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克劳迪娅·库恩兹:《纳粹良知》(2003)
利奥·洛文塔尔:《恐怖的去人性化影响:人的原子化》(1945) 布鲁诺·贝特尔海姆:《极端情况下的个体和群体行为》(1943) 乔治·卡提卜:《暴政下的个体性和对真理的忠诚》(2019)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意识形态与恐怖,一种新颖的政府形式》(1951) 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德国的独裁者:国家社会主义的根源、结构和影响》(1969) 沃尔夫冈·施维尔布希:《三场新政: 反思罗斯福的美国、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和希特勒的德国(1933-1939)》(2006) 苏珊·桑塔格:《迷人的法西斯主义》(1975) 汉娜·阿伦特:《真理与政治》(1967) 汉娜·阿伦特:《理解与政治》(1953) 汉娜·阿伦特:《我们这些难民》(1943) 史蒂文·史密斯:《爱国主义是忠诚》(2019) 阿尔伯特·托斯卡诺:《狂热主义及其用途》(2017) 埃里希·弗洛姆:《害怕自由:逃避的机制》(1941) 埃里希·弗洛姆:《人心善恶:个体自恋和社会自恋》(1964) 艾伦·伍德:《人类尊严、权利和目的王国》(2007) 雷蒙德·格伊斯:《教授尼采》(2017) 诺埃尔·马尔科姆:《托马斯·霍布斯:自由的反自由》(2016) 乔治·卡提卜:《意识形态和讲故事》(2002) 约凯·本克勒:《权力和生产力:政治经济学中的制度、意识形态和技术》(2022) 克劳德·勒弗:《现代社会意识形态起源纲要》(1991) 戈特弗里德·阿亨沃尔:《自然法绪论》(1763) 卡尔·迪特里希·布拉赫:《德国的独裁者:国家社会主义的根源、结构和影响》(1969) 塞巴斯蒂安·康拉德:《全球历史中的启蒙运动:一种历史编纂学批判》(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