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集《师德与止学系列讲座》今日开讲
【吴宾专栏】
《师德与止学系列讲座》第一季《智卷》第一集
撰稿、摄影|吴宾(山东威海三中物理教师,校长传媒专栏作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395zgtbvr&width=500&height=375&auto=0
吴宾老师拍摄的100集《师德与止学系列讲座》视频,今日起陆续推送!
这100个视频,前后经历了5年的时间,多次修改和完善,深刻揭示教师与工作,教师与同事,教师与家长、学生等的那些事,对于某些老师的传统思想是一种颠覆。视频中几百个案例,均为现实中的近五年各位老师提供的真实案例。在此向提供案例的老师表示感谢。
这100个视频,揭露教师中小人的丑恶,颂扬了广大一线教师的优秀品德,针砭社会中某些团体或个人欺诈老师的罪行,提供了数以百计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法。这100个视频,破解了一位教师能否走向成功核心秘密,解开了长期困扰老师的成败谜因;这100个视频,是一道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也是成大事者与平庸者的分界线。
延伸阅读:
教师应该如何学习国学?
文|吴宾(山东威海三中物理教师,校长传媒专栏作者)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从这个角度讲,“国学”应该指的是“西学”传入中国之前的我国古代的一切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国学的范围如此宽泛,我们穷极一生也难以学完。所以,我们再把国学的范围缩小一下。狭义的国学指的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可即便是这样狭义的国学范畴,作为老师来说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国学的范围之广,内容之多,让很多老师望不到边际。同时,国学似乎又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又让很多老师望而生畏。
在全国国学热的大环境下,老师也不能落后,也想学一点国学。可是,老师学习国学该有什么样的心态和目的?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国学来学习?国学和现代科学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老师。下面我根据自己学习国学过程中的一点亲身体会,浅谈一下国学的学习,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一、学习国学的心态和目的
很多老师觉得,自己是老师,如果不学习一点国学,会让人觉得没文化。所以,自己必须得多读一些国学书籍,目的是可以拿来炫耀。还有的老师,学国学必须得伴随着写毛笔字,觉得字写得好看了,自己也就有文化、有涵养了。其实,这些学习国学的目的和心态都是不正确的。
学国学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道德,增长知识,开启智慧。国学主要是对“内”的,在你的内心真正具有了国学思想之后,你的道德提高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做很多有益于学生、同事、亲人的事情。同时,你在为人处世方面,也会让人觉得成熟、稳重、有涵养。
我见过很多学国学的人,其中也不乏有些因为学国学而误入歧途的人。虽然他开口闭口引经据典,但是他说话的口气咄咄逼人,让身边的人觉得他盛气凌人。这种学国学的心态和方式,就完全错误了。学习国学怎么就成了自己高人一等的筹码了呢?
学国学应该让人变得豁达、开朗、愉悦,让人变得诚实、谦恭、仁厚。如果学习了国学之后,觉得事事不顺心,事事不公平,每次与人交流非得让人顺从自己的观点,否则就吵得面红耳赤。这不是国学有问题,而是学习国学的人有问题。
我最看不得的是,有些老师嘴里说的、纸上写的、心里想的,没有一丁点儿是自己的,都是别人的话、别人的思想。这类老师能引经据典的和别人辩论,并且能自圆其说。这类老师看似很有国学造诣,其实上是徒有其名。而且最令人痛心和惋惜的是,这类老师一点自己的主见、主张都没有了。
国学里面既没有黄金屋,也没有颜如玉,更没有千锺粟。如果老师们抱着赚钱的思想、抱着能被提拔成干部的目的来学习国学,我觉得老师们肯定会失望的。因为国学本身不具备这样的功能,而且你若抱着功利的心态来学习国学,也无法领会国学的精髓,当然也不可能把国学学好。
二、国学应该如何选择?
对于老师而言,《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左转》、《史记》、《道德经》等,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虽不见得通读过,研究过,但起码也能做到略知一二。这些书籍到处都有卖的,老师们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条件,可以买来学习。
我买过一本《论语诠解》,500多页,不到30块钱。里面有《论语》的全文,配有详细的注释,还有一些关于现代的案例。我个人不喜欢百家讲坛中的那种关于《论语》的书籍。那类书籍没有《论语》全文,只是从《论语》摘出一些话语、故事,然后根据作者有限的经验、学识讲一些作者自以为对读者有用的东西。因为这样的书籍,只能算是书籍作者阅读《论语》心得体会,而不能算是对《论语》诠释。如果老师在学习《论语》时,不先通读《论语》全文,直接看此类心得体会类的文章,那么读者的思想很容易被作者所误导。所以,对于国学类著作,老师们要先借助注释,读一读原文,等自己对国学的有了一定主见之后,再去读一读现代人对国学的解释。
对于《论语》、《道德经》等,这些大众化的国学,有些人已经开始不满足了。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治大国若烹小鲜”,有的老师觉得太浅显,觉得不过瘾,总想去学一些别人都不没学过的国学来装点门面。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越是最常见的国学,越是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并不是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里面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同事有很多,同事与我们一起工作、生活,一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同事中,一定有不止一位可以做我们的老师的人。可是,现实中,很多老师内心都是看不起自己的同事的,当然也就不可能向自己的同事学习。他们去外地学习、在网上参加教研,最终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以前,我曾经说过这样话。我说,一位老师如果能把本学校的每位老师的优点学到手,这位老师一定是全校最优秀的老师。这才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正确理解。“治大国若烹小鲜”也是一句让很多老师不屑一顾的话,可是,很多老师别说“烹小鲜”般的“治大国”,他连一个班级都弄得自己焦头烂额。所以,学国学要多学大众化的国学,别去学那些几乎无人问津的学说。
三、如何对待国学和现代科学
曾经有一段时期,国学几乎被全盘否定,而现如今,我们却重拾国学。很多人觉得,国学一定是正确的,并且一定是完备的,没有缺憾的。所以,一些老师遇事总是往国学方面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如果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则证明的国学的强大力量;如果事情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就责怪自己的国学没有学好。这其实,是一种悖论,对于老师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首先,国学中的思想在现在的条件下,不一定是正确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在古代条件下正确的观点,可能不再适合现在的社会。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壮大、衰落、消亡的过程,国学也不例外。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学的很多观点是非常适合现在社会的,这也是现在社会国学热的主要原因。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国学中的个别观点,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这些糟粕的东西必须剔除。例如,国学中一些歧视妇女的思想、忠于封建君主的思想,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了,必须剔除。
在古代,私塾先生是有权利用戒尺来体罚学生的。而现如今,我们却不可以体罚学生,这就是时代的进步。现在,就算是哪位老师打着国学的旗号来体罚学生,也是不被允许的。
第二,国学一定不是完备的思想,一定需要现代思想的补充和发展。古人可以预测将来的事情,但无法对将来的事情预测得面面俱到。现在的一些新情况,可能是古人无法想象的。而且,现在的科技已经非常发达,我们也无法再去过古人的生活,有一些国学思想必须要发展、变化,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有些知识国学中没有的知识,必须用现代知识来补充。
如果我们生病了,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去医院,而不是去找国学大师。国学中也的确一些养生和保健的知识,但是却无法解决大部分的疾病。我觉得现在的很多中医院就办的有声有色,他们的对病人的治疗以中医为主,但是也辅助于西医来治疗,让中西医结合在一起,让病人得到最佳治疗。
对于老师而言,很多现在的管理经验和理论、教学经验和理论,都是正确的,都是对国学的补充和发展。很多国外的管理和教学的经验和理论,也是正确的,我们也应该有甄别的拿来使用。学习国学,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切不可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老师们,国学是古代先贤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很多国学思想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展国学思想,在工作适当地融入国学思想,让国学中的精髓一代一代地得传承下去。
(本文为吴宾老师原创投稿,首发吴宾老师的博客)
作者简介:
吴宾,山东省威海三中物理教师,校长传媒专栏作者。在《中国教师报》《班主任之友》《班主任》《中小学德育》《福建教育》《青年教师》《当代教育家》《教师月刊》《今日教育》《山东教育》《教师博览》《中学物理》等发表文章60余篇,著有《师经》等著作。山东省威海市直单位教学能手,威海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电教员,威海市名课程团队骨干成员。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