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故事 | 初雯雯:自然保护 我们是认真的

苏艺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2024-11-04

【校友名片】


       初雯雯,1994年出生,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外语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创始人,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专业在读博士生。

       曾获第26届“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影响作品征集最佳人气奖、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中国青年代表等荣誉。出版作品《初瞳:我和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2021年夏天,救助站内收救三只刚刚

出生就失去妈妈的鹅喉羚幼崽,

初雯雯和其中一只




头顶炎炎烈日,脚踩松软沙土,沿着碧光粼粼的乌伦古河,小分队还没来得及卸下昨日的疲惫,又出发了。不为赏景,不为游玩,他们在与时间赛跑。巡查河道,为树苗补水,修复灌溉设施,联合救助……在一年中最忙碌的夏季,他们不停穿梭,只为守护一群智慧而可爱的生灵——蒙新河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的乌伦古河流域,草木葱茏,水流遍地,是我国唯一有河狸生存的地方。2018年,这里的河狸迎来一位美丽而率真的姑娘。她带着儿时的梦想而来,带着坚定的信念而来。四年间,她成立新疆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与团队发起互联网公益公募项目“河狸食堂”、“河狸守护者”、“河狸方舟”,组建志愿者队伍,联合当地政府和部门等,悉心保护当地的河狸及多种野生动物。这个姑娘,就是初雯雯。那忙碌在乌伦古河畔的,就是她的团队。虽说刚28岁,韶华青春,其实她早已名气在身——高中时,主持的《乌伦古河流域蒙新河狸》项目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获得中国农业大学保送资格;2021年,登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发言台,作为中国青年代表,把她和河狸宝宝之间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2022年,获得第26届“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因在自然保护上的贡献得到祖国的认可。“我愿勇敢追梦。”初雯雯说,“身在新疆阿勒泰,我愿用务实的工作告诉世界,中国人对自然保护是认真、严肃、投入的,我们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某年刚下过雪,我们观测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出现动物活动踪迹,

初雯雯前往拍摄





恒守护

通过发动互联网公益项目、优化栖息地生态、成立专业救助站等,实现乌伦古河流域旗舰物种蒙新河狸数量增长20%

两岁会是什么样?可能会在父母怀里咿呀学语,也会是各种玩具相伴。相比之下,初雯雯的童年与众不同。两岁起,初雯雯那一直致力自然保护工作的父亲就带她出野外,骑马,进山。她上幼儿园的天数没多少,却是大自然的“常客”。“雯雯,望远镜应该这样用……雯雯猜猜,这朵花属于什么科……”在父亲的影响下,初雯雯“走进”自然。慢慢地,她也成了“专家”。她知道春天的野蔷薇开白色的花,夏季的北山羊会吹口哨给同伴安全提示,知道海狸在秋天打架的时候高高站起用全身的力气拿头上的大角互相撞。她从此爱上了一本书,“名叫‘自然’的童话书。”但她心尖上最爱的,还是那巧克力色、胖乎乎,会啃大树更会修大坝的智慧萌宝——蒙新河狸。河狸是200万年前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幸存的物种,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初雯雯钟爱的蒙新河狸,属于河狸的一个亚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上世纪80年代,我国境内的河狸因为环境恶化等因素一度降到了二三十只。国家在1980年开始设立保护区,开启对河狸群体的保护。“河狸是世界上唯一能通过改变自身周边环境质量来提高大环境质量的野生动物。”河狸的“特质”让初雯雯自豪不已,“蒙新河狸是乌伦古河流域的旗舰物种,它的生存情况代表着它所处生态环境的现状。”2018年,硕士毕业的初雯雯刚24岁,在北京踏入职场。但很快,她感到“在城市被憋住了,总很想回到大自然。”从小习惯了野外,她发现自己离不开自然,放不下自然界的那些动物。父亲送上忠言“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她决定,回阿勒泰,干一番事业!阿勒泰的野外,乌伦古河畔,从此多了位特殊的姑娘。她成立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常一身户外打扮,梳起利落的马尾,一会趴在草丛里拍摄,一会奋力疾跑穿梭。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思考后,她明晰了工作重点——保护蒙新河狸。

观察“河狸食堂”幼苗长势

       “珍爱自然敬畏自然的前提,是要了解自然。”她深谙其中的道理。2019年,她开启我国第一个野生动物生境直播——河狸直播。国内网友得以随时看到阿勒泰的美好自然,看到这里特有的蒙新河狸。慢慢的,在祖国多地卷起一股关注河狸的潮流,网友的关注又反向激励了初雯雯团队。

      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他们发现,乌伦古河流域的灌木柳有老龄化、覆盖少等问题。要知道,灌木柳是蒙新河狸的食物和搭建巢穴、修筑水坝的“建筑材料”,也是阿尔泰山脚下众多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天然屏障。

      眼看着河狸的生存条件告急,2019年,初雯雯团队联合多家自然保护基金会,发起了互联网公益项目“河狸食堂”,号召全国网友共同参与乌伦古河畔灌木柳种植。没想到,竟有超过一百万名网友加入。

      初雯雯团队倍感责任之重,“灌木柳,必须得多种,还得种好!”

      可是,乌伦古河边的土层主要是全沙质化及石子质,保水性极差,好不容易浇上的水转眼就蒸发干净。初雯雯直接将家安在了河边,顾不上吃喝,不在乎蚊虫,每天浇,不停地浇。一年下来,种下的二十余万棵树苗却只活了不到三成。现实再次打击下,初雯雯只得求助院系老师,制定专业的技术方案。第二年,试验了滴灌、喷灌、修筑渠沟、地膜等等一系列方法后,终于将灌木柳成活率提升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截至2022年6月,初雯雯和伙伴们种活了60万棵树苗,河狸的家好似由“棚户区”变成了“别墅区”,生存条件明显跃升。“野外摄像头拍到,河狸宝宝啃上了大家一起种的树,还挤出河狸香和进泥巴滩,做了一个气味堆。”初雯雯很兴奋,“这意味着它搬进了我们建的新家!”

       然而,又有事揪起她的心。例如有只名叫“小面”的河狸,三年间团队成员们看着它从亚成体的小河狸成为成年“单身狸”,又找到了伴侣当了“爸爸”,组建起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家族,却因误入农用渠筑巢没得到及时救治助而失去了它的第一个孩子。看着幼小的生命慢慢停止心跳,整个团队哭成了泪人。初雯雯收起悲伤,重整工作,将河狸保护计划进一步升级——

      为发挥牧民了解当地环境、活动范围大的优势,初雯雯发起“河狸守护者”项目,号召牧民作自然保护公益巡护员,为蒙新河狸全种群调查、河狸直播提供强大人力支撑;为给意外受伤的蒙新河狸提供专业救助,她和团队发起“河狸方舟”公益项目,在新疆富蕴县开建我国首个河狸救助中心。

“河狸守护者”项目开始前,

初雯雯徒步走访750公里沿线牧民家

前不久,初雯雯团队做了最新一次河狸全种群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蒙新河狸种群数量已达600只,增长了20%,是我国有河狸观测数据以来的最高值。这也入选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看到我们河狸越来越多,过得越来越好,真的比吃了蜜还甜。”这位爱说“我们河狸”的姑娘,与“河狸公主”的爱称再难分开。有初雯雯团队在,蒙新河狸的未来,可期。





 泛爱众

积极救助多种野生动物,用爱实现万物和谐,感召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自然生态保护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很多人对这句话见过无数次,听过无数次。可对初雯雯而言,是发自心底的透彻感受。从小在野外呆得久了,大自然的一切让她着迷。尤其是野生动物,在她眼里就是“日夜守护着,陪伴着,最亲的,觉得已经快和自己融为一体的那个对象。”当见到野生动物过得好,她开心;当它们受伤了,她是真难过。也因此,初雯雯救助受伤野生动物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初雯雯在阿勒泰的家里,有只漂亮的火烈鸟“烈烈”,是她6年前收养的。初见烈烈时,正值寒冬,迁徙掉队的小烈烈又冷又饿,半个脚掌被冻掉,困在阿拉哈克乡盐湖边。心疼的初雯雯和搭档把它救回家,为它处理伤口、搭建房子,悉心照料。遗憾的是,烈烈不认识迁徙路,无法回故乡。取得有关部门许可后,初雯雯毅然把烈烈收养。年轻的初雯雯,其实早就当了“妈妈”。她有个宝宝是野生跳鼠“点点”。最初,施工工人在挖掘中发现了点点,它双腿骨折,腿骨从皮肉中戳出,初雯雯得知后,迅速托人把它送往乌鲁木齐做了截肢手术,从此当起点点的“妈妈”。用针管喂奶,用棉签沾温水擦屎擦尿,“妈妈”当得有模有样,点点在呵护中成长。……野生动物之于初雯雯,不是简单的玩伴,她看到的是生命背后的意义。“每一种物种的灭绝,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就会引起地球的大洗牌。”她不愿看到任何野生动物受伤害。多年来,接受过初雯雯救助爱护的动物,很多很多。爱众生,爱万物,用爱促成万物和谐。她付出了实际行动。近几年,初雯雯愈发感受到,“保护野生动物,仅靠少数人的力量并不够,应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她参与央视纪录片《这里是新疆》的拍摄;走上《我是演说家》的舞台;在网上开直播、发动公益项目;站上COP15大会的发言台等等。忙,她不是忙着救助动物,就是忙着为野生动物保护走与呼。

联合国COP15大会开幕式,

初雯雯代表中国青年自然保护工作者致辞

爱的奉献,可以凝聚;爱的力量,得到传递。被初雯雯感召而来的越来越多——
“我们幸运地争取到了各级政府、多部门以及很多网友的支持,使自然保护公益事业出现在了更多社会力量的视线内。”初雯雯说。她把这视为“突出工作成就”之一。如今,初雯雯很愿讲家乡,“在我们新疆,自然保护是一件特别深入人心的事情。只要是为了生态文明助力的事,政府各级部门都是一路绿灯。”每年的河狸全种群调查、野生动物救助、自然巡护员培训等,国家林草局、新疆自治区林草局、阿勒泰地委行署、富蕴县政府各部门都会给予支持和配合,这些让初雯雯很感恩。在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发布的短视频中,很多“网红”都是当地部门协助救助的。秃鹫和鹅喉羚就是当地森林公安送来的,棕熊是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送来的,草原雕和蓑羽鹤是富蕴县林草局送来的,两只小狐狸是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吐尔洪边境派出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局阿尔泰山分局送来的……“新疆地广,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及时把受伤的动物送到救助中心,不惜往返几百公里,来了就挽起袖子加入抢救。”初雯雯说。

图为自治区团委领导为获奖者颁发

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左二,初雯雯)

众多爱心人士,也在悄悄助力。初雯雯笑着说,“很多人知道我们经费紧张,会送来旧的家具和办公用品。我们办公室的板凳至少有十几种款式,食堂碗筷也都是个个不同。因为救助中心需要报纸作为笼舍垫料,所以常有人下班后来送报纸,不留名。”
现在,参与我们自然保护的队伍壮大了很多,除了12名专职工作人员,还有近500名牧民巡逻员,260名线上河狸直播志愿者,更有各行各业默默支持我们的人。一股保护野生动物、热爱自然生态的氛围,在形成。美好的愿景在她心底熠熠发光。“我愿多向公众普及自然保护知识、分享工作故事,让更多人知道有人正在为自然保护努力,也愿有更多机构参与到自然保护中来。”





 惜韶华

呼吁农学青年珍惜学习时光,在生态文明建设所处的好时代勇敢参与,为自然保护事业奉献青春、建功立业

2022年5月,初夏。一场“思得沙龙”在线上举办。网络这端,是初雯雯。彼端,是她的母校——中国农业大学,还有她的老师、校友。初雯雯在沙龙上分享在校期间的收获,也分享了很多自然保护的故事,同学们则就物种保护、牧民参与社区共建等问题与她交流,互动中不乏愉快。“师弟师妹对自然保护有着浓厚兴趣,令我十分感动。”初雯雯认为,“这也是农大的魅力之一。”从来到中国农业大学那天起,初雯雯与农大从此结缘。

初雯雯所在的英语121班毕业合影

她总说,母校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让她一直铭记,也教会她将严谨态度带进工作和生活。因为对自然纪录片感兴趣,本科专业是英语的初雯雯又选择了传媒作为双学位。“中国农业大学的传媒专业很强,还有摄影课的加持,对我后来做野生动物拍摄有很大帮助。”初雯雯说,“母校的经历总会在日后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所以我常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在母校的知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也因此,她认为在校学生多加珍惜学习的时光,学习要趁早。“年龄越大越会发现,时间是最宝贵的。在学校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研究问题,一定要利用好。”面对外界的赞誉,初雯雯总是谦逊地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进的一代”。她真切感受到,当下,自然保护事业有更成熟的研究方法、更健全的科研数据,新媒体传播生态提供了更多元的社群工具与更高效的传播条件,更重要的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正不断地深入人心。这,让初雯雯欣慰,更备受鼓舞。面对自己一样要常与动植物“打交道”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而言,初雯雯由衷地希望大家珍惜当下的好时代,珍爱生命、敬畏自然,共同参与到自然保护事业中来。“如果师弟师妹们关注生态文明领域,喜欢自然保护工作,请一定大胆去做。”她说,“母校会像培养我一样为大家提供条件保障,新时代也定会对自然保护领域的有志青年有所眷顾。”她望向远方:一群青年正奋力拥抱自然,世间万物,欣欣而和谐。那天,草原、山间、湖边,动物们悠闲漫步。那天,空气清新,格外晴好。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邵根伙(88届硕、91届博):在祖国大地播撒农业兴旺的火种

校友故事 | 唐燕平(1992级本):27年,未曾离开

校友故事 | 梅旭荣(84届本):潜心科研 守望初心

校友故事 | “农民教授”朱有勇  “顶天”更“立地”

校友故事 | 马再兴、张桂芬夫妇:执子之手   “田埂”上走

校友故事 | 吕名礼、吴竹夫妇:人生这道数学题,你做对几道?

校友故事 | 逯学军:想唱给你听,老师你好!

校友故事 | 李继扬:毕业五十载,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校友故事 | 杨丽(10届本):推开世界的门

校友故事 | 袁晓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忠实践行者

校友故事 | 王思博:从橄榄球运动员到光绘艺术家的人生之路

校友故事 | 林宝龙、钟虹黎夫妇:爱,让彼此相互成就

校友故事 | 他们,用青春守护国旗!

校友故事 | 陈红涛:长路奉献给远方

校友故事 | 李寰旭:气度非凡的新时代“橄牛人”

校友故事 | 沈庆:民谣诗人,《青春》永驻

校友故事 | 吴桂琴:每次选择都会收获更大的世界

校友故事 | 高福:高考不是唯一起跑线,是不断提升的新起点
校友故事 | 刘含:英伦奋勇逐梦,挑战创业人生

校友故事 | 程旭:探寻微生物世界的奥秘

校友故事 | 孙文强:当兵就要当最苦的兵

校友故事 | 方鸿:做负责任的人

校友故事 | 阮维斌:遥想农大那几年

校友故事 | 柳鎏:与栗结缘 发展山区

校友故事 | 肖灵艳:用爱心和热情书写当代丹麦童话故事

校友故事 | 刘雄伟:不是白衣天使,却奋勇冲锋在抗疫一线


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编辑:荆彦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