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切皆在倾洒的阳光中” ——2019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十周年印象记 | 唐娟

唐娟 今天文学 2022-06-15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9

-《今天》125期-



由北岛发起与创办的国际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之夜”,于2019年迎来十周年。活动邀请世界著名诗人共聚香港,进行交流研讨和诗歌朗诵,并延伸至内地不同城市,传播诗的魅力。

 

《今天》125期特别策划“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9”专辑,收录30位与会诗人的作品、访谈、演说选,以及多场讨论会实录等精彩内容,深入呈现本届诗歌节主题“言说与沉默”。“今天文学”公众号将分期编发专辑文章,敬请关注。



 

文 / 唐娟

 

著名诗人北岛自2009年在香港发起并创办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后文简称为诗歌之夜),到2019年进入第十个年头。十年间,诗歌之夜已经成为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亚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诗歌盛会,也成为国际诗坛上最成功的诗歌节之一。十周年规模空前,参会者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应邀参与的诗人、音乐家、翻译家、学者等达五十多位,而其中诗人数量达30位,来自四大洲不同语系国家和地区——欧洲诗人13位,其中三分之二是东欧诗人;9位亚洲诗人;5位美洲诗人;2位中东地区诗人;1位非洲诗人。参会者们在“沉默与言说”这个统一的大主题之下,从11月19日至11月24日,展开了为期一周的诗歌讨论和交流。

 

我是第二次参加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受困于有限的英语水平,以及因特殊局势导致的现场翻译志愿者稀缺,大部分时候我是粗浅的现场旁观者。所以,本着忠实的态度,我得对读者朋友说:以下是我对本次诗歌之夜的一点印象记。

 

 

 

北岛和我期待着见到你!”

 

2019年11月19日,当我于傍晚到达香港海洋公园万豪酒店,进入安排给我的房间,桌上静静躺着一封写有我名字的信。里面有一封打印的英文信函,跟所有参会者说明活动场地的零时变更,11月19日-11月24日所有2019年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的25场活动将全部集中在饶宗颐文化馆进行。与此对应,还有一份更新的活动日程安排列表,以及每日巴士时刻表,未来一周巴士将带着所有参会者从早到晚穿梭于万豪酒店和饶宗颐文化馆之间。路上车程大约30分钟。信的末尾如此写道:北岛和我期待着见到你!落款是: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执行总监,宋子江。

 

后来我从宋子江那里知道,场地的变动一直到活动正式开始的前一天11月18日才最终确定下来。而那时,来自全世界各地的50多位参会者,已经纷纷飞来香港。这一次只有三位诗人因个人情况不得不缺席,其他邀约的参会者都如约到来。

 

宋子江是香港岭南大学翻译学博士,目前任该校人文学科研究中心主任。他也是诗人和译者,出版了四本诗集以及多本诗歌翻译作品。他还是香港唯一一本中英双语的诗歌杂志《声韵诗刊》的主编。诗歌之夜的工作是他的兼职,2015年受北岛邀请加入诗歌之夜筹备委员会,从一个参加国际诗歌节的诗人开始成为给诗歌之夜干活的人。这样一个规模的诗歌盛会,筹备委员会核心人员其实很少,对外合作及节目总监王凌、艺术总监麦安、音乐总监李劲松、执行总监宋子江、媒体统筹天水等等不到十个人,多年聚拢诗歌之夜当中做事,都不是为了报酬,早几年为诗歌之夜做事基本都是免费,去年才开始有一点报酬,但也很少。包括合作的翻译、音乐家等很多也是这个情况,基本都友情价。“我们这些人都是因为喜欢,才愿意做。也没想过放弃。”宋子江说。至于筹备委员会总监北岛,作为发起人和创办人,他所有工作都是义务的,并且还要四处去为诗歌之夜“化缘”。

 

我放下信,从酒店窗外望出去,向晚淡淡的黛色覆盖着环抱视野的南朗山和一湾蓝天,楼下是蓝盈盈大泳池,几对父母带着孩子在泳池中戏水。我的手机不停震动,是微信工作群,工作人员说诗人们正准备去晚餐。上午诗人们已经乘坐诗歌之夜主题号双层诗歌电车,从香港西环屈地街车厂出发穿梭到铜锣湾总站,进行了一场持续近两小时的电车上的诗歌朗诵会。工作人员在群里发着诗人们在电车上朗诵的照片:一张张陌生的来自四大洲的诗人们的脸不时跳出来,亚热带温暖的阳光洒满车内,映照着诗人们的脸,他们在纷纷用自己的母语朗读着自己的诗歌,有的沉浸在朗读当中,有的微笑看着镜头,有的出神望着车窗外。英语、普通话、粤语、葡萄牙语、日语、波兰语、匈牙利语、爱沙尼亚语……我透过照片想象着这些我绝大部分听不懂的语言跟随着电车在香港的大街上穿梭飘扬,让世界各地的诗人们与这座城市融在一起,仿佛一种有声而无言的弥合之旅。

 

“言说与沉默”号诗歌电车行


 

 

诗人们相互提问:“我来这就是为了传递”

 

接下来连续5天是密集的诗歌活动,可以说起早贪黑。每天早晨九点左右诗人们坐大巴从酒店出发去往饶宗颐文化馆,开启一天的行程,到晚上十点左右结束,乘坐大巴返回酒店。上午和下午两场学术讨论会,晚上一场朗诵会和一场音乐会,每天几乎如此,期间还有一场世纪对话。学术讨论在“言说与沉默”的共同主题之下,每一场有子议题,今年的子议题包括:文化翻译、抗拒的状态、逻辑之链以外的言说与沉默、文体与性别、人工智能与诗歌翻译等。每组讨论大约4~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诗人,他们都需要事先准备符合本场议题的五分钟发言稿。诗歌之夜官方用语是英语,诗人们基本都说英语或者母语现场被翻译成英语。我只能顺畅地听懂余幼幼、郑小琼、毛子三位大陆诗人以及台湾诗人杨佳娴的发言,因为他们四个说中文。香港诗人钟国强私下跟我们会说中文,但正式发言的时候,他仍然说英语。所以,读者朋友们,我说我只能写写印象记不是谦虚……

 

郑小琼在讨论会上发言(点击图片阅读)

 

好在,虽然我英语不行,但诗人们在讨论会上非常认真投入,如同一个个独自跋涉在诗歌密林中的探索者汇聚在一起,通过抽象的语言热切地相互辨识、观察、倾听、讲述同类的故事。逐渐地我也被他们相互间诚挚交流的气氛所吸引,感到他们思索的光芒。几天下来在我心里留下不少印象深刻的记忆。

 

活动虽然都是开放的,白天的讨论会相对学术,普通读者来得不多,除了台上发言的诗人,其他大部分诗人都会坐在台下,很多诗人基本每场活动都不缺席。我还经常看到有诗人在台下做笔记。比如美国著名的诗人弗罗斯特·甘德,他凭借诗集《陪伴》获得2019年普立策奖,还有日本的诗人四元康祐,他一场不拉参与了讨论会,认真记笔记,并经常在问答环节提问。提出问题显然是这些诗人们习以为常的事,几乎每场讨论,诗人们都爱相互提问。其中最爱提问的就是弗罗斯特·甘德和四元康祐。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带动讨论(左4)

 

在一场关于“逻辑之链以外的言说与沉默”的讨论会上,来自匈牙利的诗人托丝·克里斯蒂娜提到(大意):在她的国家写诗和政治之间存在紧张尴尬的关系。有时沉默会激发言说,有时沉默也会让言说停止,时间会有终止,但只有诗歌能做到触及永恒的真理。

 

问答环节甘德率先向她发问:那么你觉得什么才是永恒的真理?

 

显然他提问的态度让克里斯蒂娜感到了一点不适,她简单回答了一两句就把话筒放下了。她提到一点在他们的国家,人们经常被要求为某种政治立场发声。

 

匈牙利诗人托丝·克里斯蒂娜(左2)

 

主持人让其他几位发言人也谈谈。来自塞尔维亚的诗人安娜·里斯托维奇回答说爱是真理。因为爱总是真的,而诗有时也会是谎言。希腊诗人安纳斯塔西斯·威斯托尼迪斯,接过话筒的时候,耸耸肩,瞪了瞪他老鹰一般深邃的眼睛,他没有直接回答甘德的问题,而是说在不同的语言中,对沉默有不同理解。沉默有时是一种媒介,而诗歌有时需要对不可见的事物进行创造。

观众席中的一位参会诗人(抱歉已忘了是哪位)站起来说:

 

“我不同意那位女诗人的观点。”

 

台上长发的克里斯蒂娜,和短发的安娜都一脸问号同时看着他。

 

他补充说是短发的那位。

 

短发的安娜立刻调整坐姿认真看着他。


塞尔维亚诗人安娜·里斯托维奇(右1)

 

他说在他看来,沉默是语言制造出来的沉积,诗人会用语言来抵抗沉默,但不应该给诗歌划分等级。

 

一开始受到甘德挑战的克里斯蒂娜,在最后突然向主持人要过话筒补充自己的回答,她大意说在她看来,真正的诗人是孩子。对成年诗人来说,现在是一个小说化的时代,写诗反倒变得像一个政治化的举动。写诗本身就像是一个抗议。

 

积极提问的日本诗人四元康祐(左2)

 

相比甘德的锋利,四元康祐显得柔和一些,他的问题都围绕创作的秘密。比如他会问诗人们对东方文化尤其中国文化中的留白,“少就是多”这种方式的看法。他也会请教诗人们,如何看待虚构的小说与诗歌之间的不同。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甘德正坐在台上,我记得他回答大意是说小说重在呈现,而诗让人感受。

 

余幼幼在讨论会上发言(点击图片阅读)

 

在关于文本与性别的讨论会上,四元好奇台上女诗人们是否尝试过模拟男性语言来创作。来自中国大陆的余幼幼回答时提到女性语言的建构是需要时间的,发声资源相对男性来说是稀缺的。而来自美国的简·博文则提到了性别认知的流动性,出生的性别和自我认知的性别在社会现实中是存在复杂多元的差异性。简·博文的身边坐着她的女伴,视觉艺术家夏洛特·勒嘉德,在简做主题发言的时候,帮她播放视频作品——关于前秦女诗人苏蕙的《璇玑图》视觉化再书写项目。来自非洲尼日利亚的苡若玛·恩梅彬忧非常坚定地回答:这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我是在我的立场写作。我是一个移民,一个黑人。没有任何男人能像黑人女性那样写作。

 

尼日利亚诗人苡若玛·恩梅彬忧(左1)

 

这位尼日利亚的诗人在回答关于女性写作信息在翻译中如何传递的问题时,也给了我很鲜明的映像。她说:我来这就是为了传递。

 

 

 

诗歌与翻译的双彩虹:“翻译如同恋爱,也是一种相互寻找

 

我要来重点说一下翻译。

 

在成熟的国际诗歌节上翻译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在议题讨论、现场文本呈现、活动组织服务等各个环节。诗歌之夜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更加突出。翻译不仅是重要的议题,被屡次讨论,翻译也是诗歌之夜非常重要而独特的一个工作成果。诗歌之夜从第一届开始,就会同步推出诗集出版物,将所有当届参与的诗人们的代表作品,集结成诗集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诗集包含三种语言:诗人的母语、英语、中文。既方便诗人们阅读其他诗人的作品,加深相互了解和交流,也方便中国读者初步而整体性地了解并阅读诗人和他们的诗作。诗集作为出版物会分成三种形式销售:单个诗人单本诗集、诗人们的诗集套装、诗人们诗歌作品合集本。便于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酌情购买。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诗集出版物《沉默与言说》

 

“这是北岛老师的主意。因为他以前参加全世界各地的诗歌节,发现没有哪个诗歌节有正式的出版物方便大家阅读。诗人们相互无法深入了解彼此的作品,只能聊聊天。”所以当他自己来做诗歌节的时候,决定一定要有正式的英文译本,因为是在中国举办,当然也一定要有中文译本。就这样形成了三语诗集出版物。宋子江告诉我们,“这在全世界的诗歌节中都属于首创。”本文中所有引用的诗歌作品,均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诗集。

 

为了高质量完成这件工作,诗歌之夜从首届起就集结了一批非常专业优秀的翻译,这其中包括专业的中西方翻译、诗人、学者,以及中国高校外语院系的专业翻译人才等等。诗歌之夜的翻译总监是汉学家柯夏智(Lucas Klein)和香港恒生大学翻译学院署理院长陈嘉恩。柯夏智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翻译过北岛、西川的诗歌作品,这一届他翻译了北岛为本届诗歌之夜撰写的序言,以及远岸的作品;陈嘉恩翻译过很多诗歌之夜参会诗人的诗,美国诗人简·博文的诗由她翻译。宋子江也同样在翻译队伍中,弗罗斯特·甘德的诗歌由他翻译。

 

这次参会的诗人数量多,语种也多,除了来自罗马尼亚的著名诗人安娜·布兰迪亚娜有单行本的中文翻译诗歌作品在中国大陆正式出版过(《20世纪世界诗歌译丛:安娜·布兰迪亚娜诗选》翻译:高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其他参会外国诗人此前都不曾出版过中文单行本诗集。翻译的工作量非常大。据宋子江介绍:30位诗人,每人提供300~350行诗歌作品量,总计一万多行诗句。我根据诗集上的翻译署名,初略统计,翻译人员超过了50位,投入到庞大复杂细碎的三道翻译工作中:英语母语作品翻译成中文;非英语非中文的母语作品先翻译成英语,再从英语翻译成中文;中文母语作品翻译成英语。

 

这相当于在译者们埋头默默耕耘的工作台上先期筹办了文本上的诗歌之夜。

 

据子江介绍,整体翻译的工作需要持续六~七个月,而后进入常规出版流程,到拿到正式出版的诗集册子,基本上要一年多时间。这是每隔两年举办一次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在筹备期最重要的耕耘工作。有了这样扎实勤恳的耕耘,当全世界各地的诗人们汇聚到香港,拿着自己的那本诗集,在朗诵会上诵读,身后大屏幕上同时排列着母语、中文、英文。自己的母语被陌生国度的读者听到,看到,并理解。活动间隙诗人们相互阅读并交流,向心仪的同行索要签名……

 

在这一系列行动中,每一种语言都获得了自己从案头到现场的聚光灯。

 

最终诗人以及现场读者带着所有诗人的作品集回到各自的国家和语言中。尤其对读者来说,很多诗人是他们头一次听说并读到的,诗歌传播的新风会不断从这场耕耘中吹起,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场从文本到空间密实相遇相知的诗歌之旅,是如此完整可持续,宽阔而动人。

 

诗歌之夜的现场,一些幕后的翻译们也会走到前台跟诗人们坐在一起,一是为了现场翻译的需要,二也是因为人力资源的紧缺。很多场讨论会的主持人,也同时参与了诗集的翻译,或者我应该倒过来说:部分幕后的译者,也担任了主持或现场翻译的工作。比如陈嘉恩主持了第一天的两场学术讨论;柯夏智主持了一场关于诗歌翻译的讨论会;玛丽亚·托多罗娃参与翻译了塞尔维亚诗人安娜·里斯托維奇诗歌的英译中,同时主持了前文提到的里斯托维奇所在的那场讨论会;来自中山大学的黄峪副教授也参与翻译了里斯托维奇诗歌的中文版,同时在几场讨论会上为中国大陆诗人充当中文翻译等等,还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与此形成对应的是,除了幕后的翻译们,前台参会的诗人们很多也同时是译者。比如甘德翻译了大量拉丁美洲和西班牙作家的著作,也合作翻译日本诗人的作品,同时还致力于推广多多、欧阳江河和翟永明等当代中国诗人的英译本;与甘德进行本次世纪对话的罗马尼亚著名诗人安娜·布兰迪亚娜将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翻译成罗马尼亚语;韩国诗人黄有源翻译了鲍勃·迪伦的歌词集;波兰诗人米诺什·别德日茨翻译斯洛文尼亚诗人托马斯·萨拉蒙的诗;爱沙尼亚诗人马图拉翻译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诗……名单还可以继续列下去。

 

诗歌与翻译,诗人与译者,如同双彩虹,在诗歌之夜互为绚烂,共同分享着语言的秘密和奇迹。

 

特别节目:言说与沉默——诗歌,翻译,中国香港

 

我印象中气氛最放松的就是关于诗歌翻译的一场讨论会,由柯夏智主持,诗人和翻译总计11人共同参与,从上午十一点一直开到下午三点半(中间有午餐时间)。气氛非常热烈,如同高中时期参加兴趣小组,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发言,台上台下都是诗人和译者,时常充满心照不宣的欢歌笑语。我记得顾爱玲(Eleanor Goodman,美国翻译家、诗人,翻译了本届参会诗人郑小琼诗歌的英文版)说翻译本身是一种带强烈主观性的阅读,翻译包围着诗,诗也包围着翻译。在座不少译者都翻译过中文诗歌作品或者小说。有人提到将粤语诗翻译成英语如何保存语言风味?凌静怡(Andrea Lingenfelter,美国翻译家,翻译过李碧华、王安忆等作家的小说)对此分享她阅读金宇澄《繁花》时的感受,当时想过这上海话如何翻译成英文?肯定是非常困难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翻译一种方言,并不会意味着,要将它翻译成另外一种方言。甘德向同为美国诗人的简·博文提问:翻译对她的写作的影响。简回答说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学,才能更好的了解别人的文学。而翻译让她接受不同的思维对自己的训练。甘德在谈话中非常活跃,除了经常接过话题,提问其他人,兴致高的当口,还让坐在台下的译者雅拉·艾尔密苏里(Yara El Masri,埃及。将中文翻译成阿拉伯语,翻译过欧阳江河、西川的诗歌,苏童的小说)当场用阿拉伯语朗读了她翻译的欧阳江河诗作《玻璃工厂》。

 

当天在座的很多人都提到一个相似的观点:翻译也是创作的一种。译者必须抛弃自己的傲慢,在读者和作者之间建立联系,同时也要兼顾自己语言的创新性。

 

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关于翻译的理想状态的回答,来自斯洛伐克诗人马丁·索罗楚克。他打了一个很浪漫的比喻,说翻译如同恋爱,也是一种相互寻找。并不是所有人能去翻译所有人。翻译忠诚度是非常重要的。译者必须要爱翻译对象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消化对方的语言,再生成自己的语言,这种再生使诗歌不会在翻译中消亡,使诗歌本身的力量得到传承。这需要译者保持勇气聆听自己,需要沉思,需要沉默。

 

这回答真是美妙。

 

请让我再继续沿着翻译这个绳索,说一下罗马尼亚诗人安娜·布兰迪亚娜与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的世纪对话。

 

世纪对话:安娜·布兰迪亚娜×弗罗斯特·甘德(点击图片阅读)

 

对话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唐小兵主持,身着高挑红衣一脸美丽柔光的安娜,与身型健朗穿着笔挺唐装的甘德,相对而坐,台上还有三位译者,其中两位译者是给安娜现场翻译:来自罗马尼亚的薇奥丽卡·巴特雅(Viorica Patea)将安娜的罗马尼亚语翻译成英语,来自中国的黄峪再将英语翻译成中文。甘德身边坐着译者顾爱玲,为甘德现场英语译中文。英语、汉语、罗马尼亚语,三种语言在现场交汇。

 

对话很重要的部分就围绕着翻译这个话题展开。

 

甘德提到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隐喻,就是翻译。尤其现在移民现象已经成为普遍现实,我们需要通过翻译来寻找我们内心深处的异乡人。他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秘密的事情,需要通过翻译表达出来。

 

安娜很赞同甘德这个比喻。提到自己的译者身份,她说自己不算职业译者,她只翻译自己极其喜欢的文学作品,比如艾米丽·狄金森是她心中最伟大的诗人,所以也是她翻译对象之一。而对她自己来说,她认为自己的作品被翻译成两种语言,一种是她认识的,一种是她不认识的。后者会更好,因为它们更加美好。为什么会这样说?从一个人诗人对语言的本能感受来说,她觉得作为她写诗养分之一的意大利诗歌,是一种充满光辉的语言,而斯拉夫语系的罗马尼亚语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有阴影性的语言,更多的光辉很难照亮罗马尼亚诗歌。

 

这种对语言的独特感受,大概只能从诗人口中听到。这不禁让罗马尼亚语在我心里生出了神秘感。按照甘德的话说:这也是一种翻译。

 

 

 

朗诵与音乐:“我是一个不想结束的夜晚”

 

接下来我终于要说说诗歌之夜非常迷人的部分:朗诵会和音乐会。

 

但我想先来说下主办方组织的唯一一次游览。

 

活动日倒数第二天晚上,所有人先在老北京饭店聚餐,然后自愿报名去乘坐天星小轮游览维多利亚港。很多诗人都选择继续去喝一杯,报名游览的诗人有7个:两个东欧诗人——波兰的米若什·别德日茨基、塞尔维亚的安娜·里斯托维奇;五个亚洲诗人:中国大陆的余幼幼、毛子、郑小琼,日本的四元康祐,韩国的黄有源。还有我们几个从北京来的朋友,以及带路的工作人员。那晚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不是游览,是迷路。

 

首先是返回的时候在星光大道溜达,一行人渐渐四散,最后找不到工作人员,四元康祐、安娜、米诺什也不见了。在香港街头一行人瞬间蒙圈,不知何去何从。彷徨了一会儿之后,只好步行一小段,准备叫车。突然在前方,我们看见了米诺什。他正独自一人往我们相对的方向游走,也是一脸茫然。他看到我们的瞬间,如同鲁滨逊看见星期五一般惊喜。郑小琼惊讶地说:天呀,居然在香港街头捡到了一个迷路的波兰诗人!

 

因为语言不通,平常好几次我看到他,我们相互都只能冲对方微笑着点个头。米诺什是诗人当中非常爱微笑的一个,像无公害邻居大叔。经常穿着休闲毛织开衫,里面配格子衬衣,在人群里显得很友善也很内敛。

 

然而,当轮到他上场读诗的最后一晚,他给我的印象完全变了个人。

 

波兰诗人米若什·别德日茨基

 

他换上了非常正式的一套礼服,整个人看上去既充满神采又非常严肃。当他上台朗读的时候,他的整个身体笔直前倾对着话筒,竹节一般脆响的波兰语从他的胸腔中有力地冲出来,时常带动着他的身体愈发往前倾,配套着脚后跟有节奏地轻微弹跳。那一刻,他如同站在高高的屋顶向世界倾吐心声:

 

你是空间,你是壁虎

你是一切,除了简单与平静

 

——米若什·别德日茨基《你是空间,你是壁虎》翻译:茅银辉


或在悬崖边缘发出警报:

 

我们计划中的一些瘾君子

已经死去。昨天山风刮了一整夜

一些吸食空气的老年瘾君子

会死于心脏病。没有回头路。

 

——米若什·别德日茨基《最危险的就是空气》翻译:茅银辉

 

或俯瞰着秘密的城市并流连自语:

 

我是桥下的钢铁河流

我是桥上火车的轰鸣声

我是在田里醒来的水银雾

 

我是一扇破窗,我是一段没有道德的旅程

我是一扇破窗,挡不住雾气

侵袭入室,我是喧闹声,我是路,我是夜。

 

——米若什·别德日茨基《我是一个不想结束的夜晚》翻译:茅银辉

 

米诺什不仅是诗人、译者,同时还是地球物理学工程师。在他的诗中,你可以感到不论是诗歌内部的空间结构还是对写作对象的视野调度,都非常宽阔自如。

 

拨开白天学术思索略显厚重的帷幕,晚上的朗诵会就是诗人们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诗人们都像米诺什一样认真而投入,透过他们风格各异的朗诵方式,现代诗歌呈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形态。白天不太出现的北岛,晚上也会出现在朗诵会上,安静地坐在观众席聆听。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

 

甘德朗诵的时候,准备了视频配合自己的朗读,如同现场MV。他的声音是极具磁力的男中音,有极强的胸腔共鸣感。他在朗读长诗《牧歌:四处寻找光明》的时候,控制嗓音时强时弱,与视频中自己的朗读声和悠扬的配乐组成了令人难忘的双重奏,如在山洞循环往复,如在海浪中递进蔓延。这舒适感让人不由得要闭上双眼倾听:

 

锡片?我们与众不同,你要区别对待。大蒜、

   南瓜、洋葱、松鼠。他们

      过来学习怎样种高粱。那些

 

胆子够大的人依土而生,他们

   像我一样,都是独立的人。

      而我在群体中生活。和阿米希人一起生活。

 

当你睁开眼睛,屏幕上镜头正稳步勘探森林内景,绿色晕染着视频中吟诵诗歌的嗓音,而眼前的甘德继续跟随音乐轻微摇晃着身体带你深入身后的大地:

 

和他们在一起,伐木就不只是切割木头,

   木头是一种副产品。这就是你不能使用

      电锯的原因。使用电锯时,无法


与人交谈。想要过有

   关联性的生活。看到

      我生活中的因与果。

 

——弗罗斯特·甘德《牧歌:四处寻找光明》翻译:宋子江

 

美国诗人简·博文

 

另一位美国诗人简·博文,她的声音如同她的一首长诗名字《丝诗》,柔软如丝,包裹着夜晚。她这首长诗也非常特别,语言极简,每一行很短,所有单词字母全部大写并连在一起,排列下来如同DNA链条。简是诗人,同时也是视觉艺术家。这首诗从视觉上就是模仿蚕的DNA序列,它曾被织在半透明的丝绸上,也曾被美国塔夫兹大学液化丝研究所通过纳米技术书写在液态丝绸上,需要用显微镜来阅读,而且可以被植入人体内。朗读会现场,简身后的大屏幕上相对并列着英文原文,与中文翻译,一行行一层层,随着简的声音平稳倾吐,这只蚕开始吐丝:

 

丝长的绸缎

真的

 

看看我

我已经

 

吃了

好几天

 

不再

柔弱

 

我抬起头

然后

 

奇妙的东西

 

熟睡

带着光泽到来

 

真正奇妙的东西

醒来了

 

——简·博文《丝诗》翻译:陈嘉恩


斯洛文尼亚诗人阿列斯·斯特格


长得非常帅气而活泼的斯洛文尼亚诗人阿列斯·斯特格,在朗读的时候自备了可爱迷你版的中国传统打击乐器,比如木鱼、锣、鼓、钹。在朗诵过程中顺着诗中间隙或停歇处,像变戏法一样适时掏出一样乐器,敲打出声音,引得观众忍俊不禁。

 

韩国诗人黄有源

 

同样帅气但内省气质浓厚的韩国诗人黄有源,在朗读的时候,跟他的诗歌一样,如同站定在脑海里进行思维锤炼,有既在这里又不在这里的神奇感觉。

 

音乐人、诗人周云蓬以念白加吟唱的方式作闭幕朗诵

 

几位大陆诗人用汉语朗读诗歌的时候,台下的我听到母语的亲切感简直难以形容。余幼幼如同安静的精灵吐字用气都让人心软;毛子铿锵有力中气十足的声音将他诗歌中的质朴厚重充分呈现;周云蓬这一次作为诗人参加诗歌之夜,他用念白加吟唱的方式呈现经典之作《不会说话的爱情》,当他的声音随同着吉他弹拨在大厅里响起,汉语之美让我差点掉下眼泪。

 

日本诗人四元康祐

 

还有很多诗人们都非常具有表现力。篇幅问题,就不列举了。其中最让人惊艳的是日本诗人四元康祐的朗读。关于他,我有专门讲述。感兴趣的读者可移步这里阅读(点击阅读)

 

诗歌之夜朗诵会的现场效果是诗人朗诵、视觉氛围设计、现场音乐三者共同作用形成独特魅力。艺术总监麦安,是个非常厉害的设计师,诗歌之夜整体视觉设计都是由她来统筹,从出版物、活动所有可见物料、朗诵会和音乐会现场灯光与背景的呈现,都统一于同基调的氛围之下。这次的主视觉以北岛拍摄的黑色背景含灰白圆点的影像为基础设计元素,既利索又神秘,很酷。这种气氛也融合在朗诵会的流程中:一束暗光以一个立麦为中心点聚焦,开场时间一到,第一个朗读的诗人上台走入那一束聚光灯下,打开诗歌小册子,直接开启整晚的朗读。背后的屏幕同步呈现精心排版的诗歌三语文本。侧台一张长桌供音乐家们有序摆放设备。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不要任何多余,一切以诗为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朗读会的音响非常能体现人的嗓音的质感。宋子江介绍,这是音乐总监李劲松为了更完美体现声音体验,特地挑选的设备。

 

欧洲实验电音大师克里斯托弗·卓别林

 

音乐设计也为了更衬托诗歌。诗歌之夜的现场音乐,都是为当届专门创作而成。这一次作为十周年特别节点,李劲松邀请组建的音乐家和艺术家团队也创下新高,来自6个国家超过20人——有欧洲实验电音大师克里斯托弗·卓别林(没错,他是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最小的儿子),实验影像艺术家达里乌斯·马卡鲁克,南音传人蔡雅艺,二胡演奏家朱芸編,歌唱家高樱,现代舞者曾景辉等等;音乐元素横跨东西:电子乐、实验噪音、大提琴、钢琴、二胡、洞箫、南音琵琶、古琴、古筝等等。李劲松和他邀请的音乐家们会提前好几个月,开始研读诗人们的作品,在阅读了作品的基础之上建立音乐结构。每场朗诵会期间会插入两次音乐表演,根据前一时段诗人们的现场朗读,会加入即兴音乐。朗诵会结束之后的专场音乐会,每场都有新元素和新玩法呈现,让人叹服!

 

音乐与诗歌的相互辉映,将整个诗歌之夜的艺术质感提到了极高的水准。

 

 

 

“我正走着的路,为你所造”

 

记忆进行到诗歌之夜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这篇漫长的回忆文章也快要结尾了。在各种语言、讨论、朗诵、音乐中呆了六天,在一片涌动的诗歌中呆了六天,如同韩国诗人黄有源的诗句:

 

我悉心养育的一声惊雷

在你悉心养育的天空中散动

 

——黄有源《一切皆在倾洒的阳光中》翻译:陈佳琳

 

此刻我发现,似乎有无数的时刻可以被述说,而我的述说可能都无法到达我的所见。有些完全超出我述说的能力,有的则很难隔着语言的障碍说得确切。但此刻,我又想起去乘坐天星小轮的那一晚。

 

与诗人们一起游览维多利亚港

 

在过桥搭乘小轮的时候,黄有源突然掏出手机高举着自拍了一张。我惊讶地对他指出来:你的“懒得去做”名单上不是有拍照嘛?因为有一次我、余幼幼还有他,在路边聊天,提到他长过耳朵并且四处打卷的发型是如何形成的。他说:因为懒。然后顺着这个我们知道了他“懒得去做”排行榜上前三位:

1、理发

2、拍照

3、吃饭

 

但那一晚,他拍了很多照发给他太太,也被拍了很多照。

 

去往星光大道的时候,他兴致勃勃寻找着自己喜欢的明星,发现刘德华的时候,惊喜地叫着:OMG!发现张曼玉的时候又是一阵惊呼。平常看起来像个老成的哲学家,此刻却兴奋得像个高中生,一路忙着拍照。他跟我说起他喜欢的这些人哪些电影在韩国很有名,我跟他说起韩国有名的导演,李沧东,我们都很喜欢他的一部电影:《诗》。

 

在回酒店的车上,后座坐着被我们捡到的迷路的波兰诗人米诺什,他环抱着自己,坐在译者赵四和诗人余幼幼中间。想到有一个翻译在,我忍不住犯二,转头问米诺什对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同胞托卡尔丘克怎么看?他犹豫了一下,用英语快速地回答了问题。赵四笑起来,告诉我们:米诺什说,总之托卡尔丘克是一位让人愉快的作家。我咋摸着这个形容词,坐在旁边的黄有源不知为何,噗嗤笑出了声。

 

我脑海里又回旋起黄有源《一切皆在倾洒的阳光中》的诗句:

 

我们现在,在各自的路上行走

 

你正走着的路,为我所造

我正走着的路,为你所造

 

(注:文中所有引用诗歌作品,均出自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十周年诗集套装,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作者:唐娟,独立策划人,朗唐请工作室创办人。超过十年出版行业营销策划经验。2013年利用业余时间策划并主持蓬蒿文学朗读,开始文本现场的探索。2019年创办朗唐请工作室,主做文学、文化类现场的策划和实践。 

摄影:LAI YING WAI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9专辑 
胡涛《一艘“诗人船”的十年》世纪对话:言说与沉默——安娜·布兰迪亚娜、弗罗斯特·甘德对谈北岛《言说与沉默》安娜·布兰迪亚娜《沉默和原罪之间的诗歌》路易丝·杜普蕾《语言生活》黄有源《极好的沉默》毛子《我把说出的,重新放入沉默之中》马图拉《信噪》
余幼幼《文体与性别》四元康祐《绳,剑,咸水和西瓜》郑小琼《诗歌之胃》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9作品选(亚洲篇)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9作品选(美洲篇)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9作品选(欧洲篇Ⅰ)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9作品选(欧洲篇Ⅱ)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9作品选(非洲&中东篇)在爱沙尼亚,爱与伤疤是同一个词——马图拉访谈爱是最神秘的一份装置艺术——简·博文访谈囿于书房的人——黄有源访谈今夜,我想念了自己一秒钟——钟国强访谈诗是发生在身体里的一场舞蹈——路易丝·杜普蕾访谈四元康祐:我希望触动活生生真实的人的内心

“拒绝昼与夜的平衡” ——东欧七诗人片谈

黑暗时代的新新不息之力——人工智能与心灵密码

当诗歌“遇上”人工智能,诱发写作媒介的想象


[点击标题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 

《今天》需要读者






今天荐读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另一条河流

让语言和精神的种子在风暴中四海为家

《今天》杂志网站


www.today1978.com


今天文学

©版权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