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之前发社交主题的时候,有不少朋友留言问起社交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比如,“孩子就喜欢跟着比她大的姐姐玩,人家不带她玩,可她就是要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看着好心酸。”“孩子在游乐场被人打哭了,但是对方家长无动于衷,甚至连句对不起也没有。”光看描述都能感受到这背后的无奈,上上周末,我刚巧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今天这篇就来说说事情经过,以及跟孩子的复盘。
正文字数4411
预计阅读时间 12分钟
事情是这样的,我带蛋蛋去他同学家玩,两个小男孩在屋里玩闷了,傍晚时分,两人一起转战室外,去了小区的游乐场。小区里游乐场,有个跟蛋蛋年纪差不多的小姑娘,正在荡秋千。她时而翘起脚伸得笔直,时而挺起身子,十分灵活。秋千前前后后,来来往往,越荡越高,引得旁边排队的孩子一片羡慕。蛋蛋和他同学,也加入了排队的队伍,一前一后的等着。(请原谅我的绘画水平⬇️)
每个上了秋千的孩子,都不舍得下来,等了很久,终于轮到他们了,这时候好多孩子已经放弃排队了,队伍也短得几乎没人了。 蛋蛋同学已经排上荡秋千了,下一个就是蛋蛋,他激动得站到了秋千的后面,很近距离的等着。
等到他同学下秋千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蛋蛋和小姑娘同时跑向了秋千,都在往秋千上挤。蛋蛋说他排在前面,小姑娘却说他已经离开了排队的地方,没在排队。左等右等期盼的秋千,就在眼前,突然跑出来个人抢——蛋蛋一下愣住了。等他回过神来,小姑娘已经坐上了秋千荡了起来。这时,他完全反应过来了,一跺脚站到了旁边,双手交叉抱胸,小嘴撅着抖了几下,眼泪就出来了。 我看他这样,赶忙站到他旁边去安慰,一时之间我也没想到说什么,只能默默摸摸他的头,没想到他在气头上,连带把我的手给拦开了。小姑娘在一边开心地荡秋千,蛋蛋站在旁边,一边看一边气得哭,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不公平,明明是我先的!” 这个时候,我向那个小姑娘的妈妈,投去求助的目光,她就坐在不远处。可是另一个意外发生了,她明明已经看到了我,却无视了我的目光,把头扭过去和她的朋友继续聊天,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我甚至隐隐的听到她对朋友说:“孩子之间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原本小孩子之间的争抢是比较常见的,我没有当回事,但那个带着点傲慢的冷漠表情,刺到了我,让人由平静瞬间震惊,继而腾起一阵愤怒感。那几分钟过得特别漫长,秋千每一次愉快地荡向天空,对站在旁边的蛋蛋来说,都是一种煎熬,让他无法平复。后来我们回了家,晚上临睡前,我找蛋蛋聊天,想听他说说他想法。“今天在那个荡秋千的地方,你是什么感觉?” 我直截了当的问他。没想到,他气还没消,脱口而出:“当时我都想打人了!”这个在家一条龙,在外一条虫的娃,还挺爱嘴上逞英雄。我接着问他:“那你后来怎么忍住的呢?是觉得打人不对,是吧?”我顺着话题问:“那你觉得,为什么这个事情让你这么生气呢?”“可她觉得,你离开了那个排队的地方,你不在排队了。”我补充道。“你觉得只有在旁边排队才算排队,在秋千后面排队就不算排队,那种规矩不合理,是吧?”“嗯!”蛋蛋听我说出了他的想法,不再像刚才那么激动了。“直接动手!” 一想到当时的场景,他的气又冒出来了。
“除了动手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饶来绕去又绕到动手上了,我有点无奈。 “哦,还可以动嘴讲道理是吧?” 娃这么快就开窍了!我有点激动,真是复盘大师啊,给自己点赞!我还没得意够,瞬间就被这小子拉回了现实......我叹了口气,继续问他:“你觉得你要是动手动脚动嘴咬了,以后会有什么后果呢,就是事情会变成怎么样?” (学会考虑行为的后果,有助于控制冲动)
听到我这样问,蛋蛋沮丧了起来,显然他也知道自己是不会动手的,那种连道理都没讲出口的委屈劲又回来了。看他一副可怜样,我伸手搂搂他:“其实妈妈觉得你很棒,当时妈妈觉得妈妈都有点生气了,你虽然很生气很生气,但是你还是觉得动手始终不是一件好的事情,你在自己情绪很激动的情况下,忍住没有动手,控制住了自己。”听完这一段,他翻了个身,没有接话,显然此刻的他,并不愿意就这样欣然做个被“大度”的“棒孩子”,我们都沉默了一会。解铃还须系铃人,每每遇到有结解不开,假装游戏都能帮上忙,我打破沉默:“来来,我们假装一下,假装现在是下午的时候,她说你没有排队,你怎么讲?”“嗯,没有规定一定要在那个地方排队啊,秋千后面排队也是排队,一定要在旁边排队,是不合理的。” 这时候,蛋蛋终于把下午想说而没说出口的话说了出来。“那你说你在排队,她说你不在,谁也说服不了谁,还有没有更有道理的说法?让大家都开心?”我给他加了点难度。我如释重负:“哎呀,这个办法好啊!早点想到就好了!”“那应该比一下咱俩谁先谁后,你已经玩过一次了,但我一次也没玩过呀!”“对啊,这挺有道理呢!” 难题一下子化解了,我觉得轻松些了,继续鼓励他:“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说不定当时就可以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了!” (找到替代方式,才能不止步于承受情绪,而是立足于增强社交力。)我试着把他前面提到的办法,串一下,梳理沟通的话语:“下次可以试试说说自己的感受,比如,我来同学家,只能再玩几分钟就要走了,所以我心里特别着急,然后你刚才已经玩了一次了,我一次都没有玩过,而且我也是在附近排队,只是我不知道要在这个这个旁边排队才叫排队,我觉得我站在秋千后面排队也是排队,能不能让我先玩这一次,我玩一会儿就给你玩,如果这样说,你觉得会不会好很多?”
“为什么没有用?你不想讲道理,是觉得她听不进去是吧?” 我确认一下他的意思。
“我就是不想说。” 蛋蛋强调。
“你不是不知道怎么说,只是当时很生气,气到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对吧?” 我脑海里又闪回到下午的场景。
“是的,气死我了。” 蛋蛋挥着小胳膊,一阵乱舞。
逼着他讲道理没有用,得先解开心结才行。
我试着描述他当时的感受:“因为你觉得她没有在意你的感受,就是当你气得都已经哭了,而她却玩得很开心,没有丝毫不好意思,所以你觉得你跟他说什么都是不会有用的,对吗?”
蛋蛋好像被戳中了,点头表示同意。(情绪的背后往往藏着真正的原因)这时候,我突然想起,平常轮不到就轮不到了,他也不会太放在心上。可这一次的情绪似乎比平常遇到的冲突,强烈很多。“这种情况你也遇到过,为什么唯独这次这么气呢?” 我问。原来他最纠结最生气的点在这里,如果不是坚持聊还真发现不了,我组织了一下语言,问他:“你觉得她破坏了规则,不守规矩的人没有得到批评,反而占了便宜,玩的很开心,心情也很好。所以你有点难过,觉得不公平是吗?” 我于是接着说:“别人做错在先,你也没有对她怎么样,没有做什么反抗的事情,只能承受这个结果,所以不公平是吗?”前两条也只是部分,或许他还有更深一层的想法,我进一步确认:“你觉得应该她抢你也抢。只有你自己守规矩,是不公平的,对吗吗?”看他的反应,我发现复盘到这里,才算是触到了核心问题。那时候在游乐场,他就说不公平,我当时劝他,哪来的那么多公平呢。显然那是一句不合时宜火上浇油的话,那句话脱口而出,只是因为那是我习以为常的想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年人的世界,有时候就是承受而已。可是真是这样吗?面对蛋蛋对“公平”的执着,我不得不承认,那样的说法和想法不对。 世上确实没有那么多公平,但我们之所以去守规矩,却不是为了追求一时的公平:“什么事情都是立马就显现结果的吗?如果一个人经常的去破坏这个规则,可能今天这个事情,会占便宜,但以后万一遇到一个不讲理的人,会怎么样呢?如果你做了坏事,不是每次都立马被发现,不是马上会受到惩罚?你会吗?......不会的对吧,我们在没人看到的地方,也不做坏事,对吗?”时间也不早了,准备进入不说话只睡觉模式:“妈妈再问你最后几个问题,如果你在荡秋千,荡得特别的开心,别人在旁边都急得哭了,你会怎么办呢?” “我也不给!” 蛋蛋显然以为我又说起了那个小姑娘,有点赌气地说。看来他还需要一点时间消化,我赶忙补充:“是个没有跟你抢过东西的小妹妹。”蛋蛋顿了顿:“我跟她说,你稍微等我一下,我等会就给你玩。”
“嗯,我们不要故意让人难过。” 我补充道,希望他从这次社交冲突中学到的,不只是维护自己,还有将来易位而处的那份同理心。
“这回是最后一个问题了,如果下午那个小姑娘知道了你这么生气,跟你道歉,你怎么办呢?” 他大概觉得这不可能,不置可否,没有回答,我于是接着说:“我也是特别特别想玩这个秋千,所以我就不舍得把它让给别人了。但看到你很难过,我觉得挺抱歉的。”
说完这段话,我突然意识到,好像自己的情绪也翻篇了。
这些写下来挺长的对话,前后大概半小时,因为是根据语音和回忆整理的,所以文字和顺序上不是那么精准。原本想控制篇幅,平常文章写短一点,删减了很多,没想到居然还有4千字。游乐场未尝不是一个小社会,在一次次的冲突中,我希望他能慢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终究我没有办法替代孩子思考,因为这是“老天爷给他的功课。” 但孩子如果没有引导,要么会深陷情绪之中,要么会被丛林法则带偏。 社交冲突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 情绪的背后往往藏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几点是我觉得比较重要的。
1 思考问题,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以及缘由;
2 学会考虑行为的后果,减少冲动带来的伤害;
3 思考解决办法,暴力不能解决问题,要找到替代方式;
4 做好自己,不被带偏;
5 同理心能帮助我们做更好的人。
说实话,这题真的太难了。
不止步于承受情绪,
尝试思考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