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正在疯狂向你输出……”
人活一世,沉沉浮浮,忽软忽硬。(我说的是心肠)
一味天真温暖,总觉得未经搏杀,也没真的面对过一些真相,如海上沙楼,回味只余“空”字。而历经世事,难的又在于这个“软”,从不吃亏上当,永远不败之地,听起来也是一个“惨烈”概念,并未被生活善待和回馈。
所以,何时软、何时硬,如何倾侧,怎样摇摆,真真是天平座爱讲的永恒话题。而中庸之道也在于分寸之间,知过犹不及,懂最后一根稻草。也是没有什么道理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试着写一下这个硬心肠系列,一起摇摆。不算吐槽,只是共勉。
我的朋友去年从一个“没落行业”离职,彼时他虽然做到了公司高层,但站得高看得远,觉得再做下去也没什么意思,想趁着血仍未冷,再去追个梦啥的,就走了。
然后他就闲了一年:既然是“没落行业”,同行业根本没啥坑位再空降个管理层;他对此也没什么兴趣,毕竟还是干同样的活儿那何必辞职呢。换个新行业吧,第一不知道想干啥,第二这个年纪啥行业都不要新手,所以他陷入了所谓的“36岁迷茫”。
“36岁迷茫”跟“大学毕业生迷茫”还挺像的:都是心中有不能明确清晰说出来的理想和梦想,只知道“眼下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差别在于“36岁迷茫”是你明白可选项越来越少,毕竟很多轻松的工作招聘年龄截止到35岁,在已有的人生经验上要重新挑战更高层级,但血条已经不够满了,重新开始变得更加困难,因为经验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变成阻碍。
他思来想去,觉得反正都是闲着,也没有收入,索性再去读一年书,所以他收拾了行李,重回校园了。
这是很多“36岁迷茫”的人做出的选择。这些年陆陆续续见过不少,大抵情况是:所在行业已经不行了,想换个新的领域,过去学历和经验不足支撑继续向上晋升,需要有更牛逼的文凭加持;对自已从小的梦想依然耿耿于怀,想再最后抢救一下;甚至就是我迷茫,我想不好,我要摁暂停键。
不信你看看身边,很多事业有成的人突然去“游学”了,逃不出这几种情况。但我觉得挺好的是——第一,在人生低谷,或者所谓停滞期,没有乱抓狂,而是选了相对上进的方式,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二,以我所见的例子,大部分人在高龄进学的过程中,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最差的也是找了个“同学”结婚呢!
让我来说回这个“迷茫”的话题。当我朋友坐在我面前说着迷茫的时候,我看着他也很迷茫。他说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我看着他说“我也不知道你能做什么啊!”
我们认识一个人,往往是因为他的职业身份,或者平台赋能。有些身份很清晰:导演、保险业务员、律师、设计师……当我们想到某些具体业务需要找到专业人士的时候,就会想到身边这些熟人。有些身份就没那么明晰:杂志主编、腾讯高管、企业战略研究啥的,因为圈外人并不了解这些工作的具体业务和细节,也不明白行业金线是啥,换句话说,我就是想跟他吃饭,“虽然不是为了吃饭,一定是想从他身上学点什么”,都不知道能学什么,也学不会。
哪怕是跟我很熟悉的朋友了,我也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我只知道他还挺有才华的,也有自己的文艺梦想,依然想找到和梦想匹配的事情可以做。情急之下我对他说:你倒是输出啊!你不输出谁都不知道你能干啥!没人找你,你自己也就不知道你能干啥了!
我一直在说,未来几年,应该是“个人身份明晰化”的几年。过去人们喜欢长袖善舞的人,喜欢资源整合啥的,后来发现神秘的社交名媛或大佬也许就是白手套;还喜欢跨界和斜杠,但最后发现别人认识你还是因为你的核心主业务,或者你的强输出选项。其实每个人都在做这件事,把自己能做些什么,都要明明白白摊给别人看。
等一下我自己接个话茬儿,在这里插入一个故事。其实这是让我感到唏嘘的一件事。就是我有另一个朋友,我刚认识她的时候,她有非常明晰的职业身份,谁都知道要做相关业务来找她。就算是朋友也会经常询问最近有啥业务啊?在做什么项目啊?但她后来总是以“签了保密条款”、“商业机密”、“投资人不让说”等名目不肯仔细的展开讲讲,然后涉及的领域也是多变:一会儿零售,一会儿影视,一会儿工厂供应链。在固定客户的眼中,她离开了自己的专业领域,于是更倾向找另一个稳定的合作伙伴;新业务推进也并不顺利(我猜的),结果就是,没有人知道这个人在做什么了,她还能做什么。
也就是说,当你停止任何输出的时候,无论是职场,还是朋友圈,你就是不存在的人。就算别人想和你沟通感情,就算别人想给你钱赚,但都想不起来你。
我知道很多人不输出的原因,要么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只输出工作内容,一旦失去平台,或行业凋零,就失去了存在感,除非你有新的事业能续上;有的人觉得我自己的生活不需要让那么多人知道,省得大家叽叽歪歪,甚至连兴趣爱好都不必让人看到,那么大家了解你,也只是基于业务往来;有些人一直在输入,每天关注很多账号评论,被各种观点博弈了,就算输出也是人云亦云。反正是这样,在一个疯狂抢夺注意力的时代,你如果不能输出什么,又没有坚实的专业技能(这其实也是一种输出方式),就很容易被忽略,这种忽略直接带来迷茫——此刻我们回到了原命题: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我对朋友说,其实你可以观察一下社交媒体上的发声者,把你觉得成功的人、你向往的人分成一个组,看看每天他们都在输出什么。然后你会看到,要么是行业趋势引导,要么是专业知识普及,有人在强调自己的公司靠谱,有人在推介自己的产品厉害;有一些管理心得,有一些生活片段,大家都在强调自己是个可信的人,必有特长。
就算是只发吃喝玩乐手工活儿健身也是一种输出。我可是不止一次看到朋友圈里的商务互动了,比如突然发现这个朋友写字还行,杂志编辑就去和他约稿了,那个朋友居然有全套星战装备,他和他的小伙伴被品牌邀约去站台了;天天画一张小画儿的人,卖给化妆品做品牌册子了,还有一个特别想演戏的朋友,实在太想演了,跑密室逃脱去当NPC 了哈哈哈哈。
我说这些的意思是,人应该朝两个极端发展。一是足以安身立命的专业,从学历到资质,从技能到格局,都应该押重注继续去强化它。无论你喜欢不喜欢,都应该硬着心肠当成世俗的试炼场。另一个方面,要将自己的兴趣、爱好、梦想啥的,尽最大可能去发挥。如果你不喜欢你的工作,那么它可能是对社畜工作的补充和安抚,也可能是下一条跑道的起点之处。
关键是要让人看到你的决心,你的长处,慢慢宇宙都会来帮你。
我给我迷茫的朋友举例:假如你的梦想是“我要做李安”,又觉得太遥远啊太不可能了,但不妨碍你要输出啊,哪怕先输出态度也好。从试读试写剧本开始,研究视觉的表达方式,自己试着拍一些小视频,和同好者、业内人士多多交流,慢慢交出一些小作品。虽然谁也不能保证你能靠这个活下去,然后变成李安(那个基本没可能了),但你好歹不迷茫啊。当你强烈输出这种态度,并且能交出作品的时候,朋友们会想着你,客户也许会给你机会,你要是再磨叽下去,就只能做被老婆养着的那段日子里的李安了啊。
我最近听了两个词,觉得蛮有意思的。一个是“副业刚需”,另一个是“个人时间商品化”。
无论世界经济的走向,生活方式的变迁,甚至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发现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甚至是瞬息万变的。职业的
职业的概念和从前不太一样了,很难有终生的工作和职位,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所在的公司不再能决定大局,未来职业的定义可能是“个人能力的综合呈现”,这也就是我说的“个人身份明晰化”的一部分。你输出的一切构成了全息的你,相对“主业”来说,你应该还会需要一个PLAN B ,也就是所谓的“副业刚需”,作为职业的补充,也作为换轨的预备。
而“个人时间商品化”,又是一个概念。最低端的可能是跑腿、帮人排队、帮人遛狗这种,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去卖钱。我还会看到身边的朋友们,设计师下班之后画漫画本子卖钱,美食家帮品牌制定晚宴菜单,一个外企白领持之以恒的在给话剧社写剧本,企业家和投资人周末去别的论坛讲座,也是有出场费的呀!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其实已经走在这条路上了,除去主业之外,个人时间完全是可以量化、商品化的。
我完全认为这也是一种输出。当我都看到了他们做的事,当我也知道有机会我可以找他们做什么的时候,我不认为他们是迷茫的。
你这个时候再回头去看:那些你欣赏的人,那些快乐的人,那所谓的成功者,谁还不是在疯狂输出,谁还不是在你心中清清楚楚。
所以,硬起心肠,忽略心中那些所谓的茫然、困惑吧。从来没有一种迷茫是能够被人开解的,都是在自我的跌跌撞撞摸索中豁然的。当你觉得软弱袭来的时候,可以想起我这句话:请去创造啊!请疯狂输出啊!让大家都看到你在做什么!
更多【硬心肠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