出了因为恐慌而采取自我防范的正常范围,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和形象,伤害了华人应该享有的平等待遇和个人尊严。疫情歧视仿佛为病毒导致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注入了一剂心理毒药,加剧了危机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破解。一、疫情歧视产生的原因
要摒除疫情歧视,首先要认清歧视现象产生的原因。疫情歧视产生的根源错综复杂,涉及政治、法律、历史等多个层面,其中,从社会文化心理视角看,这一现象是由社会偏见、群际接触等原因造成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往往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对某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成员不加区别,抱有比较固定的负面态度和看法,甚至可能导致不友好情感表达或敌意歧视行为。我们要认识到,刻板印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通常不是建立在客观经验基础上,因此具有不合理性和不真实性的特点。歧视则更为严重,它往往针对某一弱势群体,不以能力、贡献、合作等为依据,而以诸如身份、性别、种族或社会经济、资源拥有状况为依据,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所区别的对待,并对某些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造成一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因此,如果说刻板印象是一种信念,偏见就是基于信念而产生的态度,歧视则是偏见导致的外显行为。从偏见到歧视通常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先是用粗俗的语言和笑话对某一群体进行贬损,然后对该群体成员进行回避,最后上升到剥夺他们的某些权利的程度。美国历史上的种族隔离政策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歧视案例。此次疫情期间,国际上针对中国和华人的疫情歧视,其根源正是在于西方国家长期形成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和偏见。首先,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政治体制一直耿耿于怀,持不认同态度,因此会无视中国为疫情防控付出的巨大努力,不愿承认中国政府展现出来的超强抗疫能力,也不认可中国对全球疫情防控做出的重要贡献,只是一味地嘲讽、排斥华人,打压、污名中国政府,甚至在短时间内公然使用双重标准评价中国和意大利的“封城”举措。其次,由于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国情缺乏全面、深入、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少数国家政客和民众受媒体片面报道影响,形成了对中国和华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再加上少数国家政客的政治企图和恶意炒作,使得一些人坚信“中国制造等于劣质产品”“中国没有人权”,进而导致在病毒蔓延期间,为了自我保护或发泄负面情绪,对中国和华人采取歧视性言行。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份认同是人的基本需求,为了建构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人们通常倾向于认同与自己文化背景相同的人,而排斥其他不同文化群体的人,这也为负面的刻板印象和偏见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成为人际沟通和群际交往的主要障碍。据“整合威胁理论”,刻板印象、群际焦虑、现实威胁和象征性威胁构成偏见产生的四个前提,是影响群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群际焦虑是某个群体的人在接触另一个群体时,出现的一种负面情感,这种内心的感受会引起强烈的认知和行为反应,从而导致群际冲突、敌意和歧视。现实威胁与社会群体为了竞争有限资源而产生目标冲突有关,人们在与他群的目标冲突中感受到的威胁,可能是政治经济权力的威胁,也可能是对群体成员身体、物质和福利的威胁。象征性威胁指的是,由于己群和他群在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群际接触中感受到威胁,这种因为核心价值观的差异带来的威胁,常常会引起对他群的偏见和歧视。因此,面对国际上对中国的疫情歧视现象,我们可以从群际目标冲突、地位高低、自我认同、对他群的了解以及群际接触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政治经济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国力日益强盛,这对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来说,意味着自己国家权力和影响力的相对下降和削弱,他们因此感受到与中国在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上的目标冲突带来的威胁。其次,从地位高低和身份认同层面来看,本着西方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优于中国的信念,西方一些国家有着很强的自我优越感,他们不相信中国政府能够有效应对病毒传播,蔑视中国采取的封城隔离、闭环管理和全民戴口罩等疫情防控举措,在本国疫情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仍然我行我素,拒绝借鉴中国抗疫成功经验。对此,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Ian Johnson在《纽约时报》撰文表示:“最重要的原因是外界,尤其是西方,执着于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成见,而低估了中国经验对他们的价值……西方未吸取中国的经验教训,错过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最佳时机。”可见,这些国家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最后,从群际接触和相互了解层面来看,很多西方国家民众缺乏对中国客观、全面的认识,仅仅通过一些抹黑中国的媒体报道,带着对中国狭隘的认知和固有的偏见,对中国和华人进行蛮横无理的污名、打压和排斥。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一切偏见和歧视均源于无知和傲慢。二、消减疫情歧视的对策
疫情歧视本质上是社会不公平的体现,不仅会侵犯被歧视者的权益,伤害他们的情感,而且会扰乱疫情防控秩序,破坏社会稳定,影响国际合作,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消减疫情歧视。公民素养对于疫情防控举措的顺利落实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人类罕见的灾难,应及时借助抗疫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伟大事迹和经验,积极展开公民教育,培养民众的公德心以及公民权利和责任意识。各国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包括媒体,可以充分利用本次疫情国际蔓延和防控的机会,设计和组织公益活动,邀请亲历者讲述故事,分享见闻,引导民众去关注和了解重点疫区居民的真实生活,帮助大家去理解和想象受病痛折磨和失去亲人的痛苦和伤心,并用充满正能量的典型案例,如:危重病房里年轻护士用幽默的故事和鼓励的话语为病人加油、鼓劲;普通百姓为漂泊在外、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住宿;佛罗伦萨街头意大利人上前拥抱华人小哥;日本学校告知家长,面对自新冠肺炎疫情感染地区的人们,要平等对待,尊重人权,注意言行,以此教育和感染更多的人,消除偏见,将心比心,奉献爱心,让置身于苦难中的患者和疫区民众感受到和谐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2.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强全球胜任力,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早期在中国举国奋力抗疫时,个别国家甚至隔岸观火、幸灾乐祸。殊不知,疫情很快在全球爆发,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多个国家疫情严重程度远超中国,进入下半场的COVID-19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全球性问题,摆在了世界各国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致力于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其重要意义在当下世界各国携手应对病毒传播、消减疫情歧视的背景下更加凸显。国际理解教育的提出,旨在弥补战争给世界人民心灵造成的创伤,促进世界和平,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传播人类普遍价值和普遍权利,来弱化文化差异,消除文化冲突,进而处理好全球文化共生和国家文化发展之间利益诉求的矛盾,以及维持全球公民和合格国民培养目标之间的平衡。全球胜任力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一脉相承,如果说国际理解教育是基于人类普世价值和文化共性,是一种传统的基础性国际教育活动,那么全球胜任力教育则是在互联互通的全球化时代,各国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诸如经济、环境、病毒等世界性难题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一个更具时代意义的教育理念,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全球公民。针对出现的疫情歧视,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传统的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人类共享的价值和情感需求。具体来说,身处疫区的民众和其他非疫区的民众一样,渴望健康,需要安全感,都离不开亲人和朋友,都需要得到认可和关心,都拥有追求幸福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权利。对这些普世价值的追求必然超越文化差异和国家利益,广大民众应该以开放、包容、尊重、理解的态度,善待患者和来自疫区的人们。另一方面,通过全球胜任力教育,引导各国民众关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帮助他们认识世界是一个整体,每个国家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病毒无论在哪里爆发,在哪里肆虐,都是世界的灾难,关乎你我他,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除了对世界互联互通和命运与共的本质具有认知和分析能力之外,全球胜任力还包括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在求同存异基础上,进行交流互动、协同合作的能力。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200多个受到病毒侵袭的国家之间,如何就病患救治和疫情防控开展合作,是一个非常复杂、极具挑战的问题,需要各国政府领导人、各级官员、医务人员、管理干部、媒体人士、社会团体、普通民众等各个群体共同参与,没有足够具有全球视野、沟通能力、合作意识、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的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只会是句空话。这次疫情的全球蔓延是人类从未有过的挑战,充分体现了一损俱损、命运与共的时代特征,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和深刻意义。为了消减歧视,推进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我们必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统领,开展公民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共情能力和全球胜任力,教育各国民众要秉持人类公利大义,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借用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一句至理名言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我们这个星球文明的起源,就是从互相帮助开始的。作者张红玲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来源 | 光明网
相关阅读
□ 上观新闻 | 上外学者姜锋:疫情加剧,德国还能再淡定吗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姜锋:呼唤合作抗疫东亚模式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陈壮鹰:瑞士成欧洲“孤岛”,严重疫情下孤军奋战
□ 光明日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携手抗击疫情 进一步提升金砖国家公共卫生合作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首次大规模疫情,欧盟协调受考验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晋继勇:全球“因病相依”,狭隘自保观要不得
□ 上外学者章玉贵参加凤凰卫视“万众一心 抗疫阻击战”特别节目,分析疫情对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影响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章玉贵:非常时期,美欧再启“国有化”药方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廉德瑰:疫情将重塑欧美与亚洲关系
□ 广州日报 | 上外学者王广大 王玲宁:守望相助 打造中阿卫生健康共同体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程亚文:如何应对境外抗疫的新挑战
□ 环球网 | 上外学者马丽蓉:“种族歧视病毒”是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的最大路障
□ 环球时报 | 上外学者马丽蓉:加强抗疫的 “中国叙事”
□ 光明网 | 上外学者张鹏:防控疫情亟需各国将主权级资源转化为直接行动力
□ 《文汇报》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前5起PHEIC始末,看中国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
□ 中新社专访上外学者汤蓓:勿让全球防疫出现“双输”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汤蓓:甩锅疫情恶化之责、掩盖党争——特朗普污名化疾病的政治私利
□ 上观新闻 | 上外学者汪段泳:我们为什么因为“扑朔迷离”的非洲担忧?
□ 新民晚报 | 上外学者陈越洋:阿拉伯国家智库为中国抗疫点赞
□ 人民网 | 上外学者范鸿达:面对不安的世界,中国更要定力与担当
□ 广州日报 | 上外学者王会花 王玲宁:共同抗击疫情,推动中国—中东欧17+1卫生合作更上层楼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赵璧:新冠疫情——英国“心理脱欧”的“助力”还是“阻力”?
□ 东方智库 | 上外学者赵璧:12周扭转英国疫情?——政治家约翰逊可没这么说!
□ 新民周刊 | 上外学者赵璧:身在英国的我,看清了首相约翰逊的防疫“真面目”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赵璧:英国真的放弃“群体免疫”了吗?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赵璧:英国抗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赵璧:约翰逊因病“缺席”,拉布能抵挡多久?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弘源:疫情影响下,英国能否顺利“协议脱欧”?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沈赟璐:“三不”消极抗疫 或置瑞典于险地
□ 澎湃新闻丨上外学者毛蕊 王玲宁:波兰暂禁外国人入境,全国停课关闭文娱场所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付博锐:“新冠民族主义”抬头,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新挑战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瀚浥:疫情当前,印度面临哪些挑战?
□ 东方网 | 上外学者王金钰:日本为什么坚持如期举办东京奥运会?
东方智库 | 上外学者陈艺心:疫情发酵,党内初选占优的拜登会赢吗?
□ 环球网 | 上外学者马路遥 郭可:新冠疫情对国际传播格局的五大影响
□ 东方网丨上外学者高健: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 光明网 | 上外学者王玲宁 邓惟佳:警惕全球传播时代“信息疫情”的危害
□ 中国青年报 | 上外学者王玲宁:战“疫”,公众沟通不可或缺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子:数据解读中国的输入型病例都来自哪里
□ 上外学者俞祖成:疫情防控 需要健康“守门人”
□ 文汇报 | 上外学者俞祖成 白瑞: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再认识
□ 澎湃新闻 | 上外学者王金钰 俞祖成:如何理解日本针对疫情危机的“紧急事态宣言”
□ 上外学者金锋:病毒肆虐,全球化意外“躺枪”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